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書信>檢討書>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檢討書 閲讀(1.87W)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本學期我擔任八(6、12)班語文教學。因為本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能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八年級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注意課堂的藝術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語文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親自檢查學生背書情況,並做到凡是要求學生背的,我都先背。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

雖然做了一些努力,但存在的問題實在還有很多。教學方法陳舊,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學,上課力求面面俱到,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發展,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即使我有10多年的教學經歷,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學習,爭取教學水平再上一層樓。

正式接手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差不多一學期了,我發現了以下問題,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將是我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基礎差,錯別字多,拼音錯誤多,一些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中仍應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新課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學仍是必須的。雖然在新課程教材中,並沒有將拼音和錯別字作為一個專門的知識點,但教師仍需重視其教學。另外在練習中出現一些老知識點(如成語積累等),學生不懂,教師也要適當講解。

2、學生的口頭、文字表達能力較差。在上課過程中,有些學生對問題答案心知肚明,卻不知該用如何的詞語來表達,往往表達出來的意思並不是很確切,與原意有一段差距。在作文過程中也是這樣,學生很難找到好詞好句來美化自己的文章,結果寫出來的文章乾巴巴的,不夠生動形象。由此可見,學生的詞彙存儲量是很小的,課外閲讀明顯偏少。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閲讀美文,多摘錄好詞佳句,以提高詞彙存儲量,並多開展一些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最終提高口頭、文字表達能力。

3、學生的閲讀能力差,閲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下去。甚至有時連大方向也把握不好。因此教師要多開展一些閲讀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4、學生的兩極分化嚴重,形成了活躍和沉默兩派。活躍的經常是這幾個,活躍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甘於沉默,不願發言。因此教師要想辦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發言,參與課堂討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時,特別是在進行討論時,有時討論會偏離中心,提出一些無關課文內容的問題。因此教師有時要事前框定討論的範圍,對於討論的進程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對於學生新生髮的問題要有所準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6、新課程教材基本上沒有框定統一的答案,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但並不是説學生的答案是漫無邊際的,最起碼要言之有理。教師在這方面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對有些問題的答案要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二、教材方面:

1、教材中有的課文難度太大,八年級學生無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教師這時要適當講解,以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於一些難的地方,教師也不必挖掘得太深,問題要設計得淺顯些,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知識基礎相貼近,以利於學生的理解。

2、教材中有的研討與練習題難度太大,教師也要靈活處理,要有選擇性的做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3、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人文性加強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加強人文性教育,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學以致用。

4、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涉及的知識面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做好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工作,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

我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更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一定會讓自己所帶班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畫家鄉》一文以五個孩子畫自己的家鄉為內容,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説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激發閲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每一堂的新授課上,閲讀始終是教學重點。本堂課。我結合課文插圖,合理利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示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為去遊覽,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遊覽、觀賞的同時掌握語文文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習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遊。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課文學好了,我們還得教給孩子們遷移運用。如何學會畫自己的家鄉?我給孩子們展示了我們瑞安市的圖片,街道,高樓大廈,瑞安廣場,體育館等,引導孩子們模仿“京京的家鄉”來説説。於是,有了下面的這段説話訓練:

我的家鄉在瑞安。我畫的瑞安廣場那麼美,那麼大。寬寬的街道,高高的樓房,還有一座體育館。那個正在瑞安外灘快樂地玩耍的小女孩(小男孩),就是我。

既讓“……那麼……那麼……”關聯詞得到了實際的運用,又讓“寬寬的”“高高的”這些詞語給孩子得到了積累。

本想根據課文的2-6自然段段式相似的特點,給孩子來個先習得方法,再來個舉一反三的,可是有時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想讓他們自主學習,真的只是美好的幻想,孩子們不知道如何自主,自己又總是不自覺得又將孩子們攥在了自己的手心,慢慢教,慢慢學,要耐心啊,語文老師!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文章以“搭船的鳥”為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我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字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 “搭”字在課題中的含義。李雨蒙站起來就説是 “搭窩”的意思,因為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沒有説什麼就讓她坐下了。在這裏我應該進行適當的評價,把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學完課文後自己判斷,這個字在課題中是不是她剛才説的意思。不過好在學完課文後我又讓李雨蒙回答了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使她和大家都真正明白了“搭”字的含義。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小鳥的美麗和可愛展開討論,它為什麼美麗可愛?帶着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我又及時的讓學生按照書中的寫法進行了仿寫,使學生在習作方面進行了鍛鍊。體現小鳥的可愛,學生能夠抓住重點詞語“一下子”、“沒一會”。這兩個詞都是説翠鳥捕魚速度快,用的時間短,學生在這裏又補充了很多表示時間短的詞語,如:“馬上”“突然”“立刻”等,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銜”體現了翠鳥捕魚的技術很高,通過詞語的替換,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用詞的巧妙。

我通過一個個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力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我覺得這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一、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慾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二、通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三、仿寫練習,教給了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使學生的習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當然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以後在備課的時候不只要備教材,還應該備學生,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台階。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選取了讓學生自主質疑,然後圍繞疑點深入研讀課文,逐字逐句體會、尋找答案,最後熟讀成頌、昇華感情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既體現語文課的教學特點,又切實有效地進行了思想教育,一舉兩得。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字裏行間體會醜小鴨的種.種不幸遭遇,進而感受應對不幸的境遇,要有信心,只要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頑強生活,幸福的生活必須會到來,並且能汲取課文的精神力量來鞭策自己的學習。在教學中,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在課伊始,理解了課題,簡要學習了生字詞後,我便出示課文最後一段,請學生仔細品讀:“‘新來了一隻天鵝,一隻美麗的天鵝!’孩子們在湖邊叫起來。醜小鴨太高興了,他揚起翅膀,伸長脖子,從心底裏發出快樂的呼喊:‘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幸福的一天!’”初讀之後,學生明白這是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興奮、喜悦的情緒。但深究下去,卻並不只是這麼簡單。醜小鴨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表現,為什麼會發出快樂的呼喊他究竟懷着怎樣的一種感情呢是什麼讓醜小鴨如此興奮、喜悦呢這些問題是打開文章思路的重要環節。於是我引導學生針對這段話提出些什麼問題。學生準確的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於是課堂的教學因疑而起,學生的探究熱情開始激發。

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課中,我有意識地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時,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風浪,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勇敢地向問題和困難挑戰,就必須能獲得成功。這節課,就讓我們一齊來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信心”這些話既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又暗中滲透了本文的精神——戰勝困難、頑強生活。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便開始分成學習小組自主學習,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用心從課文中尋出問題的答案,為後一環節的交流作準備。

三、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學生圍繞“醜小鴨為什麼會發出快樂的呼喊他懷着怎樣的情緒”兩個問題,自己的發現和理解與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將不斷的深入體會醜小鴨所經歷的種.種不幸,而教師就在其中起點撥作用,引導學生更深透的領會文章的,進而產生對醜小鴨以前不幸遭遇的同情,在感情上與醜小鴨發生強烈的共鳴,為下一步的昇華感情、明理導行埋下感情的伏筆。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課文學習完了,學生對醜小鴨的境遇已經具有了深深的同情,也為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感到高興。這時,我順勢提問:“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學生就能很自然地説出要像醜小鴨那樣遇到困難不灰心,勇敢應對困難,這樣才有好的結果。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要把課文的精神融進學習領域:“是啊,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也就應像醜小鴨一樣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頑強生活。願這種精神能激勵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至此,課文學習與德育滲透已圓滿結束,課雖結,情猶存……

但是,本課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些許的遺憾,在把握課堂機制上,課堂每一環節再緊湊方面尚需努力。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經過幾天緊張的準備,《孔繁森》一課終於上完了,而且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但再好的課也會有缺憾,現就我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和欠缺的地方作如下總結。

一、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

孔繁森是8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一個生活在當代的8歲孩子來説是遙遠的,要想讓孩子們理解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是學習本課的一個難點。為了讓孩子們對孔繁森有一些瞭解,課前我佈置孩子們收集孔繁森的資料。孩子們找了很多,有孔繁森的簡歷,有他的人生格言,有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關於阿里地區的資料,但沒有人收集關於他的小故事。這是一個欠缺。為此,在課堂上我給孩子們講了孔繁森為挽救一位突發肺病,被濃痰堵住喉嚨的藏族老人,用聽診器的皮管為老人吸痰的故事。然後播放《公僕贊》並配有關孔繁森的影視資料、圖片。這樣,學生對孔繁森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和初步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創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

二、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語言

《孔繁森》這篇課文,講述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並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故事。如果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細細品讀,挖掘句子中藴含的深厚情感,是很難讓人感動的。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從中體會感情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例如,學習“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藏族孤兒”一段時,我聲情並茂地説:“孔繁森在西藏做的許多事情都讓藏胞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請你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有沒有讓你也感動的句子。”學生帶着要求去讀。交流時,有的學生説:“最讓我感動的是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這時我問他“讀這句話時,你心裏有什麼感受?”學生説他覺得這三個孩子失去了親人,很可憐。我又提出:“你能不能帶着對這三個孩子的同情去讀好這個句子?”這個句子讀好了,再讓學生去找有沒更讓人感動的地方了?學生會找到“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這時,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疼他、愛他的。學生們很自然就能想到孔繁森怎樣愛這三個孤兒。有的學生還聯繫後文中“你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這一句來體會孔繁森對孤兒的愛。此外,到底哪些句子會讓學生感動,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例如,有個學生講他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是“1992年,拉薩附近發生了大地震”。剛開始,我覺得奇怪,這一句怎麼會打動他呢?讓他説明理由時,他講:“那裏發生了地震,一定會有很多孩子失去親人,成為孤兒。”看,孩子的想象多麼豐富。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文教學要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顯示出其優勢。但歸根結底,媒體只能起輔助教學作用。它的運用在精不在多,用在恰當的時候,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假若不注意媒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就會搞的課堂花稍、氣氛活潑,而效果不佳。在講《孔繁森》一文時,幻燈片由最初設計的十張,減至七張,又減為四張,最後只剩下了一張配有孔繁森影視資料、圖片的《公僕贊》。原來我計劃在結課時播放《公僕贊》,想起到深化中心、渲染氣氛的作用。通過試講,感覺效果不好,不如放在開頭,既讓學生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蹟,又營造了氣氛。為學生學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習慣,教師就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在上《孔繁森》一課時,課中有個小活動,讓學生通過表演再現孔繁森去醫院獻血的情境。活動時,我只注重指導兩個小演員而忽略了其餘學生,出現了紀律渙散的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值得注意。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誠於衷而行於外”,以精神飽滿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恰當地組織教學。教師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對一個個問題導語,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1、力求在“讀”中凸顯語文味十足的有效教學課堂——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説: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如本節課中,讓學生自由朗讀、全班齊讀、男女生分讀、師生對讀……“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在幫助學生理解中心句時,運用“剝筍法”,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細細品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如讓學生規範地書寫生字,對重點句子的勾畫批註,這些都力求彰顯語文味。

2、入情入境,營造氛圍。

(1)選擇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流暢導入。

(2)理解幸福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朗讀文字,欣賞生活中的幸福:由文本中的鐵路工人養護鐵路到奧運冠軍的辛苦付出、終有回報,由淺入深。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祝福》是一篇老教材了,教了無數次,可仍然覺得不容易教。這是因為此文學起來較難。學生學習時不感興趣,對那個時代的背景不瞭解。

從授課過程來看,學生並不能理解祥林嫂生活的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的人,不瞭解為什麼祥林嫂的再嫁居然會有那麼大的悲劇,居然會遭到那麼多人的歧視。因此授課過程中總是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面對着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學生居然可以笑得出來,面對祥林嫂反覆地説阿毛的故事,學生更是不解。祥林嫂在學生的眼中是個不值得同情的人。

面對學生的笑聲,我竟無言以對,這不能不説是一種悲哀。面對我的提問,學生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的課的設計是不成功的,因為我沒辦法讓學生入境。教學的切入點真是不容易找啊。

經典如何上好,這是擺在我們現代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那個時代那些人那些事,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我們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明白,把學生深深地帶進去,再淺淺地走出來,這是一線語文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前不久,執教了《秋遊》這一課,頗有感悟,現總結如下:

一、提供動口的平台

讓孩子興致勃勃地説,讓孩子一吐為快,讓孩子能説會道,這是孩子的需要,是語文教學培養的一項目標,也是主動學習的一個標誌。本節課通過想象填空:天上的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看圖填空:同學們有的( ),有的( ),有的( )。等一系列形式,喚醒孩子的思維意識,拓展孩子的想象、説話空間。

二、創設動手的條件

“動腦又動手,才能有創造”。讓孩子充分動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感悟。本節課為了增強孩子對秋天“色彩斑斕”這一認識,我採用了讓孩子為簡筆畫“稻子”、“棉花”、“高粱”配色;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填空等方式,在發揮孩子主動性的同時使其創造性也得以展現。

三、 拓寬動腦的空間

“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語文學習中要讓孩子多動腦、能動腦、愛動腦,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本節課中,我進行了如下設計:(1)運用“螞蚱”圖片,直觀感知,鼓勵其多方查找資料,增長知識。(2)讓孩子在讀詞中釋詞,在釋詞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3)初步教給默讀的方法,學會集中注意力默讀。……

四、營造寬鬆的環境

低年級孩子因年齡限制,注意力易分散,針對這一特點,我結合課文意境,採用了吟誦“秋”詩,放聲唱“秋”,配樂讀“秋”等手段,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和諧、優美的意境中好學、樂學、善學。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本課下來總體感覺還不是很理想,還是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學時語速要再緊湊一些。但是我認為認認真真地去準備這樣的一節課,加上各位名師指導,老師之間互相討論,能夠使得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所以這次的課上下來,讓我受益良多。

在教學本課之前,一直為本課的教學設計左思右想,絞盡腦汁。並且看了許多有關本課的教案,以及網上的一些教學視頻,並吸取一些認為適合自己教學的設計方案。就教學設計而言,原本打算以“驕傲”一詞作為導入,先讓學生用“驕傲”説一句話,預設:我當了班幹部,媽媽為我感到驕傲!這裏的驕傲就是自豪的意思。或者學生説:“雖然我這次考試考到班級第一名,但是也不能太驕傲。”那麼這時老師可以説在這裏,驕傲又翹尾巴的意思,有些洋洋自得。另外可以用課件補充第三種意思。但是最終考慮到,學生可能在用詞説話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而且不一定能達到老師所希望學生説出的各種不同含義的驕傲,於是將這個方案捨棄,直接由教師送“驕傲”如題。至於當時一位老師提出學生可能會不明白這裏的驕傲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教學完本課,學生就會明白原來老奶奶為小男孩感到驕傲就是自豪的意思。並拓展驕傲的其它意思。我的一位師傅告訴我,先不要考慮怎樣將課堂上出新花樣,而是要知道這節課你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不要只考慮自己要怎麼教,而要考慮教會學生什麼。以這個為中心加入一些花樣,這樣就是錦上添花。我認為説得很對,於是先做好達成目標的這個任務。但最終還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上了一堂家常課。

課堂中還有很多做的不夠的地方,我自己認為其中在生字詞教學中雖然花的時間很多,但是課後想想,發現自己只落實了學生對生字的讀音,欠缺落實記住字形。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上歸納的不是很好,還有評價語還需要豐富起來。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第七屆青年教師賽教課,這一次參賽的課文是《誰的本領大》。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教學時重點要注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通過學習課文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認識自己、看待他們。怎樣指導學生朗讀,並明白課文中藴含的道理呢?我採用了“想一想”、“説一説”、“讀一讀”、“演一演”的方法。

“想一想”:每次比賽前,讓學生想想風和太陽有什麼心理活動,這實際上為學生感情朗讀作鋪墊。比如,在風和太陽第一次比本領時,為了體會它們的驕傲、自信,我設計了這樣的句式:要比這個,那可是我的________,我只要_____________,這小孩還不________________。通過訓練,幫助孩子準確地把握情感,這樣再指導學生朗讀時就不用花大力氣了,也就自然地水到渠成了。

“説一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參與、實踐。在語文教學中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説”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我在課堂上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暢所欲言的熱烈氛圍,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生“説話”的積極性。在一開課的時候,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變為填空題,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通過完成練習,理解課文。結束課時,在學生懂得道理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演演兩次比賽結束之後,太陽和風先生會説些什麼,使文章的中心得到昇華。

“讀一讀”:本站教學就應該書聲琅琅,情趣濃濃。教師應帶領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在指導學生朗讀對話時,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尤其是教師鼓勵性的評議,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演一演”: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裹緊”、“脱下”,把一些抽象的東西直觀地展現出來。

今天在教學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1、指導學生朗讀倉促了些。雖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讀書的地方挺多的,如快速讀、自由讀、男女生互讀、加上表情和動作讀,但是教師指導的力度還不夠,讓學生評讀也是少之又少,有點像走過場。再加上對於今天上課的學生不是很熟悉,沒有能照顧到高、中、低這三檔孩子。因為我覺得不同的學生,朗讀目標的定位是不同的,是有層次的。只有讓每一個孩子有所得,並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發展,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斷地超越現狀,以達到朗讀能力的提高。

2、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練、風趣。俗話説: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覺得自己是“話到用時方恨少”。課堂上的語言,有時不夠精煉、風趣。

感謝這次青賽課,讓我正視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和其他老師的差距,也確定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希望今後我的語文教學能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温馨、和諧的人文環境,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孩子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我希望我的語文教學能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我希望我的語文教學能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我還希望我的語文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十分重要,作為老師不可放過每一位學生。採用不同方式幫助,指導、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好。關注讀通課文這一環節等於關注學生的知識缺陷與理解的錯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在這重要的環節,本人非常重視。這篇課文很美,內容淺顯、描繪的畫面卻很美,讀起來富有音樂韻律的美感。在引導讀的時候,聲音要輕快些,讓我們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斷地澤像清泉那樣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泉水的幾次説話要用輕鬆,自豪的語氣來讀。為了讀中求樂,“引讀、分角色讀、合作讀、配樂聽讀”是本人在本課中引導朗讀的一個特色,學生很快樂。

寫字教學是二年級教學重點。在觀察與評價中共享寫字情趣,師生互評、生生互相評、並重點授之寫字的方法。(老師的範寫尤其重要,讓學生親臨老師書寫的快樂,或許真能直到“身教重於言教 ”老師運筆方式與情感流露,使學生有渴望試寫的感覺,其實寫好字是一種語文修養。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醜小鴨》是人教版二(下)的一篇課文,也是安徒生十分有代表的一篇童話故事,寓意是十分深刻的,但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是無論無何也不會真正理解安徒生先生寫這篇童話的真正用意的,作為老師我們就應怎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資料,指導他們讀好這篇童話才是教學的真正難點和重點。

一、讀準讀好課文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它就應成為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牢牢把握住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給予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必須的方法,激發學生閲讀的慾望和空間。例: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從讀得正確到讀出必須的語感;默讀課文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指名讀,男女分主角讀,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讓孩子在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二、想象是理解和朗讀之間的橋樑

課堂上,我多處讓學生髮揮想象,,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比如:你是醜小鴨的朋友你會怎樣嘲笑他?如果你是醜小鴨你會想些什麼?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驗,並讓他們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課文,讓他們用稚嫩純真的童心自由地去體驗自然,想象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三、語言文字積累也很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再三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加強感悟,例如:在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中,我抓住“欺負、厭惡、孤單、譏笑”等詞語重點理解,,他們更能深刻感受到醜小鴨所遭遇的悲慘命運。課文中的很多詞語課後我也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這樣會對他們今後的寫作打好基礎。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1、發揮想象,昇華人物特點。

在完成了上述的三個板塊教學後,我留給學生一個當堂完成的寫話作業——晚上,小女孩的一家人又談論起愛因斯坦。想一想,他們都會説些什麼呢?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愛因斯坦有了全面的認識,而這種認識必然在他們的寫話中有所體現。學生都能想象得到小女孩在經過和愛因斯坦的一段相處之後對愛因斯坦也有了全面的認識,她更多的認識到了愛因斯坦的偉大。小女孩的家人則更多的通過小女孩的眼睛看到了一個走下了神壇的愛因斯坦。於是,一個立體的愛因斯坦就站在了小女孩的一家人面前,也站在了我們大家的面前。人物的特點也適時地得到了昇華,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2、存在的問題

“ 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因生活經驗、個體感悟因素的不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的不同,對於文本的理解也必然有所差異。在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時,我發現有的孩子還沒能全面的、立體的認識愛因斯坦,還停留在類似於小女孩初次遇到愛因斯坦時的感受。針對此況,我並沒有否定,而是傾聽,並且引導他自己分析,然後再針對學生的意識情況輕聲進行個別交流。學生在老師的輕言細語中和老師再一次回味了課文,最終也認識到了自己對愛因斯坦的認識還不夠全面。

另外學生在朗讀方面還存在這一些問題,比如讀書時添字漏字、字序顛倒等情況時有發生。也許是和第一課時隔的時間長了些的原因(第一課時是上週五上的),但細細想來,應該跟我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不夠有一定關係。心中老想着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讓他們讀得還不是很多很透,這才造成了學生讀書時也偏急了些,於是結結巴巴、反反覆覆的情況才會出現了好幾次。

這堂課是上完了,但是課後的事情還沒有完。只有不斷地總結、反思,才能讓自己的課越上越好!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由於全文這四段結構基本相同,我設計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二、三自然段,通過檢查朗讀來檢查自學的效果。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以自己操作課件,欣賞四季圖。最後一段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給春天畫太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春天的類。

以讀帶説,深思善感 。一年級的學生,語言正處在發展階段,掌握的語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意思。更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先引導學生讀出課文中的語句,在反覆熟讀的基礎上,再教給他們按照問題的形式用文中語句引導回答。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表達得確切,説得流利、暢通,幫助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又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説的訓練,做到朗讀與思考有機結合,讀説相得益彰。我向學生提出:

“你有什麼疑問要問小哥哥嗎?”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讓學生通過思考再回答:1、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2、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紅紅的太陽送給冬天?3、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4、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彩色的太陽送給春天?發問促讀,問讀結合,讀中有思,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思考,讀而後答,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有利於學生的讀説訓練,以讀帶説。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課文主要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陳毅小時候因專心看書,把米飯燒糊了的故事。課文圍繞“神童”的“祕訣”展開,説明陳毅學習成績優秀,成為“神童”的“祕訣”是勤奮,從而揭示了“學問學問,多學多問”的道理。

文 中的主人公——陳毅,是建國後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長。學生對他卻不大熟悉,所以剛開始上課,我簡單地對陳毅做了一些介紹,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文本。整 個課堂圍繞“祕訣”展開,學生們通過尋找關鍵詞句來了解這位勤奮好學的“神童”,在這個過程中,藉助陳毅的榜樣作用,學生不僅瞭解了他的學習方法,更從字 裏行間體會到了陳毅那刻苦勤奮的精神。

回顧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自己比較滿意的方面。首先從導入課題上,我採用了先從“祕訣”着手,通過理 解詞語的方式直接引入課題,我自己覺得是比較自然的。再進入課文內容的教學中,我採用的是對課題進行質疑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過看課題質疑,學生從不同角 度提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即“祕訣”到底是什麼?因此,就由找“祕訣”入手,解決學生最想知道的問題,調動學生探知的積極性,解決學生最需要的,幫助 學生有效地學習課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會提問的能力。其次在教學內容上,從陳毅的學習方法引入到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彙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從而更明白陳毅成為“神童”不只是因為他學習勤奮,還因為他掌握了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學生的學習。最後我比較滿意的是在這節課中我對詞語理解的教學。 在這節課中我比較關注詞語的教學,在這節課中學習了“祕訣”、“名列前茅”、“總是”、“總算”等詞語,我用了找近義詞、查字典、造句、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但是我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自己仍存在許多的不足。首先就是學生的指導朗讀方面的指導。朗讀這方面一直以來都是 我班學生的弱項,學生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朗讀的拖沓、缺乏感情,所以這也是一直以來我比較關注的問題,但是可能自己沒有給予比較有效地指導,雖然學生在朗讀 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需改進。再次就是我在進行點評時的語言缺乏,這一直是我自己想改進但是好像又無從下手的地方。每一次學生給了一個答案,如果是對 的,我總是説“好的”、“不錯”、“你真聰明”等詞語,但是當學生給了一個錯誤的答案,我卻不能很好的給予點撥,引領他得到正確的答案,我好像遇到這種情 況,總是説“你再好好想想”,我自己也意識到其實這樣根本無法使學生理解問題,但是我自己可能因為教學經驗比較淺,無法給予他更好的點撥,這是在接下來的 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觀察、向有經驗的教師所學習的地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夠做到有效地點評。最後我覺得這節課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不是 很好。我觀察了我們班學生的表現,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是比較少的,也許他們是中年級,不像低年級的學生那麼活躍。但是我也觀察過其他班 級學生的上課情況,我發現我們班學生活躍性還是較低的,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通過與指導老師的交流,我瞭解要懂得多鼓勵、誇獎學生,激發他們學 習的積極性。

這些就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想法。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6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主要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宴時寫下千古名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教材的特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堅持把情景教學貫穿與始終。

首先,在學生理請一.二自然段的文脈後,我設計了讓學生表演邀請的場面,並進行評議,不僅使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創編語言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對語言文字有活生生的感受。此時再指導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學生通過朗讀.表演.評議,初步感受到了王勃的才氣,體會到了當場寫作的難度,為激起學生對王勃的敬佩之情作了鋪墊。

接下來我出示插圖中顯示的畫面,王勃站在藤王閣上,仔細觀察着什麼美景呢?創設情景,使學生在賞景中體會秋之寧靜.秋之壯美.秋之深遠,然後讓學生把眼前之景用語言表達出來,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賞景與説話,學生便如身臨其境,心有感悟。這時再讓學生用心的讀,讀得美如其景。同時,生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悦,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的和諧愉快,用自己的朗讀盡情地抒發着字裏行間藴涵的情感。

同時在教學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我把古文與今文對應結合,突破了理解古詩的難點,同時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抓住第三段結尾的省略號這個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課本走向課外,豐富想象能力。同時在輕讀〈〈藤王閣序〉〉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起學生對王勃的敬佩之情。讀後再説説為什麼這麼讀,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又培養了學生理解.感受.表達的能力。隨後的相互評價更激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在評價過程中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特別是對“胸有成竹”.“筆走如飛”這三個成語的理解產生了質的飛躍,使他們深深感到課文用詞的準確.精妙,並從中再次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華橫溢.文思敏捷.才智過人。接下來再請學生們思考從王勃身上你學到了什麼?通過這一環節,引領學生感悟人物思想內涵,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暗示了寫作方法,將情感態度目標與知識能力目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體現了文道統一的思想。

最後總結課文,遷徙運用,根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詩句,用自己的話,描繪自己想象到的景色,寫一段百字以上的景物描寫片段。通過這一總結延伸,把學生領到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發展個性的廣闊天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樹立大教育的觀點,走出課堂,以課內促課外,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7

《天安門廣場》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講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寬闊美麗,是聞名世界的最大、最美麗的廣場。在理解課文內容中,使學生從課文以天安門廣場的介紹與描繪中,知道中外聞名的天安門廣場上都有什麼,從而為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感到自豪,激

本文運用了大量的成語和四字詞組,使文章有形有色,如:紅牆黃瓦、雕樑畫棟、巍峨壯麗、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翩翩起舞等。同時還進行了對偶的運用:如“鮮花和彩燈輝映,禮花伴歌聲齊飛”節奏強烈。另外文中還有許多冷僻的名詞,如:金水橋、華表、漢白玉、人民英雄紀念碑等,並運用了比喻和象徵手法,讓我們感受到天安門廣場不僅壯觀,而且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也如紅日冉冉上升,日益富強,日益偉大,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教學中如果沒有攻克這些詞語和句子的難關,就很難領會廣場的壯觀,很難產生民族自豪感。

所以,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咬文嚼字,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好固定短語和冷僻詞及成語、長句,然後,讓學生交流預習中已經攻克的詞語,接着,運用大量的畫面讓學生對天安門廣場景物有直觀地瞭解,藉助形象理解語詞。

“鮮花和彩燈輝映,禮花伴歌聲齊飛”這一句,我讓學生回憶王勃的詩句,並學會在句中找對子,感受句子的節奏美,感受節日的喜慶與隆重。

攻克了這些難點,學生才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廣場的壯觀和美麗,莊嚴和遼闊,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