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講話稿>國旗下講話稿>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國旗下講話稿 閲讀(7.76K)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早上好!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單純地追求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病。現代社會由於運轉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局面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特別是對處於人生特殊階段的青少年來説,他們面臨着生理的、認識的、情感的、社會的多方面的現實問題,面臨着升學的巨大壓力,因而必然承擔劇烈的心理衝突。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績的取得,而且還能使青少年正確地面臨困難和挫折,對各種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那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自尊自愛。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他們既不好高鶩遠,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亡自菲薄、自輕自賤、憂鬱頹廢,人際交往中他們既自尊自愛,又尊重他人。

二、能正視現實,勇於解決問題。

健康的人能和客觀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周圍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於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辦法,而不企圖逃避,推卸責任;他們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沉迷於虛無縹緲的幻想,思想和行動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併為社會所接納;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從一切合理的建議與意見。

三、樂於交往,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青年,總是喜歡與人交往,以尋找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合諧的人際關係。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謙讓的、誠懇的態度待人,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參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

四、情緒穩定,性格開朗。

人的情緒與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相聯繫,但人的需要總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這就要求人們善於排除心理障礙,能夠控制、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養成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大,心境愉快,才能勝不驕,敗不餒。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則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情緒起伏波動,喜怒無常。希望同學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對照檢驗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悦的心境,飽滿的情緒,自尊自愛,善待自己,誠懇、謙讓,團結結互助,面對困難提高忍耐、受挫力,堅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昂揚的鬥志面對生活的挑戰。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可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促進身體健康》。

各種流感病毒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不少困擾,但同時也喚醒了人們對自身健康和環境衞生的高度重視。戰勝疾病要依靠科學,但清潔的環境、良好的衞生習慣可以幫助人們儘量減少感染疾病的可能。因此,保持一種正確的衞生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環境為大家所共同享有,環境衞生差,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一個整潔的校園,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利於孩子們健康的成長。在大談“環境保護”的今天,衞生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更要從中學生抓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文明的使者,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將意味着將來改變全民的衞生習慣。 本週是全國愛國衞生周,所以我們想借此東風,在全體師生中,樹立“以講衞生為榮、不講衞生為恥”的新風尚,全體師生共攜手,共創整潔、美麗的校園:

首先,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1、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温開水,平時多喝水;

2、每天自己刷牙、洗臉、洗腳;

3、飯前便後勤洗手;

4、勤剪指甲,勤換洗衣服;

5、不對着他人的面打噴嚏、咳嗽,要轉過頭或稍低頭用手帕捂住。

6、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7、及時接受相應的預防接種;

8、注意用眼衞生,認真做好眼操;

9、自理能力強,自己整理書包、文具,自己的房間雜物能及時清理。 其次,養成良好的公共衞生習慣:

1、一到校先開窗通風,讓教室內的空氣保持流通與新鮮。

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課桌內無雜物,課桌上東西擺放整齊,課桌底下週圍無垃圾。窗台、瓷磚、飲水機整潔,無灰塵。

3、到專用教室上完課後,能隨手把桌椅排整齊,保持地面整潔,及時清理桌內雜物。在老師指導下,關好電器和門窗。

4、輪到衞生值日打掃時,做到認真、乾淨且迅速;衞生垃圾要及時倒乾淨,要倒到保安室旁的垃圾池內,不能隨意亂倒。

5、不帶飲料、糖果等零食進校園,不買小攤小販不潔食物。

6、能提醒、監督他人“講衞生”,在校園內看到紙屑、雜物能主動彎腰撿起來並扔到垃圾箱內;能勸阻不良行為。

7、積極參加愛國衞生月的活動,為維護校園環境衞生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同學們,“清潔使你健康,整潔使你美麗”,讓我們攜起手來,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用你的智慧、用你的行動,把我們的一個個教室、校園都裝扮得更加美麗、更加整潔、更加温馨!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早餐在家吃。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家裏吃早餐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在家裏,可以很安靜很安心的吃早餐,可以吃得很可口,也很放心;在家裏吃早餐可以節約一些時間,騰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讀讀書、做做運動,或者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在家裏吃早餐還可以節省一些零花錢。要是把每天在外面吃早餐的錢彙集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喲。要是你們從國小會怎麼管理自己的零花錢,長大了一定就會成為理財專家的,同學們,難道你們不想成為小小理財家嗎?

不過,要是我們在家裏吃早飯,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會非常辛苦,因為他們必須比你們起得更早,為你們做好可口的飯菜,才能保證你們按時吃飯,上學才不會遲到。而且,他們還需要花費很多的心思,才能換着花樣煮不同的早餐,讓我們小小的身體得到全面的營養供應。同學們,如果你是在家裏吃早餐的,一定要記得每天對自己辛苦的長輩説謝謝喲,因為,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才換來我們每天的健康成長。

有的同學要是更喜歡在外面吃早餐,其實也不錯。因為外面的早餐品種多樣,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着吃,而且,我們的長輩們也可以輕鬆一些。但是,請在外面吃早餐的同學們

一定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餐飲店,不能在街邊的那些小貨攤上買,不能買那些沒有衞生合格檢疫證的食品,不能邊走邊吃,這樣都是極不衞生的行為,嚴重的還可能引發腸道疾病,造成拉肚子、胃腸感冒之類的,不僅讓自己難受,讓父母擔心,而且耽誤學習,那樣多不划算呀。

同學們,無論我們選擇在家裏吃早餐還是在外面吃早餐,我們首先要記得,我們一定要在早上把我們的肚子填得飽飽的。只有那樣,才能保證我們每天都有充沛的精力好好學習,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快快長大,健健康康的長大!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

如果我問大家一句:你愛國麼?得到的回答肯定是:“那還用説?”就在這裏,前不久我們還剛剛舉行過隆重的升旗儀式,在國旗下莊嚴地宣誓。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如果我再問一句:你瞭解我們的祖國麼?大概有人會説: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歷史悠久,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是的是的,這些都是我們驕傲的資本,但同時也是一些空洞的數字和概念。假設你真愛一個人,你會僅僅愛他的身高、體重、胖瘦麼?真正吸引你的難道不是他的思想情感,他的品格氣質,他的內心境界麼?

也許有人會説:“我愛一個人從來都沒有理由的,所謂‘愛得糊裏又糊塗’;所以,我愛祖國也是沒有理由的。”的確,祖國是生養我的這片土地,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沒有選擇。這裏的'山水滋養着我,這裏的物產哺育着我,我愛這一方靈山秀水,希望它永遠自然純淨,不願看到它被人們瘋狂的物質慾望,被盲目增長的GDP所破壞、所污染。

愛祖國,還有一個代名詞叫愛人民。有句話説得好:如果你真正關心一個人,你就關心他的困難和不幸吧!唐代詩人杜甫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宏偉心願;七品芝麻官有“當官不為民作主,寧可回家賣紅薯”的樸實語言。這些以民為本,為民請命的思想,一代代薪火相傳。我愛我的祖國,我希望在這片國土上不再有恃強凌弱、不再有人為的不平不公。我希望所有的貧賤者、弱小者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只有當他們共同的苦難成為每個人心頭的牽掛,我們的祖國才有可能成為人間樂土,小民百姓才有可能找到自由和幸福。

我愛我的祖國,更愛她的精神和靈魂。我們愛一個人,總是希望對他了解得更多,因為理解才更相愛。屈原、孔子、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他們一路走來,留給我們豐厚的精神遺產,讓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會忘記“我是一箇中國人”!愛祖國,不能沒有對自己歷史和文化的認同。

我們是有勇氣的,我們更不缺少智慧。我愛我的祖國,愛她的奮勇堅強,也愛她近百年來飽受的屈辱和滄桑。今天,她在花團錦簇之中歌唱輝煌的業績和戰果,而我也要用喑啞的喉嚨為她獻上一首歌:為她的錦繡山河,為她的億萬生民,為她滄桑的昨天和並不完美今天,唱一曲濃濃的鄉愁!

最後,請允許我用艾青的詩歌結束我的演講:“為什麼你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今天,你鍛鍊了嗎?”讓我們先來聽幾組數字:

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結果顯示:學生超重和肥胖成為一個突出問題,7歲到18歲的中國小生中,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小胖墩”。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達到了13.25%,肥胖率比XX年增長了2.7個百分點;

全國大、中、國小生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與XX年相比,各年齡組的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我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

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繼續下降。與XX年相比,7歲到18歲和19歲到22歲兩個年齡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別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為下降率最明顯的人羣。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對於我們來説,堅持體育鍛煉應該做到。認真做好每天的間操,動作整齊、到位。有的同學做操時胳膊該伸直時不伸直,該側身時不側身,該彎腰時不彎腰,該跳躍時不跳躍,動作不到位,精神面貌懶懶散散,這樣下來,不但起不到鍛鍊的目的,久而久之,還養成了精神面貌懶散,做事不認真的壞習慣。因此,鍛鍊身體從認認真真做好間操開始。

堅持體育鍛煉,我們還要上好學校開展的體育、舞蹈、武術、健美操等課程。學校為我們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保證了我們每天一小時的鍛鍊時間。我們應該堅持上好這些活動課程,增強我們的體質。

作為國小生,我們還應該做到:週六、週日及假期,自覺堅持體育鍛煉。

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做個思想陽光、體態健美的國小生!

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工人忍受着難耐的酷暑,建造着高樓,給人們供給温暖的住所;清潔工人強忍着刺骨的寒風,清掃着馬路,給城市送去一片潔淨。

這些工作在各自平凡崗位上的人們,不管嚴寒酷暑,他們都一如既往,認認真真地做着自我的工作,因為有一種力量促使着他們如此勤勞地工作。

那就是出自人性最純潔、最完美的善良。

這便是善良的魅力。

在一個寒冷的雨夜,男孩獨自站在公交車的站台上。無情的、冰冷的雨水打在他的臉上,浸濕了他的全身。男孩瑟瑟發抖,兩眼無助地望着公交車駛來的方向。

可是馬路上空無一人,僅有雨水沖刷着世間的萬物,冰冷着男孩的心。

過了許久,在朦朧的雨景中,一把小紅傘正隱約地晃動着向他接近。是一個女孩。

她走到了全身被淋濕的男孩的身邊,將雨傘擋在了他的頭上。

男孩吃驚地看着女孩,女孩只是對他莞爾一笑。茫茫雨水中,一切東西都黯淡了,僅有那把小紅傘在雨中閃爍着光芒。

這便是善良的魅力,一把小紅傘,一把充滿着光和熱的雨天的小紅傘。

在花園中,生長着一棵大樹,它是如此粗壯,枝葉繁密,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着生命的氣息。

不知何時,老樹的身旁又長出了一棵小樹苗,它是如此小,如此惹人喜愛,老樹也深深地喜歡上了它。於是夏天,老樹用自我的綠蔭為它遮蔽酷熱;冬天,老樹用自我的樹葉為它驅趕寒冷。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樹長成了一棵大樹,倚在老樹的身上,像一對和睦、相愛的父子。

善良的魅力猶如一束陽光,它使人心靈敞亮;善良的魅力猶如一把烈火,它使人心靈温暖;善良的魅力猶如一股清泉,它使人心靈潤澤。

善良的魅力是偉大的魅力,在這閃耀的魅力的光束後面,是無窮的關愛。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專注走向成功”。

世界上每個人幾乎都在追求成功,那成功到底從何而來呢?

要成功,首先需勤奮。勤奮的人才會真正成功。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今日灑下多少汗水和淚水,你才可以期待明天收穫多少成功的果實。含淚播種的人方有機會含笑收穫。還有一句老話説的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你比別人早起一分鐘,那日積月累後的時間是相當驚人的。哲學中有量變引起質變,你花的時間越多,意味着更大收穫的可能越大。

要成功,還需要堅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它很好的喻示了堅持的力量。唯有不斷地努力奮鬥和堅持,才可以達到山的頂峯。想必大家都知道明代散文家宋濂“程門立雪”的故事吧。宋濂自幼好學,遇到不明確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為了搞清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夢吉老師。但老師不在家,連數拜訪了三次。老師被他的專注所感動,正式由於他的執著,他最終成了學識淵博,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而總的來説,勤奮和堅持的核心是專注。專注成就人才,分分秒秒的珍惜,形成了點點滴滴的成就,二點點滴滴的成就又離不開專注。有位偉人曾經説過,成大事不在乎力量的大小,而在乎是否堅持,是否專注。

當然,要成功還要善於改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點,大文豪司馬遷小時候貪睡貪玩,常被同伴嘲笑和先生責罵,後來他下了決心改掉了這個毛病,從此成就了一段警枕立志的佳話。而要改正錯誤,需要相當時間的專注,以形成正確的習慣。

同學們不要給自己的青春捆上枷鎖,青春就該向着天空無謂飛翔。加油吧,向着你們的夢想勇敢地飛翔吧。

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大家好!

時間又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不尋常的日子裏,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就在1937年的9月18日我們的同胞被日軍侵略者殘忍的殺害!看過《南京大屠殺》這本書和電影的同學,一定難以忘記日本人的兇殘。他們殺害了將近30多萬人,老人、婦女、兒童一個都不放過。日本人還舉行殺人比賽,看誰殺的多。在電影裏面説他們是禽獸,這些事是隻有禽獸才能幹出來的。 外國侵略者給我們留下的痛苦,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裏。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張開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華的心臟:華北大地;中華民族,你,陷於內憂外困之中,你的尊嚴倍受挑畔,你的軀體將被蹂躪。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蹟誕生;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祈禱:祈禱我們的民族,能夠轉危為安,能夠走出泥濘與困境,驅散開這漫漫的黑雲。而讓我,讓我們所有中國人最感驕傲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失望過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後,總有我們中華的優秀兒女挺身而起。

而身為21世紀的我們是否也應該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點什麼呢!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同學們,當你佇足於雄偉蜿蜒的萬里長城之上,當你止步於滾滾東去的黃河之邊,當你靜立在煙波浩渺的渤海之濱,當你注視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難平,是否熱情奔湧?同學們,我們不曾生在戰亂年代,不要以為愛國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僅要愛國還要愛自己的學校!我們的學校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們為有這樣的學校而驕傲,我們為成為一中人而自豪!

同學們,我們是初開的鮮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的戰場便是這足下的土地,用我們百倍的努力,學得知識、學得能力,去建設我們的學校,建設我們的祖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業與理想,和我們的民族相融,那麼我們的中華民族將不再是可辱的,將會成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員。 讓我們為振興我們的中華拼搏吧.要知道振興中華是我們每位同學義不容辭的職責,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告訴自己吧,我們的心屬於祖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這句話記在我們的心裏,永不忘記,激勵我們奮發圖強。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昨天,我們剛剛渡過了五一國際勞動節,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青年節。青年是國家之棟樑、民族之希望,在站的同學們有的已步入青年期,有的正在向青年期過渡。所以我們利用今天的升旗聚會,有必要回憶1920xx年那段有青年人創造的輝煌而又使中國發生深刻變化歷史。

1920xx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他們喚醒了沉睡百年雄獅,使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繼而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使中國有愚昧、落後的狀態開始向發展、富強的道路上邁進。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人要有愛國心,更要有進取心。我們的青春應該是飛揚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的。 因此,弘揚“五四精神”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為規範,着裝得體,展示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刻苦鑽研,勇於拼搏,彰顯青年人“捨我其誰”的豪情壯志。有人説,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成功並存的世紀。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同學們,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充實的人生,因為奮鬥而更加美好;閃光的人生,因為拼搏而更加絢麗!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會員、媒體朋友們:

炎炎夏日情,拳拳慈善心。今天,我們在商會舉行“為白血病孩子陳明龍骨髓移植募捐”活動。本次活動由商會與市慈善總會聯合舉辦,搭建平台,提供機會。這是商會會員匯聚善心一個縮影,更是會員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無私的行動真誠回報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表現。在這個愛意濃濃、讓人倍感激動的時刻,我謹代表商會對各位會員、愛心人士蒞臨本次活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慈善活動不僅見證了在京商和愛心人士的善舉,也為我們商會今後公益工作樹立了榜樣,帶了個好頭。今後,我們要把這份愛心延續到整個商會,把它當做我們的一項事業去做。這是對商會辦會理念的貫徹,更是商精神的新發展。會員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積極參與、積極奉獻,為再續生命的希望,讓我們用誠摯的愛心和博愛的雙手,加入到慈善活動中!讓我們樹立助人為樂、助人為榮的觀念,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每一個弱者都能更好地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裏,讓慈善的陽光灑向全社會。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會員們的慷慨捐款!因為愛,我們更加温暖!因為愛,世界更加美好!讓我們凝聚愛的力量,在造福社會的同時,也讓自己更富有更強大。預祝今天的捐款活動圓滿成功,祝龍戰勝疾病,早日康復!祝各位會員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耕耘為播種而忙碌,播種為收穫而憧憬。踏着歲月的腳步,我們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點。在此,我真誠地希望在這個學期的新起點上,全體師生有新的風貌!新的收穫!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強化養成教育,做優秀學生》。

著名心理學家李德説過:“播下你的良好行為,你就能擁有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

古語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説習慣要從小培養,才會不費多少力氣而比較容易獲得成功。正所謂“養習於童蒙”,這句話是主張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從小抓起,注重日常點滴積累。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

的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每一個人的行動。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長期堅持良好行為,養成習慣,形成自然的人。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成了習慣了。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成為世界有史以來十大文豪之一。可見,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哲學上有個叫“頭髮論證”的理論,一個人少一根頭髮能否造成光頭?回答説不能。再少一根怎麼樣?回答説還是不能。這樣的問題一直重複下去呢?這個理論告訴人們“少一根頭髮”對整頭的頭髮來説是微不足道的,它對事物當前的性質不會有任何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就在這不知不覺的改變中,事物的性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頭髮論證”理論相似的還有“稻草原理”和“螞蟻效應”。“稻草原理”理論認為,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上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加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

“螞蟻效應”認為,一羣螞蟻選擇了一棵百年老樹安營紮寨。為建設家園,螞蟻們辛勒勞動,挪移一顆顆泥沙,又咬去一點點樹皮„„有一天,一陣微風吹來,百年老樹轟然倒下,乃至最終零落成泥。這些理論告訴我們,對不良行為習慣要防微杜漸,從“早”抓起。從第一根頭髮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第一顆泥沙的離開抓起。比如,一名學生出於好奇偶然進了一次網吧,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引導教育,他就可能進第二次, 第三次,„„開始可能只是上網玩遊戲,後來可能就會上黃色網站。隨着進網吧次數的增加,上網內容的豐富,他就可能沉溺於網吧不能自拔。這樣,輕者荒廢了學業,影響了身體健康;重者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社會的罪人。

這裏,我把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綜合歸納為以下十個方面的良好習慣,希望引起大家關注,它們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社會公德習慣;儀表儀態習慣;禮貌待人習慣;讀書學習習慣;衞生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體育鍛煉習慣和安全習慣。

有一則報道:一名高中畢業生前去應聘,在應聘者,大部分都是大專生,本科生,還有碩士生,面對這些高學歷的競爭者,這名青年的成功率幾乎為零,然而結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受聘者,因為只有他隨手揀起了應聘現場人人視而不見的一片廢紙,正是這種不經意的行為,讓招聘者看到了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於是他獲得了這份工作。有多家報紙報道了一箇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屢遭碰壁的原因,這位留學生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且學業非常優秀,但就業卻屢屢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國學習期間有三次乘車逃票的記錄,用人單位認為連坐公共汽車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給他什麼重任呢?

前段時間南京的一個研究所有兩名大學畢業生來實習。實習時,甲同學以為反正是實習,又不拿工資,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乙同學卻像所裏的職工一樣,按時上下班,領導交辦的事情做得有始有終。最後所裏定人時就決定錄取乙同學。甲同學很不服氣,認為自己成績各方面都比乙好,只是自己還沒有主人翁的感覺,希望所裏重新考慮。但所裏領導對他説:“我們已經給了你機會,我們需要的是自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表演,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事實上這位畢業生吃虧就吃在做人上,人們對他的修養產生了懷疑。

以上這些事例,無不給人以啟迪,讓人深思,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小事,但這些細節往往流露了一個人對待人生態度,顯示了人品的高低。有時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距離,也許就在這些細節中。

我國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曾主張:教育學生要有“金的人格,鐵的紀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廣東一個大集團總裁何伯泉也説過:“我們用人的原則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打個比方説,人品就象火車的方向、路軌,而才能就象馬力。如果方向、路軌偏了,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這裏,我想提醒每一個人都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因為人人都有欠缺。每一個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與假惡醜並存的世界,只有我們不斷審視自己,反省自己,真誠而勇敢地對自身的欠缺不斷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讓自己積蓄起深厚的文明與文化素養,擴大自己心中真善美的那一片淨土。

我們也審視一下自己的儀表、儀容,審視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規範和禮儀常規,審視一下自己內心深處做人的原則,加強人品的自我修養和塑造。自古以來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節,在未來創業者中,越想成就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規則,越要拘小節,一個人的人品修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礎,沒有這個價值和基礎,也就不會出現人才真正的價值。

魏書生老師在總結教育與習慣時説:“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語道破了教育與習慣的本質問題。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們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使得他們有着鮮明的個性、頑強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質。我們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名清華學子在總結學習方法時説道:“所謂方法,不如説是一種習慣,是在一定時期內對學習不斷總結、修正、發展而來的習慣。每個人的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狀況也不同,那麼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開啟成功之們的‘金鑰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養成最適合自己的習慣。”習慣主宰人生,習慣決定命運。

我們是中學生,認識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為堅持下來,形成習慣和品質。要做到這一點,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牢固樹立:“學習、工作、盡責、助人是享受”的思想。2、極力剋制:不做有損於自己和他人的事情。3、確定目標: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強的人。4、完善自我:爭做一名合格中學生。

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也總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現象出現。例如在飲食方面,一部分同學習慣較差,一日三餐不進主食。這不僅影響學習,還影響身體的成長,更為可怕的是還留下許多安全隱患。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剛結束清掃後的校園,就有同學扔下的飲料罐,麪包紙;有我們同學丟的紙屑,塑料袋;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有的同學卻萎靡不振;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上,有的同學卻左顧右盼,竊竊私語。有的同學在校園裏快速奔跑,甚至在樓梯上也是這樣;還有的同學在校園裏尖聲怪叫;課間,有同學為了方便,隨便地從草坪上踏過,或者乾脆就是在草坪裏玩耍;有的同學拿着零食在校園裏邊走邊吃;放學後,有的同學就校門口的小攤販處隨意購買零食,一點也沒有想到父母掙錢的辛苦;有的同學把自行車放在校門外,影響了學校形象。還有的同學隨地亂扔紙屑,更有的同學在教室裏看也不看,就把廢紙扔向窗外„„還有一些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髒話,打架,搞小團體;為了自己的酷勁,留長髮、穿異服,把充滿知識氛圍的校園變成他們的另類舞台。

以上這種種現象,不僅嚴重地違反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而且也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的素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國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於我們每位同學。我們學校的培養目標是“養大家之氣,成大家風範”。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着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學校的形象。因為每一位同學的言行舉止展現的正是學校的風貌,關係着學校的榮辱。

所以,我們應堅決摒棄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大家在遵規守紀、嚴格自律中一定能體會到良好的秩序帶給我們的真正自由!

新學期我向全體同學提三點倡議,就是“尊敬我們的老師,淨化我們的校園,平靜我們的內心”。作為中學生,在校時,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公共場合能主動禮讓老師,見到老師要主動讓行,不頂撞老師,上課時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真正做到“尊敬我們的老師”。

我們還要逐漸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把早點、零食帶進校園,積極認真地參加勞動值日。不過,清掃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乾淨的校園需要同學們自覺地維護、保持。在校園裏看見果皮紙屑,能彎腰拾撿。真正做到“淨化我們的校園”。

“平靜我們的內心”是最為重要的,想要好好學習,就需要一顆安靜的心,我們的心是否是安靜的,很多時候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為了同學們能有一個好的學習心態,我們要做到:在校園內輕聲慢走,不喧鬧,不打鬧,上下樓梯時,主動靠右行。“兩操”要做到迅速,安靜,整齊,認真。

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着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簡單的事情做精彩。從今天做起,讓我們從彎腰撿起身邊的一片廢紙,仔細擦乾淨教室每一塊牆壁,認真做好老師佈置的每一次作業做起吧!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讓我們在新的學期裏,用新的姿態,挑戰新的目標!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詩意,帶來遐想,帶來憧憬,帶來希望的秋天時分,我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祖國57歲生日。十三億華夏兒女以豪邁激越的歌聲放飛金色的理想與玫瑰色的憧憬,放飛着磐石的信念與祖國讚美的詩行。 常言道“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衰。”華夏50XX年的文明史,創造出多少燦爛的文化,使我們躋身於世界民族的前列。可是,在1450年之後的中國,china,沒有,再也沒有出現在這部歷史的畫卷上,1450年,1840年,相隔390年後,中國的國門終於被外國侵略者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製造的大炮轟開了。它帶來的是100多年的血和淚。經過全民族的浴血奮

戰,終於在194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舊貌換新顏,結束了一切,有了新的開始。 偉大的中國,猶如一葉希望之帆,從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駛來,從天山腳下熱瓦甫與三絃琴動人的琴聲中駛來,從黃河激越澎湃的濤聲和萬里長江雄渾的船工號子聲中駛來,從奧運賽場上劉翔定格於最後一秒跨越夢,跨越13億人希冀的飛躍中駛來,從航天英雄費俊龍和聶海勝乘坐的神舟6號航天飛船遨遊太空的喜訊中駛來,從橫架於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長鳴的汽笛聲中駛來。於是,我們看到春風吹進億萬扇幸福的門窗,聽到了“春天的故事”響徹華夏大地,遼闊的海疆飛駛英雄的戰艇,西部邊陲已騰起沖天的火箭。

朋友們,迎着朝陽,秋風送爽,讓我們站在古老的長城上以一種深情,以一種豪邁,以一種莊嚴的儀式,端起金盃,痛飲歡慶的美酒,輕輕兼挨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們親愛的祖國國泰民安,前程似錦。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健康教育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寬容,善待他人》。

在這裏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圈裏。有一次,主人捉住這頭豬。這頭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嫌它太吵,便説:“主人常常捉住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有可能要我的命啊!”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得到的啟發是: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要幸災樂禍,要學會關懷、同情,要有寬容心!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他領導了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在19世紀躍居世界頭號工業強國開闢了道路,被稱為“偉大的解放者”。在美國於20__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林肯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二位。林肯參加總統競選時,他的競爭對手斯坦頓總是想盡辦法在公眾面前侮辱他,甚至過分地攻擊他外表上的缺陷,故意用刺耳的話使他窘迫不堪後來,林肯贏得大選,當選為美國總統。組閣時,需要確定一位地位重要的參謀總長,出人意料地,林肯選擇了斯坦頓,消息傳出,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人對林肯説:“恐怕您選錯人了吧?您忘了他從前是如何誹謗您的嗎?他一定會扯您的後腿,您要三思而後行啊!”林肯不為所動地對他們説:“我認識斯坦頓,我也知道他從前對我的批評,但我還是認為他最適合這個職位。”果然,斯坦頓在這個職位上表現出色。為國家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林肯被暗殺後,在所有懷念他、讚頌他的話語中,斯坦頓的話最有分量,他説:“林肯是最值得我敬佩的人,他的名字將留傳萬世。”

再看那些心胸狹窄的人,遇到小的挫折和不滿就喋喋不休,抱怨這抱怨那,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有建樹。東吳周瑜是個十分優秀的軍事家,把寵大的東吳水師治理得井井有條,是位不可多得的將才。但他生性好嫉妒,面對諸葛亮的神算,雖自知不如卻不甘落敗,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歎,落個抱病吐血身亡的悽慘結局。

寬容是中學生學業進步的良方。在學校,假設你是一個愛斤斤計較的人,必定經常與同學發生大大小小的矛盾和衝突,從而導致同學之間人際關係的緊張,甚至交不到一個朋友,這樣就造成了自己心靈的空虛與孤寂。碰到開心的事,同學們不願意同你分享;遇到困難時,同學們更不樂意幫助你。即使你以前的學習成績再好,但在這樣的學習狀況下,很難保證你現在的成績如以前一樣優異,那麼學習進步從何談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的博大告訴我們,凡事不過滄海一粟,過分的斤斤計較,只會造成兩敗俱傷。只有對同學和朋友的寬容,我們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走好每一步。寬容是一種修養,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學會寬容吧!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們應多説“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話。就讓我們打開寬容之心的大門,張開雙臂去接納這美好的生活,美麗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