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導遊詞>浙江導遊詞>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精選9篇)

浙江導遊詞 閲讀(1.36W)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1

南明山與麗水城隔甌江相望。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後飛泉飄灑而下。宋時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氣亭,俗稱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長10餘丈,橫架巖間召喚樑,稱石樑。樑上遍綴名人題刻,樑下為印月池,池畔有宋張康國摩崖題記。池西有獻花巖、彌勒龕、石門和創建於宋代的仁壽寺。再上有高陽洞,洞壁多宋人題刻,其中有沈括、孫沔題刻和記載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和十六年當地兩次水災的長篇題刻。山頂雲閣崖刻有傳為葛洪書的“靈崇”兩大字和傳為米芾書的“南明山”三大字。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精選9篇)

南明山,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城南 1.5公里,傳為晉代葛洪修道之處。今山頂雲閣崖刻有“靈崇”兩大字,傳為葛洪所書。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蹟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山與城之間有碧波漣漪的甌江穿流而過。隔江相望,寺閣掩映在叢林,古蹟隱現於丹崖。對於這樣一個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詩寫照:“荷香僧院靜,泉響石樑幽。古洞誇仙蹟,虛亭豁遠眸”。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説“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麗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東西巖景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境內,景區坐落在市西北28公里的千年畲鄉老竹鎮境內,總面積9.0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1985年公佈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20_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東西巖景區以丹霞地貌、畲族文化、革命遺址而聞名,內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峯對峙而立,景區因此得名。

東西巖的丹霞地貌玲瓏剔透,清麗婉約,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小巧清秀,二是景緻豐富完整。整個景區都是由沉積巖自然形成,景區內怪石嶙峋、峽谷幽深。巧奪天工的東西巖丹霞自然景觀,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東西巖內濃郁的畲族民族風情——畲族的歌聲、畲族婦女的服裝、畲族人的民俗表演,是東西巖景區的又一特色。每逢節假日,景區內推出“三公主”迎賓、畲族婚嫁表演、祭祖表演、畲族歌舞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具有濃厚畲族風情的節目。

東西巖景區還是浙西南最早成立區委的革命老區,在黃弄村有中國軍民抗日戰壕3000多米。粟裕將軍也在這裏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今年底,蓮都區政府力爭把東西巖景區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遊區,實現景區品質、品牌的全面提升,最終把東西巖景區建設成為依附於麗水市的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娛樂、科普地質考察和探尋紅色之旅的風景名勝區。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寧波遊覽參觀.

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大家來到寧波也不例外,那麼我呢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及風土人情.寧波位於浙江的東北部,東海之濱中國海岸的中部,是浙江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單列市和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和文化名城.全市共轄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鄞縣、寧海、象山三個縣,市區分江東、江北、北侖、鎮海、海曙五個區,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口120餘萬.寧波簡稱”甬”,是一個象形字,上如鍾鈕,下如鐘形,中間兩橫如鍾帶,因寧波境內有一山峯似覆置大鐘,故名.早在周朝就有了”甬”地的稱謂.寧波古時稱明州,因有四明山得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縣鄞江鎮,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採納了一個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寧波一直沿用至今.

寧波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温度16攝氏度,四季分明,春夏兩季雨水較多,但容易受到颱風的影響,秋季涼爽,東無嚴寒.

來到寧波,我們要從什麼角度去了解它?它又是怎樣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的認為寧波共有四張名片.

我們先打開第一張名片,這張就是寧波裝,俗話説:”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人用”衣食住行”來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內容,而衣拍在最前面.韓非子説:”人無羽毛,不衣則犯寒”,到了現代社會,服裝不僅僅是人類用來禦寒護體的,更是人類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實用的審美物化體現,自1998年中國首家服裝博物館在寧波誕生,人們已經在討論”北有大連,南有寧波”的話題,中國自有龍袍以來,有意義的服裝變革大抵只有兩次,一次為公開實用的胡服騎射,二為作宣言的中山裝.從前的人們除他們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來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個性特徵,而西服的出現卻能體現出人類對於健全體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後,外出謀生的寧波裁縫,用高超的祖傳手藝,給外國人(當時稱紅毛人)製作西服,因此,”紅幫裁縫”應運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國的第一件中山裝,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寧波人之手.寧波服裝在”紅幫”的培育下,由小樹苗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20世紀90年代,寧波服裝步入了它的黃金期,現有1600餘家企業,年服裝生產力佔全國的12%左右.寧波的服裝業被認為是未來中國服裝業中最有希望與中國服裝業一爭高低的一個板塊.好,現在大家都各自檢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寧波的服裝,如果沒有,晚上等我們住下來後,大家趕快去買,因為在將來,也許你會因穿有寧波服裝而驕傲,(開個玩笑).寧波服裝名牌可以説是羣星燦爛,”雅戈爾”、”杉杉”、”羅蒙”20_年的服裝節上,國際服裝界鉅子-77歲高齡的皮爾.卡丹先生動情地説:”我被寧波迷住了!”還驚歎在中國竟有這麼好的服裝企業,而”杉杉”卻在天一閣,上演了一台”天一夜宴”,在世界名模陳娟紅、馬豔麗等的超凡演示下,把江南園林深厚的文化底藴,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3

南明山,素有括蒼之勝的美譽,座落在麗水城的南面。山與城之間有碧波漣漪的甌江穿流而過。隔江相望,寺閣掩映在叢林,古蹟隱現於丹崖。對於這樣一個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詩寫照:“荷香僧院靜,泉響石樑幽。古洞誇仙蹟,虛亭豁遠眸”。

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説“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古城遺址大水門外,乘舟橫渡甌江,穿過阡陌縱橫的田間小道,就到了南明山麓。這裏修竹婆娑,AA巖聳立。巖上一股小瀑布飛雪揚花般地灑落到地面,名曰“漉雪瀑”。循道拾級登上半山腰,從爽氣亭俯瞰全城,樓房鱗次櫛比,江面舟楫競流。走完了一百二十級石階,來到山腹,隔着蓮荷盈盈的印月池,抬頭便是著名的南明大石樑。那騰空而起的巨石猶如半空降落的仙橋,整塊巖石一百餘米,氣勢雄偉,與縉雲仙都的石筍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九六三年上海畫院著名畫家王個簃和朱屺嶦登覽南明山曾歎為觀止:“遊遍全國,未見如此壯觀的大石樑!”樑身盡是古人題刻,“半雲”、“懸虹”,、“仙橋”等等,各體書法,竟相爭奇。

石樑的上方是修葺一新的南明仁壽寺,飛檐畫樑,端莊肅穆。寺前一口方池,碧水映天。寺後,山崖突兀,峭壁鱗峋。山頂有一堵大崖壁,象屏風似的面北而立,高五丈,寬二十餘丈,從遠處眺望,宛似雲中樓閣,這就是南明山雲閣崖。玲瓏俊巧的千里亭傍崖而立,遊客在亭內小憩,山上山下的風光一覽無餘。

雲閣崖上高低錯落地遍佈歷朝學者、文人的題刻。測覽這些題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隸書題字——“靈崇”。這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字徑一尺四,深約半指,筆法古樸渾厚。《處州府志·金石篇》贊其“飄若遊雲,矯若驚龍”。相傳是我國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學家葛洪書寫的。據説他曾經隱居麗水南明山煉丹,仁壽寺後有一口古井,葛洪煉丹時使用過這口井裏的水,故名“葛井”,井水冬暖夏涼,清澈甘冽。清處州太守陳璚還為此留下了“葛翁仙去也,何處覓丹砂。虹斷石樑瀑,鶯留山洞花”的詩句。至今,這一帶地方仍有葛洪煉丹的故事在流傳。

在葛洪手跡的旁邊,有北宋紹聖年問處州郡守劉涇的書贊題刻,讚譽葛仙翁真跡“靈崇故揮掃,縹緲神飛驚”。劉涇是四川簡州人,北宋熙寧進士,他工書善畫,對金石頗有研究,並編有《成都刻石總目》。這條八百多年前的書贊考證,可以消除歷來對葛洪手跡的質疑吧?!題刻因風雨沖刷剝蝕,後人摩平復刻,現在僅保留五行二十五個字。

“靈崇”兩字的右側崖壁上,鐫刻着北宋傑出書畫家米芾書寫的“南明山”三個行書大字。字徑一尺五,筆力遒勁,飄逸灑脱。旁有劉涇的行書題款,讚美米元章手跡“書之字奇崛,與山兩相高。山可朽壤為,此書常壁立。”,米芾精於書法,用筆俊邁,索有“風檣陣馬,沉着痛快”之評,《宋史》本傳説他“特妙於翰墨,沉着飛翥,得王獻之筆意”。他的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齊名,人稱“宋四家”。米芾並沒有到過麗水,據志書記載,“南明山”三個字是當時處州郡守劉涇到漣水請米芾書寫,帶回麗水鐫刻在南明山雲閣崖的。

步下雲閣崖,轉彎便到高陽洞。這是由一塊巨石覆蓋于山崖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洞隙,長二十米,寬三米。洞壁上有許多題刻,最引入注目的是洞北壁北宋著名學者沈括的題字:“沈括、王子京、黃顏、李之儀熙寧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遊”。共四行二十一個字。正書體,字徑六寸。宋神宗熙寧六年即公元—零七三年,沈括奉命察訪農田水利,行經麗水,順便遊覽南明山,欣然題刻留名。

高陽洞洞口的下首崖壁上還有無名氏刻寫的《高陽洞紀事》:“大宋紹興甲子丙寅歲,洪水自溪暴漲,約高八丈,人多避於樓屋,誤死者不可勝計,因紀於石,以告後來。”紀事真實記錄了公元一一四四年和一一四六年兩次洪水暴發給麗水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

南明山摩崖石刻中還有北宋尚書左丞張康國,權轉運使王伯敭,兩浙運副時清臣,提點兩浙刑獄晁端彥,括郡太守孫沔等人的題字,多數為宋朝遺蹟。

麗水南明山這些珍貴的摩崖石刻,經過幾百年乃至一千多年的風侵雨襲,苔蘚覆蓋,巖層風化剝落,字跡依稀難辨。縣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文物古蹟,開放風景遊覽區,在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於一九八零年對南明山摩崖石刻進行了全面精心的維修保養。志書上有記載的摩崖石刻全部得以整容復原,還新發現了自北宋以來沒有文字記載的題刻十三處;勘正了記載上明顯錯漏的字句。修繕後的南明山摩崖石刻華採煥發,風韻不減當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麗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4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雲堂,建於東晉,作為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説縉雲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並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雲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為“玉虛宮”並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於戰火。現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築羣,它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後再參觀殿內的匾額、楹聯、壁畫及黃帝史蹟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瞭解縉雲仙都黃帝文化的內涵。

據傳黃帝在縉雲活動過的地方很多,後人為了紀念黃帝,凡是黃帝去過的地方,均以他的名號來命名。如黃帝車輦住蹕的地方叫黃蹕,後改成黃碧(現縉雲縣新碧鎮的黃碧村、黃碧街、黃碧橋頭、黃碧塘及新建鎮上黃碧等),黃帝臨時的住屋叫黃寮,黃帝曾經坐過的石叫軒轅石(步虛山上)、蹲過的洞為天堂洞(仙都山上主峯上)。中官的駐防在黃帝車輦附近,叫黃雲山(縉雲縣新碧鎮內孫後山),春官的駐地,叫青雲山(縉雲縣城北),夏官駐地叫縉雲山(即仙都山),秋浙江縉雲山一帶後,繼承黃帝的合宮並發展起來的。應該説這是古黃帝合宮(明堂)式的文化遺產。現在我們來到黃帝合宮建築最具有代表性的河陽古民居景點,請大家仔細觀察,慢慢地品味吧。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5

黃帝即位之時,有云之應,因此設置了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為春官,叫青雲;管軍事的為夏官,叫縉雲;管治安的為秋官,叫白雲;管營造的為冬官,叫黑雲;官中央事務的叫中官,叫黃雲。黃帝在加強國家管理的同時,又開始抓生產、治五氣、藝五種、勸民農桑,在種植、紡織、造字、造車、作樂、作舟、作弓矢、算數、築城、測氣象等方面均有發明,開啟了中華民族5000年之文明。黃帝為尋求控制陰陽、養育百姓、富邦強國的長生之策,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渡黃河跨長江,得到崆峒山仙人廣成子與黃山仙人容成子的指點,找到了奇峯異石、山水神秀的洞天福地縉雲仙都,遂安營紮寨,在仙都鼎湖峯鑄鼎煉丹。待六六三十六天後,金丹煉成,萬眾歡騰,鸞鶴飛舞,仙樂響亮,在繚繞鼎湖峯周圍的五彩祥雲中,飛出一條五爪神龍,迎接黃帝上天。黃帝給自己的兒子與五官的大臣們交代完後事,遂馭龍登天。當神龍離地數尺時,附近的臣民見黃帝登龍昇天,也慌忙攀住龍鬚跟着上,這龍鬚哪裏經得住眾人的攀扯,紛紛斷了,並連人一起摔了下來,眾臣民不禁傷心大哭。龍鬚落地卻化成了草,人們就叫它為龍鬚草,也叫縉雲草,現鼎湖峯腳下仍長着茂盛的龍鬚草,漢司馬遷《史記》、晉謝靈運《名山記》與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均有詳細的記載。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6

鼎湖峯,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

雲霄,譽為“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峯頂上還有一個小湖,湖裏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峯右側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峯峯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峯,傳説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崑崙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後,毅然回到縉雲山中,永遠和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們再到鼎湖峯腳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鬚草,當地人把龍鬚草織成草蓆,叫“龍鬚席”,這龍鬚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性、並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峯,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裏滲出,注於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餘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為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為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説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7

河陽古民居,位於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煙灶八百,人口三千,是縉雲縣西鄉最大村莊之一。河陽朱氏祖先非常重視風水文化,在民居建築上運用得相當完美。村外地形為五龍搶珠,兩條坑水成“八”字形,把古村包圍,恰似護城河。村內明溝暗渠,出水流暢,道路縱橫交錯,條條相通。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動輒18間、28間、38間,亦有10間、13間等,至今尚有院落40多個。其道壇的佈局大多采用四合院廳堂樓層式,有三面樓、四面樓之分。屋面雙披,四周青磚砌築。有的前後數幢相連,中間以弄堂、封火牆、馬頭牆分隔。弄堂兩端設雙披小門,成封閉式,具有很強的防盜防火功能。住宅分大院和伙房兩部份。大院為户主居住區,內有寬敞的庭院,中軸線上為前廳、後堂(中堂)。前廳為過廳,後堂(中堂)作半敞式,俗稱師間,後壁正中是掛名人書畫,兩側設神龕。每逢節慶,婚喪大事,院內各家多在中堂祭拜祖先,宴請賓客。庭院四周為卧房,走廊貫穿全院,兩端設闢門、庭院天井精選鵝卵石,鋪築多種圖案,四角砌花壇種植花卉,樓層由兩廂設樓梯登臨。伙房位於大院後部或兩側,為幫傭生活區,屬井樓式建築,有小天井,由走廊闢門進入大院。

河陽民居不僅外觀宏偉秀麗,而且內飾的工藝也非常精湛。其雕樑畫棟、廊下、門窗、牛腿均以東陽木雕裝飾,題材以松柏、垂柳、梅花、桃李、牡丹等植物和白鶴、麒麟、奔鹿、走馬、蝙蝠等動物為主,中堂兩側卧房花窗透雕,有宮室、園林、羣羊等豪華圖案,有的還鑲嵌“松柏當窗秀,芝葉入室香”,“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一類微雕楹聯,其工藝令人歎絕。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8

星期日的清早,空氣格外清新,像濾過似的。

我一大早就起牀了,我們約好三家人一塊兒去麗水玩。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沿途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可開心了。到了麗水,我們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哇!麗水真漂亮。”我們先去了縉寧畲族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觀看了那裏的民族風情表演,瞭解了畲家族的婚嫁習俗。那結婚的場面可熱鬧了,新郎要取上美麗的新娘子必須要經過好幾道關口,要對上歌,猜中迷語才能成功。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縉雲的仙都風景區,那裏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風景可優美了。山峯重重疊疊,雲霧繚繞,連綿不斷,特別是那獨秀峯,峯面如刀削一般,好似一把利劍直插雲宵。坐纜車上山頂,頂上白霧迷漫,十米之內看不清人。大家都説我們這是在天宮中了,都做了一回神仙。上山容易下山難,天下着濛濛細雨,山高路陡,大家一步一移、小心翼翼地下得山來。山下又是別樣的風景,一條小溪迴繞山間,溪水清澈見底,水面上有幾隻鴨子在戲水,它們互相追逐着,用翅膀撲打着水面,水面濺起一層一層小浪花。據當地人講,這裏是當年拍電影《阿詩瑪》的地方,難怪風景如此優美。這時候,我聞到了一股清香,哦,原來是幾朵小花。

這小花可真漂亮,你瞧,它們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黃的似金,個個爭奇鬥妍。我們三家人一起往大山上走呀、走呀,一路欣賞着美麗的風景。這個節日過得真有意義。

浙江麗水旅遊導遊詞 篇9

麗水又譽為“浙江綠谷”,是“全國生態環境第一市”,獲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稱號的地級市。她位於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東南與温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台州市相連。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佔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人口為251.4萬人(佔浙江省總人口1/18.6),是浙江省陸地面積最大,人口相對較稀的地級市。

麗水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遂昌好川遺址的發掘,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麗水古稱“處州”,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一直以來是州、郡、路、府駐地,是浙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__年7月撤消麗水地區,設立地級麗水市,同時撤消縣級麗水市,設蓮都區,為我省最後一個撤地建市的地區,下轄一區一市七縣,即蓮都區、龍泉市和青田、縉雲、雲和、慶元、遂昌、松陽、景寧7縣,市政府設在蓮都區。

到了麗水看“山頭”。山是麗水的一大特色,山地面積約佔總面積的87%,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特徵。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3573座,境內有江浙第一高峯黃毛尖(海拔1929米)和浙江第二高峯百山祖(海拔1856.7米)。林木總蓄積量佔全省的1/3(38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1%,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素有“浙南林海”之譽。

莽莽林海使麗水成為浙江省重要的生態屏障,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全國生態環境第一市”。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出版的《全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348個縣(市、市區)評價中,麗水市九個縣(市、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均處於全國前五十名,位居前十名的有四個縣(市),分別是:慶元、景寧、龍泉、雲和。慶元縣是我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麗水成了眾多動植物的樂園,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已知木本植物1340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42種,我市僅有的百山祖冷杉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最瀕危的十二種植物之一。已知的野生動物618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華南虎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列為世界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近年又重現麗水境內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麗水是甌江、錢塘江、閩江、飛雲江、靈江和福安江“六江之源”,水質優良,江河湖泊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Ⅰ、Ⅱ類標準。境內水資源非常豐富,佔全省水能資源的42%,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國的3.5倍,是浙江省乃至華東地區水利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因此,麗水的山美、水美、人亦美,是城市人嚮往的旅遊休閒勝地。

麗水納愛斯集團

各位朋友,“只買對的,不選貴的”“肥皂,我一直用雕牌”,這些家喻户曉的廣告語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著名企業納愛斯集團的產品廣告用語。納愛斯以價廉質優的產品為利劍,成功實現了中國洗滌用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目標。許多遊客以為納愛斯集團在杭州或是上海,在這裏,我要自豪地告訴各位,她既不在杭州,也不在上海,而是在麗水,江對岸的廠房就是麗水人引以為豪的納愛斯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