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黨團相關>黨委黨建工作>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

黨委黨建工作 閱讀(9.49K)

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具有持久的動力;才能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才能把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起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積極作出貢獻;才能夠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一

XXXX年6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會上習要求全黨同志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並應著重驅散四風問題——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和官僚主義。這次會議同4月19日的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脈相承,同樣指出黨員要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來次“大掃除”,以達到“自我完善”、“自我淨化”、“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通過學習我公司領導非常關注、重視。20xx年08月08日,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林應和攜黨委書記袁普中等一行到我所組織幹部和員工進行了宣貫學習;所內也反覆組織了學習,並要求結合實際務實到工作中、群眾中去。

自從去年底提出“中國夢”以來,黨和國家就一直在積極地努力當中,但害群之馬卻依然未能除盡,不僅有損黨與國家的形象,更惡化了人民群眾同黨之間的關係。這種人必須嚴厲懲處,還百姓還青天公明。而河南李新功的被判死刑就是應群眾心聲的一個好例子。在此之前,李作案多起,但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直到去年被現場抓獲這才推動了事件的發展。在我看來,這幾年我黨在改善黨同民眾關係的行動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做的依舊不夠。

群眾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有生力量,是一個政黨保持生機的最大保障。沒有群眾的支援,我黨的工作就不能展開;沒有群眾的理解,國家所頒佈的政策、法令也就難以得到真正的施行。群眾路線是我黨生命線、根本工作路線,想要確保這條線路的通暢,就應該要傾聽百姓的聲音、瞭解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然而,好話易說,好事難做。話說多了也就成了敷衍,所以,在我看來,要走好群眾路線就必須重點落實在行動上來。而大腦是指揮行動的司令,因此,整頓黨內的歪風邪氣是迫在眉睫的。腐敗,是黨內最大一股歪風。它會滋生出一系列的小邪氣,如脫離群眾擺高調,不理群眾打官腔,或尸位素餐、貪汙受賄、執政不嚴、有法不依等。

我黨是到了應該“治治病”的時刻了。承認這一點並不令人羞愧,羞愧的應是那些沉醉在錯誤當中而不知悔改的人或組織。

這次會議上,習細化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他說,照鏡子,就是要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工作作風、宗旨意識、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則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於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是要求黨員要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治治病,是要求黨員應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學習了這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和內容,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作為中國南方電網國企的一名員工。我覺得古人說“每日吾三省吾身”是非常好的一個自我省察方法。我們該問問自己是否瞭解工作區域內的大致情況,有沒有下基層工作過,有沒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是同事、有權有財的還是普通人?問問自己工作區域內的孤寡老人、需要幫助的群眾有多少,我們是否為他們盡了心力?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人民服務的,手中的權力應該成為群眾自身難以解決問題的保障,而不該成為謀取私利的邪惡利器。

群眾是水,我們溫柔對待,他們便同樣報以溫情;但若是不顧群眾想法而一意孤行,那就是礁石與激流的碰撞,只會讓整個社會環境更加令人心驚肉跳;那怎能實現“中國夢”“南網夢”呢?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二

一如第一節黨課那樣,我認真的聽完了這次的黨課。這一次的黨課是由***帶來的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以及黨的作風和紀律的一課。

上完這堂課,我懂得了許多,對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是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背景提出的,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黨力求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所要經歷的初級階段。目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中國國情所做得全域性性、總體性判斷。

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簡要地說,就是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必然要經歷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從20世紀中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至少120xx年時間,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

基於這一背景,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中共xx大,對基本路線做了補充:由原來的“富強、民主、文明”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其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基本路線規定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該奮鬥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需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是基本路線最主要的內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的基本途徑。“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奮鬥目標的根本立足點。

黨的xx大在進一步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一系列基本觀點之後,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其內容是: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就要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實現社會安定,政府廉潔高效,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收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上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三方面同時進行,整體推進。

其次,黨的紀律是根據黨的性質、綱領,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需要,確立的各種黨規黨法的總稱,是黨的組織和黨員應該遵守的行為規則。xx大通過的新黨章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黨章規定了黨內生活和黨的活動的基本原則,是黨的根本大法。每一個共產黨員模範地遵守社會主義的道德規範,這也是黨的紀律的要求。黨的紀律又具體分為政治紀律、經濟紀律、組織紀律、宣傳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人事紀律、外事紀律、保密紀律等等。黨員在黨內有充分的民主權利,既是黨的紀律的執行者,又是黨的紀律的制定者。黨的任何一項紀律都是在黨員或者通過其代表進行充分自由討論和批評的基礎上制定的,它既符合黨的根本利益,也集中體現了大多數黨員個人的意志。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心得體會三

理想是燈塔,是風帆,它引領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會失去前進的力量。因此我們必須胸懷理想,用眺望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現在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基本的國情出發,不能盲目跟從發達國家的步伐。我們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在不斷的探索和追求中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我認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集中體現在它的生產力能夠比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更適應社會的發展,更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尤為重要的是我們更加註重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為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掃清了障礙。與此同時,我們密切關注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在保證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這使得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邁進了全新的階段。

綜觀全域性,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根據xx大提出的到20xx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我們國家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黨和國家已經為我們指明瞭道路,我們必須沿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的走下去。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把經濟建設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同時還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優良作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鬥。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如今已經不僅僅滿足與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人們更加關注食品安全與健康,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構建節約型社會。黨和國家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社會主義的更好更快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統籌,使得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這就是說,不能單純盲目的追求經濟發展而完全不顧社會資源的浪費,人文精神的缺失。我們必須更加註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能把經濟發展簡單地等同於數量的增長。必須努力做到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我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未來理想社會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發展的社會,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當前,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我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並不是要以此炫耀,也不是覺得會從此高人一等,我渴望的是成為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員,我願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請黨組織給予批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