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學習心得體會 閲讀(1.73W)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1

看完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問: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到底由誰來主宰?愛情是什麼?愛情要如何守候?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精選13篇)

鄭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愛,便徹徹底底,若不愛,就毫不勉強。——只愛自己愛的人。愛恨都是我刻骨銘心的。即使最後掙脱了,淡然了,也不過是選擇了聽自己的心跳聲。

陳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的自私決定。這到底是自尊還是自私?“不要讓自己愛的人跟自己飽受貧賤”,這或許是很好的自辯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過是他自己為自己找的一個良心理由罷了。“再成功也罷,那是我犧牲了做人的失敗換來的。”他永遠都只能追悔與懷念他曾經的青春,因為他的一釐不差已錯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滿了愛與恨更有傷。即使自欺欺人地把愛情埋葬了,只要那麼一絲絲的觸動,便又會不顧一切地為愛而活而死。這是在愛情面前懦弱地低了頭的趙世勇,永遠也做不到的。那麼他在一定意義上説是沒有資格談愛情,談青春,談人生的,因為他的愛太膚淺,太懦弱了。

就像無解方程式一樣,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無意義的。在愛情的抉擇上,沒有理性與感性,沒有是非之辯。我們既不能高贊為愛情而瘋狂的鄭薇、阮莞、施潔……也不能指責為前程背棄愛情的陳孝正或為金錢拒接愛情的李維娟……因為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人生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自己負責的。

生命也許會因為愛情的中途絕望,而絕望了以後的整個人生。因為沒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更能讓人成長的了。正如林靜給鄭薇的是愛情的啟蒙,而給鄭薇真正的愛情啟蒙的是陳孝正,但最終是他們的愛情讓鄭薇真正成長了起來一樣。

“人一輩子那麼長,不到最後一天,不知道誰陪你到最後。”是的,陪鄭薇走到最後既不是林靜,也不是陳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後的不是趙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滿天星”……

那麼我們的青春絕不是隻有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不只是那愛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痛苦,還有那些伴我們走過青春的風風雨雨的友情。

正處於青春美好時光的我們,或許也在心裏深深地愛着一個人。不是因為外貌和家境,只是單純的愛戀。但考驗總是那些未來無知的許多因素,於是讓我們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愛一回了,不想為青春瘋狂一回了。

“在我愛你的時候,你愛着其他人;而當我愛上你的時候,你卻愛上了其他人。”這便是錯位。

人生沒有彩排,青春沒有再來,錯過了,就不再,不在。珍惜你所擁有的的吧,愛你所愛的吧,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堅定下來,選擇一個方向就昂首前進吧。不易位,便不錯位。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2

好久沒有看書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塢説:青春是不後悔,是允許犯錯的。青春是回憶,會苦澀,但之後一定會追憶青春。

書中自譽為“玉面小飛龍”鄭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歡呼雀躍就讓我們陪着她從17歲走到27歲,彷彿一夜暖燈就晃過了十年青春。這也讓我們見證了原來青春如此短暫,青春終將會失去,但失去的同時也丟了愛情。

有些東西終究會腐朽,等到曲終人散是才發現愛的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苦。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話》,那場7年之約,還有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沅沅,統統都將被埋葬在青春記憶裏。

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會像書中的女主角那樣執着,始終與開啟感情宅門的那個男人糾結一生。現實沒有約束和限制。於是就像書中所説: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鄭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個女孩都會遇到生命中的陳孝正,每個陳孝正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蜕變成林靜,而每個鄭薇只有在長大後才明白林靜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我們以後要面對的。

的代價就是要是去一些東西青春,若干年後,過盡千帆才明白這些將不會出現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沒關係,但願我們失去後會懂得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那都是我們用青春,用眼淚,用心碎換來的。我的青春你來過,雖然沒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慶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裏,有你來過的痕跡,這就夠了。希望你日後想起也會因為我們曾經的傻氣會心一笑。

幸夷塢的小説描述了一個如此接近現實的青春結尾:鄭薇在沅沅的汶前説,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引起了我的共鳴。通過這本書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羅凋謝就不在開,唯有珍惜!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3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彷彿就在昨日,而此刻我們大學畢業已經3個月了。這3個月因為剛接觸新的環境和人,我們都忙着適應,沒有時間去對過去不捨。而三個月後的今日,如果不是因為電視劇《致青春》,我可能也不會注意到,我們已經畢業,已經分離。

從快要畢業時,我就開始詢問身邊的人,那些我迷茫的問題。有的人會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提議;有的人會告訴我“不必想太多,不知不覺很多事兒就糊里糊塗的過了,哪來那麼多你需要研究的”;也有的人會説“我也迷茫,不明白該怎樣辦”。我找不到答案,便迷茫着繼續過。而今日,我似乎從《致青春》裏看到了我所迷茫的問題,它們在現實中的答案ABCD的演繹。

女主角是我們社會的主流答案,而她的三個室友是另外三個答案。對於社會而言,這是個多選題,全部的答案都存在,也都合理,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在某一刻只能有一個答案。

我突然想起,大學畢業前,我問舍友們,如果將來結婚,會選擇怎樣樣的人?這是個爛大街的問題,答案也是爛大街的存在,我給了她們幾個普遍的答案進行選擇。大部分的堅持嫁給感情,也有告訴我們説,別傻了,哪有什麼感情,錢最可靠,找個有錢的。我問她們“如果我找的那個人,沒房沒車,可是我喜歡,不能夠嗎?”她們和我説:“車房是最起碼的……”。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4

幾天時間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看之前,竟未想到會有如次震撼的感受。

17號,從中午一直到深夜,我整個人都一直陷入了這本書中。小説中的故事情節是那麼生動,人物又是那麼真實,還有它透露出的種.種真切認識,無不讓自己心情變得五味雜陳。

第一章,從認識聰明伶俐的鄭微開始,然後到她莫名其妙喜歡上陳孝正,我一直很充滿希望地看小説,就連在剛看小説的第二天,我也心情頗好地起牀鍛鍊。因為一開始那裏面描述了一個美好的大學世界,對於憧憬已久的我來説,它真實而簡單,也抹掉了很多我的茫然。然後故事進入到鄭微開始向陳孝正發起進攻,她的搞怪和討厭,眾人看來再幼稚不過的把戲,竟然誤打誤撞讓陳孝正開始關注她,直到兩人關係慢慢進展。陳孝正是一個刻板而嚴肅的人,對任何事都要求一絲不苟,連這樣的他竟然也不知不覺喜歡上了爛漫的鄭微。看到這裏,我只覺心中為鄭微高興,也越看越有興趣。可是後來的內容,這樣的心情早已消失,殘酷的社會現實已經慢慢侵入這些年輕人,少不更事的他們也在打擊下開始發生變化。和鄭微喜歡了20__年的鄰家哥哥林靜一樣,陳孝正選擇離開鄭微,出國留學。事情出現轉折,飽受打擊的鄭微開始進入社會,逃避傷心的現實。若干年後,她在工作中漸漸認清了社會的真面目,稜角分明的她也開始變得世故圓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開始不那麼單純,但就在這時,兩個出國的人都回到了她身邊。但此時的她早不是從前那個單純活潑的少女,她變成了學會變通的理性女人。她深愛陳孝正,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但由於陳孝正的出生和性格決定他為事業的心總是多於感情,兩人走到感情邊緣。我再次看到,變心中產生陣陣酸楚,為陳孝正,也為那些過往的青春。鄭微最後選擇了林靜,因為林靜依然愛她,更有力量保護她,在她感情的空虛中,林靜悄悄進駐,最終,鄭微選擇了愛她的人,而非她愛的人。

有些事,並非總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我們的生活參雜了太多有關現實,有關宿命,有關感性與理性。一個人的成長也如此,從最初的天真慢慢蜕變成成熟,其間不知要經歷多少傷痛打擊,人總要步入社會,直到後來才會發現原來社會是如此深奧的學問,太多我們想不通的道理,太多我們難以適應的規則。社會也不過是一台打磨機,每個有輪廓的東西進入裏面總會被打磨得光亮而圓滑,人情世故,成為我們被打磨的主要因素。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我們為成長也要付出太多的代價,世界總守恆,有得到也會有失去,就要看我們怎樣割捨。

鄭微,自稱玉面小飛龍,曾經天不怕地不怕,她深愛林靜,沒有任何理由,如此一個優秀的鄰家哥哥,從小與她一起長大,他是她一生的榜樣與目標,她發誓要嫁的人。但是林靜拋棄了她,因為一些無法説出口的理由,這也是理智。她又愛上了陳孝正,一個出身貧寒的少年,父親早逝,讓他成為遺腹兒,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拉扯大,對他也寄予重大希望,所以他有一身孤高的氣質,也是一個相當優秀的人才。但是命運很捉弄他,自小不堪的家庭背景已經夠慘,後來在他一心為理想事業奮鬥中,無意間多出個鄭微,讓他在感情與事業之間做着艱難的選擇題,最終,他要給她一個有保障的未來,於是暫時離開。別離是一件多麼悽慘的事,誰能確定以後能否相見,何時相見,相見又能否如初?

每個人都在割捨着,艱難而痛苦地割捨,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我們也不能得知今日的割捨,是否能換來明日的美好。每個人都曾在社會上初來乍到,又怎麼知道,我們日夜期待的未來,要靠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蜕變,洗禮才會來到,那些在指尖流逝的青春歲月,也只有每個人自己最清楚其間的苦痛。

曾一度認為理性高於一切,但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有理性固然是件聰明的工具,可是往往我們不需要太多聰明,有時傻着,也會有好處。有些甜蜜,需要沉溺,不需自拔,有些愛情,需要付出,不需衡量,有些回憶,需要珍藏,不需審視,有些人,需要信任和等待,不需懷疑和代價。青春是籌碼,永遠賭不了永恆,每段青春,都會有最終腐朽的一天,何不為青春奉獻一把?懵懂的戀愛也好,不為人知的奮鬥也好,每個人只有一次青春,誰都知道擁有時不在乎,失去後才哀歎的悲哀。陳孝正,他作了正確的選擇,他沒有錯,追求夢想不是每個熱血青年所熱衷的嗎?心存一份寶貴記憶不是每個戀愛的人所期待的嗎?他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可錯就錯在,他有個不好的宿命。自幼的成長讓他知道母親養育的艱辛,他要感恩,要爭得一番成就,他也註定在沒有父親的生活中,他缺乏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安全感。這也是導致他失去鄭微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生就是有命中註定一説,命運有時不像貝多芬説得那麼輕巧,有些事,我們無法改變。

書中説得好,女人就是奇怪,常為一些別人的故事而流下自己的眼淚。看完後,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因為陳孝正,他讓我欽佩也讓我為他感到心痛,那個曾以為是他和鄭微的愛的小家,被他一手拆毀,他的心又是那麼脆弱,以致讓他心碎,也讓人心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上我深刻的眼淚,還有尖鋭的心疼,今後,在我還未結束的青春中,我要懂得珍惜青春··· ··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5

嚴格地説,《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鋭,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衞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着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為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為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衝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台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裏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眾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裏,《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眾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迴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嚐點滴甜蜜。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6

電影《致青春》敍事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跨度:從學校生活一向到社會生活。而這前後兩部分敍事卻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一樣的影片基調。在前半部分的學校生活中,導演以較為簡便活潑的筆觸去描述青春期男女的感情、友情,充滿了童話般的完美幻想。影片在開始部分運用了一些童話故事的拍攝手法描述女主角鄭微(楊子珊飾)的完美想象,如同童話故事裏灰姑娘穿上了心愛的水晶鞋那般完美。然而,在影片後半段,導演卻打破了這種“烏托邦”式的美麗幻想,改以一種更為理性冷峻的筆觸去摹寫現實的種.種蒼涼與無奈。夢幻破碎的這種前後反差刺穿了現實的種.種虛偽,更折射出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冰冷刺骨。

或許,這是導演趙薇的個性使然。趙薇雖為女性導演,擁有着女性導演的細膩温婉,影片前半段的小清新風格能夠為其證明。然而,在她身上卻始終流淌着“小燕子”叛逆與不羈的血脈,這種血脈會促使她以一種更為冷峻與現實的角度去處理現實題材。“愛要狠狠愛,傷要狠狠傷”或許就是“小燕子”借趙薇之口最想表達的青春感情宣言吧。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7

我相信很多人在趙薇要拍這部電影之前都看過這部小説,很不幸,由於拖延症我一向沒看完整部小説,但看完電影之後,我還是有興趣再去把小説看一遍。

看完電影之後,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青春不是小説作者寫的那個青春,而更像是導演趙薇的青春,電影中鄭薇大學的年代被趙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大學生活,這樣的改動是我不喜歡的,也許這樣的大學生活趙薇更加熟悉,拍的更得心應手,但這樣時代的提前卻造成了與大學畢業後的時代落差感,給我一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畢業就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感覺。

整部電影的學校時代是拍的很好的一個部分,學校的生活,鄭微的感情,同學之間的友情,從入學到畢業,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笑料不斷,當陳孝正對鄭薇説出那句“你神經病啊”,配合趙又廷的動作更是爆笑全場,趙薇對學校時代的把握的卻不錯,情節順暢沒差錯,也比較貼合小説的節奏,礙於審查,趙薇把多處少兒不宜的地方都改動了。

到了畢業後,趙薇在剪輯上就沒有處理好,過於林亂,韓庚這個主角不夠飽滿,畢業後的劇情應當很催淚,但實際效果並不好。

演員的選擇上趙又廷表現不錯,韓庚礙於戲份差一點,楊子姍就是一年輕版的趙薇,也不失望。

最終對於趙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想説的是趙薇很幸運,她比其他第一次拍電影的人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很多地方對於趙薇來説也是沒有做好的,比如電影中的配樂,比如後半部分的剪輯。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8

有一句話常被提起,那就是:“再多各自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曾經一起傻逼的歲月!”,《致青春》同樣很契合這句話,雖然片中的大學,對很多人來講,是唯一的羣體生活時光,宿舍、食堂、晨讀、夜修,當然也會包括相思、追求、戀愛、失戀等等愛的體驗,這是一生中難得的大家一起“傻逼”的歲月。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演員的選擇與塑造上,還是很到位的。趙又廷、韓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證了影片的商業品質,另一方面,也確實發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見的演技水準。先説下趙又廷,作為來自海峽對岸的男生來講,大陸的學校氛圍和他們必定會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片中,陳孝正略顯生澀,但到結局其實可以發現,這個角色是很其實和趙又廷亦真誠亦虛偽亦正亦邪的混搭風格很相近,並不齣戲,而且陳孝正這個名字,其實很符合海峽對岸的文化風景,總能令人聯想起忠孝東路、中正、神馬的,也算巧合。

再説下韓庚,其實韓庚的戲份真的不多,給他發揮的空間也不是太大,但無疑韓庚演技大爆發的時代已經來臨,表演不動聲色中見神奇,承擔了一個隱忍低調卻情愛滿滿的角色,詮釋了青春的“錯過就是一生”的別戀,看得很心酸!此中表現比《大武生》中扮酷賣萌式的程序化曬帥,要提高不知道多少層次。

四位新人女生則各個神采飛揚,楊子珊扮演的鄭微,不得不失,但個別哭喊場景,頗有趙薇版“小燕子”上身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來自導演的言傳身教。扮演朱小北的劉亞瑟,讓人眼前一亮,此種帥氣的短髮女生,一定是男女通殺的類型,是當下演藝圈比較缺乏的類型演員,應會成為通過《致青春》得到迅猛發展。江疏影和張瑤,同樣給人印象深刻,這一組新人,演技比較平均,搭在一起的感覺很諧和,所以劇中沒有出現被舍友下毒的事件,也不會令人意外。

三位男生,則很好的烘托了眾鮮花和綠葉的戲份,包貝爾的喜劇化悲劇性尋愛之路,漫不經心中的堅持與堅忍,是最容易催男觀眾共情淚下的感動點。鄭愷的招搖與熾熱,同樣是青春情感的標籤,另一帥哥黃明戲份不多,無太多亮點。

就這樣一票人,用各自的“傻逼”,鑄就了那個“牛逼”的熱血青春時代,每個人都曾付出滿懷真情,即使撞到頭破血流,即使也有背叛別離,十年後再次回望,一切都如風。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9

通過觀看有關禁毒的電影, 使我們對吞噬人類寶貴生命的魔頭——毒品有了一個正 確的認識。 禁毒,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人們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會開始墮落,人格必將 扭曲。

毒品,不僅殘暴地銷蝕着人的靈魂,還無情地破壞着我們的家庭生活。因此,我 們應該謹慎地防備它,戰勝它。 那些販運毒品的壞人,真的把什麼都想到了,他們無孔不入,這讓人不寒而慄。更 讓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他們執迷不悟,甚至認為吸毒是時尚, 且全球吸毒者是漸漸增加。有了第一口毒煙就永遠沒有最後一口了,他們慢慢跌入了幽 黑的深淵,當他們覺悟時,已沒有悔改的機會。

多少人因為吸毒而無家可歸,賣兒賣女。 在一部禁毒影片中,有一個叫默默的女孩,她唱戲很出色。一天,默默回到家,發 現她的媽媽躺在沙發上,全身發抖。媽媽讓他去吳阿姨那裏拿藥。默默拿了藥後,怕吳 阿姨亂來, (因為吳阿姨不會醫術)就把吳阿姨開得藥拿給醫生看,醫生看了看,吃驚 地問:'孩子,這是哪來的?這不是藥,這是毒品,是海洛因!'默默這才知道媽媽在吸 毒。

回到家,媽媽叫默默把藥給她,默默告訴媽媽,那不是藥,是毒品!媽媽就搶了默 默的書包, (因為藥在書包裏)媽媽拿出藥,吃了。最後,媽媽瘋了,爸爸被關進監獄 裏。從此,默默也開始吸毒煙了。就這樣,一個本來美好的家庭被毒品毀了。 生命的價值在於幸福、美好地活着,若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而去吸毒又有什麼 意義呢?讓我們攜起手來,拒絕毒品,遠離毒品,消滅毒品吧!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10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着它時,它一文不值,僅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致青春》這句經典台詞解答了青春很多的迷茫和疑惑。我們會為稀裏糊塗過了一天而扼腕,會為自我的執着和倔強而不解。回首來時路,我們能夠釋然一笑,因為留下的腳印踏出的是實實在在的年華。

因為主人公是自我,因為是不可複製的青春,所以它“實實在在”。當學校的人以為鄭微瘋了,放棄條件優越的許開陽,死纏爛打陳孝正,鄭微對舍友説:“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我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見鬼去吧,什麼終將逝去的青春,我賭一次永恆!”這就是學校時代那個敢愛敢恨,扎着兩個俏皮辮子的率性鄭微。孝正最終選擇了出國讀書,在這幾年的時間裏,鄭微已經蜕變成了利落精悍的職業女性了。孝正學有所成回國之後找到鄭微期望重新開始,

鄭微看到了以往最痛恨吸煙的孝正開始抽煙了。其實在看到鄭微關掉電視正在播放的孝正理解楊瀾訪問的節目,我們就已經得到了答案,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愛戀。時間是一劑霸道的良藥。“以往我們都以為自我能夠為感情死,其實感情死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紮上一針,然後我們欲哭無淚,我們輾轉反側,我們久病成醫,我們百鍊成鋼。你不是風兒,我也不是沙,再纏綿也到不了天涯。”

我想孝正會是鄭微內心最柔軟的一塊,在療養傷口的過程中鄭微脱卻了當年的單純,變得成熟而冷靜,如果你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那個留着齊耳短髮的鄭祕書是當年那個大大咧咧、瘋瘋癲癲的小女生。這種蜕變必須很疼,我們喜歡那個不羈的女生,那個時候的鄭微是幸福的,因為她不顧一切的愛過,爭取過,執着過。

青春是青澀的,既甜又酸。正值青春年華,我們總期望自我能夠成熟,年華逝去,我們總懷念那個懵懂的自我。不管在十來歲到二十出頭這段時間,你的青春是品嚐苦澀、甜蜜、辛酸還是幸福,它都以最美的生命姿態綻放,請用敬畏的態度致敬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11

這世間男女,青春年少之時,大都會預想一個命裏的人,所以會等,等他/她出現,然後芳心暗許,喜結連理。有時候,以為是等到了,於是痛下決心,誓死相隨。那時候年輕單純,以為能與子偕老,百年好合,誰知道滄海桑田太匆忙。不是勞燕分飛,有緣無分,就是中途倒戈,投奔他人懷抱。鄭薇遇見陳孝正,老張遇見阮莞,阮莞遇見趙世勇,不勝枚舉。

如果你抓不住這彈指間的年華,就不要輕易愛上一個人。人心難測,但若實在沒忍住,也千萬不做先愛的那一方,“良辰美景奈何天,為誰辛苦為誰甜”,沒有激烈愛過的人,不能解這其中味。“當我再見你的時候,我還愛得起嗎“,多年後,鄭微在面對陳孝正捲土重來的時候,她慌張而惶恐,可是愛像覆水,難收。

電影裏,年輕就是資本。年輕的時候,鄭微可以為愛痴狂,為愛越過千山萬水,排除千難萬險,在所不辭。可是年華匆匆,青春太短暫,沒人允許她們一直年輕。人心總會在年華消失中,變得堅硬起來。就像原小説裏寫的那樣,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陳孝正傷害過鄭微,儘管這樣,鄭微恨他嗎?也許曾經恨過,而現在呢,估計不恨了。那麼,阮莞呢,她恨趙世勇嗎?可能觀眾恨的最多。對於阮莞來説,愛情無可奈何。就這麼一個小男人,不值得愛,可就是愛上了。一旦愛上了,就希望海誓山盟、天荒地老,哪怕被欺騙百次,依然相信自己沒愛錯過,是不是太傻?這樣的傻人很多。愛情,沒有對錯,哪怕是痛徹心扉,也總期待奇蹟發生,期待對方回心轉意。女人在這點上,比男人更能海納百川。這話説給阮莞聽的。她在這場愛情裏,失魂落魄,丟了尊嚴,令人扼腕。女神總是沒有好歸宿,不是被豬拱了,就是香消玉殞,孤老一生。

“阮莞,我願意成為你生命中的配角,無悔這一生”,這是老張的愛情觀,多麼傷感和可惜。愛要表達出來才好,可老張沒説出口,他沒有鄭微的勇氣,但不見得不好。不説就是不改變,永遠不説就是永遠不改變。暗戀的人才最偉大。那林靜又該何去何從,回過頭去愛施潔嗎?

可是愛,到底是説還是不説。説了像鄭微那樣嗎?不説,那就像老張那樣嗎,一輩子站在你背後,看着你遠去的背影無能為力、默默歎息?還是乾脆就像黎維娟一樣,有了金錢,愛情它算個屁!人太容易輸給愛情了。

在青春的光影裏,愛情、友情、親情,三情並立。多年後再回憶,一定是“道是無晴卻有晴”。我們感歎一遇楊過終身誤,也感歎擦肩而過即一生。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愛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生命。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12

鄭微看着眼前這個為自我緊張不已的男人,他在另一個愛他的女人面前,何嘗不是郎心如鐵。林靜之於施潔,就像陳孝正之於鄭微,總有一天,她的阿正也會變成另一個微微的林靜。或許每個女人年輕的時候都曾遇到過她的陳孝正,然後才會找到林靜;而每一個男人都曾是陳孝正。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着它時,它一文不值,僅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以往我們都以為自我能夠為感情死,其實感情死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紮上一針,然後我們欲哭無淚,我們

輾轉反側,我們久病成醫,我們百鍊成鋼。你不是風兒,我也不是沙,再纏綿也到不了天涯。

碰到什麼樣的的男的都不要緊,就怕遇到了傳説中的洋葱王子,你想要看到他的心,僅有一層一層地剝掉他的外衣,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讓你流淚,最終才明白,原先洋葱根本就沒有心。

也許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細心計量,你給我幾分,我還你多少,我們能夠付出的東西是那麼有限,再也經不起虛擲和揮霍。而年少時不計代價去愛的我們又到哪裏去了?

當年舟車勞頓只為與愛人片刻相依的她,一心只想把那份感情守成天長地久的她,可曾想到會有今日?愛着的時候,以為那個人就是自我的一生,誰料到一朝夢醒,就站在了另一個人的身邊。

別讓我再等你,我怕我沒有足夠的勇氣一向等在原地,更怕我們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對方了。

對於女人來説,感情是生活的全部。對於男人來説,感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當初他給過怎樣的承諾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永遠比女人現實而理性。

一輩子那麼長,一天沒走到終點,你就一天不明白哪一個才是陪你走到最終的人。有時你遇到了一個人,以為就是她了,之後回頭看,其實她也可是是這一段路給了你想要的東西。

電影致青春心得體會 篇13

我願在你平淡無奇的生命裏,做一個閃閃發亮的神經病。——馬良

陳孝正,本片男主角,單親家庭,父親早死,由母親獨自一人帶大,對陳孝正管教嚴格。陳孝正是標準的好孩子,聽話,勤奮,自律,刻苦,努力,學習好,受家庭影響,有些自閉,有些自卑,敏感,但人長得很帥。陳孝正在大學裏屬於另類,他為實現夢想而全力戰鬥,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如果不遇上女主角鄭微,陳孝正的生命軌跡將按照他之前規劃好的路線,平淡無奇的走下去,最終會和曾毓走到一起,結婚生子,事業有成,或許後半生幸福美滿。但這樣的人生軌跡註定不是個好故事,也太過平淡和乏味,亦與青春無關。

青春時,人至少該瘋狂一次,否則就不是青春。在生命的每個階段裏,就該去做那個階段裏該做的事情,青春期裏去做青春期該做的生氣。如果少年時沒有犯過傻,犯過錯,長大以後,這樣的機會就不會再有了。這世界的錯誤就在於,成人總是用自己的行為準則,去要求小孩子不去犯規、不去犯錯,最終使他們學會用各種規則要求自我。然而,人不是機器,人有感情,如果一味的用規則去約束自己,人生又有何滋味。

年輕時,我們不懂的東西太多,可等到懂了之後又晚了。青春時犯錯是註定的,留下遺憾是難免的。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去做,而我們也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東西,是否真的是對的。絕對正確的三好學生陳孝正,最終還不是吸起了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