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精選21篇)

教學工作計劃 閲讀(2.09W)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轉眼間,假期匆匆而過,新的學期又開始了。轉眼間,孩子們都上三年級了,作為班主任的我既高興又有些許擔心。這個班級是我從一年級一直帶上來的,可以説跟班級的學生已經是比較熟悉了,對班級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偏差生都瞭如指掌,所以對再次進行綜合教育方面有了進一步打算。為了讓班級充滿活力與創新,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也為了使新學期班級上能有更新的氣息,我特制定三(4)班班主任工作計劃如下: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精選21篇)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目標,圍繞學校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為主要內容,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課,規範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開展豐富而有意義的少先隊活動,實施切實有效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級工作的新特色。

二、學生概況:

本班共有49位學生,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全是老生。大部分學生在紀律、學習等方面表現良好,但小部分學生在學習習慣這塊還欠佳,主要表現在作業不按時完成,早讀不喜歡開口,上課不夠認真,如周雅琪、趙芯悦、吳海濤等。

三、工作目標:

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幹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培養一個團結、向上、文明的集體。

四、工作重點:

1、繼續抓學生的常規養成教育,培養良好行為。

2、搞好班級衞生工作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

3.重視每位學生的自我保護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形成一定的能力。

五、具體工作:

(一)、常規教育方面: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已經比較適應,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説也是比較熟悉的。但是他們正處在由低年級向高年級轉化的階段,許多地方還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1、充分利用班隊會和晨會的時間學習《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並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2、利用升旗儀式、班會,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通過主題班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3、充分發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如:對於學生的書寫姿勢,我將採用“看誰最棒的活動”進行監督,並在課堂上隨時提醒與幫助。

(二)、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

首先,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動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為主動的行為,有助於學生將文字內化為行為。我們班的宗旨是“説到就要做到。”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所以在大課間活動時,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自己學會在樂中學習。

3、午間紀律

中午學生來校有的比較早,為了安全,我讓班幹輪流值日管理班級。學生在午休前可以看書,可以練字,也可以訂正作業。午休時就全部孩子進入閲讀節奏。另外,輪流值日既讓班幹得到了鍛鍊,又可以讓他們認識到老師的不易,從而慢慢長大、懂事。

(三)、衞生方面

講究衞生很重要。俗話説,病從口入。整理好衞生,既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個人衞生:要求衣着整潔,做好“三勤”,桌洞勤清,物品勤擺,兩操勤做。

2、班級衞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掃,設立專人監督崗,進行檢查與監督。對於主動、及時打掃衞生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同時利用黑板報,專欄美化班級環境。

(四)、班幹部的培養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幹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這學期我將採取班幹部責任制,使班級管理再上新台階,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

(五)、其他方面

1、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個體的發展,在各項活動中挖掘各種人才及學生的潛力,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在班級繼續開展各種活動。如:文明花、書法花、發言花等各種評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讓每個孩子都敢於面對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鍛鍊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級板報中的德育陣地,加強管理。

2、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家校攜手,共同教育。本學期,我計劃第一、所有的孩子,我必須電話訪談3次以上。第二、針對學習、生活習慣還不是很好的孩子,我將邀請他們的家長到校共同商討解決辦法。第三、對於屢教不改的孩子,我將採取家訪形式,讓家長們更加清楚目前孩子存在的問題,從而商量相應的措施。

還給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這學期,我將會蹲下身子和學生説話,用心去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對班級本學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加以改進。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組織一次語文活動共8個語文活動,8個單元共學習30篇課文、6個口語交際內容和8個習作片段;第三、七單元學習4首古詩。教材最後是生字表,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317個;要求會寫的字,有244個。

二、課時計劃

本學期從9月1日開學開講到元月30日左右末考,大約5個月21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和元旦節以及會考末考等有效教學時間大概有18周左右。每週7個課時總計126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317個字,會寫244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瞭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閲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積極開展口語交際,增強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説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習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學習寫習作。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習慣。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的習慣,養成認真完成作業和查字典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3、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能在觀察圖和事物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6、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藉助字典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按要求完成習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思路,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能。

五、教學措施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充分利用插圖,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個單元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藉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和語文實踐活動。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5、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並複習鞏固學過的字詞,利用週末作業和學校作業展示的要求,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儘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各種科學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逐步學會綜合思考問題、以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為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三年級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有系統地開展觀察活動,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個單元組成。將帶領三年級剛開始科學學習的同學們,展開四段不同但有聯繫的科學學習旅程。

在“植物” 單元中,學生們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通過比較陸生植物(大樹、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魚藻、水葫蘆)的不同特徵,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認識。

在“動物”單元中,學生們將通過飼養和觀察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認識它們的生存需要,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認識,並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説“植物”和“動物”展開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學習旅程,那麼“我們周圍的材料”將讓學生經歷物質世界的探究之旅。學生們將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紙、磚瓦、陶器、瓷器等常見材料在硬度、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氣”單元,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學生們要想辦法來解決、用證據來證明在探究水和空氣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最終,學生們將在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到水和空氣在重量、體積、形狀、佔據空間、流動等方面的許多特性,並且對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學生情況分析

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學生,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三年級的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激發和呵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由於受年齡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學校某些老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這更需要我們科學教師傾注更多的精力。

四、教學目標及措施

本學期的課程設計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動,學生對每一個科學概念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認識、探究所獲得的事實和邏輯思維加工的基礎上。同時希望學生在具體概念的基礎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獲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學探究方面,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發展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樣重要的。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將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緻、有聯繫的兩兩對比觀察能力;多次重複,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並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在對科學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學生能認識到,將觀察和實驗結果用於科學討論和解釋,更具説服力;探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有必要重複實驗;運用工具會幫助我們更精確地獲得事實。

對證據的重視,理性的思考,大膽的質疑,是科學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本學期中發展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重要內容。同時,由於學生剛開始科學學習,需要加強和培養小組中友好合作的意識,積極參與班級討論的習慣。

在本學期教學中將引導學生恰當運用概念圖和圖表來記錄和表達所得到的信息。

五、教學進度

· 周次 教學內容

1 科學課始業教學 我們看到了什麼

2 校園的樹木 大樹和小草

3 水生植物 植物的葉

4 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

5 尋訪小動物

6 蝸牛

7 蚯蚓 螞蟻

8 金魚 動物有哪些相同特點

9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那些材料硬

10 比較韌性 它們吸水嗎

11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磚瓦和陶器、瓷器

12 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13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14 誰流得更快一些 比較水的多少

15 我們周圍的空氣 空氣佔據空間嗎

16 空氣有重量嗎

17 學期複習

18 學期考查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繫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數與代數”領域以萬以內的認數和四則計算(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三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的加和減)為主線,結合安排了認識常量單位(克與千克、24時記時法)以及直觀認識分數(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得到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重點:認數與四則計算;難點:24時記時法。

“空間與圖形”領域在二年級觀察物體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安排了從這三個角度觀察一些簡單的物體和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三視圖);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基礎上,教學這兩種平面圖形的特點以及計算周長的方法。重點:周長意義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難點:觀察物體。

“統計與概率”領域,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礎上,教學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大些、有時小些,學會用“經常”“偶爾”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重點: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能用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呈現;難點:正確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共安排了五次實踐活動,其中《稱一稱》、《週末一天的安排》、《周長是多少》、《摸牌與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動,而《農村新貌》是場景型的活動。重點讓學生知道獨立探索的同時要加強合作交流,明白“傾聽”、“尊重”、“互補”會讓問題解決得更好;難點:如何有效地組織活動。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1、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的質量觀念。

2、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第二單元

1、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4、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第三單元

1、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多種活動,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第四單元

1、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

2、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與筆算有餘數的除法。

3、學生初步學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五單元

1、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第六單元

1、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3、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4、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七單元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第八單元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第九單元

1、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並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第十單元

通過總複習,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七、教學進度:

測量,7課時

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9課時

四邊形,6課時

有餘數的除法,5課時

時、分、秒,3課時

多位數乘一位數,13課時

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可能性,4課時

數學廣角,3課時

總複習,4課時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一樣媒材的效果,能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必須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貼合三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資料設計課題。全冊共有20課,資料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多個學習領域。本教材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進取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一樣媒材的效果,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願望。

2、學習比較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我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資料,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我的創作意圖。

5、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四、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經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事,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本事。

五、教學措施

改革美術教學方式的途徑之一是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眼,動口中學會創新,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更不是被動的產品,學生更象是一條小溪,有着自我生機勃勃的創造力,教師則象一名善良的水利工作者。一方面要幫忙小溪改善自身的水質,擴大流域面積。另一方面要引導與調節它們行進的方向,使每一條小溪都逐漸壯大為一片海洋。

1、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多點寫生課,培養學生觀察本事。美術課堂讓學生走出室外,呼吸大自然的氣息尋找靈感,效果更佳。美術教學中,組織學生寫生,參觀等活動。學生開闊了眼界。讓一切事物盡收眼底,激發了它們創作的靈感,使同學們的觀察本事有了進一步提高,也從而增加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供給學習舞台。

《學記》中早已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學習中,同學們經過相互討論,能夠互相加深理解。另外,教師能夠採用幻燈片,錄音機,電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使同學們更直觀的感知客觀事物,這樣會到達事半功倍,身臨其境的效果。

3、作品展示,樹立榜樣。

展示是作品評價的另一種形式,也能夠細分為短時間展示與長時間展示。展示是為解決兒童的困惑,激發兒童的創造才智,表彰兒童經過努力所取的超越自我的成績而舉辦的。學生喜歡看同齡人的作品,當然對所展示的自我作品尤為感興趣。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繫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數與代數”領域以萬以內的認數和四則計算(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三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的加和減)為主線,結合安排了認識常量單位(克與千克、24時記時法)以及直觀認識分數(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得到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重點:認數與四則計算;難點:24時記時法。

“空間與圖形”領域在二年級觀察物體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安排了從這三個角度觀察一些簡單的物體和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三視圖);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基礎上,教學這兩種平面圖形的特點以及計算周長的方法。重點:周長意義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難點:觀察物體。

“統計與概率”領域,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礎上,教學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大些、有時小些,學會用“經常”“偶爾”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重點: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能用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呈現;難點:正確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共安排了五次實踐活動,其中《稱一稱》、《週末一天的安排》、《周長是多少》、《摸牌與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動,而《農村新貌》是場景型的活動。重點讓學生知道獨立探索的同時要加強合作交流,明白“傾聽”、“尊重”、“互補”會讓問題解決得更好;難點:如何有效地組織活動。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1、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的質量觀念。

2、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第二單元

1、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4、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第三單元

1、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多種活動,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第四單元

1、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

2、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與筆算有餘數的除法。

3、學生初步學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五單元

1。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第六單元

1、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3、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4、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七單元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第八單元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第九單元

1、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並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第十單元

通過總複習,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七、教學進度: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景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53人,其中女生26人,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十分高,平時就有很多學生平時就愛畫畫,但受到右腦模式干擾較強,所以應繼續堅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繪畫方法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是廣西美術出版社教科書,全冊共18個課。教材資料突出民族性、特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三、教學總目標

經過欣賞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或文字大膽的表達自我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完美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忙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我感受或意願的本事,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本事、形象記憶本事、形象記憶本事和創造本事。引導學生以個人或團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經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悦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單元目標

造型.表現:認識運用三原色和三間色繪畫一幅畫,有意識的使用自我喜歡的色彩組合,用拓印添畫表現肌理,表現植物枝葉生長的結構,表現最受人尊敬人物的特點,表現值日的情景,利用刮蠟的繪畫技法創作星空圖。

設計.應用:用繪畫、剪紙、拼貼的方法表現萬花筒的圖案,設計製作趣味、有特色的鞋子,利用皺紙團、廢舊材料組合小藝術品,繪製簡潔四方連續紋樣,製作提議的會響的玩具。綜合.探究: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瞭解美術記者的工作資料和工作流程。用繪畫、攝影、文字方式展示採訪結果和感受。

欣賞.評述:瞭解動畫片的不一樣類型,欣賞各種動畫的同時,使學生了解誇張與變形,是動畫片藝術表現上最主要的特徵。簡單説出動畫片的製作過程。在教學中給學生滲透給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共場所安全的法律法規或其他安全法規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的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教師進取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經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我獨特的見解,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我的感受。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4、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5、教師以各種生動趣味的教學手段,如電視、錄像、範畫,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本事與想像本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在第三課《優美的生活環境》優雅舒適的生活社區,依山傍水的少數民族村寨等優美的生活環境讓人心曠神怡。在教學中,經過圖片向學生展示各種表現生活環境景色的圖片,而在最終讓學生觀察一幅景色已遭人為破壞的圖片,讓學生構成強烈的心理反差,適機滲透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珍惜保護環境的意識。

7、在第八課《大街上》能有效地向學生滲透法治理念,要求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8

教學目的任務:

1、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我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經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事,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本事。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我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經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事,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本事。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到達最佳教學效果。

課時安排:

第一週:原色和間色

第二週:畫汗衫

第三週:粉印版畫生活用品

第四周:廚房家務活

第五週:水墨遊戲

第六週:青花盤

第七週:我設計的建築(一、二)

第八週:二方連續

第九周:趣味的昆蟲(一、二)

第十週:動物朋友(一、二)

第十一週:我和動物朋友

第十二週:親暱

第十三週:動物面具

第十四周:畫臉

第十五週:看戲

第十六週:吸引人的學校活動

第十七週:會轉的玩具

第十八週:泥板雕刻

第十九周:中國民間玩具

第二十週:複習考試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在科學知識方面,1~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的內容標準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發一系列的學校活動。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着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對所教學生的分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所使用的年級有一個,是三年級。我班共有學生30多名,男女學生人數相當。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教師觀察,該班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經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繫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5、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查閲資料,瞭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8、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人的身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生命活動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人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胸圍、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發生變化,腦、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強。

9、手有感覺的功能,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10、眼、耳、鼻、舌、手(皮膚)是重要的感覺器官。

11、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12、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13、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14、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並比較溶液的多少。

15、經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徵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16、能根據紙的主要特徵分辨、區別周圍紙質和非紙質的物品,感受到紙的多樣性以及

18、能用對比試驗的方法觀察比較紙的性能,初步感知物體的性能與用途之間的相互關係。

19、通過對身邊常見的紙的觀察研究,能不斷髮現和提出關於紙的相關研究問題。

20、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製作一輛紙車。經歷一個製作紙車、交流改進紙車的活動過程。

21、通過觀察比較稻穀、大米和米飯,觀察比較碘酒和澱粉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習細緻地觀察。在用碘酒檢驗食物是否含有澱粉時,學習運用預測;在觀察澱粉糊加入碘酒後發生的變化時,嘗試探究變化發生的原因。

22、科學知識:認識稻穀、糙米和幾種大米。知道澱粉遇到碘酒會變藍,利用這一點可以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四、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0

一、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是中國小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中國小階段的教育屬基礎教育。基礎教育階段是人的終身教育和終身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國小英語教學應努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從而使學生獲得必須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以前學生未開設外語課,對外語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對此教師要謹慎對待,並注意培養其興趣,不要挫傷其積極性。國小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注意照顧大多數學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冊教材共同分為11個模塊,內含一個期末分析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第一單元呈現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提供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和小詩。歌謠和小詩的學習目的有三,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二是提高學生髮音準確性,三是通過這些英語國家兒童所熟知的歌謠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單詞不要求掌握。希望學生結合語用和語詞的基本語義,逐步獲得最基本的運用英語的能力。課文呈現了一些新的語法內容,但不要求講解,更不要求學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運用這些語句。

三、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使學生:

1.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2.能運用英語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初步交際,如問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消息。

3.能參加運用英語組織和開展的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遊戲,及其它課內外活動。

4.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並作出適當的反應,能讀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進行口頭描述,唱一些英語歌曲,背一些小詩和歌謠。

5.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語學習的自覺性,和通過英語學習,獲得更多知識的求知慾。

6.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禮貌策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7.樂於瞭解英語國家兒童的興趣愛好,以及外國人的一般風俗習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2.在課堂上儘量的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漢語。

3.合理確定教學要求。不要求學生自由地説出課文所有內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讀課文。

4.糾正控制性錯誤,不糾正非控制性錯誤。

5.多表揚多鼓勵。

6.利用點讀機、多媒體教學課件、掛圖等。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37——3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平行四邊形的正確表象,認識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容易變形的特徵。

2、使學生感受到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3、在探索活動中,使學生了解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容易變形的特徵。

教學準備:

尺子,信封(信封內裝學具)課件,釘子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課件出示兩幅拼圖:大公雞圖案和自行車圖案,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幅圖進行拼組,在拼組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這些拼圖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的。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説説、做做你心中的“平行四邊形”。

師:小朋友,從剛才的遊戲中,老師發現我們小朋友都愛拼圖。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拼圖,(課件出示上畫各種圖案的平行四邊形的拼圖,)漂亮嗎?

生:漂亮。(有個別學生面對這麼多的拼圖發出驚呼聲)

師:(課件隱去各種圖案,留下平行四邊形的輪廓)你知道像這樣形狀的圖形叫什麼名字嗎?

(學生踴躍舉手,有部分學生迫不及待地喊出:平行四邊形。)

師:其他小朋友有沒有聽説過平行四邊形?你能説説你在哪裏看到過平行四邊形?(請生自由説説)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請大家一邊欣賞一邊認真思考:到底怎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邊形,如:竹籬笆、裝飾門、欄杆扶手、馬路等上面的平行四邊形框架或圖案……。)

師:看了這麼多的平行四邊形,你是不是也感覺手癢癢的,想自己創造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吧,根據你自己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拿出老師給你準備的一些材料,想辦法利用這些材料創造出平行四邊形,看誰的方法好。(教師提供給每個同學的材料都不同:有的同學有小棒、白紙、方格紙這三種材料,有的同學只有其中的兩種,甚至有的同學只有一種材料)

學生活動:有的擺小棒,有的在方格紙上畫,還有的試圖用白紙折出一個平行四邊形。

展示學生的作品,展示的過程中暫不評價圖形的正誤。(圖略)

2、探究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特徵

師: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一個自己認為是平行四邊形的圖形,那究竟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

課件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師:仔細觀察這個平行四邊形,猜一猜,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學生大膽猜測)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進行了大膽的猜測,那小朋友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可以怎麼辦?這樣吧,拿出老師為你準備的平行四邊形,(老師為每個同學提供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大家可以用各種方法進行驗證,看看到底哪些小朋友的猜想是正確的。(學生自主探究,有的同學通過折一折發現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有的通過量一量同樣也發現了這個特徵。)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進一步瞭解了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回想一下,你剛才做得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投影再次展示學生先前創造的.圖形,修正錯誤的圖形,使它成為平行四邊形)其他小朋友,你們創造的是不是平行四邊形?不是的請趕快改正過來。(部分學生修正自己創造的圖形)

3、探究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徵

師:剛才,我們通過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其實平行四邊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不知你發現沒有?老師這裏有一個活動衣架,為什麼説它是活動的?來,你來拉一拉試試。(指名一學生操作,其他學生觀察,發現衣架收放自如,能隨意調節)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想過,活動衣架為什麼要做成平行四邊形而不做成其他的形狀,如果做成三角形行嗎?

大多數學生憑猜測説:不行。

師:你能説説理由嗎?(學生支支吾吾,很難説清)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框架和一個三角形的框架,(師事先裝在信封裏)捏住他們的對角,拉一拉,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迫不及待地搶着發言。

師: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種特性?(學生自由説)

生:有些小區或單位的自動伸縮門就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個特性。

(根據學生回答,師用課件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聰明的勞動人民應用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方便和美化着我們的生活。出示實物:拉花、燈籠、水果包裝膜等,讓學生欣賞。

學生不時發出“啊啊哇哇”的驚呼聲。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判斷:下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打√,不是的打×(圖略)

(當學生判斷出最後一個圖形不是平行四邊形後)師:怎樣使這個圖形變成平行四邊形?請你改一改,畫一畫。(學生在方格上畫,展示交流各種改法)

2、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中想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把這個圖形在釘子板上圍出來,其他同學對照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判斷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3、完成練習九1—5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講評並訂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堅持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力圖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思想品德薰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讓學生在品德實踐中提高道德素質,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學計劃。從學生生活的原型出發,多視角地去分析、探究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以便讓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各學科知識的整合,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學習認真、思想純樸,進取心強。對各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學生的見識面也較廣,課外知識也較豐富,上課積極發言,肯動腦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這些條件對完成本冊教材的教學都能起到有效的幫助。但是學生年齡小,加上家長對本課程不是非常重視,所以對課程中的實踐環節參與率不夠高。

三、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冊教材在“我在成長”教育主題統領之下,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不斷擴大的.認知範圍,用社會關係、社會活動、社會環境三條主線,貫穿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等四個不同範疇,並使四個範疇形成彼此互動的關係,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四、全冊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懂得取長補短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

2、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關愛,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感受從小愛學習的重要性,能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懂得學習需要耐心和毅力,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培養積極上進的學習生活態度;懂得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要珍惜時間。

4、懂得社會是個大家庭,不同的職業為社會作出了不同的貢獻,各種職業的勞動都是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勞動都是光榮的,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養成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工作計劃《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學計劃》。

能力與方法:

1、能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欣賞別人的長處,並能自覺主動地學習他人所長,彌補自己所短;學會辨別什麼是真正值得學習的;初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能自覺地遵守競爭規則。

2、藉助“家庭樹”的形象理清家庭結構;觀察和體會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操勞,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學會關心和體貼家人。

3、學習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正不良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通過採訪、調查等活動,瞭解不同職業的特點,感受各行各業都是生活所需;學會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具有獨立購買簡單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知識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也都會有自己的不足;懂得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懂得取長補短能夠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員,知道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禮儀。

3、瞭解古今中外名人從小勤奮好學的故事;知道“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含義;知道一些勤學、惜時的格言和諺語,使這些含意豐富的箴言,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認識生活中的各種職業;掌握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瞭解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瞭解“綠色食品”;懂得農業生產、工人生產勞動以及日常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五、全冊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員,知道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學會關心和體貼家人;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禮儀。

3、瞭解一些勤學、惜時的格言和諺語;學習合理安排課餘時間,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難點:

1、能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欣賞別人的長處,並能自覺主動地學習他人所長,彌補自己所短;

2、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六、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二 、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我們一起成長》·· 6課時

第二單元 《我的家庭》··· 8課時

第三單元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6課時

第四單元 《七彩的社會生活》·· 8課時

機動······ 2課時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情感目標

瞭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能力目標

查字典,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説説自己的理解。

教具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通詩歌。

上課前,我們先來讀一組詞語。

1、孩子們,當這些詞語出現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麼?——過春節

誰來説説,你是怎麼過春節的?(放爆竹、貼春聯和福字、拜大年)

2、你們想知道古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嗎?宋代詩人王安石就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叫做《元日》。(板書)讀題。

3、解題:古人用“元”表示頭、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麼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認為春節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故又稱“三元”。再讀課題。

4、想聽聽這首詩嗎?從這首詩中,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二、品詞析句,體悟詩情。

1、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樣過春節的呢?自己讀讀這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節,人們放起了鞭炮,聽着“噼裏啪啦”的聲音,我們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詩中的哪個詞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們知道除夕夜的爆竹聲,哪一時刻最響?為什麼?

那一時刻,新舊更替,這個“除”的意思就是——更換。

這裏的“歲”是什麼意思?年,哪些成語或詩句也曾用到歲?

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詩的意思嗎?

讀了這句詩,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給大家説説嗎?

從這鞭炮聲中,你彷彿聽出了什麼?

是啊!這響亮的爆竹聲充滿了喜慶和希望,這響亮的爆竹聲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春。誰來讀?

人們放爆竹就是為了辭舊迎新啊!怎麼能不快樂呢?齊讀。

“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這闔家歡樂的日子裏,人們除了用放鞭炮表達自己的喜悦之情,還會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蘇酒。知道什麼是屠蘇酒嗎?

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大年七年級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風,品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們可能會説些什麼呢?

評:人們的心中一定會湧起一陣陣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裏的風一般給你帶來温暖。

那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

春風不僅把温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誰來吟一吟這句詩?

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古代人在禮儀上一般講究先長後幼,可是隻有飲這屠蘇酒時是先幼後長!不相信?有詩為證:“不覺老將春共至,手把屠蘇讓少年。”這正是因為新春開元,年輕人又長了一歲,充滿着朝氣和活力。長輩們希望他們在新年裏能有新的作為!回憶一下,大年七年級,長輩們常會怎樣祝福你?

2、小結:同學們,聽着清脆的爆竹聲,品着醉人的屠蘇酒,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你們心中一定充滿着喜悦之情。(出示兩行詩)指名讀。

評價:聽着你的朗讀,我們好像已經融入了那快樂、喜慶的氛圍當中去了。

願意和他一樣快樂嗎?咱們一起讀吧!

“千門萬户曈曈日”

其實除了放鞭炮、喝屠蘇酒之外,人們還會用其他方式歡度春節。除夕之夜,人們常常會一夜不睡覺,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麼意思嗎?這個詞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麼有關?形聲字,“曈”(由暗漸明)——曈曈:古詩的語言追求精練,這裏卻捨得用兩個字。為什麼呢?重疊使用,就是為了強調太陽剛升起時明亮的樣子。

想象一下,在經歷了一夜的等待之後,人們看到東方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多麼温暖,多麼令人欣喜!

那一輪瞳瞳紅日,在守歲的人們眼裏其實象徵了什麼?(光明與希望)

那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千家萬户都照進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陽)

這陽光也照到了人們的心裏,在新的一年裏。讓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滿希望。誰能讀出這種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的感覺?齊讀。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是呀!瞳瞳紅日象徵着美好的前景,那紅彤彤的春聯其實也寄予了人們的希望與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麼稱呼春聯嗎?

他們把它稱之為“桃符”。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桃符”的?

你們看:這就是桃符。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寫上字或像這樣畫上畫,就可以避邪祈福。後來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們今天的春聯。

我們書上的彩圖中就有一副春聯,你們注意到了嗎?

老師用簡體字把它寫出來了,你會讀嗎?這可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它以工整的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了美好的願望。讓我們再來讀一遍。

“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一句什麼意思?人們的這一舉動有什麼含義嗎?

當你換下去年已經陳舊的春聯,換上嶄新的春聯時,你的心中是怎麼想的呢?

3、小結:難怪古人在春節時“總把——”,“桃”和“符”指的都是?壓縮省略,交替使用,古詩的語言多麼凝練!讓我們一起誦一誦三四兩句詩。

4、總結: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幾個典型畫面,寥寥數語,就給我們勾畫出歡度新年的喜慶景象。時至今日,人們每到辭舊迎新之時,仍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指名讀。

就讓我們在這種喜悦的氣氛中,懷着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讀好這首詩吧!齊讀。

5、孩子們,王安石筆下的,僅僅是一幅節日風俗圖嗎?此時的他,已度過了人生中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過春節,為什麼偏偏在這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瞭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後,對詩歌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瀏覽)看出什麼來了嗎?

是啊,他堅信自己改革的春天必將來臨,到時定會辭舊迎新,萬象更新!這就是所謂的“詩言志”(板書)啊!詩是表達作者情感,表達作者志向的。現在的你,對這首詩一定更加深有感觸,那就讓我們融入朗讀吧!配樂讀。

6、我們曾經學過王安石的另一首詩《梅花》,還記得嗎?

在這首詩中,詩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樣的志向呢?

這時的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十分孤獨。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詩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齊讀。

7、總結:同學們,不管是《元日》表達出的對變法的充滿希望,還是《梅花》所表達出的高潔堅強,無一不在託物言志,借詩傳情。所以,我們在讀一首詩的時候,更是在讀詩人的一顆美好的心靈,希望你們都能用心去讀好每一首詩歌,每一篇文章!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4

一、教材簡析:

三年級上冊的教學的內容,是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個單元組成的。這四個單元,將帶領每個剛開始科學課學習的學生,展開四段不同但有聯繫的科學學習旅程。

“植物”這個單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麼”“校園的樹木”“大樹和小草”“觀察水生植物”“植物的葉”“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植物的共同特點”。“動物”這個單元中包括“尋訪小動物”“蝸牛”“蚯蚓”“螞蟻”“金魚”“動物的共同特點”。“我們周圍的材料” 這個單元中包括“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誰更硬一些”“比較柔韌性”“它們吸水嗎”“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磚和陶瓷”“給身邊的材料分類”。“水和空氣”這個單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誰流得更快些”“比較水的多少”“我們周圍的空氣”“空氣佔據空間嗎”“空氣有重量嗎”。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着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學生情況簡析:

這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科學課,是三年1班、三年2班和三年3班。三個班的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他們已習慣於語數課堂上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比較欠缺。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通過教師觀察,兩班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三、教學目標要求:

1 、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 、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 、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經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 、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繫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5 、通過觀察和思考,瞭解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通過簡單實驗和觀察,完善對木頭、紙、金屬和塑料特殊性質的認識,理解材料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四、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大膽創新,在課堂上力求體現新課改理念改進原來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了解新事物,發現新問題,探索新領域,開拓新視野,能夠使處於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最近的發展區內得到最大的有效的發展。

3、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4、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學時對於相同的問題允許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在合作探索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

5 、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力求讓學生理解科學,建構更加科學合理的科學知識與方

法體系,養成善於綜合與聯繫的思想方法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5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三年級共有三個班 ,大部分學生熱愛學習,能按照《國小生守則》要求自己,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參加了少先隊組織。班上班風好,學風正。在去年的期末檢測中,合格率100%,但是,也有少數幾個學生,組織紀律性不夠強,表現在上課愛講小話,課餘時間不夠自覺。這學期,將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 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綜合課程,本教材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社會、地理、歷史等相關的內容有機融合,設置了綜合性學習主題,按單元結構呈現,分五個單元。教材具有綜合性、開發性、情感性,形式活潑等特點。每個主題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突出主題間合乎生活邏輯的聯繫滲透。這樣有利於形成社會的整體認識,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協調發展。

本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面向廣闊的生活空間,體現學習活動在時間、空間上的開發性,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情感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教材形式活潑,富有童趣。它版面新穎,圖文並茂,充分運用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多種形式,並採用對話,富有親切感。

三、教學要求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生活中要養成文明禮貌關心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他人,樂於助人。關愛自然,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與集體生活。

4、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 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6.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互相依存關係,瞭解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7. 初步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初步瞭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8.知道世界 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 和不同 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四、具體措施

1、積極轉變觀念,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活動,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

2、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努力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幫助學生去體念,去探究。

3、充實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切感。

4、拓展教學空間,創造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念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5、採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 我學習,我快樂 3課時

1、 時光老人對我説 1課時

2、我有一把金鑰匙 1課時

3、今天我進步了嗎 1課時

第二單元 家庭因我更美麗 3課時

1、媽媽,您放心吧 1課時

2、我愛我的家人 1課時

3、 我們共同面對 1課時

第三單元 共享友愛陽光 3課時

1、 大家都是好朋友 1課時

2、你的心情我理解 1課時

3、友愛是相同的 1課時

4、為了友誼,我們共同努力

第四單元 謝謝你,家鄉的勞 動者 4課時

1、清晨,誰在為我們 忙碌 1課時

2、 家鄉的打工族 1課時

3、 行行出狀元 1課時

4、“小蜜蜂”在行動 1課時

第五單元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3 課時

1、 56個民族是一家 1課時

2、多彩的民族風情 1 課時

3、民族團結一家親 1課時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301班共有學生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插班生3人;從上學年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掌握還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訣掌握還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較差。但總的來説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但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本班級有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甚至有拖沓,如盧明中、滕明宏。這學期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302班共有學生31人,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本班級有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今後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和筆算,千米和噸的認識,有關倍的概念及應用,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和周長,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等。

這學期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是關鍵。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筆算乘、除法的基礎。

引入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國小生理解掌握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有必要分段進行教學。本冊出現的分數內容是最初步的,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具體事例詮釋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使學生建立起分數的初步概念,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分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

本冊教材安排了“倍的認識”教學單元,將以往分散編排在表內乘除法中的有關“倍”的知識集中編排,讓學生在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之後來學習。

在圖形與幾何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單元,這是教材另一個重點內容。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四邊形,掌握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瞭解周長的含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等。同時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安排的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認識質量單位噸以及時間單位分、秒。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長度、質量和時間觀念,並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和時間的意識。

“數學廣角”安排的是關於集合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並能應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1、能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建立倍的感念,理解倍的含義,並能應用其含義解決問題。

5、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6、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初步瞭解集合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材編排特點:

1、細緻改進計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1)調整例題設計,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更為合理。

(2)對部分內容的教學進行了調整,更利於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知識,也更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形成。

(3)從每一部分具體內容編排的角度看,即體現了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又承載了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各方面因素。

改進概念教學的編排,讓學生在應用概念解決問題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本冊安排了“倍的認識”,使得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不再受所學乘除法知識的限制,教學內容的呈現更具邏輯性;集中教學用乘除法解決包含有“倍”數量關係的實際問題,有利於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對乘除法含義的理解,瞭解所學知識有什麼用、如何用,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進估算的編排,突出估算的作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量與計量教學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加強對估測能力的培養。

調整圖形與幾何教學內容的編排,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素材。

在前幾冊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並且認識了直角。本冊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計算它們的周長。通過周長的計算,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並能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問題。在這部分教材中,儘量安排學生實際操作活動,以加強直觀,形成表象。

本冊中還教學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觸到平行四邊形,而且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之後再學習平行四邊形,可以加深對四邊形的認識,還可以讓學生運用七巧板拼圖形,初步理解所學的幾種圖形之間的關係,以利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併為後面的圖形的認識打好基礎。

合理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供豐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有步驟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8、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這冊教材在重視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繼續注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1)初步培養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3)培養判斷、推理能力。

(4)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5)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

2、難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噸的認識。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儘量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另外,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佈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七、課時安排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新課程促進課程改革,全面改儘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技能,優化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地發展,使語文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同的人在語文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基本教育理念,使學生學會語文、會學語文。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全面發展的新型社會所需人才。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4人,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能力。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實行分工合作,各盡其責。能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但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語文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組織一次語文活動共8個語文活動,8個單元共學習30篇課文、6個口語交際內容和8個習作片段;第三、七單元學習4首古詩。教材最後是生字表,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317個;要求會寫的字,有244個。

四、課時計劃

本學期從9月1日開學開講到元月30日左右末考,大約5個月21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和元旦節以及會考末考等有效教學時間大概有18周左右。每週7個課時總計126課時。

五、教學目標

1、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317個字,會寫244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瞭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閲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積極開展口語交際,增強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説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習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學習寫習作。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六、教學重難點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習慣。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的習慣,養成認真完成作業和查字典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3、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能在觀察圖和事物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6、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藉助字典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按要求完成習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思路,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能。

七、教學措施

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8

一、情況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矗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8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十萬個為什麼共四課含1、探索自然2我發現的環境問題3、問題銀行4、發現問題寶藏;第二單元五官兄弟共2課含1、遊樂場2、瓜果交易會;第三單元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共2課含1、尋找秋天2、果實累累的季節;第四單元有趣的動物共3課含1.尋訪螞蟻2.動物怎樣過冬3.上夜班的動物;第五單元 蚯蚓小導遊共四課含1、探訪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後 3、蚯蚓的鄰居4、落葉到哪裏去了;第六單元飄呀飄,飄下來共2課含1.自轉旋翼2.降落傘;第七單元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1.科學,生活的朋友2、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共3課含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2、我們身邊的小科學家3、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9

一、教材分析

共有20個教學周,每週3節英語課。本教科書每單元的教學可用5節課完成,共12個單元50課。複習單元用4節課,每個單元的最後一課以複習為主。

根據教材編寫的宗旨,現將教材具體分析如下:

1、按—功能—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早滲透“重積累“早滲透“重積累”,是指把已學過的詞語或語法與教授內容結合起來,以舊帶新,温故知新,逐步擴展,不斷積累。

二、教學建議

1、教學不要進行淘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儘量讓學生做到單詞、課文能認讀。

2、對每個學生要有不同的標準,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有創造地學。

3、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否標準是興趣。(當然是一定要求的興趣:單詞認讀,能整體認讀課文,對話。)

4、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教師一定注意三年級不能單純地聽説, 三級目標級級把關順利過渡。

5、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充分激發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實施方案

1、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説多練。

3、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引導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0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主題,即:“我的家”,“我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我在生活中長大”,“我和規則交朋友”。這四個主題將來源於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説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思想素質比較高,上進心比較強,人人熱愛班集體,個個能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學習的勁頭足,互助精神強,差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好轉,成績也在慢慢提高。此班幹部責任心強,有為大家服務的精神。衞生意識比較強,良好的衞生習慣已經養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優差懸殊較大,存在着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思想開“小車”,作業態度不端正,書寫質量差,拖拉現象嚴重。

六、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盡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七、附教學進度:略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1

一、情況分析

三年級大部分同學對學習英語都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較強,但有一部分同學是從完小轉學過來的,從來沒有學過英語,英語基礎更差,教學難度很大,同時有一小部分奇特學生,他們的性格和上課的習慣等都比較特別,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性,併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英語的語境。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差異,設計了符合各種學習模式的練習活動,如講故事和聽力遊戲適合聽説能力強的'學生,拼字、拼卡片以及記憶遊戲適合邏輯推理能力強的學生。書本上的故事有精美幽默的繪畫以及聽指令畫畫、塗顏色等活動。本套教材以動作或手勢進行的字謎遊戲、角色扮演以及tpr活動適合好動愛表現的學生學習,喜歡交際的學生會對教材設計的各種對子活動、小組活動、問卷式調查和訪問活動感興趣。

三、教學目的:

使學生通過學習這六課程激發起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幫助他們具備初步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世界意識,為他們升入國中後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四、教學目的要求:

1、深鑽教材,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繫,認真備好每節課,精心設計教案。

2、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教師角色,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主體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教育觀,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方式,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讓學生説起來,動起來。

4、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

5、訓練和提高學生能聽懂一些日常生活對話,能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五、教學重難點:

聽:能説:能夠迴應問題和提出簡單的問題(使用一般現在時態)。

讀:能夠辨認單詞和句子。

寫:能夠書寫字母和主要單詞。夠根據聽到的句子選出相應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