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實習>實習總結>

野外實習總結(精選4篇)

實習總結 閲讀(1.86W)

野外實習總結 篇1

系院:定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地理系

野外實習總結(精選4篇)

專業:地理教育

指導老師:朱煒成 王曄立 白玉琪

實習目的:瞭解定西市渭源縣地形、地貌、地勢以及植被分佈狀況,考察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以及人口分佈情況的影響。

實習地點:定西市渭源縣境內

實習工具:羅盤、望遠鏡、巖石包等

實習內容:

1、實習區域概況:

渭源縣位於定西市境內中西部,北靠安定區和臨洮縣,東接隴西縣,南連漳縣,西與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於北秦嶺向西部的延伸地帶海拔在20__—3000米,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屬温帶半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温為7—8攝氏度,平均降水量為20__—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

2、實習內容具體情況:

(1)天井峽丹霞地貌:

神奇美麗的天井峽:天井峽屬丹霞地貌,為一橫亙十五里的史前峽谷、十五里畫廊的天井峽,充滿奇險、壯絕、清秀、幽靜、古野等眾多情趣。旅遊開發開放以來,倍受各界人士及旅遊者的青睞和讚譽。

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峯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峯的總稱。主要發育於記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這種地貌以廣東北部的丹霞山最為典型,所以稱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着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峯、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着進一步的侵蝕,殘峯、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巖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峯,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巖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峯羣。巖層沿垂直節理髮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巖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巖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巖洞。

(2)河流階地:

在渭河流經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縣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頭,在這裏我們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階地,主要是由於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並呈階梯狀分佈於河谷的兩側,階地由階面與階坡組成,前者為原來谷地的遺留部分,後者則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階面與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為階地高度,多階地的順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灘的最低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級推移。

河流的階地主要分為三類:即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和基座階地。渭河河谷則主要為侵蝕階地,由河流長期侵蝕而成的切平構造面,渭源縣城的大部分面積和人口就分佈在這個切割平台上,即分佈在渭河的一級階地上,其向上海拔逐漸抬升,也就是説,隨着階地的上升,人口和建築的數量分佈呈一種下降的趨勢。

(3)系雲摩天太白山:

“不登太白非好漢,登上太白賽神仙”,遊人用這句話來形容太白山的奇偉雄宏,太白山山勢險峻,酷似華山,因此,有“小華山”之稱,太白山海拔高約3300多米,在太白山山麓主要有人工針葉林(以落葉松為主),大約再向上兩百多米逐漸由針葉林向灌木叢過渡,樹木以喬灌木為主,如:樺樹(紅樺、白樺)等,在大約20__米處開始有了積雪,此時天上的雨滴變成了晶瑩的雪花紛紛落向地

面,在這一帶連灌木叢都少見了,大多為一些草甸植物。

在山頂向下俯視時煙霧飄渺,真有一種神仙暢遊的感覺,此時的山頂已是荒漠,只有進存的一些苔原植物和幾簇耐高寒的植物,顯得特別荒涼,雖然這裏沒有終年積雪,但十月的天氣已經讓這裏變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令人感覺毛骨悚然。

(4)石門水庫和峽口水庫:

這是在渭河源頭的兩條支流上所建的水庫,渭河上游主要由三條支流彙集而成,站在水庫的堤壩上,看碧波盪漾,讓人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親切感。

水庫的主要作用有:

1、調節地方小氣候,由於定西市內氣候比較乾燥,蒸發旺盛,這樣的水庫就有了增濕降温的作用,使得地方氣候呈良性循環的態勢。

2、水庫可以用來灌溉,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這樣就可以使得渭源縣人口打破靠天吃飯的單一模式,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3、水庫可以用來搞一些人工養殖,來發展地方經濟,增加經濟收入,從而提高人口生活水平。

4、修建水庫不僅對氣候、農業和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渭源縣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5)三國古道雙石門: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雙石門,位於渭源縣城南部40公里處,距省城蘭州164公里。這裏集險峯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動物、歷史傳説於一體,是人們舉行野營活動和探險的好地方。這裏擁有11萬畝的大草場,春秋季節,山花爛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羣,並有許多珍稀動物,生態環境十分優美。

在露骨山上有百年難遇的冬蟲下草,在11萬畝的大草場到處可見悠閒的犛牛、雪白羊羣、以及幾匹狂奔的牧馬,雙石門主要是斷層構造在地質運動時一側抬升,而另一側下沉在露骨山腳下形成了形似山門的巖石——石門,因為有兩道這樣的石門,所以稱這裏為雙石門。

在石門的巖壁上清晰可見那斷裂巖石的層理結構,在石門的中間就是著名的“一線天”,在這裏有一股流水從石門中潺潺流出,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6)首陽山原始森林:

首陽山與蓮峯山遙相呼應,其山勢巍峨高峻,古鬆鬱鬱葱葱。因列羣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在這裏曾留有伯夷、叔齊之遺骨,並有聞名中外的野生食物“白蕨”。

站在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松下,讓人不覺感歎到人類竟然是那麼的渺小,通過悠遠深邃的幽徑,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望着腳下鬱鬱葱葱的樹木,有一種征服萬物的快感,此時,又有讚歎人類之偉大的感慨油然而生。

3、實習小結:

通過對各種自然風貌的觀察和身臨其境的探究,使我深層次的領略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態和那包羅萬象的環境,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瞭解和領悟,更使我對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觸。

野外實習總結 篇2

實習目的:理論聯繫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將我們所學的理論落實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識別一些上課是沒有涉及到,並且課本上也沒有詳細説明的植物,將理論系統化。使我們通過親身體驗更深刻更形象更具體地記住所學知識,並能更熟練地加以運用。

實習地點:尖峯嶺的熱帶樹木園

實習內容: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下采集野外標本若干種,對其進行識別、分析,瞭解其生活習性、名字、科目等,並對其進行壓制等具體操作。

具體行程:

6月27日是我們植物野外實習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們乘上了開往尖峯嶺的汽車,一路上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同時也計劃着接下來為期一週的具體實習過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們抵達尖峯嶺熱帶樹木園,來到了熱帶樹木園,也就是我們住的地點。由於時間比較晚,加上同學們一路坐汽車比較累,第一天就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寢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

6月28日是我們正式野外實習的第一天,今天的地點是熱帶樹木園,早晨7點半集合,步行大約四十分鐘到達那裏,這是一個天然植物園,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景點,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這裏有許多種植物,大家開始以小組為單位採集標本,其中有藜蘆、玉竹、土三七、黃芪、黃花菜、野火球、棉團鐵線蓮、歪頭菜等二十幾種植物,有些是平時不太常見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集合準備返回。下午3:00開始壓制標本,並查檢索表標記每種植物的名稱、科、屬等,今天的任務就按計劃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筆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較遠,大概要經過兩個小時的步行才能到達,所以今天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大家走的也比較吃力,到達山腳已經將近十一點了,於是大家席地而坐開始午飯,歇息片刻才開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筆架山沒有台階式的山路,而且樹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對我們的挑戰性也就會越大,由於山陡,我們一個牽着一個,很快就到了山頂,之後大家分散開始採集,雖説這裏環境惡劣了一點,但植物的種類卻非常豐富,我們採到了龍膽、五味子、手掌參、川地龍、渥丹、狼尾草、並頭黃芩等植物,採完後便回山腳集合,此時所有的人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還要走十多裏的路,有是一個難題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終於按時回到了住處,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天,它讓我們變的更加堅強,同時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點開始壓制標本,今天的任務就結束了。

6月30日,由於昨天大家都比較累,所以今天選擇了一個相對較近的地點,這是一個小樹林,雖然小,但事實上它的植物種類並不少,在這裏我們採集到了白蘚、觀倉術、廣佈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處。照例,下午三點開始壓制標本,另外要求畫兩張標本圖,這天的任務就這些。

7月1日,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去了五大連池的一個旅遊景點,早8:00出發,半小時左右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石階山路,於是,我們開始爬山,看了路標,大概爬到三百米時就感覺到累了,這時上面的遊人已經有返回的了,還鼓勵我們説:姑娘們加油啊!還沒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歲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頂端……聽着鼓勵的話,我們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們還拍了許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興奮至極,之後又去了仙女宮和水簾洞,目睹了石海的壯觀,沒一個地點都留下我們大家的喜悦和激動的心情,就這樣一直玩到了下午兩點多,大概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原地。這一天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了。

7月2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今天先後去了南飲泉和北飲泉,這裏有許多風格別具特色的小建築,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點,接着又去了藥泉湖,記得這裏的泉水是最具特點的,味道有點閒,而且對於這水還有其美麗的傳説,隨後我們又買了些小飾品,有五大連池留念項鍊,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們以組為單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師對我們這幾天的實習內容進行了測試,主要內容是對植物的識別,測試完成,今天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7月3日,這是本次植物野外實習的最後一天,一大早我們就準備好自己的物品,4:00就離開了住處,踏上返回的列車,或許是出來時間長了,對學校便產生了牽掛,期盼着能夠快些到達,期盼着把我們的經歷講給那些沒來的同學聽,就這樣離五大連池漸漸的遠了,我們為期一週的實習生活也臨近了尾聲。

本次實習中所積累的部分植物簡介:

百合科(liliaceae):單子葉植物,隸屬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亞灌木或喬木狀。直立或攀援,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葉互生或基生,少對生或輪生。(玉竹黃花菜北重樓等)

菊科(keyinwiki):雙子葉植物綱,菊目的一個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喬木,有乳汁管和樹脂道,草本,頭狀花序,聚葯雄蕊,瘦果頂端帶冠毛或鱗片。(關倉術蒲公英等)

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為藤本或灌木。單葉或複葉,通常互生,...根據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蓇葖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棉團鐵線蓮褐色鐵線蓮)

脣形科(labiatae):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無柄的腺體,或各種單毛、具節...多為二脣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強,稀2枚,通常前對長,後對較短,着生於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個心皮形成;花柱...(並頭黃芩丹蔘)

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喬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黃芪)

薔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喬木,常有刺及明顯的皮孔。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狀或其它形狀花托的邊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狀或其他形狀花托的邊沿。(薔薇)

實習心得:這次實習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相結合,這種方法讓我們輕鬆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實習過程中我們同學間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讓我們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鍛鍊了我們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雖然偶爾也會覺得累,但是回想起來卻是既充實又美好的,我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同時,也感謝幾位老師一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耐心的幫助,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許多,也瞭解了許多。這次實習教會我的東西會使我終身受用,這短暫的實習生活也將會令我終生難忘!

野外實習總結 篇3

1、實習目的與任務

1.1 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1.2 通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3 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2、實習步驟與內容

2.1黑石頂簡介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內,東經111°52’,北緯23°31’,北迴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為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佈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勢羣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喬木。

2.2 實習內容

7月5日 上午從珠海出發,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內容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7月6日 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並採集標本108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7日 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114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8日 上午在唐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39種,同時採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9日 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和複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7月10日 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羣落的垂直分佈;晚上開總結大會。

7月11日 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返回珠海。

3、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椆……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説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2、理論聯繫實際: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為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葉子揉過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椆的重要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為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後種: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為一般來説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通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後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後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一定會更多。

4、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覆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説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温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鬆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説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後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説: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説即使現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説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説的,不過到現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煙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特別是在最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終於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最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建議:

1、野外認種時講解不足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説完種名和科名之後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2、採集標本方法不正確,對植物的愛護意識不強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説可以採某株植物作為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着愛惜的心情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才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為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3、對於森林整體結構和生境的關注度不足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容。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

我認為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容的缺失讓我深為歎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為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為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為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野外實習總結 篇4

前言:

野外實習是為了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不僅使我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們掌握課外學習的方法,所以野外實習是動物學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動物學教學大綱的要求,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們從 6月7日——6月17日進行了為期兩週的野外實習。

一、實驗目的和意義

1、通過實際行動去觀察無脊椎和脊椎動物,掌握所觀察動物及相關科、目、門、綱的特徵,加深瞭解和鞏固相關的理論知識

2、學會同類或者異類動物的辨別和分類,掌握使用和製作動物檢索表的方法和標準要求

3、通過對捕捉到的動物進行動物標本的浸製、剝製、乾製等的標本製作,學會動物標本製作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4、通過觀察錄像,粗略瞭解部分國家和地區動物的生活習性及行為特徵

5、參觀養殖動物生產或繁殖場,瞭解動物養殖的基本狀況和生產實際操作過程,深化對動物與人類關需的瞭解和如何有效利用動物及動物的基本知識

6、通過此次學習瞭解湛江地區動物的種類、形態結構和分佈

二、實習地點和實習地點自然概況

1、湛江森林公園 1984年組建,位於湛江市區西南4公里處。面積3100多畝,包括湖水清澈,景色宜人,現四周山林環繞水面積600畝的赤溪湖;融南亞熱帶林相特色為一體的十片生態公益林以及集娛樂功能於一身的休閒活動區。現已建有瞭望塔、休閒亭、水榭、遊客服務樓、垂釣區、願望廣場、體育健身區、環湖園道、生態園、緬泰文化村等景點設施。為湛江市去義務植樹定點之一,是湛江市最大的公共綠地;有很高的生態調節功能,可淨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分,為湛江市區的“肺部”。

2、湛江金鹿園 1998年開業,位於湛江市湖光巖風景區北側(距湖光巖1公里),佔地約27畝,與湖光巖、南亞熱帶植物園共同構成環湖生態旅遊圈,附近空氣清新,景色幽美,是湛江市理想的天然“氧吧”。 園中主要有馬鹿和梅花鹿2個品種,現鹿場梅花鹿存欄達1000多頭,場內鹿耳朵上的編號奇數是公鹿,偶數是母鹿,這裏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養鹿基地。

3、湛江海洋大學博物館 建於1991年7月1日,是廣東目前唯一一所海洋學科綜合性大學。大學內設立的水生生物博物館,有鯨類、魚類、貝殼、海藻類、蝦蟹類、棘皮動物、腔腸動物以及其它水生動物等九間陳列室,共陳列水生生物標本近3000種。這些標本按分類系統陳列,整齊美觀,既有科學性和學術性, 以富知識性和趣味性,具有較高的教學、科研和觀賞價值,也是進行科普教育的軒地。

4、湛江市麻章區金牛公司肉牛場 1994年創辦,周圍為種有樹木的草地。內有從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等進口的四種牛,分別為南德文、利木贊、摩拉、尼裏,額外有一頭黑白花奶牛,均喂以牧草。金牛公司肉牛場還採用對牛進行胚胎移植的生物科學技術。

三、實習日程和實習內容

時間

實習內容

實習或試驗地點

6月6日(週日)

實習動員大會

教三—603

6月7日(週一)

無脊椎動物昆蟲觀察與捕捉

湛江森林公園

6月8日(週二)

哺乳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觀察

寸金公園動物園

6月9日(週三)

昆蟲標本製作

動物學實驗室

6月10日(週四)

脊椎動物魚類、兩棲爬行類和無脊椎水聲動物螺、貝、珊瑚等的外形分類特徵觀察與識別(上午)

哺乳動物梅花鹿、馬鹿的特徵觀察(下午)

湛江海洋大學(上午)

湛江金鹿園(下午)

6月11日(週五)

動物行為學習(觀看錄像)

教四—603

6月12日(週六)

水生動物的採集、識別

遂溪縣草潭鎮過沙頭海灘

6月14日(週一)

水生動物的鑑定和標本製作

動物學實驗室

6月15日(週二)

陸棲動物養殖生產學習

養殖場

6月17日(週四)

脊椎動物剝製標本製作

動物學實驗室

四、實習結果與分析

(一)<1>昆蟲標本的製作(6月9日)

a.常用工具:

昆蟲針:用於針插固定昆蟲。以不鏽鋼特製而成,長約38mm,由細到粗有0、1、2、3、4和5號,可根據昆蟲的大小選擇適當型號的昆蟲針。00號(微針)與0號粗細相同,但僅為其長度的1/3,用於微型昆蟲的固定。

三級板:為一長方形的小木板(65mm__24mm),高度分為三級,每級0.8mm,中 央 有一上下貫通的可插入昆蟲針的小孔。其他:展翅板、整姿台、大頭針、透明紙條、昆蟲盒、鑷子、剪刀、脱脂棉、採集標籤、鉛筆等。

b.展翅標本的製作

針插:不同目的昆蟲,針插的位置略有不同。鞘翅目昆蟲針插在右鞘翅內前方,使針從中足和後足之間穿過;半翅目昆蟲針插在中胸小盾片中部偏右側;直翅目昆蟲針插在前胸背板後方偏右側;蜻蜓目、鱗翅目、雙翅目和膜翅目的呢個目的昆蟲針插在中胸背板中部。微小昆蟲則採用重插法,用00號昆蟲針扎入昆蟲的腹部正中,將其另一端插入一長方形的小軟木的右側上,再用普通的昆蟲針穿過軟木的左側。亦可用一較硬的三角形紙片代替小軟木,昆蟲針從寬的一面穿過,微小昆蟲的腹部沾少量膠水於另一端的頂部。針插時還要注意:昆蟲針插入時一定要與蟲體的長軸垂直;昆蟲在昆蟲針上的位置要一致,從蟲體的背部到針上端為8.0mm,通常將插有蟲體的昆蟲針倒置插入三級板第一層的底部,用鑷子將蟲體向下移,直到其背部觸及三級板。

c.整姿和展翅

針插後,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和膜翅目等目的昆蟲以及身體細小的昆蟲將觸角和附肢稍加整理即可。大型的昆蟲應取出其腹部的內含物並整姿。以蝗蟲為例,沿腹部側板剪開一約1.5cm的開口,取出內臟,用棉花清潔一下,再用潔淨的棉花填充。在整姿台上將其附肢依次擺放好,用大頭針固定;再用大頭針將其頭部、觸角和腹部架起。當蟲體乾燥後可與其生活狀態相似,便於觀察和分類等工作。鱗翅目和蜻蜓目的昆蟲翅較發達,需要展翅。展翅時將蟲體固定在展翅板的槽中,使其翅基部與展翅板平行。用昆蟲針輕輕分別挑起前、後翅基部粗大的翅脈使翅展開,展開的原則是兩前翅後緣成一直線並與蟲體的長軸垂直。邊展翅邊用透明紙條將翅壓住,並用大頭針固定(注意不要將針插在翅上)。

d.填寫採集標籤

寫有采集標籤的標本才是有科學價值的。標籤應用鉛筆寫明採集地點、海拔高度、採集時間和採集人。在針插標本後,立即上籤。簽在昆蟲針上的位置可由三級板和二級來決定:將寫好的標籤放在三級板的第二層上,手持插有蟲體的昆蟲針上端,透過標籤紙右側或左側中部將昆蟲針徐徐插入第二級的底部。如果是需要整姿或展翅的昆蟲,可先將寫好的標籤放在蟲體一旁,待蟲體乾燥後再上籤。

e.乾燥和保存

將製作好的標本放進烘箱中烘大約三到四個小時,待昆蟲完全乾燥後,放入昆蟲盒中,並將其放入密閉的櫃子中。在盒和櫃子中要放入樟腦或其他防止蟲蛀的藥品,並不斷添加。

<2>昆蟲的觀察和鑑別(6月9日)

中文名

學名

目科屬種

尖翅翠蛺蝶

Euthalia phemius (Doubledy)

鱗翅目

蜆蝶科

蜆蝶屬

尖翅翠蛺蝶

幼紫斑蛺蝶

Hypolimas bolina (Linnaeus)

鱗翅目

蛺蝶科

蛺蝶屬

中國台灣亞種

蛇眼蛺蝶

Junoina lemonias (Linnaeus)

鱗翅目

蛺蝶科

眼蛺蝶屬

蛇眼蛺蝶

統帥青鳳蝶

Graphium agamenon (Linnaeus)

鱗翅目

鳳蝶科

青鳳蝶屬

統帥青鳳蝶

玉帶鳳蝶

papilio polytes

(Linnaeus)

鱗翅目

鳳蝶科

鳳蝶屬

海南亞種

幻紫斑蝶

Euploea core (Cramer)

鱗翅目

斑蝶科

斑蝶屬

幻紫斑蝶

藍點紫斑蝶

Euploea midamus

(Dooubleday)

鱗翅目

斑蝶科

斑蝶屬

藍點紫斑蝶

檗黃粉蝶

Eurema blanda (Boisduval)

鱗翅目

粉蝶科

粉蝶屬

海南亞種

梨花遷粉蝶

Catoposilia pyranthe

(Linnaeus)

鱗翅目

粉蝶科

粉蝶屬

海南亞種

蜻蜓

Dragonfly Odonata

蜻蜓目

蜓科

蜓屬

蜻蜓

狹腹灰蜻

Orthetrum sabina

蜻蜓目

蜻科

蜻屬

狹腹灰蜻

(二)魚類的觀察

綱(亞綱、目)

代表動物

硬骨(輻鰭亞綱、鱸形目)

蝴蝶魚科

鏡蝴蝶魚

石首魚科

大黃魚、黃姑魚

帶魚科

帶魚

鸚嘴魚科

青點鸚嘴

金槍魚科

大馬哈魚

隆頭魚科

三葉脣魚、管脣魚

䲁科

眼斑鳳䲁

鯧科

中國鯧魚

羊魚科

黃帶副緋鯉

雞籠鯧科

條紋雞籠鯧

壽魚科

壽魚

金錢魚科

金錢魚

眼鏡魚科

眼鏡魚

乳香魚科

乳香魚

硬骨(輻鰭亞綱、鰈形目)

鰈科

石鰈、長鰈

牙鮃科

花鮃

舌鰨科

雙線舌鰨

硬骨(輻鰭亞綱、海龍魚目)

海龍魚科

低海龍

硬骨(輻鰭亞綱、頜針魚目)

頜針魚科

橫帶扁頜針魚

飛魚科

背斑燕鰩

硬骨(輻鰭亞綱、銀漢魚目)

銀漢魚科

白氏銀漢魚

硬骨(輻鰭亞綱、鯉形目)

鰍科

泥鰍

鯉科

麥穗魚、倒刺䰾、青魚

硬骨(輻鰭亞綱、鰻鱺目)

蛇鰻科

光脣鰻

海鱔科

長體鱔

硬骨(輻鰭亞綱、胡瓜魚目)

水珍魚科

水珍魚

硬骨(輻鰭亞綱、仙女魚目)

青眼魚科

大眼青眼魚

狗母魚科

多齒蛇鯔

硬骨(輻鰭亞綱、鮭形目)

銀魚科

尖頭銀魚

香魚科

香魚

硬骨(輻鰭亞綱、鯡形目)

寶刀魚科

寶刀魚

鯡科

青鱗小沙丁魚

硬骨(輻鰭亞綱、海鰱目)

海鰱科

海鰱

硬骨(輻鰭亞綱、鱘形目)

鱘科

中華鱘

硬骨(輻鰭亞綱、辮魚目)

辮魚科

紫辮魚

硬骨(輻鰭亞綱、鮋形目)

毒鮋科

虎鮋

杜父魚科

松江鱸

軟骨(板鰓亞綱、側孔總目)

雙髻鯊科

路氏雙髻鯊

軟骨(板鰓亞綱、鰩形目)

鰩科

華鰩

軟骨(板鰓亞綱、虎鯊目)

虎鯊科

紋虎鯊

軟骨(板鰓亞綱、真鯊目)

真鯊科

測條真鯊

軟骨(板鰓亞綱、鬚鯊目)

鬚鯊科

日本鬚鯊

軟骨(板鰓亞綱、鯊目)

皺脣鯊科

白斑星鯊

(三)哺乳動物的觀察(6月15日)

①南德文:

產地:澳大利亞 類型:肉、役用 毛色:紅、黃

南德文優質肉牛是引進澳大利亞南德文純種公牛,採用科學的人工受精方法與本地黃牛進行雜交改造的肉役兼用黃牛,具有肉質好,體型大,生長快,抗病力強的特點。

②利木贊:

產地:法國 類型:役用 毛色:紅、黃

利木贊牛為大型肉用品種,頭短額寬,肩峯隆起,肉垂髮達,體軀長而寬,胸寬而深,背腰較寬,尻平而寬,肌肉豐滿,前軀發達,背腰臀及股部的肌肉厚實,四肢較矮,蹄質良好。利木贊牛體質健壯,性情温順,適應性強,耐粗飼,食慾旺盛。

④尼裏:

產地:巴基斯坦 類型:乳、役用 毛色:黑

額部、尾帚、四蹄、眼睛虹膜為白色(俗稱“四白”),被毛黑色,角捲曲,肌肉豐滿,尾過飛節,乳頭長,性情温順,耐熱,抗病力強。

⑤摩拉:

產地:印度 類型:乳、役用 毛色:黑

摩拉水牛和印度水牛都為役奶兼用型,目前我國奶用水牛多選用摩拉水牛,這種水奶牛產奶量高,奶酯含量達7·05%以上(是加工姜埋奶的前提條件),且抗病能力強,耐粗飼。

(四)兔子剝製標本的製作

製作工具:兔頭固定器、解剖盤、解剖刀、眼科剪、棉花等。

製作步驟:

a.測量記錄:測量兔子的四肢、軀幹、尾巴和頭部的長度並記錄。

b.剝皮

將兔子放在兔頭固定器中,然後靜脈注射空氣,待兔子完全死亡後拿出放在解剖盤中,用解剖刀自腹部正中,從胸骨後至肛門前端切開皮膚,勿切破腹部肌肉,以免內臟外流污染皮毛。用手指將腹部肌肉和皮膚剝離,繼而向兩側、背部及後肢腿部剝離,並在關節處尖端,颳去小腿骨上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腸與皮膚連接處剪斷。清理尾部周圍的結締組織,用手指輕輕揉搓尾巴,使皮與肌肉

鬆動,然後左手指緊卡住尾基部皮緣,右手指緊拉尾椎,即可抽出尾椎骨。

向前將軀幹部分的皮翻轉,到前肢處,在肘關節處剪斷,清除前肢上的肌肉。再剝至頭部,小心地剪斷耳基與頭骨的相接處。再向前剝離至眼部,用解剖刀緊貼眼眶邊緣切割,切勿將眼瞼割破。繼續向前剝離上下脣,並在鼻尖軟骨處剪斷。頭部的皮剝下後,清理殘留在皮上的肌肉和脂肪。

c.裝填

根據測量的數據記錄,用鐵絲製作支撐兔子的框架,軀幹部應該用大一些的鐵絲,以能夠支撐起整個標本,四肢可以用小一點的鐵絲。然後在放進框架的兔子體內填充棉花,棉花必須填多點,使人有一種充實感,方便給兔子造型。

d.縫合及整形

填充好以後進行縫合。由前向後,每針都是由皮內向外方扎,最後將皮的切口完全縫合起來。整理耳部、眼瞼及體毛,前足前伸,位於軀幹下面,後足向後拉直,位於尾的兩側。將標籤系在後肢上。

五、收穫與感受

一直很欣賞“理論結合實踐”的作風,所以兩個星期的野外實習時間是短暫的。不過,體會相對深刻。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的同學説動物學學習不如植物學實習,兩個星期就這麼轉了一圈,卻什麼也沒學到。不過在我看來,這次野外實習更多的是注重自主和體會。實習之前老師的講解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關鍵是想讓我們提前瞭解。然而,不管是昆蟲、水生動物的捕捉或標本的製作,還是哺乳動物、魚類、螺類、兩棲類的觀察或識別或者是剝製標本的製作等等,都需要我們主動去了解每一個步驟,並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學習,而不應該懷着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只要用心去幹每一件事,又何談“無得”?起碼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捕捉製作標本,學會如何利用工具書對動物不同的種類去鑑別分類,學會如何進行破之標本的製作。其實,若善於實習後去總結、去體會,這些就是數不盡的收穫!

“團結就是力量!”分組實習是明智的。由此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單單學到了課本的知識,還感受到知識以外一種精神和力量。組員之間要是積極配合,實習的整個過程就會顯得輕鬆而愉快並順利,實習的收穫就大,實習的效果就高。一舉多得,划算之舉,何樂而不為。本次野外實習,我們組員積極分工合作,互相幫助,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一份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