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節日慶典>節日習俗>

立秋常識是什麼(精選5篇)

節日習俗 閲讀(9.16K)

立秋常識是什麼 篇1

古代分立秋為三候:“初侯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二侯白露降”,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温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三侯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温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着,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變涼是氣候趨勢,根據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許處在氣候偏冷週期時,就有這種情況。

立秋常識是什麼(精選5篇)

立秋節氣預示着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當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然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天氣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氣温的早晚温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當然,由於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真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

在現實中,秋季開始的劃分有幾種:在二十四節氣中以四立中的立秋為秋季的開始;在天文學上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把“秋分”作為秋季的開始;在氣候統計上,因一般以1月為最冷月,7月為最熱月,故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的開始;在日平均氣温上,把連續5天,每日日平均氣温在≤22℃~≥10℃時,首日作為秋季開始的日期。

由於我國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異、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異太大,不可能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天。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説:“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説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説法。也就是説,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立秋常識是什麼 篇2

根據氣候平均温度劃分季節的標準,必須是連續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這樣的標準,江淮地區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進入秋天。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雖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氣温的日較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此外,秋的含義,還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並下令武將開始操練士兵,以保家衞國。另外,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穀,以慶祝。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出現口感脣焦等“秋燥症”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立秋立秋以後氣温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併為越冬做準備。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還有,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於“立秋”時,一般可種植下列蔬果:

1.南部:高麗菜、長年菜、番薯。

2.北部:高麗菜、花椰菜、茄子、芹菜、烏豆、白豆、葱。

3.中部:番茄、茄子、芹菜、芥藍菜。

可捕獲下列魚類:

目吼、卓鯤、鱘魚、龍尖、沙魚等。

立秋常識是什麼 篇3

一個事物能否世代相傳,就看它是否具有普遍認知的價值和參與社會生活的功能,否則認同感無從談起,持續感自然表現難以為繼。

在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秋節的功能性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調整,並且貼近民眾生活的需求。除夕、清明、端午,都與某些不安定的元素結合在一起,惟有中秋,圍繞着“秋月”與“圓月”,形成了勞作實踐與詩意棲居、況味自然與敦化人倫的完美融合,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可以起到安頓精神的節日,雖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節俗內容,但是能讓中秋節保持自發傳承的動力,是其在不同社會時期所表現與發揮出來的一以貫之的“社會功能性”。

從中唐到明清,“圓月”中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形成了民眾的情感認同空間

節日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個節日,在不同歷史時期,它的文化功能也會根據不同的社會需求而發生相應變化。

立秋常識是什麼 篇4

明清之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一種新的道德價值思維方法正在破土而出,它所反映的是從“人的依賴性”到“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歷史前進的方向。在這樣的時代中,中秋的節俗就更加世俗化,《陶庵夢憶》卷5中就有相關記載。同時,與明清時代內收的社會形態一樣,節日的內斂性開始顯現,中秋由注重公共活動逐漸收攏到注重家庭內部的成員交流。正如《燕京歲時記》所云:“每屆中秋,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表現出澄淨清幽的天上圓月,圍合寧靜的院落,親密和洽的親人,三者在這一刻達到混融合一,親人團圓成為中秋節俗的明確主題之一。《帝京景物略》中説:“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同時,重視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親友之間要互送月餅、瓜果等過節的東西。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每個家庭成員在中秋夜因為團圓油然生出安全感、舒暢感和温馨感,即中秋賞月節俗倫理功能的根源所在。總體來看,明清之後中秋節俗的功利性內容顯著增強了,節日表現的公共性與家庭性這兩者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內在張力,使得“圓月”中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形成了民眾的情感認同空間。

今天,傳統節日要適應當代生活,需要積極探索其在民眾生活中的文化譜系重構模式

20xx年,中秋節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xx年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些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如果傳統節日的影響力逐漸淡出民眾的生活,其所負載的精神內涵,也就是我們説的“非物質文化”就會有表面化和空殼化傾向,表現出文化譜系缺失和斷裂的狀態。

傳統節日的文化構建是譜系性的,既包括對其儀式、空間等的建構,也包括對形式的建構,其核心是文化建構主體對文化形態及其相關文化價值的認同性建構。

中秋節在不同的時代表現出不同的功能,“秋月”與“圓月”作為認同性達成的關鍵詞,將中秋節所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先苦後甜的社會勞作觀、企盼闔家團圓諸事圓滿的人倫幸福觀等文化心理逐漸融合,使得中秋節表現出的社會調節、緩釋功能與其展示出的獨特的民族浪漫氣質完美融合,一言以蔽之,就是對“美”與“好”的追求和嚮往。這樣的中秋節文化形成了自身的認同譜系,從語言敍事來看,有神話、詩詞;從物象敍事來看,有月餅、兔兒爺等代表性物品;從行為儀式敍事層面來看,有中秋祭月、拜月、賞月、玩月的不同儀式。

中秋文化譜系的形成使得中秋節在發展中幾乎融合了所有秋天的節日,其文化認同性與情感認同性在民間表現出強大的社會活力和民俗生命力,生髮出節日內部自我傳承發展的動力,逐漸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中除春節以外最重要的節日。

立秋常識是什麼 篇5

我們有了什麼,才會有“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忠告,“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慨歎呢?那就是青春。青春,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時光。

青春是無言的歌,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合着心跳的節拍,奏出生命樂章。它不是一張永遠旋轉的唱片。

青春是飛逝的流星,那一個個瞬間的流星是那麼的短暫,卻是那麼的美麗,讓人心中一動。

青春是嬌豔的花兒。春風中綻放出萬紫千紅,爭奇鬥豔,點綴着春天,讓蝴蝶陶醉。

青春是醇香的酒。存放的時間越長,香味就越濃郁。喝一口,細細口味,濃烈而富有了激情。

青春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擁有了它,我們就擁有了一份瀟灑,擁有了它,我們就擁有了一份自信,擁有了它,我們就擁有了一份與眾不同。

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寶貴的階段,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最珍貴的擁有,是擁有青春,最可怕的失去,則是失去青春。現在正擁有青春的我們,要真正地把握住它才是幸福,才會看到前面是一條陽光大道。

青春更是一個重要的門檻,門檻外面是一個驚心動魄的世界。我們怎能不邁過那青春的門檻。因為我們只有痛苦地失去青春,才能換取成熟。只有任秋風吹落花瓣,才能在驕陽下結出我們青色的幼果。

我們要敢於用我們還不夠堅實的肩膀,承受社會壓下來的責任與義務;我們要敢於面對社會中的種種糾紛;我們敢於迎接別人的嘲笑與譏諷,我們要敢於挑戰別人莫測的心機;我們要敢於在感情世界裏經受痛徹肺腑的考驗,我們要敢於樹立宏大的理想目標,並追求目標;我們要敢於以堅忍的毅力與堅定的意志開出自己的一片天。

邁過青春的門檻,我們將在失落的痛苦中獲得更多更大的快樂!一旦你當初沒有邁過去,它讓你追悔莫及,以一生作為代價。即使你有回天之力,也只能仰天長歎。青春如時間,一去不會復返,是無價之寶。

當我們年老的時候,端着一杯清茶,守着盞孤燈時,讓心靈回到歲月的河流中,在那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地方,最耀眼的是青春的大門。人生就如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樣,無論有多不願意,都必須邁過一個又一個門檻,其中最神奇玄妙的是青春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