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文祕>寫作指導>

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範文

寫作指導 閲讀(2.36W)

公文寫作是機關,單位或辦公室常見的文體寫作,應當怎麼來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挑選的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範文,供大學習和參閲。

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範文

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

公文寫作是寫作中的一個小分支,是日常工作中寫作的具體應用。它普遍用於企事業單位中,是最基礎的一種應用文。公文寫作的一個重要依據是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第二次修訂的20xx版新標準)。

標準,首先規範的就是公文排版。公文排版也是有技巧可言的。一張A4紙,一般頁邊距選擇上3.7cm,下3.4cm,左右各2.8cm;按照段落排行,固定行間距,固定值為28磅。

一份公文,最多排版設四級標題。一級標題,即位置最頂端,也是一篇文章最大的標題,方正小標(簡體)2號字,不加黑;二級標題,通常是我們文章分節概括或分述,一般選擇黑體,不加黑;三級標題,為楷體3號字,不加黑;四級標題,即文章最小的標題,為3號字仿宋,除了特殊字體外,公文中的其他字體一定是按照GB2312來執行。

我們拿出一篇成文,假如讓別人第一眼看起來就像是篇草稿,那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我們不懂辦公室遊戲規則,首先是文稿沒有排好版。很多時候,文字只是一個符號,更多標籤會定位在人本身。所以,尤其在企事業中從事公文寫作的人,一紙公文首要的是公文排版,排好了版,材料看起來就會很漂亮,印象分自然會提高。無形中的印象分,能為事件處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熟悉了公文排版,筆者就來拿A事項為例,與大家一起探討下工作中公文常見的種類。

要進行A項工作,我們首先會先發一個通知,告知大家計劃開展某項活動,包括時間、地點、簡要內容及要求等;其次,通知下發之後,如果存在執行人對活動認識不足、瞭解不透的情況,就需要召開一項專題會議進一步説明,這時候就要做一個會議通知,會議中若要詳細部署A項工作,還需要制定一份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般是由副職或者排名第二的領導去佈置;最後,一般要由負責人或者單位一把手進行總結髮言,這裏面會涉及到一篇講話稿。

也就是説,我們在開展A項工作之前,基本需要介入4種公文,活動通知、會議通知、工作方案、領導講話稿。熟悉公文的人都知道,4種公文中講話稿是最難寫的,也是公文中要求境界最高的一種文體。我們經常會説一個人的水平高不高,很多時候都是談的講話稿或者是領導的講話提綱,當然一些優秀的領導通常會延展講話提綱,並進行超高水平的發揮。

寫完講話稿,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A項工作開展的進度,這時候就需要進行督導檢查,檢查完畢要有內部檢查情況通報,對各單位、小集體或者基層班組對活動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書面記錄。督導和通報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讓強者更強,後進者快馬加鞭,以達到全盤同進的效果。

同時,我們還要對成績靠前、進度較快的團隊寫一個先進事蹟報道,讓大家瞭解優秀團隊是怎樣組織的、如何開展的、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借鑑等等,信息報道可以以集體人物通訊或事件通訊的形式進行闡述。最後,一項工作結束,我們需要對整個過程、成效進行全面回顧,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以及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細緻謀劃等,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活動工作總結

以上所述的8種常見的主要文體,就是我們在開展公文寫作或者行政機關用文的時候最常用到的,也稱為一項工作的“全生命”流程,其他如決議、祕密等文體,我們很少用得到。這常見的8中主要文體,具體如何寫作及怎樣運用,接下來,筆者會選擇性的與大家陸續分享報道。

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範文

20xx年微博元年,20xx年微信突起,20xx年媒體融合,20xx年網絡直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系媒體日趨成為傳播主流。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媒體時代,宣傳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下開展已成為一種新常態、新形勢。交通行業的文稿寫作方向也更加偏向基層,更加需要多元的新聞素材。下面,筆者就將新媒體文稿的寫作方向和技巧,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要有大局觀念和政治敏感性。多看交通運輸廳網站、集團公司及單位網站新聞、讀每年交通工作報告、每年的交通宣傳工作要點。例如“習大大關注的這件‘小事’,河北交投是那樣做的!”“不服來戰!學習十九大,我們要比一比!”等,通過多方面的新聞報道,瞭解直屬上級單位的重點宣傳或專題報道的主流方向。

尋找差異和特色,挖掘新角度。每寫一篇文稿,我們都要不拘泥於某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找出事件或者人物的差異點,多視角思考,新角度挖掘。例如“微圖集︳一線職工拍攝的‘大片’,帶你看不一樣的收費站!”“圖説!一張圖看懂20xx年交投集團工作會!”等。

發現細節和亮點,增強感染力。事件早就存在,但作者未發現其內容亮點,可以嘗試換一種角度尋找文內亮點。例如“大寫的服氣!這個駐村扶貧工作隊把‘磚頭’變成‘暖心菜’!”“揪心!在-20℃的寒天中,他們的雙手每天要和冷水打交道,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工種?”等,文章注重從細節入手去描寫,角度的選擇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較強的感染力。

學會換位思考,接近讀者心理。我們不能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想要推什麼內容,更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讀者想看到什麼,什麼才會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例如“超方便!這條高速全線17個收費站全部實現電子支付繳費!”“生命至上!我省這條高速上率先加裝‘救命神器’”“高速公路上的6大致命行為,看完你還敢開車嗎?”“【春運進行時】春節準備去哪兒玩?這些高速出行小貼士一定要知道!”等,從新聞標題上先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善於運用數字,直觀的視覺衝擊。在文稿標題中嵌入具體數字,形式上先給人帶來最直觀的影響,甚至心靈的觸動。例如“20xx年河北省將投資1000億萬推進交通建設”“超讚!我省這10條高速公路37對服務區充電樁全全覆蓋了!”“35萬人都在用他們研發的高速出行利器,未來智慧出行發展超出你想象!”等,一組組數字容易讓人產生驚訝的感覺,從而更渴望去知曉數字背後的內容。

學會抓故事,讓文字有温度。有故事的文稿多用於寫人、記事,能給讀者傳遞一份温暖。通常讀者在閲讀完文章後,能夠感受到作者字裏行間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激起共鳴。例如“連續八年過年值班的站長,堅守崗位的高齡二胎媽媽……春節他們依然在崗!” “【想説一聲,謝謝你】還記得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嗎?” “榜樣!這些人被點名表揚了,有你身邊認識的嗎?”等。

圖文結合,提升文章的美觀度。微信文章常見的就是圖文結合,圖片承載了文章的顏值,決定了文章的美觀度。圖片的加入,使得主旨更加鮮明、內容更加生動,能夠提升讀者的體驗值。除了圖片,常見的還有視頻、音頻搭配,這兩種形式更能夠抓住讀者眼球,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另外,圖片的選取需要注意:一是圖片顏色要正、亮;二是內容要豐富;三是人物儘量選取正面照;四是背景要整潔,注重整體展示效果。

20xx年,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開闢了第一個新媒體傳播陣地,成立了官方微信公眾號“燕趙行”,用以傳播行業聲音、宣傳行業政策、提升行業形象。20xx年,“燕趙行”總閲讀量超過185萬。

信息報道的多元化,使得我們每一位宣傳員在這場媒體變革中都面臨着新的機遇和考驗。所以,基層一線的宣傳員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如何把握文稿寫作方向,如何提高典型信息宣傳的實效性,是我們即將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日常公文寫作技巧指導範例

現在很多家單位,年終都會通過評先評優的方式,來鼓舞士氣,樹立符合公司戰略導向的行為榜樣。過程中,大家通常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先進事蹟材料如果是寫別人,陳述實事或者稍作渲染大都可以接受,但若要寫自己,卻很難把握住角度,掌握好分寸,説過了會成為自吹自擂,講少了説不透,達不到效果。但是,每一次先進個人的評選都是一個向別人展示個人風採的機會,那麼,如何寫好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如何用文字將自己介紹出去,筆者僅以幾點看法與大家分享。

首先寫“我是誰”。介紹自己是誰,即結合自己現在的崗位及所負責的具體工作,寫出個人最基本的信息。之所以要介紹崗位和工作,是為了與後面的工作崗位、不同經歷和獨特亮點進行相互印證。比如崗位為生產一線,那麼就必須精通相關生產一線的業務技能,比如崗位是管理崗位,那就必須突出經驗豐富、行事穩重及決策果斷等。

其次寫 “獨具特色”。很多人先進事蹟的開始,特別習慣以尊敬領導、盡職盡責或是積極參加活動等內容進入主題,這樣的開題千篇一律稍顯普通。我們需要找的點是超越他人之處,是人物獨特的創新之處,換句話説人物身上最精華的部分。

在講話稿中創新內容往往都放在最後去寫,而個人的事蹟材料一般都在開端點出。這裏講的“創新”,不是工作技巧的創新,而是人物本身在奮鬥的道路上的創新精神,或者説個人努力的創新。比如,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繼續學習或參加後天教育,進行個人知識的提升和擴充,通過讀書、網絡聽課,或者是現場上課等方式。第一步先將人物昂揚的鬥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大家面前,因為只有自己愛學習,別人才有可能向你學習。

再次寫“融入團隊”。一個人再優秀也只是一個點,只有將這個點融入團隊之中,才能和這個團隊有機融合、取長補短、互相搭台,才能激發個人最大潛能,才能塑造出最完美的自己。

那麼,怎樣融入團隊?很多人可能會從服從領導、團結同事、以誠待人等角度去寫,我們大可以換種思路,主動去尋找團隊中適合自己的崗位,鍛鍊自己的技能,適應崗位需求,逐漸為其他同事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從輔助慢慢到骨幹,再到獨立承擔責任,如此順理成章的亦可稱為“先進”。

“先進”如何來的?其實,先進最開始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在團隊中沒有任何特殊作用。但普通當中如果能做到兩點,一是把自己工作做好,二是將協調縱橫做好,那就如同一個螺絲釘在運轉時,也能保證其他邊側的齒輪一起有效運轉,從而保證整個團隊的和諧發展。假如有一天少了他,機器就無法運轉或者運轉的不那麼順暢時,人物的核心作用也就傳遞出來了。

“身處兵位,心在將位”。作為先進,我們不僅僅要講自己的優點,更多要講的是個人在團隊中發揮的作用,正因為在其位的“作用”,人物才有影響力,才有學習性,才有先進性。

最後寫“大局觀念”。很多人認為“大局觀念”,只有寫集體或者領導的時候才用。什麼叫先進?就是前進的步伐比別人快;什麼是大局觀念?就是在進行工作規劃或年度計劃時,能夠統觀全局,具有前瞻性和計劃性。

比如一個重大工程中,人物從開始就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將每一位參與者的工作定位都確定下來,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實施;或者工作進行中的某一環節,出現個人榮譽和損失相矛盾時,會以大局為重;或者工作安排與個人進修環節發生衝突,放棄個人進修的機會,為了大局毅然堅守工作崗位;再或者為了集體的榮譽和團隊的勝利,在享受相關福利待遇的時候,讓步別的同事等等。

這些例子雖小,且普通,但都與現實工作崗位息息相關。之前我們見過的很多事蹟材料,都會寫到家人生病無暇照顧,甚至沒有時間慰問等等,筆者個人認為這樣的事例太假,且不人性化。人都講真善美,我們可以捨棄一些小東西,但有些東西是不能捨棄的,比如親情。這樣的事例即便有,也不適合於做過多的宣傳,換句話説,將人物描述成只盡忠不盡孝的人,從社會道義上就站不穩腳。

歸納筆者個人觀點,團隊中只有勇於創新,懂得團結,有大局觀念的隊員,才具有先進性,才值得別人學習,才值得我們去大力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