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讀書心得體會>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精選30篇)

讀書心得體會 閲讀(5.12K)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白鹿原》給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慢慢悠悠的看的,其中我還在百度上搜索了“聽”白鹿原,其實在我看來聽小説是比較不錯的,相比書説出來沒有那麼難懂,相比視頻它又具體了很多,所以在最後幾章我幾乎都是聽完的。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精選30篇)

初看白鹿原的時候我沒能理解到老師為什麼要我們看這部小説,一個男的娶了七個老婆竟然死了六個,我一直在疑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究竟是要以一個怎麼樣的心態來接受這個事實,然後還有勇氣去迎接第七個的到來,一個人要以怎樣的精神面貌才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僅僅只是因為自己是獨苗?僅僅只是傳宗接代?在故事的開始我們不難看到其實作者是承認鬼神之説的,從仙草看見的那些在房樑上的女人,到父親的去世,無一不體現了鬼神的蹤影。然而在故事上,他們體現的卻是不信神,僅僅是相信祖宗,這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忽略這些不計,其實看這篇文章我還是蠻有收穫的,起初看不覺得有什麼,以為就是兩個迷信家族間話長短,但後來看着看着就慢慢變得深刻了,在其中讓我影像最深的就是朱先生,是主人公白嘉軒的姐夫,他一生喜好不多,最喜歡的便是每日吟誦聖賢書,他與別的讀書子弟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因為一些預見屢屢應驗,以至於讓原上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大智者,有着神通的能力,在我看來,他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又自己的原則,博學,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志氣,是我一味欣賞她得原因,我覺得他不是有神通的,他只是有學識,有遠見而已,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他卻被混蛋紅衞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這也算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的一種抨擊吧。

或許基本上在別人看來都不太會注意小娥這個女人,因為她僅僅是故事的一個穿插,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她的結局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者正是希望用她得結局來諷刺那個時代的封建思想,在那個時候來説,小娥是奔放的,她有着自己的思想,她不甘心命運就是這樣,她敢於與命運做鬥爭,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實小娥沒有錯的,有錯的時不應該遇到那個時代,她只是爭取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做一個不愛自己自己也不愛的人的身邊,這有錯麼,如果命運不這麼安排,他只是希望和黑娃好好的過日子而已,在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面對黑娃的貧窮她也從不嫌棄,這樣的人在我們現在是絕對沒錯的,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後來作品中描寫到了一些詭異的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為自己報不平了吧!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

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長時間沒好好坐下來耐心地看完一部小説了,尤其是這樣的鴻篇鉅著,厚度甚至超越了我們的新華字典。不清楚為什麼,隨着自己慢慢長大,耐心卻越來越少。但這部小説卻被我破例細細地逐字逐句讀過了。

白鹿原這本書講的就是從晚清到建國初期,兩個家族的興衰史。套着時代變遷的背景下,總會給人一種史詩般的滄桑感。小説講述的是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兩大家族之間的悲歡離合。由於兩個家族的治家格言不同,導致兩個家族走向了兩個不同的結果。兩個家族同屬一個族系,又是原上兩個勢力強大,紛爭抗衡的兩個個體。兩個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是密不可分。故事跌宕起伏,其中心方法就是“風水輪流轉”,到小説尾部,才有一句關於祖墳的伏筆,就是説這好地界歸誰,誰就是原上的主宰。

貫穿文中有一隻白鹿,它是白鹿原的魂,它操縱白鹿原各家的興衰。還有一個先知,是他來發射各種神祕的預測,書中對此人的描寫有點近似於神。只可惜在中國的土地上,作為神活着總是壓力太大,最後還是死無全屍。

白鹿兩家既針鋒相對,又互有彼此:既有政治路線的對立,又有兒女親家的融合。

合上書本,輕輕閉上眼睛,腦子裏慢慢飛滿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畫面,古老的關中平原,蒼勁的八百里秦川,黝黑結實的陝北漢子,一幕幕故事鏡頭般在腦子裏變換,就像一部電視劇前面飛快切換的劇情鏡頭,清晰而凌亂,被陳忠實細密而宏大的語言編織出來的無窮意象像白鹿原上的鵝毛大雪般不停翻滾。

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道路,每個人的悲歡,每個人的命運,像一張巨大的網般複雜,又像落雪後的原坡一樣直觀而簡單,正如紅樓裏那首“飛鳥亂投林”: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然而,結束就是結束麼?白嘉軒還是繼續揹着他的鍋蓋捱守殘年,白鹿村的生息繁衍依然如千百年來一樣新舊更替,共產黨的“風攪雪”繼續在中華大地上激盪,冤假錯案依然層出不窮,該出生的人還在出生,該死去的人還在相繼死去,有人彪炳青史,有人遺臭百年,春風得意的叛徒依然逍遙無度,朝不保夕的逃亡者還在遙遙無期地盼着真正的晴天早日到來……

掩卷之餘,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沒人把這部書改編成劇本,拍成電視劇?但真拍了不知道會被當局和諧掉多少文字的真實和歷史的遺恨,或許,還是不拍的好。

小説的中心人物,毫無疑問是白嘉軒,但其他諸如鹿子霖、鹿三等也決不是一般的配角,而他們的命運卻成了白嘉軒的配角,其餘諸如白家和鹿家的小輩,個個飽滿動人,演繹着自身與眾不同的人生悲歡。最光芒四射的當屬朱先生,這位關中大儒飽學之士,充滿傳奇色彩,猶如神人降世,冷眼斜睨着白鹿原上發生的一切,陽光也好,雨雪也罷,該經歷的總要經歷,無可迴避,也無需迴避,當一切降臨,用身體擋住便是。

整個白鹿原上,骨頭最硬的也許就是白嘉軒和朱先生了,書中卻給這兩個人安排了一個不易覺察的共同點:“本錢”非比常物,而“本錢”大的男人都是有血性的硬漢子。或許也這是因為這一點,才讓兩個精神境界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的人有着極其相似的生活準則: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所以兩個人從不同角度都獲得了極高的社會聲望和地位,一個是德高望重的族長,一個是朝野欽佩的碩儒,文化水平相差懸殊,卻同樣的深明大義,把原則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同樣的對着憑着良心做事,面對任何人都可以問心無愧,讓自己的一生都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晾曬,這是一種常人無法企及的境界。但凡自己説過的話和做過的事,就不怕任何人評説,因為,世人自有公論。

反觀當下,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如此?且不説個人,哪一個組織能説自身沒有見不得光的內容?小到家庭,大到家國政黨,有誰不在努力掩飾甚至埋藏自己陰暗的過去和內心?中國有句古話“家醜不可外揚”,其實何止是不可“外揚”呢?就連內部也能少一個人知道就多對一個人隱瞞吧。

既是自己做下的事和自己存在的問題,卻還害怕別人評説,以至於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壓制別人評説,這便是心虛的典型表現,而胸襟坦蕩的人是不會心虛的。古人還有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也,而有些人卻忘得一乾二淨了,專幹寫防民之口的勾當。古人又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然還能煮粥,而這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有些人卻忘得更乾淨,在他們眼中,水是最柔弱的一種物質而已,自己鑄個什麼模子,水就能變成什麼形狀,自己挖個到哪的溝渠,就能把水引到哪裏去,可他們卻忘了黃河屢改故道的先例了。總有一天,無窮的“圍追堵截”會讓黃河再次氾濫的,我們等待着。

不敢面對自己的人,是可恥的!

朱先生死後,他的葬禮也成了原上人長久以來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不濛濛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用磚箍墓……他不喜歡那張蒙臉紙矇住他死後的目光和心思,傳説聖人和凡人其實也就是一張蒙臉紙的差距,那張紙矇住了凡人的眼睛,朱先生自然不是凡人,所以他用不着蒙臉紙,他要直面青天。葬禮上,他“最好的學生”土匪黑娃給他題了這麼一副沉重有力的輓聯: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

其實,我們的要求沒那麼高。有錯沒關係,但別掩飾:

不怕平生有愧事,只怕不敢對青天!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3

這段時間睡覺前都窩在被子裏面看白鹿原,在網上下的TXT格式的文本,然後再藍牙到我的手機上。

我一向不太喜歡去看文學性很強的書籍,因為那種顧全多方面因素而寫成的文章總是讀起來讓人惆悵,我喜歡看雜文,不僅是因為這種文體喜歡用隱喻,也是因為通過這種文章能瞭解作者對於社會和生活的一種態度,簡單點説就是現實,我喜歡看現實的東西,縱然它現在很是骯髒。雜文篇幅短小,花去的時間短,文學性的書籍需要耐着性子去慢慢看,我沒有那麼多閒雜的時間去看那種厚厚的如同磚塊的書,下電子書的時候我不知道這本書的厚度,也沒去檢索它有多少字,反正能看到哪就在哪留一個標記就可以了。

關於白鹿原這本書,老早就聽有人提起過,一直沒去看,那天不經意看到這本書被改作電影了,還是張豐毅、段奕宏去參演的就饒有興致的去下來看看,不曾想看完後讓人心裏很不是個滋味。這部小説跨越的時間很長,涵蓋了清末,國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後幾個階段,不過重點描述的是解放前這一段時間。作者陳忠實用細膩的筆觸揭開了我們所不熟悉的那個年代的百姓面貌,那是一種骨子裏面含有精神力量的紮實老百姓,當然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但是無一例外的是有着最原始思想的那代人永遠都保留有道德這種最有價值的觀念,當那種推翻舊制度的思想風潮衝擊白鹿原上那種最古老原始的思想的時候,很不難的看出那種新舊思想在一起碰撞所帶來的人性與制度的變化,一種有着被世俗認為是最落後的思想完全被新的一種思想強壓着,被糟蹋着,可笑的是到了最後能夠維持着原上那片淨土的依舊是那老祖輩留下來的道德,那種由底層人民帶來的衝破頭腦的革命理想主義精神散發的只能是毀滅原有的那份道義。

整本書裏面站在一箇中立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地主階級這個被我們從下所唾棄的階級的真實的面貌,我看到的不是那種欺壓百姓胡作非為的惡霸,而是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單獨的人,為了道義而存活的人,這正是現在社會上所缺失的東

西。盲目的追隨者造成了動亂,而這種動亂是埋沒人性的,當我讀到書的前半部分的時候,對於黑娃這個角色我是不恥的,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長,他的所作所為完全都是不道義的,哪怕是他被利用到所謂的宣揚共產主義思想上面,一個底層的人民被誤導為只要造反就是革命的話,那他帶來的災難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這種新的思潮割斷了人們對於平靜生活的追求。整本書是圍繞着白嘉軒來發展的,作為一個村子的族長,他肩負的不僅僅是整個家族的安寧,還有對於整個封建底層道義的一種維持,他過的並不平靜,他用他的活法告訴了很多人,祖宗的精髓不能丟,縱觀整本書,封建殘餘思想是不可避免的,它所講述的那個時代是離不開這種環境襯托。

一個時代有它存在的客觀因素,白鹿原上每個人都有時代的烙印,它無不例外的映射了我們周邊的人,可以説通過這本書我改變了以前的一些看法,也改變了我對舊思想的一種認識。反過來看看時下的社會,我們還留有祖輩的什麼,中國的文化如同既要熄滅的煙火一般,我們看不到它的真正作用,我們也感受不到那種古老的思想對於上層社會的影響。

就如同現在的我,沒有靈魂的寄託,也如同大多數人一樣,有的只是一副皮囊·····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4

初讀陳忠實老師的著作是在上國中二年級的時候。無意中從校圖書館借閲而來的一本[白鹿原]利用每天課間時間匆匆讀一小章節。不到一月時間就讀完了那部小説。

時隔六年後我又在工作之餘寒冬之夜拿起了這本經久不衰的著作,一杯苦茶,一根紙煙。依靠在牀頭上。仔細的翻開了書本的第一頁。這頁寫着一句經典名言,小説是一部民族的祕史…… 從白嘉軒青年開始,最後呈現了一個老年的白嘉軒,長達幾十年中,白鹿原的人經歷了清末、軍閥時期、民國,最後是新中國,委實算得上一出波瀾壯闊的畫卷。

我們所看到的白孝文一輩,都是透過白嘉軒、朱先生、冷先生、鹿子霖的角度和眼光,所以,無一例外逃不過輪迴中“禍福相依”的宿命。

以當時人的眼光和價值觀來看,白嘉軒無疑是成功的:大兒子成了縣長,父母都是善終,自個兒對人對事都有着符合鄉里百姓認同的規矩,家庭 的門風和光景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並未因世事紛亂出事。所有這些都能算上幸福,但是,如果從最後鹿子霖的眼光來看呢?這一切又抵得上他在地邊摸出來的幾顆羊奶奶嗎?

如果以現在的評判標準來看,白嘉軒未必不可以看成是一個老頑固,他不同意兒女上“洋學堂”,不讓兒子到原外去闖蕩,固執地堅守着一些不合時宜的族規,以至於讓黑娃和田小娥流離失所,性情大變,從某些嚴重的角度來説,他是純粹錯誤的。相反,鹿子霖更具有開拓精神和實幹精神,鹿子霖除了自身積極投入鬥爭,也並不反對兩個兒子到原外去,只是某些時候,精明得過了頭,反被純樸的莊稼人恥笑。

誰是誰非,這問題不必爭論。因為本沒有是非可論。現在我們都已明白,真正的生活並非像小時看電影一樣一定要分個好與壞,並不一定要問個清紅皂白,最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在進行着。

白嘉軒的生活就是謹守族規鄉約和白家的祖業;鹿子霖的生活就是努力作個人上人,讓鹿家蓋過白家;朱先生的生活就是飽讀詩書,教學傳道但並不忘國家;黑娃的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追求又不斷打碎的循環;白靈的生活就是堅守心中信念並不懈努力;白孝文的生活就是時刻調整生活座標以適應局勢發展需要;甚至鹿三整日挖地種田、田小娥偷漢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均是當事人進行着或已進行過的生活軌跡和真實表現。

只不過誰也不能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都不曾好好認真的思索過這問題,才會演出這麼一本鉅著來。白嘉軒看不起鹿子霖整日想當官,鹿三最氣黑娃的背宗離祖,白孝文被鹿三一句話激出了志氣,鹿子霖為白家下了一個又一個圈套,朱先生的風骨被所有人敬重着,全村人都鄙視田小娥的淫蕩,這些喜、怒、哀、樂,明的、暗的因素摻合到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白鹿原。

如果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故事的結局將是合理而圓滿的。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家每一個人都在為時局的混亂和信念的搖擺付出代價,當然,也在收穫着一些想要的不想要的東西。沒有誰能長久地笑傲白鹿原!沒有誰就一定是個孬種!沒有誰知道自己人生的幸福何時可達!沒有誰明白未來會是什麼樣!這些普普通通的感歎號,就是現實的一種寫照。從這點來説,我們今天這些所謂新世紀的人同半個世紀以前的白鹿原人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要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呢?那可未必能為這個結局和這些人生歷程喜悦吧!

白孝文由堂堂正正的族長敗落成叫化子,再進入保安團做民國的走狗,最後卻又陰謀地當上了新中國的縣長,這一段路程活得可夠瀟灑?黑娃從下人的兒子進步到外村打長工,卻與地主小老婆通姦,滿心歡喜地把田小娥領回家卻被打得流離失所,跟着農協鬧革命,失敗了就去做土匪,最後投誠起義,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卻又被槍斃,這樣的人生可夠幸福?鹿兆鵬整日風裏來雨裏去,躲明槍躲暗箭,革命成功了卻再無音訊;白靈辛辛苦苦找到了部隊卻被當作特務活埋;鹿兆海沒有死在小日本槍下,卻死在中國人手裏;更別提白嘉軒和鹿子霖所受的委屈和經歷的風霜了,這些人生可過得暢快淋漓?就連一生快意無比、個性鮮明的朱先生不也有過想打小日本卻被軟硬兼施勸回來,想修縣誌卻沒錢印書的侷促事嗎?

那麼,這麼委屈和灰色的人生,問題出在哪裏呢?我們沒有看見上述主人公因為生活的不順心不抹脖子,也沒有看見他們就此灰心喪氣了,支撐他們生活的力量來自哪裏?信念又是什麼?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再次回顧這本書的背景。從清末的1890年代到新中國成立的1950年代,時間跨度經過了整整半個世紀,作家把主人公們這半個世紀裏所有“大事”全都籠到了一塊兒,因此,我們“吃”到的是一個“壓縮餅乾”。恰恰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裏一直有着得勢需低調壓抑、失利更加小心謹慎的教誨,這此教誨被做為齊家治國,修身養性的精髓傳誦了整整兩千年,就連不識字的農民比如鹿三都知道,更別説有些墨水的白嘉軒等人,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一幅沒有上色的畫。

他們有這麼多的不開心,有過幸福和歡樂嗎?有。

如果沒有歡樂,人生有何意義?想想白嘉軒看見眾人對他信任和尊重的目光時有何感想?想想白孝文抱着小娥時,做了縣長時有何感受?想想鹿子霖意外看到他的孫子時有何感受?想想鹿兆鵬與白靈結成夫妻時有何感受?想想朱先生看見黑娃愈來愈上進時有何感受?為些片段,可以列舉更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灰色中的繁花,並且是彩色的!

關中的男人都是條漢子,那厚厚的黃土,不知造就了多少英雄豪傑啊!甚至,連白鹿原這些普通的百姓都如許的動人!

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人生,什麼又才是真正的活法。每一個人只是時間長河裏的一瞬,這一瞬,你可過得精彩和快樂?你可過得問心無愧?

有空不妨讀讀,作事不妨學學。肉身雖逝,但有些精神和不成文的東西仍然可以給我們啟迪。挫折時不妨想想白嘉軒,需要信念時不妨想想白靈,面對榮華不妨想想黑娃,難抑慾望時不妨想想田小娥……

如此等等,可助我們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而浮華,終將過去 ,風雨飄零也罷,麗日清風也罷,什麼樣的人生,會是你想要的人生?

掩卷無語,不妨想想這個問題。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5

陳忠實的長篇小説《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等。全書濃縮着深沉的民族歷史,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1993年6月出版後,其暢銷和廣受海內外讀者讚賞歡迎的程度,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所罕見。它先是榮獲陝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1997年榮獲中國長篇小説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被改編成同名話劇、電影等多種形式。我們説《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是當代中國作家羣中的大家之一,也就不算誇張了他畢竟以自己震驚中外文壇的非同凡響的佳作而達到了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部最早出版於一九九三年的小説,我是陝西人而且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説這一個遺憾!

這本書包含了太多內容,涉及了太多方面,更是顛覆了我的很多看法。看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那就講講自己感觸較深的地方吧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我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

紅軍並不像電視裏演得那樣。接受了許多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我才發現很多事並不能盡信書,太多的真相掩藏在短短的幾行鉛字背後,就像人死後一塊石碑就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當中有多少故事,是非對錯,又怎能斷言得如此輕易。從書上可以看到,紅軍並沒有我們灌輸的那樣偉大。革命尚未成功,白靈反而被自己人給咬了,她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將白靈活埋,這犧牲真是犧牲的冤枉!好沒意義!

最初覺得,書中反映了在那個年代,人們愚昧無知的迷信着。封建文化腐朽和泯滅了他們的人性。可是後來,我又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又覺得,經過不斷的洗腦,無神論的灌輸,現在社會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一個結果是信仰的缺失,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已經不怕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做了壞事和自己是否會遭報應沒有必然聯繫。過去的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精密嚴格的法律體系,人們也本本分分的憑良心生活做事。

也許,封建主義也有其可取的地方,並非是一無是處。畢竟封建主義֪ͨ我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最長,它的存在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一棍子把它打死未免有些走極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走極端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會比較合理吧。

書中還有一點讓我欣賞的地方:書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甚至可以説,白鹿村每個人都絕非善類,正值如白嘉軒也會幹出偷換風水寶地,借人生子這種事。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人物的複雜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

總之,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不過,書中的一句原話倒是很貼切: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書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這是真理。真真切切。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6

《白鹿原》已經讀完了一段時間,一直未敢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如此的作品總是讓我內心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迷局裏,困惑不已。是否是因為一個人的緣由,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想這些事情?我試着解嘲下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平靜,然後把自己的一點點感想寫下來,也算作自己的點點紀念。

正如前幾日在微博中所言,讀了《白鹿原》後,對於難料的世事,叵測的人心會有不一樣的認知。我無法從自身的角度去解讀我所知曉的過往,於是陷入困頓中。

是我們太過於卑賤,還是這方土地太過於驕橫?我們殘殺同胞時沒有絲毫的不忍,而駕馭這方土地的人都被奉之於神靈。亦或者,我們自千百年來都灌輸着等級的觀念。我們習慣了仰視高階層者,獻上阿諛;俯視低階層者,給予憐憫。俯仰之間,便有人苦心積慮逃脱自己的階層攀向更高的階層。而在這攀爬的過程中,各種手段無不用其極。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我困惑於此。比之戰爭中殘酷血腥,我更忌憚於人內心陰險狡詐的一面,也總是不解,人的內心到了什麼樣的地步才能如此。

千百年來,有多少“鹿”被假指成了“馬”,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命喪黃泉?黨同伐異。非己若者,其心必異,必殺之。在黨伐中,又有多少人依附於某個派系,渴望搭上穿越階層的直通車。有人跟對了,功成名就;有人跟錯了,其結果可想而知。哎,中國這個內耗無比強大的民族!生氣!

可憐了那些鹿,莫名的背上了殺人的罪名。很佩服胡適寫出《容忍與自由》。

於是,我常常感恩,感恩生活於這個年代,生活於這個至少屁民可以選擇不參與政治爭鬥,還可以靠雙手自食其力的年代。假若在那些動盪的年代,我是否也會被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被遊街被示眾,然後從這世上抹去,亦或者與自己至親至近的人劃清界限,還要親自動手義正視聽。從前,聽到很多人移民,我都是不恥的。如今,卻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只要他自己覺得這樣舒適,而又沒有妨礙別人,就好。

寫了許多,卻不知道自己想要説些什麼。無力的吐槽~~

我向往美好的生活,我相信生活越來越好!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7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陳忠實在這部四十多萬字的小説開篇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而在讀完《白鹿原》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話的貼切,黃土塬上的一段歷史,借這部小説充分展現。

起篇的情節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誕的,配角冷先生借獨特詭異的治病方法、男一號白嘉軒借連娶七房女人的壯舉、關鍵人物朱先生借遊學南方的奇趣經歷、故事主場景白鹿原借有關白鹿的神妙傳説閃亮登場,抓人,一下子將我拉進小説。

接着,作者着力描繪的便是原上人們的生活,家庭的紛爭、家族的爭鬥、改朝換代的動盪一一上演,人物眾多,事件繁雜,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徵逐漸明晰,看這一段,我感覺是在觀賞一幅漸漸展開的塬上風情畫卷,但,作者的用意絕非如此簡單,在一個個故事的推進中,他已經將小説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觀進行了自然的劃分,同樣出生在那片黃土塬上的人們,開始漸行漸遠。

清廷倒台、軍閥混戰、民國建立、國共合作、合作破裂、兩黨相爭、抗日衞國、解放、*,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將小説情節逐級推向*,故事的重點似乎也從老一代逐漸轉移到新一代的已經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們或國或共、或由共變國、或由國變共、甚至由土匪變國又變共,起伏跌宕,好不熱鬧,其間有情愛、有親情、有義氣、有傳奇、有歷險、有機緣、有命運,有的東西太多,太重,重的讓我漸漸覺得託不動這32K的印本。

到了最後,這些走出黃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發達、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軒老了獨眼了、鹿子霖瘋了死掉了,大劇落幕,戛然。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8

《白鹿原》所描述的生活在時間跨度上由晚清至新中國建立大約50年。中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革的50年,如國共合作,農業講習所的興建,北伐等,以老百姓的眼光來敍述這些事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期間的各種矛盾與鬥爭是最複雜的,作者把階級鬥爭放在民族歷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如以鹿兆鵬、韓裁縫為代表的共產黨革命力量,以黑娃、大拇指為代表的農民土匪武裝。從民間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軒、鹿子霖為代表的宗法家族團體,還有以朱先生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領袖。這其中反映出各種矛盾和鬥爭的糾葛,鬥爭也不僅僅僅圍繞着階級陣營而展開,又圍繞權力、財產、榮譽、道德等展開,從淺入深,增加文章的複雜與,使讀者自行品味文章中所包含的本質。

文中白嘉軒是個飽受傳統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的人。他曾為了得到夢中的風水墳地,而讓鹿家為了六分水地而打鬥訴訟,但在官賜“仁義白鹿村”之碑之後,更得“聖人”朱先生“為富思仁兼重義”的點撥,他卻修祠堂,建學堂,廣施教化,營造白鹿村“友好和諧歡樂的氣氛”;為了鄉民利益而主謀雞毛傳帖,“交友”抗税;懲罰煙鬼和賭徒,整肅族規綱紀;大旱求雨而甘當“馬角”等。正是由於白嘉軒謹遵“耕讀傳家”、“學為好人”的文化信念,使得他即使在急劇動盪的年月也能充分表現出自信、自尊、務實的精神風貌。比如他雖是“風攪雪”的受害者,但絕不參與復仇行動,反而為農民協會員們求情;尤其在家族衝突。派系復仇愈演愈烈之時,這種文化人格更顯示出其獨有的價值和輝煌:他不為利祿官位所誘惑,不為強權暴政所屈服,不被他人蜚短流長所左右,不隨政治風向所搖擺。白嘉軒的正氣和大義,來自於他的文化人格意志;其理想文化人格的構成,基於這片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地。這片;令人沉醉的地方。

黑娃,也是一個飽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人。他在結束了自己的土匪生涯後,虔誠拜師唸書,“求學問為修身為做人”。從此,黑娃真正開始了自覺的脱胎換骨地修身,幾乎完全摒棄了原先壞習慣,強迫讓自己理解並養成了一個好人所應具備的素質,中國古代聖賢們那些鏤骨銘心的哲理,一層一層的自外至裏地陶冶着這個土匪胚子。小説將黑娃修身做人、脱胎換骨的畫龍點睛般的書寫,樹起了一座“聖賢文化神話”紀念碑。

作者筆下,在一個個繁雜的事件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慢慢凸顯,白嘉軒、鹿三的頑強、堅毅、保守,鹿子霖、田福賢的奸詐、自私自利,黑娃的詭異多變由於每個人信仰、人生觀的不同,雖然出生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他們的人生軌跡卻分離開來。接下來一系列的歷史事件:清廷倒台、軍閥混戰、建立民國、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民族解放、。長江後浪推前浪,老一輩把生活的舞台讓給了新一代的已經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在新一輩白鹿原人身上發生着感情、親情、義氣、命運交織的故事。落葉總要歸根,不管他們走了多遠,這些走出了白鹿原的人最後都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地方,以各自不同的狀態,結束了一生的追逐,白嘉軒的蒼老,鹿子霖的瘋死,人生都已落幕。

神通廣大的朱先生則讓人難以忘懷。白鹿原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逃但是他的眼睛,準確無誤的預見未來給他披上了迷信與神學的色彩。他是舊知識分子的代表,也是神祕“先知”、中國博大文化的代表。淡定、自得,不摻和雜事卻將大小雜事都預料的真真切切,每次出場都宛若仙人,雖是仙人仍然免不了俗,他對辦學堂、救濟災民、投筆從戎保家衞國依然充滿熱情。不為五斗米折腰,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是貫穿全書的傳奇色彩的人物。

《白鹿原》是我目前看過對那個時代中人物,讚揚較多的一篇文章,也許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廂情願,但文中所渲染的民族傳統文化卻需我們去傳承。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9

作家陳忠實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繪農村的,而時代從民國到改革開放都有。而恰巧是這樣一個歷史事件頻發的歲月,才會有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才會有許多的拍案驚奇,才會有許多的耐人尋味。《白鹿原》被炒作得如火如荼,本是放在20xx年9月11日上映,也不知為何延遲上映,傳説是這部電影有爭議……最終不知在哪天還是上映了,懷着對小説的震撼兑換了兩張票於上週五晚上八點在萊茵時代電影城我和LG看了期待了許久的白鹿原。

同時買了水,薯片,零食一大堆,可見我們的準備工作還是做到位了的,沒想到也許天氣轉涼,電影城工作人員沒有開空調,殊不知對這部電影期待的人是如此的多,滿滿的一屋子人,大家呼出的熱量足以使每位觀影人汗水不停的冒,我和LG也不例外,介於看得很投入,我忍。跟着電影裏面的年份不停的期待着,看着,一直在安慰自己電影的高潮部分在後面,這麼火的一部電影不可能這麼爛的……不知過了過久,工作人員突然將燈打開,:“請大家按次序立場,謝謝觀影”。神馬和神馬哦,就這樣完了,我們不才看到1938年嗎?剛剛演到日本侵虐中國的那一年。咋個就完了,一看時間,也不早了,足足放映了140多分鐘了。已是加長片了。這時已經有人再開罵了,神馬爛電影哦,還沒結局。我和LG突然想到了之前上映時的爭議,剛剛又在日本侵華的年份之後被全部剪輯了,於是各種猜想都在我們腦海裏面浮現……

於是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百度:原來整個片場是220分鐘,如此長的電影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創新”了,連香港版的都是175分鐘。至於很多人説不尊重原著,刪減了很多小説裏面的人物,連百靈和朱先生這麼重要的角色都刪減了。不過我認為,既然是由白鹿原小説改編,可以刪掉一些人物倒是沒什麼,問題是這麼長的影片連故事講的什麼都沒表達清楚,太令人氣憤了,而且導演在開拍的時候劇本只用了16天就完成了,可想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原本當時對剪輯了抗日戰爭爆發後的那部分的猜想是:由於日本在9月11日宣佈購島,本來Government就比較weak了,民憤已很深了,如果在這天上映這部電影也許會激發羣眾對日本憤怒的增加,為了和諧而推遲。沒想到猜錯了,頓時醒悟,原來推遲上映純屬炒作。另一方面:書中很多東西沒有展現在電影中其實跟Government也有關係,不然也不會有故事戛然而止的感覺。有敏感性的東西,體制是不允許存在的。在這種體制下能拍出來主線讓大家覺得符合原著還是有難度的,加上一個我覺得還是比較爛的導演,最後的結果還是挺讓人失望的。

最後,希望中國的電影有實質性的突破!

白鹿村,這個以白、鹿兩姓為主的村莊,歷經北伐、國共合作、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後面還稍帶提了下文革時期。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人的那些本性,那些人性深處的東西,不管過了多久,不管是怎樣的時代變化,全都不變。許多人為愛而瘋狂,許多人為面子拼了個你死我活,許多人為了錢財走火入魔。報復心、嫉妒心、貪心,這些似乎真的成了全人類的枷鎖,卻不知道到底如何才能做到解放全人類。

白家有個家規,按照這個家規,白家永遠不會太富,但也不至於挨窮。俗話説:富不過三代。這個富,我原來以為必是大富,得是奢侈的環境才會培養敗家子。可現實中,那些中產階級似乎也沒能逃出這句話。看來,不需要奢侈,惰性、任性在任何安逸中都能滋生出來。窮人家要是寵壞孩子,其實那也是個敗家子,只不過是無家可敗而已。看來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最具影響的,最有成效的。此時想起部分歐洲貴族,對於爵位的繼承人選,最重要的是對於門風的承接,是否是個優秀人才,即便是沒有血統的養子女,也可繼承。

現在想想,人這一輩子,特別是平民百姓,忙忙碌碌一生是為了什麼呢?大多父母,但凡有條件的,不僅想將子女安排好,甚至連孫字輩的也想安排好,窮盡一生為家族做貢獻。美國人每一代都忙着照顧自己;中國人每一代都忙着照顧下一代,不管哪種,都是社會總體平衡。如此看來,我們這個社會就需要加強責任教育。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呼籲感恩。

《白鹿原》中不得不提的是白家族長的姐夫,朱先生。此人精通文史,儒學高深,是當地的名人,對於歷史能有所總結的人總是更具成熟的思考,長遠的目光,閃現理性的光輝。“無論是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要是能夠實現,對老百姓都是好事。”一語直擊要害,説出這樣的話是達到認識上的高峯,他已經脱離了純粹的主義問題,而是把目光投向社會最本質的基礎。當人們高喊口號的同時,不要忘了做些基礎的,實際的事。對於百姓來説,哪裏能過好日子,哪裏才是好地方。

這部電影是一部教人如何做人,怎麼去做男人的電影。要我們時刻牢記一個好男人的標準1 、責任感首當其衝,責任是一個男人維繫一個家庭或者一段愛情的根基!2 、堅韌不拔不能輕言放棄,有始有終。3 冷靜,這個和思維有關,遇事不慌,女友還沒慌,你就開始慌了,你怎麼保護她?4 孝順,百敬孝為先,一個連孝心都沒有的男人,狗都不如!5 誠信,説好幾點就幾點,説好不去就不去,説好不……就不……一個無法讓你信任的男人,你怎麼愛她?6 仁義,黑心的男人不可取!這就是真正的男人!電影中的白嘉軒就是在詮釋這些的好男人,其他人物是襯托他是一個好男人的反差對比。

最後對這部影片感覺最大的兩個情節就是那段地道的秦腔《將令》以及那片有着一塊牌坊起伏連綿金黃一片一眼望不邊的麥田。

時代是車輪,有的人被碾得粉碎,有的人卻登上了舞台,更有人爬到了頂峯。人要做命運的強者。即便一個人被疾病與貧窮纏身,仍應不失希望。書中有很多人沉沉浮浮,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命運,學會生活,使生命放出光彩。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0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我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

“紅軍”並不像電視裏演得那樣。接受了許多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我才發現很多事並不能盡信書,太多的真相掩藏在短短的幾行鉛字背後,就像人死後一塊石碑就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當中有多少故事,是非對錯,又怎能斷言得如此輕易。從書上可以看到,紅軍可並沒有共產黨給我們灌輸的那樣偉大。革命尚未成功,白靈反而被自己人給咬了,她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將白靈活埋,這犧牲真是犧牲的冤枉!好沒意義!

最初覺得,書中反映了在那個年代,人們愚昧無知的迷信着。封建文化腐朽和泯滅了他們的人性。可是後來,我又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又覺得,經過不斷的洗腦,無神論的灌輸,現在社會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一個結果是信仰的缺失,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已經不怕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做了壞事和自己是否會遭報應沒有必然聯繫。過去的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精密嚴格的法律體系,人們也本本分分的憑良心生活做事。

也許,封建主義也有其可取的地方,並非是一無是處。畢竟封建主義通知我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最長,它的存在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一棍子把它打死未免有些走極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走極端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會比較合理吧。

書中還有一點讓我欣賞的地方:書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甚至可以説,白鹿村每個人都絕非善類,正值如白嘉軒也會幹出偷換風水寶地,借人生子這種事。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人物的複雜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

總之,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不過,書中的一句原話倒是很貼切: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書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這是真理。真真切切。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1

這本小説我大學時就曾看過。但那時的自己毫無閲歷,人生也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尤其學業上的種種順利,讓自己時時沉浸於前途無限光明的幻想中。對這種雖然名氣足,但卻內容宂長而又充滿鄉土特色的小説實在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隨手翻過幾次,但總是半路而止,體會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後,發現了自身能力的種種欠缺,也發現了人生並非過去想象般一帆風順,經歷了不少焦頭爛額之苦,時過境遷之後再讀它,體會則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裏,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難料。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覆敲打。什麼時候正面烤,什麼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麼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恆。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別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於自斷後路。這樣的後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 向朱先生學習。朱先生讀聖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於聖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麼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於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讓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則,但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蕩蕩,才能心無所懼。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2

這本書給人厚重的歷史感。從辛亥革命前,一直寫到_雖然作品的時間跨度很大,涉及到許多人和事,然而,主要人物也就朱先生、白家軒、白靈、白孝文、鹿三、黑娃(學名鹿兆謙)、鹿子麟、鹿兆鵬、鹿兆海、冷先生、小蛾、大拇指(芒兒)、嶽維山、田福賢這麼十幾個。這些人物的命運,被作者安排在三條矛盾的線索上發展。一是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矛盾;二是政黨之間的矛盾;三是情慾與道德之間的矛盾。

就像中國台灣作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這篇文章裏面的一句話:“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裏面樹木的“不確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而人的“不確定”是指生活是變化無常的,可能會遇到一些坎坷、曲折、磨難,甚至是不幸。在不確定中生活,經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的人,才能成為堅強、有作為的人。

是的,主人公白慕軒像桃花心木一樣,是個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子,是現實社會的頂樑柱,一生腰桿子挺得筆直,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他是眾人的主心骨。他是個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這樣的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當然也會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他需要承擔太多太多的來至四面八方的壓力,堅強地痛苦地活着。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霸氣,是後天學也學不來的。

一個人很難管得了自己,更難管得了他人,那怕是自己的兒女。白慕軒有子白孝文有女白靈靈,鹿子霖有子鹿兆鵬,鹿三有子黑娃。哪一個父母不想子女按照自己為他們設計的生活軌跡成長做人呢,可又有幾個能如願的呢。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幾份是自己所能把握得住的!好人蒙冤,壞人得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問心無愧的生活在世界上,得到的失去的都由着它去。

我想起被殺的公雞,死前無論作多大的努力,在主人眼裏也是徒勞的。還有河塘裏的鵝鴨,夠快樂的吧,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僅僅只是主人準備着的下一頓盤中餐。想想人生實在無味。冥冥之中早就有一個主人安排好你的命運,看着你在演戲。世事變化,不是在人的意料中的呀,世上到哪兒去尋先知先覺的諸葛亮。

朱先生是好人,是聖人,讀書明禮,活得還算瀟灑,儘管他的內心深處比旁人活得要累得多。白慕軒是好人,是正直的人,同樣活得也很累。他們是令人尊敬的人。其他的人真的很難定性,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生活中的人就是如此難辨難説。

像鹿三,在他應該成為好人的時候卻成了壞人,是土匪,是全族人的叛徒。在他應該成為壞人的時候卻成了好人,旁人的思想得跟着轉變過來。在他已經成為好人的時候卻又被當作壞人給槍斃了,使他又留下許多冤情,讓他死不明白。

有人説,《白鹿原》主要是寫白鹿兩家的矛盾,那是根本就沒有讀懂這本書。在這眾多矛盾裏,黑娃是個焦點人物。他是白家軒家的佃農鹿三的兒子。白家軒對鹿家父子很厚道的。鹿三的親事都是白家軒一手操辦的;鄉里辦起私塾後,白家軒也資助了黑娃入學。可是,黑娃仇視白家軒。黑娃仇視白家軒,起初並沒有什麼個人的恩怨,而是黑娃對富人的一種本能的仇恨。

人總是由不習慣到習慣,經歷從心不順到心裏順暢的過程。想和老天對着幹的人想想也真是十分可笑。寫文章的人都喜歡將心中的一腔憤怒傾訴在字裏行間,從屈原從史馬遷就已經是這樣了。

總而言之,全面地讀,往深處讀,讀出了人生的沉重,讀出了世界的複雜,讀出了太多太多的無奈。對我最有啟發的是“聖人”朱先生,淡薄名利,不追崇時尚,超然於世。他告訴我,人應該怎樣地活,怎樣才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危難,太多太多的陷井,首先自保,然後救人,造福蒼生,造福社會。

是的,讀書明禮,古聖人的大量言語就是人生在黑暗中引路的明燈。這就是我在這本書中最深的感悟。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3

這是一部史詩,一部有關西部農村生活的的百科全書,所以我花了十小時,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並且為之澎湃許久。與《人間正道是滄桑》相比較,它少了革命的宏大場面,但一樣有着家仇和國恨的纏綿交織,有着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的情感,有國共兩黨的滌盪起伏的複雜關係,但也多了對西部農村和農民的刻畫,甚至超越西部,成了中國農村的縮影。看完了我就覺得那個族長就是我的父輩,就是我們村佝僂的村長,就是我祖祖輩輩的鄉親。

白鹿原首先是一個村落,一片西部的高原。所以當地人成進村為“上原”,離村為“下原”,可見這個村落的`相對閉塞和交通落後,以及由此形成的固執和淳樸的民風。

白鹿原還是兩個姓氏的組合,白家和鹿家,原本同宗的兩家,白嘉軒、鹿之霖就是這兩家的代表,也是這個村落最大的兩個家庭,也是小説重點敍述的對象。白嘉軒,白鹿原的族長,有着傳奇的經歷,他以自己的智慧、耿直、大度治理着白鹿原,讓這個村,無論是農業豐收、人丁興旺時還是饑饉荒年、瘟疫流行;無論是軍閥混戰,人心惶惶,還是國共合作,魚龍混雜;以及共產黨的解放後,都保持着一份農村原本應有的秩序,當然他也愚昧,封建,思想落後。尤其令人遺憾的是他對自己的女兒,一個投身革命而背叛家庭的革命者,持一種牴觸、不解甚至恐懼的態度,並最終把女兒趕出家門。這一人物形象人格是飽滿而立體的,是中國幾千年農村理想人格的代表。鹿之霖,有着商人的狡猾和地主階級的冷酷和革命投機者的猥瑣,甚至有着令人不齒的糜爛的生活作風。但就是這麼一個反面人物,卻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女,一個加入了國名黨,雖然受到矇蔽,但革命熱情可嘉;一個加入共產黨,成了革命的組織者、發動者、領導者,最後沒有了音訊,也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白鹿原更是一部神話,一部有關白鹿的神話。神話中只要是白鹿所到之處,美好事物生機盎然,而醜陋東西無處藏身。所以白嘉軒見到了白鹿,有因為他人格中的缺陷,所以他見到的只能是抽象化的白鹿,但他也盡其所能給他周圍帶去了福音。朱先生,白嘉軒的姐夫,一個知書達理更通曉民族大義的人,就是白鹿的化身,他用自身影響着周圍,以自己的綿薄之力改變着周圍,他是高人、是聖人,就是傳説中點化世人的白鹿。白嘉軒的女兒白靈、鹿之霖的兒子鹿兆麟,都看到了白鹿或化身為白鹿,他們都是那個世界的領航者,是開拓新世界的希望之所在。

小説看完後,我又看了電影《白鹿原》,兩相對比,立刻對電影的表現力產生了懷疑。如此廣闊背景的一部鴻篇鉅著用2小時的電影來表達我只能説是一種失敗。人物形象不豐滿不説,更沒有小説周密細緻的情節。但電影大肆渲染了西部農村典型藝術--秦腔。小説《白鹿原》少了這一細節的描述,無疑減少了西部農村的觀賞性,陳忠實完全可以在白嘉軒求雨那環節,穿插進秦腔的描述,或許可以增添些色彩。

至於讓男女角色在滿臉滄桑的西部漢子的嘶啞、粗獷的秦腔聲中上演牀上大戲,至多算是電影的商業化需要,與秦腔是毫無關係的。《白鹿原》不乏對性的描寫,但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小説的情節推動的需要,更是西部農村生活的直觀寫照。

《白鹿原》如果用視頻表示,那隻能是電視連續劇的形式,用極細緻和緩慢的鏡頭慢慢推開,可惜那不一定符合現代人的口味。電影相當於把一塊塊華麗的碎布連綴成衣服,現代人看到了色彩斑斕,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其實就是一塊大補丁而已。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4

許多年前,還是學生時期,在現當代文學優秀作品名單上第一次看到陳忠實的《白鹿原》時,就有一種想一睹為快的衝動。不過,聽別人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是“現代版的《金瓶梅》”時,我就對它望而卻步了。作為一個上大學都未談過戀愛,只知道學習的“品學兼優”生,我不敢讓這種類似於禁書的書污染我純潔的心靈。

今年一月份,我看了《白鹿原》這部電影,這部衝破了重重障礙最終得以公映,並拿下了柏林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美國中美電影節最佳電影金天使大獎的電影,以期望通過電影對這部作品有所瞭解。然而,看完後我入贅雲端,對此大失所望:就這麼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竟也能獲大獎?這部電影的跳躍性太大,且刪減了很多,老公就建議我看原著。於是,就這樣,我走進了小説《白鹿原》的世界。

從1月30日到2月23日,25天時間,斷斷續續地,我終於把這部長達近50萬字的小説讀完了。讀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它不是現代版的《金瓶梅》,而是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它以白鹿原為縮影,描述了軍閥混戰、辛亥革命、國共合作、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新中國成立的社會變革。小説主要描寫了白鹿原上白鹿村中白鹿兩大家族的暗自博弈及盛衰變化,其中穿插着白鹿的神話傳説及陝西關中平原的風俗人情。其中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景物描寫細緻傳神、情節跌宕起伏。讀完後,我如鯁在喉,為主人公多舛的命運及不公平的結局。

白嘉軒,白鹿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長。他身上既有莊家汗的勤勞樸實,又有族長的正氣威嚴,既有智者的敏鋭聰慧,又有仁者的寬厚仁德。他是山西平原農民優秀品質的集中體現。他一生中唯一愧對於心的一件事是設計換去了鹿子霖的寶地,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

鹿子霖,白鹿村鹿姓家族的代表人。幾分聰明、幾分世故、幾分庸俗、幾分諂媚、幾分放蕩、幾分算計。他是個十足的官迷,又是個酒色之徒。沒有官職,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酒色,他體會不到人生的快樂。他最大的失敗是膽小如鼠,致使最後落了個悽慘的下場。

朱先生,白嘉軒的姐夫,白鹿書院的教書先生,被人稱為“聖人”的大學者。他能掐會算,猶如諸葛亮再世。他培養出了無數英俊豪傑;他對妻弟的適時點撥總能使白嘉軒命運轉換、峯迴路轉;他淡泊名利,卻又心繫百姓;他編寫縣誌、鞠躬盡瘁。為使自己的冰潔之軀不受污濁世界的侮辱,他在白鹿書院遭劫難之前,以仙風道骨般的身軀,駕鶴西去。他是白鹿原神話中造福一方的白鹿的化身。

冷先生,白鹿鎮中醫堂的掌櫃,白嘉軒和鹿子霖的兒女親家,白嘉軒的莫逆之交。他醫術高明,冷言冷語下是一顆醫者的仁義之心。他用自己半輩子的積蓄去撘救他的女婿鹿兆鵬。他洞察世事、明理達義,自成一套為人處世之道。

鹿兆鵬,鹿子霖的大兒子。優秀的共產黨領導人,它是白鹿原最先接受新思想的人羣之一,是第一個領導白鹿原鬧革命的人。他出生入死,革命幾十年,在白鹿原上颳起一場“風攪雪”式的運動,最終使白鹿原獲得瞭解放。

黑娃,學名鹿兆謙,白嘉軒的張工鹿三的大兒子,鹿兆鵬兒時的玩伴,終生的摯友。他一生起起伏伏,歷盡人間滄桑。他不好讀書,外出熬活時拐回來了一個老秀才的小妾田小娥。父親勃然大怒,與他斷絕關係,然後把他逐出家門。他是白鹿原上衝破封建禮教自由戀愛的第一人。“農協”失敗後,他落草為寇,成為土匪“二拇指”(老二)。後被國民黨縣保安團招安,成為保安團三營長。後來在鹿兆鵬的策劃下,成功起義。解放後,卻被人算計,沉冤而死。黑娃是個傳奇人物,他前半生瞎混人生:拐人妾、當土匪,為了田小娥,對白嘉軒恩將仇報,打折了他的腰。進保安團娶了個秀才女兒後,拜朱先生為師,學作好人,被朱先生稱為他最好的學生。這正應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女子富於感化性,能將壞的男子變好,而且可以融化男子的性情人格。”不料,在迎來新中國的成立,也迎來自己的光明大道時,卻被暗算致死。當我讀到他被處死的情節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他憤憤不平,甚至希望作家能改寫結局。

白孝文,白嘉軒的長子。繼白嘉軒之後白鹿村的新族長。本是體面榮光的一個人,卻被鹿子霖用田小娥做誘餌把他拉下水。她與田小娥的私情被曝光後,被白嘉軒逐出家門。他不顧家中妻兒,賣地賣房,所得錢財全部與田小娥揮霍一空。就在他苟延殘喘,奄奄一息時,一次乞討賒飯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搖身一變,成為縣領導的文書手,後又成為縣保安團一營長。從此,敗家子浪子回頭,終於衣錦還鄉。在解放前的起義過程中,他對頂頭上司殘忍無情;起義後獨攬功勞;解放後官至縣長卻容不下副縣長黑娃,最終,以兩條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黑娃。種種行為體現了他的工於算計、心狠手辣。我雖然很討厭他,卻也明白這就是政治中的“無毒不丈夫”。

鹿兆海,鹿子霖的小兒子,國民黨軍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抗敵,不料卻在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下,在圍攻紅軍中被紅軍擊斃。作為一名忠膽勇將,沒有死在抗擊倭寇的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槍下,他的死亡尷尬而又悲哀。他曾與白嘉軒的小女兒白靈私定終身,雖無緣與她結為夫妻,卻對她情深意重。他是一個錚錚好男兒。

白孝武,白嘉軒的二兒子,繼白孝文之後白鹿村的新族長。他的身上具備族長的基本素質,但在大事面前,卻亂了方寸。白孝義,白嘉軒的小兒子,雖無大才,卻是個幹莊稼的好把式。白嘉軒的三個兒子各有所長,卻都不及白嘉軒優秀。

白靈,白嘉軒的小女兒,優秀的共產黨員。她聰慧、漂亮,接受新思潮後拋棄封建婚姻,致使有家難歸。她曾與鹿兆海私定終身,卻因政見不同而相互疏遠。後來與鹿兆鵬假扮夫妻,執行任務,卻日久生情、假戲真做、終成夫妻,並生有一子。她在黨內肅反運動中被迫害致死。白靈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

田小娥,白鹿村人眼中的婊子、賤人。作為別人的妾,她勾引黑娃,後隨黑娃來到白鹿村。黑娃鬧“農協”失敗逃走後,她被鹿子霖誘姦。然後又聽從鹿子霖的教唆,把白孝文拉下水,從此與白孝文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最終,她的生命終結於公爹鹿三的梭鏢下。田小娥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果説和黑娃的結合屬於衝破封建禮教追求真愛而值得稱讚的話,那她與鹿子霖和白孝文的交往卻是自輕自賤,令人唾棄。她與白孝文的關係,即使放在現在,也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田小娥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人。

這部小説中確實有較多性愛的細節描寫,這也許就是它被稱為“現代版《金瓶梅》”的原因吧。其實任何小説中都有情愛甚至性愛的描寫,這也無可厚非,人們對它的評價不能以偏概全。我認為,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作品。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5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把《白鹿原》給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慢慢悠悠的看的,其中我還在百度上搜索了“聽”白鹿原,其實在我看來聽小説是比較不錯的,相比書説出來沒有那麼難懂,相比視頻它又具體了很多,所以在最後幾章我幾乎都是聽完的。

初看白鹿原的時候我沒能理解到老師為什麼要我們看這部小説,一個男的娶了七個老婆竟然死了六個,我一向在疑惑,是一個怎樣樣的人,究竟是要以一個怎樣樣的心態來理解這個事實,然後還有勇氣去迎接第七個的到來,一個人要以怎樣的精神面貌才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僅僅只是因為自己是獨苗?僅僅只是傳宗接代?在故事的開始我們不難看到其實作者是承認鬼神之説的,從仙草看見的那些在房樑上的女人,到父親的去世,無一不體現了鬼神的蹤影。然而在故事上,他們體現的卻是不信神,僅僅是相信祖宗,這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忽略這些不計,其實看這篇文章我還是蠻有收穫的,起初看不覺得有什麼,以為就是兩個迷信家族間話長短,但之後看着看着就慢慢變得深刻了,在其中讓我影像最深的就是朱先生,是主人公白嘉軒的姐夫,他一生喜好不多,最喜歡的便是每日吟誦聖賢書,他與別的讀書子弟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因為一些預見屢屢應驗,以至於讓原上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大智者,有着神通的潛力,在我看來,他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又自己的原則,博學,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志氣,是我一味欣賞她得原因,我覺得他不是有神通的,他只是有學識,有遠見而已,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他卻被混蛋紅衞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這也算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的一種抨擊吧。

或許基本上在別人看來都不太會注意小娥這個女人,因為她僅僅是故事的一個穿插,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她的結局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者正是期望用她得結局來諷刺那個時代的封建思想,在那個時候來説,小娥是奔放的,她有着自己的思想,她不甘心命運就是這樣,她敢於與命運做鬥爭,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實小娥沒有錯的,有錯的時不就應遇到那個時代,她只是爭取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做一個不愛自己自己也不愛的人的身邊,這有錯麼,如果命運不這麼安排,他只是期望和黑娃好好的過日子而已,在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應對黑娃的貧窮她也從不嫌棄,這樣的人在我們此刻是絕對沒錯的,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之後作品中描述到了一些詭異的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為自己報不平了吧!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6

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

以前,我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直到讀了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才覺得果真如此。每一個民族的故事都是一部史書;而一個家庭的變遷,往往也就是這個民族發展史的小小縮影。

《白鹿原》是一部內容豐富、紮實而且有着歷史深度的長篇小説。小説以白、鹿兩家的矛盾為線索,反映了從國民革命到解放初期關中平原農村面貌的.發展變化。其中的主要人物雖然都是生活在農村的普通農民,但是作者通過形象的藝術塑造和真實的生活畫面,展現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歷史觀和革命觀。小説中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很鮮明、豐滿,很具典型性。作者將人物的命運和性格與展示整個社會的歷史變遷相結合,從而加強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豐富性,揭示了傳統文化中某些落後思想的弊端,如“窩裏鬥”等;同時也對封建倫理道德給予了嚴厲地抨擊,起到了喚醒讀者樹立民族危機感的警示作用。

初讀《白鹿原》時,每當碰到那些描寫人們封建迷信行為和事件的語句時,我會覺得好笑。可對於他們的愚昧,卻發現自己怎麼也笑不出來。然而主人公白嘉軒的仁義之心,又會讓我感到一絲安慰……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時下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態度。在我們中華民族燦若羣星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繼承的東西,也有需要我們擯棄的東西;我們要“取其精華,舍其糟粕”,將中華文明的精華髮揚光大。

在小説語言風格上,陳忠實對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方言進行了獨特地運用。這對長期生活在關中平原上的人們來説,不由得產生了一種親切感。其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部《白鹿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細品和學習的東西,其中的道理也説不盡道不完。然而,歲月的風塵不僅不會使其減色,反而會更加光彩奪目。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7

終於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着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着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着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着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説,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藴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鬥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勇猛剽悍,最後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着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羣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説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希望用青春奮鬥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8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把《白鹿原》給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慢慢悠悠的看的,其中我還在百度上搜索了“聽”白鹿原,其實在我看來聽小説是比較不錯的,相比書説出來沒有那麼難懂,相比視頻它又具體了很多,所以在最後幾章我幾乎都是聽完的。

初看白鹿原的時候我沒能理解到老師為什麼要我們看這部小説,一個男的娶了七個老婆竟然死了六個,我一向在疑惑,是一個怎樣樣的人,究竟是要以一個怎樣樣的心態來理解這個事實,然後還有勇氣去迎接第七個的到來,一個人要以怎樣的精神面貌才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僅僅只是因為自己是獨苗?僅僅只是傳宗接代?在故事的開始我們不難看到其實作者是承認鬼神之説的,從仙草看見的那些在房樑上的女人,到父親的去世,無一不體現了鬼神的蹤影。然而在故事上,他們體現的卻是不信神,僅僅是相信祖宗,這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忽略這些不計,其實看這篇文章我還是蠻有收穫的,起初看不覺得有什麼,以為就是兩個迷信家族間話長短,但之後看着看着就慢慢變得深刻了,在其中讓我影像最深的就是朱先生,是主人公白嘉軒的姐夫,他一生喜好不多,最喜歡的便是每日吟誦聖賢書,他與別的讀書子弟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因為一些預見屢屢應驗,以至於讓原上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大智者,有着神通的潛力,在我看來,他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又自己的原則,博學,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志氣,是我一味欣賞她得原因,我覺得他不是有神通的,他只是有學識,有遠見而已,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他卻被混蛋紅衞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這也算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的一種抨擊吧。

或許基本上在別人看來都不太會注意小娥這個女人,因為她僅僅是故事的一個穿插,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她的結局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者正是期望用她得結局來諷刺那個時代的封建思想,在那個時候來説,小娥是奔放的,她有着自己的思想,她不甘心命運就是這樣,她敢於與命運做鬥爭,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實小娥沒有錯的,有錯的時不就應遇到那個時代,她只是爭取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做一個不愛自己自己也不愛的人的身邊,這有錯麼,如果命運不這麼安排,他只是期望和黑娃好好的過日子而已,在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應對黑娃的貧窮她也從不嫌棄,這樣的人在我們此刻是絕對沒錯的,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之後作品中描述到了一些詭異的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為自己報不平了吧!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19

陳忠實的長篇小説《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等。全書濃縮着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1993年6月出版後,其暢銷和廣受海內外讀者讚賞歡迎的程度,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所罕見。它先是榮獲陝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1997年榮獲中國長篇小説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被改編成同名話劇、電影等多種形式。我們説《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是當代中國作家羣中的大家之一,也就不算誇張了———他畢竟以自己震驚中外文壇的非同凡響的佳作而達到了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部最早出版於一九九三年的小説,我是陝西人而且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説這一個遺憾!

這本書包含了太多內容,涉及了太多方面,更是顛覆了我的很多看法。看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那就講講自己感觸較深的地方吧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我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

“紅軍”並不像電視裏演得那樣。接受了許多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我才發現很多事並不能盡信書,太多的真相掩藏在短短的幾行鉛字背後,就像人死後一塊石碑就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當中有多少故事,是非對錯,又怎能斷言得如此輕易。從書上可以看到,紅軍可並沒有共產黨給我們灌輸的那樣偉大。革命尚未成功,白靈反而被自己人給咬了,她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將白靈活埋,這犧牲真是犧牲的冤枉!好沒意義!

最初覺得,書中反映了在那個年代,人們愚昧無知的迷信着。封建文化腐朽和泯滅了他們的人性。可是後來,我又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又覺得,經過不斷的洗腦,無神論的灌輸,現在社會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一個結果是信仰的缺失,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已經不怕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做了壞事和自己是否會遭報應沒有必然聯繫。過去的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精密嚴格的法律體系,人們也本本分分的憑良心生活做事。

也許,封建主義也有其可取的地方,並非是一無是處。畢竟封建主義通知我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最長,它的存在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一棍子把它打死未免有些走極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走極端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會比較合理吧。

書中還有一點讓我欣賞的地方:書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甚至可以説,白鹿村每個人都絕非善類,正值如白嘉軒也會幹出偷換風水寶地,借人生子這種事。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人物的複雜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

總之,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不過,書中的一句原話倒是很貼切: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書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這是真理。真真切切。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0

田小娥出身秀才之家,卻嫁給了一個老舉人做小妾。年輕漂亮的她耐不住寂寞,便與長工黑娃勾搭成奸。這是當時社會所絕不能容忍的事情。她被老舉人休回了家。黑娃尋到她帶她回到白鹿原。而祖宗的祠堂又將他們拒之門外。他們便在村外東頭買個窯洞祝人們都把這個田小娥,這個不貞的女人當成災星。黑娃被傳統社會所拒絕、排斥。而田小娥的美色是令男人神魂顛倒的。在宗法制度的壓迫下,黑娃沒有拋棄小娥,與小娥廝守在一起。反倒是與社會為敵而投奔了共產黨。後來被打散,又佔山為王當起土匪。

黑娃出走後,小娥住的窖洞便像臭雞蛋吸引蒼蠅蚊子一樣,成了一些男人所追逐的處所。老色棍鹿子霖不時地來苟且,無懶時常來到窗下騷擾,白孝義又中了美色圈套不時地來偷情。最後,黑娃的父親鹿三見田小娥害人不淺,便用矛槍刺入小娥後心,將小娥殺死。小娥的命運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犧牲品。因為她觸犯了封建宗法制度,便被社會拋入最低層。

但是人是有感情的有需要的,人人都有權追求幸福。她如果能與黑娃過上正常的日子,也不會造成那麼多危害後果。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太屈!後來作品中寫到了一些詭異的迷信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

《白鹿原》的可貴之處是對當時的社會沒有什麼正面評價,這是本書的價值所在。現在的小説大都對現實社會有種反叛精神,但這部書的反叛還是比較徹底的。另一方面小説也張揚了舊時代的純正民風,農民生活與舊制度的和諧有序。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1

田小娥出身秀才之家,卻嫁給了一個老舉人做小妾。年輕漂亮的她耐不住寂寞,便與長工黑娃勾搭成奸。這是當時社會所絕不能容忍的事情。她被老舉人休回了家。黑娃尋到她帶她回到白鹿原。而祖宗的祠堂又將他們拒之門外。他們便在村外東頭買個窯洞祝人們都把這個田小娥,這個不貞的女人當成災星。黑娃被傳統社會所拒絕、排斥。而田小娥的美色是令男人神魂顛倒的。在宗法制度的壓迫下,黑娃沒有拋棄小娥,與小娥廝守在一起。反倒是與社會為敵而投奔了共產黨。後來被打散,又佔山為王當起土匪。

黑娃出走後,小娥住的窖洞便像臭雞蛋吸引蒼蠅蚊子一樣,成了一些男人所追逐的處所。老色棍鹿子霖不時地來苟且,無懶時常來到窗下騷擾,白孝義又中了美色圈套不時地來偷情。最後,黑娃的父親鹿三見田小娥害人不淺,便用矛槍刺入小娥後心,將小娥殺死。小娥的命運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犧牲品。因為她觸犯了封建宗法制度,便被社會拋入最低層。

但是人是有感情的有需要的,人人都有權追求幸福。她如果能與黑娃過上正常的日子,也不會造成那麼多危害後果。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太屈!後來作品中寫到了一些詭異的迷信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

《白鹿原》的可貴之處是對當時的社會沒有什麼正面評價,這是本書的價值所在。現在的小説大都對現實社會有種反叛精神,但這部書的反叛還是比較徹底的。另一方面小説也張揚了舊時代的純正民風,農民生活與舊制度的和諧有序。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2

讀完這本書已有數日,然而一直沒有下筆,直到在電腦前敲字時還在糾結。原因有這麼兩點:一來是自己最近還在寫連載中的小説,未來得及執筆;二來是自己確實心裏沒底,主要原因還是後一點。其實自己是個很喜歡寫讀後感的人,尤其是在看完好的著作時必定會敲上幾行文字。然而這次真心的不敢下筆,像《白鹿原》這樣的一部鉅作,很害怕自己的文墨還不夠寫不好,於身邊的朋友觀後,對於這樣的一部鉅作,都不願意再去觀看,錯失與這樣的精神食糧思想交融的機會,那我就是罪人了。

不過心裏總有這樣的聲音在湧動、迴響,那索性就隨心吧,聽之任之。

首先從故事本身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是將一些兒時從爺爺奶奶記憶中聽來的片段揉碎之後再拼上《白鹿原》整片整片整片的海量歷史信息灌輸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再一次有機會在閲讀的過程中,一次次試着去體會那種時日的生活,那種時日人們面對生活的舉措,面對生活時日的那種態度,面對世代變遷、歷史更替、思潮變化的時候做出的選擇,面對曾經與自己最親的人在革命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命運的時候的心境。

彷彿自己就是故事裏的某個平凡的角色,是這個角色是那個人物,卻怎麼都覺得自己作不好。

畢竟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也確實不曾親身經歷,雖曾聽我爺爺奶奶説起,那也是點滴片段,並不見得有多少體會,更何況那時年紀尚小,又怎知歲月酸甜苦辣、千姿百態!

故事主要以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兩大家族為中心,到白鹿村白鹿兩姓人,以及白鹿村周邊的村落也就是整個茲水縣的村落的人,歷代爭奪在白鹿原的地位,在清末朝代更替歷史文化變遷影響的下有着完全不同的命運。

白家是白鹿村大家族,白嘉軒、白嘉軒的父親、爺爺等一直都是白鹿村的族長,在白鹿村德高望重,在白鹿原也是如此。

鹿家是白鹿村除了白家最大的家族,鹿子霖、鹿子霖父親、鹿子霖爺爺等,在白鹿原村一直都是非常有地位,在白鹿原也是一樣。

然而清的滅亡,民國的興起,革命必然會給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裏的人們帶去影響,尤其是在革命盛行的茲水縣,白鹿原作為共產黨革命發展的起源地之一,影響怎麼可能會小。

國共合作時期到抗日時期到解放前期,白嘉軒鹿子霖的兒女都紛紛投身革命,在政治對立中,面對兒女情長、手足情誼,真想不出會是怎樣的情形。當他們每次在某個熟悉或不熟悉的場合相遇,彼此會以怎樣的心情開口説出第一句話。

例一:鹿兆鵬(共產黨員)與鹿兆海(鹿兆鵬的親弟弟)私定終身的人靈靈(白稼軒的女兒)最後走在一起,剛剛接受新思想的年輕人,還有靈靈怎樣去面對鹿兆海,而鹿兆海又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自己的親哥,自己私定終身的人靈靈。原本美好的一切只是因為鹿兆海退出產共產黨加入了國民黨,與加入共產黨的靈靈政治立場不同,固執的兩個彼此都無法做出退步,最後都為革命獻出生命。

例二:白孝文(白嘉軒的長子)與小額(黑娃的老婆)在黑娃被迫逃離白鹿原的時候,度過了最開心瀟灑的一段光景,後來自甘墮落幾乎走到生命的盡頭,在饑饉年狗已經在等待着他嚥下最後一口氣吃他的肉。最後加入國民黨,解放後成為了茲水縣的縣長,而與白孝文一起光着屁股長大情同手足的黑娃,在被逼逃離後輾轉當了土匪之後又加入國民黨,學為好人,解放後成了副縣長,最後卻被白孝文謀害。

他們只是小説中幾個突出的角色,只是白鹿原上幾個不平凡的人物,只是歷史變遷朝代更替文化教條脱枷的幾位先行者,然而這樣這樣的角色人物先行者在當時是面對着風雲變幻重重困難,思想在做着一次又一次的鬥爭,那種火藥味,現在的我們卻是無法體會!

第二個從寫這部小説的作者陳忠實前輩而言,陳前輩為文學的付出精神,對文學的堅強的毅力,在文學方面的素養,是小生我萬萬不能及。唯有敬仰學習之。當然這部小説文學底藴史料信息以及寫作方法,於我這等小生也是大有益處,如獲至寶。尤其是於我這腦海似沙漠的人來説,陳前輩這部小説就是一股淵源深厚的清泉。

《白鹿原》是一部50多萬字的長篇小説,先不提小説的質量如何,從草擬1988。41989。1年,成稿1989。41992。3年,歷經總共4年時間。摸着腳趾頭想想,那是陳前輩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在看書的過程中腦海裏多次有浮現這樣的畫面:陳前輩挑燈執筆端坐於案前,帶着老花鏡,微弱的燈光下,兩鬢已爬有縷縷銀絲,正在翻閲着歷史資料典籍,一本接一本,翻過書桌上的書堆,又去翻找書架,直到找到滿意的答案,才欣喜若狂的在紙上寫下。多少個這樣的日日夜夜,陳前輩花了整整四年時間,心中萬千思想在筆尖遊走,每次都是寫到雞鳴三更,還意猶未盡。

陳前輩這樣的人,那是一個為了文學付出光歲的文者,心中只有一個念想為了民族的文化發展付出自己的熱血在所不惜的文學界的偉人。

在此先説聲抱歉,我其實不懂寫作方面的知識,在這裏評頭論足,如有不對處,還望各位文友、前輩指正。

從整部小説的寫作功力而言,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整個故事結構的駕馭能力,都是不可多得學習資料典籍。

這部小説是以一種凝重的氣氛貫穿始終,寫得深沉而嚴謹,詞句酣暢凝練。從手法看故事,是以一個冷靜理性鎮定思維活躍的局外人去述説一個個情節,超出白嘉軒的那種幹練冷靜鎮定,娓娓道來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藴藏層層韻意,看一遍怎麼都不覺過癮。再從真個小説的結構上以及對小説的情節的發展來講,每個章節説什麼人説什麼事,每個短故事發展起伏次序,每個人物之間的前因後條理都非常的清晰,輕重拿捏得當,鬆弛把握有度。不得不令人欽佩、自歎不如。

最後説説自己的一點感慨,對於評論這樣的鉅作,感覺甚是慚愧。在現今社會,經濟物質迅猛發展、人心躁動輕浮、精神文明開始缺乏的時代,文化已經被當成一種產品,許多人被文化產品後的利益衝昏了頭腦,活在一個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城市的一個角落,每當黑夜降臨心靈對那種寧靜的渴望、那種孤獨寂寞,讓自己覺得可憐!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3

這本小説我大學時就曾看過。但那時的自己毫無閲歷,人生也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尤其學業上的種種順利,讓自己時時沉浸於前途無限光明的幻想中。對這種雖然名氣足,但卻內容宂長而又充滿鄉土特色的小説實在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隨手翻過幾次,但總是半路而止,體會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後,發現了自身能力的種種欠缺,也發現了人生並非過去想象般一帆風順,經歷了不少焦頭爛額之苦,時過境遷之後再讀它,體會則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裏,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難料。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覆敲打。什麼時候正面烤,什麼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麼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恆。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別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於自斷後路。這樣的後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 向朱先生學習。朱先生讀聖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於聖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麼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於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讓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則,但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蕩蕩,才能心無所懼。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4

一部好的小説,不僅僅是故事情節的離奇動人,也不僅僅在於語言的華麗,也不僅僅在於對歷史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好的小説應當是以上因素的集合。它能讓人愛不釋手,一氣和呵成地讀下來。陳忠實的《白鹿原》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小説中的人物性格鮮明,個性獨特,一開篇便牢牢地抓住了人的精神。圍繞着主人公白嘉軒,展開了一幅近代傳統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故事,純樸的人生觀所展現出的關中風情畫卷。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白嘉軒的父母、他的長工、品德不端的大財主鹿子霖、醫術高超重義守信的鄉醫冷先生,以及他們的子女。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家庭鬥爭、政治鬥爭,清末統治者及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對農民的統治,以及國民黨、共產黨內戰時期農民的艱難生活等等讓人回味無窮。讓人心神寧靜的純樸的民風、穩定的生活也是葬送在了那些革命的鬥爭中。

白嘉軒是一位中國傳統農民的代表。他熱愛勞動,他最能體驗勞動的樂趣。在勞動時,他渾身的骨節都在咯咯作響。他僱的長工鹿三,似乎是無產階級所認為的那種剝削壓迫關係,而在故事中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卻是那麼融洽。竟勝似一家人一樣,絕對的尊重,絕對的平等,最後竟成了生死之交。白嘉軒的家風非常嚴謹。他父親也是一個正統的農民,對白嘉軒管教非常嚴格。白嘉軒在家境日漸敗落的情況下,就是靠着堅定的信念,靠着自己的艱辛勞動,一步步地將家境扭轉過來。白喜軒對後代的管教也同樣是非常嚴厲。然而,人們在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時,免不了要被本性中惡的一面所屈服。他的大兒子白孝義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子承父位,原打算要接過父親的族長位置。這時,邪-惡的代表鹿子霖便利用美色勾引孝義,以敗壞白家的名聲。孝義被一個色相十足不守貞節的壞女人田小娥所迷惑。白嘉軒為了嚴正家風,親自主持家法,在全族人面前對孝義進行懲罰。從此,孝義墮落了下來。鹿子霖乘機把白孝義的家產給侵吞。最後孝義被-逼沿街乞討,險些餓死街頭。似乎是邪-惡佔了上風.然而在緊急關頭,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孝義本性中的善的一面又電光火石般出現。他戒掉了大煙,從頭幹起,最後竟成了一縣之長。

白嘉軒也有失敗之處。他的小女兒白靈從小就比較嬌慣,最後被共產黨所吸引,為共產黨鬧革命。拿磚頭將正在作報告的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子砸扁。可以説是一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而當她既將從西安投奔革命聖地延安時,卻被懷疑為特務,被活埋。多麼可悲的下常這雖對白嘉軒打擊很大,但最後他卻成了革命烈士的家屬。在隨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還是起到了保護傘的作用。

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不信神,他們所信奉的是祖宗,信奉的是公理。他們所生活的白鹿原雖説有白和鹿兩姓,但他們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祖宗。他們共同舉行對祖宗的祭祀活動。這兩姓可説是矛盾的統一體。鹿姓的代表人物鹿子霖便是一個反面代表。 鹿子霖父親在世時,對兒子的惡行便放縱、指使。這就決定了鹿子霖的邪-惡本性。但鹿子霖並不是壞得十惡不赦,他只是幹些吃、喝、嫖、賭勾當。比起土匪還要善得多。他利用職權霸佔了黑娃的妻子小娥,又唆使小娥勾引白孝義。故事的結局體現了因果報應的道理。他的兒子不聽他的管教,不與新娶的媳婦同房,參加後給家裏帶來無窮災難。最後,他受這個兒子的連累被拉上刑場陪同槍斃的死刑犯。被嚇成精神病,凍死在野外。

故事中的人物各具特點、各具性格,又各具命運。一個個活靈活現地立於紙上。令人深思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舊時的大知識分子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另一個是不守貞潔的女人田小娥。朱先生是孔孟思想的代表。每日吟誦聖賢書便是他的最大樂趣。他與正統的封建知識分子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在故事中是一個大智大悟者,甚至具有了通神的本領,可以未卜先知。他的一些預見屢屢應驗。最主要的是他對時局的預測。在白嘉軒的長工鹿三死後,他不讓僱傭了一輩子長工的白嘉軒再僱長工,結果在奪取天下後,他因為解放前三年沒有僱工而沒有被評為地主。朱先生不為名所誘,不為利所動。他是一個極受人尊重的文人。無論是軍閥土匪、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對他尊重萬分。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他卻被混蛋紅衞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他的命運不就是現代版的孔子和孟子嗎 這也算是新派小説中不多見的對六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一點批判!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5

只了看一半,田小娥一死,就沒多大舉趣看下去了,勉強看夠二十五章,看到小説中描寫女靈與鹿兆鵬扮假夫妻那段,就真的再也看不下去了。

小説幾個女性角色,在男女情愛方面都是主動的,甚至媚騷勾引成分居多。好吧,如果田小娥老舉人悲憐的偏房,甚至還虐待,造成心情隨便,狐媚勾引黑娃,也情有可原,可以理解,黑娃出走後,她了生存和為了保住黑娃上了鹿子霖的當或牀,最後又破罐破摔,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而勾引芒娃的翠兒又是作何心理?未滿二十歲的未婚少女也性飢渴耐,變法的勾引木匠芒娜,這又做保理解,簡直很難理解。如果世上曾真有類似之事,那也能説明,翠兒在遇到芒娃前肯定隱性的?跟別人有一腿,所以才會那樣飢渴耐,而芒娃最後還為這樣的女人殺人,則表現得有點愚蠢,甚至挺無腦,甚至小説都沒有寫明芒娜與她有牀上行為,只有親呢被她勾引時的一時親熱。或者説作者一味想圓通表現芒娃落草為寇的原因,神話一下芒娃。但畢竟還是表現不足,這一情節情理不通。

最後,一直被稱為小説中最單純,不具媚性的女性角色白靈,竟然在跟鹿兆鵬假扮夫妻期間產生感情,也是主動的,這真讓你難以理解,首先一個沒有性經驗的未婚少女,,特別在心倍受還相對保守的年代,遇到她心儀的男人,而且年紀比他長,她更多的應該羞怯與緊張,怎麼也能的主動的成分在裏面?

小説中的幾個女性角色,全是主動摟抱住男人的,這真讓人無法理解。或許小説作者年輕遇到的女性多半是主動的,也或者陝西女性都這個樣,作者才這樣寫。

同時很驚歎作者的才華和描寫能力,但是真的有很多不足,不完美之處,都是小細節上,要不然真可稱得上名著了。

其實那些小細節如果是錯別字沒改掉一樣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可能寫社樣一本長篇已心力憔悴,所以沒能反覆修改,多自看幾遍。所以比起名著倒還是差了點。

比如某一細節,孝義是白靈的哥哥,怎麼能在白的靈已戀愛,他還未成年呢?

其次,田小蛾遇到黑娃那年,黑娃十七歲,她叫他稱她為姐,而後來白孝文成婚時才十六歲,稱田小娥為妹,按作者描述的,黑娃比白孝大,可是細節卻有錯亂。

其次,小説最理譜的一事,就是白孝文成婚時,已十六歲了,不懂男女也算正常,但面對一個女人,卻平平淡淡的睡過三天,無肢體動作,這個是不是不太正常?

男女初次過夜,可以不懂,不會,但不應該少了緊張與毛躁嘛,而且小説所有女性角色在情感和性事方面,全是主動的真是理譜。

總之小説,有很多細節不足之處,要不然可稱為名著了。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6

讀完這本書已有數日,然而一直沒有下筆,直到在電腦前敲字時還在糾結。原因有這麼兩點:一來是自己最近還在寫連載中的小説,未來得及執筆;二來是自己確實心裏沒底,主要原因還是後一點。其實自己是個很喜歡寫讀後感的人,尤其是在看完好的著作時必定會敲上幾行文字。然而這次真心的不敢下筆,像《白鹿原》這樣的一部鉅作,很害怕自己的文墨還不夠寫不好,於身邊的朋友觀後,對於這樣的一部鉅作,都不願意再去觀看,錯失與這樣的精神食糧思想交融的機會,那我就是罪人了。

不過心裏總有這樣的聲音在湧動、迴響,那索性就隨心吧,聽之任之。

首先從故事本身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是將一些兒時從爺爺奶奶記憶中聽來的片段揉碎之後再拼上《白鹿原》整片整片整片的海量歷史信息灌輸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再一次有機會在閲讀的過程中,一次次試着去體會那種時日的生活,那種時日人們面對生活的舉措,面對生活時日的那種態度,面對世代變遷、歷史更替、思潮變化的時候做出的選擇,面對曾經與自己最親的人在革命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命運的時候的心境。

彷彿自己就是故事裏的某個平凡的角色,是這個角色是那個人物,卻怎麼都覺得自己作不好。

畢竟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也確實不曾親身經歷,雖曾聽我爺爺奶奶説起,那也是點滴片段,並不見得有多少體會,更何況那時年紀尚小,又怎知歲月酸甜苦辣、千姿百態!

故事主要以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兩大家族為中心,到白鹿村白鹿兩姓人,以及白鹿村周邊的村落也就是整個茲水縣的村落的人,歷代爭奪在白鹿原的地位,在清末朝代更替歷史文化變遷影響的下有着完全不同的命運。

白家是白鹿村大家族,白嘉軒、白嘉軒的父親、爺爺等一直都是白鹿村的族長,在白鹿村德高望重,在白鹿原也是如此。

鹿家是白鹿村除了白家最大的家族,鹿子霖、鹿子霖父親、鹿子霖爺爺等,在白鹿原村一直都是非常有地位,在白鹿原也是一樣。

然而清的滅亡,民國的興起,革命必然會給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裏的人們帶去影響,尤其是在革命盛行的茲水縣,白鹿原作為共產黨革命發展的起源地之一,影響怎麼可能會小。

國共合作時期到抗日時期到解放前期,白嘉軒鹿子霖的兒女都紛紛投身革命,在政治對立中,面對兒女情長、手足情誼,真想不出會是怎樣的情形。當他們每次在某個熟悉或不熟悉的場合相遇,彼此會以怎樣的心情開口説出第一句話。

例一:鹿兆鵬(共產黨員)與鹿兆海(鹿兆鵬的親弟弟)私定終身的人靈靈(白稼軒的女兒)最後走在一起,剛剛接受新思想的年輕人,還有靈靈怎樣去面對鹿兆海,而鹿兆海又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自己的親哥,自己私定終身的人靈靈。原本美好的一切只是因為鹿兆海退出產共產黨加入了國民黨,與加入共產黨的靈靈政治立場不同,固執的兩個彼此都無法做出退步,最後都為革命獻出生命。

例二:白孝文(白嘉軒的長子)與小額(黑娃的老婆)在黑娃被迫逃離白鹿原的時候,度過了最開心瀟灑的一段光景,後來自甘墮落幾乎走到生命的盡頭,在饑饉年狗已經在等待着他嚥下最後一口氣吃他的肉。最後加入國民黨,解放後成為了茲水縣的縣長,而與白孝文一起光着屁股長大情同手足的黑娃,在被逼逃離後輾轉當了土匪之後又加入國民黨,學為好人,解放後成了副縣長,最後卻被白孝文謀害。

他們只是小説中幾個突出的角色,只是白鹿原上幾個不平凡的人物,只是歷史變遷朝代更替文化教條脱枷的幾位先行者,然而這樣這樣的角色人物先行者在當時是面對着風雲變幻重重困難,思想在做着一次又一次的鬥爭,那種火藥味,現在的我們卻是無法體會!

第二個從寫這部小説的作者陳忠實前輩而言,陳前輩為文學的付出精神,對文學的堅強的毅力,在文學方面的素養,是小生我萬萬不能及。唯有敬仰學習之。當然這部小説文學底藴史料信息以及寫作方法,於我這等小生也是大有益處,如獲至寶。尤其是於我這腦海似沙漠的人來説,陳前輩這部小説就是一股淵源深厚的清泉。

《白鹿原》是一部50多萬字的長篇小説,先不提小説的質量如何,從草擬1988。4——1989。1年,成稿1989。4——1992。3年,歷經總共4年時間。摸着腳趾頭想想,那是陳前輩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在看書的過程中腦海裏多次有浮現這樣的畫面:陳前輩挑燈執筆端坐於案前,帶着老花鏡,微弱的燈光下,兩鬢已爬有縷縷銀絲,正在翻閲着歷史資料典籍,一本接一本,翻過書桌上的書堆,又去翻找書架,直到找到滿意的答案,才欣喜若狂的在紙上寫下。多少個這樣的日日夜夜,陳前輩花了整整四年時間,心中萬千思想在筆尖遊走,每次都是寫到雞鳴三更,還意猶未盡。

陳前輩這樣的人,那是一個為了文學付出光歲的文者,心中只有一個念想為了民族的文化發展付出自己的熱血在所不惜的文學界的偉人。

在此先説聲抱歉,我其實不懂寫作方面的知識,在這裏評頭論足,如有不對處,還望各位文友、前輩指正。

從整部小説的寫作功力而言,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整個故事結構的駕馭能力,都是不可多得學習資料典籍。

這部小説是以一種凝重的氣氛貫穿始終,寫得深沉而嚴謹,詞句酣暢凝練。從手法看故事,是以一個冷靜理性鎮定思維活躍的局外人去述説一個個情節,超出白嘉軒的那種幹練冷靜鎮定,娓娓道來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藴藏層層韻意,看一遍怎麼都不覺過癮。再從真個小説的結構上以及對小説的情節的發展來講,每個章節説什麼人説什麼事,每個短故事發展起伏次序,每個人物之間的前因後條理都非常的清晰,輕重拿捏得當,鬆弛把握有度。不得不令人欽佩、自歎不如。

最後説説自己的一點感慨,對於評論這樣的鉅作,感覺甚是慚愧。在現今社會,經濟物質迅猛發展、人心躁動輕浮、精神文明開始缺乏的時代,文化已經被當成一種產品,許多人被文化產品後的利益衝昏了頭腦,活在一個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城市的一個角落,每當黑夜降臨心靈對那種寧靜的渴望、那種孤獨寂寞,讓自己覺得可憐!

慶幸的是領導人最近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對文藝創作的講話,深刻具體,讓我感觸頗深,具體內容上百度查看。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7

那天在談論到這本書,朋友説,陳忠實就是一個農民,他講故事也跳不出他農民思維的框架,儘管他在竭盡全力書寫一部史詩。那麼,有哪一部書才是中文書中的史詩呢?朋友推薦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個我還真沒看過,有時間得拜讀下。

而《白鹿原》,朋友給出的評價是,敍事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書寫一個家族的歷史時,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便藉助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來彌補。確實,書在一開始便有幾分民間神怪傳説的意味,而寫着寫着便逐漸回覆到真實生活,而當寫到田小娥死後的種.種怪異又開始運用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講《白鹿原》與《百年孤獨》相比,頗有幾分嫌棄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譏諷。但《白鹿原》成為近代一部頗具名氣的小説也不是沒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為它寫出了多數人心中的歷史。或許,這也是作者心中的歷史,真實的故事,不僅僅是那些發生過的人和事,還有飄蕩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傳説,已經與土地融為一體。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任由時間的沖刷,任由無知的人們廝殺,最終物與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舊在。

也有人説,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在其中尋到自己的立場。的確,這本書並沒有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各個派別做喜惡分明的描寫,若非要説,也許就是對儒家學説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種對民間智慧的崇敬。白嘉軒就是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關於他的傳説,還有他的堅毅樸實又有狡詐,都是這片土地的具象。當朝代更迭,白嘉軒就算被打彎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園,守衞着他終身為之操勞的土地,還有他樸素的信仰。

聯想起最近看的書,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也是因為看了白鹿原,心裏生出想了解土地與農民的想法之後去看的書。讓土地貧瘠的或許不再是四季變幻,而是人為的強行改造。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位腰挺得特別直的白嘉軒,時代任意地改變着村莊的面貌,再多的愛與思念也改變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實。土地,它再被賦予多少擬人的神聖意味,他也沒有人的意志。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再卑微再愚昧,事實上也仍是土地命運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們,還有那些統治他們的人)。主宰者是願意相信這片土地的永恆,願意守護着,還是在命運的變遷中背棄使命,只求一個生存。

從書中跳出來時,想了很多東西。當回到書中,又想起一開始討論的“農民思維”問題。這並沒有錯,但一個人的思維維度,就決定了書的高度。但我們並沒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這書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觀點。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還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們的思考便有了底線,假若相信後者,我們便有了改變一切的勇氣。只選其一的話,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8

長篇小説《白鹿原》是上世紀前五十年渭河平原的一段祕史,那厚重深遂的思想內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引人入勝,令人震撼。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在重大的社會變革衝擊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解體。

位於渭河平原的白鹿原,在封建專制的.農耕文明中生活了多年的候氏家族,某年某日兩兄弟分別換為白姓、鹿姓,兩姓的後人同有一個祠堂,奉行一個族規,共有一位族長。兩姓子孫千百年耒也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權有所爭鬥,但由於傳統文化的薰染,族規鄉約的制約,也因為有像白嘉軒這樣一類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維護族規鄉約的族長,有像朱先生這樣一些傳統文化精神領袖的教化渲染,白鹿原維持着旣定的社會秩序,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存。

然而,辛亥革命,軍閥混戰,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等等一耒,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這一糸列重大的社會變革事件和隨之而耒的各種思潮觀念,與產生於農耕社會舊的傳統文化發生了嚴重衝突,也給爭奪白鹿原統治權的爭鬥賦予了從末有過的殘烈色彩。面對社會鉅變和各種思潮,傳統文化節節敗退。儘管白嘉軒力挽狂瀾,重修祠堂,立鄉約,續家譜,對兒子白孝文違犯族規鄉約照樣重罰,對打殘自己的黑娃以德報怨,朱先生等人奔走呼號,仍然無法挽回傳統文化沒落的趨勢。

到了白嘉軒兒女們這代人,傳統文化在他們身上固然還有些許痕跡,但總體耒説巳漸行漸遠。白鹿原的這代後人分屬不同陣營,奉行各自的人生哲學,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小説中有兩段分別敍述白鹿原不肖子弟白孝文、黑娃回鄉祭祖的情節,這兩次祭祖儀式均由族長白嘉軒主持,似乎浪子回頭金不換,族規鄉約又逢春,白族長、朱先生無不為之歡欣。其實白孝文根本不是回鄉懺悔,而是為了洗刷昔日的恥辱,顯耀自己的成功,所以他離開白鹿原時説的一句話,誰走不出這原,誰一輩子沒出息!道出玄機。黑娃倒是真心重新做人,後耒卻死在曾假懺悔祭祖的白孝文之手,實在可悲可歎!

產生於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之所以在巨大的社會變革面前走向沒落,因為它總體上已經變得不合適宜,本耒,它還有些恆久性可供後耒人吸收和借鑑的部分,但重大的社會變革,激烈的衝突,很容易採取極端對立的態度,一方要全盤否定,一方要完全繼承。只有社會穩定了,才有可能採取理性的態度對傳統文化進行梳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我很欣賞《白鹿原》1993年初版的封面畫,畫中一位滿臉滄桑的老頭子佝僂着腰,拄着枴杖,眯着雙眼,注視着不遠的前方。我想這位老人就是白鹿原上傳統文化的代表和捍衞者白嘉軒族長。老人在看什麼?也許是在看白鹿原,也許是在追尋逝去的白鹿,也許是在想念自己的兒女但我更相信,老人是在懷念過去平靜的歲月,對眼前發生的感到困惑和無奈。這幅畫準確地表達了《白鹿原》作者的意圖:為產生於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唱輓歌。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29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兩代人的恩怨情仇,最終都泯滅在時代的帷幕中?

故事裏,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精靈,一生光明磊落,無論是清末苦心禁煙還是民初勸退軍閥、賑災濟貧或是編撰縣誌,他都是一個兩袖清風正氣凜然的人。死後卻遭到拋屍鞭骨,這是時代變遷的悲哀。

我行而素學為好人,黑娃先是挑戰世俗宗法,和田小娥私奔,被族人驅逐,跟着鹿兆鵬鬧農協,逃命落草為寇,選擇歸順招安並再婚後從善向學,並最終順應時代潮流參加了起義,命運卻再一次與他開了玩笑,兒時的玩伴最終讓他倒在了時代的槍口下。

本書中,白孝文更像是被刻畫成了父輩口中常現的海獸形象,被鹿子霖利用田小娥弄得聲名狼藉性格扭曲,在保安團裏進一步被勢利權術侵染,乃至後來直接面斃張團長,把起義之功歸於個人,假公濟私害死黑娃,一個老實本分的農家娃子,最終卻演變成了這樣的人?

鹿兆海與白靈,年少一同在外求學向上,相知相戀私定終身,最終卻因為信仰不同而分道揚鑣,而選擇了與她有着相同信仰的鹿,兆鵬。白靈是本書中受新思潮影響的年輕一代的典型代表,其為人處事大膽和灑脱招眾歡喜。兆海是一個很純粹的人,對白靈執拗的愛戀,最終的結局只不過是一個戰死內戰沙場的炮灰?。他們是那個時代悲劇的產物,也許他們都是無可指摘的,如有來生,當比翼雙飛。

每一位《白鹿原》的讀者也許都會有自己的角色看法,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愉悦身心,在閲讀中窺見人性陶冶情操。

白鹿原部分讀書心得 篇30

剛剛讀完了陳忠實的《白鹿原》,我躺在牀上閉上眼睛,將合攏的書本放在我的鼻樑上,依託着均勻的呼吸嗅着書香,我的心無比的安寧,這樣的書籍是一種祕史,也是一種文化。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白鹿原白鹿兩姓三代人的恩怨,白鹿是原上的靈魂,朱先生和白嘉軒是原上靈魂的代言,這本書對人物命運和心理的描述很值得去剖析和思索,讓你感觸到一個人在一個時代的背景下,其文化素養、心理特徵和所處世事,決定了其命運的走向。

而我也在思索我的白鹿,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我應該怎麼塑造我的素養。素養和思想影響着命運和生活狀態,我時常想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狀態才能使我的心靈獲得温暖和寧靜。我在尋訪着、思索着,我認為我要在工作上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在生活中塑造自己的靈魂。我需要攝取陽光和雨露,發出温暖和愛。豁達、寬容、理解、陽光、熱愛,理解和關愛別人的同時也是理解和關愛着自己,所謂豁達的理解並寬容別人的同時也是放過了自己,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安寧。

我需要努力工作並總結,總結工作經驗、總結人情世事;我需要不斷的讀書,以求從中獲得思索,提高自己的素養。我渴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高貴素養的人,我希望家庭是温馨的、生活是安寧的,我希望理解、尊重別人的同時也獲得外界的尊重。

其實想一想,我們同別人計較並不斷議論別人的時候,也是和自己計較,也是我們心胸狹隘的體現,因為你無法理解並寬容別人,難以給予別人關懷和愛,這也是素養的高度不夠,難以客觀的評價。當你無法客觀的評價和換位理解別人時,你又能得到什麼,你得不到心靈的寧靜和平和,你得不到別人對你的尊重,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自傷。

白鹿,我渴望着陽光和雨露,我渴望着自己發出温暖和愛,因為這才是符合我靈魂的狀態,這才是符合我靈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