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專題>熱點專題>

寫父親和母親的現代詩歌感人的

熱點專題 閲讀(2.87W)

編者按:父親和母親是我們生命中出現的最重要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父親和母親的呵護下健康成長的,下面我們來欣賞《父親和母親》這首感人的詩歌吧。

寫父親和母親的現代詩歌感人的

今日是父親節 ,

在這個普天感恩父親大愛的日子裏,

我也要感謝母親!

父親在我的生命裏是永遠缺席的,

父親在四十五歲時,

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那是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五日,

那年,

我九歲,弟弟四歲。

那個時候年幼的我不明白,

奶奶和母親撕心裂肺的哭泣,

是為什麼?

我甚至不明白,

那口濃墨漆黑裝殮父親遺體的棺材,

對於我以後的生活,

意味着什麼?

大人哭,我也跟着哭,

哭什麼?為什麼哭?

心裏是糊塗的。

生於重男輕女的時代,

老家的這種觀念更加嚴重,

奶奶對我和姐姐們是不待見的。

從小的耳染目睹,

讓我一直想當然以為:

父親也是不愛我們的,

至少是不稀罕我這第四個女兒的。

但是並不影響父親在心裏的驕傲,

印象中的父親高大、正直、善良、不善言辭。

每年秋收農忙季節,

父親總會請了探親假回來,

每年短短三十天的時間,

是我們唯一一起跟父親生活的時光,

而這樣的時間大部分是在農忙中度過的。

所以小時候,

總是覺得農忙反而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學校放假,父親在家,全家人都在,

孩童時的快樂很單純。

調皮搗蛋,上躥下跳,打打鬧鬧... ...

是我和弟弟的專屬了。

以至於長大後,

母親説我是沒有吃過苦的。

那個時候,

父母是沒有精力和時間關注我和弟弟的。

每當晚餐的時候,

一家人聚在一起,

飯菜總是端給父親先吃,

因為父親是家裏的頂樑柱。

父親每年有限的工資,

總是裝在空竹筒裏,

如數拿回來。

那個竹筒在父親去世的好幾年裏,

依然在家裏的條几上放着,

就像父親的靈魂還在一樣。

父親留下的外觀樣子簡單的米黃色鐘錶,

在母親的房間裏,

滴答滴答的從沒停過,

我知道,

那是母親對父親的念想。

母親對父親的念想,

就像那塊兒米黃色鐘錶裏的走針一樣,

時刻都未曾停留。

一套精緻的茶具

在二姐的家裏,好好的保存着。

二姐保存的不是簡單的茶具,

我們都知道,

看見那套茶具,

似乎我們又看見了父親!

唯有留給我的,

是深深的自卑感。

現在想想為什麼有這種想法呢?

也許是想總歸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吧!

而這樣的心理障礙是沒人知道的。

記憶裏,

有母親和姐姐們在,

生活和往常是一樣的。

每年335天的日子,

父親是在外地工作的。

也許是這樣的聚少離多,

也許是殯儀館最後見到父親變樣的容顏,

往後的很多年裏我一直固執的認為,

父親並沒有去世。

——也許是父親工作忙,

——也許是父親出差了,

——也許是父親沒空回來,

——也許... ...

這麼幼稚了很多年,

姐姐一直説我任性,

也許小小的我在抗拒命運的不公平。

父親的去世改變了我的性格,

叛逆的不聲不響,無人知曉。

回憶童年:天空總是灰色的。

父愛是什麼?

對於我父愛是天,

是遙不可及的。

也許是父親過早的去世,

才讓我們有這樣的人生態度:

自立,堅強,擔當。

是因為我們過早的承擔了,

失去至親的傷痛。

內心是心疼母親的,

弱小的身軀,

養育着我們姐弟五個。

母親的辛苦和艱難,

是我用語言形容不了的。

對於我們的培養

母親是沒有足夠精力的,

但是母親卻拼盡全力用她的後半生,

為我們撐起這個家。

母親時常唸叨:

如果你們父親在,

我們過得要比現在好!

也許是母親的不甘心,

命運為什麼這樣安排;

也許是母親的歉疚,

沒有給我們更好的生活;

也許都有... ...

直到現在母親還是不放心每個孩子,

誰家有事,

母親總會徹夜失眠。

因為常年的勞累,

胳膊彎曲伸不直,

手指變形,

膝蓋軟骨磨損... ....等等。

母親暮年的肌體,

就像一部老化的機器一樣,

殘舊老化。

常年的風吹日曬,

母親總是自嘲:“還有人比我黑沒?”

母親經歷着比常人辛苦幾倍的人生,

直到我們現在都已成家立業,

母親也還是不願麻煩兒女,

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想對親愛的母親説:

我們能有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

對您的孝敬和回報,

我們自行慚愧,

任何感恩的話語,

都顯得蒼白無力。

我還是願意回到小時候,

能陪在您身邊,

放學回來

給您捎幾顆糖,

希望您高興一點,心裏不再苦。

最怕聽到您的唉聲歎氣,

不懂事的我總是喊:

怎麼又這樣歎氣........

長大後終於明白您的苦、您的難。

還沒經歷您十分之一的難,

就已經被生活磨礪的遍體鱗傷。

不過骨子裏,

還有您堅強的影子,

承擔一切的力量。

母親,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不要再操這麼多的心,

好好的享受晚年吧!

讓我們好好的陪您到老!

女兒軍英敬上

作者|軍英

公眾號:良子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