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報告>考察報告>

赴義烏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考察報告 閲讀(1.36W)

為祝賀“義烏**商會”成立,我到義烏小住了兩天。我很想了解義烏崛起的奧祕,所以特別注意收集有關情況。湖北老鄉引導我們參觀了義烏小商品市場,談了很多感受。義烏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同志在祝賀義烏**商會成立的講話中,介紹了一些簡要的情況。我趁機同**同志攀談了較長時間,並向他索要了一些資料,使我對義烏髮展的情況有了一些瞭解。

赴義烏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我原來只是知道義烏有規模較大的小商品市場,誰知義烏已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譽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成為有名的“世界超市”!

目前義烏市場經營總面積達400餘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經營170多萬種商品。義烏的同志告訴我:如果你在每個商位前停留3分鐘,那麼逛完義烏市場得佔用你一整年的時間。巨大的市場,不但吸引了130萬外來建設者(其中湖北人在義烏有12萬人,義烏户籍人口只有68萬人),而且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進行國際採購。有80多個國家的2500多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代表處。市場商品出口到215個國家和地區,XX年義烏海關出口標準箱80萬個,平均每天有XX多個標準箱。

義烏還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佔世界生產總量40%的電子鐘錶、佔世界銷量60%的聖誕禮品、佔全國70%的飾品、50%的拉鍊、35%的襪子等等。

**同志自豪地説:我們義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被省委授予了地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我經過消化、思考和梳理認為義烏崛起的奧祕是:

一、義烏奇蹟源於發展戰略的正確抉擇

義烏在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80年代末)就提出了“興商建市”的戰略目標。xx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説:“義烏的發展經驗充分説明,對於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要一以貫之、一任接一任、一屆接一屆,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賽’,絕不能‘城頭變幻大王旗’。同時,打好‘接力賽’也必須有所創新,有新思路、新舉措、新作為”。可貴的是,30年來,義烏的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但“興商建市”戰略始終沒有動搖。歷屆黨委政府還不斷賦予“興商建市”戰略以新的內涵,先後提出了“以商促工、貿工聯動”、“以商強農”、“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等一系列發展策略,始終把市場作為區域“發展極”來培育,“工作圍着市場轉,城市繞着市場建,產業跟着市場育”,充分發揮市場效應,以市場得持續發展作為推進整個區域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和國際化的基礎和動力。

請看義烏產業呈幾何擴張的經濟奇觀:1個市場和2.5萬家工業企業共生共榮;1個市場衍生出10多萬家服務企業;1個市場帶動周邊3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真是“市場興、百業興”!現在,義烏髮展的脈絡在我的頭腦中十分清晰了:市場帶動工業、工業支撐市場、市場與產業聯動。市場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反應堆,引發了資本、人力、信息等生產要素的連續裂變,變出了一個以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三產佔義烏gdp比重的50.9%)的現代產業結構,變出了一個能引領國內外消費潮流的現代小商品製造業,變出了一個輻射江浙、接軌國際的“義烏經濟圈”。

二、義烏經驗的核心是創新

區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待於一套具有區域特色、充滿活力的發展體制和發展機制的形成。而體制機制的形成則依賴於創新,是創新成就了義烏的成功。

1、關於市場創新

把商貿業作為義烏的主導產業,這種選擇本身就是創新。

十分巧妙地處理好繁榮市場與規範市場的關係,既不採取約束過多的行政干預,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他們通過攤位的有序合法流轉和交易區“划行歸市”(將同類商品安排在同一地段經營),可以開展充分的競爭,提高商品價格的透明度,防止假冒偽劣,也便於廠家及時瞭解市場行情。認真實行明碼標價和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場管理制度,使義烏市場獲得了“全國重質量、守信用市場”榮譽稱號。

他們對小商品市場經過8次搬遷、11次擴建,經歷一次次嬗變,經過硬件完善、功能拓展、網絡擴張、業態提升,提升了市場檔次,創新了市場業態:從傳統的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向展示貿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發展,向商品展示、信息彙集、價格形成、產業研發等方面拓展,市場交易方式由傳統的現金、現貨、現場“三現”交易為主向洽談訂單、物流配送等現代交易方式轉變。義烏市場已經成為不同於集貿市場、百貨公司、西方沃爾瑪的國際新型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成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

義烏十分重視展示交易平台建設。其中專設進口商品交易區,還有“非洲產業展銷中心”等境外商品展貿專區。他們加快國際商貿電子信息化改造,運用在線電子探頭等技術,在網上實現市場商品的實時實物展示,再造一個網上“國際商貿城”。

2、關於產業創新

小商品市場有賴於強大的產業支撐,沒有強大的工業就沒有繁榮穩定的市場。他們引商轉工、貿工聯動,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工業發展路子。多年積累的商業資本利用信息和銷售網絡向製造業擴張,政府因勢利導,使義烏60%的工業企業是從商貿業轉入的,轉入資本達250億元。還湧現出襯衫、毛紡、飾品、拉鍊、工業品等十多個優勢產業。

為了避免小商品生產企業“低、小、散”問題,義烏走上了產業集聚發展的路子。集羣企業分享全國、全球銷售網絡和地區專業化生產這兩種集聚效應,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雖然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但專業化程度高,企業互相配套,物資供應、信息交流、人才流動方便高效。義烏提出“抓領軍企業就是抓中小企業”的理念,各優勢行業都培育出了一批龍頭企業,其中針織行業有芬莉、浪莎、寶娜斯、夢娜等4家企業躋身全國針織銷售收入50強。

義烏構建了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建設虛擬研究院、義烏創意園、浙大義烏技術轉移中心和創業育成中心,使義烏成為創意產業的領跑者。

3、關於城鄉一體化創新

為了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XX年義烏制定了全國第一個縣級市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編制完成了城鄉一體化社區佈局規劃,把全市800個行政村統籌規劃為290個社區,爭取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鄉一體化任務,實現農村向社區、農民向市民、農業向企業轉變,實現城鄉融合,共享現代文明。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建設高端都市休閒農業度假區,開發農業休閒旅遊帶,辦好紅糖節、蓮藕節等農產品展會,創辦名特優新產品展銷中心。等等。

三、義烏成功的關鍵在於有一個開朗、務實、有為的黨政領導

遵照浙江省委“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義烏市委提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勝人一籌”的前列理念,增強幹部跨越發展的意識、膽魄和能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實幹氛圍,並加強“服務到位、考核到位、監督到位、懲罰到位”的效能建設,增強了黨的引領能力,推動了義烏跨越式發展。

1、把發揮政府這隻“有形的手”的作用和發揮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該管的堅決管好,該放的充分放開,讓市場在法制的軌道上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使政府真正回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本質上來。1993年義烏實行了“管辦分離”,一方面政府及時退出了市場主體角色,另一方面堅持控制土地使用權和市場攤位等事關市場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由政府控股的“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市場主辦者進行市場硬件建設、配套服務、經營開發和物業管理,興建各類專業市場和專業街區。牢牢掌握了市場建設主動權,實施市場發展總體規劃,推進市場結構調整和合理佈局。

2、堅持“放手養魚”,輕税薄賦,巨資支持

義烏政府捨得投入,義烏批發市場大多是由政府出資建設的,經營市場的利潤投入市場在建設、再開發,如此循環往復、良性發展。

為支持農民走向市場,在市場培育初期採取“定額徵税”辦法,以50個攤位為一組,俺營業額大小大家坐下來評議納税額,個攤位按確定的等級納税。

為穩定經營人員長期在市場經營,解決其户籍、購房、子女入學、治安保護等問題,消除了後顧之憂。

3、打通義烏國際通道,搭建更高的對外開放平台。

義烏建設了內陸“無水港”,使義烏成為繼杭州、寧波之後的浙江第三大物流中心,成為具有集散、儲運、包裝、理貨、分送等綜合功能的“始發港”和“目的港”。引進或申請設立了垂直管理的涉外經營管理機構,如海關、商檢、港務,使“義烏港”與港口口岸、邊境口岸無縫對接,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檢驗”、“一次放行”。他們於1995年創辦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已連續舉辦了xx屆,是由商務部舉辦的繼廣交會、華交會後第三大展會,先後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並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專業展會落户義烏,使“文博會”、“旅博會”、“森博會”等越辦越紅火。鼓勵更多的內外資銀行、大中型商務服務類企業進駐,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探索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

總之,義烏的成功,領導是關鍵。有一位經濟學者説,義烏的經驗歸結一條,就是一個開明的政府加上一批聰明能幹的商人。義烏的經驗對我們應該有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