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跨过鸭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2.02W)

《跨过鸭绿江》的心得体会 篇1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跨过鸭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吃到一碗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听着曾爷爷在我们讲他过去打土匪、打日军、打美军的故事。曾希贤爷爷作为部队的大当家,想想当时的战友们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听起来还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少许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这样艰苦的生活,曾希贤爷爷照样带领部队的几十名战友英勇战斗。来到了土匪的领地,曾希贤爷爷把战友们分成了三排。“一排上!从东北方攻进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门。三排上!来掩护所有成员。”他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最后把那些烧杀抢掠的土匪们打的落花流水,为人民立了功。

曾希贤爷爷如今85岁了。他还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伟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战士,在临死的时候,都还想着任务,想着祖国。最后曾希贤爷爷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做四有新人。我联想到我的期会考试,对于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继续努力。

曾爷爷还说:我们国小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当做敌人。你战胜了困难就等于战胜了敌人。听了曾爷爷的话,我满怀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曾爷爷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跨过鸭绿江》的心得体会 篇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__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20__年冬奥会加油!

《跨过鸭绿江》的心得体会 篇3

医院的一名卫生工因为儿子要结婚,要辞职回老家提前给孩子准备准备。

因此医院近期急需一名卫生工进行补充。

这名卫生工在我院每月的总收入在2300元左右,还有五项社会保险。

每天的工作大约6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昨天中午,我从医院旁边的香港西路经过时,看到三名收垃圾的男性在路边开心地聊天,身边的垃圾车里除了几只编织袋和秤之外空空如也。

“他们也许可以到我们医院做卫生清洁工作?”我突然想起医院需要招聘卫生工的事,于是返回来找他们聊聊:

“你好,你今年多大了?”我问一个最年轻的小伙子。

“36”。

他很简单的回答道。

“靠收垃圾,你一个月收入多少钱”?

“1000多点吧,最好的时候在1500左右”。

“我在医院工作,我们医院就在前面,现在缺一个卫生工,月工资20xx元以上,而且还给你签合同、买5项保险,你愿意试试吗”?

“我不想去”!他回答的很干脆。

“为什么”?我非常纳闷:“你到医院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比现在高、还有保险,不比你成天在马路上收垃圾强啊”?

“嗯,再好我们也不去”,这个小伙子的同伴(大约50岁左右)在一旁插话说。

“为什么”?

“别看我们收入少,我们自由,不要看别人的脸色,成天受别人管”小伙子说。

“现在的单位都是说的多、给的少,活儿干完了到时不给钱,我哭都没地方哭!”50岁左右的'同伴说。

“就是”,一直蹲在地上的另一位同伴附和道:“我在建筑工地干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白干了1年多,到现在还没给钱,我去找,他们还找人揍我,还是现在这样保险”!他显得非常气愤!!

“另外”,第一个小伙子把话接过去:“我老婆孩子在老家,家里还有好几亩地呢,农忙时,我把这个破车子一扔,就可以立即回去帮忙干活,帮老婆减轻负担。

在单位上班能行吗,到时领导不批假怎么办?”

“就是就是,特别是老人孩子生病、家里有事,我们随时可以走,也不要请假”,50岁的同伴说。

……

他们还在不停地感慨着,我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到我们医院上班的,就匆匆打过招呼回来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我看来很简单的一件小事,竟然引出了他们这么多的感慨和担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