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学习心得体会 阅读(9.93K)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篇1

上海之行是一次学习之旅、收获之旅,更是一次增强信心的动力之旅,上海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态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反思、借鉴、感悟。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三点收获:

(一)开发成就了上海

1990年10月10日是上海难忘的日子。那年,一位老人“抓紧上海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的话语石破惊天,之后,上海沧桑巨变。上海确立了“开发上海,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十六字方针,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强的措施,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建设了一个崭新的新上海,告别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成为全国最具有经济发展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之行,不但见证了邓书记南巡之行的意义,更见证了此后改革开放的新进程。改革开放成就了上海。

(二)改革造就了上海。

上海巨变背后点石成金的力量源自于改革。上海新区政府采取“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创新开发方式,由政府部门按照土地出让价向开发公司开出支票,作为政府对企业的资本投入,并成为该开发公司的国家股股东;开发公司将此支票背书后,作为土地出让金支付,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并签订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合同;上海市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再将从开发公司得到的出让金(支票)收入全部上缴给财政部门。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又提升了土地价值,加速了土地开发一级市场循环进而加速了城市化发展速度。上海新区运用资本运用方式,借助外力大胆创新,破解了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瓶颈”。改革焕发了经济活力,改革造就了上海。

(三)创新是上海的生命力

创新成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创新。发展道路创新、体制创新、区域竞争力的创新。上海新区以建设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建设、高定位、高标准的科技发展之路;上海新区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运行管理,很多地方实行二级政府管理,较之传统的政府模式,上海新区政府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提高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效能,政府从“审批员”变成了“服务员”。“一门式”、“十分钟”让老百姓明明白白,“零收费”政府送来了免费大礼,转换了政府角色,从而推进了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园区竞争力。上海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大力建设产业园区,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上海不断在创新,建设“创新上海”已成为上海人的追求。

三点启示:

启示一:突破

区划四年来,包河区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实现了新跨越,建设了一个新包河,赢得了第一城区的称号。新一届区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提出了因湖作为,打造“安徽上海”的伟大梦想。今日上海一行,让我们感受到明日“安徽上海”的雏型,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梦想的压力和差距。首先要在三个方面求突破。

(一)思想观念上。上海善于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造性地把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思想大胆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在全国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资金空转、土地实转”、“小政府、大社会”、“戴帽子、挂牌子”、“二级政府、三级管理”都是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省、市的高度关注,我们不能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只争朝夕,抢抓新机遇,寻求新突破,谋求新发展。

(二)发展战略上。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上海新区建设的高起点、规划的高定位、管理的高水平,值得我们借鉴。良好的城市规划、宽畅便捷的成功交通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个建筑物都是一件艺术品、观赏品,气势恢宏、布局巧妙,蔚为壮观,金茂大厦高贵身价,洋山跨海大桥、磁悬浮列车不仅仅是交通、商业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蕴含着旅游的商机,已从商业模式拓展到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交通、餐饮、购物、观光的集成体,吸引了世界眼球。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区情,在新区规划上要大气派、建设上要大手笔,定位上要超前,推动新区大发展。

(三)人才队伍上。上海新区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和巨大的发展的潜力,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们在建设人才高素质上有新招,造就人才“金字塔”,有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广纳贤才,构建人才高地。

启示二:创新

“80年代看特区,90年代看上海,世纪之交看西部,新的世纪看东北”。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全国各地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历史进程。比较发现差距、差距催生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要缩短差距,模仿不行,建设“安徽上海”,走“上海上海”之路不行,唯有靠创新。一是创新须知学。创新是智慧的结晶、灵感的闪耀,思想的火化,没有思想,没有渊博的知识就没有创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学习型干部,从过去注重资历和学历,转变为注重知识和能力。“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知识积累越丰富,创新的成功率就会越高,创新思路就会越清晰。二是创新须知情。知情就是了解和掌握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吃透上情、把握区情,了解下情。“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统揽全局,善抓机遇,才能势如破竹。建设“安徽上海”,要抓建设“滨湖新区”这个尚方宝剑,争取政策、优化环境,把“安徽上海”打造成“磁场”、“洼地”,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聚焦。三是创新须知“活”。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的方式上敢于大胆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开发商为主体、区内自行平衡的投资开发管理体制;要制定实施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使“安徽上海”成为区位优势、政策优惠、土地优价、服务优质、设施优良区,突破发展的“瓶颈”。

启示三:信心

学先进,重要的是学精神、学思路、学作风、学胆略。感叹之余,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上海之行给我们增添了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实现“安徽上海”的梦想。伴随着飞驰的磁浮,“滨湖新城”的前沿──包河区,将以磁浮速度建设“安徽上海”,不久的将来,一个璀灿夺目的“安徽上海”将矗立在巢湖之滨。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为了引导我们教师了解名校教育教学工作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业务研究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去上海为期三个月培训学习,对于此次学习机会我很珍惜。到了上海,我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到了那么多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听完教授们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和现身说法后,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专家的点评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顿悟。培训中,我主要以参加和观摩控江二村国小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老师们之间的交流让我很受益,于是我沉湎于此,乐此不疲,我告诫自己贵在坚持,感谢这次培训,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会继续努力的。针对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工作用心、高效

学校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保证高效高质完成每项工作。我的指导教师顾洁彦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研组长,除了日常的教研工作做的井井有条之外,班级工作也做得特别细致,如:每天的作业日日清;中午付出午休的时间给作业中、题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通过讲解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讲解耐心、细致;及时将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反馈给家长,并且给予学生有效评价。正是老师注重了教学工作中的这些细节,学生呈现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很喜欢数学课。

二、听随堂课的一些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从顾老师以及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强,这和教师平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老师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课堂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一目了然使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知识要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学生独立归纳结论时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引导,而不能在学生回答错误后给予异样、冷漠的眼光,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始终以恐惧地心情在被动地参与教学,只有以平和地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发展。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我有幸参加了“海拉尔区中国小计算机骨干教师赴上海教育会堂学习培训班”的学习。首先要感谢区教育局的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次难得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要感谢单位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在上海学习的每一天都觉得收获很大。我深知参加本次培训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上海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常态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听到了上海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交流互动的方式对大数据、云时代背景下的课程融合、PPT等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的建设与应用等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将把此次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在实际教学中起到积极地引领示范作用。

4月25日至4月26日,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三位专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专业的讲座。三位专家: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柳栋老师、闻铭老师及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专家马九克分别针对《教育信息化学校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及《PPT微课程—翻转课堂》进行了全面专业的讲座。

4月27至4月29日参与培训教师分别深入虹口区江湾初级中学、民办丽英国小、闽行中学、复兴高级中学、市东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每位老师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进行了交流学习。4月29日晚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教师们进行座谈,将自己在学习期间的所见、所想分享给与会教师。

此次培训感受到了上海教育局先进的课改、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学生教学管理如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还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的老师,没有那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教师基本素质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一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学到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就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三、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也要用课余时间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短短的几天培训,走进教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培训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惰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