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讀後感>讀書筆記>

美學讀書筆記2篇

讀書筆記 閲讀(6.47K)
本文目錄美學讀書筆記《美學引論》讀書筆記

對於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範圍的這種看法,我以為太狹窄了。

美學讀書筆記2篇

這涉及對美學對象的看法。美學不限於研究“美”。美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審美活動的本質、特點和規律。隨着社會的發展,美學的範圍日益擴大,美學的分支學科越來越多。現代美學的體系,不僅包括哲學美學(基礎科學),而且包括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審美髮生學、審美文藝學以及審美應用科學。美學的這些分支學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當的發展,有的在古代僅僅有某種萌芽。我們研究美學史,應該站在現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視野放寬一些。

中國古典美學體系是以審美意象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學美學、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審美文藝學、審美教育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而以審美文藝學(文藝美學)的內容佔的比重最大。在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美”並不是中心的範疇,也不是最高層次的範疇。“美”這個範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地位遠不如在西方美學中那樣重要。如果僅僅抓住“美”來研究中國美學史,或者以“美”這個範疇為中心來研究中國美學史,那麼一部中國美學史就將變得十分單調、貧乏,索然無味。

關於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範圍的另一種看法,認為中國美學史是研究中國人的審美意識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因此,中國美學史不僅要研究歷史上那些美學理論著作,而且要研究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等等)。

後記 在結束本書的時候,我想對本書的體例以及有關的幾個問題作一些説明。

中國美學史上下兩千多年,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極為豐富。但是一本書的篇幅終究是有限的。這就產生一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對每個時代的每一個美學思想家(或每一本有關美學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來,一一加以簡略的介紹。這種方法容易把歷史變成流水賬。我覺得不很可取。另一種方法是突出重點,。抓住每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學思想家和美學著作,儘量把它們講充分一點。對於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點人物的前後作簡略的介紹,或者作為背景材料來處理。這就是唐代史學家劉知幾説的“略小而存大,舉重以明輕”的方法。我決定採用這種方法。我覺得這種處理方法,比那種不分輕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並列起來介紹的方法,更能顯示中國美學遺產的精華和價值,也更便於我們把握中國古典美學的體系和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規律。因為如本書《緒論》所説的,每個時代的美學思潮,總是集中地反映在那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學思想家的著作當中。

當然,採用這種方法,要注意處理好點和麪、點和線的關係。所謂點和麪的關係,就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著作)和這個時代的美學思潮的關係。

《美學引論》讀書筆記美學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按照本書的讀書的筆記,分三章進行整理,即第一章為外向客體系統,第二章為內向主體系統,第三章為橫向連帶系統,所以對於讀書筆記序言的寫作是綜合了《美學引論》中的兩篇序言和第一章緒論的內容,這樣可以便於以下三章能以清晰的條理出現在讀者朋友面前。

其實每次當我開始對一本新書進行學習的時候,總是首先學習這本書的提綱也就是“骨架”,因為了解的書的“骨架”,也就瞭解了這本書所要陳述的主要內容,之後就是熱衷於對序言的學習,因為序言總是能表達出作者的寫作初衷、構建著作的歷史發生以及著作在當代學術界的創新之處。關於由遼寧大學出版社於XX年7月再版這本《美學引論》,是由楊恩寰先生主編的,其書寫序言的任務自然由楊恩寰先生擔任。因為本書是對1992年《美學引論》的修訂版,所以本書出現了1992年9月和XX年4月兩篇序言。在前篇序言的書寫中,楊恩寰先生説明了《美學引論》這本書是美學在“當代語境”建設中自覺的產物,主要闡述了兩個問題,即美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發生根基和本書的理論框架。

對於美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發生根基,楊恩寰先生認為“美學研究的對象就是那廣泛存在的審美現象或審美實事。審美現象是一種歷史現象,一種文化現象,因此美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和方法論基礎。……審美現象是社會歷史現象,人類社會實踐是一切歷史現象其中包括審美現象的最深刻的基礎,……作為歷史現象的審美現象也只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人化自然説才能得到科學地解釋和説明。……只有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踐論為基礎把認識論同價值論結合起來,才能徹底揭示審美現象的歷史根源和本質。”[2頁]一切不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和方法論基礎的美學體系,針對談美學體系的“科學”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甚至背離的現象,如黑格爾的美學體系以唯心主義為根基,對美學問題的闡述多數都是“偽科學”的,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導致了黑格爾美學體系最終解體。對於本書構建的理論框架,我本人也認為是當代美學的理論框架的構建過程中是一種最着實有效的理論體系,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兼顧其它,即“以審美現象(經驗的審美對象與對象的審美經驗)為起點”[2頁],首先向客體和主體兩個方向延伸,外向客體方向的延伸,論及審美對象、審美屬性、審美存在和美本體四個方面;內向主體方向延伸,論及審美經驗、審美機制、審美個性、審美欣賞、審美批評、審美創造、審美形態和審美教育八個方面。之後進行縱橫連帶的研究,橫向連帶涉及審美文化的研究,縱向連帶涉及審美起源的研究。可見這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縱橫交錯的立體的美學體系。所以,針對本書的讀書筆記也主要從三個章節進行梳理,即客體系統,主體系統和連帶系統。

在後一篇序言中,楊恩寰先生針對當今美學界容易出現理解偏差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在這裏無需進行整理,然而我對其中的一個問題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就是審美領域層次劃分的問題。這篇序言中指出“審美經驗層次分解為感官觀照、心意領悟、超越暢神以及相應的情感體驗三層次,……審美經驗被劃分並表述為觀照性愉快、領悟性愉快、暢神性愉快三個層次或環節;審美對象被劃分並表述為表象層、情致層、意味層三個層次;審美客體被劃分並表述為感性形式層、形象圖示層、意味潛在層三個層次”,這讓我想起了李澤厚先生在談藝術產品的歷史積澱問題時也談到了三個層次,即與原始積澱相對應的形式層、藝術積澱相對應的形象層和生活積澱相對性的意味層,在有人民出版社XX年5月出版的《藝術學》中楊恩寰、梅寶樹兩位先生認為藝術產品也有三個層次,即感相層、意象層、意藴層,在藝術欣賞的層次劃分上兩位先生認為應當分為“感官觀照、心意領悟、神志徹悟”,莊子也曾説過“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耳聽之以氣”,宗白華提出“直觀感像層、活躍生命層、最高靈境層”,李澤厚對於藝術欣賞階段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也有學者提出“應目、會心、暢神”的提法等等,縱觀這些“三個層次”可以發現第一個層次基本上都與感官、表象、感性、感相、耳目等提法分不開,可以推論出基本上是在説明對錶象的感官觀照的耳目之樂而已,這是一個比較低一級的層次;第二個層次基本上都與領悟、情致、意象、心等概念分不開,可以推論出這是一個基本上有情感觸發心意領悟之樂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中間層次是超越耳目之樂的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第三個階段基本都與暢神、神志、意味、意藴、徹悟、氣等概念有關,可以推論出這最高一級是可以被稱為哲學的層面,是關乎人的宇宙感、滄桑感、歷史感、生命感的最高一級的人生哲學問題,是對人生、對宇宙、對生命、對歷史大徹大悟的神志暢遊之樂,如果主體心意機能上升到這一階段就可以與天地同在與……,如果藝術作品上升到這個層面就可以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成為不朽的傳世珍品。當然對於審美(或藝術)對象(或產品)以及審美(或藝術)欣賞由於參與出發點不同、心意參與機能、審視的客體等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進行這樣羅列式的比較,然而這樣簡單羅列式的比較只是針對三個層次的關係而言,基本上可以證明三個層級之間輕重緩急的關係問題。

在《緒論》中關於“美學的歷史和現狀”、“美學對象的歷史回顧及現實觀點”和“美學理論框架的幾種模式”這三個命題都是與美學史相關,對這些理論知識點的梳理將在做美學史相關專題的時候再進行梳理,這裏並不做過多整理。這裏只需記住在美學領域的研究中凡是沒有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所進行的研究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偏差甚至背離。但在前三節中仍然有以下五個知識點需要記憶:一是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建立是在西方實現的而不是在東方,“是由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嘉通創立的”[1頁]察看以前的頁數標記都屬於序言部分,所以又有了第一頁的標記這雖然屬於美學史的知識但是作為一個標誌性的知識點放在這裏也是需要記憶的。二是美學的學科建設發展到馬克思主義歷史階段時發生了偉大的歷史性變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美學變革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基礎,馬克思為美學的建設提供了歷史唯物主義實踐觀和人化自然説。三是“審美關係就是審美活動關係……美學應以審美關係與審美活動的整合統一為研究對象,也就是以審美現象為研究對象”[24頁]。審美現象有以下四個運動環節組成:“⑴審美活動(自由觀照與創構意象的心理和行為活動,包括經驗的審美對象和對象的審美經驗)⑵審美主體(具有審美素質並在審美活動着的主體)⑶審美客體(具有審美性質的客體)⑷審美關係(審美活動建構起的主體與對象的形式情感關係)”。[25頁]這四個動態環節的辯證關係可以參考講重要的問題以黑體的形式呈現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在審美活動中才能構成審美關係,審美活動是核心決定着審美主體、審美客體和二者的審美關係,“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又是審美活動的條件”[25頁],在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彼此相互制約而又相互肯定,最終審美活動以審美關係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四這體現的是一種動態的關係,這關係是在運動中進行的。四是美學理論體系構架的動態過程即:美學研究的起點是對審美經驗(或活動)的研究,美學研究的中間過程是同時向客體和主體兩個方向延伸,外向客體方向的延伸,論及審美對象、審美屬性、審美存在和美本體;內向主體方向延伸,論及審美經驗、審美機制、審美個性、審美欣賞、審美批評、審美創造、審美形態,並且“擴及審美文化,追溯審美起源”,美學研究的最後歸宿是落實到對個體的審美教育上,“鍛鍊和培養個體自由創造形式的能力,陶冶和塑造個體自由超越的態度(境界),從而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個體走向一種審美的人生”[25頁]。其實除了對個體審美人生的塑建之外,美學的研究還應當落實到社會文明的建設中,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社會走向和諧、有序,推動歷史文明的進程(需要展開)。五是闡明瞭美學學科的四方面性質即美學具有哲學和科學的雙重性質美學屬於哲學領域的“感性學”研究範疇,所以美學的哲學性不言自明,美學的科學性是指如審美心理學、審美文化學、審美教育學等交叉審美學科的研究,這固然又帶有了科學研究的性質;美學學科的綜合性是指“以哲學為基礎容納了多學科知識,綜合而成一門獨立的學科”[30],這裏的綜合又不是將各學科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拼湊組合,“而是利用多學科的知識進行新的系統綜合”[30]。美學學科的思辨性是指“美學是具有哲學性質的學科”,針對大多數形而上的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存在思辨性。美學學科的實證性是指美學是“具有科學性質的學科,必然要對大量的審美現象、審美事實……給以經驗實證,……經驗實證是美學走向科學的標誌”,當代美學不能離開科學性,否則就成為純粹的思辨,所以要將經驗實證和理性思辨相結合。

在楊恩寰先生對於美學任務和方法的論述中,對於美學的三項任務只需使用十二個表達即可,即:描述(審美)現象、揭示(審美)規律、指導(審美)實踐。但是我還認為在第二項任務和第三項任務中間應該在加上闡釋(審美)功效的任務,對於審美功用的闡釋其實就是對審美活動的功能和效應的闡釋,這是一種範導性審美價值理論,審美活動除了具有完善個體心性建構的功能和效應之外,還具有對人類羣體進行審美範導的作用,這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社會制度的有序,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和諧發展。楊恩寰先生對於美學的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既是堅持一種“一元、兩統一、多樣綜合”的方法,具體表述為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把宏觀研究(哲學的、歷史學的、社會學的)和微觀探究(心理學的)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具體的研究方向,選擇運用最佳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