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節日慶典>清明節>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通用5篇)

清明節 閲讀(2.04W)

學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 篇1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通用5篇)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人們在掃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願採幾朵野花戴在頭上,順手摺幾根柳條插在房前屋後。據説這種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紀念和希望長壽的願望。戴柳習俗被淘汰,插柳卻盛行起來,成為我國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樹節。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説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20xx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 篇3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 篇4

這滿山紅盛開之時,就是我們祭奠先祖和革命先烈的時日。4月4日的今天,我們回到了閩北老家,為逝世已久的爺爺、奶奶掃墓。

春末夏初的山嶺,樹木愈變葱鬱,滿山紅漫山怒放,整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大夥們都扛起了鋤頭,提起了花籃,帶上蠟燭、鞭炮什麼的,就上山掃墓去了。

山路既長,又難走。為了行走靈便,我們手中都拿着從地上拾取的樹枝。到了墓地,大夥兒各個都累得氣喘吁吁,一個勁把水往自個的嘴裏灌。

爺爺奶奶的墓地,雜草叢生,大人們就用鋤頭,將這些除去,小孩子們就把朵朵採來的野花,往隆起的土堆上拼狀地插。雜草被除了個利落,我們就將花籃,安放在墓碑的前台上,點燃擺在兩端的蠟燭,放響了鞭炮,並做起了禱告。因為教是祖仰的宗教,所以清明節不燒紙錢。

自小,爺爺奶奶就因病逝世了。在媽媽的口中得知,奶奶她不僅心靈手巧,和藹可親,還知書達理;爺爺雖然是個文盲,但是他為人正直、憨厚老實。我真為我有這樣的爺爺奶奶而高興!我在墓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不捨地離開我的爺爺奶奶,下山去了。

這就是我的清明節。

國小生關於清明節來歷的作文 篇5

4月4日 晴 星期一

清明節來到了,我和小表妹一起去郊外踏青。看,那水平如鏡的河面被瑰麗的朝霞渲染着,銀光閃閃,多麼綺麗。河邊,那一棵棵柳樹翠色慾流,婀娜多姿,纖細如指的柳條撫摸着河面。

遠處的那個桃園裏的桃花全都盛開了,從遠處看,真像一片紅雲降落人間,撲鼻而來的花香在寂靜的桃園裏飄散。

在離桃園不遠的地方是一片雪白的梨花,有的已經盛開了,像一個個展開雙臂擁抱春天的白衣天使;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位位蒙着面紗、害羞的少女不願讓遊客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

啊!春是朝氣蓬勃的,像噴薄的朝陽。

啊!春是充滿希望的,像初生的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