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讀後感>讀後感>

郭敬明小時代3讀後感

讀後感 閲讀(1.06W)

小時代終於出版完了,我在XX年的最後幾天買到了這最後一本《小時代3.0刺金時代》,並於2012年開始的幾天就看完了這《小時代》系列的最後一本。

郭敬明小時代3讀後感

昨天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讀完了整本小説,我想我讀小説是最慢的了吧,畢竟我並不是太喜歡讀小説,而且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下來的,就我所知,很多人看這種小説幾乎就是小菜一碟,一天,甚至一個下午就能看完,而且內容也是記憶猶新,而我,別看我是逐字逐句看完的,而且還歷時一週,我對內容的記憶並不是很清楚,當然這與我現在糟糕的記憶力有一定關係,所以剛看完這部小説,就趕緊醖釀着寫下這篇讀後感

今天下午,我第一次走出了家門,沒錯,我幾乎就是傳説中的宅男,很長時間不到外面活動,最多也就是周邊的一些地方,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我是帶着很沉重的心情到外面去的,本想着去爬一下山的,但是不知不覺走到了離那座山不遠的一處英雄紀念碑。自從國小畢業,就沒怎麼去過那裏了,轉眼已是十多年,記得那時還是加入少先隊的時候,在那裏,我戴上了紅領巾,而且還在那裏宣誓,如今,雖然記憶力不是很好,但是這件事倒還是記得的。那麼長時間過去了,當我一級一級登上台階的時候,那熟悉的場景慢慢呈現在眼前,破舊的地磚,四周因入冬蕭瑟的景象,碑上有些發暗的鎦金字體,上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圍着它轉了一週之後就準備離開了,不時的再回望兩眼,看到那孤獨卻高高佇立的碑體,想到了《小時代》裏的喧囂和繁華,燈紅酒綠,悲喜交加,生活劇裏的那些演員們,打情罵俏,極盡奢華,再看看這裏,靜默,靜默,無盡的靜默!沒有奢華,只有儘可能的簡;沒有叫囂,只有無聲的付出;沒有來去匆匆,只有永久的停留。

離開紀念碑,我轉身就往對面的那座山上去了,因為那裏景色還可以,而且對面又是水,有山有水的,是個觀景的好地方,所以那裏已經修好了小道,為上山的市民提供方便,因為很長時間沒出來活動過了,而且心裏又懷着心事,所以走的尤其慢,而且也是相當的累,不過最終還是到達了山頂,這裏早有一些鍛鍊的人在這裏聚集了,不過多是些老人,還有一些情侶,這裏我是唯一的一個有閒心,有閒情逸致賞景。

到了山頂,我首先去的是一處可以看到下面大部分景觀的小亭,站在亭前,看着不遠處,處在山凹裏的紀念碑,孤零零的,再遠處,高高低低的樓擠在一起,到處是樓羣,樓宇間,滴滴的汽車喇叭聲,此起彼伏的沿街叫賣聲,再遠處,能看到新破土動工的房地產,當然還有新開盤的商品樓,扯起來的橫幅紅紅的,奪目、耀眼,看着遠處的景象,我沉默着,心裏愈發的沉重,我想,或許是我太做作。喧囂,榮光背後,是離世的暗傷。

結局最終出來了,現在,我開始慶幸當初的我沒能看懂結局,我以為就像電視劇那樣,儘管內容演繹的一波三折,最終的結尾卻還是讓人滿意的喜劇。然而,當我瀏覽小時代貼吧的時候竟然看到了一場大火,一場讓很多讀者質疑併為之憤恨的大火,有人在猜測這場火是誰放的,有人猜測他們其實都沒有死,甚至有人將這場大火與真實的那場混為一談。原本以為顧女王涅磐,死裏逃生是很值得慶幸,很值得我們這些讀者為之額首稱慶的,一羣演繹生活的小丑最終前嫌盡釋,準備好好為之慶祝一番的時候,竟然被隨之而來的一場無名大火付之一炬,所有的歡樂、悲喜都化作郭敬明筆下的一場無情大火。

當我們在猜測這場大火與現實中的那場大火有什麼必然聯繫的時候我們忘了,現實的那場火與之無關,而小説裏的那場火卻是郭敬明放的,因為畢竟這是結局,而這又不是能令很多人滿意的結局,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當這些生活的小丑為我們演繹出了這場生活的悲喜劇之後,他們的價值可想而知,只能付之一炬,如果這羣時尚的瞎子存於世的話,那我們這些終日為生活所忙碌奔波的人又該何處安身,與他們相比,我們才是真正的不幸,他們只不過是小説中的人物,可以説,最終是福是禍,都無關緊要了,他們已經狠狠地享受了一把,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世界名牌,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他們都經歷過了,享受過了,為之嗟歎的是我們這些人,於他們來説或許已經是死而無憾了吧。只能説郭敬明用了很好的結合,他將那個時間定格,XX年11月15日,一場火,將所有的悲喜劇化為灰燼,不管你信與不信,那場大火就在那裏,它的確燒起來了。然而,就我所知,最新的kindle和iphone 4s的發佈時間都在XX年,如果説他們都被XX年的大火燒了的話那時間就有些陰差陽錯了,再者,因國家宏觀調控而使房地產市場受挫,這好像也是XX年之後才有的事,那m.e又怎麼會早在XX就受波及,銷售總額下降呢。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一部小説,一部只拿來看看就可以的小説,千萬不能入戲太深,雖然説這裏有很多故事與現實的結合,但是,故事終歸是故事,再怎麼形象逼真,也是不能拿來當做現實的。

或許這也是出乎郭敬明意料的吧,沒能想到讀者竟能夠入戲這麼深,就像當年的《悲傷逆流成河》那樣,據我所知,年輕一代受這本書裏的一些思想影響不小,甚至有些就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女主角了吧。如今也是一樣,我想有不少讀者都把自己當做小説中的人物了吧,不是林蕭,至少也是路人甲,我想那個顧裏——顧女王,努力追求高質量生活,永不認輸,牙尖嘴利,似乎滿身毒液的顧億元又是很多人的最愛吧!其實我也一樣,我從頭到尾的看這部小説,關注的就是這個令我非常欣賞且敬佩的顧女王,否則我也不會在知道真正的結局之後,忽然就感覺:i am not happy anymore . 郭敬明是第一次寫這種中長篇小説,而我也是第一次有這種耐心坐在那裏看這種小説,正是受那顧女王的魅惑。

顧裏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姐大,很多大學女生宿舍裏都有這樣一個值得每個女生宿舍敬重的人物,她們或許總能幫宿舍裏其他的姐妹們解決問題,或許她們沒有害怕,她們有的只是一往無前,因為她們是其他人的依靠,她們不能夠倒下來,然而,總被人遺忘的是,堅強久了的人,我們總認為她已經忘記了哭,所以我們一再勸她們堅強,所以這個時候,即使她們很想,又怎能讓身邊的這些依靠自己的人慌了手腳,她們總依靠這個大姐大的,如果連自己這個大姐大都軟弱了,那她們這些人今後又該怎麼辦呢!顧裏的死撐着最終沒能得到太多好報,我們總認為她一直在裝,裝的很出眾,很鶴立雞羣,所以我們感覺她很傲,我們都只以為她只是一個時尚的瞎子,不止一個人在心裏詛咒過她,但,我們的確都忘了,這樣一個人,活的其實比我們每個人都累,不要以為她想那麼逞強,不要以為她就該堅強,不要以為她不會軟弱,多數情況下,她表現的很堅強,那時其實她就已經很軟弱了,但是沒地方,也沒條件讓她躲起來哭泣,所以她就得把自己武裝起來,以免那軟弱被人發現,被不該看到,或是她不想讓看到的人發現。不要以為她就那麼不近人情,張牙舞爪的,她是要讓別人知道,我還好,還很正常,而且,也有一些打情罵俏的意味在裏面,一些閨蜜在一起打打鬧鬧倒是一些常有的事,只不過她們有時太出格了而已。

當然,當知道結果的時候我也是很不高興的,一直在想他為什麼要這麼寫,其實在這裏,他也一樣犯了難,所以最終,他選擇了這種看起來的喜劇收尾,給人的是一種很朦朧的感覺,感覺他們已經離開了,但是好像還在,我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真的走了,就是這種感覺,信與不信,很確定,但又感覺疑點重重。我其實也沒有太長時間的難過的,好在有那三分鐘的沉重,能夠很仔細的想這麼多。

我們之所以不能夠接受,正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把小説裏的人物當成只遊走於文字間的虛擬,我們感覺他們已經走出了小説,來到了世間,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當我們知道身邊的人突然離去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會是怎樣,可想而知,是不可能輕鬆的吧。很多人對於親人的突然離去,總會説:之前還好好的啊,怎麼説沒就沒了呢,的確,這裏也是一樣,雖然是小説,但已經與現實相結合了,即使之前帶給了我們那麼多光怪陸離的鬧劇,讓我們陪上笑聲和淚水,但是,到這裏,確實也該説沒就沒了的,不要問為什麼,因為生活中也的確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很多人其實不只是接受不了自始至終陪伴我們的那些角色的突然離去,而且還接受不了那麼多人的不辭而別,簡溪就那麼悄無聲息的走了,葉傳萍就那麼囂張跋扈的坐着m.e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位置,至於kitty和藍訣,都是配角,他們的去留,倒不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或許我們感覺這種安排不是甚好,但這畢竟是小説,但這並不是推理小説,所以,我們不需要找什麼太多的線索去深究,至於結果,喜劇與悲劇都不過是一種結局,最終的結果取決於作者的筆,任何一種結局都可以很隨意的勾勒出,所以説,結局並不是那麼重要,關鍵是這個過程,我們體會到了這個摻進我們的喜怒哀樂的生活劇,讀者入戲,我想這就是一部小説最大的成功了。

要説的是,因為2012還沒完,而這一系列的小説竟已經完了,多少還是有些倉促,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他們走的有點倉促,或許,只要再給我們多一點時間,我們總能夠接受的了吧。因為中間少了些鋪墊,所以我感覺最後還是很突兀的,感覺過程還沒有進行完,馬上就該是結果了,這個轉折太快。顧裏遇到的雪和雪上的霜,我總以為她是可以靠自己那非常專業的經濟學知識和非常精於計算的大腦,或者是混血小帥哥neil的法律知識做些許協助,抑或者是顧源這個家族公子的實力幫助能夠擺平的,沒成想,竟是顧裏家的老爺子依靠資本運作出來的一部分資金投到了黃金市場獲得的收益填補了那些漏洞,一句: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未免有點太過牽強。之前如此花大量時間描繪的顧裏的專業知識竟沒能派上一絲用場,只用來調查出了m.e的同樣比較巨大的虧空,總感覺空有一身本領,但沒處使的悲哀。對於無所不能的顧裏來説,還真的有她不能夠控制的事情,七千萬,竟能夠讓之前揮金如土的顧大小姐愁眉不展,兩億,就能夠讓顧女王高興地做億萬富翁——顧億元,這,或許就是生活給我們的啟示。

這時候,那些黃金歸誰已經不重要了,那把火是誰放的也不重要了,關鍵是:故事結束了,而生活,還得繼續,林蕭就做的很好。

既然我們入戲,那我們就該好好找一下我們各自的角色,我們是否像小説裏的那樣上演過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我們是否總認為自己不可一世,而當真正面對問題的時候才感覺出自己的渺小?我們是否已經走出了小説,走進了真正的生活?

或許最後我們都應該説一句:i will always miss you like a darling . 然後合上小説,帶着從小説裏得到的東西,該幹嘛幹嘛去吧!

我們的小時代

你還在這裏麼?

你聽得到我説話麼?

真實與夢幻編織的時代,在高樓大廈珠光寶氣之間肆意播撒下絕望的種子。

輝煌與醜惡交織的刺印,將用它最鋒利的光芒劈開你我心中最柔軟的底線。

你聽得到麼?

物慾橫流的大上海

它在訴説:“歡迎光臨”

顧裏,南湘,林蕭,唐婉如,四個女孩的夢想,80後疼痛的故事

光怪陸離的上海,現實,勢力,金錢化

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像顧裏一樣坐在星巴克裏抽摩爾,穿着dior,gucci,逼視着only

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讀《小時代》之前,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雖然不是那麼幹淨,但至少,還是會有那麼一天,它會變的乾淨的。我相信很多東西,相信友情,愛情,親情,相信大馬路上所有跪着的乞丐都是真的殘疾,相信許多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相信那些很有錢很有錢的人的生活過的不快樂

只是《小時代》給我的深思:今天的友情,親情,早就不再那麼純樸了

一直很喜歡郭敬明,雖然很多人説他現實,虛偽,太商業化。可是不可否認,他的文字,很美。以華麗的辭藻描摹着80,90的故事,書寫着無法名狀的少年悲傷。

我想,他曾經和我們一樣,會感動兄弟之間的親情,或者朋友之間亙古不變的友情,只是上海這個城市,永遠比我們發達,比我們領先。

【翻開最新一期的《人物與時代》,封面的選題是《上海與香港,誰是未來的經濟中心》——北京早就被甩出去兩百米的距離了,更不用説經濟瘋狂衰敗的台北。

每天都有無數人湧入這個飛速旋轉的城市——帶着他們的宏偉藍圖,或者肥皂泡的白日夢想,每一天,也有無數人離開這個生硬冷清的摩天大樓組成的森林——留下他們的眼淚】

這是郭敬明的文字,充斥着金錢與現實,但同樣的,也很真實,真實到讓人疼痛。

我看小四之前的文字,簡單純美到讓人心碎。學生時代的小四,也會為了一瓶汽水的錢而煩惱,夏天會吃五毛錢的冰棒,會擠在逼仄的學生公寓,只是後來,上海的生活改變了他。上海,以它的繁榮,勢利,改變了他。我不能感慨,無法遺憾,畢竟,人們改變不了環境,最終被環境改變也無可奈何。幸好,故事的背景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上海,是該榮幸的。

我冒着人格分裂的危險,看完了第一本小時代,終於,我不僅人格分裂,還人格癱瘓了,我是該感謝上帝還是該去醫院吃藥?我知道,小四的文字,有這樣的魅力。

《小時代》裏穿插了大量的名牌和上海高檔的場所(其中的恆隆廣場和prada的包因為出現次數太多,我這輩子都忘不了了)。大約8個男主角,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帥得不行。其中除了一個是小混混外,其餘還都有錢得不行。女主角也都超級有錢,有家世,學習還好。她們想進男生宿舍,就用兩張紅票子擺平樓管。

我從來不曾想過,有那麼一天,我會過這樣的生活,至少現在的我,還有良心的知道錢不容易賺。

這幾天,又開始熬着夜,看完了所有已經出版的《小時代》,看的過程中早已沒有了高中時看《悲傷逆流成河》的那種迫切的感覺,我只是按着chapter 的順序一點點的往下看,就連小四也開始商業化地去寫偶像劇裏的情節了,就如同你聽到毛鄧三考試要開卷一樣,令人驚奇,還能“要求”些什麼呢?這讓我想到了同樣有着大城市經歷的餘秋雨,一本比一本更爛的書卻讓他變得富有,這是一種現象,如同娛樂圈一樣,當所有人進入jay chou時代的時候,再聽羽泉顯然已經成為了過去時,《小時代》的確是讓人失望的,如前幾年爛俗的偶像劇一樣,故事裏每個人都有花不完的人民幣,這樣的包包,那樣的跑車,似乎一切都是從天而降的,然而它確是吸引人們眼球的,因為那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就像很多人總在痛恨自己的老爹為什麼不是萬能的。

《小時代》最好的地方就是小時代本身,這個書名的確是不錯的,可以讓人有無限的想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時代,當然這是我自己對它的理解。

我總覺得上海人是極其不同的,他們排斥其他人的存在,因為理念和思路是有滯後和超前之分的,出生在自貢的郭敬明當然也擺脱不了大都市的洗禮,更何況那是傳説中的上海呢,於是我們能看到偶像般的人物出現在一本名曰小時代的小説裏,然而這本書依然很叫座,就像前幾年視《千年一歎》為聖書的高中時代。當人們都在看兩個“半上海人”的作品時,你總不能抱着《白晝的月亮》説我就好這口唄,此時的黑夜已經無法給我們黑色的眼睛了,因為現代化的祖國早已遍佈霓虹燈。娛樂圈和文化圈原來也可以找到相似之處的,沒兩把刷子就只能像冠希哥那樣如流星一般劃過封面和頭條。顯然小四是懂得這個道理的,在這個全民浮躁,全民偶像的年代,懷舊和經典已經迎合不了現代人的口味。

讀完整本書,郭敬明時刻展現着他對上海的極度熱愛——準確説來是對南京西路的熱愛。我每次想到這裏,腦子裏老是跳出頂樓馬戲團荒誕的歌聲:“我是一個上海人……我死也要死在上海……阿拉上海頂頂節棍……”陸晨那扭曲的聲音真是給郭敬明這本純愛小説做了最好玩的註腳。

最後,請允許我幽怨地説一句:“小四,你變了~你再也回不來了……”

可是,我還是愛郭敬明

如果現在,我媽媽問我:“你最崇拜的明星是誰?”

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脱口而出“郭敬明”

連我自己,都想弄自己兩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