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党团相关>党性分析材料>

党性修养党课教案

党性分析材料 阅读(2.32W)

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是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必然要求,党性党课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性修养党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党性修养党课教案

党性修养党课教案一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加强党性修养

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我们的党员干部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呢?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样的利益观才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利益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利益观说起。如果要给利益观下个定义的话,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通俗地说,利益其实就是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可见,利益观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远的不说,就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里,被资产阶级利益观困扰者也大有人在。以谋取私利为目标的“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正是这种利益观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们干部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但也应当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与诱惑,利益观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钱、权、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视艰苦奋斗为“冒傻气”,整天沉湎于觥斛交错、纸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个人出名获利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惜劳民伤财;四是心术不正、勾心斗角,把旧时的官场作风带进现实生活,终日里谋人不谋事,干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却把心思用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晋爵;五是见风使舵、庸俗市侩,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拉拉扯扯,对朋友居心叵测,对群众漠不关心,凡事以对个人是否有利为准则;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条件同好的比,总觉得自己吃亏。事业不成怨条件、工作不力怨环境、关系不顺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好像党和人民总是对不起他。

上述现象不能不说与一些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纠正,支流就有可能变成主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资产阶级利益观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如果抱着这样的利益观不肯放手,就不配当党员干部,更不配当领导干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呢?对此,刘少奇同志早在六十多年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里就作出了高度概括,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短短九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利益观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⒈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这里所说的整体利益,就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不单指党员干部本人,还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 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有些事情从眼前看是有益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树立为长远利益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⒋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在“先富与后富”等利益关系面前,不仅要把群众摆在前面,还应当时刻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突出一个“谋”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⒌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必须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来进行,党员干部更应该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即使在谋取正当利益的时候,也要严格自律,在致富的道路上模范地遵纪守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不是什么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郑重许下的诺言,倘不如此,就是背信弃义,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条理由。

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一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在陕北安塞县烧木炭,因为炭窑倒塌牺牲了,他就是张思德。为了纪念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毛泽东同志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年,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从此,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共产党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永恒主题;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志。

作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全体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中。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如果头脑中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私心杂念就会占上风,就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要使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改革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就是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要发展各项事业,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搞好改革开放,就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要维护和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有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要使党员干部有这样的实际行动,就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一句话,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系到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和认识问题。

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我们党已经走过多年的历程,执政也已经有多个年头,为什么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尽管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尽管在党员干部队伍里确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但这只是支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对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如果把我们的干部队伍看得一团漆黑,在实际工作中就非犯“左”的错误不可,如果认为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就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论断过去适用,今天仍然适用。试想,假如这个“决定因素”出了毛病,还谈什么党和人民的事业呢?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实惠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待权力、地位与利益的考验。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的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呢?恐怕只能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其中,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乃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最现实的考验,也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我们就将失去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⒈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共产党人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观就是人生的“总开关”,这个开关工作正常,人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这个开关出了毛病,人生就会迷茫甚至步入歧途。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同样是党员干部,绝大多数能够严于律己,时时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有的人却追求一己私利甚至堕落成腐败分子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不但是对年轻同志的要求,老同志同样应当不断改造世界观。

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是爱好还是憎恶、是赞同还是反对、是接近还是回避,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深处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象人生的“方向盘”,通常情况下,会帮助人们在有关善恶、是非、真假、曲直的判断中明确方向,作出正确选择,即使在遇到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时,也能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且要坚持不懈,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⒉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我认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和利益观。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个人的权力观是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你能指望他具有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吗?肯定不能。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利益观是错误的,他的权力观也决不会是正确的。可见,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解决好权力观并进而解决好地位观的问题。

⒊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与作风

以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为特征的享乐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观的典型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同享乐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恶习。

艰苦奋斗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党才一步步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全国政权。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创业难,守成更难。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高瞻远瞩地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的情况证明,毛主席的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年便发生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毛主席针对这个问题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什么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些话,仍旧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又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权力,社会环境复杂,领导干部受到外界各种消极的东西的影响会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难免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对离不开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

同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非常值得珍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善待它,充分实现它的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手段的情况下,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对谁来说都是必需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大家千万要记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成为它的俘虏,既有损于党的事业和个人名节,也有悖于党员干部的本色,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党性修养党课教案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年周年之际,区委召开这次大会,隆重表彰了一批示范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五星级”党组织书记,这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来自全区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时代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是全区践行“三严三实”的典型和楷模。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为推动xx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课的要求,结合学习先进典型,谈一谈自己对“三严三实”的理解和思考。

一、“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全党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动员令,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明确了重要遵循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涵盖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等多个方面,蕴含着严肃的政治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要求,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弘扬优良传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保障。“三严三实”是对管党治党优良传统和求真务实作风的发展和细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利器。“严”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独特优势、优良传统,充分体现党对自身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一贯以来的高标准严要求;“实”是高度凝结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和执政理念,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

回顾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历无数艰难困苦,夺取全国政权,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靠的就是正确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靠的就是坚持从严求实的治党理念和政党风格。在不同时期,尽管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同,但从严治党的要求从未放松。无论是在大革命时期初步确立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纪律要求,还是在抗日战争关键的时期,为加强党的团结,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全党保持“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都体现了我们对从严治党、实事求是要求的一脉相承。改革开放之始,邓小平就提出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治国兴国最根本的问题。今天,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从自身做起,践行“三严三实”的新要求,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继承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全党全国树立了新气象,开辟了新局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做人指明基本遵循,进而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有力保障。

(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现实要求。党的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不严不实”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有的修身不严,信念意志不坚定,党性意识不强,精神缺钙、信仰迷茫,不信马列信鬼神,在党不为党,在党不言党,没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办事、行为举止不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有的用权不严,法治意识不强,人治思想严重,把公权力作为谋私利的平台,管不住自己,公权私用、公款私分、公车私用,以人情代替原则,落实政策缩水走样、搞变通。有的律己不严,戒惧意识缺乏,玩心很重、玩风很浓,心思不在工作上。

有的谋事不实,不学习、不思考,思维僵化,因循守旧,习惯用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决策,对新困难、新问题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有的创业不实,缺乏科学精神,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以各种借口怠政懒政,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工作静不心下来、抱着“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消极态度敷衍塞责;有的做人不实,不琢磨事光琢磨人,整天想着拉关系、找圈子、走捷径。这些“不严不实”的问题尽管是少数,尽管发生在个别地方和单位,却是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如果不认真医治、坚决祛除,就会腐蚀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就会贻误改革发展良机,就会持续破坏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让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钟,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用“三严三实”的戒尺规范自己的言行,祛除四风、集聚正气,形成从严从实的浓厚氛围,培育风清气正、团结拼搏、廉洁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延展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锻造忠诚责任干净干部队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添把火,加把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成果,把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保持和发展下去,有效防止“四风”反弹。“三严三实”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品格和做人操守作出的最基本的规范,为新常态下如何做人做事做官明确了基本遵循。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状态,深刻理解“三严三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现实指导意义、高度注意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激情衰退、担当不够、标准降低等“软抵抗”问题,通过大力弘扬从严从实的思想和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指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强化求实进取的工作状态,真正把“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心,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队伍锻造成一支忠诚、责任、干净的过硬队伍,为进一步推进一主两翼多极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作风保证。

党性修养党课教案三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自觉实行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因此,党性修养就成为一项长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自觉地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加强党性修养,做一个合格的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党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理解: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心为本。党员干部服务人民、团结群众,关键要倾听百姓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心愿,才能赢得民心和拥护;我们关心爱护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也要从心开始,切实解决心态修养问题,这样才能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引起共鸣。一个心态比一百种状态更为重要。所谓“心态”,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思想、意志、性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基础上,心态决定命运,状态决定人生。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态不仅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外在形象、作为空间、发展前途,而且透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影响着组织内部的氛围,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态。对于个体来讲,心态好,幸福感就强,精神生活质量就高;对于团体来说,如果大家都能保持良好心态,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工作氛围就比较和谐。怎样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呢?我想,首先应该区分不同的角色定位,若以自我为参照物,在组织中你是一名党员,在家庭中你是一名成员,在社会中你是一名公民,在角色变换之间,只有适时调节心态、按摩心理、轻装上阵,才能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无悔地奉献,才能更好地品味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精彩、人生的价值。

1、正确看待自己。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知己最难。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一个人如果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对人对事,总是固执己见,那么他成为孤家寡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实际情况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高估计自己,是健康心态最主要、最经常的干扰因素。作为党员干部,正确地认识自我,必须真诚地听取组织的意见、同志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必须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特别要清醒认识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足。要努力做到保持平和宁静与积极主动相统一,这是一个干部比较理想的心态和状态。在行为上要自觉做到谨小慎微,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不拘小节,等到被别人看透自己,再来消除影响,到时可能为时已晚。

2、正确看待组织。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忠诚的心态、维护的心态对待组织;要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境界、共同的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一要坚决拥护组织决

策。对于组织的决策部署,最重要的是要从大局的高度认真理解、主动宣传、坚决贯彻、积极维护,这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忠诚于组织的集中表现。二要自觉维护组织形象。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因为党在某一时期的错误路线,或者因为某一决策失误,就全盘否定党的先进性;也不能因为党内出现了极少数腐败分子,而将党员干部视作“一团黑”,进而全盘否定党组织的纯洁性。组织形象就是号召力、发展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绝不能为了图一己之利,泄一己私愤,随意妄为,我行我素,给组织抹黑,否则不仅损害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也自毁干部个人的形象。三要严格组织纪律。正确对待组织还突出地表现在严格遵守纪律上。领导干部在组织中扮演着纪律的遵守者和纪律的执行者双重角色,首先应成为严守纪律的模范。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群众工作纪律。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是对组织成员无声的命令,是对组织纪律最有力的执行,也是对组织权威最有力的维护。相反,个别党员干部自律不严,往往成为纪律涣散、组织松懈的根源。

3、正确看待同志。雷锋同志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同志之间贵在真诚友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同志关系,有利于事业发展,也有利于干部个人的心情舒畅和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想一想,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因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成为了同事,也是像在一起读书,成为了同学,一起当兵,成为战友一样,这是缘分,而且这种缘分其实很短,有的可能只有几年,长的也不过二、三十年,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家庭,要追求尊重、追求关爱、追求和谐,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共同寻找幸福感。正确看待同志,一要真诚。就是要真正关心、真心维护。当面批评未必真添乱,当面说好未必真支持,背后说好才是真帮忙。管理是严肃的爱,有时领导批评你几句,实际上是希望你做的更好。

有人总结了“人生不能缺少的九类朋友”:一是激励你让你看到自己的优点;提醒你让你看到自己不足的朋友。二是维护你,并能在别人面前称赞你的朋友。三是和你的兴趣相近的朋友。四是能把你介绍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五是能让你全身心放松的朋友。六是能让你有机会接触新观点、新事物的朋友。七是帮助你理清工作和生活思路的朋友。八是有了好消息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你与你分享喜悦的朋友。九是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我们对待同志一定要像这“九类朋友”一样,诚恳相待,不吹嘘、不炫耀、不忽悠、不设套,切勿遇事总是把人往坏处想。要善于换位思考,多体察别人的难处,像兄长般、亲人般真心实意对待同志。同志失意的时候,要积极地帮助调整心态、理顺情绪、振奋精神,而不是为讨好说些埋怨组织、指责别人的话,看似为之抱不平,其实反而加重了其思想负担和不良情绪,只会使之更加消沉。儒家思想讲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志间的志同道合,亲密友善,不等于所有意见都完全相同,有不同想法要坦诚相见,认真切磋,求同存异,相互维护。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你越宽容大度,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宽容是一种大智慧,宽容在道德上所产生的震撼,有时比严厉的责罚还要强烈。对他人的宽容是人性的一种升华,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甚至化敌为友,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离你越来越远,你“看不惯”很多人,结果是很多人对你“看不惯”。一位管理大师说过:你能够容忍多少人,你就能够团结多少人,你就能够领导多少人。因为宽容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形成海纳百川的示范效应。需要指出的是,以宽容之心对待同志,也不是无原则地“你好我好大家好”,对缺点错误就不能宽容迁就。同志之间不管谁有缺点错误,都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改正错误团结同志的目的。这是对同志负责的态度,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

4、正确看待家庭。家是什么?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二人世界。一个人一生中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特别是退休以后,家庭更是主要的生活空间。因此,有个幸福的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和谐的家庭,是情感温馨的避风港,是心灵安宁的栖息地,是扬帆启航的加油站,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坚强、勇敢、安慰,同时也会给我们创造美好人生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幸福家庭的标准不一样。但基本要求大致相同。首先是有稳定的婚姻关系。婚姻是构成家庭的纽带,也是家庭存在的基础。表现在夫妻恩爱、互信互帮、民主平等、沟通协商,抚幼养老,责任担当,团结和睦、包容善良。其次是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和谐家庭的核心要求。表现在相互敬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接纳。

再次是家庭生活健康向上。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最终要求,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本质体现。表现在有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自强自立、积极进取,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远离黄赌毒等不良行为。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过去,受意识形态的局限,我们在教育党员干部时,一般不太愿意谈论“家”的问题,着重强调“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为大家”,其实二者并不必然对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强调家庭和谐,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性回归、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上挑大梁,在单位担重任,在家里也是顶梁柱,以和睦心对待家庭,意义同样重大。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充满太多的浮华和浮躁,奉劝同志们再忙也要拿出一些精力来经营爱情、打理家庭,因为爱情让我们勇敢、亲情让我们温暖,家庭是你永恒的港湾、力量的源泉。希望同志们像一首歌词描述的那样,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够操心,就图个平平安安。同时还要提醒同志们,对待家庭感情再深也应该把握好“度”,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决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决不能突破法律和纪律的底线,要严格按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管好配偶、管好子女、管好亲友和身边同志。

最后,我说四句话与大家共勉:对党要忠,对民要亲,对人要诚,对己要严。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看了党性修养党课教案还看了: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