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心得體會精選>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精選5篇)

心得體會精選 閲讀(3.36K)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 篇1

北京冬奧組委17日在志願者主題的發佈會上表示,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鏡頭後的你們都是英雄!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精選5篇)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説,20__年,志願者讓世界印象深刻,如今這些“藍色身影”依然是“雙奧之城”最好的名片。從20__年到20__年,十幾年間,志願精神不斷深入人心,志願服務融入社會生活各個領域。

“事實上,我們的幕後英雄不僅有熱情洋溢的藍衣志願者,還有身穿防護服不厭其煩每天為大家做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揹着醫療包、腳踩滑雪板的滑雪醫生,還有為我們提供語言服務的翻譯、包括在今天現場的同傳們……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北京冬奧會的每一個角落。”嚴家蓉説,“北京冬奧會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個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它的組織和運作,既需要強大的領導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也需要一個又一個專業水平高超的幕後英雄。正是每一顆螺絲釘精準、高效地運轉,才保障了賽會有序、安全運行。我想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鏡頭後的你們都是英雄!”

北京冬奧組委志願者部部長滕盛萍介紹説,北京冬奧會共錄用賽會志願者一萬八千多人,其中北京賽區佔比63%,延慶賽區佔比12%,張家口賽區佔比25%,35歲以下青年佔比94%,成為志願服務的主力軍。賽會志願者服務涵蓋體育競賽、場館管理、語言服務、新聞運行等41個業務領域。

北京冬奧組委各相關業務領域為賽會志願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包括證件、制服及裝備、餐飲、住宿、交通、醫療、保險、物資、空間等各方面,保障了志願者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服務。

當天的發佈會上,志願者魏伊寧還與大家分享了參與冬奧志願服務的感受。她説:“很多媒體朋友問我,今年不能回家過年,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難過?我的回答是,對我來説這將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新年。兩年來全世界都在和疫情做鬥爭,因為冬奧會我們彼此連接在了一起,我們都知道此刻的相聚是有多麼不容易,我們彼此陪伴,彼此激勵。”

“你們想要帶可愛的‘冰墩墩’回家,但是在這裏我還想送給大家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就是來自冬奧會志願者的温暖。”魏伊寧説。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 篇2

北京作為雙奧會的城市,作為我國政治經濟繁榮中心。其意義從古至今都是獨一無二的。此冬奧會的會徽也具有中國風元素。‘冬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則是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用充滿韻律的舞動線條連接,合二為一,形成漢字冬。

張藝謀作為雙奧會的主導演,時隔多年,張導的策劃謀略更勝一籌,與北京的寒冬共同書寫一副千古絕唱。這次冬奧會的完美舉辦,離不開其背後工作人員的鼎力相助,在疫情期間,多了一批為我們默默守護的天使,那便是防疫工作人員——大白。面對眾多外來參賽嘉賓的複雜環境,又處於疫情這個緊要關頭,從中參與的工作人員是及其辛苦與危險的,但在我國各部門人員的共同配合下,積極開展防疫工作,使冬奧會能完滿舉辦。體現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無畏困難的優良傳統。

此次冬奧會熱度最大的莫非是冰墩墩,冰墩墩和雪容融相當於是一個相聲組合,他們互相配合,冰墩墩相當於是逗哏,雪容融是捧哏。雖然冰墩墩老出現在大眾下,出現在大眾的眼光中。但我們也不會忘記去雪容融的。此次還有我們日本滑冰運動員選手羽生結弦。他與冰墩墩的跨國友誼也是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而且在閉幕式我們可以看到,本來原定是六百多名運動員到場的,但實際到場有兩千多名運動員到場,由此可見這次冬奧會舉辦得多麼完美。

冬奧會的開辦離不開導演,也不離不開運動員,也離不開防疫工作人員,只有各個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密切關注,才能展現我們大國的風範,舉辦成這麼一場曠古奇聞的運動會,這在世界上哪個國家或許都無法看到這個場面。或許就是我們古代百家爭鳴的跨時空的另一番書寫。

冬奧會閉幕式時我們的主席與我們一同出席閉幕式,我們全國人民都守護在電視機前觀看閉幕式。其激動之心溢於言表。或許這就是刻在我們中華兒女骨子裏的美好吧。

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競技比賽,而是一種用永遠不變的信念。作為一名小學生,也許我們還不能像體育健將那樣為祖國拿金牌,也沒有機會親臨賽場,參與奧運會的服務與接待工作,但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一樣可以為奧運出一份力!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 篇3

“20__北京冬奧會以一場精心設計的閉幕式落下帷幕”,《紐約時報》20日報道稱,閉幕式是一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迷人光聲表演,其間點綴着煙花。“這是一屆與眾不同的冬奧會,運動員具有開拓性,開閉幕式表演令人激動”。文章稱,北京冬奧會最後一晚的氣氛與2月4日冬奧會開幕時截然不同,“2月4日,許多人在所謂的‘奧運泡泡’中擔心新冠檢測呈陽性的後果,而20日的閉幕式活動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賞心悦目的減壓閥”。

俄羅斯“婦女”網20日報道,閉幕式上,扮成雪花的孩子們最先進入場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雪花,中國組織者以這種方式強調冬奧會的每個參與者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在鳥巢打出的中國結象徵着冬奧會期間中國的春節,中國結的寓意是給人們帶來幸福。

《今日美國報》20日稱,按照傳統,冬奧會會旗從北京取下並移交給下一屆主辦城市意大利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

20日晚,總導演張藝謀透露,有20__多名運動員參加閉幕式,這個數字是破紀錄的。“最早有600多人,現在是20__多人。大家都願意來參加閉幕式,願意參加這最後的狂歡,説明運動員很開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挪威選手羅伊斯蘭是挪威冬奧代表團參加閉幕式的旗手。這位冬季兩項運動員在此次冬奧會上一共獲得了5枚獎牌。羅伊斯蘭説:“北京冬奧會對我來説是一個夢想,成為一名旗手對我個人來説是在冬奧會上的高光時刻,也是對本屆冬奧會和對挪威隊比賽佳績的一次美好慶祝。”獲得一金兩銀的瑞典運動員奧伯格是閉幕式上瑞典代表團的旗手,她説:“我懷着獲得奧運獎牌的夢想來到北京,現在我帶着3枚獎牌和一生的回憶回家。對我來説,這是無與倫比的一週。”

有着“中東瑞士”之稱的黎巴嫩,冰雪運動比較普及。黎巴嫩滑雪小將陶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參加冬奧會“簡直就像做夢一樣,令人興奮”,“雖然有很多挑戰,但也是值得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20日報道,約60名俄羅斯運動員參加了冬奧會閉幕式。俄羅斯奧委會隊旗手博爾舒諾夫在此次冬奧會上獲得了3枚金牌。報道稱,人們將在餘生中記住這17天,人們有理由對此感到自豪。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 篇4

隨着國家體育場奧運火炬的漸漸熄滅,北京20__年冬季奧運會在人們的不捨目光中正式落下帷幕。17天前,北京冬奧會在“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和“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圖景中徐徐展開。昨晚,人們會聚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題下,向北京冬奧會告別,也向參與了這場體育盛會的每一個個體告別,並表達期待與善意。

在這17天裏,我們看到了一位位老將的優雅謝幕,也見證了一個個冰雪新星的崛起。他們在給普通觀眾帶來激情與尖叫的同時,也讓人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何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在這17天裏,冬奧健兒和他們身後的保障人員,共同組成了北京冬奧會的完整圖景,也為全世界的人們呈現了一場精彩、卓越的冰雪盛會。現在,這場萬眾矚目的體育盛事的帷幕已緩緩落下,此時此刻,要向所有人道一聲“辛苦了”。

以奧林匹克之名,致敬和感謝每一位“參與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才讓北京冬奧會變得獨一無二。也因此,不僅要感謝那些全力以赴的運動員,也應該感謝每個認真參與其中的人,感謝每個關注這場體育盛事的人。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也感謝他們所展現出的開闊胸襟和氣度。某種程度上説,正是因為有了每個人的支持與助威,北京冬奧會才得以呈現得如此成功。

賽場之內,運動員、教練、藝術家、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志願者們會聚在一起,共同為世界奉上了一場場值得歡呼的比賽。

賽場之外,普通民眾被一幕幕細節所打動:他們為四赴冬奧終奪冠的齊廣璞感到欣慰,對“一人代表一國”的海地選手理查森·維亞諾肅然起敬,為8次參加冬奧會的49歲老將、德國選手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送上熱烈的掌聲,更為阿什莉·考德威爾與徐夢桃的擁抱而熱淚盈眶……他們,也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支持和保障着冬奧會的順利進行。

就在北京冬奧會閉幕的前幾天,不少冬奧會的“參與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們的經歷。從運動員到志願者,從每一位服務冬奧會的工作人員到每一位普通國民,人們手持各種冰雪元素,並沉浸其中,回味着這場體育盛事給這個國家、給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帶來的喜悦與感動、勇氣和力量。而當人們回味以及為那些美好的瞬間喝彩之時,也在思索這些美好為自身所帶來的一些細微變化。

以志願者為例,從選拔到培訓,從正式服務賽事到冬奧結束,一幕幕動人的場景打動着每一個人。而當他們終於完成保障任務、攜手從滑雪大跳台上肆意地滑下之時,我們能感受到冰雪運動帶給他們的雀躍,以及完成賽事保障工作後的“如釋重負”。

他們在冬奧賽場內默默付出的同時,也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氛圍中收穫了友誼,這是一段寶貴的人生經歷:人們團結在“五環旗”下,為奧林匹克運動所消弭的偏見而喝彩,也期待着一個“團結友愛、公平競爭、相互理解”的世界。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那些為冬奧會運動員們畫上一幅畫的小朋友們。他們用自己纖細的筆尖,描繪出了一幅幅看似稚嫩、實則動人的場景,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帶去了一份最為真摯的友誼,傳遞着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朝氣蓬勃的中國樣貌。

在這場安全、綠色、簡約的冬奧會中,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與全世界冰雪健兒的全力以赴相得益彰。誠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中國人民給我們的温暖、能量、好客與支持。”相信這也是每一位參加北京冬奧會冰雪健兒的感受。

冬奧會完美閉幕,我們感謝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員,感謝每一位普通國民。感謝他們的密切配合,也感謝他們的喝彩與歡呼。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給予了這個國家更大的勇氣和力量。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心得體會2022 篇5

北京冬奧會正式落下帷幕。各行各業的保障人員和冬奧健兒一起,共同組成了北京冬奧會的完整圖景。

從北京賽區火炬台到核酸檢測實驗室,從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到位於首都機場的冬奧服務保障專區……他們是北京冬奧會的服務保障人員。有人時刻心繫無障礙設施的運行情況,有人致力於排查消防隱患無暇欣賞開幕式上綻放的焰火,有人雖不在閉環內卻也多日沒有回家……他們堅守在崗位上,為北京冬奧會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保障工作。

自從北京冬奧會閉環開始以來,每天在各個賽場、場館、各條保障道路和閉環酒店周邊都能看到交通保障人員的身影。對他們而言,冬奧服務保障是不分晝夜的,有些崗位更需要24小時值守,有些則是長期晝夜顛倒,從清晨到凌晨,都有交通人在為冬奧會的運行付出努力。

北京冬奧會雖然結束了,但不久後北京冬殘奧會也將如期舉行,一些崗位上的交通保障人員需要堅守到最後一刻。對於他們來説,冬奧會服務保障的經歷不僅僅是自己的“高光時刻”和難忘回憶,一些在冬奧期間摸索出來的交通保障新模式未來也有望助力這座城市的運行。

以奧林匹克之名,致敬和感謝每一位“參與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才讓北京冬奧會變得獨一無二。也因此,不僅要感謝那些全力以赴的運動員,也應該感謝每個認真參與其中的人,感謝每個關注這場體育盛事的人。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也感謝他們所展現出的開闊胸襟和氣度。某種程度上説,正是因為有了每個人的支持與助威,北京冬奧會才得以呈現得如此成功。

20__北京冬奧會,以一場燦爛非凡的焰火作為收尾,正式落下帷幕。精彩的焰火表演背後有哪些故事?新京報對話了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製作方歌華文化焰火組負責人黃春雷。

作為本次閉幕式焰火環節的重磅,“one world onefamily”效果寬度有320-400米。“彩色拉手”“彩色環”“雙環”以及“響椰樹”“錦冠飛龍”等圖像,也在“鳥巢”上空“跑動”成一個個熠熠奪目的光環。

閉幕式的焰火表演環節與開幕式相比有什麼不同?黃春雷表示,“開幕式焰火燃放一共有120秒,分成了三個環節來呈現。我們分別在開場倒計時、宣佈開幕和點燃聖火這三個環節各燃放了40秒。閉幕式焰火環節在這一點上有所不同,焰火燃放只設計了一個波次,就是在聖火熄滅的時候,一次性燃放90秒。這樣就會讓大家感受到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波次,無論從整個特效的呈現、高低空的氛圍,都會比開幕式三個波次顯得更加連貫和完整。”

“在焰火的總燃放量上,閉幕式也比開幕式要稍微少一些。開幕式焰火環節的總時長更長,有一兩個造型用了大量焰火來呈現的。這次閉幕式彈藥總量沒那麼多,大概是3000多發,和開幕式一樣,焰火中沒有一個啞彈。”

看到焰火升起的時候,黃春雷覺得非常激動,感覺有始有終。“因為開幕式做得很好,所以我們一直覺得閉幕式也一定要做好。當這90秒完美打完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激動。結束以後,我們碰到了蔡國強導演,他自己都發出感慨,説今天打得比任何一次試驗都要好。”閲讀全文>>>

七台河,被稱為“冬奧冠軍之鄉”。當地市志記載的歷年極端最低氣温達零下39.2攝氏度,然而冬日的嚴寒並非七台河獨有。當地是如何取得這一盛名的?一起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