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報告>調研報告>

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研範例

調研報告 閲讀(2.48W)

現在,基礎教育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輪課程改革已付諸實施,素質教育的號角早已奏響,可是,當前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

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研範例

我本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好久都沒回去好好看看了。接到調研題目,挺激動的。其中,農村教育是我最想做的。當年,我們中學只有6、7個左右可以考上省重點高中,我們那屆最多,有11個。人家城裏的學校有的都考170多.因為沒有什麼前途,所以,家長很少支持學生學習,但是學習的學生都非常拼,一個班的學生前後反差很大、、、彷彿回到了國中時代。每個班級都會有同學不聽話,家長從來不管,因為打麻將不來參加家長會,拒接老師電話。八年級時我和老師共用一張桌子、、、懷揣着對國中時代的回憶與眷戀,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回到家鄉進行社會實踐,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

我的家鄉葫蘆島是遼寧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原名錦西(1994年10月更名為現名),是京沈線上重要的城市之一。葫蘆島是半島,伸向遼東灣內,因頭小尾大,中部稍狹,狀如葫蘆而得名。葫蘆島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礦產資源頗豐富,擁有鉛、鋅、銅、鉬等礦產。同時是一個工業城市,有化工廠,鋅廠和造船廠。此地的渤海造船廠生產了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所以,它也是重要的潛艇基地。國共內戰時,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於此地展開。抗日戰爭結束後,東北約百萬日本僑民在此地被遣返回國。市下所轄縣級市綏中是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的出生地。

實踐過程

首先我來到了我的母校剛東國小和剛屯中學。發現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房子改建為樓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

第二,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

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

第四,對待教育的態度上,從沒有家長管,甚至因為打麻將拒絕家長會到現在的會有家長經常主動給老師打電話,那些老師們都很欣慰呢。説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被承認的。

但是,我認為目前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第二、學校的工資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在農村中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第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第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去的陳莊鎮的愛林二村原來有一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學校廢止,目前大多數學生就讀於一所鄉級國小。撤併村級國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老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國小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部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實踐結論:關於農村教育改革的幾點意見

一)改善農村國小辦學條件

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乃至校舍,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的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國小的危房,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二)加強農村國小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國小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國小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國小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國小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於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國小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儘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三)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四)實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國小生由於年齡太小,每天上學需來回四趟,每天來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學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如果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那麼學校也便於管理,尤其是留守兒童,可以填補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時學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證。對已撤銷的學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閒置。

這次的實踐受益匪淺,回到家鄉,重温故鄉的童年的感覺,而且到了農村發展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同時,也瞭解到了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而農村的國小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視農村國小教育,改善農村國小教育現狀,是農村義務教育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農村國小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路漫漫其修遠兮”,農村國小教育需要國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視和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