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書

畢業設計 閱讀(2.43W)

一、概述

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書

1.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作用與任務

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以單體工程為物件而編制的,用以指導現場施工活動的技術經濟檔案。它對落實施工準備,保證施工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實現質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的良好效果,均起著重要作用。

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貫徹施工組織總設計對該工程的規劃精神。

(2)選擇施工方法、施工機械,確定施工順序。

(3)編制施工進度計劃,確定各分部、分項工程間的時間關係,保證工期目標的實現。

(4)確定各種物資、勞動力、機械的需要量計劃、為施工準備、排程安排及佈置現場提供依據。

(5)合理佈置施工現場,充分利用空間,減少運輸和暫設費用,保證施工順利、安全地進行。

(6)制定實現質量、進度、成本和安全目標的具體措施,為施工管理提出技術和組織方面的指導性意見。

2.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

由於不同工程物件的性質、結構及規模,施工的地點、時間與條件,施工管理的形式與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也略有差異,但一般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包括工程建設概況、設計概況、建設地點特徵、施工條件及工程特點分析等。

(2)施工方案。包括確定施工展開程式和施工起點流向,劃分流水段,選擇主要施工過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確定施工順序。

(3)施工準備工作計劃。包括技術準備,現場準備,機械、裝置、工具、材料、構件、加工品、勞動力的準備等。

(4)施工進度計劃。包括劃分施工專案,計算工程量、勞動量和機械臺班量,確定各施工專案的持續時間和流水節拍,繪製進度計劃圖表。

(5)各項資源需用量計劃。包括勞動力、材料、構件、機具等的需用量計劃及供應計劃。

(6)施工平面圖。反映一個或幾個主要施工階段現場平面規劃佈置,包括各種主要材料、構件、半成品堆放安排,施工機械、加工場地、臨時房屋、水電管線、道路等的安排佈置。

(7)各項技術與組織措施。包括保證質量、安全防火、降低成本、季節性施工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措施。

(8)技術經濟指標。

以上各項內容中,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平面圖分別突出了施工中的技術、時間和空間三大要素,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點內容。

3.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程式

編制程式見下圖

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程式

4.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

編制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是:

(1)上級領導機關對該工程的有關批示檔案和要求;建設單位的意圖和要求;工程承包合同等。

(2)施工組織總設計和施工圖。

(3)年度施工計劃對該工程的安排和規定的各項指標。

(4)預算檔案提供的有關資料。

(5)勞動力配備情況;各種材料、構件、加工品的來源及供應條件;施工機械的配備及生產能力。

(6)水、電供應及交通運輸條件。

(7)裝置安裝進場時間及對土建施工和所需場地的要求。

(8)建設單位可提供的施工場地,臨時房屋、水、電、道路等條件。

(9)施工現場的具件情況。如地形、工程與水文地質、周圍環境、水準點、氣象條件、地上地下障礙物等。

(10)建設用地徵購、拆遷情況、施工執照、國家有關規定、規範、規程和定額等。

5.工程概況的編寫

工程概況是對擬建工程的基本情況、施工條件及工程特點做概要性介紹和分析,是施工組織設計的第一項內容。其編寫目的,一是可使編制者進一步熟悉工程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使設計切實可行、經濟合理;也可使審批者能較正確、全面地瞭解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條件,而判定施工方案、進度安排、平面佈置及技術措施等是否合理可行。

工程概況的編寫應力求簡單明瞭,常以文字敘述或表格形式表現,並輔之以平、立、剖面圖。工程概況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工程建設概況

主要包括:擬建工程的名稱建造地點;建設單位;工程的性質、用途;資金來源及工程造價;開竣工日期;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總、分包單位;上級有關檔案或要求;施工圖紙情況(齊全否、會審情況等);施工合同簽訂情況等。

(2)工程設計概況及主要工作量

主要包括建築、結構、裝飾、裝置等設計特點及主要工作量。如建築面積及層數、層高、總高、平面形狀及尺寸,功能與特點;基礎的種類與埋深、構造特點,結構的型別,構件的種類料、尺寸、重量、位置特點,結構的抗震設防情況等;內外裝飾的材料、種類、特點;裝置的系統構成、種類、數量等。

對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及施工要求高、難度大的施工過程應著重說明。對主要的工作量、工程量應列出數量表以明確工程施工的重點。

(3)建設地點的特徵

包括:建設地點的位置。地形、周圍環境,工程地質,不同深度的土壤分析,地下水位、水質;當地氣溫、主導風向、風力、雨量、冬雨期時間、凍結期與凍層厚度,地震烈度等。

(4)施工條件

包括:三通一平情況,材料、構件、加工品的供應情況,施工單位的建築機械、運輸工具勞動力的投入能力,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等。

通過對工程特點、建設地點特徵及施工條件等的分析,找出施工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以便在選擇施工方案、組織物資供應、配備技術力量及進行施工準備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

二、施工方案的編制

施工方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它包括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的選擇,流水段劃分,工程展開程式確定和施工順序安排等。施工方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工程的質量、成本和工期,因此,選擇施工方案必須在認真熟悉圖紙、明確工程特點和施工任務、充分研究施工條件、正確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的基礎上作出抉擇。

1.確定施工展開程式及起點流向

(1)確定施工展開程式

施工展開程式是指單項或單項工程中各分部工程、各專業工程或各施工階段的先後施工關係。

一般工程的施工應遵循“先準備、後開工”,“先地下、後地上”,“先主體、後圍護”,“先結構、後裝飾”,“先土建、後設備”的程式要求。但施工程式並非一成不變,其影響因素很多,特別是隨著建築工業化的發展和施工技術的進步,有些施工程式將發生變化。

a、“先準備、後開工”是指正式施工前,應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保證開工後施工能順利、連續地進行。

b、“先地下、後地上”是指在地上工程開始前;儘量把地下管線和設施、土方及基礎等做好或基本完成,以免對地上施工產生干擾或影響質量,造成浪費。地下工程施工還應本著先深後淺的程式,管線施工應本著先場外後場內、先主幹後分支的程式。

c、“先主體、後圍護”主要指排架、框架或框架-剪力牆結構的房屋,其圍護結構應滯後於主體結構,以避免相互干擾,利於提高質量、保護成品和施工安全。

d、“先結構、後裝飾”是指裝飾裝修工程應在結構全部完成或部分完成後進行。對多層建築,結構與裝飾以不搭接為宜;而高層應儘量搭接施工,以縮短工期。有些構件也可做好裝飾層後再行安裝,但應確實能保證裝飾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

e、“先土建、後設備”是指土建施工先行,水電暖衛燃等管線及裝置隨後進行。施工中土建與裝置管線常進行交叉作業,但前者需為後者創造施工條件。在裝飾裝修階段,還要從保證質量和保護成品的角度處理好兩者的關係。

(2)確定施工起點流向

施工起點流向是指在平面空間及豎向空間上,施工開始的部位及其流動方向。它將確定單個建築物或構築物在空間上的合理施工順序。

對單層建築物要確定出各區、段或跨間在平面上的施工流向;對多高層建築物,除了應確定每層平面上的流向外,還應確定出各樓層間在豎向上的施工流向。特別是裝飾裝修工程階段,不同的豎向流向可產生較大的質量、工期和成本差異。

確定施工起點流向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a、車間的生產工藝過程。先試車投產的段、跨先施工,按生產流程安排施工流向。

b、建設單位的要求。建設單位對生產使用要求在先的部位應先施工。

c、施工的難易程度。技術複雜、進度慢、工期長的部位或層段應先施工。

d、構造合理、施工方便。如基礎施工應“先深後淺”,抹灰施工應“先硬後軟”,高低跨單廠的結構吊裝應從並列處開始,屋面卷材防水層應由簷口鋪向屋脊,有外運土的基坑開挖應從距大門的運端開始等。

e、保證質量和工期。如室內裝飾施工及室外裝飾的面層施工一般宜自上至下進行(外牆石材除外),有利於成品保護,但工期較長;當工期極為緊張時,某些施工過程也可自下至上,但應與結構施工保持一層以上的安全間隔;對高層建築,也可採取自中至下,自上至中的裝飾施工流向,既可縮短工期,又易於保證質量和安全。自上至下的流向還應根據建築物的型別、垂直運輸裝置及腳手架的佈置等,選擇水平向下或垂直向下的流向,如圖所示。

室內裝修裝飾工程自中而下再自上而中的流向

(a)水平向下;(b)垂直向下

2.劃分施工段

劃分施工段是將建築物劃分成多個施工區域,以適應流水施工的要求,使多個專業隊組能在不同的施工段上平行作業,並可減少機具、裝置(如模板)的配備量。從而縮短工期、降低成本,使生產連續、均衡地進行。分段時應考慮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各段的工程量或同一工種的工作量應大致相等,以便組織等節奏流水。

(2)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及裝飾的外觀效果。儘量利用結構變形縫或抗震縫、裝飾裝修的分格縫,或在留槎不影響質量處作為分段界限。

(3)施工段數應與主導施工過程數相協調。要以主導施工過程為主形成工藝組合,在滿足各主導施工過程都有工作面的條件下,儘量減少施工段,以避免工期延長或工作面狹窄。

(4)每段的大小要與勞動組織相協調,以保證工人有足夠的工作面、機械能發揮其能力。

(5)不同施工階段的流水組織方法、主導施工過程數及機具裝置的配備均可能不同,應採用不同的分段。

3.施工方法與施工機械的選擇

施工方法與施工機械的選擇,是根據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建築結構特徵、工程量的大小、工期長短、資源供應情況及施工地點特徵等因素,選擇和確定各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它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內容。

(1)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的基本要求

1)以主要的分部分項工程為主。

擬定施工方法時,應著重考慮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所採用的機械,對於按照常規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項工程則不必詳細擬定,只要提出應該注意的一些特殊問題即可。主要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般指:

a、工程量大,佔施工工期長,在單項(位)工程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項)工程。如磚混結構的砌築工程。

b、施工技術複雜的或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及對工程質量起關鍵作用的分部(分項)工程。如現澆預應力樓板、地下室防水等。

c、不熟悉的特殊結構工程或由專業施工單位施工的特殊專業工程。如網架結構、升板結構的樓板提升、深基坑的護坡與降水等。

對以上重要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擬定應詳細而具體,必要時應編制單獨的分部(分項)工程方案或作業設計。

2)符合施工組織總設計的要求。

若施工的單項(位)工程是建設專案或群體建築中的某一工程,則其施工方法與機械選擇應遵循施工組織總設計對該工程的部署及規劃的要求。

3)滿足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選擇和確定的施工方法與機械必須滿足施工工藝及其技術要求。如結構構件的安裝方法、預應力結構的張拉方法及機具均應能夠實施,並能滿足質量、安全、進度等諸方面要求。

4)提高工廠化、機械化程度。

單項(位)工程施工,應儘可能實現和提高工廠化、機械化的施工程度,以利於建築工業化的發展,同時也是降低造價、縮短工期、節省勞動力、提高工效的有效手段。如鋼筋混凝土構件、鋼結構構件、門窗及幕牆、預製磨石、鋼筋加工等儘量採用工廠化預製,減少現場加工;各主要施工過程儘量採用機械化施工,並充分發揮各種機械裝置的效率。

5)符合可行、合理、經濟、先進的要求。

選擇和確定施工方法與施工機械,首先要滿足其在本工程中的可行性,即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並能夠實施。如所選的機械應能符合作業的要求並有獲得的可能性。其說要考慮其經濟合理性和先進性。必要時應做技術經濟分析。

6)符合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

(2)選擇施工方法應圍繞的物件

一般情況下,選擇主要專案的施工方法應圍繞以下專案和物件:

1)土石方工程:是否採用機械開挖,開挖方法,放坡要求或土壁支撐方法,排降水方法及需裝置,石方的爆破方法及所需機具、材料,土石方和調配、存放及處理等;

2)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鋼筋加工、連線、運輸及安裝的方法,模板選擇和安裝、拆除方法,隔離劑的選用,混凝土攪拌和運輸方法,混凝土的澆築順序和方法,施工縫位置,分層聲度,工作班次,振搗方法和養護制度等。

在選擇施工方法時,應特別注意大體積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等的施工,模板的工具化和鋼筋、混凝土施工的機械化。

3)結構吊裝工程:根據選用的機械裝置確定吊裝方法,安排吊裝順序、機械位置、行駛路線、構件的製作、拼裝方法,構件的運輸、裝卸、堆放方法及場地要求,所需的機具,裝置型號、數量和對道路的要求。

4)現場垂直、水平運輸:確定垂直運輸量(有標準層的要確定標準層的運輸量),選擇垂直運輸方式,腳手架的選擇及搭設方式,水平運輸方式及裝置的型號、數量,配套使用的專用工具裝置(如磚車、磚籠、混凝土車、灰漿車和吊斗等),確定地面和樓層上水平運輸的行駛路線,合理地佈置垂直運輸設施的位置,綜合安排各種垂直運輸設施的任務和服務範圍,混凝土後臺上料方式。

5)裝飾裝修工程:確定採用工廠化、機械化施工方法並提出所需機械裝置,確定工藝流程和勞動組織、流水方法與工藝要求,確定裝飾材料逐層配套堆放的數量和平面佈置及運輸方法。

6)特殊專案:如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或高聳或大跨結構、重型構件,以及水下施工、深基礎和軟弱地基等專案,應單獨選擇施工方法,闡明工藝流程,需要的平面、剖面示意圖,施工方法、勞動組織,技術要求,質量、安全注意事項,施工進度,材料、構件和機械裝置需要量。

4.確定施工順序

施工順序是在己定的施工展開程式和流向的基礎上,安排各分部工程及各分項工程(施工過程)施工的先後關係。確定施工順序就是要按照施工的技術規律和合理的組織關係,解決各分部分項工程之間在時間上的先後和搭接問題,以期達到工藝合理、保證質量、安全施工、充分利用工作面、爭取時間、縮短工期的目的。

(1)確定施工順序的基本原則

1)符合施工工藝及構造要求

在安排各分部分項施工過程的先後順序時,必須符合施工的工藝順序及建築物的構造要求。如:支模板後方可澆築混凝土;安裝塔吊後方可吊裝構件;基礎結構未完,其上部主體結構不能進行;鋼、木門窗框未安,牆地面抹灰不能開始。

2)與施工方法及採用的機械協調

如:磚混結構在圈樑鋼筋、模板安裝後,一般施工方法為“澆圈樑混凝土”,而採用硬架支模施工方法則為“安裝預製樓板”。地下防水“外貼法”與“內貼法”順序不同。單廠結構吊裝時,如果採用分件吊裝法,選用履帶式起重機時,則吊裝的施工順序為:全部承重柱→全部吊車樑、連繫樑→全部屋蓋系統;如果使用桅杆式起重機,就要採用綜合吊裝法,則吊裝的施工順序為:第一個節間的全部構件→第二節間全部構件→……

3)考慮施工組織的要求

有些施工過程可能有多種順序安排,這時應考慮便於施工,有利於人員、機械安排,可縮短工期的組織方案來安排施工順序。如:磚混住宅的地面灰土墊層,可在基礎及房心回填後立即鋪壓,也可在裝飾階段的地面面層施工前鋪壓,顯然前者利於運輸,便於人員和機械安排,而後者則可給予水、暖管線較長的施工期。又如單廠柱基旁有深於柱基的大型裝置基礎時,先施工裝置基礎較廠房完工後再做裝置基礎更安全、節約,易於組織,但預製場地及吊裝將受到裝置基礎的影響。

4)保證施工質量

確定施工順序應以保證施工質量為前提。例如:在確定樓地面與頂棚、牆面抹灰的順序時,先做水泥砂漿樓地面,雖然工期較長,但可防止由於頂棚、牆面落地灰(白灰砂漿或混合砂漿)清理不淨而造成的樓地面空鼓。又如白灰砂漿牆面與水泥砂漿牆裙相連線,先抹牆裙就有利於其和結牢固,防止空鼓剝落。

5)有利於成品保護

成品保護直接關係到產品質量,施工順序是否合理又是成品保護的關鍵一環。特別在裝飾裝修階段,施工順序必須有利於成品保護。如:抹灰先室外後室內,室內樓地面先房間、後樓道、再樓梯,上層樓面抹灰完成後再抹下層的頂棚和牆面。又如吊頂內的裝置管線經檢驗試壓合格後,再安裝面板封閉;門窗油漆後再貼桌布,地毯應最後鋪設。

6)考慮氣候條件

例如:在雨季到來之前,先做完屋面防水及室外抹灰,再做室內裝飾裝修;在冬季到來前,先安裝門窗及玻璃,以便在有保溫或供暖條件下,進行室內施工操作。

7)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

例如:裝飾裝修施工與結構施工至少要隔一層進行;腳手架、護身欄杆、安全網等應配合結構施工及時搭設;現澆樓蓋模板的支撐拆除,不但要待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要求,還應待樓蓋能夠承受上部傳遞來的施工荷載後方可進行,一般應與結構施工層隔2~3層以上。

三、施工準備計劃

1.施工準備工作的內容

(1)建立工程管理組織

它包括:組建管理機構、確定各部門職能、確定崗位職責分工和選聘崗位人員,以及部門之間和崗位之間相互關係。

(2)施工技術準備

1)編制施工進度控制實施細則

它包括:分解工程進度控制目標,編制施工作業計劃;認真落實施工資源供應計劃,嚴格控制工程進度目標;協調各施工部門之間關係,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收集工程進度控制資訊,做好工程進度跟蹤監控工作;以及採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證工程進度控制目標。

2)編制施工質量控制實施細則

它包括:分解施工質量控制目標,建立健全施工質量體系;認真確定分項工程質量控制點,落實其質量控制措施;跟蹤監控施工質量,分析施工質量變化狀況;採取有效質量控制措施,保證工程質量控制目標。

3)編制施工成本控制實施細則

它包括: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標,確定分項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標準;採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跟蹤監控施工成本;全面履行承包合同,減少業主索賠機會;按時結算工程價款,加快工程資金週轉;收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資訊,保證施工成本控制目標。

4)做好工程技術交底工作

它包括: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施工實施細則和施工技術標準交底。技術交底方式有:書面交底、口頭交底和現場示範操作交底3種,通常採用自上而下逐級進行交底。

(3)勞動組織準備

1)建立工作隊組

根據施工方案、施工進度和勞動力需要量計劃要求,確定工作隊形式,並建立隊組領導體系,在隊組內部工人技術等級比例要合理,並滿足勞動組合優化要求。

2)做好勞動力培訓工作

根據勞動力需要量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組建好工作隊組,並安排好工人進場後生活,然後按工作隊組編制組織上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規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術和精神文明教育4個方面。

(4)施工物資準備

1)建築材料準備;

2)預製加工品準備;

3)施工機具準備;

4)生產工藝裝置準備。

(5)施工現場準備

1)清除現場障礙物,實現“四通一平”;

2)現場控制網測量;

3)建造各項施工設施;

4)做好冬雨期施工準備;

5)組織施工物資和施工機具進場。

2.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為落實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加強對施工準備工作監督和檢查,通常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採用表格形式,如表所示。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序號準備工作名稱準備工作內容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完成時間負責人

四、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

在單項(位)施工組織設計中需要編制的施工計劃,主要包括施工進度計劃、資源需要量計劃和施工準備工作計劃等。

1.施工進度計劃

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是以施工方案為基礎,根據規定的工期和資源供應條件,遵循各施工過程合理的工藝順序,統籌安排各項施工活動而編制,以指導現場施工的安排,確保施工進度和工期。同時也可作為編制勞動力、機械及各種物資需要量計劃的依據。

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工程規模大小、結構和複雜程度、工期長短及工程的實際需要,一般可分為控制性進度計劃和指導性進度計劃。控制性進度計劃是以分部工程作為施工專案劃分的物件,用以控制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時間及它們之間互相配合、搭接關係的一種進度計劃,常用於工程結構較為複雜、規模較大、工期較長或資源供應不落實、工程設計可能變化的工程。指導性進度計劃是以分項工程作為施工專案劃分物件,具體確定各主要施工過程的施工時間及相互間搭接、配合的關係。對於任務具體而明確、施工條件基本落實、各種資源供應基本滿足、施工工期不太長的工程均應編制指導性進度計劃;對編制控制性進度計劃的單項(位)工程,當各分部工程或施工條件基本落實後,也應在施工前編制出指導性進度計劃,不能以“控制”代替“指導”。

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通常用橫道圖或網路圖形式表達。橫道圖能較為形象直觀地表達各施工過程的工程量、勞動量、使用工種、人(機)數、起始時間、延續時間及各施工過程間的搭接、配合關係。而網路圖能表示出各施工過程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邏輯關係,能找出關鍵工序和關鍵線路,能優化進度計劃,更便於用計算機管理。

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應依據以下資料:施工總進度計劃、施工方案、預算檔案、施工定額、資源、供應狀況、開竣工日期及工期要求、氣象資料及有關規範等。編制進度計劃的程式與要求如下:

(1)劃分施工專案

施工專案是包括一定工作內容的施工過程,它是進度計劃的基本組成單元。劃分時應注意以下要求:

1)專案的多少,劃分的粗細程度,取決於進度計劃的型別及需要。對於控制性的施工進度計劃,其專案劃分應較粗些,一般以一個分部工程作為一個專案,如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等。對於指導性的施工進度計劃,其專案劃分應細些,要將每個分部工程包括的各主要分項工程(施工過程)均一一列出,如基礎工程中的挖土、驗槽、地基處理、墊層施工等。

2)適當合併、簡明清浙。專案劃分過細、過多,會使進度圖表龐雜、重點不突出。故在繪製圖表前,應對所列專案分析整理、適當合併。如對工程量較小的同一構件的幾個專案應合為一項(如地圈樑的扎筋、支模、澆築混凝土、拆模可合併為“地圈樑施工”一項,女兒牆的砌築、構造柱及壓頂施工可合併為“女兒牆施工”一項);對同一工種同時或連續施工的幾個專案可合併為一項(如砌內牆、砌外牆可合併為“砌內外牆”,預製樓板安裝後的板縫支模、區域性現澆板支模及樓梯支模可合併為“板縫、區域性現澆板、樓梯支模”一項等);對工程量很小的專案可合併到鄰近專案中(如牆體防潮層施工可合併到砌磚基礎中或主體結構的砌牆中)。

3)列項要結合施工方案。即要結合施工方案中所確定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列項,不應違背。專案排列的順序也應符合施工的先後順序,並編排序號、列出表格。

4)不佔工期的間接施工過程不列項。如加工廠預製構件及其運輸過程,可不列入施工進度計劃內,只要求使用前運入現場。

5)列項要考慮施工組織的形式。對專業施工單位或大包隊組所承擔的部分專案有時可合為一項。如住宅工程中的水暖電衛等裝置安裝,在土建施工進度計劃中可列為一項,只表明其與土建施工的配合關係。

6)工程量及勞動量很小的專案可合併列為“其他工程”一項。如零星砌築、零星混凝土、零星抹灰、區域性油漆、測量放線、區域性驗收、少量清理等。其勞動量可作適當估算,現場施工時,靈活掌握,適當安排。

(2)計算工程量

專案劃分後,應計算出每個施工專案包括的各個施工內容的工程量。計算應依據施工圖紙及有關資料、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己確定的施工方法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工程量的計量單位要與所用定額一致。

2)要按照方案中確定的施工方法計算。如挖土是否放坡、坡度大小、是否留工作面、是挖單坑、還是挖槽或大開挖,不同方案其工程量相差甚大。

3)分層分段流水者,若各層段工程量相等或出入很小時,可只計算出一層或一段的工程量,再乘以其層段數而得出該專案的總的工程量。

4)利用預算檔案時,要適當摘抄和彙總,對計算單位、計算規則和專案包括內容與施工定額不符的專案,應加以調整、更改、補充或重新計算。

5)合併專案中各項應分別計算,以便套用定額,待計算出勞動量後再予以合併。

6)“其他專案”及“水暖電衛裝置安裝”等可不算,或由其承包單位計算並安排詳細計劃。

(3)計算勞動量及機械臺班量

計算出各專案的工程量並查詢、確定出該專案定額後,可按下式計算出其勞動量或機械臺班量:

pi=qi/si= qihi

式中pi——某施工專案所需的勞動量(工日)或機械臺班量(臺班);

qi——該施工專案的工程量(實物量單位);

si——該施工專案的產量定額(單位工日或臺班完成的實物量);

hi——該施工專案時間定額(單位實物量所需工日或臺班)

採用定額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參照國家或本地區的勞動定額及機械臺班定額,並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如工人技術等級構成、技術裝備水平、施工現場條件等),研究確定出本工程或本專案應採用的定額水平。

2)合併施工專案有如下兩種處理方法:

a.將合併專案中的各項分別計算勞動量(或臺班量)後彙總,將總量列入進度表中;

b.合併專案中的各項為同一工種施工(或同一性質的專案)時,可採用各專案的平均定額。符合本合併專案的平均定額可按下式計算:

平均時間定額

(4)確定施工專案的延續時間

施工專案的延續時間最好是按正常情況確定,以降低工程費用。待編制出初始計劃後再結合實際情況作必要調整,可有效地避免盲目搶工而造成浪費。具體確定方法有以下兩種:

1)根據可供使用的人員或機械數量和正常施工的班制安排,計算出施工專案的延續時間。公式如下:

式中:ti——某施工專案的延續時間(天);

pi——該施工專案的勞動量(工日)或及機械臺班量(臺班);

ri一一為該施工專案每天提供或安排的班組人數(人)或機械臺數(臺);

bi——該施工專案每天採用的工作班制數(1~3班工作制);

在安排某一施工專案的施工人數或機械臺數時,除了要考慮可能提供或配備情況外,還應考慮工作面大小、最小勞動組合要求、施工現場及後勤保障條件及機械的效率、維修和保養停歇時間等因素,以使其數量安排切實可行。

在確定工作班制時,一般當工期允許、勞動力和施工機械週轉使用不緊迫、施工專案的施工方法和技術無連續施工要求的條件下,通常採用一班制。當某些專案有連續施工的技術要求(如基礎底板澆築、滑模施工等),或組織流水的要求以及經初排進度未能滿足工期要求時,可適當組織二班制或三班制工作,但不宜過多,以便使進度計劃留有充分的餘地,並緩解現場供應緊張和避免費用增加。

2)根據工期要求或流水節拍要求,確定出某個施工專案的施工延續時間,再按照採用的班制配備施工人員數或機械臺數。即:

式中符號意義同前。所配備的人員數或機械數應符合現有情況或供應情況,並符合現場條件、工作面條件、最小勞動組合及機械效率等諸方面要求,否則應進行調整或採取必要措施。

不管採用上述哪種方法確定延續時間,當施工專案是採用施工班組與機械配合施工時,都必須驗算機械與人員的配合能力,否則其延續時間將無法實現或造成較大浪費。

(5)繪製施工進度計劃圖表

在作完以上各項工作後,即可繪製施工進度計劃表(橫道圖)或網路圖。

1)橫道圖

指導性進度計劃橫道圖表的表頭形式如下表所示,繪製的步驟、方法與要求如下:

施工進度計劃表

號工程名稱工程量時定額間勞動量機械量工作班制每班人數延續時間施工進度

分部分項數量單位工種工日數型號臺班數××××年×月×月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

1

2

3

...

a.填寫施工專案名稱及計算資料

填寫時應按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順序依次填寫。垂直運輸機械的安裝、腳手架搭設及拆除等專案也應按照需用日期或與其他專案的配合關係順序填寫。填寫後應檢查有元遺漏、錯誤或順序不當等。

b.初排施工進度

根據施工方案及其確定的施工順序和流水方法以及計算出的工作延續時間,依次畫出各施工專案的進度線(經檢查調整後,以粗實線段表示)。初排時應注意以下要求:

a.按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依次進行,一般總體上採用分別流水法,力爭在某些分部工程或某一分部工程的幾個分項工程中組織節奏流水。

b.分層分段施工的專案應分層分段地畫進度線,並標註其層段名稱,以明確其施工的流向。

c.據工藝上、技術上及組織安排上的關係,確定各專案間是連線施工、搭接施工,還是間隔施工。

d.儘量使主要工種連續作業,避免出現同一組勞動力(或同一臺機械)在不同施工專案中同時使用的衝突現象,最好能通過帶箭頭的虛線明確主要專業班組人員的流動情況。

e.注意某些施工過程所要求的技術間歇時間。如混凝土澆築與拆模間的養護時間;屋面水泥砂漿找平層抹後需養護和乾燥方可鋪設防水層等。

f.儘量使施工期內每日的勞動力用量均衡。

c.檢查與調整

初排進度後難免出現較多的矛盾和錯誤,必須認真地檢查、調整和修改。

a.注意檢查以下內容:

i.總工期。工期不得超出規定,但也不宜過短,否則將造成浪費且影響質量和安全;

ii.從全域性出發,檢查各施工專案在技術上、工藝上、組織上是否合理;

iii.檢查各施工專案的延續時間及起、止時間是否合理,特別應注意那些對工期起控制作用的施工專案。如果工期不符合要求,則需首先修改這些主導項自的延續時間或起止時間,即通過調整其施工人數(或機械臺數)、班制或改變與其他施工專案的搭接配合關係,而達到調整工期之目的;

iv.有立體交叉或平行搭接施工的專案,在工藝上、質量上、安全上有無問題;

v.技術上與組織上的間歇時間是否合理,有元遺漏;

vi.有無勞動力、材料、機械使用過分集中,或出現衝突的現象;施工機械是否能得到充分利用;

vii.冬雨期施工專案的質量、安全有元保證,其持續時間是否合理。

b.對不合要求的部分進行調整和修改:

調整主要是針對工期和勞動力、材料等的均衡性及機械利用程度。調整的方法一般有:增加或縮短某些分項工程的施工延續時間;在施工順序允許的情況下,將某些分項工程的施工時間向前或向後移動;必要時,還可以改變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調整或修改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i.調整或修改某一項可能影響若干項,因此必須從全域性性要求和安排出發進行調整與修改,避免安排中的片面性;

ii.修改或調整後的進度計劃,其工期要合理,各施工專案間的施工順序要符合工藝、技術要求;

iii.進度計劃應積極可靠,並留有充分餘地,以便在執行中能根據情況變化加以修改與調整。

通過調整的進度計劃,其勞動力、材料等需要量應較為均衡,主要施工機械的利用應較為合理。這樣,可避免或減少短期的人力、物力的過分集中。元論對整個單項(位)工程,還是對各個分部工程,勞動力消耗均應力求平衡。否則,在高峰時期,工人人數過分集中,勢必造成勞動力緊張、各種臨時設施增加、場地擁擠、材料供應緊張、施工費用大大增加的局面。勞動力消耗情況可用勞動力動態曲線圖表示,其消耗的均衡性可用勞動力不均衡係數(高峰人數與平均人數的比值)判別。正常情況下,勞動力不均衡係數不應大於2,最好控制在1.5以內。

2)網路圖

為了提高進度計劃的科學性,便於用計算機進行優化和管理,應使用網路計劃形式。編制要求如下:

a.根據列項及各項之間的關係,先繪製元時標的網路計劃圖,經調整修改後,最好繪製時標網路計劃,以便於使用和檢查。

b.對較複雜的工程可先安排各分部工程的計劃,然後再組合成單項(位)工程的進度計劃。

c.安排分部工程進度計劃時應先確定其主導施工過程,並以它為主導,儘量組織節奏流水。

d.施工進度計劃圖編制後要找出關鍵線路,計算出工期,並判別其是否滿足工期目標要求,如不滿足,應進行調整或優化。然後繪製資源動態曲線(主要是勞動力動態曲線),進行資源均衡程度的判別,如不滿足要求,再進行資源優化,主要是“工期規定、資源均衡”的優化。

e.優化完成後再繪製出正式的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圖表時,最好使用計劃管理應用程式軟體,利用計算機進行編制。不但可大大加快編制速度、提高計劃圖表的表現效果,還能使計劃的優化得以實現,更有利於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進行控制與調整,以實現計劃的動態管理。

2.資源需要量計劃

資源需要量計劃是根據單項(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要求編制的,包括勞動力、材料、構配件、加工品、施工機具等的需要量計劃。它是組織物資供應與運輸、調配勞動力和機械的依據,是組織有秩序、按計劃順利施工的保證,同時也是確定現場臨時設施的依據。

(1)勞動力需要量計劃

勞動力需要量計劃主要用於調配勞動力和安排生活福利設施。其編制方法,是將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表內所列各施工過程每天(或每旬、每月)所需的工人人數按工種進行彙總,即可得出每天(每旬、每月)所需各工種人數。

單項(位)工程勞動力需要量計劃

序號工種名稱總需要量

(工日)需要工人人數及時間

×月×月×月×月...

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

(2)主要材料需要量計劃

材料需要量計劃,主要用以組織備料、確定倉庫或堆場面積和組織運輸。其編制方法是將進度表或施工預算中所計算出的各施工過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名稱、規格、使用時間及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進行計算彙總,得出每天(或旬、月)材料需要量。

主要材料需要量計劃

序號材料名稱規格需要量供應時間備註

單位數量

(3)構配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計劃

構配件和加工半成品需要量計劃主要用於落實加工訂貨單位,組織加工、運輸和確定堆場或倉庫。應根據施工圖紙及進度計劃、儲備要求及現場條件編制。

構配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計劃

序號品名規格圖號、

型號需要量使用部位加工單位供應日期備註

單位數量

(4)施工機具、裝置需要量計劃

施工機具、裝置是指施工機械、主要工具、特殊和專用裝置等。其需要量計劃主要用以確定機具、裝置的供應日期、安排進場、工作和退場日期。可根據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進行編制。

施工機具、裝置需要量計劃

序號機具、裝置名稱型別、型號或規格需要量貨源進場日期使用起止時間備註

單位數量

五、單項(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設計

單項(位)工程施工平面圖是一幢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施工現場佈置圖。它是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佈置施工現場的依據,是施工準備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文明施工、節約土地、降低施工費用的先決條件。其繪製比例一般為1:200~1:500。當單項(位)工程為擬建建築群的一部分時,其施工平面圖將受到全工地性施工總平面圖的約束。

1.設計的內容

單項(位)工程施工平面圖上應包含的內容有:

(1)建築總平面圖上標出的已建和擬建的地上和地下的一切房屋、構築物及管線的位置和尺寸。

(2)測量放線標樁飛地形等高線和取捨土方的地點。

(3)起重機的開行路線、控制範圍及垂直運輸設施的位置。

(4)構件、材料、加工半成品及施工機具的堆場。

(5)生產、生活用臨時設施。包括攪拌站、高壓泵站、各種加工棚、倉庫、辦公室、道路、供水管線、供電線路、宿舍、食堂、消防設施、安全設施及其他需搭建或建造的各種設施。

(6)必要的圖例、比例尺、方向及風方標記。

2.設計的依據

單項(位)工程施工平面圖應依據以下資料進行設計:建築總平面圖;施工圖;現場地形圖;氣象水文資料;現有水源電源;場地形狀與尺寸;可利用的已有房屋和設施情況;施工組織總設計;本單項(位)工程的施工方案、進度計劃、施工準備及資源供應計劃;各種臨時設施及堆場設定的定額與技術要求;國家的有關規定等。

設計時,應對材料堆場、臨時房屋、加工場地及水電管線等進行適當計算,以保證其適用性和經濟性。

3.設計原則

(1)佈置緊湊、少佔地

在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能較為順利地進行的條件下,要儘量緊湊佈置與規劃,少徵施工用地,不佔或少佔農田。

(2)最大限度地縮短場內的運輸距離,儘可能避免二次搬運

各種材料、構件等要根據施工進度並能保證連續施工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組織分期分批進場,充分利用場地;合理安排生產流程,將材料、構件儘可能佈置在使用地點附近,需進行垂直運輸者,儘可能佈置在運輸機械附近或有效控制範圍內,以達到節約用工和減少材料損耗之目的。

(3)儘量少建臨時設施,所建臨時設施應方便生產和生活使用

在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下,應儘量減少臨時建築物或有關設施的搭設,以降低臨時設施費用;應儘量利用已有的或擬建的房屋和各種管線為施工服務;對必須修建的房屋儘可能採用裝拆式或臨時固定式;佈置時不得影響正式工程的施工,避免二次或多次拆建;各種臨時設施的佈置應便於工人生產和生活使用。

(4)要符合勞動保護、安全、防火等要求

佈置時,應儘量將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要保證道路暢通,機械裝置的鋼絲繩、纜風繩以及電纜、電線、管道等不得妨礙交通;易燃設施(如木工棚、易燃品倉庫)和有礙人體健康的設施,應佈置在下風向處並遠離生活區;依據有關要求設定各種安全、消防設施。

根據上述原則並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可設計出幾個不同的平面佈置方案。這些方案在技術與經濟上可能互有長短,應進行分析比較,取長補短,選擇或綜合出一個最合理、安全、經濟、可行的佈置方案。

進行佈置方案的比較時,可依據以下技術經濟指標;施工用地面積;施工場地利用率;場內運輸量,臨時設施及臨時建築物的面積及費用;施工道路的長度及面積;水電管線的敷設長度;安全、防火及勞動保護是否能滿足要求;且應重點分析各佈置方案滿足施工要求的程度。

4.設計的步驟與要求

(1)場地的基本情況

根據建築總平面圖、場地的有關資料及實際狀況,繪出場地的形狀尺寸;已建和擬建的建築物或構築物;已有的水源、電源及水電管線、排水設施;已有的場內、場外道路;圍牆;施工需預以保護的樹木、房屋或其他設施等。

(2)起重及垂直運輸機械的佈置

起重及垂直運輸機械的佈置位置,直接影響到現場施工道路的規劃、構件及材料堆場的位置、攪拌機械的佈置及水電管線的安排。因此,它的平面位置的選擇和佈置是施工現場全域性的中心一環,所以應首先考慮。

1)塔式起重機的佈置

軌道行走式塔吊一般應佈置在場地較寬的一側,且軌道平行於建築物的長度方向,以便於堆放構件和佈置道路}充分利用塔吊的有效服務範圍。當建築物寬度尺寸較大,需兩側布塔,應使兩塔臂的安裝高度差不小於5m,以防止相互干擾和發生安全事故。

塔吊軌道距離建築物的尺寸,取決於軌道一側凸出建築物牆面的雨篷、陽臺、挑簷尺寸及外腳手架的寬度,且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塔吊佈置後,要繪出其服務範圍。原則上建築物的平面均應在塔吊服務範圍以內,儘量避免出現“死角”。塔吊的服務範圍及服務範圍內的佈置示例如圖所示。

塔吊的服務範圍

2)自動式起重機

採用履帶吊、輪胎吊或汽車吊等起重機時,應繪製出其開行路線、吊裝作業時的停位點及控制範圍。

3)固定式垂直運輸裝置

佈置井架、門架、外用電梯等垂直運輸裝置,應根據機械效能、建築平面的形狀和大小、施工段劃分情況、材料來向和運輸道路情況而定。其目的是充分發揮機械的能力並使地面及樓面上的水平運距最小或運輸方便。當建築物各部位高度相同時,宜佈置在流水段的分界線附近;當建築物各部位高度不同時,宜佈置在高低分界處,以使各段的樓面水平運輸互不干擾。如有可能,垂直運輸裝置應佈置在窗洞口處,以減少砌牆時留搓和拆除垂直運輸裝置後的修補工作。

垂直運輸裝置離開建築物外牆的距離,應視屋面簷口挑出尺寸及外腳手架的搭設寬度而定;捲揚機的位置應儘量使鋼絲繩不穿越道路,距井架或門架的距離不宜小於15m,也不宜小於吊盤上升的最大高度(使司機的視仰角不大於45°),同時距擬建工程也不宜過近,以確保安全。

當垂直運輸裝置與塔吊同時使用時,應避開塔吊佈置,以免裝置本身及其纜風繩影響塔吊作業,保證施工安全。

(3)攪拌站、加工棚、倉庫和材料、構件的佈置

現場攪拌站、倉庫和材料、構件堆場的位置應儘量靠近使用地點且在垂直運輸裝置有效控制範圍內,並考慮到運輸和裝卸料的方便。佈置時,應根據用量大小分出主次。

1)攪拌站

現場攪拌站包括混凝土(或砂漿)攪拌機、砂石堆場、水泥庫(罐)、稱量設施等,有些工程還在攪拌機旁設定混凝土輸送泵或吊斗坑等運輸設施。

為了減少混凝土及砂漿的運距,攪拌站應儘可能佈置在垂直運輸機械附近。當用塔吊運輸時,攪拌機的出料口宜在塔吊的服務範圍之內,以便就地吊運。

圍繞攪拌機佈置砂、石、水泥、白灰等材料。這些材料的堆場或庫房應佈置在道路附近,以方便材料進場。同時根據上料及稱量方式,確定其與攪拌機的關係。

有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時,攪拌站可佈置在基坑邊緣附近,待混凝土澆築後再轉移。攪拌站應搭設攪拌機棚,並設定排水溝和汙水沉澱池。

2)加工棚、場

鋼筋加工棚及加工場、木加工棚、水電及通風加工棚均可離建築物稍遠些,儘量避開塔吊,否則應搭設防護棚。各種加工棚附近應設有原材料及成品堆放場(庫),原材料堆放場地應考慮來料方便而靠近道路,成品堆放應便於向使用地點運輸。

3)構件

根據起重機型別和吊裝方法確定構件的佈置。採用塔吊安裝的多層結構,應將構件佈置在塔吊服務範圍內,且應分門別類均勻佈置,保證運輸和使用方便。成垛堆放構件時,其高度應符合強度及穩定性要求,各垛間應保留檢查、加工及起吊所要求的問距。

各種構件應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分期分批配套進場,但現場存放量不宜少於兩個流水段或一個樓層的用量。

4)材料和倉庫

倉庫和材料堆場的面積應經計算確定,以適應各個施工階段的需要。佈置時,可按照材料佈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對大宗的、重量大的和先期使用的材料,應儘可能靠近使用地點和起重機及道路,少量的、輕的和後期使用的可佈置在稍遠些。

b.對模板、腳手架等需週轉使用的材料,應佈置在裝卸、取用、整理方便且靠近擬建工程的地方。

c.對受潮、汙染、陽光輻射後易變質或失效的材料和貴重、易丟失、易損壞、有毒的材料及工具、小型機械等必須入庫保管,或採取有效堆放措施,其位置應利於保管、保護和取用。

d.對易燃、易爆和汙染環境的材料(如瀝青鍋、瀝青堆場、油氈庫、油漆庫、木材場、石灰庫及淋灰池等)應遠離火源且設定在下風向處。

(4)佈置運輸道路

現場主要道路應儘可能利用已有道路,或先建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待施工結束時再鋪路面,以上均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鋪設臨時道路。

現場道路應按材料、構件運輸的需要,沿倉庫和堆場進行佈置。為使其暢行無阻,宜採用環形或“u”形佈置,否則應在盡端處留有車輛迴轉場地。路面寬度應符合規定,單行道不小於3~3.5m,雙車道不小於5.5~6m,消防車道不小於3.5m。轉彎半徑應符合要求。路基應經過設計,路面要高出施工場地10~15cm,雨季還應起拱。道路兩側設排水溝。

(5)佈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臨時設施

這類臨時設施包括:各種生產管理辦公用房、會議室、警衛傳達室、宿舍、食堂、開水房、醫務、浴室、文化文娛室、福利性用房等。在能滿足生產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下,儘可能減少。如有可能,儘量利用已有設施或正式工程,以節約臨時設施費用。必須修建時應經過計算確定面積。

佈置臨時設施時,應保證使用方便,不妨礙施工,並符合防火及安全的要求。

(6)佈置水電管網及設施

1)供水設施

臨時供水要經過計算、設計,然後進行佈置,其中包括水源選擇,取水設施、貯水設施、用水量計算(據生產用水、機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配水佈置,管徑的計算等。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供水計算和設計可以簡化或根據經驗進行安排。一般5 000~10 000m2的建築物施工用水主管徑為50mm,支管徑為40mm或25mm。消防用水一般利用城市或建設單位的永久性消防設施。如自行安排,應符合以下要求:消防水管線直徑不小於100mm;消火栓間距不大於120m,每個消火栓的服務範圍不應大於5000m2;消火栓宜靠近十字路口或轉彎處佈置,距道邊不大於2m,距房屋不少於5m也不應大於25m。高層建築施工用水要設定蓄水池和高壓水泵。管線佈置應使線路長度最短,消防水管和生產、生活用水管可合併設定。管線宜暗埋,在使用點引出,並設定水龍頭及閥門,管線宜沿路邊佈置,且不得妨礙在建或擬建工程施工。

2)排水設施

為了便於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要及時修通永久性下水道,並結合現場地形和排水需要,設定明或暗排水溝。當場地條件允許時,也可採取自然排水法。

3)供電設施

臨時供電設計,包括用電量計算、電源選擇,電力系統選擇和配置。用電量包括施工用電(電動機、電焊機、電熱器等)和照明用電。如果是擴建的單項(位)工程,可計算出總用電數,由建設單位解決,不另設變壓器;獨立的單項(位)工程施工,應根據計算出的用電量選擇變壓器、配置導線和配電箱等設施。

變壓器應佈置在現場邊緣高壓線接人處,離地應大於50cm,在四周1m以外設定高度大於1.7m的圍欄,並懸掛警告牌。配電線宜佈置在圍牆邊或路邊,架空設定時電杆間距為25~35m,架空高度不小於4m(橡皮電纜不小於2.5m),跨車道處不小於6m,離開建築物或腳手架不小於4m,距塔吊所吊物體的邊緣不得小於2m。不能滿足上述距離要求或在塔吊控制範圍內,宜埋設電纜,深度不小於0.6m,電纜上下均鋪設不少於50mm厚軟土或細砂,並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後再覆土,穿越道路或引出處加設防護套管。

各用電器應單獨設定開關箱。開關箱距用電器不得超過3m,距分配電箱不超過30m。

5.注意問題

建築施工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生產過程,隨著工程的進展,各種機械、材料、構件等陸續進場又逐漸消耗、變動。因此,施工平面圖應分階段進行設計,但各階段的佈置應彼此兼顧。施工道路、水電管線及各種臨時房屋不要輕易變動,也不應影響室外工程、地下管線及後續工程的進行。

六、技術與組織措施、技術經濟指標

1.技術與組織措施的制定

制定技術與組織措施,是為保證質量、安全、節約和季節性施工,提出在技術、組織方面所採用的方法和要求。它是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者帶有創造性的工作,也是使工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

在單項(位)工程中,應從具體工程的建築、結構特徵、施工條件、技術要求和安全生產的需要出發,擬訂出具體明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1)保證質量措施

保證質量的關鍵是對該類工程經常發生的質量通病制訂防治措施,並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保證質量措施一般應考慮以下內容:

1)有關建築材料的質量標準、檢驗制度、保管方法和使用要求;

2)主要工種工程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和檢驗評定方法;

3)對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或質量通病的改進辦法和防範措施;

4)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結構以及特殊、複雜、關鍵部位的專門質量措施等。

(2)安全施工措施

安全施工措施應貫徹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範,對施工中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環節進行預測,從而提出預防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主要包括:

1)高空作業、立體交叉作業的防護和保護措施;

2)施工機械、裝置、腳手架、上人電梯的穩定和安全措施;

3)防火防爆措施;

4)安全用電和機電裝置的保護措施;

5)預防自然災害(防颱風、防雷擊、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溫、防凍、防寒、防滑等)的措施;

6)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及特殊工程的專門安全措施等。

(3)降低成本措施

降低成本措施主要針對工程施工中降低成本潛力大的(工程量大、有采取措施的可能性、有條件)專案,在不影響工程質量、易於實施且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出節約勞動力、材料及節約機械裝置費、工具費、臨時設施費、間接費和其他資金的措施,並計算出經濟效果和指標。制定措施時,要正確處理降低成本與提高質量、縮短工期三者的關係,以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

例如:提高施工的機械化程度;改善機械的利用情況;採用新機械、新工具、新工藝、新材料和同效價廉的代用材料;採用先進的施工組織方法;改善勞動組織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材料運輸距離和儲運損耗等。

(4)季節性施工措施

當工程施工跨越冬季和雨季時,就要制定冬季、雨季施工措施。其目的是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安全、工期和節約。

雨季施工措施要根據當地的雨量、雨季及雨季施工的工程部位和特點進行制定。要在防淋、防潮、防泡、防淹、防質量安全事故、防拖延工期等方面,分別採用“遮蓋”、“疏導”、“堵擋”、“排水”、“防雷”、“合理儲存”、“改變施工順序”、“避雨施工”、“加固防陷”等措施。

冬季施工措施要根據工程所處地區的氣溫、降雪量、工程部位、施工內容及施工單位的條件,按有關規範及《冬期施工手冊》等有關資料,制訂保溫、防凍、改善操作環境、保證質量、控制工期、安全施工、減少浪費的有效措施。

(5)防止環境汙染的措施

為了保護環境、防止汙染,應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及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並主要制訂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防止廢水汙染的措施。如攪拌機沖洗廢水、油漆廢液、磨石廢水等。

2)防止廢氣汙染的措施。如熬製瀝青、熟化石灰、某些裝飾或防水塗料的噴刷等。

3)防止垃圾、粉塵汙染的措施。如土方與垃圾的運輸、水泥、白灰等散裝材料的裝卸與堆放等。

4)防止噪聲汙染的措施。如打樁、攪拌與振搗混凝土、鋸割材料等。

2.技術經濟指標

在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基本完成後,要計算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並反映在施工組織設計檔案中,作為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評價和決策的依據。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應包括:工期指標、勞動生產率指標;質量指標;安全指標;降低成本率,機械化施工程度;主要材料節約指標等。其中主要指標及計算方法如下:

(1)總工期

從破土動工至竣工的全部日曆天數,它反映了施工組織能力與生產力水平。可與定額規定工期或同類工程工期相比較。

(2)單方用工

指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消耗的主要工種、輔助工種及準備工作的全部用工。它反映了施工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管理水平,也可反映出不同施工方案對勞動量的需求。

(3)質量優良品率

這是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重要控制目標。主要通過保證質量措施實現,可分別對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進行確定。

(4)主要材料(如三大材)節約指標

亦為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控制目標。靠材料節約措施實現。可分別計算主要材料節約量和主要材料節約率。

主要材料節約量=預算用量-施工組織設計計劃用量

(5)大型機械耗用臺班數及費用:反映機械化程度和機械利用率,通過以下兩式計算。

(6)降低成本指標

降低成本額=預算成本-施工組織設計計劃成本

預算成本是根據施工圖按預算價格計算的成本,計劃成本是按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施工成本。降低成本率的高低可反映出不同施工組織設計所產生的不同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