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5.15K)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

上周,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襄阳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主办的襄阳市中国小生创客大赛指导教师培训会,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本次学习历时仅有两天,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精彩的专题报告,现场观摩了襄阳市诸葛亮中学的创客教室——“小诸葛创意空间”。在这里了解了编程无人机、WER积木机器人、机器人编程、三维设计、创新手工制作、3D打印等等,实地感受了校园创客氛围和文化。

所谓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怎样编程无人机,并进行实践。亲手编写程序让无人机完成我的指令,按照我编写的程序来运行。编程无人机是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对无人机进行编程,操控无人机飞行,完成自定义的模拟现实世界的各项任务。这里面涵盖飞行原理、航拍和编队技巧、编程、人工智能等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说到创客同样也少不了3D打印,3D打印技术又称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可以说,只要有图就能做出实物。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

随着国家教育部人工智能相关的编程教育政策的敲定,全国各省都在推行编程教育,除了地方政府重视,各大高等院校也纷纷向信息学特长生抛出橄榄枝,降分录取,保送政策等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名校越来越重视编程教育,是编程教育已经从“非刚需”转变成“刚需”,相信不久的未来,全国中国小都将普及编程教育。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角色要发生改变。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下,教师是主角,理所当然是三尺讲台的霸主。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得记什么,一切包办代替,一切整齐划一。而今课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问题探究的参与者,合作交流的组织者,质疑问难的先驱者。从此意义上讲,教师已不再是以往主宰课堂的“圣贤”,而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员,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份子,充其量也仅仅是首席。因此我们一定要放下至若长尊的架子,以平等、谦虚、和善、热情的姿态深入到学生中间,同学生一起提出疑问,和学生一道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鼓励学生知难而进,与学生一块享受成功的快乐,总结分析的教训。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应该说于今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只有摆正了师生的位置,才能发挥我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喧宾夺主。

其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革。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并落实教育教学目标。这实际上既高度概况了对教师教的要求,又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学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一开始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习惯或不知道怎么做,切莫就此而罢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步入正轨的。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一旦深入人心,就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而我们教师也会收到一劳永逸的理想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诸如情境教学、话题教学、体验教学、发现教学等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快捷有效。总而言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多多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自己能做的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就很可能收获得意外的惊喜。但放手绝不等于放任, 不要忘了自始至终我们都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的重任仍然肩负在我们身上。所以若想不辱使命,我们就必须松驰有度、收放适宜。国中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且有着极大的潜能等待开发。因此其接受和适应新事物的速度特别快,只要教师教导有方便很快上路。所以,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浮躁之举。

最后,新课程理念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在于师生的热情参与。

因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所以说广大师生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在新课改的问题上我们一线教师和同学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入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要想真心实意地搞改革我们就必须妥善处理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通力合作。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谁对他(她)付出真情,他(她)就会对谁付出真意。同样,哪位老师对他(她)负责,他(她)就会信赖哪位老师。当大部分学生都信赖我们的时候,还何愁改革不成功呢?

第二,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协调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每个人要充实新知识、树立新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得学习,而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踏踏实实地搞教育科研。每位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能以对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再苦再累都会克服。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从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手段,在学生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创新思路 充分体现综合活动的课程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还有别于原来的活动课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地方性和时代性。如何体现这些特点呢?为此,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和课程形态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选择那些能体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二是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实际、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时代性;三是选择那些能反映当地历史和文化传统、反映现阶段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或问题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方性。其次,在课程内容的表现方式方面,不象学科教材那样直接的、大量的呈现知识、结论和观点,而是采用“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试一试”等小栏目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并留出适当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写,这就为学生涉及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同时也为课程的生成性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自我更新

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应抓住机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开发体系,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模式。如成立了人文地理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调查范围:一是人文地理景观,历史渊源;二是风土人情,英模名人;三是工业、农业的环境资源。此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过分强调共性全“优”,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的不可避免的不平衡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爱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弥补了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他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增加了大量的活动内容,通过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依托,所确定的课题和选用背景材料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源于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这些课题虽然不很“经典”,但却很“鲜活”,在时空上离学生近,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三、探索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 加大活动强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对教育学双边活动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

1、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得出的结果的思维过程。除了评价活动结果,还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度、自我调控力,克服困难的精神等进行评价,以教师的评价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

2、“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创造多种评价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一方面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肯定优点,品尝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观自身、展示自身。这不仅仅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体现,更重要的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独立思考、用于评判、主动发展,展现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是兴趣小组深深植根于当地实际的沃土中,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及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更深层的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角色要发生改变。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下,教师是主角,理所当然是三尺讲台的霸主。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得记什么,一切包办代替,一切整齐划一,存在着严重的课堂霸权主义。而今课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问题探究的参与者,合作交流的组织者,质疑问难的先驱者。从此意义上讲,教师已不再是以往主宰课堂的“圣贤”,而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员,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份子,充其量也仅仅是首席。因此我们一定要放下至若长尊的架子,以平等、谦虚、和善、热情的姿态深入到学生中间,同学生一起提出疑问,和学生一道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鼓励学生知难而进,与学生一块享受成功的快乐,总结分析的教训。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应该说于今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只有摆正了师生的位置,才能发挥我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喧宾夺主。

其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革。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并落实教育教学目标。这实际上既高度概况了对教师教的要求,又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学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一开始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习惯或不知道怎么做,切莫就此而罢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步入正轨的。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一旦深入人心,就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而我们教师也会收到一劳永逸的理想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诸如情境教学、话题教学、体验教学、发现教学等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快捷有效。总而言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多多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自己能做的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就很可能收获得意外的惊喜。但放手绝不等于放任, 不要忘了自始至终我们都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的重任仍然肩负在我们身上。所以若想不辱使命,我们就必须松驰有度、收放适宜。国中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且有着极大的潜能等待开发。因此其接受和适应新事物的速度特别快,只要教师教导有方便很快上路。所以,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浮躁之举。

最后,新课程理念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在于师生的热情参与。

因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所以说广大师生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在新课改的问题上我们一线教师和同学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入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要想真心实意地搞改革我们就必须妥善处理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通力合作。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谁对他(她)付出真情,他(她)就会对谁付出真意。同样,哪位老师对他(她)负责,他(她)就会信赖哪位老师。当大部分学生都信赖我们的时候,还何愁改革不成功呢?

第二,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协调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每个人要充实新知识、树立新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得学习,而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踏踏实实地搞教育科研。每位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能以对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再苦再累都会克服。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从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手段,在学生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创新思路 充分体现综合活动的课程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还有别于原来的活动课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地方性和时代性。如何体现这些特点呢?为此,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和课程形态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选择那些能体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二是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实际、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时代性;三是选择那些能反映当地历史和文化传统、反映现阶段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或问题的课题,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方性。其次,在课程内容的表现方式方面,不象学科教材那样直接的、大量的呈现知识、结论和观点,而是采用“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试一试”等小栏目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并留出适当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写,这就为学生涉及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同时也为课程的生成性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自我更新

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应抓住机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开发体系,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模式。如成立了人文地理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调查范围:一是人文地理景观,历史渊源;二是风土人情,英模名人;三是工业、农业的环境资源。此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过分强调共性全“优”,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的不可避免的不平衡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爱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弥补了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他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增加了大量的活动内容,通过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依托,所确定的课题和选用背景材料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源于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这些课题虽然不很“经典”,但却很“鲜活”,在时空上离学生近,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三、探索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 加大活动强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对教育学双边活动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

1、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得出的结果的思维过程。除了评价活动结果,还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度、自我调控力,克服困难的精神等进行评价,以教师的评价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

2、“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创造多种评价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一方面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肯定优点,品尝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观自身、展示自身。这不仅仅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体现,更重要的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独立思考、用于评判、主动发展,展现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是兴趣小组深深植根于当地实际的沃土中,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及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更深层的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4

是不是教师精批细改事功相当呢?非也。目前国小生习作教师批改后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合上作文本了事。传统的习作教学程序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评讲。” 在这四项程序中,教师活动占了三项,学生写完了习作就了事。这种程序的主要弊端是:⑴没有安排突出的地位,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⑵教师日夜辛劳,忙于批改习作,应付检查,其结果是负担过重,却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学生习作的批改似乎与学生事不关己,因此教师习作批改中的辛与酸,谁解其中味?教师批改习作的苦功除了应付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外,可以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既然精批细改教师精力跟不上,并且学生受益也不大;不批不改,更是祸害学生。那么,教师对国小生的作文评价要采用什么方法呢?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针对性

首先是要考虑到每次作文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既是“课程标准”对所在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又是教师根据各个单元训练项目和学生实际总结出来的具体训练要求。对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的给予表扬,对偏离要求或不按要求做的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按要求写作的好习惯。其次要考虑到文章的特点。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能力、性格、兴趣的差异,所写文章的风格特点要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等不良倾向。

二、启发性

1.鼓励性。

不仅要在总体上对文章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而且要对文章一些小的优点,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尤其对后进生的文章闪光点,哪怕一个词或一句话用得好也要给予鼓励,以此培养学生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2.指点式。

学生文章有不足之处或缺点错误,教师一要提出来,二要指点。指点式评价要求学生必须按评价指点进行修改或补充,可以把补充添改的句段写在小纸条上,夹在该页中,也可以在添改的地方编号写在文章后面。文字少的补充和修改可直接在作文的间隔处进行。改完后最好指导学生对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比较,从而领悟教师的评价,体会修改前后的优劣。这种形式的评价对作文能力差的、特别是那些平时作文无话可说的学生,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3.商讨式。

以商量的语气对文章中不尽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议或要求,指导学生以更高的标准、从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去修改。商讨式的批语评价更适合那些作文较好的、写作兴趣较浓的学生。

三、联系性

1.联系前次作文批语。

教师要表扬那些按批语要求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学生,充分发挥批语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养成认真看批语、按批语要求改正作文毛病的习惯。

2.联系阅读教学批语。

学生在作文中能用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新的表达方法、写作知识,甚至新的句子、新的词语等,在批语中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评价。

学生作文内容离不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也必然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生活,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写批语时,对文章所表现的这些内容与了解到学生本人的真实表现进行联系,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不仅评价了文章,也评价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作文评价是对一篇文章优缺点所作的分析、指点和改进说明,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评语和等级一般要起三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学生从批语中明确今后写文章的方向,在哪些地方努力,克服哪些缺点,知道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估价自己的写作水平;二是指导作用。学生可按评价批语指出的问题,对文章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文章更完美,让学生知道写文章的方法;三是教育作用,教师的批语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评论,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恰当的评价对提高国小生的写作水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作文评价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尽量按照以上三个方面灵活而恰如其分地写好.使学生一看就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正,让学生更好的扬长避短,练有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和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5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认真听讲学生几乎都能做到,积极思考多数学生也能投入,可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环节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惰性。

数学的学习不同于语文、英语课程,数学课需要学生思维的提升,动手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学生主动思索探究问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的 “懒”学生很多,课堂教学中不愿动手操作、不愿动脑思考的学生大有人在,许多学生的学习惰性很强,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再“懒”,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密切联系生活。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干燥无味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与生活很贴近,从而消除学生的乏味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先通过学生猜一猜老师和同桌的体重是多少的活动,大家都说出了数字和单位(千克),接着师以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引入课件示出:鲨鱼、恐龙、蓝鲸的体重,用千克不方便所以出现了“吨”,为了加深学生对吨与千克之间的联系,便让学生搬一袋重50千克的大米去感受,还通过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路标、桥头指示牌的照片,有5T、3T、8T等,使学生感受到“吨”在生活中是有很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桌还交流了在买东西过程中要用到“吨”、“千克”,这就更好的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了。

2、合理应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苏教版国小数学教材中对于概念教学的总结、计算法则的归纳,都没有明确的强调,教师课堂上口头的归纳、强调,还是只能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注意,个别不专心的学生根本就忽略了,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记忆,就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列式出80÷10+12、12+80÷10,尝试计算出结果后我强调了计算顺序,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屏幕上出示:算式中有除法和加法,应先算除法。学生经历了除法和加法混合运算的探究过程,此时对计算方法做了完整的表述,有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深除法和加法混合运算顺序。下一个问题是除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18-80÷10。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独立尝试计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计算顺序,学生们都能用自己不完整的语言说出想法,随机我在屏幕上出示:算式中有除法和减法,应先算除法。在拓展了几道计算后我在屏幕上出示了: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这一句话概括了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强化了只是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设备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借助课件中的小猴、小熊的说话表明了自己的位置,这样直观、动态的的情景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场所,使学生在猜一猜谁在第几排第几号的活动中确定了找位置的方法。而传统的示出挂图教学,老师指图学生看图来回答问题直接明了,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声情并貌的电动化教学既进行了个别自主化学习,又能形成互相协作学习,充分发挥为生主动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也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二、自主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1、自主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参与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亲身经历新的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能很有效的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没有直接告诉什么是四边形和五边形,先是示出了两块地板砖(一块长方形和一块正方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知到地板砖各有4条边,也就是四边形,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五边形、六边形的学具,动手摸一摸,进一步感知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图形可以从边的多少上来区别,个别学生还发现桌面、书面也是个四边形,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同时又将身边的物体与课堂中的新知识很好的结合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巧用素材,创设学生活动的氛围。

依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的设置活动情景,建立一种亢奋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学生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模糊,首先要使学生明白的是“有几个相加”,教学中我利用班级的学生让大家一齐来数有几个2,有一张桌子就坐了两个学生也就是1个2,数了4张桌子就是有4个2,用乘法列出算式就是42或24,还让3个学生站成一排,就让其余学生说有几个几,学生告诉有1个3,再上来3个学生排好,问学生有几个几?学生说有2个3,这样让学生来当“几个几”,直观而形象的数一数、想一想,使抽象化的数学转化的简单明了。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数一数一堆摆了几根,摆了几堆就是几个几,学生乐意动手摆,又在摆的过程中思考了有“几个几”,还有的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操作学习比老师自己的演示、讲解要强的多。

三、及时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备课的形成也随之变化,每节课的课堂总结或课堂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旦数学课结束了,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的成功,及时的鼓励能给学生带来对学习的喜悦,也为学好数学培养了情感,每节课留下5分钟我便问学生:“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能把你学到的东西给大家说说吗?”活泼的学生可能会主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个别小胆的学生在同学的带动下也积极发言了,全班交流着自己的成功之处,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学习,也为学好数学创造了机会。

四、难易适中,改变数学作业的单一化。

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的单一、重复性作业习惯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要改变单一的机械作业就要做到:

1、设置有层次的作业。俗话说:“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那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对作业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作业布置的简单了,部分优生就觉得吃不包,学困生正好消化了,作业布置难度大了,优生有了发展自己的空间,而学困生就不行了。所以作业的布置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不同层次难度的习题,让学生们在必练题目基础上有选择的解答适合自己的习题,这样就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了,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2、以书为本,发展性练习为辅。现在布置星期天、假期作业时,让学生从练习几写到练习几,或从第几题做到第几题的现象太多了,这样量大而单一化的练习形式让很多学生是不乐意的去完成,甚至有此学生用抄一遍的方法来应付这样的重复练习,所以在学生的练习中设置开放型、发展型的问题是可适量而取的。如在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后,练习中出现了用“三四十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练习,学生都很容易的写出了34=12和43=12,再学完了5和6的乘法口诀后,我便给学生留下一道家庭作业:“( )十二”,要求先填( )里的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有的学生填了三四十二,写出的乘法算式就是34=12、43=12,有的学生填的是二六十二,写出的乘法算式就是26=12、62=12,这就出现了不同的填法,当两种填法呈现在黑板上时,有的学生说我写了两种答案,有的学生写了其中的一种,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很好地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增强了学生挑战难题的热情和信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6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今年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日子早已远扬,回顾起来,至今仍历历在目,感触良深,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不断经受锻炼,在短短的十几天日子里,让我难以忘怀。

我是在我的一个老乡的一家饭店里面帮忙的,我的心里异常兴奋,因为这使我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一个有用的人。每天起来很早,因为客人来吃早餐上班都很早,我做的活是端盘子和擦桌子,听起来很不爽,但这个社会什么行业都是需要人来做,尽管和我的专业一点都没有联系,但有机会让我接触社会,所以当初我就来帮忙了。平时我们每次到饭店吃饭都是吃完就走,根本不知道餐饮行业其实是很辛苦的,很早起不用说,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有时客人少的时候我坐在凳子上也会睡着,可见我们平时花钱的时候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现在真的感悟很深啊!有时候一些挑剔的客人还东挑西挑的,态度也很不好,但我没有办法只好忍了,谁叫顾客是上帝?每当我躺在床上的时候真的不想在去干活了,因为真的很累,一趟道床上就睡着了。但我还是挺了过来,接触很多行业的人,各种各样的客人都有,有时和他们聊天也让我知道社会更多,知道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这些我认为对以后我出来工作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此次社会实践,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耐性,加大了我与社会的接触面,进一步激发了我们们的学习、就业、创业的激情。使我们认识了自我,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总之,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践成才,刻不容缓的“走出去,到农村、工厂、社区去”,发挥知识技能优势,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在活动中提升自我。”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7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

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实践活动,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实践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我寒假实践了的内容就是帮妈妈单位排了年会晚会的节目,过了一次导演的瘾。

起初我知道妈妈她们单位要排年会的节目,我就特别想去参与,因为我学习专业的原因,我就挺想在这个活动中付出自己的一点努力,为各位叔叔阿姨们的年终成果表达一点慰问,同时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导演天赋。

年会的晚会,有主持人的稿子,有歌剧舞蹈的编排表演以及舞台效果,还有真正要体现公司对于员工辛劳付出的这整整一年的慰问以及奖励,更要突出所有参与人员对年终的喜悦和过年团员的兴奋之中。所以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好多,各方面的表现都要围绕这个出发点进行配置。

虽然在实践中我觉得内容还挺简单的,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在学校里掌握的都是理论知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总之,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

在我的导演过程中,我也明白了许多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

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寒假实践。寒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假期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

除了工作中我学到很多很多在学习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外,在我看来,我收获最大的是,我变得很开朗很自信。以前在人群里,我胆

小得几乎宁愿缩在角落里,希望没人能注意到我。而这一次,我负责整个节目的编排,表演,我变得很自信,我勇于在大家面前表达我的看法。我觉得,这次社会服务活动给我最多的是,让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这个改变,是我之前都一直想要的。

在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实践是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这次的实践的确给予了我很多。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8

面对当前班额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我常常忙于作业批改中抬不起头、常常在2个班之间来回奔走时,我也会问自己:学生到底得到了多少?这节课的有效有没有得到体现?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公开课的观摩、研讨,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何为有效?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在后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用这种方法教学自读课文,学完精读课文,学生对本单元的单元要点和学习要求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于是,我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提升认识,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留给留给学生读书、练习来进行巩固,试验了几节课,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反而安静了许多,但是要想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真正有效,在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老师看似轻松了,但实际上老是不同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其次是课堂学习目标的课堂设计;再次是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因为教学活动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活动。虽然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一定要从课前预习抓起,并且要跟课堂练习的作业布置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一节好课,就必须让学生课前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注重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另外,文中的好词好句要尽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以增加积累,提高语感和写作能力。

三、及时反馈

课堂检测要想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必须及时反馈,对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进行表扬和激励,当然批改的方式可以多样,老师批改、同桌互批、小组长改等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及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他的有效性。

总之,教无定法,有效教学也并非一种固定模式一层不变,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实践中,课堂提问浮浅、随意、琐碎甚至无效,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发争议,阐发观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性的指导。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九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9

女儿有幸赶上了教学改革的好时代,从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一下子过渡到学生探究性学习,说实话,我着实担心了好长时间,生怕女儿适应不了,成绩大幅度下降,所幸有老师的宏观调控,运筹帷幄,期中成绩还算稳定。据前段时期,我女儿的参与式学习,浅谈几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老师见谅。

一、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和女儿每天聊得最多的是谁当小老师,怎样上课,怎样写题纲,怎样把课上好,要准备那些材料,要如何做好学习内容衔接,怎样把握时间等问题。看着女儿兴奋的脸,说不完的课堂趣事,我感到女儿对学习的兴趣愈来愈高了。

二、树立了健康的竞争意识

前几天,女儿她们要举行演讲比赛和课堂主讲评选,在好胜心极强,表现欲极高的年龄阶段,女儿一面想参赛展示自己,一面与同学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参赛的'技巧,看着她们的认真劲,我为她们有那种健康的竞争意识感到欣慰。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与式学习中的小组互助学习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组员间荣辱与共,互助前行,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习惯了依我为中心的独生子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了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思想。

四、提高了学习能力

爱思考,勤提问是国小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能让孩子“乐学”的好方法。

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学习培养了孩子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的学习知识,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每天自觉完成既定任务,并积极查阅资料,有时上网了解,并煞有介事的摘抄下来,看电视时间少了,学习时间多了,玩的时间少了,看书的时间多了,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女儿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代表我的家人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没有老师的辛劳,就没有女儿的进步,没有老师的诲人不倦,就没有女儿的健康成长,没有老师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女儿快乐的学习。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您,老师!”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创造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培育下一代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作为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使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就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有益实践。

一、认识幼儿创意美术教学

很多家长喜欢并希望孩子画画的时候,要对照参照物,画的有多像就多像。而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创造能力,创作不一样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所谓的创意美术,就是让幼儿在原始的绘画原则上思维取得突破的一种绘画方式。绘画亦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通过绘画,幼儿的手、眼、脑逐渐协调,对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渐丰富。所以说,创意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对线条、色彩,空间的利用,让孩子们在纸上尽情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意愿,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幼儿创意美术教学需要注意和把握的一些原则

(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幼儿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能力差异,正确地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性绘画,鼓励幼儿主动探讨、发现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自主发展。

(二)开放性的原则。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开展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幼儿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回答,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开放性的接纳他们的意见。

(三)快乐的原则。创意美术教学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感受快乐的宗旨,所以在活动的设计、组织时应多通过引用游戏、情景体验等形式导入,在绘画、评价等环节也应该考虑幼儿在活动的感受,营造快乐至上教学氛围。

(四)启发性的原则。教师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遇到幼儿的提问、难题要本着引导、启发的态度去对待,不能马上将答案、问题指出来告诉幼儿,这样可以让幼儿养成思考、想象的习惯。

(五)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该允许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兴趣的差异进行教学,使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取快乐,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六)循序渐进的原则。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是以主题活动、系列活动教学为主,开展自主性绘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在整个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从幼儿的一系列作品中能明显的发现幼儿一次次进步的过程,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七)创造性的原则。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尊重幼儿的主观和情感的表达,每位幼儿因个体的差异,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幼儿美术活动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对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加以鼓励,要创设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幼儿“大胆地想”、“放手的画”。

(八)多元化的原则。活动的形式(水彩笔画、水粉画、拓印画、油水分离画、漏印版画、线描画)、活动的类型(想象画、装饰画、写实画、名画欣赏)、绘画德材料(绘画纸、砂纸、瓶子、石头)、评价的方式(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多样,让幼儿在多元化的美术空间中自由想象。

三、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和心得体会

(一)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基本过程。

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这样组织活动:“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作画——教师评价”。整个活动,幼儿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作画方法学老师的;作画材料听老师的;作品评价更是老师的事。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幼儿对于绘画,仅仅停留在“学老师范画”这一基础上,他们失去了自主,忽视了自我感受,更谈不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而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突出幼儿的自主观察、探索和体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4个教学环节:一是观察形象、情景体验环节;二是引导提问、巩固认识环节;三是幼儿创作、教师引导环节;四是作品欣赏、评价反思环节。这四个基本环节最主要的都是引导并激发幼儿绘画、思考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更重视幼儿作画前的观察和想象,更强调教师的随机引导,更突出过程中的评价与欣赏。

(二)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指导策略。

这些指导策略包括:挖掘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丰富绘画内容;通过情绪体验环节,激发幼儿投入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深入观察,丰富幼儿的经验;共同讨论作画方法,发挥幼儿的独创性;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发挥幼儿的创作潜能;进行鼓励式和个性化的点评和表扬,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在以上几点指导策略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环节都是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为主体的,对幼儿独创性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但是,“自主≠自由”。整个活动是在教师“看似无意却有意”的引导下进行的。如自由选择作画材料、自由表现作品、大胆互评等环节,虽然表面是在教师的“低控制”下,其实教师一直在关注每位幼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在既定目标的指引下,富有个性的表现、绘画。

其次,“不示范≠学不会”。在自主性绘画活动中,教师很少示范,即使示范,也只限于两种情况:一是局部难点的示范,如在《刷牙》中示范嘴部的夸张画法;二是作画方法的示范,如版画的制作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几乎不用动笔,只是引导幼儿观察后,就开始创作。这样的过程,笔者在实施时,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但通过摸索,通过加大对幼儿观察的引导、对作品的赏析,再加上螺旋式的主题系列绘画活动,幼儿们开始适应了这一形式,而且创造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水平、养成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感知世界,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绘画的主人。尤其是中班进入大班这一阶段,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期,教师应把握时机,大胆实施创意美术教学,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1

新学期开始了,背起行囊向春天出发。今天我和四个班干部同学分别进行了个别谈话。

和学生谈话,了解了班级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调研吧!

了解到班级情况的现状,班级前十七名同学状态比较好,目标明确,有上进心,有信心,有决心。他们是班级的榜样。

中间同学或者习惯不够好,有时上课说话;或者学得比较慢,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成绩较差的同学习惯较差,基础比较差,不愿吃苦,上课说话甚至睡觉,还有的同学让别人写作业。有的同学不敢说出实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状态。

针对班级这一现状:

我采取如下措施:

1.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

2.进行小组师友合作。让学生结成对子。

3.让学生树立理想,热爱祖国的理想。

4.怎样热爱祖国呢?先热爱母亲。

5.如何热爱母亲,那就了解母亲的忧伤和难处,为母亲解忧,学会分担母亲的苦与乐。

6.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明确自己最喜欢的读物、最喜欢的学科等。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今天我又处理了几个孩子在班里推拉的现象,造成了徐少洋和班胜博之间的纠纷风波,这都是学生行为不文明造成的,石再全总是耍小聪明,这几个同学一块进行反省。

另外,也严重处理了孙祥朕,对他进行批评并再教育。

通过谈话,基本确定了下周升旗手、护旗手的人员,和国旗下演讲的人员。

今天的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写一篇《假期二三事》

在作文之前我给学生谈了几点要求:

1.叙事要完整。品文题,理思路,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外两件。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交代要素,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例如,交代时间,总是某年某月某日,显得比较单调、死板。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对时令景物进行描述来表示时间的变化。

2.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顺序即文章材料安排的先后次序,常用的叙事顺序有:

顺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倒叙(事情的结果→起因→经过)

插叙(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与中心相关的事件)

3.叙中有思法

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自己对事件的思考。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用来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抒发作者思想观点,揭示或升华文章主题。

然后让学生开写,学生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基本完成。然后让学生交流,我进行浏览,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字迹比较工整,书面也比较干净。由于时间关系,我看到了几篇精彩的佳作,有王森傲、陈笑容,吴程程、袁硕等。四班的有牛晓雨、马豫鲁等。

正是新学年新气象,班级工作在进行,教学实践从头越。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2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国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3

一、实践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践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践,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践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践。

实践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践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践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

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践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

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读国中时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会考的失误,进入高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高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国中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

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个人简历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4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国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赵县石塔中学政治庞鹏卓国小数学教学实践反思浅谈国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策略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回校后我认真尝试并积极开展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有许多可取之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愉快有趣,教师也教得不累。但在我近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中,存在对学习仍是被动应付,不会主动学习探究问题,或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原因来自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原因还是在教师。因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授人以渔”,即交给学生打鱼的方法。学生没有打鱼方法,怎能打到鱼呢?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建立知识体系,揭示思维过程,达到知识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目标,最终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教师就是要在学习少上帮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学会听、学会看、学会思、学会说、学会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呢?我认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农村学生见识少,基础差。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教会学生会学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挥更大优势。

一、教会学生“看”

教会学生看,不能只是指导学生“读书”“预习”等,它应包括指导学生认真地看教材、看板书、还要仔细观察教师的直观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看书,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专心看书。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你们在钓鱼中有过什么启示吗?然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朗读的方式轻声读课文,小组讨论: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紧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心情变化,完成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多么高兴,多么喜欢这条大鲈雨。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对爸爸的话很不理解,感到十分沮丧,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其次,还可以根据课后第二题设计填空,指导学生看书,写出作者不想放掉鲈鱼的理由。如:

1.“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不少水花。”是说:这条鱼“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2.“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是说:鲈鱼这么大,这么美,很诱惑人。

3.“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是说: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批评。

从中体会“我”实践道德的艰难。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看教师的板书,认真体会课文中心,理解课文含义。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时,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所以,“看”确实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二、教会学生“听”

我在课余时间常常主动与学生交谈他们的学习情况,在交谈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课或不会听课。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和不会听讲,必然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会学生听课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会学生“听”,不但要指导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而且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听中想,以想促听,并作必要的记录。如《七律·长征》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教好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伟人的伟大胸怀、高昂气质。教师必须对长征作适当的介绍。只要学生对长征的经历听得入耳,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就不会费力了。

三、教会学生“思”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俗话说“学贵有疑”,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疑,本身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语文课而言,要通过教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擦力和想象力,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作者开篇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可让学生相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和生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四、教会学生“说”

说是思维的外壳,有思才有说。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进而引导学生不加修饰地直说,进一步培养他们说得有条理,言简意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罗嗦呢喃现象,教师要耐心听,并不时地帮助他们组织语言。学生说一半卡壳时,要及时给以启发,帮助他们组织语言把意思说下去。随着学生语文知识、语言词汇量的不断积累,可逐步通过遣词造句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即兴表演等形式培育学生说的能力。

五、教会学生“用”

“学以致用”是说学习了要能用于实际。可见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学富五车,而不会用还是等于零。“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而学会用应该包括应用和创造。如学生学了书信的写法,会写书信就是应用,并能在用的基础上有创造,那就是学的目的。如学生学习写诗歌、散文本身就是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理科的事,也是文科、艺术学科的事,只要我们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中注意发现和大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会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给学生看、听、思、说、用的学习方法,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自己学,教师作指导,达到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学生学会了阅读、观察、思考、表达、运用,就可以真正发挥好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时代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6

我有幸参加了“英国救助儿童会延边安图基础教育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观摩研讨会培训,虽说培训只是短短的2天时间,但使我感受颇深.二天来我听了各级领导讲话看了教师们的作课,收获很大。初步掌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对“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初步体会以下几点: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参与

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只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的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参与式学习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分组活动的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和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共享。其次,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还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等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的原则是:多样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二、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四种教学方法中,提问的方法常见的有控制型提问、无目的型提问、评价型提问。提问又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拓宽学生思维的12种策略:⑴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时间;⑵使用“独立思考……两人工作/小组工作……与全体同学一块交流”的策略;⑶提出后继问题......在英语课上通过对“实物教学”的提问学习,使我认识到提供资源的重要性,因为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以解决问题,实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拓展。

三、小组工作学习的优点

在培训中我亲自参加了小组活动.通过对“小组工作”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小组工作”的优点:一,是有利于生活技能的提高,小组工作,能充分发表组员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能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明白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合作、协商、争辩、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作决策等;二,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和其他技能。小组工作具有组织性,能面向全体学生,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目的。如讨论、发言、倾听、建议、思考等;;三,是对学生有激励的作用;小组工作能深化所学知识,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得到快乐,并兼顾学习困难生。四,小组工作实现了知识取向的改变,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等。还认识到组织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无论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或者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有机结合。教师仍须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协作者。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技能。鼓励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讲座倾听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为下步的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打牢基础。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7

在认真听取博兴一小宋春景老师的精彩分析后,我收益匪浅。实践活动课是非常花精力的课,需要准备材料,组织室外纪律,提高教学效率都是大家需要想到。如果组织好了,学生可以说终身受益;反之学生只是放放风而已。

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需要广大教师加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

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中测量学校的一草一木让学生感受到100米的到底有多么长,小红的身高是多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二.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只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依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来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较好地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结束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在培训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8

一个月在不知不觉中匆匆的流逝,结束了那忙碌的生活,突然间有了些许的不适应。让我突然间有了些许的想念。

回想当初我们从找工作到开始工作,真的是充满了挑战啊。

厦门是一个我很想去的地方,当初因为某些原因我没有报考厦门的大学,每当听在厦门的同学讲起来,总是很羡慕。所以在这次的暑假我决定去那边打工。作为一名还未走出校园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对即将踏入的工作岗位又有着太多的陌生和神秘,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促使下,我满怀着信心和期待去迎接这次暑假在这里的打工生活。放假后我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厦门。但一切却没有我想的那样完美。在找工作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在看到招聘启示的时我信心满怀,但仅每一家店后我的信心总是少了一大半,因为店家每当看到我总是说“暑假工我们不要或是说我们要有经验的”,几天后我还是没找到工作。原本想回家的,但通过朋友的帮助,帮我找到一份在餐厅当服务员的工作。

在这里我就开始了为时一个月的打工生活。虽然我在没放假那时一直都很希望尝试一下当服员的,觉得这会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份工作,然而刚开始我有点失望。因为这里的工作真的是太累了,而且待遇又不是很高。然而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提前学习一下工作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求,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渐渐的我也喜欢上这份工作了。

在这里我们的.上班时间是一星期上早班,一星期上晚班。早班还好,但晚班都要上到晚上一两点,这让我有点吃不消。虽然这样我还是默默的选择告诉自己“既然我选择了来这里,就不能在中途说放弃,这样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帮我找这份工作的朋友”。所以我就

学着慢慢的适应,渐渐的我也就开始习惯了。因为这里的工作实在是很累,所以我懂得了挣钱的辛苦,这个因为自己经历了这样的辛苦,我知道了父母赚钱的不容易,所以我们更应该理解他们,懂他们,平时花钱也不要大手大脚的。

然而这里跟我们在学校不一样,在学校里也许老师会告诉你今天要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在要这里没有人会跟你说的,你必须自觉的去做,并且要努力做到最

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9

最近的一些日子里,我一直在看一本名为《农村中学教学实践探索》的书,里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培训学员教育论文选;(二)培训学员教学设计、实验设计、信息技术等整合成果;(三)教学实践反思录。每次看完一篇,都会思绪起伏,心潮澎湃,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来源于教学一线,里面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深刻的教学反思、更深层次的教学软环境调查研究等,所涉及的很多问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从来不曾或很少关注的现象。其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有几个方面,我把它们概括为四要:要有爱心;要不断学习;要及时反思;要提升自我。

第一:要有爱心

在众多文章中有三位老师是做了关于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他们从七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厌学现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二、厌学现象与学生思想素质的关系

三、厌学现象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

四、厌学现象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

五、厌学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个人魅力的关系

六、厌学现象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七、厌学现象与学生学习误区的关系

以上每个问题都进行了200份左右的问卷调查,并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整理成册。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我看到的是他们都有的一颗热爱学生的火热的心。

作为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一名教师,我感到很惭愧,我们经常听到周围的老师发牢骚说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没有将教育当成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而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中的付出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被动的写论文就会绞尽脑汁,就会东拼西凑,就会花钱去买,结果教书半辈子下来没有什么值得跟自己孩子炫耀的地方,没有什么记录了你的工作历程,更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

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时,会发现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在等着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是如此的不够用。

其实无论是农村还是发达的深圳,无论孩子聪明、愚笨还是富有、贫穷,无论生活的环境好或不好,有学生的地方就会存在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关注的问题,只要有爱心,就会有发现、有收获。现在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学有点过分去关注一节课的好坏,过分地强调如何最大潜能地发挥一节课的功效,过分地强调了一节课的形式,过分地强调要教师课堂要少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对教学软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其实许多课外的工作做好了,课内自然就会有效果,正所谓“功到自然成”,这里的“功”是指课外要下足功夫,它不仅仅指老师的备课准备,更包括了与学生的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素质、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等,这些都是爱心的具体体现,只有功夫做足了,课内就一定会有收效。

第二:要不断学习

人必须不断学习。要学习就要参加培训,而参加培训就应该有收获。可是联想到我们身边很多老师将继续教育课当成了挣学分课,去了只是签个名,然后就是睡觉或溜号,有些老师甚至课程都学完了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报的什么课。我本人近年来除规定的继续教育外还参加了一些北京、浙江等先进地区大型的高端培训,看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并从中学到很多,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要及时反思

一节课上的好与坏,自己是最清楚的,存在的问题或最成功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去把它记录下来,只有及时的反思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才能快速成长,这点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记得有一节课讲氧气制取,在检验装置气密性时没成功,当我用手握住试管时,导管口没有冒出气泡,虽然我跟学生说了装置本身是封闭的,学生也表示理解,可我仍很难受,课后我马上跟其他老师交流原因,最后找出毛病:检验前可能是先用手握过试管,导致气体提前膨胀溢出,正式检验时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个班时我注意了开始用两个手指捏住试管口,讲解完以后开始检验时让一个大手男生操作,结果现象非常明显,气泡在水槽中突突冒着……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很多,相信大家也都有类似的状况发生,及时反思,深刻反思既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一种值得每个人继承与发扬的优秀习惯。

第四:要不断提升自我

在这个到处充满压力的时代,教师也承受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开始向“学者型”、“专家型”、“思想型”、“科研型”发展。教师要博览群书,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的“含金量”,赢得学生的高度信任和崇拜,目前和谐教育大前提下区里开展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年青教师的培训正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