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講話稿>科教文衞講話稿>

片區教學交流會講話摘要

科教文衞講話稿 閲讀(7.02K)

同志們:

片區教學交流會講話摘要

很高興參加三所學校共同舉辦的這次交流會,這個會開得很好:聯辦形式好,組織安排好,會議內容好。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考試分析,關於考試,有些同志可能覺得是個敏感詞彙,總擔心搞考試就是搞應試教育,在我看來,學生考試與平時作業沒有什麼兩樣,一定要讓孩子們像考試一樣做好作業,像完成作業一樣去參加考試,摒棄應試教育不是要取消考試,而是不能把應考作為教育的目的。至今為止,考試還是最不壞的一種遊戲規則,實施素質教育同樣離不開考試,但要提升對考試的認識,優化考試的內容,改進考試的方式,放棄違背教育規律的應考模式。我覺得今天的主題還可以拓展一下,要從考試分析拓展到教育分析。我把自己想要講的擬了一個題目,叫做“以人為本辦一場貼近心房與靈魂的教育”。

(一)載教法人:規範為本,讓學校有品

我們天天都在説要打造品牌學校,但有很多人把“品牌學校”庸俗地解讀為“重點學校”,簡單地按集中優質資源、優秀生源的思路打造“名校”,結果導致的是教育不公的問題日益嚴重。在我看來,“品牌”並不排斥均衡發展,並不排斥公平,相反,每所學校完全應該基於公平而共同進步,實現“一校一品牌”,甚至於區域而言,公平本身就應該成為品牌的重要內涵,關鍵在於要找到打造品牌的正確路徑。“有品才有牌”,而學校是否有品,根本在於文化底藴是否深厚,內部管理是否規範,教學質量是否優秀。麓小片區學校要提升品位,一是要以學校精神為引領,形成學校的獨立人格。要堅持教育去行政化,抓好學校法人治理機構的完善,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二是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要加快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重點抓好以學校章程為核心、以崗位職責和辦事流程為重點的制度體系建設。三是要以羣眾滿意為目標,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一所好的學校必定是讓學生熱愛、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學校,學校一定要轉變發展思路,創新評價方式,辦出真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施教的人:師格為本,讓教師有為

我在這裏提出一個“師格”的概念,這個概念從“人格”衍生出來,簡單地講就是教師的職業人格或職業個性。在我看來,“師格”是一個教師區別於他人的師德修養、教學能力、教學風格等方面特點的總和,是一個立體的概念。建設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就是要讓這支隊伍成為“師格”光芒四射的隊伍。一是要讓“師德”之光閃亮。師德不同於社會基本道德,也不同於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甚至不同於一般職業道德,師德是社會基本道德、職業道德對教師行業的特殊要求,它一方面要符合社會基本道德、職業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須體現教師行業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六句話,“愛國守法”是社會基本道德,“愛崗敬業”是一般職業道德,“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是對教師的特殊要求,我把他們進一步概括為四個字:“修己育人”,其中的核心“關愛學生”,只有真正把每一個孩子裝在心底裏,師德才有光輝。麓小片區學校還可以結合學校自己的文化理念,提出更為具體的師德規範。二是要讓“師技”之力迸發。教育是培養人的職業,這個職業的特殊性集中體現在勞動的對象是人,由於人的個體是社會性的綜合,人的成長要求各方面協調發展,這就決定了各方面的教育者必須協同工作;由於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這就決定了一個學校裏同一方面的教育者也必須協同工作;所以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一定要注重教育團隊的作用,所以要創新教師隊伍考核方式,一方面激發教師個體的創造力,另一方面激勵教師團隊協作,團隊成長。三是要讓“師藝”之美綻放。教育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教師個性化的創造。如果“師技”要更多地注重團隊的力量,那麼“師藝”則要更多地注重個人的風格。學校要堅決摒棄某種教育教學模式的強勢推廣,要尊重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體性,讓教師自主選擇、探索教育模式,自覺研究教學方法。

(三)受教的人:發展為本,讓學生有志

學校所有的工作最終是要落到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上的,而孩子的成長主要看客觀上是否協調發展,主觀是否積極進取,強調主、客觀的協調,是以人為本的要求,於教師而言,孩子的主客狀態都是教育教學客觀的成效。學校和全體教育人要自覺地引導孩子的這種主客觀狀態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做在處世與處事各方面都有理想、有追求、有進取的人。一是要堅持德育為先。我認為,所謂德是人格在社會中的價值性體現,反映一個人被主流價值觀的認同程度。德育是決定教育對錯、成敗的關鍵,必須擺在首要的位置。德育工作最終要落實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上,麓小片區學校可以基於學校的實際上情況和自身的教育理念,將中國小生行為規範進一步具體化,並內化為學生的行為修養。二是要堅持能力為上。我認為,所謂能力是人格在活動中的能動性體現,反映一個人對社會實踐的作用程度。忽視能力培養的教育是不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要切實把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三是要堅持習慣為重。我認為,所謂習慣是人格在自控中的持續性體現,反映一個人獲個性發展的穩定程度。離開習慣培養的教育是飄浮的教育,一定要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作為教育最根本的着力點。

(四)人的活動:創新為本,讓教學有方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達到教育目標的根本途徑,抓好教學是立校之本。教學工作的參與者是千差萬異的個人,也是不斷成長的個人,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時時處處都不一樣,所以,沒有哪一項工作比教學更需要創新。我這裏講“有方”包含這麼幾層意思:一是宏觀上有方向,二是中觀上有方略,三是微觀上有方法。就方向而言,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方略而言,一是優化課程建設,在校本課程開發上下功夫;麓小要認真總結過去“搖籃課程”、“啟智課程”的開發經驗,並進一步深化落實,形成特色,其他學校可以結合本校實際進行推介。二是強化常規管理,在落實教育教學工作上見成效。常規管理要系統研究,要突出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着力讓“40分鐘”出效益。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上出亮點。開展教育科研一定要堅持務實求真,不搞花架子,不搞功利主義。就方法而言,我認為更多地體現在師生的教學行為上。我把理想的境界概括為三句話:一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如魚得水,二是教師的教育方法如湯沃雪,三是教學的管理方法如臂使指。不管什麼方法,我認為都是基於解決問題而言的,不針對問題的方法是屠龍之技,不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花拳繡腿,這些都是形式主義,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定要自覺摒棄。

(五)人的環境:服務為本,讓後勤有序

要樹立“為育人服務、以服務育人”的理念,重點抓好環境管理、校產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工作。環境的建設維護一定要基於教育功能的更好發揮,一定要將環境作為文化的載體來建設,抓建設一定要先研究教育,讓教育理念物化為環境設施,一所學校重點要抓好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寢室、廚房、廁所等環境建設。校產管理同樣也不能停留在財產管理層面,而要着力讓圖書、儀器、設備、資源、檔案等發揮育人功能,既要管好,更要用好。生活管理要在確保安全、健康的基礎上,着力培養學生的生存生活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全管理要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推進安全責任全員化,要樹立“安全是第一人性”的理念推進安全教育人本化,要落實人防、物防、事防措施,推進安全管理的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