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職場指南>精英人物>

毛向輝:一個大腦連接的網絡

精英人物 閲讀(2.71W)
我一直未能完全摸清毛向輝的全部身份。

毛向輝:一個大腦連接的網絡

最早的網誌(blog)作者和倡導者,網名isaacmao聞名遐爾。2002年10月他與鄭雲深創建,發起“中文blog心得集”,這是中國最早討論網誌技術和文化的一個在線論壇。

 做公益事業,他參與的“長青教育基金”資助了“微笑圖書室”等公益項目,“試圖利用高新技術來促進慈善事業的效率並提高透明度。”

還以風險投資家的面目出現。他任副總裁的維眾創業投資公司,已幫助“分眾傳媒”在nasdaq上市。

經過這次長談,我的眼前呈現出一幅複雜的知識圖景:毛向輝的大腦連接着諸多分支,從教育理論、神經網絡、大腦研究、社會性軟件、互聯網、公益事業到風險投資……他所憧憬的,是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人們的大腦連接起來,激發出無窮的創造力。“一個大腦連接起來的網絡”,這似乎是上個世紀的科幻小説和今天的科幻電影,但我也模糊地相信,它將成為未來幾十年的人類現實。

“科技改變社會,這是我們的一個信念吧,一定能的。”毛的談話總有佈道者的口吻,讓人回過神來總覺得有些不真實。

1994年他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進入intel公司架構實驗室工作。當時的他依然認同精英創造世界的成功模式,比如微軟、lotus這些公司的歷程表明,個人才智能夠創造輝煌成就。

但到90年代末,有些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在親身參與了一些商業運作後,他發現,商業公司有可能從事和公眾利益背道而馳的事情。“過去,我一直在微軟的平台上做技術開發。但linux的興起和自由軟件的蓬勃發展激發我去思考,在未來,會不會有一種來自民間的微小聲音或技術會推動社會的變革?”

那些年他也接觸了很多國外基金會。“我不是被他們表面講的高尚目標吸引,我關心的是行為模型。商業領域有商業模型,政府則是執政制度。在民間,也有一套方法,一套可以持續堅持的模式。比如基金會怎麼運作,如何監督資金流向,怎樣得到捐贈者的支持和約束。執行的行動是否產生效力,誰去評價他們。他們在當地怎麼得到社會體系的認可?這是我關心的問題。”

自由軟件運動讓毛向輝看到,在政府和商業之外,有第三種力量,即社會的力量可以發揮強大作用。與商業力量相比,社會力量的特點是滲透力強,無所不在,可以在細微的地方起調節作用。(黃錇堅)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