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精选21篇)

工作心得体会 阅读(7.81K)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

魏书生是一个真正在实践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家。他点子多,办法新颖,有实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试验,遇到困难不退缩,想办法去克服和改进。教育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推陈出新。作为刚刚有几年教龄的我,就更应该在接纳前人的优秀教学手段和思想,不断的`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精选21篇)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都有闪光点,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魏书生就是这样一个老师,一个不平凡的教育家,他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两大法宝上——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科学,即是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他靠这两件法宝建构了卓着的实践绩效和精深的理论造诣。他突出了一个“育人”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时间上,突出“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从空间上,突出“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这和我们学校推行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出一辙,使学生这一主体的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学无止境,教育的魅力也无止境。虽然我并不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之后,我却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教育魅力何在。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2

“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将每天生活在地狱中”。翻到第一篇,篇首是这样写的:“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我的班。我说,你们先做一件事,每人找到自己的优点。他们说自己没有优点。我说,不可能,我都已替你找出两条了…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的对付,你给他说优点,他反倒脸红了。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分。我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考8分,这是天赋哪!”面对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好好学习吗?这也是令我很感动的地方。

对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极强的学生,教育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把那些琐事天天记挂在心上,旧的烦恼还没去,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那只会是愁上加愁,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伤。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被自己精神枷锁所束缚。

所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勇敢面对。魏老师建议我们学习阿Q精神,带着镣铐还能继续快乐的跳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试图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经验丰富起来,同时轻松快乐起来。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3

今天该我上晚自习,手中拿着《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看到其中一篇《提高学生记忆力》,正好学生已经写完作业,我说给大家读篇文章如何?学生高呼。

我觉得这篇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学生知道记忆力越练越好,用进废退,认识到记忆力真像肌肉一样,越练越用就越强健有力。长期不用不动,强健有力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有力。学生听完,觉得很有道理。我说,那我们就用他的方法试试如何?

“行!”学生异口同声。

“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122页。学了没有?”

“没有。”

“行,就用它来试试!”

“一分钟,开始!”

一声令下,所有的学生大声读起来,那架势就像百米冲刺,谁也不让谁。“停!”一分钟到了,学生还闲短。我说那不行,就看一分钟谁记住的多。“把你记住的写下来。”

这次尝试,学生记住的并不多,但是积极性很高。这时,放学铃声响了,我们只好放学了。学生都说,以后我们天天练行不行?我向他们承诺只要有时间我们就进行这个比赛。学生又是一阵欢呼。

我觉得魏书生之所以那么出色,最重要的是他的思考比我多,遇到问题放手让学生解决的`时候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想魏老师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班级管理好,教学效果才会好。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4

魏书生,一个教育界的神话,一个令千万教育工作者无比崇拜的人物。他创造了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到底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魔力,把我们看来枯燥的教学工作经营的诗意盎然呢?怀中无比敬仰的心情,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他的《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仿佛是在燥热的夏天吹来一股清风,给我饥渴的心灵带来一丝滋润,给我烦躁的心境带来一份凉爽和惬意。掩卷沉思,感慨良多,不觉随手在键盘上敲下一些杂乱的感言。

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已不知看过多少教育名家名师关于“师爱”的论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真正对“师爱”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是这一次从魏书生老师身上体会到的。因为前人的论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上的。而魏书生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可感的。你想,一个正值青春创业大好年华的人,竟然一再辞掉优越的工作,抛弃仕途的诱惑,一心一意要去当“孩子王”。如果没有对教育、对学生深厚的爱,怎会有这种别人看来似乎是傻帽的举动。更重要的是,魏书生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看他的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和做法,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魏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魏老师认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我们大多数老师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就会摆起“师道尊严”的架子,我想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一个是“育人”,而我们却只是在“教书”吧!正因为魏老师事事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他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其实,“教书”和“育人”并不矛盾。仔细看一下我们的周围,那些教语文成绩好的教师,实际上都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很善于“育人”。所以,为了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让我们从“育人”开始吧!即使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也必须育人。“育人”更是语文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习惯,决定未来

好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所以让学生在学龄时期 养成一系列的好习惯就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才。在这一点上,我深为魏老师对学生的习惯培养的严格要求而震撼。育人的关键在于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形成靠在道德认识的支配下,实践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我们都羡慕魏书生这个语文教师、这个班主任当得真轻松。那是因为魏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了一番大工夫。魏老师的做法是,先带领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每位学生明确每天、每节课的任务,然后严格落实。起初是每天、每一周、每一个月都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同学们的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不完成者,就让他们及时补上。即使等到每一学期结束时,还要检查一学期的作业保留情况,缺多少,补多少,绝不姑息迁就。真是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要求,学生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也就到了轻轻松松教书的时候。因为学生无需老师去布置任务、区督促学习、去检查作业,这样当老师能不轻松嘛。我们老师们也知道习惯的重要性,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去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却总不能令人满意,我想从魏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借鉴两点:其一,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知道干什么。二是制定了计划就要严格落实。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一本书上所说,“什么每个班级都有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发现不做作业老师对他们也没有办法”。这的确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三、用科研的眼光面对教学中的难题。

教师是一个在平凡不过的职业。既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报酬,也没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且还要整日面对琐碎的教学工作,处理问题不断地班级事务。对此大部分老师都是抱着埋怨沮丧的态度来面对。其结果只能是用黄金般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对现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而魏书生老师却是用一种“科研的眼光”来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把遇到的教学中的一个个难题看做是一个个的科研小课题,这样既让自己心平气顺了,还在一个个的“研究”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我把魏老师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了;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教育家的事迹深深地吸引着我;教育家的魅力深深地熏陶着我,我将竭尽自己所能,沿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播种属于自己的那一粒种子。相信将来终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5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进而丰富自己的课堂。今年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带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做一个“科学”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记得在讲《老王》一课时,我在上课之前给同学们播放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然后让学生畅谈生活中你所看到或感受到的爱的事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时间学生融入了一种爱的氛围之中,课中对文章主题理解也就在不知觉中加深了。在讲《说“屏”》一课时,因为对于“屏”有的同学可能比较陌生,于是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古今屏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古典精美的屏画学

生很感兴趣,对“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陌生的《说“屏” 》一文学生学习也就不再感到那么枯燥了。又如课堂中我们一个夸张的动作,姿态或表情,也能使学生在愉悦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样一句真诚的鼓励,可能会使一个滑入深渊的学生能够回心转意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只要我们细细的揣摩运用,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做一个“民主”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智慧,甚至没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然而他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觉得魏书生老师取得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他的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无论他的班级管理,还是他的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民主的教育思想:班级怎样管理,老师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布置作业,布置多少……他都跟学生商量,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主动参与的身影。所以我觉得,只有民主才是教育的真谛,只有民主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学有所得。这一点我觉得感触比较深,拿布置作业来说,我认为千篇一律的作业效果并不好,布置难了吧基础差的不会做,容易了的掌握得好的同学做的没意义,也没动力,因此今年的作业我们都改为各小组安排,我设定一个初步范围,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但基础内容是必完成的,掌握好的同学可直接完成提升内容,作为我们语文来说作业比较灵活,因此作为成绩突出的同学也可直接进行课外练习或写作练习,这样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督促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阶段性的的评比使每个小组,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压力和动力,感觉效果还是不错。

另外一点值得欣赏的是魏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能力的培养,如在书中提到的观察力,记忆力写作能力及自学能力等等。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书中有两个章节讲到这个内容。确实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我认为这与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的运用其实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果很好的利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有很大的帮助。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很陌生,学生显得很无助,再加上学生基础比较差。根本不知如何去预习,学习。更谈不上提问题。学案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学生也不在意学案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询问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做法,然后我们几个人商量,学生不会预习,我们可以先给他们设计,给他一个拐杖,于是我们就把学案分两部分设计。第一部分是预习指南,这部分包括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体知识,字词积累,和关于文章整体把握的一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明确,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也能依据课文来完成。同时在下面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空缺板块,可以填你疑惑的问题,只要有相关的问题就行,虽然问题参差不齐,有时也可能不合理。但最起码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思路和意识,能够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第二部分的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部分。这样不同学生都能有事可做。虽然我们问题的设计也有一定弊端,限制了个别学生同学的思维,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状况来说,利可能要大一些,时间长了,习惯形成了我们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有时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现象。我们不但没有成就一个人才,反而耽误一个人前途。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头脑很灵活,但贪玩不爱学习,课上做小动作,课下不完成作业,导致成绩很差,家长也被班主任请来了好几次,不但没效果,次数多了,无所谓了,对家长老师的批评也习以为常,甚至还责怪家长为何就是逼迫来上学。家长很无奈,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们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书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此外魏老师的一些做法也很独特。犯了错误,便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犯错误,写说明书” “犯错误,唱歌”……但无论是和家长教育还是独立教育,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发展前提下进行。也就是一定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因为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其实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的真正道理,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刚开始工作时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几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但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得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6

早就听说过,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走进了魏书生的世界,翻开书的每一页都是收获,学习书中的每一点知识都是快乐。读着魏老师朴实的文字,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看到了魏老师教育路上坚定的步伐。他以骄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虽然说魏老师的有此做法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适用,但是教育都是相通的,他的教育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读了以后,我由衷地感到魏书生真不愧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这也让我对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工作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其一,用爱心教育学生。

魏老师有着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他能够理解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从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他有自己独特的“惩罚”孩子的方式,就像用做好事来改正错误。对此,我也有了一些体会,我班有个经常不按时完成做业的学生,对他,我没有过份的批评,只是告诉他,最近班上的卫生太差了,请他协助管理卫生。结果,他每天早早到校,对班内卫生做一个检查,不过关的地方亲自出马,正因为他的努力,我们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我表扬了他。奇怪的事儿发生了,他的作业也按时交了,这是不是说明他能够做到自律了?是不是有了一份责任感?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用了声东击西的方式,既惩罚了学生,又让他在学习上有所提高。

魏老师的心里时刻都装着学生,学生就是他的一切。他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教育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学生尊敬他,崇拜他,信任他,能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魏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在此,我也学习运用了一些,例如,我也曾让学生制定一些计划,既有周计划,又有月计划,更有学期计划。也就是说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更应经常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人的真正道理。

其二、在快乐中做教育。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将每天生活在地狱中”。对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极强的学生,教育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把那些琐事天天记挂在心上,旧的烦恼还没去,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那只会是愁上加愁,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伤。

尤其是我们今年所遇到的这一特殊学情,学生特别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在课堂上就是不出声,这可急坏了我们几个年经教师,一下课,我们就凑在一起想方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改死气沉沉的状态,最终,我们决定巧用魏老师的一些方法,那就是——犯错误唱歌,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知识比赛,或是整排间的比赛,输的小组进行惩罚,那就是唱歌。

这种方法,我在课堂上也用过,那就是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往往读一遍就没兴趣读第二遍了,其实对内容是一知半解,在新授课上并不能

出现很好的反映,不能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对此,我在新授以前,对课文的朗读质量进行提高,就是进行整排间的比赛,一排间自由分工,但是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如果出现反复读、添字、漏字现象,视为错读,总评出出错最多的一排,进行唱歌,做为惩罚。针对他们的心理:宁可多用功,多读几遍,也不课堂上唱歌的想法。还真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被自己精神枷锁所束缚。所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勇敢面对。魏老师建议我们学习阿Q精神,带着镣铐还能继续快乐的跳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试图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经验丰富起来,同时轻松快乐起来。

其三、还学生自主

21世纪的学校教育,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怎样才能让这一主体真正的去自主学习呢?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我想情景模拟法也许不错,我在讲《心声》一文中就用到了,在学生读过课文之后,将文章的情景再现,让学生们体会主人公的心情,也让学生站在老师的位置上体会程老师的想法,这时,学生一改常态,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这对学生多方位的思考,和为人处事都有一定的帮助,既学习了知识,又让他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像这节课上,我写错了一个字,学生立即给

我主动的指了出来,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那是一种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习惯,再这样既宽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围之下,学生才敢于指出老师的过错,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之中。我们的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再者,要有宽松的氛围。所谓宽松,我想就是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把它自己的经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日本的一所学校流行一种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教室就是让孩子出差错的地方”。在日本,离开了学校你就不能犯错误,但是学生在学校是允许犯错误的。我个人的理解,犯错误就是让学生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一时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我们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将孩子的经验、孩子的认识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孩子的经验就无法完成再构,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其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魏老师在教学中也从不同层面运用了合作学习,其实对于我们国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就像在《词五首》一课中,我请同学们合作找出,哪几首词意境想近,并理解词文的大意,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组与组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所有问

题迎刃而解。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运用合作学习时碰到的“部分学生因依赖别人而导致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下降”这一问题,我们也要“弄清什么情况下合作学习才更有效。”以解决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小组合作滥用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将合作探究用在刀刃上,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以产生1+1>2的效果。

其五、做一个善于反思和创新的老师。

魏书生是一个真正在实践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家。他点子多,办法新颖,有实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试验,遇到困难不退缩,想办法去克服和改进。教育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推陈出新。作为刚刚有几年教龄的我,就更应该在接纳前人的优秀教学手段和思想,不断的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因此,在啃读他的著作的同时,在每次有感悟的时候就写下一点点儿的体会,以备迷茫时得到指引。

学无止境,教育的魅力也无止境。虽然我并不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读了《魏书生教育工作漫谈》之后,我却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教育魅力之所在。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或者像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一边燃烧,一边又在生长。我愿做教育界中,一个坚如磐石的耕耘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7

读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进而丰富自己的课堂。今年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带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做一个“科学”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记得在讲《老王》一课时,我在上课之前给同学们播放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然后让学生畅谈生活中你所看到或感受到的爱的事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时间学生融入了一种爱的氛围之中,课中对文章主题理解也就在不知觉中加深了。在讲《说“屏”》一课时,因为对于“屏”有的同学可能比较陌生,于是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古今屏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古典精美的屏画学生很感兴趣,对“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陌生的《说“屏” 》一文学生学习也就不再感到那么枯燥了。又如课堂中我们一个夸张的动作,姿态或表情,也能使学生在愉悦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样一句真诚的鼓励,可能会使一个滑入深渊的学生能够回心转意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只要我们细细的揣摩运用,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做一个“民主”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智慧,甚至没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然而他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觉得魏书生老师取得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他的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无论他的班级管理,还是他的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民主的教育思想:班级怎样管理,老师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布臵作业,布臵多少……他都跟学生商量,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主动参与的身影。所以我觉得,只有民主才是教育的真谛,只有民主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学有所得。这一点我觉得感触比较深,拿布臵作业来说,我认为千篇一律的作业效果并不好,布臵难了吧基础差的不会做,容易了的掌握得好的同学做的没意义,也没动力,因此今年的作业我们都改为各小组安排,我设定一个初步范围,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但基础内容是必完成的,掌握好的同学可直接完成提升内容,作为我们语文来说作业比较灵活,因此作为成绩突出的同学也可直接进行课外练习或写作练习,这样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督促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阶段性的的评比使每个小组,各

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压力和动力,感觉效果还是不错。

另外一点值得欣赏的是魏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能力的培养,如在书中提到的观察力,记忆力写作能力及自学能力等等。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书中有两个章节讲到这个内容。确实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我认为这与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的运用其实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果很好的利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有很大的帮助。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很陌生,学生显得很无助,再加上学生基础比较差。根本不知如何去预习,学习。更谈不上提问题。学案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学生也不在意学案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询问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做法,然后我们几个人商量,学生不会预习,我们可以先给他们设计,给他一个拐杖,于是我们就把学案分两部分设计。第一部分是预习指南,这部分包括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体知识,字词积累,和关于文章整体把握的一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明确,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也能依据课文来完成。同时在下面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空缺板块,可以填你疑惑的问题,只要有相关的问题就行,虽然问题参差不齐,有时也可能不合理。但最起码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思路和意识,能够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第二部分的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部分。这样不同学生都能有事可做。虽然我们问题的设计也有一定弊端,限制了个别学生同学的思维,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状况来说,利可能要大一些,时间长了,习惯形成了我们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有时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现象。我们不但没有成就一个人才,反而耽误一个人前途。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头脑很灵活,但贪玩不爱学习,课上做小动作,课下不完成作业,导致成绩很差,家长也被班主任请来了好几次,不但没效果,次数多了,无所谓了,对家长老师的批评也习以为常,甚至还责怪家长为何就是逼迫来上学。家长很无奈,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们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书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此外魏老师的一些做法也很独特。犯了错误,便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犯错误,写说明书” “犯错误,唱歌”……但无论是和家长教育还是独立教育,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发展前提下进行。也就是一定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因为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其实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的真正道理,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刚开始工作时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几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但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得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8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进而丰富自己的课堂。今年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带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做一个“科学”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做一个“民主”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智慧,甚至没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然而他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觉得魏书生老师取得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他的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无论他的班级管理,还是他的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民主的教育思想:班级怎样管理,老师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布置作业,布置多少他都跟学生商量,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主动参与的身影。所以我觉得,只有民主才是教育的真谛,只有民主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学有所得。这一点我觉得感触比较深,拿布置作业来说,我认为千篇一律的作业效果并不好,布置难了吧基础差的不会做,容易了的掌握得好的同学做的没意义,也没动力,因此今年的作业我们都改为各小组安排,我设定一个初步范围,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

三、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有时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现象。我们不但没有成就一个人才,反而耽误一个人前途。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头脑很灵活,但贪玩不爱学习,课上做小动作,课下不完成作业,导致成绩很差,家长也被班主任请来了好几次,不但没效果,次数多了,无所谓了,对家长老师的批评也习以为常,甚至还责怪家长为何就是逼迫来上学。家长很无奈,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们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书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此外魏老师的一些做法也很独特。犯了错误,便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犯错误,写说明书” “犯错误,唱歌”但无论是和家长教育还是独立教育,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发展前提下进行。也就是一定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因为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其实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的真正道理,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毕竟刚开始工作时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9

学校让利用假期品读名师的书籍,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魏书生的著作。之所以选择魏先生的书,那是因为以前曾看过他的报告,深深地被他的睿智、幽默、新颖的教学理念所吸引。到书城购买时,我问店员有无魏书生的书籍,她竟然不知道魏书生是谁,我暗笑:真是隔行如隔山呀!于是选中教育专栏,仔细搜索,好不容易才从书海中淘出来,真是如获珍宝。书名是《教学工作漫谈》。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并细细地、反复地品味他说的每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书从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种实际情况展开家教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整本书,魏书生以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内容丰富具体,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作为一名老师在看书的同时,我也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进而使心灵得到了净化。也由衷地感到魏老师真不愧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有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最喜欢的就是读魏老师的《课堂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方法很多,讨论法、实践法、练习法、答疑法、问读法……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

作为一线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学方法否定那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里,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魏老师喜欢用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由此我联想到了“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我认为他们之间有相似之处:魏老师的定向即“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的定向诱导;自学即“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的自学探究,讨论、答疑即“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的讨论解疑,自测、自结即“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的反馈总结。

这两种方法打破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自己记下来。分组讨论,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分组讨论仍没解决的,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

教学中,如果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你会觉得很累,你也会发现学生很累,他们呈现的状态可能是疲惫。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要讲,听不懂的更是一遍一遍地讲,仿佛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学不会。其实,我们是在剥夺孩子的探知过程,你大包大揽了,孩子就没有实践的空间,日子一久,一些能力就会退化,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让我们做一个“懒老师”,培养更多“勤学生”吧,我们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干涉。

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模式里,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断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睿智的教师。

《经常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文让我记忆犹新。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紧密联系的,一些差生之所以烦学习,并不是他从来没有过学习的兴趣,而是因为他们成绩差,屡战屡败。只有失败的痛苦,没有成功的欢乐,以致使兴趣之火熄灭了,视学习为虎,谈虎则色变。

为了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魏老师先引导他们科学地对待成绩。班级经常搞各种竞赛,目的不是非让差生追上尖子生不可,而是希望通过竞赛使每个学生都学会自我竞赛。每个人都记住自己前次竞赛的基数,比如一名差生记忆力比赛中,5分钟只记住了51个字,这次5分钟达到52个字,对这名学生来说就是胜利,就是进步。班级舆论经常这样评价学生,就使优等生不骄傲,差生不自卑,都能享受到竞赛胜利的欢乐。

上课比较浅显文章的层次、中心,浅显的文言文翻译,魏老师都让差生向全班同学讲自己的看法,这样他们也由衷地感受到了自学的欢乐。

以上所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利于激发暂时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培养学生明确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多关注差生,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转差工作。

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想一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来数学教学也不是简单的对和错,更需要鼓励和鼓舞,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树立起自信的风帆,还应该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表扬,多一次鼓励的眼神,多一个翘起的大拇指,这些,对学生来说可能都是一个老师的表扬。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从儿童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在我们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些孩子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哪怕只是小小的优点,加以充分肯定与鼓励后,学生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不能奢望在学生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如魏老师所说,只要我们用心去爱事业,爱学生,爱平凡的小事,爱平凡的课堂,用心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去反思我们的教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终会见证奇迹。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0

众所周知,魏书生先生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一样的人物,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虽然魏老是教语文的,但是教书育人是相通的,书中更多地讲他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法,还有处事态度,拜读以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书中写道: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反思自己,在抱怨学生笨、指责学生的时候,不如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指责学生为什么不会订正错题时,不如心平气和地问问学生哪里不理解?在埋怨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课时,不如问问自己是不是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在期末复习时,我发现学生听课时目光呆滞、无精打采,我想他们肯定是长时间复习比较疲惫和麻木了,于是我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上来讲题,我发现不少学生很乐意上来讲,听的学生也打起了精神。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章后,我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要去改变自己来适应学生。

二.教书必须育人

魏书生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人问他:你是靠什么方法,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他的回答是:育人。比如我们学校,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自然觉得无需读书,想让不愿学习的学生忠实于自己,认真学习,就得育人,就得做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这是育人的范畴,是每个学科教师的工作。领悟到此,我想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育人的部分,不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需要,也是我自身成长的好机会。

三.正确关爱后进生

面对差生是我们教师最头疼的事,怎么教都教不会,这些学生普遍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整天痛苦的坐在教室里听着听不懂的课。魏老师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学生,他说: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我们许多教师也为差生付出了很多,课后辅导,课下追踪,可是效果不佳。读了魏老师的书,启发我思考,我在帮助学生时,是不是太想让他进步而忽略了学生的压力,我的方式和用语会不会无形中在给学生施加压力等。他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会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或者不让学生怎样,或训斥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学生积极的一面,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不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在帮助他,关爱他。魏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去借鉴和思考。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有助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1

“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却能做得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并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师德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摸: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读魏书生的书,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享受,不由得我不感动,不由得我不佩服,不由得我不深思。那流畅的笔触、那朴实的语言、那发自内心的感想,流露的是一种深情,一种对教育的深情,一种对学生的深情,一种毫不掩饰的欢乐和幸福,如果问我,这些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它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一、“商量商量”

魏书生不只一次地说过“也许我其他方面不如一般人,但有一条是胜过他们的,就是遇事商量。”他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商量商量”。的确,这“商量商量”,就是一般人可以想到但却难以做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做领导的,总是命令下属去完成什么,做教师的,总是指挥学生去从事什么,做家长的,总是强求子女去服从什么。命令也好,指挥也好,强求也好,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但殊不如人这个万物之灵的心理是复杂异常的,弄得不好,你命令,他要抗命,你指挥,他要逆行,你强求,他要反抗,但是,如果我们改换一下工作方式,对人平等,遇事商量,于是,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的琴弦就会和鸣,情的声波就会共振。由此看来,“商量商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商量商量”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商量就是平等、商量就是尊重、商量就是沟通。

看了魏书生与学生商量的案例后,我也尝试着遇事与学生商量。出乎我的意料,商量这一方法的结果比以往的“独裁制”效果好很多,商量让我拥有了8位得力的班委,他们也在的我带动下学会了与彼此商量,处理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比较棘手的问题;商量让我获得了很多“捣蛋包”学生的信任,在与他们的商量中他们自己找到了自己进步的起点,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寻到了自己进步的理由。

商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润滑剂,会让教师的脾气不再暴躁,会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慢慢拉近,会让班级的管理越来越井然有序。

二、“道德长跑”

青年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生没有作文本,他也从来不批改作文,而是利用日记,领着学生开展“道德长跑”,这条经验实在是值得借鉴的。

关于“道德长跑”,还是魏书生老师论述精辟。他说:“一个人坚持长跑,数年如一日,身体一定健康。能不能有那样一件事,数年如一日地去做,使得心灵上也逐渐健康起来呢?我觉得写日记就有这种作用,绝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写日记时都说心里话,说真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绝大部分人写日记一般都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绝大部分都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这便起到了教人爱美的作用。”

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天天要学生写日记却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几乎很少学生可以有时间写教师布臵的日记,而对自己的总结又是必须的,为此,我们班建立了“随意本”,每两个星期让学生对自己本两周的各方面进行总评,肯定自己的努力,承认自己的不足,除此,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的书写,内容随意,字数随意。这样我也有时间在这个本子里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与他们探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真谛,以及与家人、同学怎样相处等他们需要指点的问题。慢慢的,我发现,学生的书写内容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语言也越来越亲近。我想我会把这个随意本一直延续到他们毕业,这应该可以做为一本最好的同学录,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

三、“心理病历”

魏书生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让我坚定了一个认识,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以前,我很少让学生写检查,认为那是徒劳,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说服教育学生,后来,我效仿魏书生的方法,让学生以病历或作文的形式写检查,让学生对所犯错误进行自主分析、点评,并附之以努力方向,对写的好的还可以全班范读,对其分析能力、文笔大加赞赏,这个方法尊重的学生的人格、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犯错之时不仅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还得到老师的认可,使其在快乐中主动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四、严慈并施

我也深知:“严师出高徒”,所以我对学生也有自己一定的要求,其实,在我家访时、开家长会时,学生家长总是一再叮嘱,对其子女教育要严格些。 “严”是一门学问,它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的;“严”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严”是一种则任,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严”是一道警戒线,它明确划定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使你的教育有条不紊;“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它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严就没有爱,但是如果严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来”,当一名有爱心、有则任的心“严”师,我们的“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读魏书生的书,不一定非得照搬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我敢说,如果照搬他的方法,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个人魅力也不同,读他的书,让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他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是永远值得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效仿的,这让我慢慢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道德,从而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书,总是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我们真正要做的,绝非只是感悟而已。教育,单靠魏书生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但愿做为教师的我们都能够多读一些书,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更让我们的学生受益!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2

我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我感到魏老师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敢于实践,敢于将新思想,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教师应当:博学百家却不拘泥于书本中的教条,而是善于吸收书中有用的知识为他所用;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地教育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从魏书生老师的身上我发现一个好老师要会和学生相处。

俗语谓:严师出高徒。严厉的老师永远板着一副面孔。与学生相处久了总是感觉在楼道里学生远远的看见老师就会低头跑进教室,然后正襟危坐等待老师的到来。在学生看来,老师总是高高在上的,于是学生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老师和学生相处和和睦睦,和学生做朋友,如朋友一般勉励,那么他就是一个好教师。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想这样的学生一定会出自一位好教师之教导下。很显然,魏书生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和学生那种亲密又严厉的关系是我所羡慕的。

一位优秀的老师对于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知识储备的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

魏老师对他的学生,就好像一位优秀的雕刻家面对那些形态各异尚未雕刻的璞玉一样,决不把他们千篇一律地打磨成一个形状,而是顺应其原有的纹理,缜密构思,精雕细琢,扬其长而避其短,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科学方法,来培养每一个学生;魏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细微的特点,循循善诱地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可塑的有用之材,这才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和施教魅力。所以我认为魏老师“朽木也会雕”!魏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将自己所学到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上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优秀的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甚至一度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也爱上了阅读,连平时不善言辞的几个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积极地举手。

当我捧着《教学工作漫谈》静心阅读的时候,魏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脑海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做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把他们当做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做是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班里学生能力差异很大,天赋秉性各不相同,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调皮淘气,有的乖巧伶俐,有的能说会道,有的聪明能干。作为教师的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很棒,他们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有着美好的心灵,有自己的思想、意志、情感。只有认识清楚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一个好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认识学生的慧眼,有了这双眼睛,就不会被表象所迷惑,就会发现孩子美好的内心。

“思想是行动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思想是人师不竭的魅力。”

让我们不断地向书本学习,用知识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进而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明师”。让我们向名师学习以其为榜样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老师,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芝麻开花节节高。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3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教学几十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有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从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种实际情况展开家教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教师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本书风格平实,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令人心悦诚服。内容很特别,没有深奥的理论,而是朴素的语言,更有真理的存在。

是呀,老师太辛苦了,而我们的学生也太累太累。读了魏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我们是不是该停下疲惫的脚步,平静一下自己浮躁的心?抬头看看前方的路,选好了方向,看准了目标,甩下包袱,轻装上阵,读后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也许一路的风景会让我们忘记疲劳,轻松愉快而又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老让学生去自学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自学,而是引导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定目标等具体做法,让学生在自学时既有据可循又有目标。然而要制定出适合学生自学的一个完整的自学体系,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把握和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分析,以及深厚的专业水平和不断研究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让制定出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重点的把握才能恰到好处,我想这才是我应该学习的。只有对教材娴熟的把握和吃透才能让你的每一堂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更喜欢你的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成为可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二、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

魏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而在我们国小阶段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长远发展负责。

三、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

在教学中碰到类似情况我们总喜欢找客观原因,很少去找自己的主观原因。然而读了魏老的教学法工作漫谈后我深感这句话的真谛:“埋怨环境不好,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是因为我们方法太少。”是啊,遇事我们如果能不断地找自己的原因,并以此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相信脸上会多一份笑容,工作会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埋怨。

四、我个人而言做的很不够的是就是“当日事当日毕”,目标不明。

在工作上,如学生的作业我能要求学生当日事当日毕,而且要求学生高效完成;但是工作之余,尤其是对自己自己充电等方面有时是能拖则拖,有些事往往是3分钟热度,因此也增加了我的惰性。看了魏老师的“当日事当日毕,白天事白天毕”这种持之以恒的做法,有学习的冲动,但愿这次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持之以恒”。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4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走进了魏书生的世界,翻开书的每一页都是收获,学习书中的每一点知识都是快乐。读着魏老师朴实的文字,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看到了魏老师教育路上坚定的步伐。他以骄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虽然说魏老师的种种具体做法对于我们国小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适用,但是教育都是相通的,他的教育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书中从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展开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读了以后由衷地感到魏书生真不愧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这也让我对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工作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教书先育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首先学会做人。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可是魏老师有着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他能够理解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从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他有自己独特的“惩罚”孩子的方式,让学生用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那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既罚了学生,又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提高。他的心里时刻都装着学生,学生就是他的一切。他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教育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学生尊敬他,崇拜他,信任他,能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啊,我们要帮孩子纠正错误,惩罚孩子都要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更何况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既罚了学生又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当然不是呆板地罚抄课文或词语)。“犯错误,做好事”学生犯了错误,便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犯错误,写说明书”帮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自己的错误;“犯错误,唱歌”在活动课上,让违纪的、上课迟到的学生唱歌这些新式的“招”,都是建立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很多老师都值得好好地反思。

魏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而在我们国小阶段就更应经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人的真正道理。

二、快乐做教育。

书中魏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将每天生活在地狱中”。对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极强的学生,教育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把那些琐事天天记挂在心上,旧的烦恼还没去,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那只会是愁上加愁,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伤。魏书生日记里写道:“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且在他文选里《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也体现了这点。其实,反观自己,与魏书生老师相比,我们的办公条件、环境要比他优越,时间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许多,但我们的工作成绩远不如他,不如他轻松。我想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师书中写的那样:“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细致的工作态度魏书生老师一直坚持“以法制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检查监督系统的保证下贯彻执行,确实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书中摘录了岗位责任制、各种常规,确实是人人有事做。班上每个同学都有事做,细致到班级的粉笔、水桶、每个桌椅上的紧固螺钉都有人管,这是班上固定财产的承包责任制。而且在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纪律斋、体育卫生方面也有专门的负责人,如王磊(负责检查作业,可定期检查,亦可抽查,未完成者立即补上,打水一桶);赵伟(负责监督不懂装懂的同学,不懂装懂,打水三桶);宋君(对挨了批评,只顾流眼泪者,每滴眼泪,收)从这些班规可以看出,魏老师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及容易出现的善,而且制定出这么严格细致的班规,学生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以来,常规怎么能不好?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被自己精神枷锁所束缚。所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勇敢面对。魏老师建议我们学习阿Q精神,带着镣铐还能继续快乐的跳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试图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经验丰富起来,同时轻松快乐起来。

三、做一个善于反思和创新的老师。

魏书生是一个真正在实践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家。他点子多,办法新颖,有实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试验,遇到困难不退缩,想办法去克服和改进。教育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推陈出新。

我们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不是一天又一天在做着重复的劳动,工作平淡沉闷,产生的新问题可能还是以前的老毛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想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要有方法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调节自身情绪,精神饱满地去上每一堂课。有时,课堂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我总会火冒三丈,读了《教学工作漫谈》后,知道了教师要命令自己先不要发火,设法用巧妙的方法解决突发事件,这样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而且会使自己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教师要努力改变自我,塑造良好的形象,拥有较高的素质。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万事即成,面面发展,当你在某一点上发力,擦出火花,你可能就刷亮了别人的眼睛。作为刚刚有一年教龄的我,就更应该在接纳前人的优秀教学手段和思想,不断的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应在工作中认真地学,不断总结-----反思、实践、创新。

读完这本书,我明晰了如何做一个行动上有追求的教师。魏书生不仅是一个理论深厚的老师,更是一个在行动上敢于实践、善于反思和总结的老师,他在语文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但我认为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德育践行方面,他的任何的教学行为都忠于“要教书先育人”这句教育警言,并且他在实践中做到了这一点。这一点是任何理论套套、没有草根基础的伪专家所无法比拟的。

学无止境,教育的魅力也无止境。虽然我并不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之后,我却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教育魅力何在。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或者像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一边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5

初次听到魏书生是从同事们的谈论中模糊的知道——他从不批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让我觉得对这个魏书生是不是是不是有些夸大其事,让人难以致信。最近学校推荐我们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读了以后可以说句句都让我震惊。虽然说魏老的种种具体做法对于我们国小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适用,但是这桩桩件件背后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一个人,要想征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需要的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魏书生的言语,真诚朴实催人奋进;让所读者都会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从而有所为。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老师让学生去自学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自学,而是引导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定目标等具体做法,让学生在自学时既有据可循又有目标。然而要制定出适合学生自学的一个完整的自学体系,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把握和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分析,以及深厚的专业水平和不断研究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让制定出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重点的把握才能恰到好处,我想这才是我应该学习的。只有对教材嫌熟的把握和吃透才能让你的每一堂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更喜欢你的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成为可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认知方式,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写字课教学,要多给学生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

中国人都会骑自行车,但是没有一个人是通过别人教会的,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虽道不出,但是我会骑车。写字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临写、创作和审美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到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培养能力,实践是广阔天地!

二、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

魏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而在我们国小阶段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长远的打算负责。在写字教学中,我就融入了魏老师“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的方法:写字如做人,认真做人,认真写字;合体字的两部分的关系就像两个并排站立的人,要互相揖让等等。

三、“当日事当日毕”,目标明确

在工作上,如学生的作业我能要求学生当日事当日毕,而且要求学生高效完成;但是工作之余,尤其是对自己自己充电等方面有时是能拖则拖,有些事往往是3分钟热度,因此也增加了我的惰性。看了魏老的“当日事当日毕,白天事白天毕”这种持之以恒的做法,有学习的冲动,但愿这次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持之以恒”。

我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善待他们,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他们的长处,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自信。

四、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

在教学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碰到类似情况我们总喜欢找客观原因,很少去找自己的主观原因。然而读了魏老师的教学法工作漫谈后我深感这句话的真谛:“埋怨环境不好,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是因为我们方法太少。”是啊,遇事我们如果能不断地找自己的原因,并以此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相信脸上会多一份笑容,工作会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埋怨。让我们快乐的工作与生活吧!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6

早就听说过,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走进了魏书生的世界,翻开书的每一页都是收获,学习书中的每一点知识都是快乐。读着魏老师朴实的文字,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看到了魏老师教育路上坚定的步伐。他以骄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虽然说魏老师的有此做法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适用,但是教育都是相通的,他的教育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读了以后,我由衷地感到魏书生真不愧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这也让我对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工作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其一,用爱心教育学生。

魏老师有着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他能够理解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从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他有自己独特的“惩罚”孩子的方式,就像用做好事来改正错误。对此,我也有了一些体会,我班有个经常不按时完成做业的学生,对他,我没有过份的批评,只是告诉他,最近班上的卫生太差了,请他协助管理卫生。结果,他每天早早到校,对班内卫生做一个检查,不过关的地方亲自出马,正因为他的努力,我们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我表扬了他。奇怪的事儿发生了,他的作业也按时交了,这是不是说明他能够做到自律了?是不是有了一份责任感? 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用了声东击西的方式,既惩罚了学生,又让他在学习上有所提高。

魏老师的心里时刻都装着学生,学生就是他的一切。他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教育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学生尊敬他,崇拜他,信任他,能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魏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在此,我也学习运用了一些,例如,我也曾让学生制定一些计划,既有周计划,又有月计划,更有学期计划。也就是说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更应经常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人的真正道理。

其二、在快乐中做教育。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将每天生活在地狱中”。对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极强的学生,教育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把那些琐事天天记挂在心上,旧的烦恼还没去,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那只会是愁上加愁,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伤。

尤其是我们今年所遇到的这一特殊学情,学生特别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在课堂上就是不出声,这可急坏了我们几个年经教师,一下课,我们就凑在一起想方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改死气沉沉的状态,最终,我们决定巧用魏老师的一些方法,那就是——犯错误唱歌,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知识比赛,或是整排间的比赛,输的小组进行惩罚,那就是唱歌。

这种方法,我在课堂上也用过,那就是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往往读一遍就没兴趣读第二遍了,其实对内容是一知半解,在新授课上并不能出现很好的反映,不能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对此,我在新授以前,对课文的朗读质量进行提高,就是进行整排间的比赛,一排间自由分工,但是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如果出现反复读、添字、漏字现象,视为错读,总评出出错最多的一排,进行唱歌,做为惩罚。针对他们的心理:宁可多用功,多读几遍,也不课堂上唱歌的想法。还真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被自己精神枷锁所束缚。所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勇敢面对。魏老师建议我们学习阿Q精神,带着镣铐还能继续快乐的跳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试图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经验丰富起来,同时轻松快乐起来。

其三、还学生自主

21世纪的学校教育,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怎样才能让这一主体真正的去自主学习呢?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我想情景模拟法也许不错,我在讲《心声》一文中就用到了,在学生读过课文之后,将文章的情景再现,让学生们体会主人公的心情,也让学生站在老师的位臵上体会程老师的想法,这时,学生一改常态,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这对学生多方位的思考,和为人处事都有一定的帮助,既学习了知识,又让他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像这节课上,我写错了一个字,学生立即给我主动的指了出来,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那是一种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习惯,再这样既宽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围之下,学生才敢于指出老师的过错,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之中。我们的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再者,要有宽松的氛围。所谓宽松,我想就是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把它自己的经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日本的一所学校流行一种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教室就是让孩子出差错的地方”。在日本,离开了学校你就不能犯错误,但是学生在学校是允许犯错误的。我个人的理解,犯错误就是让学生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一时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我们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将孩子的经验、孩子的认识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孩子的经验就无法完成再构,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其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魏老师在教学中也从不同层面运用了合作学习,其实对于我们国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就像在《词五首》一课中,我请同学们合作找出,哪几首词意境想近,并理解词文的大意,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组与组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运用合作学习时碰到的“部分学生因依赖别人而导致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下降”这一问题,我们也要“弄清什么情况下合作学习才更有效。”以解决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小组合作滥用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将合作探究用在刀刃上,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以产生1+1>2的效果。

其五、做一个善于反思和创新的老师。

魏书生是一个真正在实践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家。他点子多,办法新颖,有实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试验,遇到困难不退缩,想办法去克服和改进。教育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推陈出新。作为刚刚有几年教龄的我,就更应该在接纳前人的优秀教学手段和思想,不断的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因此,在啃读他的著作的同时,在每次有感悟的时候就写下一点点儿的体会,以备迷茫时得到指引。

学无止境,教育的魅力也无止境。虽然我并不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读了《魏书生教育工作漫谈》之后,我却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教育魅力之所在。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或者像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一边燃烧,一边又在生长。我愿做教育界中,一个坚如磐石的耕耘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7

坐在开着空调、鸦雀无声的图书馆里,我又打开了魏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一书。翻翻目录,我选择了他写的育人篇。

静静地读完魏老师的“教书必须育人”、“培养怎样的学生”、“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坐、俯卧撑”、“变?为!”、“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轮流教唱歌”,我被魏老师的做法折服了,我也被魏老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个心中只有学生的老师,一个心中只为学生而活的老师!他让我懂得了:

(一)要想教师当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首要一点必须要先学会育人,培养学生从小做正直、善良、勤劳、无私,愿为祖国、人民多做事情的人。魏老师的教书育人的经验有人肯定,也有人对此不懈一顾,可魏老师却说这无关紧要。魏老师,你是多么大度!你自始自终坚信,教书是为了育人,如果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学生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幸福。你不为名不为利,仅仅想的是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

(二)遵守自己许下的诺言,才能加深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魏老师外出开会回来,又与学生一起活动,放学时,又与学生一起做仰卧起坐。当他做到60次时,他已汗流浃背,胳膊发软,但他硬是坚持到了100个。因为他们规定每次必须做100个。魏老师遵守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可当他想站起来时,却没有听到学生喊“停”,直到做到120个时,学生才喊“停”。魏老师不解,学生告诉他,他已“离家”20天了。为什么他的学生与他如此亲密?因为他处处想着学生,有事总是与学生商量,一起做决定,他心中装着学生;因为他信守自己的诺言,严守“家规”,做学生的表率;因为他已与学生心灵沟通,亲如一家人。

(三)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管好自己的“家”。在“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轮流教唱歌”篇中,魏老师让学生轮流教全班唱歌,校园歌曲、流行歌曲等什么歌曲都可教,但必须由负责的班干部把关,批准方行。即使有学生告状到他那儿,他也仅发表个人的意见,具体行不行,还得那负责的学生说了算。这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的思想。

(四)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强键的体魄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没有一级棒的身体,成绩再优秀将来也无用武之地。魏老师无论是教自己的学生,还是出外上课,如果看到有学生坐姿不正了,随即说:“请把?拉直,变?号为!号。”他那幽默的话语不但给溜号的学生留了面子,达到了让他集中精力学习的目的,而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关心自己的身体!

粗粗看上去,魏老师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极为平常,但细细想一想,这平常却极为不平常。如果魏老师没有365天如一日地去做到开学初与学生一起制定的“家规”,那一百多个学生能听他的话吗?能在“家”呆着吗?能在“家”呆好吗?

我想,一个教师,如若要教好书,必须先育人,须与学生心灵沟通,达成默契,那么成功就离你不遥远!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8

“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却能做得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并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师德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摸: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读魏书生的书,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享受,不由得我不感动,不由得我不佩服,不由得我不深思。那流畅的笔触、那朴实的语言、那发自内心的感想,流露的是一种深情,一种对教育的深情,一种对学生的深情,一种毫不掩饰的欢乐和幸福,如果问我,这些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它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一、“商量商量”

魏书生不只一次地说过“也许我其他方面不如一般人,但有一条是胜过他们的,就是遇事商量。”他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商量商量”。的确,这“商量商量”,就是一般人可以想到但却难以做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做领导的,总是命令下属去完成什么,做教师的,总是指挥学生去从事什么,做家长的,总是强求子女去服从什么。命令也好,指挥也好,强求也好,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但殊不如人这个万物之灵的心理是复杂异常的,弄得不好,你命令,他要抗命,你指挥,他要逆行,你强求,他要反抗,但是,如果我们改换一下工作方式,对人平等,遇事商量,于是,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

心的琴弦就会和鸣,情的声波就会共振。由此看来,“商量商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商量商量”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商量就是平等、商量就是尊重、商量就是沟通。

看了魏书生与学生商量的案例后,我也尝试着遇事与学生商量。出乎我的意料,商量这一方法的结果比以往的“独裁制”效果好很多,商量让我拥有了8位得力的班委,他们也在的我带动下学会了与彼此商量,处理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比较棘手的问题;商量让我获得了很多“捣蛋包”学生的信任,在与他们的商量中他们自己找到了自己进步的起点,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寻到了自己进步的理由。

商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润滑剂,会让教师的脾气不再暴躁,会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慢慢拉近,会让班级的管理越来越井然有序。

二、“道德长跑”

青年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生没有作文本,他也从来不批改作文,而是利用日记,领着学生开展“道德长跑”,这条经验实在是值得借鉴的。

关于“道德长跑”,还是魏书生老师论述精辟。他说:“一个人坚持长跑,数年如一日,身体一定健康。能不能有那样一件事,数年如一日地去做,使得心灵上也逐渐健康起来呢?我觉得写日记就有这种作用,绝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写日记时都说心里话,说真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绝大部分人写日记一般都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绝大部分都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这便起到了教人爱美的作用。”

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天天要学生写日记却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几乎很少学生可以有时间写教师布置的日记,而对自己的总结又是必须的,为此,我们班建立了“随意本”,每两个星期让学生对自己本两周的各方面进行总评,肯定自己的努力,承认自己的不足,除此,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的书写,内容随意,字数随意。这样我也有时间在这个本子里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与他们探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真谛,以及与家人、同学怎样相处等他们需要指点的问题。慢慢的,我发现,学生的书写内容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语言也越来越亲近。我想我会把这个随意本一直延续到他们毕业,这应该可以做为一本最好的同学录,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

三、“心理病历”

魏书生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让我坚定了一个认识,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以前,我很少让学生写检查,认为那是徒劳,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说服教育学生,后来,我效仿魏书生的方法,让学生以病历或作文的形式写检查,让学生对所犯错误进行自主分析、点评,并附之以努力方向,对写的好的还可以全班范读,对其分析能力、文笔大加赞赏,这个方法尊重的学生的人格、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犯错之时不仅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还得到老师的认可,使其在快乐中主动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四、严慈并施

我也深知:“严师出高徒”,所以我对学生也有自己一定的要求,其实,在我家访时、开家长会时,学生家长总是一再叮嘱,对其子女教育要严格些。 “严”是一门学问,它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的;“严”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严”是一种则任,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严”是一道警戒线,它明确划定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使你的教育有条不紊;“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它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严就没有爱,但是如果严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来”,当一名有爱心、有则任的心“严”师,我们的“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读魏书生的书,不一定非得照搬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我敢说,如果照搬他的方法,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个人魅力也不同,读他的书,让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他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是永远值得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效仿的,这让我慢慢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道德,从而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书,总是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我们真正要做的,绝非只是感悟而已。教育,单靠魏书生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但愿做为教师的我们都能够多读一些书,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更让我们的学生受益!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19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诸多负面报导,严重扭曲教师形象,也使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多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怨、牢骚,可有什么用呢?近段时间,再次拜读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这种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可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做到?眼睛向内,敬业乐业,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我们常说,要学生爱你,要教师先爱学生,可以怎么样去爱呢?魏书生对待学生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科学的,有血有肉的。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他爱学生,是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去爱;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去爱;是实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爱;是容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地去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爱;是爱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爱。

在魏书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观是这样的:“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许多老师也“爱”差生,可是他们的爱就爱在一味抓学生的成绩,一味给学生压担子,一味为学生补课,甚至一味指责其父母和埋怨学生。以至把学生“爱”上了绝路。魏书生却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象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他教育学生的时候,是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的,让学生怎样,或不让学生怎样,或训斥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学生积极的一面,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不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在帮助他,关爱他。这样的爱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而又实实在在的,它没有半点虚伪。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魏书生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这五个部分,然后通过这份心理病历,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之下,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或毛病。对于一般性的错误,魏书生则让学生写说明书,使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让两种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是怎么争论的;第二张照片,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是怎么交战的;第三张照片,犯错误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通过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学生学会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仅改正了错误,还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魏书生是用爱去浇灌每一棵“幼苗”,但愿我们每一个正在三尺讲台的耕耘者,都能象他那样为教育工作奉献出爱。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20

读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进而丰富自己的课堂。今年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带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做一个“科学”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记得在讲《老王》一课时,我在上课之前给同学们播放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然后让学生畅谈生活中你所看到或感受到的爱的事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时间学生融入了一种爱的氛围之中,课中对文章主题理解也就在不知觉中加深了。在讲《说“屏”》一课时,因为对于“屏”有的同学可能比较陌生,于是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古今屏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古典精美的屏画学生很感兴趣,对“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陌生的《说“屏” 》一文学生学习也就不再感到那么枯燥了。又如课堂中我们一个夸张的动作,姿态或表情,也能使学生在愉悦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样一句真诚的鼓励,可能会使一个滑入深渊的学生能够回心转意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只要我们细细的揣摩运用,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做一个“民主”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智慧,甚至没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然而他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觉得魏书生老师取得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他的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无论他的班级管理,还是他的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民主的教育思想:班级怎样管理,老师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布臵作业,布臵多少……他都跟学生商量,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主动参与的身影。所以我觉得,只有民主才是教育的真谛,只有民主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学有所得。这一点我觉得感触比较深,拿布臵作业来说,我认为千篇一律的作业效果并不好,布臵难了吧基础差的不会做,容易了的掌握得好的同学做的没意义,也没动力,因此今年的作业我们都改为各小组安排,我设定一个初步范围,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但基础内容是必完成的,掌握好的同学可直接完成提升内容,作为我们语文来说作业比较灵活,因此作为成绩突出的同学也可直接进行课外练习或写作练习,这样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督促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阶段性的的评比使每个小组,各

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压力和动力,感觉效果还是不错。

另外一点值得欣赏的是魏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能力的培养,如在书中提到的观察力,记忆力写作能力及自学能力等等。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书中有两个章节讲到这个内容。确实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我认为这与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的运用其实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果很好的利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有很大的帮助。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很陌生,学生显得很无助,再加上学生基础比较差。根本不知如何去预习,学习。更谈不上提问题。学案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学生也不在意学案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询问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做法,然后我们几个人商量,学生不会预习,我们可以先给他们设计,给他一个拐杖,于是我们就把学案分两部分设计。第一部分是预习指南,这部分包括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体知识,字词积累,和关于文章整体把握的一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明确,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也能依据课文来完成。同时在下面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空缺板块,可以填你疑惑的问题,只要有相关的问题就行,虽然问题参差不齐,有时也可能不合理。但最起码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思路和意识,能够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第二部分的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部分。这样不同学生都能有事可做。虽然我们问题的设计也有一定弊端,限制了个别学生同学的思维,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状况来说,利可能要大一些,时间长了,习惯形成了我们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有时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现象。我们不但没有成就一个人才,反而耽误一个人前途。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头脑很灵活,但贪玩不爱学习,课上做小动作,课下不完成作业,导致成绩很差,家长也被班主任请来了好几次,不但没效果,次数多了,无所谓了,对家长老师的批评也习以为常,甚至还责怪家长为何就是逼迫来上学。家长很无奈,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们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书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此外魏老师的一些做法也很独特。犯了错误,便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犯错误,写说明书” “犯错误,唱歌”……但无论是和家长教育还是独立教育,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发展前提下进行。也就是一定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因为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其实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的真正道理,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刚开始工作时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几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但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得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篇21

自从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后,一直想借他的书来看。今天终于得到了这本梦寐以求的书,看着封面上那熟悉的像,感觉是那样亲切。他就像你的一位同事,在和你闲聊工作上的事情,又像你的邻居,在和你拉家常。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看着那些文字,犹如又听到了魏老师那亲切的声音。认认真真的读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读完之后,才发觉自己当班主任知识面是那么肤浅,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没有见到过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经历过但又无从下手的。读这本书,感觉就像魏老师在和我侃侃而谈,让我懂得了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去做。

这本书共八章,第一章是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第二章是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读每一章节都有不同的感受,以下就是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我们都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是埋怨,是悲观,是失望呢?失望过了,悲观过了,又能怎么样呢?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人不能让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提高了,才会发现事物都是新的。

二、怎样对待后进生

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魏老师的方法真是多得数不可数,有这么多的方法去对待后进生,难怪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纵观自己的方法,多是训斥一顿,有时也好言相劝、讲道理,但效果不大,于是就会放弃或置之不理。今天魏老师的这些方法无疑是我怎样对待后进生的一盏明灯。如果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我相信会有收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15种方法总会有它适用的地方。

三、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我们的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学会做人。但提高学习的效率都有哪些方法呢?魏老师为我们指出了很多方法,以前我也试过一些,但效果不明显自己也就放弃了。其实,我自己也有懒散、拖拉、犹豫这些坏习惯,学生有这些习惯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要想让学生有改变,必须先改变自己。针对这些情况,我教会学生学会利用“边角涂料”,这种方法对于诗句、格言、要求背诵的课文都很有效,而且抽一定的时间去检验,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我就不用发愁诗句、格言等内容。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四、和学生一起接近大自然

当读到魏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到双台河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一起开荒种地、一起到河边去摸鱼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欢乐的画面,耳边响起了一曲曲动听歌声。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是啊!回顾我们现在,根本不敢带学生去玩,一宗宗安全事故、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望而却步,即使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我们也会找

出千百种理由去说服他们。于是,在千百种理由下,同学们不在用渴求的目光去探寻美妙的大自然,用那种近乎呆板的神情看着那令他们心烦的课本。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这个局面?是那一条条生硬的规章制度、是那一宗宗血的事例。曾记得我们读书时,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都会带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去追逐春天的脚步,到河边去倾听小鱼儿的谈话。而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灵的深处,让我不时回味。现在的学生,他们没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一起领略儿时的快乐。曾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连弹珠珠都不让学生玩,学生的童年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我真的希望能带着学生一起去玩。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很多,读书原来也是一种乐趣,让你沉醉在书香里;让你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丝丝凉意、让你在寒冬腊月里感受温暖。读书,像是在品味一杯咖啡;读书,像是在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