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導遊詞>山東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十篇

山東導遊詞 閱讀(1.67W)

山東導遊詞 篇1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東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連線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導遊詞十篇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以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為發端的齊文化,孕育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齊國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列全國第三,佔中國GDP總量的1/9,20xx年,山東前三季度GDP邁入4萬億大關,僅次於廣東和江蘇。

山東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xx年世界盃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xx年世界休閒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

山東人既有內陸地區的保守與豪情,又兼具沿海地區的開放與豁達。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於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長約420多公里,東西最寬約700多公里,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總面積的1.64%。

山東省境內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為山東省最高點。黃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為山東省陸地最低處。境內地貌複雜,大體可分為中山、低山、丘陵、臺地、盆地、山前平原、黃河沖積扇、黃河平原、黃河三角洲等9個基本地貌型別。山地約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5.5%,丘陵佔13.2%,平原佔55%,窪地佔4.1%,湖沼平原佔4.4%,其他佔7.8%。境內主要山脈,集中分佈在魯中南山區和膠東丘陵區。屬魯中南山區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崗片麻岩組成;屬膠東丘陵區者,由花崗岩組成。絕對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積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嶗山、魯山、沂山、徂徠山、昆嵛山、九頂山、艾山、牙山、大澤山等。

山東導遊詞 篇2

今天,我們來的是青島嶗山,我們從這可以喝到嶗山的泉水。

進了嶗山的大門,你們還要走一段路,但是這一段路上都是各種鮮花,你們可以在這裡拍到一些市區見不到的花。走完這一段路,就到了山下,你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坐索道,一種是爬上去的。坐滑雪索道直接可以到半山腰,但是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山頂。但爬上去的話,可以邊爬山邊看美景。我先給大家說說爬山的話能看到什麼,你先爬一會,會看到一個堡壘,但並不高,你要爬上去才能繼續走。你走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看到一個有野猴的地方,有可能會看見猴子,但你不可以給它吃東西,因為它可能會食物中毒。你走著走著就會看到一個分岔口,我建議你們走左邊,因為右邊比較難走,從左邊走一小會,你就會到一個小石頭山,到了那,你可以看見石頭峰,但石頭山上沒有路,所以只能原路回去,然後去右邊。你去了右邊後,就會看到你到了一個陡峭的半山腰上,再往前走幾分鐘,就能看見索道的終點——半山腰。再走幾個鐘頭,就來到了覓天洞,裡面很黑,你可以去買頭燈,10元一個,租一個5元。覓天洞有4層樓那麼高,有些地方要趴著走,走完覓天洞,就快到山頂了,站在一塊高大的石塊上,嶗山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碧藍的海水,蔥鬱的山林。再走一會,就到了嶗山山頂,山頂的景色更壯觀了,石頭峰、太平宮……等等。

下山有兩種選擇:坐索道或走下山,如果你很累或者想坐一次索道,那就選擇第一種吧,因為也可以看看大海。下了山以後,你就可以去對面的沙灘玩,那裡也有賣海鮮的,也可以去那裡看看捕魚的漁民和漁船。海灘旁邊有很多餐館,你可以去找一個坐落在海邊的餐館,邊看大海邊吃飯,我想那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如果在黃昏下,那我想你會有不錯的食慾吧?

那,我們今天就說到這了,希望你們玩的愉快!

山東導遊詞 篇3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八仙過海景區。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八仙過海景區的基本情況。八仙過海景區又稱“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坐落在蓬萊城北的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毗鄰,與廟島群島隔海相望。整個景區呈寶葫蘆狀橫臥在海上,景區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十分壯觀。春夏之交,這裡常有海市、海滋奇觀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是在原來民間修建的八仙祠基礎上擴建而成的,遊覽面積五萬平方米,內有景點四十餘處。景區緊密聯絡道教文化和蓬萊仙境神話,以八仙傳說為主題,突出了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築與藝術園林於一體,意境深遠,觀覽性很強。

蓬萊自古是人們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臨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祕色彩。歷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萊和海上神山聯絡起來,留下了許多讚美仙島神鄉的詠唱。蓬萊以其鮮明突出的神話題材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奠定了它在中國東方仙文化的源頭地位。人們總是把蓬萊與神山仙島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蓬萊也便自然地成為神仙世界的代名詞。

凡是到蓬萊的客人,大多都是衝著“神仙”兩個字來的。“八仙過海,傳文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越南友人黃文歡的題詞)不管是否靈驗,在這裡你總是可以感受一下神仙的逍遙與超脫,精神上是會得到滿足的。

八仙坊與八仙橋:各位請看,迎面這座牌坊上的“八仙過海口”五個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墨寶,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他們的神奇故事數百年來結晶為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鑑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大家請回頭看,牌坊上的“人間仙境”四個大字也是蘇軾所題。《海內十洲記》敘及的三神山中,說蓬萊周圍環繞著黑色的圓海,瑰麗而神祕。最重要的是神山上有各種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仙草、仙果和仙水。這種縹緲迷人的仙境,寄託著人們在仙道思想影響下對於紛擾、短促的人生的超脫心理,隨著道教的盛行又帶上了宗教的色彩。但是追求長生是人們的普遍願望,其中也包含著一種積極的熱愛生活的精神。

大家請看,這上千只吉祥鳥(海鷗)或悠閒自得地在海面上嬉戲玩耍,或在藍天白雲碧海之間自由飛翔,它們好象也知道這裡是人間仙境。古語說得好,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神仙們在這裡修煉,海鷗象我們一樣也要沾沾仙氣。另外,我們蓬萊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得十分好,所以通過這一景象,我們看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它告誡人們要重視保護自然生態。所以仙人們也選擇在這裡修煉、聚會、享受逍遙自在的生活。大家今天來參觀遊覽,仙人定會給大家帶來平安、吉祥。

現在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名叫八仙橋,傳說中八仙以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為己任,與他們有關的許許多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世上的人都以遇到八仙為福氣,所以這座橋自然也就充滿了吉祥與福瑞,走上這座橋的都是有福氣的人,因為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語:八仙橋上站一站,無災無難保平安;八仙橋上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壽。

迎面牌坊上“雲外仙都”四個大字是蘇東坡同時期的大書法家米芾所題,這裡是神仙們聚集修煉的地方,是很有靈氣的洞天福地。

請往裡走。請回頭看,牌坊上“得道成仙”四個大字是大書法家黃庭堅所題,各位朋友到八仙過海景區一遊,沾了仙氣,就會成為仙人了。

仙源樓:前面這座樓叫仙源樓,樓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題,當年李世民東征高麗時,大軍就是從這裡乘船出發的,對於雲煙縹緲、神祕莫測的海市蜃樓,這位唐二主是十分神往的,雖然是否如願很難考究,卻留下了這“仙源”二字。蓬萊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跨進仙源大門您就會產生超凡脫俗進入仙界的感覺。大家請看,門兩旁的楹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遊此地時有感所題,這幅楹聯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清心寡慾、淡薄名利才會真正感悟出“道”的深奧,才能去追求清淨無為的最高境界,它告誡人們做人要豁達大度、灑脫超然、寧靜脫俗。去掉了世俗的浮躁,心情自然就會清爽坦蕩。

八仙壁:大家請往前走,我們看到的這個拱月形影壁叫八仙壁,上面的浮雕描述的是八仙過海的故事。相傳當年八仙歷經磨難,得道成仙。一日,八仙在蓬萊聚會飲酒,一時興起,欲過海一遊,相約不得乘舟,而要憑法器踏浪漂渡。於是,漢鍾離搶先把手中的扇子一拋,那扇子剎那間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漢鍾離躍身臥在上面向遠方漂去。荷仙姑不甘落後,隨手丟擲荷花,那花大如磨盤,紅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隨浪漂流。其餘六位也紛紛丟擲自己的寶器法物,躍入海中,漂漂盪蕩,遨遊在萬傾碧波之上。八仙的行動,驚動了龍宮,龍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詢,龍太子欲奪八仙法物,雙方大戰一場,後經觀音調解,雙方罷戰,八仙終於漂洋過海而去。從此留下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成語。當年鐵柺李的寶葫蘆化作一片葫蘆狀的島礁,就形成了後來的八仙過海景區。

眼前這座雕樑畫棟典雅古樸的樓閣叫望瀛樓,匾額上的“望瀛樓”三個字是當代書壇泰斗啟功先生所題。蓬萊和瀛洲常常被人們連在一起,稱為“蓬瀛”,《拾遺記》裡也有“歷蓬瀛而超碧海”的詩句。這裡的望瀛樓,指的是在蓬萊仙島這座瓊樓之上眺望瀛洲,接受神山祥光的吉照,自然會有福祉降臨了。望瀛樓由六層組成,水上四層,水下兩層。水上所展示的是豐富的仙境文化。海洋世界展示了幾百種珍奇的海洋生物,其中有千年神龜2只,大鯊魚有數十條,最大的有近3米長、重達300多斤。大鯊魚很有靈性,如果有雅興,它會允許景區的潛水員和它拉手一起遨遊大海,令人歎為觀止。

海豹島:現在各位看到的是海豹島,島中放養了數十頭斑海豹,這種斑海豹是渤海特有的生物。它屬於哺乳動物,用肺呼吸,以魚肉為食,在水中行動非常敏捷,頭腦聰明,十分可愛。大家可以去買份魚食喂喂它們,親近愛撫一下這些海洋生靈。還可欣賞海豹水上芭蕾表演,會有很多樂趣。

流香榭:這個水榭叫“流香軒”,相傳當年荷仙姑東渡過海時,曾在此停留過,當時恰逢她手持的蓮花盛開,她便信手摘下一片花瓣,留在此處,從此廊軒中經常飄溢著淡淡的荷香,因此得名“流香軒”。西邊的水榭叫清風榭,“琴臨池水彈明月,灑向仙閣酌清風”,充滿了詩情畫意,待會兒大家可以去欣賞一下。

鐘鼓樓:前面假山旁是鼓樓,撞擊五六聲福星到,敲打七八次鴻運來,各位有興趣可以上去敲鼓祈福,每敲一聲都有不同的含義,歡迎大家敲擊祈福;“碧落天鼓送遲暮,漁舟唱晚迎早潮”,聽聽晨鐘暮鼓,將會使您拋卻所有人間的煩惱。

望瀛樓與海底世界:大家請往上看,匾額上“天風海濤”四個大字,是劉海粟大師於1982年到蓬萊遊覽時所題。下面的楹聯“登斯樓也聽濤覽海,待遠舶兮送往迎來”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所書,這幅楹聯的意思是登上望瀛樓,壯麗的大海景色一覽無餘,濤聲陣陣,令人心曠神怡。當舟楫靠向八仙渡,賓客紛紛而至。這裡遊人如織,仙人在此熱情的歡迎大家。(更深的含義是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是歷史的過客,現實世界送往迎來著一代代人們,生生不息,無窮迴圈,人的一生只是短暫的一瞬間,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大家請隨我來,現在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位於望瀛樓水下兩層的海洋世界,海洋世界主要展示了黃渤海及南海的各種珍奇生物。遊覽此景,尤其是海底隧道,會有置身大海之中的感覺。大家或許要問,這海洋世界與神仙文化有什麼聯絡呢?中國東方的仙文化是來自大海的,大海確實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它對神山仙島的傳說起到了一種背景襯托作用。我們徜徉在藍色的海國之中,既會產生一些奇妙的聯想,又可增加一些知識,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請隨我攀登二樓,二樓是旅遊音樂茶座,迎面這幅屏壁圖是《碧水映春光》圖,是用24K純金製作而成(是揚州漆器廠大師製作的),大家請看舞臺上方的這幅《群仙祝壽》圖,展現的就是蟠桃會上群仙給王母娘娘祝壽的場面,正中上方騎鳳凰的是西王母和侍奉她的仙女,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是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何仙姑、漢鍾離八位神仙。這是老子和他的書童,再往左是劉海、麻姑、和合二仙、哪吒、福祿壽三星。這幅畫是用888塊翡翠、象牙、玉石精雕而成,是由專為國家領導製作出口禮品的揚州漆器廠的大師們精心製作的,也是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幅漆雕鑲嵌壁畫,十分珍貴。大家遊覽景區後可以稍事休息,一邊品茶一邊聆聽古典名曲,心情會感到格外輕鬆和溫馨。請到二樓平臺南側。請看這副楹聯“瀛海綺瀾三島近,蓬壺株樹五雲高”,是清末名臣曾國藩手書。大家請隨我到平臺北部。這副“海市蜃樓瞬息看仙山瓊閣,青山綠水百年可退老養生”楹聯,是中國當代紅學泰斗馮其庸先生八十高齡時為我們景區所題。馮老這副楹聯的意思是海市蜃樓的景象是虛無縹緲的,瞬息即逝。暗喻了人生的短暫,不要被功名利祿所困擾,超脫出紅塵滾滾的喧鬧世界,迴歸自然,在寧靜悠遠的青山綠水中頤養天年,才能象神仙一樣逍遙快樂。

大家請隨我更上一層樓。這裡是品茶觀海、賞景聽濤的地方。神仙們往往是飲酒作樂,放浪形骸,而我們卻終歸是人間情懷,清茶一杯,十分風雅。茶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是人生的必需品。特別是在這望瀛樓上,靜靜品茶會使你進入物我兩忘,禪意融融的佳境。“從來佳茗似佳人”,同對一片滄海,同伴一縷清幽,細啜慢飲之中,自有無窮韻味。我們景區專門聘請了著名的浙江木雕師,用各種名貴木材按照清代風格建造了八個高檔雅間,雅間內有茶藝表演員為您表演茶道,您可品嚐我們景區特製的八仙茶,八仙茶又稱為八仙長壽茶,是用人蔘等貴重中藥材精心釀製而成,具有補腎健脾、益氣溫陽、抗衰防老的效果,常飲此茶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

來到蓬萊的客人,常常為見不到海市奇觀而感到遺憾。而在八仙渡,卻可以從望瀛樓上觀看到綽約迷離的瀛樓海市,領略到虛幻飄渺的奇異景象,得到感觀上的滿足。從這小小的觀景臺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通過光的折射而映現在樓窗玻璃上的海天景象。丹崖仙閣和田橫山的虛景與長山列島實景連在一起,綿延成一幅亦真亦幻的海上仙山圖。蓬萊仙城的樓臺,觀光大道上的車流,還有八仙渡環海西長廊的倩影,都映現在這方透明的螢幕上。其實,這裡的景象和真實的海市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種光學折射的作用,只不過真實的海市是出現在海天之間的,這裡卻是窗前之觀,實際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前面的仙姑間和其他幾個地方我們都可以通過視窗見到這種生動神奇的景象。

望瀛樓最頂端是海風堂藝術館。大家請上樓。這裡珍藏著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畫,古代的有揚州八怪、張路、查士標、何紹基、劉墉、董其昌、鐵保等的真跡,當代的有國學大師季羨林、紅學泰斗馮其庸、書界大家啟功、沈鵬、歐陽中石等,以及各類珍貴古籍畫作。

八仙祠:眼前這座建築便是八仙祠。大門口這位手持托盤的孩童便是善財童子,專門為樂善好施的人們降財賜福。

正對大門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額是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題寫的,楹聯“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是由國家功勳藝術家、著名學者楊仁愷先生題寫。八仙祠裡面供奉的便是八仙了。西配殿是財神殿,裡面供奉的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東配殿是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神仙。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八仙祠。

關於八仙的傳說,在我國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都有八仙之說。《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後人所傳的八位仙人。到元明時期的雜劇中,才認定了我們今天所說的“過海八仙”。人們所創造出來的八位仙人形象,實際上並不甘願接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聽從道家之祖老子調遣,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個小小的流派,即所謂的“散仙”。

八仙祠正中供奉著漂洋過海的八仙,在他們的東面是東西南北四方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位神仙受太上老君調遣,掌管天上二十八星宿,為人間排憂解難,保佑人間平安。西面是風婆雨神雷公電母四位神仙,掌管風雨雷電。中間八仙中的第一位是長相最英俊的韓湘子,據說他是唐朝大詩人韓愈的侄孫,生性狂放,寶器是手中的洞簫。第二位是成仙最早的漢鍾離,原名鍾離權,漢朝人,他的寶器是身下的芭蕉扇。第三位是長相最醜但道行最高的鐵柺李,據說他的大葫蘆裡有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因此又被稱為藥仙。在我們的後景區有一個漢白玉的大葫蘆,就是根據傳說所設計的。第四位是年紀最大的張果老,民間有張果老倒騎驢的故事。他為什麼要倒騎驢呢?有這樣四句話可做解釋“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這位老人處事小心謹慎,凡事回頭看,便於總結經驗。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漁鼓。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兩舉進士不第,後隱居終南山修道。傳說他可以點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後的陰陽寶劍。第六位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荷仙姑,廣東增城人,少時家貧,常在山中採野果奉母,自己卻以礦石雲母粉充飢,孝心至誠,感動天地,遂成女仙。她的法器是盛開的荷花。第七位是年紀最小的藍采和,成仙時年僅十四歲,寶器是手中的花籃。最後一位是成仙最晚的皇親國戚曹國舅,宋代人,原名曹權,對其弟仗勢作惡深為不滿,看破紅塵,散財濟民,入山修道,列入仙班,他的法器是手中的雲笏板。

我們一般習慣於把“神仙”連在一起稱謂,其實“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神話中的“神”是天生的,而仙話中的“仙”卻是修煉而成的。這既符合了宗教的勸世之宗旨,又迎合了人們樂於長生的心理,因此能較長時間適應歷史變化,在千百年中盛傳不衰。群仙形象體現了民族文化心態,成為我國文化史上的獨特創造,也大量進入古代文學創作,在形成文學的民族風貌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八仙故事的豐富想象力,至今仍然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八仙被譽為平安神。平安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各位來到這塊神仙寶地,不妨入鄉隨俗拜拜八仙,保佑您和家人平安健康。

請到西配殿,西配殿是財神殿,“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供有四位神仙。第一位是月老,俗話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月老手中的紅線,會繫住天下有情人,保佑他們永結同心,白頭偕老,美滿幸福。第二位是文財神,第三位是武財神,這二位在民間被稱為“文武財神”,保佑你的孩子學業有成,一舉高中。(“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此聯意是,拜了財神就與神靈有了緣分,就可以得到保佑了。“無為而治”是道家的理論之一,“有所求而無所得,無所求而有所得”從表面上看是以靜待動,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但是認真感悟,就會發現一種深層次的人生哲理。道家一再強調“物極必反”,凡事要把握好一個“度”,對錢財看得太重,必然對親朋情誼看得很輕,那麼你就會失去很多親朋好友,也就失去了財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親朋好友就是財富,甚至有人把它比作“生產力”,一個人的仕途的升遷,生意場上的良好商機的出現,都離不開一條原則,就是老朋友感情的加深和新朋友的結識。如果失去了新老朋友一切都無從談起。假如你始終如一地講道德作好人,廣交朋友,你所需要的東西都會如期得到。)

東配殿是祈福殿,“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這裡供奉著四位神仙。第一位是福星,掌管人間旦夕福禍;第二位是祿星,掌管人間功名利祿;第三位是壽星,保佑人們身體健康,多福多壽;第四位禧星也就是送子娘娘,無子求子,有子保子,保護子孫後代平安成長。(“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的聯意是,追求幸福安康是人們共同心願,但是神仙告誡人們,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如願以償。才者德之資也。有才有德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是小人,無才無德是庸人。在仕途也好,生意場上也好,結交或用人,當然最好是德才兼備的聖人。如果二者不能兼備時怎麼辦呢?神仙認為,寧用有德無才的君子,不用有才無德的小人,因為小人太能製造禍端。所以近君子避小人,也就是近福避禍。生活中結交的君子多了,自然可以得到福祿壽禧,長樂永康也就實現了。)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景區北部,這裡海中有島,島中有海,面前這片水域稱為瑤池,裡面放養著當地特產的海蔘和各種魚類。瑤池正中是“會仙閣”稍後我將帶領大家登閣拜仙。路邊這個大葫蘆,就是前面所說的鐵柺李的法器,當地俗話說“摸摸葫蘆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葫蘆腚,一輩子不生病”。各位不妨去摸一摸,沾點仙氣,消災去病。西邊還有一隻神驢,是張果老老先生的坐騎,待會各位有興趣可以去騎一騎,體驗一下回頭看的樂趣。

奇石林:這裡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奇石林景觀。水是園之脈,石是園之骨,這裡既有以瘦、透、陋、皺聞名於世的江蘇太湖石,又有充滿靈氣的安徽靈壁石,敲擊它則有天籟之聲。還有山東的奇石。這些奇石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夜晚在月光掩映下,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美侖美奐。

環海長廊:石林外邊是長達1000米的環海長廊。在環海長廊上遠眺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近看八仙渡中充滿了神韻的亭臺樓閣,會給人一種超凡脫俗、心曠神怡的感覺。長廊裡共設有九座亭子,八位神仙到此各據一亭,東西八座分別是鍾離亭、洞賓亭、果老亭、拐李亭、湘子亭、採和亭、仙姑亭、國舅亭,正中間的亭子叫“頤心亭”。

長廊下是觸控池,放養著海星、海葵、各種小魚小蝦。隨我遊覽景區後您可以在這裡脫下鞋子、挽起褲管,親密接觸一下海洋生物,有小孩的朋友還可以認識海洋生物,增長知識。

拜仙壇:前面就是拜仙壇。傳說,當年秦皇漢武到東海訪仙,求長生不老藥,特地設壇,並舉行盛大的拜仙儀式,其場面氣勢恢巨集,鼓樂喧天,聲音響徹了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以此祈求神仙保佑長生不老。後來鳴放鞭炮拜仙祈福成為一種傳統風俗一直沿襲至今。今天您來到這裡,可以親手點燃鞭炮、祭上香火來表達您對神仙的敬仰,感受當年秦皇漢武拜仙時的盛大氣氛,爆竹聲聲會給您和家人帶來仙人的祝福,祝福您一生平安、健康長壽。同時,這裡四周礁石林立,北望海天遼闊,長山列島歷歷在目。春夏、夏秋之交,則有海市蜃樓奇觀出現,山海樓臺,草木隱現,車馬行人,忽去忽來,景象神奇莫測。但願各位在蓬萊旅遊期間,有幸見到這一奇觀。各位可以乘坐八仙快艇去遨遊大海,作一回海上仙。

媽祖殿:我們西邊這座建築是媽祖殿。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她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卒於雍熙四年(987年)福建莆田湄州人,是都巡檢林願之女。降生時,紅光滿室,異氣飄香,彌月不聞其聲,故名林默娘。少時聰穎,遇一道人授以“玄徽真法”。長大成人後,曾在古井中得到“天書”,從此頗具神異,通曉變化,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隻,受到人們愛戴。是中國沿海地區人們崇信的海上保護神。道教興起,佛教西來,成仙成佛成了教徒們追求的目標。媽祖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被人們崇奉為神,當然要有一段故事論述她成神的原因和經過。其實她是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人物。今天媽祖不僅成為海峽兩岸共同供奉的女神,並且傳播到日本、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共同信奉的女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和九月九日謝世之日各地都有熱鬧的祭祀活動。如果您乘車坐船,請拜一拜媽祖,她會保佑您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龍王宮:東邊是龍王宮。龍王是民間普遍信仰的神靈,掌管江、河、湖、海、泉、澤、井,是水之神靈。舊時民俗每逢遇到旱災、水災、火災都求龍王保佑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八仙過海時雖然和龍王發生了衝突,但經觀音調解,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龍王就在此“降甘霖恩施萬古,息風波澤被千秋”了,一年中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是龍王的恩澤。

會仙閣:我們眼前的這座高達42米氣勢磅礴的古建築就是會仙閣。會仙閣的意思是眾仙相聚、會合仙賓,也是凡人與神仙會面的地方。(神,也叫神靈或神道,是宗教和古代神話中所幻想的主宰世界、超自然、具有人格和意識的偶像。道教為多神教,崇敬和供奉的神很多。)會仙閣中薈萃了道教最有代表性的72位神仙,供奉有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四御,還有五斗星君、四值功曹、九天玄女、千里眼、順風耳等32位神仙。在地下一層的會仙殿中供奉有降獸八仙和莊子、姜尚、安期公等40位神仙。匾額“會仙閣”和楹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是由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另一側的“披雲臥雪”匾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大家請看正門上“眾妙之門”這四個大字,意思是踏過這個門,在閣中可感悟道家的玄妙與深奧,登上閣頂,憑欄遠望,碧海藍天盡收眼底,正像著名作家楊朔描述的那樣“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臟六腑都洗得乾乾淨淨”。現在請大家登閣觀海,登閣的過程叫“得道成仙”。

會仙閣一層供奉著九天玄女、麻姑、千里眼、順風耳、溫瓊、馬王爺、王靈官;二層供奉的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神(四值功曹);三層供奉的是五斗星君;四層供奉的是四御:玉皇大帝、太皇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和三官:天官紫薇大帝(主賜福)、地官清虛大帝(主赦罪)、水官洞陰大帝(主解厄);五層供奉的是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玉清原始天尊(盤古)、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上清靈寶天尊(太上道君)。

(道教的中心內涵: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最早提出宇宙間的天地萬物都來源於一個神祕玄妙的母體--道。所謂的道是具有自然無為、無形無名、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又不可言說的物性;它是開天闢地之前,宇宙渾沌混一的原始形態,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法則。大道無形無名卻孕含著一切有形事物生成發展的玄機,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元氣又分為陰陽二氣,就是說:從空虛無形的道首先生出渾沌混一的元氣,元氣分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感沖和而化生和氣,再由此派生出世界萬物。天地萬物皆為陰陽二氣沖和而成,所以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這便是道家關於宇宙生成演化的基本理論。

與道相對應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老子把道看作神祕世界的本源。他主張人們去直接體認隱藏在不斷變化事物背後的道理和法則。體認的方法是閉目塞聽、絕聖棄知、滌除玄覽、致虛守靜,使內心清靜歸於道的真理。(在老子思想中還包含著某些辯證法的因素。他看到美醜、善惡、禍福、有無、難易、高下等矛盾對立面互相依存的關係,並且認識到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道理,但是他又認為事物的變化運動迴圈往復最終仍然復歸於靜止不變。)

山東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將進入的是蓬萊閣名勝景區,遊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左右。在遊覽過程中,我將竭誠為您服務,並很願意回答您所提出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合作,度過這美好愉快的時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蓬萊閣景區的基本情況。

蓬萊閣景區是以丹崖山為中心、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的,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景區面積為10平方公里。蓬萊閣古建築群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經過了宋、明、清三代不斷的擴建和改建。整個建築群建築面積為18900平方米,佔地面積為32800平方米,分為六個建築單體,共有100多間,整個古建築群樓臺殿閣分佈得宜,寺廟園林交相輝映,古樸典雅,獨有千秋,成為名揚中外的遊覽勝地。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轄著九個縣一個州,是當時中國東方的門戶。久負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軍港,與我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寧波)和揚州,並稱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並且是我國目前儲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稱於世,山光水色堪稱一絕。

蓬萊的魅力不僅在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蒼茫豪放的山海風光,而且在於它有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在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系統。一個是崑崙神話系統,一個是蓬萊神話系統。崑崙神話系統發源於西部高原地區,它那瑰麗的故事傳到東方以後,與浩瀚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蓬萊也就自然成為中國東方神話的策源地。《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世人嚮往的神仙世界,更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

後來八仙過海的故事也加盟到這裡,就更加生動迷人了,被稱為“人間仙境”也就名副其實。我們剛才進入的是“人間蓬萊”坊,為四柱沖天式單簷彩繪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鎏金大字,為蘇東坡手跡。內外兩邊柱子上分別鐫刻的書畫名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楹聯,昭示此牌樓為仙境之門,遊人入門即可做神仙之遊。

彌陀寺:彌陀寺始建於唐代,是蓬萊閣景區內唯一的佛教寺廟。這裡曾是香火極盛的佛教傳播基地。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鑑於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廟佔耕地過多,出家當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國家賦役來源,與國家利益發生尖銳衝突,發動了禁佛運動。佛教歷史上共發生過四次法難,即滅佛。唐武宗的法難稱“會昌法難”,時間不長,因為武宗在位一共才六年。他勒令在全國範圍內拆毀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座,還俗佛教徒26萬多人。就這樣,使佛教受到嚴重打擊。彌陀寺也不能倖免,雖然沒有遭到拆除之災,也一度僧尼還俗,門庭冷落。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明末四大禪僧之一)來山東嶗山傳教,含辛茹苦十二年,終於實現了他儒、釋、道三教合一、各宗並進、禪淨雙修的思想。由於當時代表了佛教革新的先進思想,在嶗山以及膠東地區的佛教界影響很深,他的弟子遍佈各地。這時,蓬萊閣內的彌陀寺香火復盛,漸漸擴建成今天的規模。

彌陀,是號稱西方三聖之一的阿彌陀佛的簡稱(西方三聖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彌陀寺,是供奉阿彌陀佛的寺廟。

這裡是彌陀寺前殿,東邊是密跡金剛,西邊是那羅延金剛,兩位金剛各手持寶杵,成為護衛寺院的第一道防線。

這裡是祖師殿(西廂),中間主尊為慧遠法師。他的右側為劉遺民、恆伊,左邊為陶淵明、慧然。

慧遠,是古山西雁門樓煩人(今山西原平),俗姓賈,生於公元334年。他自幼聰穎過人,博覽六經、《老子》、《莊子》。由於厭倦當時戰亂年代,他無心仕途,便和弟弟慧持投到名僧道安門下。他從21歲開始,跟隨道安師父20_年。44歲時奉道安之命帶著十來個弟子南行,經過廬山時,被廬山秀麗風光所迷,便決定留在廬山接收徒弟,共修佛業。

慧遠在江州刺史恆伊的資助下,在廬山的西林寺東面建起東林寺,東林寺的選址和建起,構成宗教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園林,體現了中國寺廟園林的雛形,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後來慧遠在東林寺創立淨土宗,東林寺就成為淨土宗祖庭,慧遠成為淨土宗一代祖師。為紀念江州刺史恆伊功德,將他塑在慧遠的身旁。公元420_年,慧遠邀集劉遺民、慧然等123人建齋立誓,建立了中國佛教最早的結社--白蓮社。白蓮社的成立,標誌著中國佛教淨土法門的興起。劉遺民、慧然功不可沒,被塑在慧遠左右。

東林寺的前面有一條小溪,名叫虎溪。慧遠專心修行,足不出戶,所以送客的時候從來不過虎溪橋。如果過了虎溪橋,神虎便會大聲吼叫,提醒慧遠。一次他送陶淵明和劉遺民,邊談邊走,不知不覺便過了虎溪,神虎便吼叫不止,三人相視大笑。這一則文苑佳話,被稱為“虎溪三笑”,流傳到現在。

這裡是關公殿(東廂),中間主尊為關公。關公,是我國東漢末年西蜀名將,官拜前將軍、漢壽亭侯爵位。宋代以後,統治者為鞏固政權需要,大力宣揚關羽的“忠義”,關羽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元末著名小說《三國演義》問世以後,關羽名聲大震,由王升為帝,由帝升為大帝,成為華夏諸神中的一員,併為之修建關帝廟,獨立道觀。

關公怎麼會到了佛寺裡,成為佛界神明?相傳南朝高僧智者大師(智)在當陽玉泉寺居住時,當地鄉民反映:關公遇害,心懷憤恨,常於悽風苦雨之時顯靈大呼“還我頭來!”。智者大師敬仰關公為一代名將,仁義至極,因此設壇超度關公,並對關公靈位說法,關公聞法後,願作佛弟子。智者大師念關公已入佛門,就將其塑在佛寺伽藍殿中。自此,關公成為釋、道、儒三教都敬奉的神明。旁邊供奉的是關公手下的幾員大將,分別是關平、王甫、周倉和趙累。

關公進入佛寺的原因還有一說:南朝陳與隋朝時的高僧智是中國天台宗四祖。南朝陳後主贈名智為“海慧菩薩”。陳亡後,隋朝煬帝為智受“菩薩戒”,並尊他為“智者大師”。關公本是道教的神,而關公被佛教神化是源於《佛祖統記》卷六《智者傳》:天台宗智在湖北當陽玉泉山建精舍,曾“見二人威儀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自通姓名,乃關羽、關平父子,請於近山建寺,把關公列為伽藍神之一。如現在杭州的靈隱寺,就在十八伽藍神旁塑關公像供奉。玉泉山,原名覆舟山。因山有泉窟,玉泉流其中,至隋朝智居此後,改名玉泉山。

現在我們一起參觀一下彌陀寺的正殿,裡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和十八羅漢。正中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其左協侍為觀世音菩薩,右協侍為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夠接引唸佛的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又稱“接引佛”,為淨土宗敬奉的主要物件。傳說阿彌陀佛過去是一位國王,喜歡聽佛講經說法,所以放棄了王位,出家修行,法號“法藏”。他在佛前發下四十八願,其中一個大願就是:將來他成佛後,凡信奉他並讀誦他的名號的人,命終之時,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極樂世界。後來,他經歷無數劫難,終於實現誓願,成為阿彌陀佛,號“無量壽佛”,他所在的世界為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您看他右手下垂,左手當胸,執一蓮臺表示“弘揚佛法,度盡世間眾生苦”。據專門敘述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漢譯佛經《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中,高站於蓮臺上,左右分別有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協侍,構成“西方三聖”的組像。阿彌陀佛胸前有一(萬)字,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標誌,象徵太陽與火,在佛教中用來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

觀世音,是以慈悲救苦為本願的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凡是遇難的人唸叨他的名字,他就會順著聲音來救助,所以被稱為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之所以稱為“大勢至”,據說,在他出行的時候十方土地都為之震動,所以得名。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薩,但是他的名氣卻遠不及觀世音,儘管大勢至菩薩在中國受到冷落,但在日本卻受到廣泛崇拜。日本佛教中,有觀世音和大勢至接引善人靈魂送歸淨土的說法。所以在公元1192--1333年這一時期,隨著佛教淨土學和淨土真言的傳播,日本對大勢至的信仰頗為流行。他手拿蓮花,意為“淨土”。

旁邊供奉的是十八羅漢,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羅漢是梵文阿羅漢的簡稱。和尚經修行,取得正果後,便可以成為羅漢。他們是奉佛主之命到世間拯救眾生的,常住世間不涅(不進行生死輪迴)。中國佛教中經常提到的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以及五百羅漢等等。羅漢原來指的是原始的小乘佛教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據說,一個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種成就就叫一個果位。這四種果位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點類似現在的學位,阿羅漢果就好像今天的最高學位,修成這個果位的和尚,就算是功成名就了,永遠也不會再投胎轉世遭受生死輪迴之苦了。得到此果的人就稱為阿羅漢。

“蓬kǔn”圓形牆門:這個“kǔn”字指的是宮中的小路。蓬萊既然是一處仙界,這裡的“蓬”二字便毫無疑問指的是仙宮中的路了。裡面的門額上書有“勝境”二字。

萬民感德碑亭:這是萬民感德碑亭。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賦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義,建起了這座碑亭。原碑早已毀壞,只剩下碑座,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為木石結構,式樣為八角十六柱,拱頂飛簷式。

丹崖仙境坊: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丹崖山並不高,但是因為它有了仙人的傳說和仙境的美稱,便名揚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尋仙和修仙,從一開始就與海中的神山聯絡著。方士們很早就從事著去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覓取不死之藥的活動,並且慫恿帝王也去從事這類活動,三神山傳說的擴充套件,又引出了十洲三島的仙境。在凡界人間,被稱為道教勝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嶽、洞天、福地”,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道教勝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萊。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來叫“丹崖勝境坊”,是木質結構。清光緒末年被毀壞,民國初年修復後,改名“丹崖仙境坊”,後又被毀壞,這是1981年下半年修復的。“丹崖仙境”四個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來蓬萊閣時題寫的。因為蓬萊閣坐落在丹崖山上,這裡的石頭是紅褐色的,所以稱為“丹崖”。丹崖山古稱蓬萊島。自從有了三神山的傳說,在我們漢語的詞彙中,“蓬萊”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詞。蓬萊閣是建造在仙島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徵。這個牌坊是蓬萊閣上標誌性比較強的一個建築物,大家可以在此攝影留念。…等領導人都曾在這裡留過影。

文山李啟垣在蓬萊閣上留下一副楹聯寫道:“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神仙”二字是蓬萊有別於其它旅遊勝地的主要特色,也是蓬萊旅遊叫得響的品牌,神仙的超脫與逍遙,自然是很具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遊,非蓬萊莫屬。

顯靈門: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顯靈門是天后宮的宮門。天后宮裡供奉的是海神娘娘,過去漁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來這裡祈禱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無事。

山東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遊,我姓樑,大家可以叫我小樑,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姓王,王師傅技術嫻熟,坐他的車既安全又舒適。今天,將一直由王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麼今天,我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遊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誌“棧橋”, 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如果大家經常喝我們青島啤酒就會發現,我們青島啤酒的標誌就是棧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簷,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臥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湧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遊覽拍照。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於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緻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傳說,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夥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夥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後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製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綵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裡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裡.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裡的風景區。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現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築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裡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裡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佔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後闢為海水浴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那麼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好的,朋友們,我們現在將去望今天最後一站,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它北依青島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總佔地面積10公頃。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 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 “五月的風”採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餘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採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豔的顏色,令人震撼,激人奮鬥。這裡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誌性景觀之一。接下來往南邊走就是“浮山灣”,青島是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惟一分會場,而這裡就是帆船比賽的場地。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是建設天型海上體育運動、海濱旅遊及休閒娛樂設施的理想地帶。區域內,陸地面積45萬平方米,港池內海岸線總長度1300米,水域面積46.9萬平方米,已建築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灣掩護條件。建設條件得天獨厚,當初接受國際奧委會稽核時,這一比賽地是所有奧運會單項比賽地中第一個通地稽核的。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島這裡就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如果有任何意見可以向我提出,我將及時改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山東導遊詞 篇6

掛印封侯成語,漢族傳統寓意,以象徵身居高位,封侯,指被封為侯爵,印,指做官的官印。掛印封侯,意即古時帝王賜爵授印予臣下。隱喻高升之意。圖案常以一猴摘取掛印為內容構成,利用"猴"與"侯"同音,以示寓意。

進岱廟正陽門,向北走約15米路東側,岱廟全景圖北頭有一株古柏立於路旁,近前駐足向上望,距樹基八米處的樹杈上生一樹瘤,形似一隻小猴,猴頭惟妙惟肖,頸下似乎掛一方印,故名“掛印封侯”。此樹胸圍4.2米,高10.5米,仍旺盛地生長著,它與漢柏院中的漢柏一樣,已歷經滄桑,成為岱廟的歷史見證。

傳說很久以前,一山西商人在樹下納涼,抬頭上望,看到此景,聯想到三國故事“掛印封侯”,想到他的老鄉關羽,關雲長身陷曹營,面對曹操金錢,美女、高官厚祿的威逼利誘,不為所動,義薄雲天,聞知兄長去向,掛印封侯,毅然離去,過五關斬六將,成就千古佳話。其情其義怎不叫人感動。商人低頭又想現實商場險惡,人心不古,觸景生情,慨嘆不已。後常到此遊玩,此景漸為人知。

另有一戲說,泰山上的“秦鬆,漢柏,唐槐”,是三兄弟,老大秦鬆懂禮貌“勁鬆迎客”,老三唐槐有愛心“唐槐抱子”,老二漢柏豈甘落後,派出代表站在門口迎客吧,此柏便承擔了此任,故此柏又俗稱“迎客柏”。你看它軀幹向前傾斜,好一付謙卑溫和好客模樣。

山東導遊詞 篇7

女士們、先生們:

(作自我介紹...

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全國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遊,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

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聖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於曲阜,黃帝生於壽丘(曲阜城東8裡處),舜於壽丘作什器的記載。可見,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儘管這是傳說,但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從境內儲存下來的20餘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蹟。

“曲阜”一名最早見於<<禮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於曲阜”800餘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故山東省現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現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餘萬。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主要的有110餘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三孔”還於199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曲阜的文物古蹟十分關注,國家先後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茸。近年來,為了大力發展旅遊事業,曲阜又相繼開發建設了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遊景點,形成人文與自然景觀,新老景點渾然一體,相映生輝的旅遊資源新格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的文化旅遊勝地。

山東導遊詞 篇8

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濟南,古為齊魯之地,別名齊魯、東魯、魯東等,位於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從北至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地勢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緊鄰韓國和日本,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名人眾多,是中國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孫子、孫臏、吳起等,均出生于山東。山東既有內陸地區的保守和豪情,又兼具半島海岸地區的開放和豁達。

山東是中國的工農業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的菜籃子、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列第三位,佔中國GDP總量的1/9,年遊客接待量超3.5億人次,居全國首位。20xx年,廣東、江蘇、山東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山東還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xx年世界盃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xx年世界休閒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

山東導遊詞 篇9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蓬萊閣依山傍海,秀麗宜人,不愧為一個人人稱道的旅遊勝地。

今年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去蓬萊閣遊玩。我們驅車三小時,終於來到了朝思暮想的“人間仙境”——蓬萊閣。

一進景區,我就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把連綿起伏的山巒覆蓋,樹上長滿了綠瑩瑩的果子,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讓人垂涎三尺。

古老的城牆,精美別緻的小橋,伴著潺潺的流水,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別有一番情趣。

我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邊纏著爸爸給我講述八仙過海的傳說。美麗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鐵柺李建議八仙都過一次海,只能用寶物和法力,不能乘船,八仙們紛紛叫好。他們來到大海邊,各用各的法寶過海,不巧半路遇到了蝦兵蟹將,將藍采和捉去,其他七仙奮勇殺敵,最後救出了藍采和,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最終成功過海。

蓬萊閣不僅有動人的傳說,這裡的景觀也異常美麗 。一走到黃海和渤海交界處,頓時眼前一亮,我被這水天一色的美驚得目瞪口呆,彷彿進入了童話世界,。只見兩海交界處界線分明,好似一個綢帶把整個海洋分隔開來,一半是黃的,一半是藍的,並向遠方延伸,好一個“人間仙境”!遊客們紛紛改:在此拍照,那一層層被海風捲起的浪花,像一個個孩子唱著跳著撲向岸邊,迎接四面八方前來遊覽的人群,人來潮湧,這裡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我想:“魚兒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海洋裡一定十分幸福,說不定改:美人魚公主還在海底自由自在改:地遊動呢!

參觀完蓬萊閣,望著眼前即將告別的“人間仙境”,我久久不忍離去。直到返回賓館,八仙各顯神通過海的情景依然改: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在心裡默默地祈禱,希望偉大的祖國江山壯美,國家日益昌盛!

山東導遊詞 篇10

此景位於岱廟西南角的唐槐院內。唐槐院因原奉祀“延禧真人”,舊稱延禧宮,延禧真人是道教第二大神“靈寶天尊”的化身和全權代表,曾被唐玄宗封為泰山主神。但這只是當時唐玄宗急於向道士司馬承禎請教道義,權宜之封,唐玄宗在兩年前已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後世以此為基礎不斷加封進爵,只認“天齊王”是泰山神。延禧真人的尊容在天貺殿東半部的“啟蹕圖”中可見,坐在亮轎上,留大鬍子的就是他。據此推斷他已淪為天齊王的臣屬了。後宮殿毀圮,他也就逐漸淡出人們記憶。現僅存門口懸著的“延禧門”匾額。而相傳是在唐朝時種植在殿前的槐樹,據今已1300餘年,雖死猶生,“唐槐”之名日盛,這個院落自然也被稱為“唐槐院”了。

走進院內,迎面是一塊山形玲瓏石,傳是淄博人所贈,石上有泰山學者楊辛教授題刻“古槐蔭山”。後有漢白玉圍欄,欄內有一棵枯死的老槐樹,數圍中空,如一慈愛的母親,在懷中抱著一棵相傳50年代初所植幼槐。幼槐在母槐的呵護下歷經50餘年生長,已是高11米,直徑半米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了。故得名“唐槐抱子”,俗稱“槐(懷)中抱子”。

創造此景有五說:

一說:1948年1949年連續兩次補種未活,1950年岱廟道長尚士廉與岱西村村長王寶其等人再植,遂成今景。是尚道長根據“景中造景”“槐(懷)中抱槐”的意境構思命名。

二說:1948年因連年戰火,古建築盡毀,泰安區中心衛生院在此建院至1955年遷出,就是今天的泰安市中心醫院。1952年一王姓青工在此樹內種植一棵小槐,因當時老槐尚有一枝存活,此人還受到了當時院領導的批評。中心醫院院志有記載,現市中心醫院院內有紀念石刻為記。

三說:剛解放時,唐槐院是個大雜院,居民雜居其中,據當年房管所老人回憶,老槐中的小槐是房管所一王姓工人所植。

四說:植樹人叫王英蘭,20_年她71歲,給我市焦ⅩⅩ來信稱:槐中之槐是她1944年種的,是從岱廟城牆上移過來的。王女士是1935年生人,當年九歲。

五說:小槐是1953年所植。該記載僅此一句。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我省尚有多處與此相近或相同的景點。又詢問專業人士稱,槐樹生長到一定年歲,中空現象很普遍。樹中長樹,多是自然形成,也有不少是人為所致。槐(懷)中抱子寓意美好,不少有文化的人喜好此道。因此筆者較贊成創造此景的第一種說法。

延續生命,老樹新枝,枯木逢春。畢竟是泰山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唐代先人神交物合,創造出了這一寓意美好的景緻,為後人憑添了情趣。何人所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