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總結>信訪工作總結>

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信訪工作總結3篇

信訪工作總結 閲讀(1.77W)

篇1: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xx年信訪工作總結

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信訪工作總結3篇

今年我局信訪工作從受理數量上分析,信訪、來訪的熱點表現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勞動用工、勞動爭議、失業就業方面。

我局緊扣區委、區政府的目標定位和工作取向,緊緊圍繞“促發展、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一主線,認真貫徹全區信訪工作會議精神,一是對既有信訪做到妥善處理,不留後遺症;二是改變相對被動的信訪辦理方式,改變“問題嚴重才整治,有了投訴才解決”的現象,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化解,努力創建新型勞動關係,認真細緻地落實各項惠民舉措,以此來構建通州和諧大環境,促進通州經濟大發展,信訪工作取得重大成績。

一、提高認識、健全網絡,信訪工作組織領導強而有力

歷年來,我們始終把信訪辦理工作作為改進工作薄弱環節、為政府分憂、讓羣眾滿意的大事來抓;充分認識到信訪體現了社會羣眾最直接最現實的意見和要求,事關和諧穩定大局。為此,我局強化對辦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列入黨組、局務會議的重要議程。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各分管局長為副組長,行政各科室、經辦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信訪維穩領導小組。健全了信訪工作網絡,明確責任分工。設立了政策諮詢和矛盾調處辦公室,落實領導信訪輪值接待制,明確信訪責任,規範處理流程,縮短處理時間,提高信訪辦理效率。加強對信訪的協調領導,進一步健全信訪事項統一管理、信訪辦理部門和資源統一調度、信訪問題及時解決的信訪工作一體化工作平台。在勞動保障系統內健全鎮、村(居委會)、企三級信訪工作網絡,充分發揮基層勞動關係仲裁員、監察員、聯絡員在勞動糾紛調處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及時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提供有力保證。信訪由局辦公室扎口管理;政策諮詢矛盾調處辦公室負責勞動保障政策諮詢,協調處理涉及勞動保障部門職能的各種矛盾,參與企業改制過程中職工權益的保護,負責?公眾監督?欄目諮詢類信息的處理;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負責?公眾監督?欄目投訴類信息處理。做到了分工明確又協調配合。

信訪辦理關鍵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要有準確精當的文字答覆。為避免差錯,提高質量,局一把手親自把關,重點信訪重點批示,交由部門重點辦理,實行全程監督跟蹤。強化辦理逐級審核制度。信訪辦理按照“具體承辦人——經辦機構負責人——分管領導——專職人員——主要領導”的流程,先由各科室事業單位具體承辦人草擬答覆初稿,由經辦機構負責人、分管局長審核,然後由局辦公室信訪專職人員扎口,進行答覆格式、語言文字等修正,最後交李淑芳局長審定、簽發。層層把關,確保辦理質量。年初,多起信訪辦理因內部審核未通過,發回部門重新辦理,最多的辦理了三次。這一嚴格的做法引起了部門的高度重視,有效提高了信訪質量。

在全區大接訪活動中,面臨政府有限責任與羣眾無限需求激烈碰撞的巨大壓力,李局長帶頭執行並督促落實領導包案制、信訪值班制、首問責任制,妥善處理大接訪活動中佔全區40%的涉及勞動保障的信訪,答覆率100%,沒有發生一起因勞動保障部門亂作為、不作為而引發的信訪事件。

二、加大宣傳和制度創新力度,努力實現從源頭上減少信訪誘因

1、以《勞動合同法》為重點,大力宣傳“三法一規定”。開展“送法下基層,送法進企業”活動,認真組織企業學法、用法。引導企業做到“四個必須”: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必須辦理社會保險、必須按規定支付報酬、必須健全規章制度,增強企業合法用工的自覺性。開展以案説法,調動職工維權的積極性。對於損害職工權益的信訪案件從嚴從速處理,讓儘可能多的勞動者能從案例中學會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2、以解決民生難題為重點,積極推出惠民政策。對一些社會關注帶有普遍性的熱點、難點信訪問題,做到處理在苗頭階段,以點帶面,緊抓不放,推動問題的整體解決,從而達到源頭上防範和減少信訪的目的。

今年受金融風暴影響,企業為節約開支紛紛裁員導致勞動爭議勞資糾紛不斷增多,我局為企業建立起減負穩崗制度、失業監測調控制度並實行嚴格的企業裁員制度。失業保險企業繳納部分的費率由2%降至1%,工傷保險企業繳費費率在原有基礎上下降 20%,生育保險企業繳費費率由 0.8%降為 0.5%。階段性降低費率後,減少企業支出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380萬元、失業保險551.8萬元,成為南通市唯一一家階段性降低費率的縣區,響應政策速度快、穩崗效果好。針對農村老年居民要求參加社會保險的呼聲高,我局在促進養老保險全覆蓋方面,實施了三項惠民政策:在南通首家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員參加養老保險補助,放寬參保人員年齡限制,建立農村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補貼制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得到不斷創新和完善,形成了農村居民人人都享有制度安排的完整體系。針對羣眾不斷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我局調整醫保政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內醫療費用統籌基金實際支付比例比20xx年提高15個百分點,大大減輕了個人負擔,提高生育醫療費和生育營養費的統籌基金支付標準,實現與南通市待遇同步。針對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基金原來實行的“差額徵繳、差額撥付”方式,造成一部分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得不到保障,出現大量退休人員上訪,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我局高度重視,大力推進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結算方式“全額結算、全額繳撥”改革,今年全區所有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社會化發放,退休人員實現按時、足額領取養老待遇,一大批事業單位信訪人員息訪,對我局的工作的力度和效果紛紛表示讚賞。農林系統“小三場”退休人員養老待遇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政策上的創新,實現了從制度上提高保障水平,從根本上惠及廣大民眾,從源頭上減少信訪誘因,從整體上構建社會和諧的目的。

三、認真落實信訪政策,保障民生,維護民權的能力顯著提高。

1、建立預警排查機制,確保各種矛盾得到快速化解。在基本形成及時干預、合理疏導、快速解決的良好信訪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以勞動監察大隊為龍頭,各部門協調配合,完善和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預防和處理重大集體上訪,以“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為目標,對全區重點行業、重點部門、重點企業涉及勞動保障方面存在的矛盾糾紛進行排查,對涉及全局性的重點、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逐件按誘因、時間、地點、涉及人數以及單位,實行重點監控和化解。進一步指導鎮企服中心加強與鎮矛盾調解中心的對接,做到了發現苗頭不忽視、遇到難題不上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對於羣眾反映的普遍和重點問題,做到暢通渠道,絕不迴避,形成“合理就受理,受理即辦理,辦理即解決,解決即鞏固”的高效和長效機制,有力維護了來信來訪羣眾合法權益,做到矛盾化解有實招,信訪辦理見成效。

全年立案221件,按期結案率100%。全年為1121名勞動者追回工資389.42萬(其中,農民工796人,工資271.28萬元)。督促用人單位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72.55萬元,涉及勞動者689人;督促12家用人單位進行社會保險登記,涉及勞動者352人;為勞動者清退各種抵押金30.14萬元,糾正用人單位違法規章421件。做到了羣眾來信件件有落實,直接來訪事事有迴音,屬實舉報案案有結果,為全區發展大局做出了部門應有貢獻,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2、創新信訪調處機制,構建和諧關係。

堅持依法仲裁和柔性調處並重,以柔性調處為主的原則,將勞動爭議處理關口前移,依託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將仲裁調解機制向社會各方延伸,加強與信訪局、總工會、社會矛盾調處中心、鎮企業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的聯繫,成立了專業化勞資糾紛調解機構——通州區勞資糾紛調處工作站,成功調解多起重大勞資糾紛。全年妥善辦理“公眾監督”欄目諮詢、建議、投訴1295條,服務經濟、服務民生、雙邊維權、維護穩定的能力大幅增強。全年辦理信訪100多條,信訪工作基礎台賬做到電子化管理,登記詳盡完備。

20xx 年,我局緊緊圍繞保穩定的主線,強化服務意識,暢通信訪渠道,領導包案制、信訪值班制、首問責任制得到很好的落實,信訪辦理快速高效。20xx年,我局將進一步規範信訪秩序,繼續完善信訪制度,認真落實信訪政策,儘量減少重複信訪和越級上訪,為建設法治通州、和諧通州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2: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xx年工作總結

20xx年以來,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艱鉅的工作任務,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認真貫徹中央、省委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改革創新,鋭意進取,履職盡責,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就業創業形勢良好。

堅持把促進就業創業放在突出的位置,深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20xx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 14.9萬人,再創新高,城鎮登記失業率1.91%,再創新低,扶持自主創業1.19萬人,帶動就業7.62萬人。一是紮實開展大學生就業工作。組織開展大學生陽光就業行動,舉辦公益性招聘活動231場,組織2369家用人單位與高校對接,全年共引進大學生4.12萬人。繼續實施大學生租房補貼政策,全年接收租房補貼申報1.1萬餘人,發放9220萬元。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管理工作,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6.18%。二是加大創業扶持力度。舉辦首屆中國無錫“東方硅谷”大學生創業大賽,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建設,開展“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無錫行”、創業融資輔導營等活動,通過比賽與引智相結合、宣傳和落地相結合、政府引導和市場孵化相結合,打造大學生創業能力展示舞台,被評為全國“20xx年度地方就業創新事件”。已有73個優秀參賽項目落户無錫,吸引和扶持大學生創業1421人,培育產值超過100萬元的大學生企業37家。三是支持和促進困難羣體就業。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的意見,擴大了就業援助範圍,調整“兩項補貼”的分擔基數,共發放“兩項補貼”4.91億元,惠及8325家用人單位,幫助10萬餘名扶持對象實現穩定就業。四是加強企業用工服務。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組織重點用工企業先後赴江西、四川等地開展勞務對接,舉辦各類招聘會153場,幫助重點企業招工28萬人。

(二)社會保障不斷完善。

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待遇水平穩步提高,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社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一是擴面工作持續推進。20xx 年全市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32.81萬人、296.72萬人、197.14萬人、194.48萬人、186.39萬人,擴麪人數分別為6.61萬人、8.11萬人、4.47萬人、4.42萬人、4.4萬人,均超額完成目標。養老保險淨增繳費人數5.2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55.3%。二是及時調整保障待遇。調整20xx年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市區人均提高247元,精簡退職人員定補金人均提高86元,市區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310元提高到340元,徵地補償性養老金分別由300元和190元提高到330元和220元。繼續提高失業金待遇,上、下限標準分別由1480元和780元提高到1630元和858元。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增長10%以上。三是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定《江蘇省徵地補償與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貫徹意見,落實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實施大病保險制度,20xx年有4.6萬餘人次獲得大病補償,共計約9100萬元,有效緩解參保人員因病致貧問題。積極推進零售藥店醫保定點管理。擴大護理院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推進養醫融合。積極完善醫保費用結算辦法,調整20xx年度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加大對醫療定點機構的管理力度,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出台《江蘇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貫徹實施意見,擴大生育保險覆蓋範圍。四是改進工傷保險工作機制。實施工傷認定責權下放,形成市、區分級辦理工作機制。成立市工傷認定與勞動能力鑑定中心。開發工傷認定網上預約申報系統。實行工傷醫療定點管理,工傷職工住院醫療費通過劃卡結算,切實減輕單位和職工現金墊付負擔。

(三)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

以建設“東方硅谷”為目標,大力推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引進高層次人才7848人,海外留學人才1952 人,新增專技人才4.49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75萬人。一是高層次人才引進取得新成就。全力推進“東方硅谷”人才引進工作,累計引進9名諾獎得主、 11名外籍院士與民營企業共建研究院,累計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02名。20xx年44人入選省“雙創”人才,分別新增社會事業和中介服務領軍人才 25人、6人。大力推進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共有120個項目入選國家和省市引智項目計劃。新增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6人。新增8家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3家分站,在全省名列前茅。二是高技能人才培養成效顯著。着力完善職業培訓政策體系,加強職業培訓管理。在省第二屆技能狀元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在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江蘇選拔賽中總分列全省第二,並在全國決賽中獲冠軍一名。加強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市高訓中心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新增省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達57家。成功完成APEC技能開發促進項目。三是積極做好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工作。20xx年舉辦各類服務交流和對接洽談活動29場,為創新創業人才及企業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四是大力推進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整合後的市人力資源市場建立起“現場、網絡、手機終端”三位一體的信息化人力資源服務平台,獲“江蘇省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榮譽稱號。在全省率先出台關於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意見,紮實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核心園區建設,人力資源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四)人事制度管理不斷規範。

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依法規範人事管理服務。一是公開、公平、公正做好考錄工作。堅持“凡進必考”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公開招錄(聘)工作,招錄公務員414人,招聘1978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接收安置338名軍轉幹部。二是穩慎推進相關改革工作。嚴格政策規定,加強宣傳指導,基本完成市(縣)區事業單位參公申報工作,紮實做好全市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登記培訓和考試考核工作。完善基層衞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推進機關規範津補貼的整改工作。紮實推進職稱改革工作,完成中國小教師和幼兒園教師高、中級職稱評審工作。三是不斷加強人事管理工作。積極推進全市公務員平時績效考核,嚴格年度考核的審核備案,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全力做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借用人員、在編不在崗、超編進人專項整治工作。切實加強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工作,完善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工作,充分發揮聘用合同在單位人事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

(五)勞動關係保持和諧穩定。

20xx年,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99.79%,已建工會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97.54%,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一是加強服務指導與執法力度。採取組織專題培訓、上門服務指導、重點單位分工包乾等舉措,加強對企業用工管理的服務指導。深入開展兩網化管理工作。完善勞動保障誠信體系建設,評定20xx年度無錫市勞動保障誠信企業86家。不斷創新調解仲裁服務企業的內容與形式,舉辦“千企法盾行”活動,全面深化基層調解組織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街道(鎮)巡迴仲裁庭的作用。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受理案件4116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和調解組織處理各類案件 23204件。二是認真落實勞務派遣新規。認真抓好宣傳培訓,穩妥推進法規落實,率先在全省創新實施“二級代碼”制度,強化勞務派遣用工監管,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得到進一步規範。做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工作,20xx年共許可361家。指導勞務派遣行業協會發揮積極作用,着力引導行業自律。三是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在全省率先發布20xx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為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供依據,及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11月1日起,我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調整為1630元/月和14.5元/小時。四是認真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定期組織矛盾排查和預警分析,重點抓好信訪積案的化解工作。處置各類信訪事項1.89萬件,處置率100%。加強“事改企”政策的梳理和相關調研工作,做好“事改企”上訪人員的維穩工作。

(六)基層平台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基層人社平台標準化建設全面深入推進,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一是規範平台建設要求。市政府辦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意見,明確了街道(鎮)人社所工作職責和管理體制,理順了工作機制,提出對平台規範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專業化建設、作風效能建設等方面的新要求。二是業務標準優化到位。進一步優化基層人社站所業務流程和服務項目,業務項目優化為38項,業務環節減少15個,22項業務可即時辦結,11項業務可同城同辦,修訂了20xx版服務規範,發佈了國內首個人社所公共服務地方標準。三是提升業務辦理水平。開發上線了基層人社所新業務系統,實現單點登錄、“一窗式”服務。對市區500餘名人社所工作人員進行標準化實務培訓,開展優質服務示範窗口評選,提高了平台業務辦理能力與水平。

(七)隊伍作風建設再上新台階。

以開展“作風建設深化年”和“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年”活動為抓手,全市人社系統紮實深入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着力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一是制度建設成效顯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十項規定,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為作風建設常態化提供保障。出台12個黨風廉政建設文件,完善局公務接待辦法等7項內部管理制度,建成從機關到事業單位、從法定行政權力到內部管理服務事權全覆蓋的內控體系。二是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圍繞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徵集查擺出來的問題,彙總歸納五大類43個整改項目,制定局“543”整改方案,按進度已完成整改事項33項。三是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全面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推進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實際辦結時限平均提速 20%,打造高效、便民的服務環境。

篇3:20xx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總結

20xx年全市勞動保障部門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心工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凝心謀發展,聚力惠民生,以穩定就業局勢和協調勞動關係工作為重點,穩步推進社會保險工作,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20xx年勞動保障工作回顧

(一)實施更加積極就業政策,就業局勢保持基本穩定

1. 保企穩崗保就業。一是繼20xx年12月後,20xx年1月份再次臨時性下浮一個月社會保險繳費比例,2個月共惠及全市9.1萬家企業和2.6萬户城鎮個體勞動者,涉及職工217.6萬人,全市五大社會保險基金共減負15.7億元。二是運用失業保險基金髮放穩定就業補貼。20xx年1-3季度,全市對受金融危機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但就業容量大、就業貢獻率高的294家企業,運用失業保險基金髮放穩定就業補貼7708.2萬元,惠及職工20萬人次。第四季度發放額正在審核中。三是將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從原來的20%降到12%,降幅為全省之最。按照20xx年底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 165.7萬計算,為企業降低養老保險繳費負擔24.8億元。上述措施大大降低了企業社保繳費成本,提高了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增強了企業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信心與決心。

2. 完善政策促就業。在認真貫徹落實20xx年出台的新一輪促進就業政策的同時,20xx年我市迅速出台並全面實施“1+X”的穩定和擴大就業政策,加大了對困難企業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擴大創業扶持對象範圍,進一步完善小額貸款、創業補貼等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為我市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0xx年,全市共發放用工補助和社保補貼4367.7萬元,發放再就業援助補貼和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分別為476.4萬元、1.45億元,政府出資購買社區公益性崗位幫助7657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託底安置;累計發放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小額擔保貸款9053.4萬元,貸款回收率達到99.3%。20xx年還在充分就業社區創建的基礎上,啟動了目標明確、內涵豐富、富有挑戰的創建充分就業縣(市)、區活動,進一步落實和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營造全社會共同促進就業的良好氛圍,從而推動勞動者實現充分就業。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創建充分就業社區335個,佔社區總數的75.2%。

3. 加強服務幫就業。20xx年依法實施了就業和失業登記制度,開展了覆蓋城鄉所有勞動力資源的調查,並在建立失業預警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對1406家重點骨幹企業的用工動態監測制度,完善了企業用工調查分析機制,夯實了就業的基礎性工作。各地還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搭建並完善“就業志願者隊伍”、“就業項目經理人”、“創業俱樂部”等公共就業服務平台,開展“就業援助進家入户”、“1791”(一起就業)“就業360度”“創業項目展示會”等專項活動,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提高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的就業率。

4. 規範用工減失業。20xx年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結合“創建服務型機關、促進企業發展”活動,採取有效措施幫助指導企業規範用工、穩定崗位、減少失業,並取得較好成效。通過協商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平台,充分發揮規模以上企業和原國有集體企業對穩定就業的導向作用,實施萬家企業與職工“共同約定行動”,推動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對生產經營遭遇暫時困難的企業,通過開展集體協商、靈活用工、彈性工時、組織培訓等辦法,做到儘量不裁員或少裁員。同時,積極引導職工依法和理性維權,在法律框架內為企業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會同總工會繼續推動各類企業建立平等協商機制,積極在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集體協商,在小企業集中的地區、農民工集中的行業大力推進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企業人工成本預測預警和企業工資指導線三項制度建設,為企業控制成本、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導。

5. 技能培訓促就業。20xx年我市全面實施了特別職業培訓計劃。鼓勵扶持困難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並給予經費補助。組織城鎮失業人員、被徵地人員、復員退伍軍人以及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免費創業培訓,幫助其實現就業。按照建設服務型教育體系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培訓網絡體系,加快推進職業學校證書制度建設,率先建立職業資格培訓信息發佈機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全面提升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到20xx年底,全市組織各類人員培訓15.8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培訓3.3萬人、企業職工及在崗外來務工人員技能提升培訓8.5萬人、再就業培訓2.7萬人、高技能培訓 1.3萬人。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鑑定1.5萬人,經鑑定合格核發職業資格證書1.4萬人。與此同時,針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用工緊張的現狀,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和區域合作平台,幫助企業引進以技術工人為主的各類勞動力。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市兩級勞動保障部門牽線搭橋下,共為我市輸入適用勞動力3.6萬人。

在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我市實施的積極就業政策和各項措施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截止 20xx年底,全市新增就業人員14.2萬人,比上年淨增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6.1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6%,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在全國、全省屬於較低水平。

(二)完善制度提高待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又有新進展

1. 社會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方面,去年11月,我市出台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辦法。至此,我市從制度上實現了“人人享有社會養老保障”的目標。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同相關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轉換辦法也已出台,對促進城鄉統籌、有利於農村富餘勞動力續接社保起到了積極作用。城鎮醫療保險方面,去年我市各地進一步完善了居民醫保政策,實施了城鎮居民醫保住院門診雙統籌。此外,醫改及涉及醫保建設部分等制度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2. 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xx年初,我市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前所未有地出現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較大。對此,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迎難而上,深入分析和尋找擴面新的增長點,確定擴面重點人羣以及行業、企業,並採取上門走訪宣傳政策等措施推進擴面工作。下半年又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時採取社會保險參保專項稽核行動等措施,以攻堅克難的工作精神加大擴面力度,社會保險從制度全覆蓋向人羣全覆蓋的轉變步伐進一步加快。截止20xx 年底,全市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44.3萬、251.8萬、173.2萬、214.9萬和177.6萬,其中實際繳費人數分別比上年淨增9.2萬、13.2萬、11.8萬、5.6萬、12.9萬,提前超額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的擴面任務。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 67.2萬,比上年淨增10.1萬人,參保率達到了90.9%,提前完成了我市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三年重點任務目標。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達到 2.4萬人,比上年增加0.3萬人,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參保人數達到55.6萬人,比上年增加1.7萬人,重點對象參保率達到86.5%。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8萬人,比上年增加5.4萬人,其中13.4萬人按月享受養老待遇。

3. 參保人員待遇進一步提高。去年1月,我市按有關規定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相關羣體待遇水平。目前全市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水平達到1505元,其中市級統籌區達到1534元。市區、餘姚市、慈溪市、奉化市等地通過調整降低門診自負段和住院起付標準、降低乙類藥品自付比例、增加特殊病種、實施醫療費用負擔綜合減負辦法等,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僅市區實行的城鎮職工醫療費用綜合減負,就為患重病大病的參保人員減輕負擔 3292萬元。各地還積極組織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參加免費健康體檢,受到了羣眾的好評。

4. 社保基金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隨着我市社保基金結餘規模的逐年擴大,基金監管的重要性日顯突出。20xx年,全市勞動保障部門從制度建設、日常檢查、審計監督三方面着手做好基金監管工作,建立並完善了社保經辦機構內控制度。20xx年,會同市監察、糾風、財政等八部門,聯合開展了社保基金專項治理活動。通過此次專項治理,各地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規範社保基金管理,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侵吞危害社保基金行為。對社保基金銀行開户不規範、擴大企業養老基金支出範圍、社保基金收支缺口未及時解決、居民醫保基金未執行優惠利率等問題進行了有效整改,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扎牢了社保基金的“安全門”。

(三)轉變理念創新機制,維權維穩工作紮實有效

1.《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20xx年,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會同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等,以百家企業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示範單位活動為契機,深入基層企業,加強對企業服務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勞動規章制度,促進企業規章制度規範化建設。在全面建立企業聯繫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勞動保障資源,充實企業用工管理信息數據庫內容,擴大聯繫點户數,目前全市已建立667家企業聯繫點。全面清理了與《勞動合同法》有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大力推廣了新的勞動合同示範文本,規範勞動合同簽訂行為。以勞動用工管理薄弱、勞資關係矛盾突出、農民工用量大、生產環境差的企業為切入點,加大指導服務監督力度,切實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截止20xx年底,全市簽訂勞動合同人數達到 289.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7萬人。

2.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積極有效。針對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勞資糾紛調處工作的新態勢,20xx年全市勞動監察機構積極貫徹“剛性執法促維權、柔性服務促和諧”的執法理念,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xx年,全市勞動監察機構共檢查用人單位1.1萬户,涉及職工120餘萬人,查處勞動違法案件2845件,處理突發事件317起,為2.6萬名勞動者追回被拖欠工資1億元。另一方面,結合執法行動,組織開展以“送服務、保穩定、促規範” 為主題的專項活動,加強服務指導和依法規範工作,將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資料送到企業,指導幫助企業規範勞動用工,及時化解勞資矛盾、降低違法風險,紮實落實企業發展與勞動者合法權益雙保護。

3. 勞動爭議社會化大調解機制初步形成。針對勞動爭議案件不斷上升,且日益複雜的趨勢,20xx年我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和基層處理為主的方針,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北侖區、鎮海區、江北區、江東區、海曙區、餘姚市等地,整合工會、勞動保障、司法、信訪、法院等各方面資源,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委員會),構建起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各方協同、社會參與”的“大調解”工作格局。慈溪市採取由勞動仲裁機構簽發《調解建議書》再由基層調解組織處理的方式,使54%的勞動爭議得以提前調解解決。餘姚市建立勞動爭議專職調解員隊伍,快速處理了大量簡單或小額標的勞動爭議案件。據統計,20xx年全市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3.1萬件,同比上升0.8%。其中83.2%案件通過調解得以處理。全市勞動仲裁機構共受理案件1.2萬起,調解率為68.1%,共為職工挽回工資、工傷賠償以及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等經濟損失1.9億多元。

4. 企業欠薪預防處理機制繼續完善。20xx年,我市繼續抓好企業欠薪預防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保障企業依法支付工資長效機制。一是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政府應急欠薪週轉金制度進一步建立。目前各級財政已落實欠薪應急週轉金1億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政府應對勞資糾紛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二是建築企業人工工資支付擔保制度進一步完善,現已覆蓋1078家建築企業,工資支付保證金達8.2億元,為有效遏制建築領域工資拖欠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欠薪高發的租賃企業、無資質裝潢企業、已發生嚴重拖欠工資行為的三類企業欠薪保障金制度在部分地區取得了新的突破。象山縣、江東區對租賃場地經營企業設立了工資支付保證金。奉化市則對租賃企業工資發放清單實行一月一報制度,為勞動者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欠薪問題提供保證。

5. 信訪排查化解工作紮實有效。20xx年,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認真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年活動”,努力排查化解各類信訪矛盾糾紛,積極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保了國慶六十週年等重大活動期間的社會穩定。在日常的信訪接待、處理和答覆中,注意加強對來信來訪的梳理分析,定期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及時瞭解信訪動態,努力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重大信訪案件注重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繫,充分發揮信訪組織網絡的作用,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xx年,全市勞動保障部門共受理羣眾來信來訪1.9萬人次,其中集體上訪253批次5119人次,均比上年下降了四成多。按期辦結率為 100%。

20xx年,全市未發生大規模裁員減員現象,更未因企業勞資糾紛引發大的社會不穩定事件。

(四)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1. 思想作風建設取得實效。20xx年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思想認識有新提高、工作作風有新轉變、工作能力有新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增強,對事關我市勞動保障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形成共識,切合我市實際的科學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為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思想基礎。

2. 管理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一是基層勞動保障平台建設繼續推進。到20xx年底,全市所有街道(鄉鎮)、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機構並實現信息聯網,所有行政村配備了勞動保障協理員,部分村已建立服務機構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基層勞動保障服務機構已覆蓋全市城鄉,就業服務、社會保障服務延伸到了羣眾身邊。各地還着力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建設。到20xx年底,全市已在鄉鎮、街道掛牌成立了152個勞動保障監察中隊,劃分監察網格989個,配備了專職監察員,明確了1948名協管員,為全面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監管打下了紮實基礎。二是業務辦理更加便捷。在試點的基礎上,20xx年市級統籌區加快推進 “社會保險網上申報”服務工作。到20xx年底,市區實行網上申報的單位已達6506家,涉及參保人數68.4萬人,佔符合網上申報條件參保人數的 56.1%。此外,市區通過委託報銷的形式,實現了杭甬、滬甬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結算,大大方便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費用報銷。餘姚市、慈溪市兩地互認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方便了參保人員看病就醫。

3. 信息化水平繼續提升。加快推進了信息化建設對各項業務工作、服務人羣、信息系統功能和管理服務機構網絡應用的覆蓋,同時對原有的系統實施升級改造,信息系統支撐能力有效增強。我局對市區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信息系統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目前一期升級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功能進一步完善,性能進一步提升,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為醫保業務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步完成一體化平台搭建,為勞動保障一體化系統建設打下了基礎。我局還對行政辦公信息系統進行了完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奉化市配合“五險”統徵工作,開發了融五大險種於一體的徵繳系統,整合了資源,提升了能力。

4. 行政審批歸併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局整合辦事窗口資源,成立了寧波市勞動保障行政服務中心,改變原來“一人一事”的單項服務模式為“一窗多能式”服務模式,並實施窗口辦事統一取號叫號服務,進一步優化窗口服務秩序。加強考核和內部管理,努力提升窗口經辦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對有關縣(市)、區及時下放了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管理權限。市本級在窗口直接受理行政審批事項2019件,全部按時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