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心得體會精選>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閲讀(1.6W)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是我們永遠不能遺忘的寶貴精神。下面小編整理的學習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篇1

長征精神是一種革命必勝的精神,使英勇的紅軍打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戰勝了人間罕見的艱險,取得了偉大勝利。

今年恰逢長征勝利80週年,黨校進行長征精神的學習,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1933年9月,由於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紅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1934年夏季,中央蘇區由原來的縱橫千里,縮小到300餘里,敵人重兵壓境,形勢日趨危急,紅軍被迫戰略大轉移,至此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英勇的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擊退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輾轉10餘省,長驅25000裏,終於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在沒有學習長征精神前,我腦海中曾有這樣的疑問:當年長征,物質極其匱乏,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紅軍戰士靠什麼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實現了最後的勝利?通過這次黨樣學習,我找到了答案:他們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團結和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紅軍戰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正是這種革命必勝的精神,使英勇的紅軍打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戰勝了人間罕見的艱險,取得了偉大勝利。

有了答案,心兒自然變得愈加敞亮,學習的勁頭也高了不少。

長征以敵人失敗和我軍勝利而告結束。紅軍將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成為我黨我軍的寶貴財富。當前,我軍的任務是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這又是一次新的偉大長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有無數的“雪山”、“草地”要過,作為在“長征精神”哺育下成長起來的革命軍人,我們要像歌中唱的那樣“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切實保持和發揚老紅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新長征的道路上書寫新的奇蹟、奪取新的勝利。

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世所罕見的。但是,千難萬險壓不倒紅軍將士。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同人民羣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這是新的偉大長征。我們黨已經形成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了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制定了發展戰略和宏偉藍圖。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徹底改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後的面貌是異常艱鉅複雜的任務。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奮鬥的傳統,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篇2

1934年10月21日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偉大的長征。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等的指揮下,靈活機動,英勇作戰,在川黔滇等地迂迴曲折地穿插於敵方重兵之間,殲滅大量敵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奔襲昆明,搶渡金沙江,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長征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而後又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先後在陝北、甘肅完成了三大主力的會師,標誌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結束。

我們黨領導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熔鑄了光照千秋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為實現崇高理想而不懈奮鬥的政治本色,集中體現了我軍排除萬難走向勝利的特有優勢,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研究中心黨總支要求我們認真學習長征精神,領會長征精神,並將其用於指導我們的工作。程主任強調,學習長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學習,創新工作,為冶金渣綜合利用工作作出貢獻。

居安思危,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口號,而是根據我們工作實際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和平穩定、幸福的新時代。然而正是這種安逸的生活環境消磨了我們的毅力,這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心態消磨了我們自己的吃苦耐勞的能力。實際上,我們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全面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前途的艱辛與風險我們無法預知,我們急切需要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長征精神。

從我個人角度來説,我對自己的要求不夠嚴格,滿足於現狀。這次研究中心組織的長征精神的學習活動,不僅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而且教導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因此我們需要反思,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發揚長征精神。我們要汲取當年紅軍戰士長征精神中的精華——驚人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吃苦耐勞的決心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以我覺得在安逸穩定的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長征精神於學習中。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隊伍為我們創建了新中國,創造了幸福生活,我們現在有責任接下前輩們手中的接力棒,擔當起建設祖國美好明天的責任,努力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的使命!

居安思危,創新工作,重點在創新工作。偉大的長征實際上是一成功的規模空前的戰略轉移,是我們黨軍事理論的創新。長征的勝利終於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前進開闢了道路。

長征是獨立自主、開拓創新的偉大勝利。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靈魂,是推動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強大動力。當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面臨着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可以回顧冶金渣公司的發展建設歷史,實際上也是一次技術上、思想上偉大的創新。冶金渣公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終於使“十里渣山”變成了園林式的工廠,使為鋼廠傾倒廢物的傾倒地變成了擁有幾千人工作的環保型企業。

我們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領會了長征的創新精神而不斷髮展起來的單位。研究中心的前身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門——開發分公司,當時各個部門下來的人員都集中到開發分公司來“養老”,工作秩序混亂,人心渙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徹底改變了這種狀態,研究中心領導創新工作,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並結合各人實際的情況,對原開發分公司的原有組織機構進行了重新整合和劃分,突出了項目開發和質量檢測的職能,為公司領導的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同時根據公司領導的指示,承擔了公司戰略研究的職能。這種創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煥然一新,改變了研究中心被“邊緣化”的局面,同時也為研究中心的職工的發展創造了廣闊天地。

我自己作為一個從事冶金渣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也需要創造地開展工作。冶金渣的利用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涉及到冶金渣的處理、加工和利用等多個環節。鑑於目前冶金渣特別是鋼渣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幾個: 1)鋼鐵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發展,鋼渣成分日趨複雜,難以利用;2)鋼廠的擴能導致鋼渣總的產量逐年增加,鋼渣的綜合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綜合利用技術發展不平衡,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徑不多;3)鋼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富礦冶煉後對原料要求嚴格,鋼渣中含P、Si高,給鋼廠帶來成本增加,難以返回燒結;4)鋼渣熱燜粉化技術推廣困難,導致鋼渣性能不穩,難以在建材上大規模使用。因此我們需要認真研究鋼渣前期粉化技術,不斷研究並嘗試鋼渣新的綜合利用途徑。

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偉大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説中去過了半個多世紀。然而長征所賦予的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卻讓我們不斷思索,不斷總結,不斷努力,不斷前進。處於和平幸福年代的我們雖然並無法深刻體會那種革命情懷,但是通過理解長征精神,我們學會了堅強,也學會了堅持;學會了謙讓,也學會了團結;學會了節儉,也學會了嚴謹。我們應該居安思危,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和發揚先輩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我,創新性地工作,以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心得體會篇3

長征精神的來源: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過半。12月,黎平會議後,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佔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會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結束。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結束。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後續的精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長征精神的主要內涵:

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精神力量。

長征精神的現階段意義: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裏,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

長征是充滿着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飢餓乾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然而,有些黨員認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講艱苦奮鬥了,因此貪圖安逸、追求享樂,講排揚、擺闊氣,生活高標準、工作低要求,特別是有少數黨員領導幹部過着紙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墜入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如果這種現象任其不斷擴大和蔓延,勢必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破壞黨羣關係。所以,在新的形勢下,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艱苦奮鬥作風不能丟。

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井岡山如果不發揚以門板當牀、稻草做被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長征路上如果不發揚爬雪山過草地、嚼草根吃樹皮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延安如果不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取得抗戰勝利;當年如果我們共產黨人沒有艱苦奮鬥、勇於勝利的精神,就難以實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革命理想。同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仍然要靠艱苦奮鬥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並不斷豐富艱苦奮鬥的內涵,將崇高理想與現實工作統一起來,使之不斷地與時俱進。

缺乏憂患意識,就沒有遠見卓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就會驚慌失措、陷入被動,甚至導致事業的失敗。對於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來説,憂患意識是成熟的表現。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被歷史反覆證明的真理。

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