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報告>整改措施>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精選18篇)

整改措施 閲讀(8.64K)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

根據學校教學及教改要求,從思想品德課教學實際出發,以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打造精品課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要配合學校整體工作,以思想品德課堂為主陣地,深入持久地對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精選18篇)

一、本學期教研組的主要工作和實現的具體措施

1. 組織全體國中政治學科老師積極參加縣及學校教研組、年級備課組組織的各種教研教學活動。 主動向各兄弟學校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按時、按質完成各級部門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以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2. 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學習、研究《國中思想品德新課標20xx年版》和各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學習時政新聞,及時瞭解國際、國內重大新聞時事,把最新、最快的現實內容與教材理論有效結合起來。同時,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教育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3.組織全組教師認真抓好教學常規,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認真批改作業。多查閲資料,加強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認識,作到全面、準確的掌握知識,而且要做到融會貫通,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體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儘可能的使用電子白板教學。

4.認真搞好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計劃在每週四為各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通過集體備課,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優化課堂教學。每次集體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法,備課組要精心分析、討論,探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進學生髮展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搞好聽課和評課活動,是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好機會。通過聽評課活動,可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把握,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5. 重視老教師的傳、幫、帶和對新教師的指導工作.我們將充分利用老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的寶貴資源.請他們對新教師的課進行具體的指導.把他們的經驗向全組老師的別是新教師做介紹。同時,要求老教師定期開展示範課,以供新教師學習,借鑑。同時配合學校的“青藍工程”建設,我們還將進行老教師和新教師之間的師徒接隊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羅春駿(師)――劉雲祥(徒)

6.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看新聞的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視野去獲取更多課本以外的時政知識、社會知識、生活知識,教給學生更多的捕捉信息的能力。

7.為了配合學校開展課外活動,七年級、八年級年級政治組一些有益、有趣的課外活動。

二、具體工作安排

1.第二週:學校召開各教研組長、各備課組長會議。組織學習學校的教研計劃,討論和制定本組的教研教學工作計劃,確定教師公開講課的課題和上課時間。傳達教研室的各種制度。如。聽課制度,九年級做會考試題等。過關課的老師安排等。

2.第三週至第四周:組組織本教研組的老師聽取新老師的過關課,完成九年級教師的政治試題檢。

3.第六週至七週:召開國中治組教研組會。聽取“奮進杯”第二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組織各個老師隨堂聽課及評議活動

4.第八週:調查各年級的教學進度,做好期會考試的準備。

5.第十週:分析期會考試的得會,由各年級備課長髮言。

6第十四周至第十五週:新教師出兩套與上屆會考試題結構相同的試題,附上教師姓名,答案,答題卡。.

7.第十七週:調查各年級的教學進度,做好期末考試的準備。

8.第十九周:學期總結會。

9.其他未具體安排的周次,由各備課組自行集體備課。並隨時聽命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的臨時通知安排 。以搞好本學期本科組工作。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2

一、教材解讀

國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特色:

(1)化知識為方法,化方法為德性。教材的編寫,在每一個具體主題的落實上以此“三維”為鋪陳線索:知識傳授(設計安排課程的知識點)——獲取方法(解決知識如何掌握的問題)——德性與價值觀的養成(情感培養、態度的改變、行為習慣的獲得、德性的提升)。

(2)把握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理念,緊貼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實際。教材的編寫體現這樣四個“緊貼”,即緊貼時代、社會、學校、學生生活。既使思想品德教材具有廣闊的視角,使學生受到時代精神的教育,同時又與他們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密切關聯。

(3)在面對學生生活場景的同時引導學生生活,提高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戰性和吸引力。

(4)力求在清晰、簡明説理的基礎上,選取具有客觀性並有深厚生活底藴、有很強感染力、儘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素材作為基本的教材內容,並能以美的方式呈現。

二、教學建議

第一,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情境的創設和活動環節的策劃上,而不是知識點的解釋。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對學生必要的引導。

第三,教材中的知識點用分數加以量化的評價方式已不合事宜。教師對這門課的評價應重在檢測學生在面臨具體的問題時的態度變化、心理狀態和綜合應對能力的提高上。

三、工作思路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教育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研究、指導”為基本職責,在教研活動中和政治教師共同提高職業道德、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積極引導思想品德教師學習、研究、實踐思想品德新課程,繼續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而努力!

四、工作重點

1.深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組織思想品德教師繼續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總結、交流思想品德課教學和教改的經驗,開展對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的討論,改進思品課教學,努力

探索發揮思品課的德育功能,提高思品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方法。

2.繼續做好使用新教材的培訓工作。組織思想品德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新編教材,組織教師學習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備課時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情感、備手段、備評價等。

3.進一步探索研究性學習。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確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階段性目標,實施思想品德課中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4.加強畢業班複習指導。組織九年級教師集體備課,研究近三年年會考思想品德試題,明確會考導向與試題改革的特點,改進九年級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探討國中畢業班教學、複習、考試與課程改革的要求相適應問題。關注、研究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提高基礎年級的教學質量。

5.根據中學生特點,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繼續進行心理健康、行為習慣、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的宣傳教育活動。

五、教學進度

期中前 期中後 期 末

七年級 1-2單元 3-4單元 1-4單元

八年級 1-2單元 3-4單元 1-4單元

九年級 1-2單元 3-4單元 1-4單元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3

又是一個嶄新的學期,新的開始,為了本學期教學工作能夠穩妥漸進的進行,我特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以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及社會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髮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為中心,重點放在使學生從法律上了解和認識到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公民權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

二.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級的政治教學工作,學生大部分理解能力有待加強,上課時都有表達的勇氣,但是表達不到重點。特別是做題時主觀題的回答總是回答不到重點,但是作為老師,不只是把好學生教得更好,而是更應把潛能生給教好,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在教學、生活與日常交往中,要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進一步瞭解、分析、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以便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 教材分析本冊書共四個單元,共十課。

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統領八年級下全冊教材,它從宏觀上介紹了有關權利義務的基本知識和二者的關係,後幾個單元都是以本單元闡述的基本觀點為指導,因而本單元在八年級下全冊教材中佔有重要地位。教學重點: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教學難點: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第二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教學重點:1.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2.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教學難點: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 經濟權利。本單元是公民意識教育的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教學難點: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3.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教學難點: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第四單元我們崇尚公平。本單元既是前幾個單元的內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對前幾個單元內容的合理提升。對於鞏固和提升八年級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成果非常重要,是本冊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重點:1.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2.懂得正義是面向每個人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能夠分辨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正義感,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規則和程序為榮,努力做有正義感的公民。教學難點: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四.本學期要達到的工作目標(包括教學目標,備課目標,扶優轉差,成績目標。) (一)教學目標

1、首先要讓他們説出來,會説會表達,做題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體現出來。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情景,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法制觀念,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二) 備課目標

認真鑽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每一個環節,盡最大努力備出高質量的課堂指南。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凸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學觀,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自主學習方案,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三 ) 扶優轉差

後進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參與度不高,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弱,所以在備課上要注意知識講解的趣味性和易懂性。同時也要給予後進生學習上的關懷,多關注,多注意知識學習效果的反饋。再者對於優等生也需要在教學中設置相應的層次的問題,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 四)成績目標

成績目標主要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希望後進生都能不掉隊。

五.教學措施

1.課堂上使用現代教學模式及結合本班學情,儘量使用互動方式以及直觀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及反思,多聽課、評課,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3.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人生觀、價值觀。

4.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5.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六.專業成長打算(讀書 ,校本教研學習)

認真完成本學期的讀書任務,寫好讀書心得,積極與同事交流體會。盡力把所讀到的,所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積極參加教育局和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主動聽課,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及時總結,積累資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義務水平。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4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學校工作計劃要點為指導,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轉變觀念,加強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堅持教育創新。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的實踐能力為目標,紮實開展教與學的實踐活動,爭當名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 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東莞市平均水平。

三、 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與實踐活動;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應用能力差,學習態度消極,厭學情緒濃。成為制約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閲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開國大典、抗美援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鄧小平、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港澳的迴歸、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現代化海空軍的建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事業的發展、科技成就、教育事業、文學藝術和體育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化。

四、具體措施

1. 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正確闡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堅持史論結合的原則,力求科學性、思想性和生動性的統一。

2 . 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髮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3. 根據"內容標準"對知識與能力的不同層次要求組織教學。

4. 注意歷史知識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繫。特別要注意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繫;同一歷史時期的橫向聯繫;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繫;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歷史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繫和滲透等。

5. 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 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教學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等,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7. 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薰陶。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5

國中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學是保證學生身心正常發展的重要方式。它不僅關係到學生身體發育的健康,還能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靈魂,為學生正常而高效地投入學習保駕護航。因此搞好體育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顯得至關重要。

一、備好課是前提

1.備教材

教材為我們提供教學大綱、授課內容,是我們上課的依據。教學大綱從總體上為我們制定教學目標,應該認真研讀,以保證學期或學年教學的整體性和宏觀性。在總體目標的指導下,明白了具體教學內容和目標之間的關係,教材中的內容要點和關鍵之處就會一目瞭然。這樣就可以根據內容特點安排教學器材和場地,確定教學時數和流程,明確對學生的指導和要求。教學時自然能主次分明,提高效率。

2.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不瞭解而盲目教學可不行,因此備好學生至關重要。每個年齡段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着不同的變化,我們既要了解其成長過程中的聯繫性,又要清楚地知道各個階段的獨立性。具體到每個班級、每名學生又有各自的特殊性。瞭解他們的體質、愛好、性格及特長。使他們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增強意志,塑造強健體魄;對於有體育天賦的學生,自然就要求老師做伯樂能慧眼選拔並重點培養。

3.備場地

體育教學分室內和室外。在什麼地方授課取決於教學內容。一旦確定了教學場所,就要詳細瞭解場地位置、面積、器材配置、天氣和周圍環境等情況。既要保證場地充分適合和滿足教學所需,又要有助於學生身心得到真正的鍛鍊,更要能保證學生活動的安全。

4.備教法

鑽研教法,是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法寶。鑽研教法,才能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達到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二、恰當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一節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好壞,取決於是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備課時充分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他們的特點和差異瞭然於胸,然後去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才會使學生樂於學,主動學。這就是所説的變學生必須學為“我要學”。教學質量自然得以提高。

三、應把生理衞生教育滲透在體育教學中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始終把情感價值觀目標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上。在每一項具體的體育知識或技能教學中,教師都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頑強意志力、樂觀向上的品性等。這些優秀品質的培養,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體育教師自然應該抓住體育這一有利陣地進行心理衞生教育的滲透。

四、安全時刻牢記在心

安全教育也是提高體育質量的應有之義,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

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在運用器材教學時,一定使安全教育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終,採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確保教學的安全。

五、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可少

科技發展帶動了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體育教學服務,使學生愛學易學;又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起到情緒上的感染;又為本來受歡迎的體育課注入新奇的誘因,使學生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不是單純的哪一種方法便能奏效的,需要多種方法綜合運用,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 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6

一、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激發興趣

優化趣味化教學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構建符合中學生心理特點的音樂教學情境,創設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充分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關注同學們熱愛音樂的好奇心,發揮學生學習音樂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音樂欣賞、學習過程中的美感教育,培養新一代中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探索促進音樂興趣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可結合民族傳統優秀音樂作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開發和拓展新的音樂教學內容。眾所周知,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音樂作品中藴含着很多趣味化信息,具有集趣味性、娛樂性、音樂性為一體的欣賞功能,教師要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音樂教學的優勢,在紮實課程教學基礎上,進一步把工夫一定要下在開拓創新方面。在此要特別注意,必須強化傳統音樂教學的民族精神和創新意識,包括先進的音樂器材裝備。要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精神文化品質,必須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因為,音樂器材再先進,要靠人去操作實踐運用;教學條件再好,沒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教學效果不會很好。在中學音樂教學與欣賞過程中,教師的素質起關鍵作用,音樂教學主要是完成基礎的訓練和指導工作,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音樂教師一定要在強化自身素質的同時,要在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同學們的潛在優勢,在做好基礎教學工作的同時,要給予特定的重點培育,在音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更有價值,因為對於音樂來説,人的天賦更加重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

以提高大多數學生的音樂興趣為基礎,重點培養有音樂潛力的學生,做到以點帶面,扶優扶強,最終提高全體同學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進一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水平。

二、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陶冶情操

教師要帶領學生共同欣賞優美的音樂作品,利用多媒體課件的聲音,樂器的聲音、來輔助音樂教學,讓同學們模仿音樂作品中的聲音,進行活動訓練。引導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歌詞,讓學生模仿音樂作品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歌詞,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鼓勵中學生模仿作品自己寫音樂作品,一開始以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準確表達真實的情感為主,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音樂素養,長期堅持有利於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該有針對地定期學習欣賞音樂作品,然後進行自由討論,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欣賞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音樂興趣,讓他們在學習音樂作品的同時,養成積極動腦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認知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較,有利於明辨是非,進一步提高運用音樂語言準確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師可在不同階段有針對地實時準備一些音樂作品,在欣賞過程中讓學生邊演示邊唱,加深了他們對音樂作品中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強化一些音樂知識訓練,把好的歌詞反覆記憶,通過有興趣的歌唱比賽等訓練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創造意識,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找音樂作品欣賞學習,並且在學習和欣賞過程中逐步提高創造和想象力,進一步挖掘自己的音樂潛能。結合音樂教學組織幼兒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道德教育活動,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以及某些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等,開展心理、道德、法制、國情、安全等主題教育活動,活動形成序列,有計劃、有過程、有實效。結合音樂教學逐步讓孩子們認識愛國主義影片中人物形象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蹟,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在心靈深處埋下崇尚理想和美的希望。每學期至少組織學生集體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充分利用音樂教學時間,每月一個主題,每週一個專題,通過鼓勵學生大膽唱歌、比賽等形式,有利於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定要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歌曲,提高學習音樂作品的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

三、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實施美育實踐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音樂欣賞與教學活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提高表現力,加強音樂欣賞訓練,提高音樂實踐運用能力,積極探索學生學習音樂和提高音樂水平的客觀規律,有計劃地進行輔導,加強美感訓練,培養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逐步樹立愛憎分明的心理素質。每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最初意識源於兒歌,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步產生用語言表達自己願望的需求,這是學生音樂智能開發的心理依據和客觀實踐過程,教師需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培養良好的音樂思維習慣,加強音樂知識輔導和訓練,在大量音樂作品欣賞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美感教育效果和客觀認知能力。在開展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學習音樂營造良好的環境,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科學引導同學們通過欣賞優秀音樂作品,在逐步理解事物發展運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以提高本民族音樂傳統教學方法為重點,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在有一定的參與羣體和認識程度的基礎上開展民族傳統音樂教學活動,可以較好地推動音樂教學的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音樂和文化素養。

結束語:通過音樂教學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中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精神文化發展,夯實素質教育的基礎;通過舉辦各種音樂教學和比賽活動,進一步活躍孩子們的身心,豐富學生的文娛生活,陶冶師生的藝術情操,有效實施美感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7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課堂教學現代化、樹立校本教研意識為中心,整合各項常規工作,為全面提高教師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本計劃制定的依據:

1、學科教學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形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2、學生現狀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系統思維能力,同時國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國小基礎上的遞進。

三、本計劃應達到目標和力爭達到的目標:

七年級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八年級中國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通過中國地理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中國地理基礎知識,並具有初步的科學地理觀,瞭解基本國情,熱愛祖國,熱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承擔的任務,為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地理知識基礎。

三、具體措施

1.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在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樸實、簡易的課堂:課堂上沒有學生的認真自學,不新授;沒有學生的充分獨立的思考,不交流;沒有發現學生學習的障礙,不講解。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

3.課時要認真鑽研地理課程標準,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難點及“雙基”內容。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時代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素材,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4.強化作業、單元考試製度的落實。落實作業佈置和批改制度。單次作業佈置要適量,內容要精當,針對性要強,熱點問題要準,批閲要及時,矯正要徹底。同時,要特別注意對目標學生、弱科學生作業的面批。

落實單元過關測試製度。一要確保選用測試題的質量,選擇題目要針對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體現目的性、基礎性和層次性:目的性主要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知識內在聯繫和規律、學習典型題目的解題方法、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基礎性主要是對基本概念的辨析、基本知識的應用、基本方法的鞏固等,做到小而活,能夠面向多數,能夠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層次性是儘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大多數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二要抓好過程操作。

(1)準確把握訓練的度,考試次數和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

(2)抓好講評,要歸類總結,重點講評,講清問題,指導學法,訓練學生答題規範化、知識系統化、思路規範化、知識能力化。

(3)正確對待考練,引導學生及時、準確、規範地完成各種題目,指導學生在命題意圖、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方面認真剖析,尋找規律,提高效率。

5、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改變過去“唯分數論”的評價標準,加強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較好的發展。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6、關心愛護學生,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融洽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民主的學習氛圍。

7.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優化教學及辦公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完善當前教學中的不足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建立起當前學校實際的習題庫。

8.強化規範的落實

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規範和答題規範的指導,要有明確的規範要求:課上回答問題要規範、作業完成要規範、單元考試要規範。一要以優秀作業展評、規範試卷展覽等方式激勵學生落實;二要以建立錯題記錄、落實滿分卷等手段督促學生落實;三要以細緻的思想工作,教育學生重視規範,保證落實。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8

一、國中體育課教學中面臨的問題透視

1.體育教育實際地位沒有得到實際提高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體育的實際地位仍然沒有提高到應有的位置。“重文輕體”的傳統觀念在某些領導的頭腦中始終沒有消除,他們不重視體育教學工作,對體育教師的工作成果不能給以正確的評價,調查表明有77.80%的領導不能深入課堂聽課。另外,體育教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視,在福利待遇、評定職稱、評優評先、獎金、分房等問題上不一視同仁的現象仍然存在,72.22%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不能把他們與其他教師同等對待。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體育教師的心靈,極大地挫傷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教學觀念亟待轉變

體育教學改革雖然在全方位進行,但不少教學改革者在實踐中卻只熱衷於操作層面上外在課程形式的改革,過分追求一種表面上的熱鬧、活躍,學生內在情感和學習動機並沒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許多中學體育教師教學觀念沒有根本轉變。為什麼沒有轉變?並不是體育教師不想轉變,不能轉變。原因可能有,一是現實社會中,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轉變;二是目前中國小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規的體育課堂教學外還有大量的課外工作,如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及學校運動隊的訓練等;三是缺少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同時上級教研部門給教師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號式指示,如“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等。大部分體育教師不瞭解設計的意圖,缺乏教學改革的必備技能,而且也沒有多餘時間去學習探究這些問題,使體育教學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

3.教學方法落後

體育教學方法具有溝通或連結教與學、對體育教學內容加工、對知識技能和品德轉化、激發習動機等重要作用。然而,很多的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還停留在灌輸式和強制性階段,以自己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遵循教師發出命令,學生機械相應的現象;如在考核階段或者教學過程中,採用一刀切的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所有的學生都按同一個標準,必然出現有的學生感覺輕鬆,有的學生感覺壓力大或者乾脆來個放羊式,讓學生自由放鬆,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國中體育課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1.重視體育教育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科技的快速變化着的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急劇變化。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身體與精神、知識與能力、道德與行為都有了新的社會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育,要跟上社會發展的需要,決不能墨守成規,拘泥於傳統的觀念和思想。現代體育教學已具有了整體性和多元化的功能。從人的全面發展出發,講究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通過系統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素質、充沛的精力和完善的人格精神。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終身受益。

2.改變教學觀念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教學中很多舊觀念制約着當前學校體育的發展,與新《大綱》不相適應。要想使學校體育向縱深發展,符合新《大綱》的要求,就必須轉變舊思想和舊觀念。那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所需的、身心全面發展的新人。

傳統觀念下,體育教學側重對動作技能的學習,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動作技能不一定就有了健康的體魄。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現代體育教學應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

3.優化教學方法

人類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同類型的教學,由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性質的不同,在教學方法上則具有鮮明的教學特徵。體育教學不同於其它的教學,其本質特點是室外運動技術的教學,由於在室外廣闊的空間中,學生不僅受外界多因素的干擾,而且還要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因此體育教學要比其它學科教學複雜的多,從而也導致教學方法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如何選擇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活動效率的重要條件。許多學者都運用系統的觀點,重新思考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問題,並提出教學方法的優選組合運用觀點,它強調教師應更加自覺地和有科學根據地選擇教學方法,並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地和相互聯繫地運用它們,以發揮教學方法的整體功能,從而獲取最優的教學效果。由於教學系統涉及六個基本要素(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師、學生),故對體育教師而言,在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時應從教學系統的整體出發,既要考慮體育教學的具體目標和任務;體育教學內容(材料)的性質和特點;教學方法本身的特性,如教學方法的功能、適用範圍和使用條件等;教學時數和效率的要求。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

實施素質教育應強調讓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均有發展。尤其是在義務教育時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時期,體質鍛鍊的黃金時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育不可缺少。因此,我們應該樹立愉快體育的教育思想,為提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作貢獻。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9

這學期來,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複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6、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7、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8、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9、指導學生做好錯題集整理工作,教育學生注意點滴積累,爭取量變並進而質變,讓學生能更快進步。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工作上,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實幹,並能完成學校給予的各項任務,為提高自身的素質,我不但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到各地聽課學習,平時,經常查閲有關教學資料。同時經常在課外與學生聯繫,時時關心他們,當然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須在以後進一步的努力。

總而言之,現在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獻。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0

近年來,下化國中由於優質生源流失嚴重,導致近幾年學生數量減少,教學質量不高。下化鄉政府對此非常重視,中心校、下化中學通過研究,形成共識,把保存學生數量,提高國中教學質量作為重點,特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重視畢業班管理工作

1、明確目標任務

一是學校領導目標要明確,今年要力爭完成市局下達的會考指標任務,將目標分解的班級、教師、學生。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畢業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指導畢業班後期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本屆學生特點制定明確的質量目標,要分階段性,細化。

二是思路措施要明確。要專門召開畢業班工作研討會,分析研究畢業班管理具體事宜,從本學期一開始就佈署畢業班的教學及管理工作。要有具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以及具體的獎懲措施。要求各科任教師要制定明確的工作措施、目標,把握時間,抓訓練,強落實,把任務分解到每月、每週、每天。

2、準確把握“雙標”和實情

一是方向要準。各科任教師要依據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和下學期市局培訓的各科考試説明,嚴格對照考標要求,準確把握教學的脈絡,科學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準確摸清教學複習的方向。

二是家底要明。針對山區校信息閉塞,學生素質整體偏低,學校應要求班主任必須全面準確地摸清班級情況,列出重點幫扶的學生名單,制定幫教方案,針對各類學生開展分層輔導,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真正做到家底清、情況明、方法對、人頭準。

3、教研教學工作要落實到位

一是教研要實在。畢業班科任教師要探討問認真鑽研教材、題、分析學生情況、編排練習;每個教師必須要有具體的試題精選本。

二是教學要紮實。各科教師要立足班情、生情,結合課標,扣緊教材,整合教法,以提高課堂效益為目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突破口,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用足、用好、上好課堂40分鐘,當天有傳授新課知識的,晚自習要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釋疑解惑;真正從根本上做到:認認真真搞教研,紮紮實實抓教學,實實在在出成效。

二、狠抓“四個加強”,落實好國中日常教學工作

1、要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的檢查與落實

第一是抓好月考、期中、模擬考試的分析、總結工作。每次考試注重抓實效、不馬虎應付,增強成績的真實性。考後教導處做好學生的成績全面分析,科任教師要詳實分析,細緻總結,及時反饋,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

第二是抓好常規的督查與落實。落實校領導推門聽課制度,

校長、教導主任要深入教學一線,認真聽取任課老師的教學過程,聽一節課、檢查一週的備課,作為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徹底杜絕抄襲教案、使用舊教案、複習課不寫教案的現象。

2、要加強分層推進教學策略的實施與調控

一是注重基礎、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一拔尖子生:實行科任教師與學生結對子制度,即人盯人戰術。要求教師要經常與尖子生交流、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通過“開小灶”幫助尖子生補缺補漏;對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幫助他們做好目標定位,精心輔導,充分挖掘發展潛能,促進能力的不斷提高;二促後進生: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內驅力,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加強薄弱學科的幫輔助推工作,因材施教,促進提高,以提高各學科的及格率。

二是上好三種類型課。一是新授課:堅持“方法歸類、訓練及時、檢查到位”的原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處理和基本方法的歸類上,做到“三個把握”,即把握好深度、廣度;把握好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把握好易混、易錯知識。二是習題課:堅持“細準備、重基礎、精選題”的原則,加強對課堂的調控,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又適時點撥指導,突出教師的引領作用,切忌“滿堂練”。

三是搞好講評課:堅持“舉一反三、講評精煉”的原則。講要講出新水平、新信息,評要評出新題型、新思路,切忌“滿堂講”。

3、要加強會考試題信息的收集與研討

一是強化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分析和信息反饋。畢業班老師要認真加強各科教研活動,研究會考出題方向,各學科的單元測試必須統一測試,及時評閲,認真統計,按時上交質量分析表,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觀摩與研討會,認真做好各學科的會考信息的收集,準確把握各學科的出題走向。

三是要積極發揮試題的功能,各學科教師在選擇練習試題時,要針對學生實際,精選試題,能有效合理地減輕學生負擔;對各類試題要適當的選擇、篩選、剪貼,不輕易整卷引進校外試卷。

4、要加強各種“類型會”的組織與到位。

第一召開了班子會,確保領導重視、分工明確。畢業班成績提升,畢業班學生思想和紀律教育都要有專人負責,做到分工明確,共同協作。

第二個會是定期召開畢業班教師會。一是明確學校的質量目標,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和複習策略,使老師們既有動力,也有壓力;二是反饋教育教學情況,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三是模擬考試後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正複習計劃,調整複習策略,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考能力、答題技巧及心理素質。

第三個會是家長會。主持召開目的在於讓所有的家長能正確認識自己孩子的現狀,幫助家長和孩子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三、加強國中學生的招生工作

下化國中校領導班子要認真研究國中招生工作,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把此項工作當做常規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來抓。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早規劃、早安排、早部署。要像民辦學校招生一樣,給教師下任務,放擔子,獎懲分明,確保招生任務圓滿完成。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1

教育教學活動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 歷史上關於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就是要使教學發揮更好的育人功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就是説,教學改革的出發點是改變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認為,教學質量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有如下因素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所掌握的實際課程領域的知識和教學內容的知識;教師教學法的技能,包括使用有效教學策略的意識與能力; 教師教學反思的能力與自我批評能力以及教師專業化的品質;教師的移情能力與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師教學管理的能力。

一、營造民主和諧交流氛圍,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

交流是數學課堂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學生就能在環境的薰陶下掌握知識,發展智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了交流,課堂就缺少了生機,學生的思維也就停滯了。怕出錯,顧面子,是學生交流的一個難以逾越的屏障。因此,為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使他們樂學、渴學、會學、敢説、會説,是教師在課堂上追求的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讓學生把自己融入課堂活動中,就得引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説、敢説。教師應注意採用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 課堂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學生自然就有説的慾望。 要讓學生想説、敢説,首先教師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心態對待學生; 其次教師要改變觀念,留足讓學生髮言的時間; 再次,教師提問時要儘量用“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呢?”“你來講一講好嗎?”“我們共同來探究好嗎?”等協商、誘導的語氣,使課堂氛圍顯得民主、和諧,讓學生思想上變得輕鬆,敢於提出問題和發表意見。

二、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多説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把現成的結論傳授給學生,學生不折不扣地聽教師講,極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往往是教師提一個問題,學生回答一個問題。 教師從學生簡單機械的回答中,很難了解學生認知水平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學生常常是重複教師“唯一正確”的結論,不敢越“雷池”半步。試想,這樣培養出來的“背書匠”,除了做一個生搬硬套的“好學生”,能有什麼發現、創新呢? 為此,教師必須把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與合作的“羣言堂”。在教學中,針對教學內容,教師要多給學生機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敢想、敢説、敢問,特別是能就所學內容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比較、分析和歸納,鼓勵學生要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探索精神,要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真正把灌輸的課堂變成放飛的課堂。

三、採用啟發式教學

國中數學具有抽象性,思維邏輯性很強,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記憶力、理解能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 教師要採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掌握程度、認識事物的能力等實際情況出發,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融入課堂,發掘知識,加強邏輯的教學方法。作為國中數學教師,需要很強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採用啟發式教學時,要把握好時機,依據教學內容,設置啟發環節,製造氣氛,對學生進行啟發。 在啟發

的時候,要具有層次感,提出的問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慢慢深入,達到層層思考的目的,促使學生逐漸理解。 如果遇到的問題直接深入的話,學生很難理解,就會對數學產生牴觸心理,根本想都不去想,所以由易到難的層次很重要,也是教學的一個技巧。還有,教師在模擬情境進行啟發的時候,要具有創新能力,使情境豐富多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軸對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室中,或者是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軸對稱的物品,在學生都沒有答案時,教師可以給一些提示,對學生進行一些啟發,利用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

四、注重多元評價,熱情鼓勵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往採用的單一的量化評價手段,既讓教師未能注重每個學生的素質發展,又讓部分後進學生在學習中找不到自信。因此,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教師應該注重多元評價,並給予學生熱情鼓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及時發現並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在這種理念下,教師要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展開自評、互評。要求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掌握程度,更要對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質發展進行評價,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和評價他人,加深理解、溝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現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只有讓學生嚐到成功的“甜頭”,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有利於學生的成長。教師、學生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總之,隨着新課改的實施,國中數學教學內容重新編排,這就使教師的教育理念需要與時俱進,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這個新的環境,需要新的教育模式來培養新時代的學生。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營造趣味課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教師不僅要將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更要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邏輯推理、獨立思考問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2

一、存在的問題:

1、教師給予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機會少,學生的學習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勵。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懸念和情景,有時找不到學生感興趣的點,讓他們進行分析與探究。

3、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現不夠。

4、教師性格缺陷:温和有耐心,但心太軟,不嚴厲,對有不良習慣的學生要求太寬容,導致個別班級課堂秩序不夠好。

5、教師課件製作費時費力,但文字和幅數過多(超過20張),不簡練,學生活動僅限於看、聽、背,遊戲、活動少,學生不耐煩。

6、教師講解內容理論性強,有時説話較生硬,缺少輕鬆、幽默,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7、教師被舊的教學模式所束縛,不敢創新,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大膽放手。

8、學生答題不規範,書寫不認真,尤其是錯別字現象嚴重。

二、具體改進措施:

1、提高興趣。對於一件歷史事件我們的教材交待得很簡單而且不是很連貫,比如,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經常具有跳躍性,學生就會問“這一期間孫中山做什麼去了?”如果我們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事件,比如孫中山的“第二次護法運動”,不但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補了教材的空缺、增加內容的連貫性。

2、聯繫時事。今天是歷史的延續,我們可以在今天找到歷史的影子,比如,香港問題,我們可以把它與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及後來的瓜分狂潮聯繫起來;我們還可以把日本侵略中國台灣、“大陸政策”與今天中國台灣問題結合起來。總之,我們可以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比較好的結合點,讓學生感到歷史離我們並不是很遙遠。

3、學法指導。學生對近代史中頻繁的戰爭的分析能力不夠,不理解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條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戰爭這一類歷史事件放在一起,讓學生從中找到相同之處。比如,我在講授《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我把甲午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美伊戰爭放在一起比較着學,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戰爭的爆發它需要交戰雙方原因、國際環境、導火線等幾個方面的原因。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4、理清線索。我在進行《侵略與反抗》的設計時,選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分中國近代史為平行的兩部分,即屈辱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和抗爭、探索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編織一張知識網。縱向看,是戰爭、條約、民族資本主發展、思想探索等幾個專題;橫向看,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從民族危機到思變、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等一系列變化的內在聯繫。

5、能力培養。學習歷史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比如新文化運動,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隨意評價,然後指導學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評價可以分三步:(1)是什麼;(2)積極作用;(3)消極作用。然後再讓學生對某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分析李鴻章,我們應該對學生強調:(1)不要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2)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

6、加強教研。把握好課堂教學,悉心溝通,不斷嘗試改進,細心體會善於發現問題.潛心研究,及時調整思路。

7、總結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

8、強化訓練。記憶作業,要求實事求是,理解記憶。書面作業,要求書寫工整、字跡清晰;答題規範,注意條理化、序號化、段落化;獨立完成、及時上交。推薦作業,拓寬視野,條件允許,儘量完成。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3

一 指導思想

從本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 教材分析

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三、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1、進一步瞭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並舉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製作、科學實驗等。物理科普講座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與物理相關的現代科技常識。以上項目每期至少各進行一次。

5、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要做到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以及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實際,反對離開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的抽象的“講條條”、“讀條條”。理論聯繫實際,還要注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要注意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博,努力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6、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單純地掌握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教是為了不教”。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已經發展起來的能力和情感去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獲取新知,使知識、能力和情感相輔相成、協調發展。

7、繼續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要緊持啟發式教學,反對“填鴨式”的滿堂灌,要繼續開展研究性的學習與試驗,開展討論式教學的研究與試驗,開展開放式教學的研究與試驗,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要研究與運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學習和借鑑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到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點,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四、具體措施:

1、繼續做好物理單元過關評價檢測的工作和月考工作

2、對照《物理課程標準》,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準備的仗。

3、積極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儘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及時佈置作業,及時檢查或批閲作業,有時採用面批的方法,及時反饋教與學的情況,以便改進不足之處。

5、課後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疑問,點拔思路,也以便學困生完成作業。

6、做好每一章的複習和測試工作,做好期中複習和期末複習工作,完成教學的結尾工作。

7、適當的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工作,多聯繫生活、多聯繫社會,突出“科學技術社會”的觀點,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4

這一學期我擔任的是九年級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在本學期我認真較好地完成了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現將我這一學期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工作:

我首先根據年級體育教育教學大綱,體育教材,國中升高中又開始加試體育了,學校的體育器材,場地,以及年級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制定出合理的可行性的教育教學計劃。每週能夠按教育教學計劃,認真備課和上課。

(1)、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的常規教育:即、建立病事假制度,必須穿運動鞋,穿的衣服必須寬鬆有利於體育運動,要學會正確的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等。

(2)、在教育教育中,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重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處處做學生的表率。

(3)、在教育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注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教學,採用講解、示範、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大膽地嘗試和體會,充分發揮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説話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快的心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5)、在教育教學中注意差學生的教育,對他們採取耐心細緻的工作和態度,找出學生差的原因,及時找他們談心,樹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早操、課間操、體育課上,稍微有發光點就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差學生都有不同的進步和提高。

(6)、在課堂上做到説練結合,讓學生問老師,只要你把老師問住了,使老師回答不上來,你才是好學生。大大激發了學生説練的興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自覺性,組織紀律性,相互幫助,合作意識,集體主義榮譽感,頑強拼搏精神等。

在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幫扶一名學困生,我幫扶的學生是七年級學生曾,我採取與本人交談找出學習差的原因和比較差的學科,制定相應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並進行家訪,採取學校和家長雙方面進行督促,加強管理,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了六位,並得到了學校的表彰即進步獎。

在教育教學中,我還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認真學習探討“三疑三探”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體育中的運用。例如:在隊列隊形教育教學中運用的就非常好。

在這一學期,召開的我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中,我採取及早動手,在教師節前就對各班主任和學生進行宣傳,下發“大水頭學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競賽規程”讓各班主任和學生儘早做好準備,進行程序的編排,運動會準備充分,使運動會寂然有序。

二、兩操:

“兩操”是反映學校整體面貌的一個窗口,是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體現,抓好“兩操”是學校管理的體現,更是促進學校全民健身的開展。

我們學校進行了狠抓“兩操”的建設,首先召開了班主任會議,要求班主任在週會課強調“兩操”的重要性,有各個班級的體育委員帶隊,要求:體育委員的口令,短促,洪亮。每一個班級要有自己班級的獨特的口號或班級的班詢,經過學校的要求,班主任的配合,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的訓練,使我們學校的早操,課間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早操:有體育委員帶隊,體育委員的口令,堅定有力,短促,洪亮。班級走、跑的節奏隊列整齊,各個班級都有自己獨特的口號,喊起來給人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每天早操,給人一種又在開運動會的感覺,每一個班級都非常有精神,有朝氣。給人一個新鮮感。

課間操:學生以來到運動場,體育委員就按照學校劃分好的區域進行整隊,喊口令,學生進行原地踏步整齊後,體育委員在班級的前面做操,學生們在隊伍中做操,每個班級都比以前做的整齊多了,做完以後,體育委員在進行原地踏步喊口號,學生們又秩序地進行疏散。

通過現在上的早操,培養了體育委員組織能力和喊口號的能力。班級的學生齊聲喊口號,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了釋放,緩解了學生學習壓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自覺性,組織紀律性,合作意識,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使學生成為學習和活動的主人,值得我們提倡和堅持下去。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5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生物科學從20世紀中葉以來發展極為迅速,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突破。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更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最新進展,更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

一、國中生物教學現狀

(一)重視不夠、認識不足。所謂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會認同,學生家長,學校的管理層,也包括任課教師,甚至也包括學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會認同中,將語數外認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國中生物就是一個小副科,學好學不好沒什麼大的必要,這樣的分科意識是最容易導致連鎖反應的,這樣的反應也就造成了生物學科課堂上的弱勢。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國中生物就是一個小副科,學好學不好沒什麼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動中,生物教學也處於微不足道的地位,每週一般每班2課時,多一點是每週每班3課時,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驗學科。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但有些實驗卻由於諸多條件限制而流於形式。

我也經常聽到有人説“生物你再學的好有什麼用,會考也不考它。”“到高中我學文,更不用學生物了”“就生物那點東西,我不學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學是21世紀的領先科學,即使你高中不學理,但在高中會考中依然會考生物,再説在國中生物學習中你將獲得很多的知識和樂趣。

(二)師資不硬。自己有親身體驗,沒教生物前感覺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課堂上不敢多説話,怕自己誤導學生。知識面的挑戰,主要是對素質的挑戰,並不是誰都能教生物,非專業老師與專業老師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從事生物教學的過程中真正的認識到了生物,説起來很簡單但教好確實不容易,你在課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説什麼就説什麼,除非你具備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不然你説的話很可能就是對學生的誤導,語言的嚴密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對生物老師要求是很高的。國中生物教師師資隊伍很多是別科轉過來的,並不是很專業,跟專業老師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專業的生物老師適應起來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應對策

(一)提高認識

1.理解掌握國中生物的課程性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課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它既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學科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2.提高重視程度。

學校的領導首先要加強對生物學科的重視,不能從領導的口中説出生物是小科的類似話語,加強對生物學科教科研活動,平時多走進生物課堂,從老師和學生那裏得到反饋,為老師專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其次是生物教師更要重視自己所教授的學科,自己是學生最好的表率。老師的熱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學生會在老師的感染下更好的投入到生物學科的學習中來。

(二)培養專業老師

專業化的老師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生物專業的老師要比非生物專業的老師具有很強的專業優勢。一個非專業的生物老師至少教5年才能趕上一個生物專業老師的知識,這麼長的時間可以説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儘量讓專業的老師來教生物,如果實在沒有的話,儘量培養生物專業的教師,培養的時候要讓這樣的老師始終堅持在生物學科教學上,讓他多參加生物學科的進修、聽評課活動等。

(三)通過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1.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能夠激發學習動機,單獨的靠課本來講解生物課,很多同學覺的很乏味和單調,致使學生學習興趣完全減退。多媒體的使用便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信息,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例如在講《傳染病及預防》一節時,通過圖片展示一些常見的傳染病表現形態圖片,同時相應體現一些危害,同學的興趣就來了,很想探究一下到底自己知道哪些傳染病,自己有沒有等,接下來同學們在課堂上就表現的很積極了。

2.多媒體能使生物中重難點知識更加形象和直觀。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利用網上圖片和動畫資源創設生物教學情景,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直觀形象,課堂上收到實效。例如在講解《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一課中血液循環,如果光靠自己的講解我相信很多學生都會糊塗了,但如果通過血液循環Flash動畫展示,學生就很快而且很容易理解並記住了。再如:《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中,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的時候,學生除了自己要在顯微鏡下觀察,但消化過程通過動畫展示,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國中生物書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通過多媒體能夠使生物中難講解的變的直觀和形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體能夠擴大課堂教學容量,提升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媒體能使課堂容量增大,並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相似點進行課堂練習,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如果教師將題目抄在黑板上或口頭念,既浪費時間,題目容量又不大,而且有些圖片的習題,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教師使用計算機制作課件,把要講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問題的思考,增大了教學密度,加快了課堂教學進程,增加了練習容量。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有利於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改變國中生物現狀需要長期的進行,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我們共同去探索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中生物無論是教學還是社會影響力都取得更大的進步。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6

一、歷史教學要求:

八年級上冊歷史要求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瞭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向學生進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尤其是以發展規律教育,要求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必須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認真分析、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歷史成績、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最終目的。

二、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八年級四個班的歷史,他們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教師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共24課,其中有活動課2課。主要分析了中國近代史的一些發展關係,中國近代反抗外國侵略的主要經過,中國格局的變化。

中國史線索繁瑣,所以主要是要將歷史線索向學生講解清楚。主要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動腦筋”等欄目,旨在啟發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唯一。特點是政治思想性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可讀性強、重點突出;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啟發性和生動性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繫。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分層教學為主導

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針對不同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上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後多交流,通過培尖的形式加以溝通;經常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瞭解思想動態,鼓勵學生上進。

4、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大綱,上好每一堂課;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教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學校新課改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緊緊圍繞教學督導處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三年級級部的具體情況,積極深入推進新教學模式的形成,打造高效課堂,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實施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向課堂要質量,做好九年級政治的複習工作,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題研究水平。全組教師潛心鑽研教學,合理分工合作,力爭在20xx年的會考中打一個“翻身仗”。

二、學情分析

(一)學生情況

1、本級學生已經進入九年級階段的學習了,已進一步懂得了國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後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學生面臨會考,其學習的指向性更加明確,但應對綜合性的習題、話題沒有建立起大學科意識,對會考的政治考試要求的理解還停留在期中、期末考試的層次。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主要研究三個主題,那就是一、承擔責任、服務社會;二、瞭解祖國、愛我中華;三、融入社會、肩負使命;四、滿懷希望、迎接明天。

2、本冊教材內容難度相對上學期有所增強,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綜合性更加緊密,需要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框架,進一步培養能力、提高認識和滲透覺悟。

3、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適度將知識的運用提升到分析身邊的人、事、和社會熱點的層面。

(三)教學目標:

首先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嚴格按照新課程理念,突出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政治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把“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放在首位,從“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根本目的出發,強調構造“學生主動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發展空間”。

其次,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上,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突出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親身體驗和經歷,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時間、空間和方法指導;為學生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帶着問題學習,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尊重差異,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第三,努力學習新課程標準,改進政治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跨越“政治是傳授知識”的這一狹隘的認識,而應以學生的健全發展為本,把政治知識的學習過程變成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落實過程;認真組織政治活動,通過科學指導下的學生探究等活動,使學生獲得政治知識;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這一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設計和安排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政治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出現疑問或偏差時,教師及時啟發並引向深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恰當的幫助,以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成功者。

第四、在教學中滲透山西省會考政治科目的考試要求,強調考查學生的實用能力,不論是閲讀、科學、還是數學,都是從現實生活切入,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五、在“周練”、“月考”中試題的考察目標:

1、教師是“教能力,不教機械的知識”。

2、重在考查學生的實用能力和綜合能力

3、考查思維能力,學會獨立思考

三、教學措施

1、堅決落實高效課堂改革,高效利用每週五集體備課時間總結本週教學中的得與失,確定下下週的學習目標、分解為學習任務、明確獨學、合學和答疑的內容。精心做好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隨堂ppt和學生導學案,實行“集體討論、個人承包、步調一致”的備課策略,每週五前承包人將需複印的資料(下一週的導學案、周測試題)交到複印室,保證下週正常使用。

2、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做好課堂“二次備課”和教學反思的撰寫,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緊跟時代脈搏,認清教學形勢,努力提高現代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思想政治課的趣味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精心做好課堂各環節中多媒體課件,利用網絡資源組題。

4、“抓兩頭、促中間”,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加強課外輔導,做好培優轉後工作,促進成績全面提高。

5、強化對學生認知和記憶知識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法指導,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規範答題,嚴謹求實、勤奮競爭的學習意識和氛圍。

6、加強情感教學,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發現學生思想問題,進行正確的幫助、指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7、利用學科組卷網資源,做好“周練”“月考”以及講評課,及時進行階段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8、合理安排課時:

四、時間安排

教學進度計劃表:

第一週 9.1-9.5 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不言代價與回報

第二週 9.9-9.12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第三週 9.15-9.19 第一單元複習、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基本路線

第四周 9.22-9.26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外開放的基本第五週 9.29-9.30

第六週 10.8-10.10

第七週 10.13-10.17

第八週 10.10-10.24

第九周 10.27-10.31

第十週 11.3-11.7

第十一週

第十二週

第十三週

第十四周

第十五週

第十六週

國策、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燦爛的中華文化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單元複習、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單元複習與隨堂練習 單元複習與隨堂練習、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學會合理消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燦爛的文明之花 期會考試 第三單元練習、我們的共同理想、艱苦奮鬥開拓創新 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理智面對學習壓力、未來道路我選擇 擁抱美好未來、第四單元練習、期末複習一、二單元 期末複習三、四單元,期末複習 第一輪複習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課單元梳理一 第三課、第四課、單元梳理二、第五課 第4頁共5頁 11.10-11.14 11.17-11.21 11.24-11.28 12.1-12.5 12.8-12.12 12.15-12.19

第十七週 12.22-21.26 第六課、單元梳理三、第七課、第八課

第十八週 12.29-1.2 第九課、第十課、單元梳理四

第十九周 1.5-1.9 七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二課、第三課 第二十週 1.12-1.16 第四課、第五課、第六課 第二十一週 1.19-1.23 期末考試

第二十二週 1.26-1.30

五、人員構成

組長:

成員: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篇18

當前,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歷史課程是一門由原來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課程,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學生勇於質疑、敢於爭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從事歷史教學工作的8年時間裏,我從自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反思,從中感觸很大,具體如下。

一、老師應該做到的

1、重視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

確嚴謹、精練簡潔、通俗生動、語言幽默、聲情並茂、生動有趣的講述能撥動人的心絃,陶冶人的情操,使聽者樂此不疲。一個合格的教師在不斷鑽研歷史專業和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

著名歷史教育家趙恆烈教授畢生研究歷史教學,他對中學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技能分出了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東西能如實表達出來,使學生聽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樣想得清楚、説得明白,能完整地表達思想。第二境界是聲情並茂,使語言、表情、動作配合起來,表達得活靈活現,使之傳神而動聽。第三境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教師的講述,如帶領學生到了歷史現場,入其境、見其人、聞其聲;選詞有方,文有限而意無窮;點撥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盡。”我們教師不妨“對號入座”,按照這“三個境界”的標準進行自我檢測,明確自己已達到的“境界”,而後繼續努力,向更高“境界”前進。

2、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聽後背的教學模式,總是以語言文字貫穿始終,頂多再有一副歷史地圖。而不善言辭的學生在這裏只會更加沉默。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也僅限於一張大卷。學生的個性受到了禁錮,他們特有的專長無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歷史課堂,因其枯燥無趣而在歷史課上做其他科作業。

而這次的課改,恰恰要求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於是,在歷史課堂上出現了許多旁人認為是“不務正業”的現象。如,有些學生在畫房屋,這是學生根據書中文字介紹進行再創造所描繪的半坡聚落的村莊,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課上,學生們發揮想象,設計歷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紀年數軸方式的,還有的完全以圖畫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歷史。學生們在用他們擅長的方式敍述着歷史口演話劇、講故事、撰寫小論文、繪畫,等等,都是他們施展特長的渠道。在歷史課堂中,更加註重的,是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全程評價,是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豐富歷史教學內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歷史雖然講述的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但是我們要看到:歷史是有生命的,歷史的生命源於生活。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歷史史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1. 利用學生的生活常識,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

在歷史教材中,不僅包含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還有一些關於社會生活、習俗方面的內容,利用好歷史教材本身所藴涵的“生活”內容,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閲歷,而且有利於學生對歷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比如在教學《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我們現在的生活進行聯繫、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點與區別,尋找沿襲和改革的痕跡,通過對比得出什麼結論。通過教師有效、得法的引導,學生將宋代生活與現代習俗做了比較,並且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必然是活躍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學,必然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也必然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思考探索,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 聯繫時事熱點,豐富歷史教學內容。

中學生年齡小,熱情高,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對於時事熱點問題具有很高的關注度,他們希望瞭解這些時事熱點,並且希望跟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自古以來就是政史不分家,時事熱點問題與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這些時事熱點問題與歷史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繫,將它們引進課堂,將教材內容與時事熱點結合起來進行講解,不僅豐富了歷史教學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思考,並對一些歷史現象、歷史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通過這樣的聯繫教學,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設計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歷史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設計特點,利用好課文中的有關插圖、每個歷史人物身上可以評説的故事及通過活動課的開展,對引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把師生的生活、經驗、智慧、理解、問題、困惑、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能夠真實地引入教學過程,教師才會充滿激情地組織教學活動,學生才會充滿智慧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有可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積極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確保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提問和討論,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四、寓教於樂,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會主動學習,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利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充滿趣味性。

1. 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

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學生年紀小,正是愛玩愛鬧的時候,而將遊戲引進課堂教學之中,可以發揮遊戲的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遊戲情境中進行自主地探索,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秦王掃六合》時,關於秦始皇為鞏固統一所採取的措施,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遊戲:讓每一位同學都用自己的家鄉方言來朗誦同

一段話,結果可想而知,什麼樣的口音都有,大家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了,也認識到了統一文字語言的重要性,在歡聲笑語中對秦朝的鞏固統一的措施有了深刻的理解。

2. 利用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歷史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歷史教學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歷史故事,在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插入一些歷史故事,將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比如學習《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插入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讓學生在笑的同時感受到清朝將領的愚昧無知,清朝統治階級的軟弱無能,也深刻地認識到戰爭失敗的原因。當然,歷史故事只是課堂教學的調劑和使課堂教學趣味化的一種教學手段,要有原則性,不能為了調動學生的興奮度,而濫用歷史故事,導致本末倒置、主次不分,避免出現課堂氣氛雖然活躍、但是學生根本沒有學到知識的現象。

五、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1. 有效利用教學輔助手段,為歷史教學增添“異彩”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走進中學歷史課堂,並且發揮着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深受師生的歡迎。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聲像、圖片、文字、視頻等手段營造一個動態的歷史情境,展示了更加豐富的歷史信息,在大量的聲電光影信息中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受,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增大了課堂知識的容量,有利於重難點問題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學習八年級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時,教師可以將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內容製成精美的課件,通過原聲再現、場景再現等手段,激發了學生的情緒,就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 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教學相長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歷史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地收集學生反饋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學生的表情、學生的回答、學生的練習、學生的疑惑等都是反饋學習信息的途徑,教師要注意觀察,將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及時地分析。這樣做不僅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改變教學計劃,還能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查漏補缺、鞏固知識,也會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新課程給我們提出了更高、更遠、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要全方位,多層次地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才能適應教材,適應學生,只要我們教師能夠高屋建瓴,整體把握新教材的特點,自己駕馭教材漸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形成系統學科思想,才能去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