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專題>熱點專題>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彙編

熱點專題 閲讀(2.33W)

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彙編

魏晉南北朝

一、詩歌

(1)三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三國時政治家。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建安文學”開創者,其詩氣魄宏偉、慷慨悲涼,代表“建安風骨”的特色。代表作《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樂府歌辭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作品《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論。

曹植:字子建,五言詩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南朝謝靈運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評價。

(2)建安七子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與“三曹”同是“建安風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

▲ 建安風骨: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七子”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

(3)竹林七賢: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七人崇尚老莊,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4)陶淵明

東晉詩人,名潛,字淵明,自稱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開創了田園詩一體,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歸去來兮辭》、《飲酒二十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十七首》。

(5)謝靈運

南朝詩人,開創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陶謝”並稱。詩歌有《登池上樓》、《白門巖上宿》。文賦有《山居賦》。

二、歷史散文

(1)《後漢書》

范曄,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編纂了《後漢書》。它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史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0xx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xx年),共195年的史事。

(2)《三國志》

陳壽,西晉著名史學家,編纂了《三國志》。它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體史書,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分《魏書》《蜀書》《吳書》三部分,共65卷。

三、文論

(1)《文賦》

陸機,字士衡,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稱 “二陸”,著有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文賦》,其宗旨是為了解決“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創作構思為中心,主要論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寫作的方法技巧和藝術性。

(2)《文心雕龍》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分上下兩編,每編25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和“總序”等五部分。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

(3)《詩品》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它是在劉勰《文心雕龍》後出現的一部品評詩歌的文學批評名著。這兩部著作相繼出現在齊樑時代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們都是在反對齊樑形式主義文風的鬥爭中的產物。《詩品》所論的範圍主要是五言詩。全書共品評了兩漢至樑代的詩人一百二十二人,計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四、小説

(1)《搜神記》

幹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説集《搜神記》。它是記錄古代民間傳説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説集,蒐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説的先河。 有《干將莫邪》《南柯太守傳》等名篇。代表魏晉南北朝小説最高成就。

(2)《世説新語》

劉義慶,字季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撰寫了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説《世説新語》。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説“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説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五、其他

(1)鮑照:樂府《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憤懣。

(2)左思:《三都賦》,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這些賦實際上不只是寫三個都城,而是寫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概況。左思早年曾寫成《齊都賦》,全文早佚,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一年後又欲賦三都。“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

(4)王羲之:字逸少,東晉大書法家,被尊為書聖;曾為右將軍,故稱王右軍,他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5)李密:《陳情表》。有人評論 “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6)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它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7)蕭統:《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諡“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説。

(8)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

唐代

一、詩歌

(一)初唐時期——初唐四傑

王 勃:字子安,代表作《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著有《王子安集》。

楊 炯: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著有《臨海集》。

(二)盛唐時期

(1)山水田園詩派: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

王 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人稱“詩佛”。蘇軾贊“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繼承了陶淵明田園詩。

孟浩然:字浩然,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世稱“孟襄陽”,因未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他繼承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詩作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等等。

(2)邊塞詩派: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高適: 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稱。與岑參並稱“高岑”。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岑參: 官至嘉州刺史,有“岑嘉州”之稱。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王昌齡:字少伯,擅長七絕,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之稱。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代表作《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出塞》。

王之渙:字季陵,代表作《涼州詞》、《登鸛鵲樓》。

(3)李杜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歌風格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被稱為“詩仙”“詩俠”。代表作《靜夜思》《秋浦歌》《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又稱杜工部,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拾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聖”。其作品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鬱,語言精煉。與韓愈有“杜詩韓文”之稱。主要詩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著有《杜工部詩集》。

(三)中唐時期——“元白”

白居易:字樂天,下(陝西)人,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官至左拾遺,因故被貶為江州司馬。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諷諭詩《秦中吟》,長篇敍事詩《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元稹: 字微之,與白居易齊名,人稱“元白”。著傳奇《鶯鶯傳》,為《西廂記》的源頭。

(四)晚唐時期——小李杜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豀生,多無題詩,人稱“李義山”,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無題》《賈生》《夜雨寄北》等。詩歌和温庭筠並稱“温李”。

杜牧: 字牧之,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代表作諷詠詩《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二、詞(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樂府、琴趣等)

(1)南唐二主詞

李璟:字伯玉,史稱南唐中主。流傳到現在的僅有四首,但“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詞作和李煜作品一同收錄在《南唐二主詞》中。

李煜:字重光,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後主。後因作感懷故國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被稱為“千古詞帝”。王國維認為:“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2)花間詞派:

花間詞派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文字富麗精工,代表詞人温韋。

温庭筠: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温八叉”之稱。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温韋”。後人輯有《温飛卿集》及《金奩集》。

韋莊: 字端己,杜陵(西安市)人,韋應物的四代孫。詞風清麗,著有《浣花詞》。

三、散文

韓柳:韓愈、柳宗元共同領導了“古文運動”。

(1)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裏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領導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代表作《師説》《答李翊書》《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等,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2)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有論説文《天説》、《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説》,寓言散文《三戒》,山水遊記《永州八記》,著有《柳河東集》。

四、傳奇(唐代小説的稱謂)

(1)陳鴻《長恨歌傳》:歷史題材小説。它追述了開元年間楊妃入宮,在安祿山叛亂後,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於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與楊札相見的事情。故事情節和《長恨歌》一樣,不過一個詩歌的形式,一個散文形式。

(2)李朝威《柳毅傳》:同《柳毅傳書》。

五、其他

(1)陳子昂:字伯玉,著有《登幽州台歌》

(2)李賀:字長吉,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説,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後人稱其“詩鬼”。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三李”。

(3)郊寒島瘦

孟郊:字東野。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積極支持韓愈文學主張,有“孟詩韓筆”之譽。代表作《遊子吟》。

賈島:字浪(閬)仙,自號“碣石山人”。 唐文宗時任長江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人稱“詩囚”。唐代著名“苦吟詩人“,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悽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有《長江集》。

(4)劉禹錫:字夢得,被譽為“詩豪”。參與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官,有《劉夢得文集》。

(5)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宋代

一、曲詞

(一)婉約派

北宋

(1)晏殊: 字同叔,有“宰相詞人”之稱,吸收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著有《珠玉詞》。

(2)晏幾道:字叔原,晏殊的幼子,和晏殊合稱“二晏”。

(3)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著有《樂章集》,代表作《雨霖鈴》。

(4)秦觀: 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代表作為《鵲橋仙》。

(5)周邦彥: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開格律派詞風之先河,被譽為“詞家之冠”。代表作《蘇幕遮》等。

南宋

(6)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著有《漱玉詞》。代表作品有《點絳脣》《一剪梅》《臨江仙》《醉花陰》《聲聲慢》等。理論著作《詞論》。

(7)姜夔: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著有《白石道人詩集》。

(二)豪放派

北宋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諡號文正。代表作品為散文《岳陽樓記》,詩詞《蘇幕遮》《漁家傲》等。

(2)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説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3)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詞開豪放一派,詞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江城子》《定風波》;賦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散文有《石鐘山記》等。

(4)岳飛: 字鵬舉,代表作《滿江紅》《小重山》。

南宋

(5)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和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並稱“蘇辛”。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二、詩歌

北宋

(1)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著名詩人、書法家,江西詩派的開創者。江西詩派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稱的詩文派別,著有《山谷集》。詩歌和蘇軾並稱“蘇黃”。

(2)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有《誠齋集》。

(3)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晚年隱居故鄉石湖。

(4)林逋: 有“梅妻鶴子”之稱,諡號“和靖先生”。《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南宋

(5)陸游: 字務觀,號放翁,人稱陸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另有詞《訴衷情》、《釵頭鳳》,文《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6)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指南錄〉後序》皆為名篇。

二、散文

(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均為北宋人)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説理暢達,抒情委婉。文章和蘇軾並稱“歐蘇”。《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2)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諡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其散文雄健峭拔。著有《臨川先生文集》,文章有《讀孟嘗君傳》《遊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傷仲永》,著名詩詞有《桂枝香·金陵懷古》。

(3)蘇洵: 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著有《權書》、《衡論》,《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著有《嘉佑集》。

(4)蘇轍: 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著有《欒城集》。

(5)曾鞏: 字子固,著有《文豐類稿》。

(二)歷史散文

(1)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國公,諡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他主編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書名意思“鑑於往事,資於治道”,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2)宋祁: 字子京,與歐陽修共修《新唐書》。因 “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三)宋代理學

(1)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宋代理學創始人之一。

(2)朱熹: 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繼承程頤、程顥理學,世稱程朱理學,是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所著《四書集註》在明清兩代均為士子必讀教科書。詩文代表作《觀書有感》《春日》。

(四)其他

(1)《太平廣記》:小説總集,北宋李謙等編輯,收集自漢至宋初小説、筆記、稗史等400多種。

(2)《容齋隨筆》:南宋洪邁撰寫的筆記,內容廣闊,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典章制度、對人物評價等,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影響的文史筆記著作。

(3)沈括:北宋科學家,字存中,號夢溪,錢塘(杭州)人,他的《夢溪筆談》是用筆記文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三、話本

(1)《大宋宣和遺事》(是《水滸傳》的藍本)

(2)《三國志平話》 (後演變為《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