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黨團相關>黨員心得體會>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精選25篇)

黨員心得體會 閱讀(1.62W)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

黨的十九屆__明確提出,要優先進展農業農村,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__鄉村振興道路。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精選25篇)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現代化農業,不僅需要政策支援,更需要人才引領。唯有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夫的農業農村人才紮根基層、建設農村、服務農夫,方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地見效,讓群眾真正得實惠。各地要利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依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培育造就人才,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激勵年輕幹部下沉基層,當好鄉村振興“勤務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農村村容村貌改觀明顯,產業進展勢頭良好,但也應當看到,部分農村進展觀念還較為落後,一些幹部工作方法偏向保守,與新時代對幹部力量素養的新要求還存在差距,這就迫切需要一批頭腦敏捷、思維開闊、學習力量強的年輕幹部傳好鄉村振興“接力棒”。要樹立服務基層鮮亮導向,激勵引導年輕幹部以廣袤農村為考場,以鄉村振興各專案標任務為考卷,深化田間地頭傾聽群眾最關懷、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紮紮實實為群眾解決農產品

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操勞事、煩心事、揪心事。要出臺激勵保障措施,從經濟待遇、辦公條件、健康保險等方面賜予全面保障,在幹部提拔重用等方面對基層傾斜,讓年輕幹部在農村能紮根、有盼頭。

挖掘鄉土人才興村活村,當好鄉村振興“主力軍”。鄉土人人才來源於民間,成長於鄉土,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熟識農村村情及農業生產規律,且大多身懷一技之長,是進展農村經濟的“金種子”。要充分重視和用好鄉土人才,轉變過去鄉土人才進展“不溫不火”“任其自然”的局面,不斷健全和完善鄉土人才的培育激勵機制,在“全國十佳農夫”“農業產業進展帶頭人”等遴選資助專案上予以傾斜,讓“土專家”“田秀才”在資金政策支援下脫穎而出,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賺。要強化鄉土人才技能培訓,特殊是資訊化背景下進展農村電商等方面的技術技能,讓鄉土人才的理論實踐學問與新時代接軌,快速成長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力氣。

引回外出能人返鄉創業,當好鄉村振興“突擊隊”。部格外出能人產業進展理念先進,創業有成,回鄉興辦實業、帶動群眾致富有著資金、技術和理念上的優勢。要注意引回品德素養較好、報效家鄉意願較強的外出能人返鄉,實現人才迴歸、資金迴流、創業回

鄉,有效填補部分貧困鄉村經濟基礎薄弱、缺乏主導產業等掣肘短板。要大力扶持迴歸能人領辦創辦新興產業、組建農夫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村情實際進展特色專案,壯大支柱產業,有效啟用集體經濟。同時,要在政治經濟待遇、政策支援、後勤服務等方面予以保障,為能人在村安心創業供應良好環境。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各類人才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不負時代使命和人民期盼,在廣袤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巨集大征程中貢獻力氣。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夫必需富,讓人們情願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遊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進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於農夫生活的富足,從產業進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為農夫最為關懷最為迫切的問題,只有為農夫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調動農夫工返鄉創業的樂觀性;與此同時,農夫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盛,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村必需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夫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轉變農村環境,製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鬆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便而居是遊子們的虔誠憧憬。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汙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汙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汙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汙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平安,何談夯實返鄉迴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爽的空氣、潔淨的水質、平安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遊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進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漂亮鄉村建設才是鄉村振興的依託。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業必需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很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闊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才是鄉村持續振興進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進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遊+”的快車,鄉村旅遊便為鄉村供應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安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遊將會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的呼喚,是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市委黨校吳秀坤教授對全面解讀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詳細的講解,杜學峰副校長就我市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進行了詳細的培訓和解讀;加強對綠色農業發展的基本認識,綠色農業是指將農業生產和環境生態保護協調起來,在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戶收入的同時保護環境,保證農副產品無汙染的農業發展型別,市委黨校經

濟管理研究室主任教授薛男,對農村改革政策綜合解讀,薛教授的講解非常生動感人,對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做了認真的講解,對農村的村容村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底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要充分遵守廣大農民的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域性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通過這次組織培訓,使我瞭解鄉村振興不是單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振興,其突出重點是鄉村的全面振興,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即: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如此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以上是我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振興鄉村的要求,積極工作,帶領全村百姓早日走上致富路。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5

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繪就了新時代“三農”事業新徵程的巨集偉藍圖,特別是書記就實現鄉村振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_縣是典型的農業縣份,農業在整個縣域經濟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工業也大都是圍繞農副產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緊密聯絡自身實際,在學思踐悟中走好鄉村振興的實踐之路,努力爭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真正使振興鄉村的戰略部署在__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發展鄉村產業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原動力。按照省委總體要求部署,以“縣域產業”發展為統領,以“特色農業產業化”為牽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走好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結構調整,打造特色農業。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方向,充分發揮綠色有機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程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不斷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重點加快專用優質品種玉米、優質大米、有機雜糧雜豆、綠色蔬菜等優勢種植業結構調整,擴大“兩牛一豬一禽”和羊、蛋雞、鵪鶉、淡水魚等傳統優勢養殖業規模,探索發展田園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訂製農業等特色農業,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要潛力、要效益。二是培育發展動能,抓好改革創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保險改革和新型經營體系改革,靠新體制、新機制創新培育新動能。三是推進三產融合,提升產業層次。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依託全縣_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飲品、果蔬、飼料、鄉村休閒旅遊等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價值鏈、延長產業鏈、完善利益鏈,著力走好產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第二,做大“人才”文章,激發鄉村活力

人才關係到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和落實,關係到農業農村的發展和穩定。堅持以優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產教融合培育鄉土人才、以真情實意關愛回鄉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一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農村經紀人隊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質高、懂技術、會經營、有熱情、有責任心”的農村經紀人隊伍,真正使其成為農民的“眼睛”看市場、農民的“耳朵”聽資訊、農民的“腿腳”跑經營,帶動廣大農民樹立市場意識、瞭解市場資訊、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農民雙創隊伍。積極倡導外出能人和大學生返鄉創業,為其解決各種後顧之憂,營造安心順心舒心的創業環境,加快推動“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大力培育雙創農民,使其成為農業創新創業示範樣板。三是建設一支高技能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通過縣、鄉兩級多型別、多業態培訓,開展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產品網路營銷人才等各類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使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開拓者和領路人;加強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絡,爭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後流動站,積極引進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腦群體。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幹部隊伍。切實提高鄉村幹部指導農業生產的技能,真正成為行家裡手;鼓勵各級幹部到農村一線鍛鍊,採取多種形式為他們搭建展示鍛鍊舞臺,形成“在一線培養幹部、在一線鍛鍊幹部、在一線重用幹部”的良好導向。

第三,做優“環境”文章,優化鄉村生態

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條件。要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為牽動,守住生態保護紅線,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讓農民成為綠色空間的守護人,創造更加舒適、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一是積極推進“綠色革命”。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造林綠化、沿江溼地保護和肇蘭新河治理力度,全面優化鄉村生態環境。二是積極推行“廁所革命”。結合肇東實際,探索實踐廁所無害化改造,加快廁所改造試點工作,確保經濟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廣。三是積極推行“垃圾革命”。實施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將生產生活垃圾“臨時收集、定點傾倒、定期清運、集中填埋”,促進就地減量和分類處理;加大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力度,重點對村屯坑拋棄地進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動“坑拋棄地”變成“園林景”。四是積極推行“能源革命”。積極發展迴圈農業、生態農業,以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為重點,加快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既解決作物秸稈往哪裡去的問題,又解決原料、能源從哪裡來的問題。

四、做實“脫貧”文章,富裕鄉村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堅持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戰,聚焦精準,持續發力。一是聚焦產業扶貧。把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既要規劃實施好肉牛養殖、光伏電站、棚室蔬菜、林果產業、鮮食玉米種植、食用菌栽培、鄉村旅遊等縣級和鄉鎮層面的“蓋被”產業,也要發動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物業管理、以工代賑、勞務輸出、代種代養等“取暖”專案,確保精準到戶專案實現全覆蓋,確保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二是強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決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弱項。重點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CD危房改造,徹底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三是激發內生動力。通過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建立、“五好模範”家庭評選、“自主脫貧典型”宣傳等活動,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責任。不斷強化鄉村主體責任、行業部門責任、駐村幫扶責任、社會扶貧責任,既要明責知責,又要擔責盡責,更要追責問責,不讓“一戶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程序中落伍掉隊。

五、做強“組織”文章,加強鄉村治理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堅持走鄉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闖新路。不斷豐富村民自治實現形式,嚴格落實村“兩委”聯席會議等制度,加強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一約四會”建設,加強村務財務監督管理,真正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完善農村法治服務,引導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紮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迅速形成壓倒性態勢。三是在道德建設上強引領。樹好文明鄉風,保護利用好民俗風情、傳統技藝、鄉樂鄉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把文化舞臺上的聚光燈更多地聚焦農業、農村和農民;傳好良好家風,大力弘揚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積善有餘慶、忠厚傳家久等傳統家訓,使敬老愛幼、崇德尚儉、明禮向善蔚然成風;塑好淳樸民風,大力弘揚先進鄉村文化,充分發揮優秀基層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新鄉賢的示範引領作用,用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風化人。四是在基層保障上出實招。紮實開展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活動,解決好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強化新換屆村“兩委”班子教育培訓,切實提高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素質,充分發揮脫貧致富奔小康“頭雁”作用;積極為基層組織開展工作、服務群眾創造良好條件,真正使基層組織成為凝聚人心、幹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6

脫貧攻堅階段,很多硬指標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兩不愁三保障,吃飽穿暖、住得安全、上得了學、看得了病等。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標來量化考核的。但是鄉村振興階段,較難用一些量化指標來界定工作的好壞。部分地方延續了脫貧攻堅階段的一些政策,對知曉度、滿意度這些內容繼續加以考核。相對於鄉村振興工作來說,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議多方調研,收集基層一線的反饋,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考核監督方案。而且,對鄉村振興的考核應有別於脫貧攻堅階段的大範圍跨省市的評比,對相關評價指標和要求,應充分參考省內或同水平區域內的總體發展水平分別制定。

鄉村振興需要更長期的謀劃和更切合當地的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駐村幹部一是需要較長時間的下沉進村,二是需切實做好摸底調查工作。鄉村振興承接脫貧攻堅,但是建議對脫貧攻堅的一些成果的運用,應當通過切實的調研並結合當前市場和技術的發展變化,做出合適的調整。這就更需要駐村幹部的長期堅持。鄉村振興是一次長考,對基層和駐村幹部的能力、韌性、耐心也是一次更長的考驗。建議對於本批次駐村幹部的亂換年限要求,輪換方式方法,做進一步的規定,應該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鄉村振興急需大量專業性較強的人才,但是目前來看,基層確實缺少相關人才。大力建設各類人才隊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但是就目前的需求情況來看,可嘗試由上級部門建立一支或者多支區域內流動的專業技術工作隊伍。這批人不駐在某一個村,而是相對集中地在某一個或多個縣區內各村流動,成為一支救急隊伍。這個隊伍中可選派一批技術精熟、素質過硬的同志和一批年輕、學習、動手能力強的同志。一方面用於解決鄉村振興初期出現的各種新的突發的重難點問題,一方面通過在基層一線的傳幫帶,培養出一批能及時下沉到基層的實用型人才。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7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25日上午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全國廣大青年,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當前,國家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振興戰略,這為廣大青年施展才華、展露風采、增長才幹、練就本領、錘鍊品格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廣闊舞臺。鄉村振興離不開青年,農村發展離不開青年。廣大青年回報祖國、服務人民、建功立業正當其時。

爭做時代新青年,須築牢理想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廣大青年要始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做到對黨和人民忠誠。

爭做時代新青年,須扛起鄉村振興大旗。基層工作,尤其是鄉村振興工作,需要廣大青年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發揚務實學風,帶著問題學,做到幹中學、學中幹,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切實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和自覺行動;需要廣大青年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創新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主動將自己融入基層、融入群眾,才能更好地紮根基層、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爭做時代新青年,須厚植服務人民情懷。在鄉村振興中,廣大青年要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真正做到為民解難題、辦實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群眾事無小事”的服務觀念,把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做群眾得實惠、有感知的好事實事,推動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時代召喚青年,青年創造未來。廣大青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用青春之筆、汗水之墨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青春華章。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以來,我鎮緊緊圍繞__發【20__】1號“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任務,努力推動我鎮鄉村振興工作。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建立統一協調辦事機構。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具體分管,鎮農業、農經、水利、農機、財政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聯合辦公。

二、著眼產業興旺,努力建設經濟強鎮工作。今年以來,全鎮新成立農村經營主體11家;

農業招商引資專案2家,引進資金1.5億元,流轉土地20__畝以上,其中流轉800畝建立冬桃種植基地;

產業扶貧持續發力,產業帶動1105戶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271萬元;

農技部門積極宣傳農技知識,提升農民秋種積極性。

三、強化人才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民。加強新型農民、返鄉農民的職業培訓,努力培養照就一批致富帶頭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鄉創業農民39人,到9月底全鎮參加各類技能培訓達63人次。

四、實施環境治理,營造生態環境。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今年以來已經完成改廁任務

900戶;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冊檔案,鎮村河長巡河制度常態化,汲取河長制工作經驗,建立林長制一林一冊檔案;

與扶貧廣場、文化活動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莊中心村。

五、著眼鄉風文明,振興農村文化。近年來,隨著堰東村、周崗村、公莊村等省級文化廣場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在我鎮蓬勃興起,共有腰鼓隊、鑼鼓隊4支,龍獅隊1支,廣場健身舞隊10餘支,群眾業餘生活極為豐富,籃球隊、乒乓球隊相繼組成,鑼鼓隊、籃球隊還參加縣級組織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風易俗落到實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六、著眼基層組織建設,打照一批“三農”隊伍。抓住今年村兩委換屆機遇,選優配強村支部書記,建好支部班子,積極輸送年輕幹部到市、縣參加學習培訓,充分發揮各村支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引導和指導作用,通過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則、帶頭示範,營造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生動局面;

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制定村規民約;

發揮基層組織堡壘作用,不斷壯大村級經濟,繼去年我鎮消滅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後,今年各村積極穩步發展,9月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75萬元;

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8個村已經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建立臺賬,搭建集體資產管理平臺,適時開展股權設定、成員身份界定工作。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9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作為在海外留學歸來的學子,能夠學以致用,為家鄉的產業振興作出貢獻,是件特別幸福和有意義的事情。作為鄉村振興報告團成員,我有幸參加了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會上,聽到陳敏爾書記說“產業振興要在改革創新上精準發力”時,我特別激動。會後,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中貢獻更大的力量。

我認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源動力”。近2年的創業經歷,讓我明白了推動現代農業標準化、科技化、品牌化建設的重要性。在種植端,我們為農戶建立標準化種採摘流程和質量追溯體系;在生產端,我們引進智慧分選裝置建立嚴格的分選標準;在銷售端,提出“可以喝的橙子”的宣傳理念。未來我計劃打造5000畝自有基地,5萬畝公司農戶合作基地,1萬平方米冷鏈物流基地,全面建設物聯網,成立科研大資料中心,在終端用消費者的喜好標準,提升我們的分選和運輸標準,同時傳遞給種植端,改善種植標準,形成全產業鏈的互聯互通。

我認為保持可持續發展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動機”。鄉村振興一定要做到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是要做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在創業之初,我便決定要用鮮果銷售和深加工齊頭並進去發展奉節臍橙產業。其次,要做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致富的源泉。最後,要深度融入鄉親們的實際生活中,從就業上和人文關懷上幫助其解決具體問題,讓他們有所得、有所獲。

我認為融合本土傳統文化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金鑰匙”。鄉村振興一定要尋求多樣化的產業發展模式,挖掘當地特色傳統文化,推動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山橙時代基地所在地毗鄰渝宜高速,臨近神女峰機場,隸屬奉節縣重點打造的三峽之巔大景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區域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因此,我想深度挖掘奉節的傳統詩詞文化,打造以詩橙文化為主題的觀光農業園,將人文風景和自然風景進行完美結合。

我認為與專業機構深度合作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催化劑”。高校不僅可以提供人才,更是創新的源頭。我們和專業機構深度合作,不僅為高校學生提供定製的實習課程,還和專業機構共同開發奉節臍橙深加工產品,合理規劃引水渠,科學設計水庫位置等,提高農業抗自然風險的能力,我們還將聯同國內和國際專業機構一起科學規劃產業佈局,做到空間佈局和時間佈局上的相輔相成。

我認為人才振興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定心丸”。鄉村振興必須吸引返鄉人才和下鄉人才,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回到鄉村,投身到鄉村振興的人至少要具備三顆心,一顆愛農村愛農業愛農民的初心,一顆對待事業精益求精的匠心和一顆越挫越勇迎難而上的雄心。在鄉人才更是產業振興的中堅力量,對他們,要做到將心比心,以身作則,授之以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農業的美麗前景和美好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大美鄉村必將迎來它最值得期待的振興時代。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援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創新培訓機制,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二)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保障和落實基層用人主體自主權。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實施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劃,繼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劃等,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支援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定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

(三)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劃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專案。健全種業等領域科研人員以智慧財產權明晰為基礎、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允許農技人員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

(四)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專案、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培養造就新農民。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支援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建設、農村弱勢群體關愛等。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加強對下鄉組織和人員的管理服務,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性力量。

(五)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建立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鍊等多種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研究制定鼓勵城市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1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人才反哺農村。很顯然,反哺農村須從人才開始。但在城鄉差距短時間不能縮小的現實下,如何把城市人才持續引進農村,是一個現實難題。以人才反哺農村,也要把體制機制創新放在突出位置上。要在政策保障機制上突破,在福利待遇、人才引進、專案資金、創業扶持等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要在利益共享機制上突破,鼓勵通過技術入股、智慧財產權入股等方式,支援人才在鄉村轉化科技成果,開展創新創業,與企業、農民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要在隊伍管理機制上突破,堅持激勵和約束並重,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按需選派、分類管理、動態監測,形成科學的考核與“召回”機制,激勵擔當實幹、拼搏創業,努力造就一支懂技術、愛“三農”的鄉村振興隊伍。唯此,才能通過人才資源在各種要素組合中的“放大”“倍乘”效應,帶動資金、科技、資訊、管理等關鍵要素向農村流動,進而事半功倍地築牢鄉村振興的基石。

結合職業教育如何把城市人才持續引進農村呢?職業教育具有投入少,收效快的特點,接受過職業教育、學習過專業技能的農民就業率及就業後的工資普遍偏高。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職業教育幫助農村培養了新型農民。培養新型農民離不開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這一點從“懂技術”中可以充分體現,它需要農民做到至少掌握一項專業技能,能充分應用現代化的生產裝置。職業教育幫助農村進行相關科研。在農村的科研發展過程中,職業院校,尤其是關於農業的職業類院校,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有助於加快農村的發展。

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忠誠不倦、精益求精,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教師。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學習“兩學一做”精神,爭做新時期合格黨員。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3

鄉村要振興,必須要培育一支能夠支撐鄉村發展的人才隊伍。人才是第一資源,強化人才隊伍振興是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工作,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其現實目標在於培養一批情繫農業、心向農村、熟悉農業知識、熱心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帶路人。、

一要培育和發掘鄉土人才。不僅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技術培訓,培育和發展鄉村本土的生產型人才,還要發掘並保護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農村各類實用人才和傳統文化人才,延續鄉土人脈。

二要引導鼓勵各方人才參與鄉村建設。完善返鄉創業就業激勵機制。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疇。鼓勵在小城鎮建設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環境和條件。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支援建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支撐服務平臺,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援服務體系。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鼓勵地方設立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加快解決用地、信貸等方面的困難。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支援建立一批返鄉創業園,支援發展小微企業。興“講鄉村振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學習心得4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____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__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__在黨的____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4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對照xx屆全會對建設新農村的20字概括,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這次,有四句話不一樣。新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設定的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這一項,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從關心廁所衛生,通過“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這樣的“小事”可以看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人居環境的改變還有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8

目前,鄉村振興熱遍及所有農村區域,各地政府熱情高漲。在基層扶貧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瞭解,我認為,在普遍的發展熱潮中尤其需要冷靜的理性思考:鄉村振興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持久的振興,不能搞不切實際、不顧長遠的無序開發;要克服只顧當前、不顧長遠的短視,立足本地實際,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異化上求突破,在發展增收上謀出路。按照當前三洲的實際,必須突出抓好“三頭”:

一.把握一個重頭:資源的保護和規劃

在當前三洲的發展中,三洲的優勢在於自然資源,三洲的特色在於生態宜居。要實現鄉村振興和融入三洲建設,就一定要牢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併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一要對農村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保護。過去,我們對一些地方的農業資源過度開發消耗,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為此我們應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二要深化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抓好舊危泥磚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為廣大群眾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行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三要抓好資源的利用規劃。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二.強化一個帶頭:幹部的引領和表率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鄉村振興要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要靠千千萬萬個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法寶就在於支部是核心,書記是帶頭人,村幹部是服務員。發揮村幹部模範表率作用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要守好基層組織主陣地。各基層組織要以抓好黨建為引領,建強班子、帶好隊伍,強化宣傳、善於引導,依法辦事、規範治理,整合資源、借力發展,進一步地摸門道、找竅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要爭當基層發展的“領頭雁”。作為村幹部,要想方設法幫群眾增收,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這樣才能通過發展來難題,凝聚人心。當前特別是要打好精準扶貧這場硬戰,村幹部作為“一線戰鬥員”、“一線指揮員”,必須守住自己的陣地,在推進脫貧攻堅中舉好旗、領好路,想方設法帶領村民發揮本村優勢,推進產業扶貧。三是要當好基層群眾的“貼心人”。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嚴格依法辦事、按規則辦事點才節,一碗水端平,而且要善於處理村務,集中民智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成為治村有方、持家有道的當家人。同時,要做到胸有情懷願擔當,做到身真入、心真沉、情真融,幫助群眾解決好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及時疏導和化解矛盾糾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三.突出一個龍頭:企業的輻射和帶動

當前,三洲大部分農村青壯勞力大部分外出務工,造成部分農田丟荒,即使有耕作的也是一家一戶分散勞動居多,只能基本滿足自家日常生活,村莊空心化程度嚴重。鄉村要振興,必須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成立各種各樣的農村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將零散、分塊租賃給散戶的土地集中回收,引導農民通過土地入股、資金投入、投工投勞等形式參與進來,鼓勵農民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探索村委會以資產、資金、資源入股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直接有效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有條件的鄉村,可以引進旅遊開發公司依託村內山水自然資源、人文民俗風貌條件,大力發展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充分發揮鄉村節慶、創意紀念品、文創民俗等吸引遊客的特點,進一步整合業態、做大規模,使鄉村旅遊真正具有地方特色;要注重促銷,千方百計通過多種渠道擴大影響,吸引客源,通過鄉村旅遊帶動地方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戶發展農家樂,鄉鎮和有關部門要給予全力幫助與指導,發展一家,鞏固一家。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5

在第_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20_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決勝脫貧攻堅戰的衝鋒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最後衝刺階段,廣大黨員幹部應砥礪務實作風、涵養為民情懷、錘鍊過硬本領,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不留遺憾、全力以赴,奮力答好新時代決勝脫貧攻堅試卷。

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態度,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已迎來最後的衝刺階段,剩下的都是“難中之難、困中之困、堅中之堅”,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實屬不易。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的洪澇災害雙重加壓下,要想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還需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各級黨員幹部要自覺端正作風,杜絕形式主義,真抓實幹、苦幹實幹,不搞“花拳繡腿”,注重“求真務實”,切實把每一件群眾事落實好,確保脫貧攻堅戰完美收官。

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情懷,感同身受。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寫照,是“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外在表現。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說,要主動傾聽貧困戶的心聲,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多看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多問問他們生活的困難,多找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及時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深入分析原因,及時妥善地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讓脫貧攻堅工作始終以此為軸,不脫離人民群眾,擁護人民群眾,確保能脫得了、穩得住。

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的氣度,迎難而上。只有個人本領過硬、素質過高、底氣過足,才能接得了脫貧攻堅最後衝刺階段的“燙手的山芋”。黨員幹部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時,不僅是要幫助貧困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還要注重謀劃鄉村振興,做好有效銜接,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固基礎。黨中央承諾“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廣大黨員幹部思想上不能有絲毫鬆懈,行動上不能有絲毫遲緩,要有“善始善終”的決心和“善作善成”的擔當,在磨練中蛻變成長,在烈火中淬鍊成鋼。“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用“鋼鐵一般”的意志練就過硬本領,助力脫貧攻堅戰完美收官,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6

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援、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麼,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於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於、長於農村,並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瞭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並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於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於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7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身為新中國新一輩的傳承人,一定要以愛護祖國為自身己任,為祖國復興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五四青年節的這一天,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中國青年鄉村振興青年先鋒事蹟頒獎表彰大會,這是所有當代中國青年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榮譽,只有為祖國做出卓越貢獻,自身擁有高尚品德的年輕人,才能獲得這一崇高獎項,是當代青年最高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_年第_屆中國青年鄉村振興青年先鋒事蹟表彰大會,有著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與人才,他們不僅是祖國發展進步的新基石,也是我們對照自身,反思個人不足的一面鏡子。通過觀看學習他們的優秀事蹟,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以往不曾瞭解的知識,豐富自身知識面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個人眼界得到遠大的拓展。作為新中國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積極在當年五四事件中汲取力量,在新世紀的未來中,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身為一名剛剛踏足社會還沒有多久的年輕人,我們自身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們還非常的年輕,可以去不斷學習,不斷去豐富自己的個人才幹,只要擁有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那絕對可以在未來祖國需要我們的那一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四精神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我們一定要傳承好當年革命先輩們大無畏堅強勇敢的精神,在祖國發展的路途中,深刻的貫徹於個人的行為之中。以鄉村振興青年先鋒事蹟獲得者事蹟為參照,以這些優秀的五四獎章獲得青年為榜樣,不斷的學習創新,在今後的工作發展中,更好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深刻將我們所需的知識牢牢烙印於自己的心中,我們要敢於學習,敢於實踐,敢於創新,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現出我們青年人的青春風采。要有猶如旭日初昇,雛鷹展翅的無畏勁頭,來為我們的未來開闢出一條光明大道,讓我們一起牢記當年為祖國崛起而發動的五四運動,傳承五四青年們高尚的愛國情操與那真摯的民族情感,一起為中華民族崛起這一目標努力,一起建設出那個屬於我們的美好富足新中國!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8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__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關鍵在人。鄉村振興的發展離不開基層幹部的努力付出,他們有“咫尺應該論萬里”的眼界,也有“千磨萬擊還堅韌”的韌勁,在他們的不懈奮鬥下,產業更有奔頭、更有前途,發展更有衝勁、更有底氣,鄉村越來越美。

基層的“腳下路”是他們的“樂章”。

鄉村振興的發展涵蓋了方方面面,需要基層幹部找準定位、提升所能,需要黨員幹部深入調研、掌握實情。無論是產業的佈局、市場銷路的拓展、鄉村風貌的提升,還是提高產品附加值、送技術服務,鄉村的沃野上處處都有基層幹部的身影。務實是他們的態度,也是他們的作風,他們以身體力行造福一方百姓,以極強的責任心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專注和認真讓他們忘記了身體上的疲倦,用一顆“匠心”學習新思維、掌握新技能,用真誠的笑容、真摯的服務為群眾送上溫暖,用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為群眾紓解難題,用堅守與付出贏得了群眾的讚賞,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基層的“千條線”是他們的“五線”。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有“千條線”,細小瑣碎的事情、基礎龐雜的工作考驗著耐心與細心,而“急難險重”的任務則考驗著“勇闖”之勁和“攻堅”之心。民生之事無小事,基層幹事者紮根基層一線,砥礪攻堅之志,不怕苦、不怕累,在吃勁的崗位上“磨與煉”,在“啃硬骨”的攻堅行動中磨礪意志和心性,在為民辦實事上“不停頓”“不拖延”“不推脫”,說幹就幹、竭盡所能,以“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精神攻堅克難,將群眾所面對的難題一一攻克,這就是基層幹部的風采。面對鄉村振興發展路上難度大的“硬骨頭”,他們久久為功、綿綿用力,深入而持續地打好“攻堅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鄉村振興戰場、改革發展前沿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民生事業上挑起“重擔子”,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衝鋒在前,這就是基層幹部!

基層的“為民行”是他們的“和絃”。

開往鄉村振興的列車會經過呼嘯的山洞、蜿蜒的道路,基層幹部要把實踐作為“練兵場”,爭當為民服務的“排頭兵”。作為基層幹部,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是宗旨,也是使命。積極肯幹、任勞任怨,他們在工作上熱情主動,奮鬥之路上書寫了紮根基層不言悔的熱忱與真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他們在為民工作上的韌勁,也是勤奮學習、鑽研本領的“鑽勁”,有問題就請教“身邊老師”,向同事、群眾學習知識、汲取智慧,一邊翻閱資料一邊到問題現場去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群眾的現實需要入手,融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這就是基層幹部,有飽滿的熱情,也有嫻熟的技能和一流的業績,用“真心”交出了一份份亮閃閃的鄉村振興答卷。

在基層一線,處處都有基層幹部忙碌的身影,他們紮根基層、奉獻為民,以不懈奮鬥的姿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學有所長、願幹善為,奏響了鏗鏘有力的“基層樂曲”。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19

當今社會中,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途徑。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城市,留在鄉村更多的是老弱病殘。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青年人的胸懷和擔當,在“三農”工作中,要時刻想著為農民辦好事。對於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需要我們一方面做好統籌協調工作,聯合各方、調動各方、協調各方,形成工作向心力;另一方面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以釘釘子精神緊抓不放、一抓到底,用知重負重的實際行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甦脆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鉅。如今要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然要求,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徑,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夯實基層黨建,鞏固振興基礎。要選派街道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黨建指導員,並培養一批懂基層、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常駐基層支部指導各項工作開展。在鄉村振興建設中,每個幹部努力奮鬥在基層一線,踏實肯幹、擔當作為,把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到實處、落到鄉村的田間地頭,讓黨員幹部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鄉村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實現鄉村振興。我們要把精彩的答卷書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初心,不忘使命,身體力行,走在前面,勇於擔當,做鄉村振興的有為青年。要與人民群眾一起努力,脫貧致富,共同建設好我們的美好家園。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0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任務,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現如今,各個鄉村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動廣大幹部群眾推動鄉村振興思路更明、幹勁十足。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學習十九大精神重在領會重在實踐重在落實要做到知行統一,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目標中。領導幹部要把脫貧攻堅當做當前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和最緊迫、最堅決的任務,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脫貧攻堅中,全面抓好脫貧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國家級考核任務工作。

二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好實踐好發揮好。省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縣委也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性、長遠性和近期目標,要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擺在核心位置,像對待生命一樣呵護生態環境,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三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舉措中。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方略第一條是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最後一條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做好黨和國家事業前提在於黨的領導,保障在黨的建設,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關鍵的理念,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全面壓實“兩個責任”,堅決維護好核心地位,要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擇不扣貫徹落實,要強化幹部管理,持之以恆整風肅紀高壓反腐,著力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幹部隊伍。

四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中。脫貧摘帽需要各鄉鎮各部門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謀劃,要趁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東風,全力以赴、全面動員,親臨一線督促指導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全力抓好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重點專案建設等工作,確保各專案標圓滿完成。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1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了主席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主席在文章中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前沿陣地必須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形成黨建工作特色品牌,用黨的建設工作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全面發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黨建+”夯實鄉村振興組織保證,跑出人才賦能“加速度”。

主席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火車快不快,全憑車頭帶。通過抓村一級書記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以月度“支書論壇”+季度觀摩調研的形式,開拓“領頭雁”發展思維、理順工作思路。豐富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通過手機“微黨課”、“田間黨課”、“小院黨課”等多種創新生動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延伸黨組織的輻射觸角,保障了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覆蓋。重視人才工作,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注重將發展資源向村一級傾斜,給予返鄉創業人才政策支援,創造事業發展優良環境土壤,吸引更多人才流入“築巢”。

“黨建+”深耕鄉村振興產業潛能,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

推動農村工作局與經濟發展局等部門組建產業發展領導專班,邀請上級相關部門實地指導,找準與當地資源稟賦相符合的生產方式,形成“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推動從“一業”上發力,在“一品”上深耕。專班重點對村級業態進行分析,對相似業態村進行支部聯建,構建“支部+產業圈”模式,依託產業基地、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就業增收。打造“紅色+產業”示範點,強化引領帶動作用。整合當地紅色資源,通過打造紀念館+產業基地+直播基地+創客論壇四位一體小切口創新建設立體式鄉村振興示範點,將紅色資源、產業資源等特色優勢打造為閉環示範內容,以點帶面有力推廣“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鞏固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助推器”作用。

“黨建+”創新鄉村振興社會治理,跑出鄉村善治“加速度”。

主席指出:“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著眼基層社會治理,將創新群眾社會自治作為黨建書記專案全面推廣。建設“微信+”村民服務管理體系,加強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黨支部廣泛組織引導當地鄉賢、退伍軍人、老黨員、文明戶等群體作為“鄉賢小法庭”與“文明積分”工作小組成員,通過“鄉賢小法庭”加強基層群眾自我解決矛盾糾紛能力,提升群眾法制意識水平,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村民“文明積分”自治活動,切實提升黨員群眾參與村居治理的積極性,引導群眾扮靚家園、綠色生活的同時促進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服務在基層拓展,全面改善提升村情民風,推動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2

搶抓鄉村振興新機遇我們所謂的鄉村“振興”,既是內在活力的激發,也是內生動力的培育和發展,而鄉村文化振興則涉及歷史記憶、文化認同、情感歸屬等要素,關鍵要在增強文化自信基礎上,實現鄉村文明的再生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建立,是對身處文化之中的人給予關懷。

鄉村文化的傳承是基於對民族和鄉土文化的自信與認同而實現的,要正確認識當下的鄉村和鄉村文化,從鄉村底層去看問題,破除“有色眼鏡”,注重鄉村文化的內生性。不僅要關注村落中具有物質屬性的鄉村地標、村落景觀、日常器物,使得它們能夠維繫出故土與鄉愁的情愫,而且要注重鄉村文化中處於精神層面的鄉土意識、宗族觀念等等,設身處地的深入到鄉民之中,瞭解鄉民的精神需求與文化觀念。

鄉村文化的再生,是在新的社會土壤中培育出來的新觀念。需要在繼承的同時培養民眾對鄉村文化的自信,將鄉村文化從城鄉二元對立的框架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按照自身的發展方式,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與其他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新的文化型別。為此,需要培養農民的文化自覺意識,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鄉村文化的自身價值、獨特優勢和發展前景,讓鄉村發出“自己的聲音”。

對於鄉村文化建設,要變“輸血模式”為“造血模式”。要讓農村能有一個自我修復、健康成長的肌體,然後給它注入一種發展的新動能,這樣才能讓農村的文化有自我生長、自我成熟、自我繁榮的能量和力量。

打贏文化扶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20__年12月12日在江蘇徐州鄉村調研時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扶貧先扶志”,扶貧不僅僅是解決物質、溫飽問題,還要解決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權利。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倡導新時代新風尚,提高農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紮實開展文化扶貧和精神扶貧,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把扶貧與革除農村的陳規陋習結合起來,讓農民群眾的思想素質和精神面貌與新時代農村振興相適應,真正實現廣大農民從經濟上的脫貧到文化上、思想上的真正脫貧。

全面實施城鄉文化融合發展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思想,這是對過去所提出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的政策的新發展,恰恰體現了我國在農村發展觀念上的重大轉變。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側重於政府在資源配置上的主導作用,而城鄉融合發展則更多地體現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城鄉文化融合發展,不再是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簡單“反哺”,不再是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單向“澆灌”,而是城鄉文化之間的優勢互補、雙向交流和城鄉文化資源的整合,不斷增強鄉村文化的自信,不斷增強城市文化的張力,讓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推動鄉村文化“進城”,賦予鄉村文化時代內涵。積極推動鄉村文化“走出去”,通過到城市社群舉辦主題晚會、文藝匯演、體育賽事等方式,鼓勵農村群眾以傳統文化、當地風俗、美麗鄉村為主題,自編、自導、自演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傳播主流價值、展示鄉村文化魅力,增強人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拓展鄉村文化的發展空間和影響力。推動現代優秀文化“下鄉”,激發鄉村文化發展生機活力。要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並重,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城鄉聯動機制,推動優秀現代文化“下鄉”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讓更多優秀現代文化在廣大鄉村落地生根。充分發揮“文藝輕騎兵”“文藝小分隊”“文藝志願者”的作用,鼓勵和組織專業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一線,為農民群眾送去先進的科技技術和文藝作品,並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輔導和指導,幫助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

培育鄉村文化人才隊伍 實現鄉村振興,主體在農民。鄉村文化建設,主體也在農民。因為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其實質是一個“化人”的過程。

穩住現有鄉村文化人才這些人才大多是“候鳥”,他們在鄉村待一段時間就有可能離開。要採取必要的經濟手段,重點扶持、關心農村現有的文化能人、非遺文化傳承人等農村文化精英,做到生活上關心、業務上幫助、政策上引導,切實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僅留住他們的人,更要留住他們的心。

吸引鄉土文化精英迴歸通過制定出臺符合鄉村實際和需求的吸引人才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想方設法營造好的文化發展環境、培育良好的鄉村文化發展土壤,為流入城市的鄉村文化人才的迴歸搭建平臺、提供舞臺。進一步培育“鄉賢文化”,鄉賢文化能為區域創造強大的物質性力量,所具備的文化扶貧價值大有可觀,“請進一個能人,開啟一個村門,帶動一方發展”所帶來的鏈式經濟效應亦不可估量。鄉賢文化能形成“人回鄉、錢迴流、企回遷”的經濟叢集效應。

教育培養鄉村文化新人立足實際,著眼長遠,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具有鄉土特色的鄉村文化娛樂活動,如燈會、歌會、地方戲、廣場劇等,在文化實踐活動中發現、發掘、培養和鍛鍊鄉村文化新人,建設鄉村文化、文藝工作專兼職隊伍,從而為鄉村文化振興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激發鄉村文化的生機與活力,保持鄉村文化的長久生命力。

鼓勵城市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國家文化管理部門,要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引導城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創作和生產出更多更好反映貼近農村生活實際,展現農業發展、農村變化、農民富足而為農民群眾所接受、所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產品,助推農村文化人才和農村基層文化帶頭人的成長,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促進鄉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以文化為基,以農業為本,然後再加上現代產業的發展思路。這並非是提倡用產業化的方式去發展農村、發展農業,而是要結合現代產業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去做,真正把一些人才、創造者和勞動者集聚到鄉村裡,賦予鄉村發展的動能。

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五力模型”

1、政府的推力 2、市場的拉力3、資本驅動力 4、創意驅動力 5、自我發展能力 打造“文化+旅遊”產業模式發展鄉村旅遊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科學理念,通過保護鄉村傳統文化、建設鄉村文化生態,最終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打造“前臺”來“舞臺化”展示鄉村文化、大規模接待遊客;

建設“後臺”以“真實性”保護鄉村文化,只對少部分與後臺相關或後臺允許進入的人才開放 ;

設定“帷幕”來分割前臺與後臺。尊重各鄉村特色與風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和鄉土特色。鄉村整體設計要立足於鄉村地域範圍內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徵的文化符號,在鄉村設計中彰顯鄉村文化特色,無疑是鄉村旅遊發展中鄉村文化生態建設的重要路徑之一。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3

右玉與安吉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最大化、服務群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安吉看右玉,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4

走生態宜居之道,跑上“綠色發展”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要把鄉村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實施垃圾、汙水、河湖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是綠色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經濟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

基層幹部要抓住綠色生態這個關鍵,在科學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中,構建綠色發展格局,著力打造符合本地特點的生態旅遊產業,從而實現和增加鄉村旅遊經濟收入。同時要繼續用好國家在土地和信貸方面給予扶持政策,繼續在招商引資中探索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參股經營方式,啟用更多內生動力,以“原山原水原鄉人”來盤活“原生態”,高質效推進農村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走產業興旺之道,跑上“質量興農”高速。農村產業發展是城鄉融合創新發展,要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發展“網際網路+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兩年來,農村農副產品數量已經達到極大規模,市場銷售也實現了多線多點。當前,產品質量已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也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因素。農村群眾要實現持續致富,做好質量文章是關鍵。

基層幹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農副產品質量提升上來,指導群眾把好田間地頭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高質量方能贏得市場認可,從而使產業長久興旺。“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層幹部在推進產業興旺中,務必將糧食生產融入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建設智慧農業。

走治理有效之道,跑上“鄉村善治”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十四五”規劃要求深化農村改革,從土地要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土地徵收、“三權”分置等方面,以改革治理的實效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基層幹部務必將農村社會治理和經濟治理有效融合,更好地實現鄉村高水平的有效善治。目前,鄉村治理水平已經得到較大提升,但還需要完善鄉村經濟社會治理一系列科學化、規範化、程式化的工作制度。同時,基層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制度施行治理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只有把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效能,才能為全面小康的農村社會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走好鄉村善治之路。

走鄉風文明之道,跑上“文化興盛”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十四五”規劃中強調了“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基層幹部要抓好兩者的有效融合,要充分認識中華文化根植於農耕文化的歷史淵源,要認識鄉村是中華文化最廣闊的地域載體。鄉村文化振興,鄉風文明是重點。

基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要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要一邊挖掘一邊普及宣傳。同時要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鄉風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氣象,並由此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是經濟上的富裕,也是文化上的充實。只有物質和文化都得到振興,農村鄉風文明、文化興盛才能更好體現。

走生活富裕之道,跑上“安居樂業”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目標。當前,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廣大農村群眾來到了“十四五”新徵程的起點,將開啟鄉村富裕的新生活,新的奮鬥將是鄉村振興的奮鬥。

基層幹部要適時把握宣傳和教育時機,教育廣大農村群眾善享富裕的同時要心存感念,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看得清光明的發展前景,自覺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主動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巨集偉事業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應有的力量。

《講鄉村振興故事做奮進有為青年》觀後感心得 篇25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鄉村振興之路,說簡單點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物盡其用。

第一,目前大部分高學歷或者創業青年因為大城市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發展前景,鄉村相比較的落後,絕大多數都選擇留在城市,不願到鄉村去。因此要想吸引人才,就必須先建立更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和更優惠的政策支撐。

第二,沂水縣目前在教育、衛生等領域率先開始了引進高學歷人才的行動,將引進來的人才輸送到相對比較落後的鄉鎮,以便提升該地區的教育質量和衛生水平,這些人才和通過考錄進入基層的工作人員對很多鄉鎮都有了極大的幫助。但是由於交通、家庭、前途以及工作環境等眾多原因,大部分人在堅持了幾年後都會想盡辦法回到縣城,又造成了基層缺乏年輕工作者的局面。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應該有較為完善的升降制度,例如每三年進行考核,對優秀人員進行適當獎勵和提升。對於夫妻距離較遠的可以進行微調,既照顧了家庭又有利於工作。

第三,青年到了鄉鎮和農村以後,由於任務重人手少,大部分需要兼職,甚至是一人身兼四五職,國小老師兼職數學體育音樂,鄉鎮新錄用公務員經常是“五加二”、“白加黑”,在這種情況下,更多人想要離開。合理分配,是物盡其用、更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