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書信>檢討書>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精選5篇)

檢討書 閲讀(6.99K)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 篇1

在對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後,我問學生:“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很多學生都説他吝嗇、愛財如命,也有學生説他是勤儉持家、是節約。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精選5篇)

為了讓學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讓他們理解吝嗇和節約各是什麼意思?吝嗇是指過分愛惜自己的錢財,當用的不用。而節約是指節省,不浪費的意思,二者有本質上的區別。然後,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和神態描寫,並根據動作神態的變化揣摩他當時的心理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嚴監生把一根燈草看得比生命、親情、財產都重要,這就是吝嗇。

其實,對於這一人物的理解,也許不同的人去讀,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閲讀教學中要強調多元解讀,強調獨特感受和體驗,但是任何作品的價值都有一個主流解讀。

主流解讀是大多數讀者的理解和體驗,也是我們解讀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礎。所以,老師還要起到一個良好的主導作用。另外,根據單元訓練重點,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學習本文作者的寫作方法,用細緻的動作、神態來描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讓學生學以致用。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 篇2

教學《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蒐集課外資料,豐滿人物形象。

在上課前,我就讓學生讀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們對原文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知道嚴監生原名嚴致和,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鬥,米糧成倉,童僕成羣,牛馬成行”。對於這樣一個人,本應該豐衣足食,但是平日裏,他“夫妻四口在家裏度日,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肉店裏買四個錢的哄哄他就是了”。

他這樣拼命地節制一切費用,終於營養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後,仍舊“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飯,還要在“家前屋後走走”,看守他的財產。卧牀不起了,還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發了管莊的僕人下鄉去,又不放心,心裏只是急躁。”病入膏肓時,還“捨不得銀子吃人蔘”。這種對財物的過分愛惜,該用不用,足可見其吝嗇。在教學感悟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時,通過補充嚴監生的背景資料,瞭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細讀文本,抓人物的動作、神態,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學習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句子的時候,我抓住文中“兩根指頭”這一細節,讓學生感悟、思考:嚴監生的都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為什麼還伸着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呢?這麼多人猜測,卻沒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他不住地搖頭,“那是怎樣的搖頭?”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奶媽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怎樣?”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裏只有什麼呢?”讓學生體會嚴監生從失望到絕望的心情。“此時的嚴監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説什麼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生的吝嗇。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 篇3

《人物描寫一組》這課有三個描寫人物的片段,教學時我抓住了每個細節描寫的側重點進行教學。第一個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動作描寫,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緻。對於這些動作的體會,我分別請幾對同學上台表演課本劇,請同學從動作神態這方面去評審這幾對同學的表演,加強了對“站、圍、蹦、轉、推、拉、拽、頂板”等動作的理解。

第二個片段抓住了嚴監生的神態動作描寫,我讓學生畫嚴監生搖頭的動作和伸手指的動作來體會作者所刻畫的愛財勝過愛生命的守財奴形象。

第三個片段抓住了鳳辣子的語言神態描寫。這一課既是課文也可以作為指導寫作的範文。我在教學時讀寫結合,在瞭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後,對學生進行了細節描寫的寫作練習。在教學這課時,第三個片段中對鳳辣子的外貌描寫,有許多詞是不常用的,學生對這些詞不理解,也讀不通順,於是我採取了領讀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練讀,然後挑讀,並引導學生簡單地理解了句子。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王熙鳳這個人物,我將從《紅樓夢》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給學生看,圖文結合,更好地幫助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 篇4

教學《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蒐集課外資料,豐滿人物形象。

在上課前,我就讓學生讀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們對原文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知道嚴監生原名嚴致和,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鬥,米糧成倉,童僕成羣,牛馬成行”。對於這樣一個人,本應該豐衣足食,但是平日裏,他“夫妻四口在家裏度日,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肉店裏買四個錢的哄哄他就是了”。

他這樣拼命地節制一切費用,終於營養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後,仍舊“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飯,還要在“家前屋後走走”,看守他的財產。卧牀不起了,還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發了管莊的僕人下鄉去,又不放心,心裏只是急躁。”病入膏肓時,還“捨不得銀子吃人蔘”。這種對財物的過分愛惜,該用不用,足可見其吝嗇。在教學感悟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時,通過補充嚴監生的背景資料,瞭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細讀文本,抓人物的動作、神態,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學習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句子的時候,我抓住文中“兩根指頭”這一細節,讓學生感悟、思考:嚴監生的都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為什麼還伸着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呢?這麼多人猜測,卻沒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他不住地搖頭,“那是怎樣的搖頭?”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奶媽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怎樣?”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裏只有什麼呢?”讓學生體會嚴監生從失望到絕望的心情。“此時的嚴監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説什麼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生的吝嗇。

人物描寫一組反思 篇5

《説勤奮》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説理文,它作為蘇教版小語教材中為數不多的説理文之一,以清晰的觀點、生動的事例和樸實平白的語言讓四年級的孩子初步領略了説理文的魅力。文章主要講述了司馬光和童第周刻苦學習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勤奮讀書。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找出表達作者對勤奮觀點的句子,目的是讓學生明確作者的主旨,接着引導學生體會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學習和長大後用“警枕”提醒自己努力分不開的,通過研讀詞句明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然後讓學生按照自學要求自學第三小節,討論交流後明白“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資源,使課堂教學為學生服務。

語文學習過程中“讀”是第一位的。讀是吟詠品味,讀是鑑賞領略,讀是情感共鳴。課文的語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讀中才能領受體悟。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講絕對代替不了學生的讀,學生讀的過程是一個審美體驗過程,是與課文、與作者間開展的一種心智交流的過程。讀——作為傳統語文教學的精髓,其魅力依舊光彩照人,也正因為有了它,語文才具備了有別於其他學科的特質。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齊讀、默讀、更有創新地引讀。在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理解文中“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句話的含義。

在學習童第周的故事時,我主要採取讓學生自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導入整個故事。讓學生先試着解釋一下這句名言的意思,再結合童第周的故事談一談對這句話的認識。學生通過反覆讀,逐一體會: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童第周的“拙”體現在哪些方面?面對自己的不足,他又是怎樣做的?為什麼他基礎比別人差卻能取得成功呢?圍繞着這幾個問題,學生在讀與思考之中逐漸理清了思路,問題的設置也激發起了學生學期的熱情。

不過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夠的:首先是感覺課堂上某些過渡不夠自然,語言不夠精煉。其次是在交流相關“勤奮”的名人名言時,學生的積累太少。故在今後的課前預習方面要引導學生做得更全面一些,培養他們蒐集資料、積累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