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書信>檢討書>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通用21篇)

檢討書 閲讀(1.21W)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前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通用21篇)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透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潛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狀況”,“出現這些狀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潛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就應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能夠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透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潛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能夠幫忙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能夠透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透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能夠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能夠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能夠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透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思考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透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就應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這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用心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帶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2

曾記《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教育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經驗+反思=成長”的公式,明確強調了反思的作用。

教師教完一堂課,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歎,若能對此進行簡要的歸納整理,撰寫“教學反思”,則能幫我們理解課堂所反饋的信息,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則有助於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教學帶給可靠依據,也有助於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改革的力度。能促進我們教師自己的教學潛力、教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教學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師再次備課的必要補充、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好辦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更主要的是:教學反思的資料有哪些呢?怎樣撰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潛力呢?本人認為主要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二者相互促進、提高授課的時間資料安排得當

一、首先,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潛力的關係。

其次,在教學中要重視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繫。歷史所反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紛繁複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等之間彼此並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因此,在教學中只有縱向貫通、橫向聯繫,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外在關係,方能認識歷史發展的本質及總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或滲透情感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透過對圖片、錄像、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感人、逼真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並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教師能夠針對教學資料佈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三個農民談《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餘產品的無奈用活動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後性,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述。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堂課中,無論設計多完善,也會有疏漏,無論教學多麼成功,也難免有失誤之舉。如果每節課後,教師都能對自己或別人的課認真進行反思、探究和剖析,並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補救,取長補短,以避免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蹈覆轍。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用心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表。

總之,不進行教學反思,以後再叫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簡單重複。教師教學水平就會永遠停留在原先基礎之上,實踐證明:反思教學中的得、失、,疑能使我們以後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3

在長期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高中學生愛好歷史卻不愛上歷史課,愛看歷史影片、歷史課外讀物,卻不愛讀歷史教科書。學生不喜歡歷史課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的因素,歷史教材本來就繁瑣枯燥,再加上教師傳統的填鴨式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以至於很多學生“談史色變”。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想必是每一位歷史教育工作者經常思考的問題。對此,我結合自身實踐、摸索、思考構成了一些粗淺的認識,拿來與大家分享。

一、讓學生認識學習歷史的重要性

歷史雖然作為一門考試升學的科目,但是我們不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歷史。歷史是人類過去的活動,紛繁複雜、豐富多彩,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的戴安娜·諾維茨教授説:“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明白自己是誰了。

歷史科是一門綜合學科,資料廣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歷史的學習對於人尤其是對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構成中的青少年學生更加重要。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學習,歷史學家司馬遷説:“有國者,不能夠不知《春秋》”;偉大領袖毛澤東熟讀二十四史。古人説得更好:“學史使人明智”,確實如此,使學生認識學習歷史在認識社會、決定社會問題等方面的獨特作用,認識到歷史很重要,學習歷史不只是大學聯考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激發學習興趣,達成學習目標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學史興趣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打開智慧的一把鑰匙,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對於學習活動有重要好處,它能夠幫忙學生進一步明確歷史學習的社會好處,喚起學習歷史的熱情,激發更大的學習慾望與更強的學習動力。

1.針對教材的枯燥無味,教師在備課時要多蒐集相關的歷史小故事,儘量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歷史故事中灌輸着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傳遞人文精神,樹立起民族氣節和培養高尚的人格情操,老師講的簡單,學生們學的簡單,何樂而不為呢!

2.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創設形象直觀的歷史情境,把遠的拉近把虛的變實,把抽象的變具體,製作優秀課件、剪輯影像資料,豐富學生的試聽感受,渲染愉悦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歷史教學中,提問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與課堂氣氛的關係很大。有提問而又得當,就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並處於用心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往往一堂課的重點部分透過一到兩個高質量的提問就能解決。而這一到兩個提問往往能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師在課後的教學反思中把自己精心設計的這一到兩個提問記下來,日積月累,就會從中悟出提問的技巧。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改變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自主、探究、合作、體驗的教學改革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過程,既對立又統一,在這對矛盾中,雙方都是用心因素,把兩者的用心因素充分調動起來,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以學促學,使整個教學過程處於共振、互動和合作之中,這就是所謂的“互動式”教學模式。《歷史課程標準》“課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用心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潛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潛力。”所以歷史學習,應在學生主體自學、預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大膽質疑,對重大歷史人物、事件進行有創意的評價。隨着課改的進行,許多教育工作者在這些方面做出了許多大膽的嘗試。能夠讓學生組成討論小組,就某些歷史專題問題,合作學習,探究辯論。更應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從事研究性學習,引領學生了解社會、關注民生,培養學生人文情懷,提高學生治史潛力。組織歷史辯論會、一分鐘的歷史演講、撰寫歷史小論文、組織歷史文物參觀考察等。活動中,學生不僅僅提高了學史興趣,同學之間也增進了解,師生之間也加強了溝通。學生在撰寫“抗美援朝利弊談”中,還走訪老人,進行訪談,增進了對社會、民生的瞭解。只要能起到好的教學效果,不同的教學模式都能夠嘗試一下。

四、老師要建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俗話説“愛屋及烏”。不論什麼課程,如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就是説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務必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老師要尊重學生,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和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尤其要幫學生清掃心靈的垃圾。古希臘散文家普羅塔戈説:“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老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點亮學生心靈之燈。所以我們歷史教師要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忙、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關係。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樂其道。在教學活動中相容的師生關係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總之,針對目前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課沒有用,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實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時要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原則,闡述歷史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潛力為教學中心,若長久堅持,學生就會從“為用而學”發展到“越學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學”的境界,這也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4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思維的活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教材中安排的教學過程是讓學生進行計算後引出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按這樣的教學過程進行教學,我們很難找到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的幫助,也就很難“幫助學生學會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成了一句空話。

教無定法,好的教學方法無疑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率。從目前情況看,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仍停留在灌輸、填鴨、教師講學生聽的初級階段,教學效果較差。

比例應用題這部分內容是在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説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1教學應用正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後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通過方框中的説明突出了怎樣進行思考的過程,特別強調了要判斷題目中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關係,然後再設未知數,列出等式解答,並在解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改變例1題目裏的條件和問題該怎樣解答。

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這裏使學生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律。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有利於溝通知識間的聯繫,也為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應用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做較好的準備。同時,由於解答時是根據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在這過程中,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比例解應用題,同學們回顧一下: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生1:第一步

判斷題中的量成什麼比例;

生2:第二步

設X

生3:第三步

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

生4:第四步

解答並檢驗。

師:很好。同學們把解答比例應用題的步驟歸納得很好,確實我們在用比例解應用題時要先判斷題中的量成什麼比例,再按比例的方法列出比例式,然後解答和檢驗。下面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幾道題。(出示準備的練習題)

我帶領學生把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方法整理、歸納得天衣無縫,這樣的小結對學生的當前解題確有幫助,或許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應用題時是不會出錯的。但新課程強調的是面向學生的未來,試想想,這樣的小結會給學生的將來帶來什麼?

由於把用比例解應用題歸結為這樣的四步,學生在解題時按照這樣的四步也許是不會錯的,但實際上用比例解應用題時,有的也不必一定要按照這樣的四步,儘可能簡單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種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題就出不來好效果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做不到靈活開放了。更不用説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品質了。

通過對這節課的總結,我意識到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準,把學生的學放到主要地位上來,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5

我們都在探尋,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到底丟掉了什麼?富足的生活,優美的學習環境,難道還不能促進孩子們的成長嗎?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無論現在還是未來他們都深深地影響着中國的發展壯大,甚至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20__年5月10日至12日為期三天的“新八德”集中培訓,授課教師用許多活生生的事例向每一位參訓教師清晰的總結並慨括了中學生“德育”

教育的缺失是孩子們丟掉的魂。 知識就是力量,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產生力量。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的道德教育是提升全社會公民道德水準的基礎性工作,它不但關係到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長,而且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眾所周知,新時代氣息早已關注到他們的骨子裏,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全球化快速到來,學生們的思想由單純的我想到我行的過度,這對當代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思想道德觀念產生着深刻的影響,也對當前我校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總體上講,目前我校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主流是好的,但由於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當代中學生在思想道德認識和行為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以下是我校觀麼中學開展實踐“新八德”活動過程和總結:

一、設立踐行“新八德”領導小組 1、組長:______(校長) 2、副組長:______(黨支部書記) 3、成員:______(副校長) ______(副校長) 彭澤鎮(政教主任) 班主任:______ 4、政教處:根據校領導要求,組織班主任學習“新八德”。 5、班主任: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積極在班級推廣踐行八德教育。

二、積極落實“新八德”教育

(一)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學習 要開展好新八德教育,教師要先行,在學期初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網上學習新八德教育相關材料《道德與法制教育 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成長之道、必由之路》《新八德教育實施指南》,並利用週六時間組織全體老師培訓,使每位老師都深入瞭解新八德教育的內涵和對學生教育的重大意義。

(二)學習弟子規組織相關活動 1、讀一讀根據我們特色校本課程——經典誦讀活動,學校利用每週五班會課全班同學齊讀《弟子規》《孝敬》,並要求學生日行一德,由少而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2、比一比本學期學校組織了以弟子規為內容的演講比賽,每個年級分別從弟子規中摘出適合德育教育主題的語句作為比賽內容,比賽分別評出了一、二、三等獎。 3、做一做班級管理增加八德教育內容,班級文化、寢室文化建 設都要體現八德主體思想。

三、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我們學校依據《學校實施八德素質教育模式操作指南》進行了“新八德”教育環境建設,各班教室牆壁增設“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立志、守法”宣傳版畫,讓師生時刻在一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操場的宣傳欄上張貼着“新八德”的相關內容及孔子像,引導全體學生入校後,除了跟值日老師和學生問好外,還應該跟孔子像鞠躬,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氛圍。

四、加強調查,樹立典型。 每週學校領導對各年級各班學習新八德情況進行評比,把評比的得分納入班級管理中來,對周評、月評得分最高的三個班級頒發周評“文明班級”和月評“文明班級”,對德育踐行最好的寢室頒發“文明寢室”並在物資上給予一定的獎勵,達到激勵廣大師生爭做文明的先鋒。

五、明理、誠信初見成效。 變化就在眼前,經過快半年的實踐學生們的變化一目瞭然。過去鬧哄哄的教室變得安靜了許多,學生們用求知的行為詮釋了對老師的尊重和理解。走廊過道粗俗、髒話被禮貌的文明用語所替代,見着老師問聲好成為我校師生見面第一句話。寢室的髒、亂、臭早已不見蹤影,同學們親切的稱呼寢室是我家。就餐浪費糧食的現象可以説從本質上得到改變,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6

我的複習提問是問一句學生回答一句的,問了三個問題“什麼是比”“什麼是比值”“怎樣求比值”。但可以打開一點,直接問:你能回顧出以前學過的比的哪些知識?我一聽就感覺出了,自己問的範圍很狹小,如果那樣問,學生的回憶搜索就被打開了,也許學生不僅能想到比,想到比值,還能想到比的各部分名稱,還能想到比的基本性質,這都是和我這節新授課的內容有關聯的,複習一下,對於後面比較比和比例的區別有很大的好處。我又反思“我怎麼沒想到呢?”然後我給自己的解釋是,怕學生打的太開耽誤時間:(後來我又想,只要學生熟練,其實口答幾句話也耽誤不了什麼時間的。。。哎,我們上課總是會在時間上斤斤計較。。。不夠大氣。。。

我在教學例1的時候本來感覺挺簡單的,學生回答的甚至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因為我課前一再強調要回答完整,其實這節課我們學生回答問題我自己挺滿意的,因為什麼所以什麼都説的很完整。但可以在這裏滲透正比例的意義,因為兩個比的比值相等,而它們的比值是什麼呢?就是單價。如果買的本數增多,相應的錢數也就是總價也會隨之增多。這是我沒想到的,我沒能想到這個深度。要反省。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7

《鳥的天堂》一課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一樣景象,説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環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課前查找資料,初步感知生態美。

課前查找資料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變其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透過查閲資料,瞭解到巴金先生寫作的《鳥的天堂》原文,鳥的天堂所在地,鳥的天堂是怎樣構成的,構成的原因,構成的時光,老百姓是怎樣保護它的,以及作為保護區和遊覽勝地,鳥的天堂的此刻的情景。同學們對鳥的天堂瞭解地越多就越喜歡這鳥的天堂,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和情感基礎。同學們所查找的資料不是獨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夥伴交流分享,這樣他們的知識寶庫又有了新的資料,頭腦中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概念:鳥的天堂是美的,這美是人為的創造出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創造生態美。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生態美。

《鳥的天堂》一文資料寫的十分美,語言也十分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來自於生態環境的美!為讓這美的生態圖深深地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深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究就成為關鍵。

三、課後練習,延伸綠色教育。

課後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寫段導遊解説詞來表達自我對“鳥的天堂”情感。透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鳥的天堂”優美的環境成了學生讚頌的資料,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8

在我教學的這幾年來看,我發現大多數同學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們的聽説讀寫潛力。所以呢這天寫的這篇《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是來檢討自我教學上的不足,也期望能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把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學生們。

一、掌控好課堂

首先要精心備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走入課堂。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務必對教學資料深諳在心。每上一篇新課,我都會先認真吃透教材,獨立地研讀課文,把自我探究的全過程摘要地記錄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教參,讀資料,將自我的見解同別人的見解比較,理性地決定取捨,內化成自我獨到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與學生對話,提高自我的駕馭教材的潛力,做到上課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學生上好語文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邏輯順序,當好“引路人”。教師要在短暫的45分鐘將教學任務完成,講課邏輯十分重要。每上一堂課,對教學程序的安排,我都會在草稿本上寫好幾遍,反覆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覺得流程貼合教學邏輯,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敢定度。

再次要創設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讓語文的課堂閃射着學生的靈性。教育就是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轉載請保留此鏈接!。的確,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傳輸,不是給與,而是一種師生間的平等交往和心靈對話。但是,這種對話有着極其複雜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無聲,或外顯,或內隱,隨時隨地藏匿在師生的交往活動之中。我在課堂上總是儘量微笑着應對學生,以一種善意的、平等的姿態站在講台上,不斷稱讚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用心發言,説出獨立見解。

二、點燃激情,用愛心開啟智慧之門

對於語文課堂要有激情。“學生不是填充知識的容器,而是正待點燃的火把”,教師便是點燃每一個火把的人。老師的精神狀態是影響教學氛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老師一走進教室,學生就會受到感染。如果教師精神飽滿,言語充滿情感,學生就會感到精神煥發;如果教師一臉病態,無精打采,説話有氣無力,學生就會覺得壓抑。我每一次走進課堂儘量做到興高采烈鬥志昂揚,用自身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飽含激情了學生才會願意跟着你學,愛聽你講課。

對於學生要有激情。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説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我每次批評學生,都是説,你這樣好,那樣好,明白嗎?老師很喜歡你,對你充滿了期望,只有一點不好,如果改掉它,你就是十分完美的甚至值得老師崇拜的學生。學生聽了會受多大的鼓舞啊。對學生的這種激勵,別的不説,只從對我們語文課堂的教學來講,就是最神奇的催化劑。當然,對於後進生,我們往往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啊。但是如果站到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也許我們的心胸就開闊了。我班有位聽話的女生屢考不好,為了不挫傷其用心性,我在她的試卷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春天的花奼紫嫣紅,多漂亮啊。但是為什麼有的花先開,有的花後開呢?只是因為各自的

本性不一樣。遲開的花不但同樣美麗嬌豔,而且往往花期更長,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顧。真誠地告訴你,你不是比別人笨,而只是一朵遲開的花而已!”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我總能看到她對我投來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夠潤活一朵花,然後美麗一個世界,老師的愛心就是滋潤心田的水。

三、抓好作文教學,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結合

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係十分密切,作文教學是素質教育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也是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作文教學,我們七年級語文組在備課組長的引領下,發揚羣體智慧的優勢,採取一系列簡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三個一”的活動。解決作文無話寫的問題

1、每一天摘抄一個精美語段,(利用語文課強化背誦積累,在教室後面黑板牆開闢“今日語言積累”專欄,展示班上習作精彩語段或學生摘抄的美段。)

2、每週一篇週記,(題目來自教材篇目或閲讀材料中的訓練點)

3、每週一篇美文摘抄、評點

(二)激發興趣,解決不願寫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往往以自我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當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時,總是用心主動地學習。因此,我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用心性,使學生願寫作文。

1、兩頭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學生和後進生兩個方面,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對尖子生多下工夫、多指導,鼓勵拔尖,用尖子生領路。對後進生,注意他們的點滴進步,多表揚、多指導,鼓勵進步,從而激起全體學生的作文興趣。

2、發表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髮表欲強的心理,認真辦好黑板報和牆報,對優秀作文講評之後就搞一個專欄刊登出來,還定期把學生作文編印成一個小冊子讓大家學習借鑑。並用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還把一些優秀作文推薦給有關報刊、媒體等。學生每當看到自我的作文或同學的作文獲獎或發表,都十分高興和激動,從而激發起了寫好作文的興趣。

(三)將閲讀寫作同步進行,解決不能寫的問題

具體措施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一篇文質優美的文章既當閲讀材料訓練又當作作文範文來講。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我感悟,自我提出問題,然後交流,我透過對學生的問題歸類,整理出一套出題、答題的規範體系。

(四).注重作文的評改,解決寫不美的問題

另外,我注重透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性格、生活、愛好等各方面狀況,評語不拘泥於文章形式。學生寫作文有時説出自我的心裏話,訴説自我的煩惱和困惑或不滿,我根據各個學生的狀況勉勵之,開導之,班上一自尊心強的女生因考試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極情緒,我給她寫了幾句話:“堅定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腳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夢想就在腳下。”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又看到了她燦爛的笑臉。如果老師把寫作文看成純粹技術性的練習,不關心作文的資料,就會失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絕好機會。作為教師,要時刻牢記教書是為了育人,不要當教書匠,要當教育者。作為語文教師要確立“大語文”的指導思想。

以上所説但是是重複了每一位老師日常所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課堂這塊試驗田每一天做到四個一點點:比規定的多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做好一點點;比規定的早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巧做一點點;拋掉外在浮躁,“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以一個學者的姿態站在講台上,與學生對話,做一個快樂的播種者。還有像《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這樣的文章我會一向寫下去,在反思中完善自我。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9

怎樣評價學生

一位老師教學37+5,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説出了很多計算方法,教師臉上閃耀着興奮和自豪。這時候,又有一個學生舉手,教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讓他站起來回答,這位學生説:“老師,黑板上37+5=42,你寫成43了。”教師臉上頓時暗了下來,“哦”了一聲,轉過身把黑板上的題目改了。忽然這位老師又想起了什麼,説:“××雖然平時上課不太用心,但是這天卻很細心,我們表揚他。”學生聽着老師的口令,機械地“啪啪啪”,響起了幾聲掌聲,××同學臉上也不知是什麼表情坐下了。

反思:

這位教師已經認識到激勵性評價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為自己實現新課程的一種點綴,而不是發自內心地、由衷地讚歎,教師在表揚的同時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評判味:你平時學習是不認真的,不優秀的。學生聽後的感想如何呢因此,給學生以激勵性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或者是在需要做時才構成的一種裝飾,它需要時時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處處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而有的老師在處理這樣的課堂尷尬時,以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學生,學生敢找老師的錯,向權威挑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常常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這樣不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所祈求的嗎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0

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我從事了十年的國中英語教學,對國小英語教學的認識不是很深刻,從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了以下幾點反思:

不管在哪個年級都存在優生和差生,但是在英語課中差生和中差生存在居多,每次面對這些學生我都覺得很頭疼,農村孩子並不像城裏孩子,有好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農村孩子是沒有這種學習條件的,我在上課時讓個別學生讀,我反覆領他們讀,再叫起來還是不會讀,我那時氣得臉紅脖子粗,有時會狠狠的兇他們,但之後想想這樣是不行的,越是這樣兇他們,他們越不知所措,越不知該怎樣學,反而會起反作用。應多想一些方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對待學生要寬嚴相濟,展示出個人魅力。有一種説法是如果學生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哪個學科,英語老師一般不擔任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肯定要稍微遜色一些,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總是以寬容的態度來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思想,但是寬容不等於放縱,該嚴格的必須嚴格,我在平時作業佈置不多但一定要及時完成。對於一些書寫亂的學生,也要求他們給予修改或者重寫。讓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於背誦,我採用分層檢查,按能力來佈置作業,爭取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完成作業,獲得成功感。這種做法不僅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也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但又不失去威信。

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國小英語教學中,要儘量多創設一些情境和活動來組織教學,不需要太花哨的遊戲,而且在教學中不能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的教學內容的講解和訓練,喧賓奪主,上成遊戲課。它主要是為教學內容服務,比如講解一個難題時可以是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學生代表上台講解,老師講解等多種形式。

把握教學要面面俱到。國小英語教學要特別注意聽、説、讀、寫的全面訓練和發展,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中,往往是顧此失彼,特別是如何正確地寫,是一大教學困惑和難題。我針對這一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上加強了這幾個方面的訓練,在聽的方面,我儘量使用標準的發音和語氣語調給學生良好的示範,還儘可能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來給學生多種視聽空間,在説的方面,除了一般的問和答的操練之外,還創設了多種教學情景和教學內容來給學生充分而全面的操練,在讀的方面,我除了常規讀課文外,還多一些給學生閲讀一些小故事,這樣多層次的學習可以切實地解決學生閲讀量缺乏的問題,在寫的方面。我在完成一般的筆頭作業外,還在五、六年級鼓勵學生寫英語小短文。這樣多層次、全方位的聽説讀寫的訓練也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及時的肯定和及時的表揚,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所帶來的成功感,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使孩子們得到滿足感,從而激起更強的求知慾,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適時的表揚與鼓勵是課堂的“潤滑劑”

作為一個普通的國小英語教師有些方面我還做得不夠好,但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不斷的探索和學習,肯定會有進步的,成為一名高素質的英語老師。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1

一、精神狀態方面:

1、存在問題:一是存在“過得去”思想。儘管樹立了“幹得更好、追求最好”的工作標準,但在具體工作中沒有時刻做到“高一檔、嚴一格”,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比如,這次集團公司頒佈了三個新的安全管理辦法,作為黨委書記未能督促車站相應安全管理辦法的更新,進度上滯後,未能在7月1日之前正式發文公佈。二是存在求穩怕亂思想。工作上,沿用過去的方法多,而主動打破平衡創造性開展工作少。即使有一些新想法和新思路,但在專題研究和深入推進上做得不夠。比如,為轉化後進職工而開展的“三心派對”活動以及《黨支部月度關鍵問題工作制度》,實行一年多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認可,但在如何進一步優化方案、增強實效性上思考得還不夠。三是存在畏難思想。目前,由於物價上漲,職工對增加收入的期望值高,而車站由於缺乏自主權,總感覺到工作不好做,加之幹部職工隊伍參差不齊,因歷史遺留問題上訪人員多,感覺到工作難度大,壓力重重。

2、整改措施: 一是提高工作標準。強化“幹得更好、追求最好”的工作標準,堅持以科學思維指導工作,以高標準嚴於律己,以又好又快為奮鬥目標,確保高質量地完成上級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二是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處理好維護穩定和開拓創新的關係,去除“求穩怕亂”、“固步自封”的思想,清理那些無實際效果和效果並不明顯的工作制度,將那些成效明顯的工作方法做大做強。同時,把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作為改進工作的力量源泉,把“敢想敢試”的創新思維落實到安全生產工作中,努力實現“保安全、保任務、保穩定”三大目標。三是解決好難點熱點問題。一方面,算好增資帳。重點宣傳近三年來鐵道部和集團公司為職工增加收入的帳目,尤其要宣傳此次增加的月度安全質量獎,把各級組織的關懷講清楚,講透徹,爭取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做好上訪人員的工作。繼續堅持“高度重視、責任到人、深入調查、立足解決”的“十六字”方針,耐心細緻地做好教育、疏導和勸阻工作,立足於化解矛盾,維護大局穩定。

二、工作作風方面:

1、存在問題:日常工作中,雖然能夠堅持深入管理層和操作層,去發現安全管理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但離“硬起手腕抓安全”的要求還有差距。一是考慮到一線職工收入比較低,或多或少存在“放一馬”的思想,發現問題批評得多,動真碰硬考核得少。即使進行考核,大多降一個標準、低一個層次。二是考慮到科室和車間幹部工作辛苦,經常不分白天黑夜在現場摸爬滾打,對他們工作管轄範圍內出現的問題,也捨不得過分嚴厲批評,儘量低調處理,點到為止。三是存在抓大放小現象,對傾向性、普遍性問題抓得比較緊,而對職工存在的勞動紀律方面的問題抓得不夠。

2、整改措施:一是樹立“嚴是愛、鬆是害,鬆鬆垮垮是禍害,嚴字自有真情在”的觀念,堅持“對事不對人”和一視同仁的原則,落實好各項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二是把嚴抓嚴管作為經常性的工作方法,杜絕嚴一陣、鬆一陣的問題。特別是要堅持問題管理,增強問題意識,做到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做到“四不放過”,及時堵塞漏洞、防患於未然。三是嚴格落實集團公司三個新的安全管理辦法,落實好《黨支部月度關鍵問題工作制度》和“三心派對”活動的有關要求,抓好安全關鍵點和關鍵人,夯實車站的安全基礎。

三、管理方法方面:

1、存在問題:一是對重大問題思考不夠。一般情況下,自己能堅持與班子成員一道研究車站的發展方向和重大工作,但有時候工作一忙起來,就容易陷入事務主義的怪圈,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不能靜下心來思考人員、制度和管理等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二是領會集團的工作要求有差距。對集團公司部署的各項工作,雖然有行動,有落實,但有時侯滿足於原則領導和宏觀指導,集團怎麼説,我們就原封不動怎麼辦;上面有多粗,我們就有多大,缺乏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不能很好地結合實際,不能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整改措施:一是堅持管理上抓大放小,安全上抓小防大。對隊伍素質、安全制度、生產設備、管理辦法和工作環境等影響安全的關鍵性因素,堅持與班子成員一道多分析、多思考,爭取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對影響安全的傾向性問題,堅持站在就事論理的高度來分析和研究,解剖後面潛在的共性原因,指導科室、車間有的放矢抓好整改;同時,堅持做到操作層暴露的問題從管理上找原因,重複發生的問題從機制上找原因,危害嚴重的問題從制度上找原因,根據問題的最末端和最本質原因制定對策抓整改,確保治標又治本。二是堅持創新思維,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平時多做調查研究,全面掌握車站的整體情況以及工作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同時吃透上級精神,找準上下的結合點,確保既做好上級的“規定動作”,又做好符合車站實際的“自選動作”。

四、自身作用方面:

1、存在問題:一是有本位主義思想。對黨委主抓的工作思考得多一些,對其他工作雖然也有思考、有指導,但工作力度不大。“四大”活動中,黨委集中抓了安全大教育活動,通過安全形勢教育、案例教育和主題教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對大檢查、大反思和大整改的督促指導力度不夠。二是發揮班子的整體合力不夠。對集團公司黨委、集團公司部署的各項工作,自己能主動思考,但由於有時候未能注重發揮整個班子的積極性,致使個別工作行動滯後,效果不明顯。

2、整改措施:一是帶頭維護班子的團結。堅持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班子的團結,堅決維護集團班子的整體形象和集體權威,多與行政領導、班子成員交心、溝通,進一步增強班子團結,增強戰鬥力。二是注重班子整體合力。全心全意支持每個班子成員,特別是站長的工作。做到參與不干預、補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盡職盡責抓幹部帶隊伍,爭取在年度生產經營考核中達到優秀。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2

1、形象思維訓練法:

國小生形象思維潛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透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我透過讓學生反覆誦讀,獲得課文資料,初步認識後,藉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後讓學生看着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學生想想説説,“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沉浸在期中,彷彿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説説一隻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説得有聲有色,到達了必須的效果。

2、品詞析句比較法: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潛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鋭程度。

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對於“顫動”、“展示”這兩個關鍵字,引導學生用其他詞來替換。如用“顯示”、“出現”或“抖動”、“晃動”等,用哪組詞更好?在討論、比較中,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貌,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

這樣,關鍵文字抓住屯,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3

一、課文的“味”兒沒嚼透。

備課之前,自己先讀課文。我注意到了課文的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就自然而然地認為文章是圍繞白鵝的高傲來寫的,上課時就應該着重幫助學生感受學生的高傲。可是果真照着這樣的思路上課,不斷地讀“厲聲喝斥”“厲聲叫囂”,不斷地學“引吭大叫”,不知不覺地,連我自己都覺得白鵝真的成了一種高傲的甚至讓我們覺得有點陌生和遙遠的動物,更何況學生呢?我們感受到的白鵝顯然已經不是豐子愷先生筆下和心中的那隻白鵝了。

上完課,我注意到了寫在這一組課文前面的話:“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把動物視為朋友,親近它,喜愛它,這不恰恰就已經體現編者選文的意圖了嗎?或許,編者就是被豐子愷先生對白鵝的那份由衷喜愛打動,才選了這篇文章吧!我回憶起了楊老師提醒過我要注意的一句課文:“養鵝等於養狗,它也能看守門户。”狗多麼忠誠親切,而養鵝竟然也能如養狗一般,不正恰恰説明了養鵝的喜和樂嗎?再看課文第一段“雪白的‘大鳥’”,白鵝在豐子愷的眼裏多美呀!沈莉老師告訴我,她小時候被鵝咬過,但她印象最深的卻還是鵝那傻呆呆又傲氣十足的樣子,現在想起來都還是覺得很好玩,很可愛。

這就是真正接觸過鵝的人才有的那份由衷喜愛!現在,我猜想豐子愷先生是十分喜歡他養的這隻白鵝,於是鵝走路時的傲慢,吃飯時的古板也就令他忍俊不禁,使他用調侃幽默的筆調寫就了這篇文章,一如一個滿懷慈愛的父親談起自己調皮的孩子。

如果課前就能嚼出課文的這個味兒,那麼,今天的白鵝在孩子們的眼裏會親切可愛得多吧!

二、課堂的“味”兒還有點兒“生”。

因為沒有嚼透教材,課堂就顯得生硬,少了點兒滋潤,少了點兒自然。許多細節都暴露出了這個毛病。

課始出示了白鵝的照片,與學生一同領略了它高傲的姿態後,我便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可沒想到的是孩子們似乎都有些不知所措,課堂忽然靜寂了幾秒鐘。我只有掩飾自己的尷尬,再次提醒學生趕緊讀書。孩子們這時才像回過神兒來似的。課後,楊老師敏鋭地指出了這個問題,幫我一起分析:很有可能是孩子們因為剛剛演了“伸長頭頸、左顧右盼”,對這個高傲的動物產生了興趣,興奮勁兒還沒過去,這時簡單機械地下指令叫他們讀課文,他們的情感就產生了斷層。經過這一番點撥,我才恍然大悟,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課堂正因為微妙才成為藝術,才需要每一個上課的老師用慧根去體悟!

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白鵝叫聲“嚴肅鄭重”時,我請學生圈一圈直接描寫白鵝叫聲的詞語。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個學生圈了“狂吠”,就問孩子們這個詞是不是描寫白鵝的,大家都説不是,於是我就把正確的三個詞大在了大屏幕上。現在想來這個環節的生硬恰恰反映了我的教學機智還很不夠。其實彙報的時候完全可以就請這個學生來説,他的答案一定會引發同學們的思考,這是問題就不是我拋出的,而是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的。這不恰恰是我們需要孩子們養成的能力嗎? ——有疑,有思。説到底,課堂本來就是這二者的結合。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4

本單元為教材的第2 單元,所涉及的內容是關於身體狀況的用語,這一單元的內容關於詢問健康的知識,主要的學習內容是詢問身體健康的正確表述方式。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熟練掌握6 個生病詞組:have a cold, have a fever,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and stomachache. 本節課還要求能熟練運用本單元的兩個重點句型: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這些單詞和句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整堂課都是以操練和運用為主, 精講巧練, 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 由已知到未知, 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 特別是在What’s the matter? 的操練。 展開以教師為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學生在本堂課中始終能積極地參與活動, 積極發言, 積極動腦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學得容易, 學得紮實, 學得開心。 老師教得輕鬆。

在這堂課體現出來的,同時也是平時一直出現的不足:

1 、學生分組練習時,確實每個學生都有了練習的機會,但是老師能關注到的,能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演的也只能是個別小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在面向全體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後進生,使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新內容。

2 、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讓學生除了在創設的情境中運用語言外,有意識地在生活中運用語言。想表演對話,課上沒得到機會展示的可隨時找老師。老師可以在每節課前安排學生表現的機會。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5

1、重視詞語教學,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始終覺得詞語教學是閲讀教學非常重要的部分,理解詞語的過程是詞彙積累的過程,也是閲讀理解的過程。當前的語文課堂強調“悟”,而這種“悟”往往只偏重於人文方面,重視作者情感的體會,而忽略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忽略了寫作特色的感悟。而詞語學習正是最基礎的語文。所以,在平時的課堂上我一向重視詞語教學。如果從公開教學的角度看,感覺今天的課堂上可能在詞語學習上化的時間有些多,但從教學的過程和效果看,感覺比較滿意。

如學生提出“榮膺”一詞不理解,我問:平時我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樣理解?學生説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猜想意思。於是,我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然後猜一猜。馬上就有學生説是“當上”“成為”,這是孩子最簡單的換詞獲得的理解;我再引導:怎樣地當上?“光榮地當上、榮幸地成了”;我説,你是怎樣體會到的?有的學生説,成為海軍上將一定是件光榮的事,有的説,從“榮膺”的“榮”知道。雖然這個過程化了較多的時間,但讓孩子們經歷了學習理解的過程,學到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又如“漣漪”一詞,我引導學生從字形看,這個詞語一定與什麼有關?孩子們馬上説出是水,因為兩個字的部首都是三點水。一個孩子説是“波浪”,我一邊用手比畫大波浪,一邊問:這樣的波浪能叫“漣漪”嗎?孩子們意識到“漣漪”是細小的波紋。再如“耀武揚威”一詞的理解,我引導學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學生就體會到是“炫耀武力,宣揚威風”。我藉機引導學生注意這個詞語的構詞方法:這個詞語在構詞上有什麼特點?隨着我手的指點,學生明白了“耀”和“揚”意思相近,“武”和“威”意思相近。我再讓學生想象,“耀武揚威”是什麼樣子,從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本節課在詞語教學上最大的失誤是多音字的學習,這課多音字比較多,如果把多音字列成一行,引導學生讀一讀,可能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2、重視了品詞析句,提高學生語言的欣賞能力。

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總起—分述的結構描寫了鵝走路時慢條斯理的樣子,語言形象具體,值得細細品讀。我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重點詞語、想象情景、比較體會等方法欣賞課文語言。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6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述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今年,它早早地出此刻四年級教材中,讓我們執教者有一種欣喜和想教好它的衝動。這篇文章文質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完美。一向以來,我對這篇文章情有獨鍾,因而自認為備課備得很充分,無論是對作者的遣詞造句,還是表達方法的運用,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我注意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説他們所説,訴他們之真情。一節課下來,雖然沒有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的優勢給學生傳播課本知識,但學生學習的興趣依然盎然,或許是他們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很好。

傳統的教法,可按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展開,先學第一次只見到勃勃生機的大榕樹,但沒有見到一隻鳥,再讀第二次看到了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或者圍繞“為何能成為鳥的天堂?”的兩個因素展開教學。本課設計時以讀、悟、説為基本思想,把“榕樹”與“鳥兒”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加以品味,教學設計重視語感的培養,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感受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3、初步學會換位思考,養成辯證思維的習慣。其教學過程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自主感悟,發展語感”出發,主要以朗讀感受、自主感悟、換位再讀再悟、拓展延伸幾個環節來展開。

朗讀感悟第一課時教學後學生對課文資料已有了必須的瞭解,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研讀二、三段,即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一樣景象,在回顧課文資料後,讓學生挑選出描述榕樹與鳥兒的段落來讀。在讀、評的過程中,學生對這些重點段落有了整體的感悟。

自主感悟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採用學生自主選取(在描述榕樹與鳥的段落中任選其一)、自主研讀(品味描述榕樹或鳥的語言文字)、自主感悟(用第一人稱介紹榕樹或鳥的魅力)的方法,用心引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分別以“樹”和“鳥”的身份讚美自我,從中培養自尊、自愛、自信,使每個學生的聰慧、可愛、悟性和靈氣都表露了出來,做到了人文一致,人文合璧;讓學生始終有用心的閲讀心理,從讀中感受到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從中獲得了愉悦,獲得了對人生價值的感悟,獲得了人文精神的昇華。

換位整和、再悟教學時,引導學生深究榕樹與鳥的關係,進而互換主角,進行再讀再悟,使學生從整體上感悟、瞭解“鳥的天堂”的含義,使學生同時學會欣賞別人,我即是樹,你即是鳥,樹和鳥互相欣賞構成整體;我和你也互相欣賞,互助互勵,讓學生真正做到了認識自我,欣賞別人。那裏滲透了換位思考的意識,讓學生從小養成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的習慣。這樣處理既基於教材,又超越教材,為學生人生的光彩塗了一層亮麗的底色。

拓展延伸我以課文資料“一隻小畫眉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的唱着,它的歌聲真好聽”引導學生想像。讓他們圍繞“如果你是小畫眉,你會唱些什麼?”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經歷從讀到悟,最後到表達的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學習過程。

朗讀訓練這是本課另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我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光讓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説説喜歡榕樹還是鳥兒,並陳述自我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我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我選取喜歡的段落,自已朗讀,自我感受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後在小組中讀,推薦讀等。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7

一、安全思想上存在誤區。

安全工作的認識上只簡單的認為搞了這麼多次安全檢查,每次都要反思、回回都要查擺,翻來覆去就那麼點事兒,查的再細、擺的再多也沒有乾的實在。存在這樣的思想誤區讓我在抓安全工作時出現了走形式、走過場、敷衍了事的問題,不但沒有把自己的問題看清楚、抓明白,我個人思想認識上的不重視,很多隱伏在現場的嚴重隱患都沒有查找出來。

二、抓安全工作作風不實。

1、我在安全工作組織上,只是按一般工作佈置,在落實安全工作要求上,沒有把安全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專項佈置,把安全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作為一項簡單常規化工作內容,學習傳達一下文件,讓職工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就行了,卻沒有提出具體的、細緻的、有針對性的要求,各班組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安全工作的意義卻沒有深刻理解。

2、我把精力大部分集中在整頓職工勞動紀律和作業紀律上,卻忽視了安全攻關活動。尤其在我認為安全上沒出什麼大事,就滋生了麻痺和鬆懈思想,不想再給職工施加壓力,上級有要求就緊一陣,有部署就抓一陣,致使整體安全管理工作標準不高。

3、安全分析制度落實不力。在日常安全檢查活動中,或在添乘軌道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落實安全分析制度少,我把查擺問題的重點都放在了職工身上,對自己抓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輕描淡寫,只是説説現象,説點浮皮撩草的問題,根本就沒有從挖掘安全死角去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沒有從根本、根源上去深挖隱患,實質性的影響安全的深層次問題沒有找出來。

三、違章考核上有好人主義思想。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處理上,卻總是顧忌情面,撕不開面子,有時看職工日常表現不錯或是個人關係較好,就從輕處罰或是以説代罰,尤其在對待一些參加工作時間較長、經驗比較豐富的老職工,認為他們幹了一輩子鐵路工作,自己知道分寸,用不着處處提防,反而引來矛盾,由於有這樣的思想做怪,所以常常是遇到棘手的問題就繞道走,處理問題時輕描淡寫,點到為止,直接縱容了職工的違章違紀行為,為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以上這些問題,直接反映出我在思想上、管理上和工作作風上存在的不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現實安全,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務之急的工作,下面就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思想、管理和作風三個方面採取措施,強化整改: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穩定事關鐵路改革發展的大局,事關每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識樹立不牢,必然給的安全生產造成隱患。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加強安全規章、法律法規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確保班組作業安全,保證車間安全生產。

二是轉變工作作風。把轉變作風,提高能力,強化責任作為重點,不斷加強自身作風建設。要時刻保持一種心繫安全、心繫發展的大局意識,深入一線、紮根現場,把心思撲到工作上,把目光聚到現場上,把精力放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上,力戒形式主義和好人主義,不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隨時根據實際情況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預防問題的措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對工作堅持搶前抓早、超前預防。

三是強化安全教育。要堅持親自上手主動抓,按照上級和段的要求,及時對作業現場中影響安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問題開展好安全分析教育。同時,從提高班組長素質着眼,利用政治理論學習等時機,提高班組長安全管理意識、教育引導的能力,發揮班組長的示範引領把安全教育融入到職工思想中、體現在工作崗位上,使職工把安全的弦繃緊、安全的烙印打深。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8

回顧自己任教15年級以來,反思得與失,發現自己對於某些別人總結的真理與決定,理解和體會的總有些遲頓,就如整理“錯題本”一樣。以前,我總以為學生整理“錯題本”僅僅是留於形式,把錯題一抄就完事大吉,所以,我沒有讓學生整理“錯題本 。 隨着課程的推進,我越來越發現,以前凡是學生易出錯的,就是老師再講,下次還照樣出錯,以前凡是學生不會做的,下次考試時肯定有一大部分依舊不會做。我坐下冷靜分析,發現我班前三名中,有兩人學習較好,一人不太好,不論成績的好壞,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錯題本”整理的相當好,在上次考試中,就有老師講過的易錯的原題,所以,他們三人考的不錯。我又翻開學生近幾次考試的試卷,發現好多學生照着同一種類型題會出錯好幾次,平時老師越是強調的,越怕出錯的,他們越是出錯,真是讓人心痛,而整理“錯題本”的學生出現此類現象卻很少。直到此時,我才感受到,整理“錯題本”的方法真是法寶,因為據記憶效果,後期的保持和再認是達到良好效果的保證。接下來,我針對性的向幾個學生提出必須整理“錯題本”,同時又做了具體要求,每天都把自己做錯的題分門別類整理好,複習時,最七年級定要多回頭看,以後隔一段時間可以加長一點,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時間間隔自己決定,比如一週,也可以兩週或一個月,複習時對完全弄懂的題劃掉,還沒有明白的題做上標記,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作為以後複習的重點對象。另外,可以及時借鑑其他同學“錯題本”中的優點,注意相互之間的交流。亡羊補牢,未時不晚,我想,經過規範強調“錯題本”學生成績定會有所提高,“錯題本”對於每個學生來説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我對這種學習活動開展時間較短,效果一時難以體現,但我想,中招考試中的成績一定會檢驗出錯題本的正確性的。

(二)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會考熱點和會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會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

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加以拓展延伸。

(三)數學作業批改的幾點嘗試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最大的感受莫過於作業批改的頻繁與枯燥,在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老師上課教,課下批改作業;學生上課聽,課下做作業。在當今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教學改革的熱門課題是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分析、辨別能力等;其實數學教學的改革應包括作業批改的改革。因為批改作業是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1、工作強度大,事倍功半:教師花費在評改作業上的時間過多。國中數學作業天天有,學生天天做,教師天天改。如果一個教師任兩個班,每班按50人計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業;若每次留4個題,一次要批改400道題,若每本作業平均用2分鐘,就要花去3個多小時的時間。尤其是批改幾何作業,還要花費更多的一些時間。而真正用於課堂結構設計的時間就相應地減少了,再加上平時小測驗、單元測驗、班主任工作、備課……忙得團團轉。探索教學改革的時間難以保證,當然教學改革也難以付諸實施。

2、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素質教育下突出的特點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可是作業的“全批全改”是在學生頭上的“緊箍咒”。使他們天天忙於按時完成作業,不管對與錯。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業的“全批全改”教師很辛苦,束縛了教改的手腳,又束縛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所以,改革數學作業批改方法應當受到應有的重視。

二、批改作業方法的幾點嘗試

佈置作業,批改作業不僅僅是教學的重要環節,還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設計,佈置作業,認真批改作業。能使師生雙方及時接受正確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饋的速度。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達到做作業和批改作業的目的,批改作業的方法應多樣化。但關鍵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師生活動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為此做了以下嘗試:

1、隨堂批改作業。新課後,簡單的作業可當堂完成,採用集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一批改。

2、小組批改作業。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後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前5分鐘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並把批改的情況向老師或信息小組彙報典型範例及錯題情況。

3、教師抽查和麪批。教師對小組批改後的作業要進行抽查,瞭解作業和批改的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上述幾點嘗試,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教師變獨角演員為導演,充分發揮了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也使自己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自己有了更的時間去思考課堂教學與結構的設計。

(四)對“一幫一”互助學習小組的思考

前不久,我班進行了數學測驗,成績出來,學生考的成績非常不令我滿意,我簡直不明白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學生還是學不會呢?課間,我找了十多個學生“談天”,班長首先説話了:老師,這次我們沒有考好,請您別生氣,以後,我們會好好學的。張____説:老師,我這次沒考好是由於我太馬虎了。還有幾個學生也談了自己的心裏話,一向不愛説話的李____仰着頭説:老師,我想對您説件事,您讓我幫______,可是每天的作業太多,我得做完作業再

幫她,而我讓她寫,她説作業太多,昨天的還沒寫完呢。“我讓你們課下抽點時間幫他們不是嗎?”“我們還有語文、英語、物理作業呢?”班長接過來説“每科都佈置有作業,累的我們喘不過氣來……”這件事讓我深省和思考,是啊,學生各科作業佈置的太多了,以致於學生們沒有時間進行互相幫助,長此以往,差生的成績是愈來愈差,作業也步步跟不了,從此以後,我佈置作業變得少而精,儘量能充分發揮學生“一幫一”的優勢。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19

透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用心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透過查閲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透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着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用心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用心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潛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着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務必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務必安排和帶給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着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裏?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必須義以上説,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説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説。但是,説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潛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教學條件與教學資料的實際

開展課堂教學,就應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料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到達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實際狀況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到達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明白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説,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必須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必須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透過有效的活動幫忙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搞笑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就應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着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資料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潛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裏不一”走向“表裏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樣,途徑多條,關鍵是——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用心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20

1、 關於知識點的勾通。比和比例的概念性知識點有很多,而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聯繫。要在一、二節課內複習完所有的概念,並要求學生記住運用,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採取用聯想方法,從一個知識點出發,引導學生聯想,把有關知識點串聯成線。由出示比,引出比的概念和比同除法、分數的關係;由引出一般比,到化簡比,最簡整數比;由求比值和化簡比,引出比例概念,再引出正比例、反比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有序聯想,勾通知識間內在聯繫。形成知識網絡。

2、我先讓學生回憶所學過的這部分知識,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動腦的方式來活躍他們的思維。這樣做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3、在複習課中,練習設計要根據平時教學反饋情況而定,具有針對性。判斷成正反比例關係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在解題中出錯率高的地方。通過學生討論正反比例異同和一組習題進行訓練,達到鞏固提高效果。用少量的練習,舉一反三突破知識重難點,起到層層反饋實效。

總的來看,我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當然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設計上有些地方還不夠完美,如正反比例解決問題可安排在下節複習課中,這樣教學效果就好了,這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着力改進。

2023年曆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 篇21

八年級英語教學反思——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

八年級是學生國中生涯的關鍵期,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構成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身體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這一時期必須要抓住學生的心理,不能讓他們走入歧途。要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在施教過程中務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難點。我認為這是教學中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如果無法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則會對重點知識的講授蜻蜓點水,導致學生也無法分清重、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超多的時間花費在零散知識上,而忽視了重中之重。教師為了更好的把握重難點就要認真的研讀教材,仔細研究教學參考,並且做好教學反思,從同學們的錯誤中反饋自己的失誤,不斷地摸索和探索。

其次,語法講解必須要清楚,透徹。在講解重點語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舉例子,並且要學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講解過程中。

再次,應加強學生的對話強度,鼓勵不開口説英語的學生開口。有些學生是對自己不自信,是因為以前對話的過程中,出現失誤卻被老師尖刻的言語刺傷,所以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應微笑着讓他坐下,然後再糾正錯誤。有些同學的對話可能會脱離現實生活,但只要開口説英語就要鼓勵。

然後,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這也是新課標的精髓所在。整個課堂是學生在開口説而不是老師在乾巴巴的講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後一部分,閲讀部分。要使同學們在默讀的前提下做課本上要求的練習題,也能夠確定幾個話題,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鍛鍊他們用英文思考的潛力,運用所學語言的潛力。課文3a部分教材給出了一篇文章然後學生進行閲讀,並且每篇文章後面都有若干個問題,在這一部分必須要讓學生在默讀的前提下獨立完成回答問題,鍛鍊他們的應試潛力。還必須要讓學生多背課文,讓他們在背中去理解。去培養他們的語感。

最後,必須要了解學生,因才施教。只有瞭解了學生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學習特點之後,才能很好的教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