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導遊詞>上海導遊詞>

上海精彩導遊詞(通用5篇)

上海導遊詞 閱讀(1.59W)

上海精彩導遊詞 篇1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上海精彩導遊詞(通用5篇)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跑馬總會,由此開始了它的發展之路。1959年10月遷入河南中路16號舊中匯大樓,在此期間,上海博物館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決策,撥出市中心人民廣場這一黃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館館舍。

該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分別設中國青銅器陳列室、中國陶瓷器陳列室、中國繪畫陳列室、古代雕刻陳列室。該館的“上海博物館珍-銅器展覽”、“六千年的中國藝術展覽”、“上海博物館珍藏瓷器展覽”、“明清書法展覽”、“揚州八怪展覽”、“明末文人書齋展覽”等曾到香港和日本、美國展出。

歷史沿革

上海博物館是1950年4月開始籌建,1952年12月21日開館。建館初期,館址在南京西路325號(原跑馬廳大廈)。1959年遷至河南南路16號(原中匯銀行大廈)。1991年,在龍吳路1118號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倉庫。1992年,在虹橋路1286號建立上海博物館分館——中國錢幣館。同年,0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上海博物館建造新館,選址在人民廣場中軸線南側——人民大道201號,與市政府大廈遙遙相對。 明清傢俱精品

1995年區域性建成,試行開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舉行開館儀式。新館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地下二層,地上五層,高29.5米,總投資5.7億元。新館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築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

建館初期,隸屬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53年7月,劃歸上海市文化局領導;1960年9月,市文管委與上海博物館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館升格為副局級單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委恢復獨立建制,上海博物館劃歸市文管委領導;20xx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後,原市文管委管理單位除上海博物館外悉數劃歸文物局領導,上海博物館直屬上海市委宣傳部領導。

上海博物館(26張)  建館初期,上海博物館機構設定仿照蘇聯博物館模式,採用三部一室制,設立保管部、陳列部、群工部、辦公室。1958年,設立文物修復工場;1960年,設立文物保護技術科學實驗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畫生產合作社併入上海博物館,在文物修復工場建立書畫裝裱組。1974年,為了加強博物館的學術研究,設立陳列研究部,下設青銅、陶瓷、書畫、工藝、陳列設計5個研究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組升格為部,電腦組升格為室,同時增設文化交流辦公室。到1995年,為了使機構設定與新館建設的形勢相適應,又作了相應調整,設15個部、7個室、3個處。

近60年來,上海博物館的陳列體系作過4次重大調整、修改。建館初期,基本陳列是按歷史時代分設史前時期、商代、西周到近代工藝品等十大陳列室,集中反映中國曆代藝術發展的概貌。1959年遷館後,改為按社會發展階段排列,分設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前期、後期,近現代工藝品等陳列室。1966年開始“0”,上海博物館陳列-撤除。1972年開始恢復業務活動,綜合陳列改為專題陳列,先後設立了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代雕刻4個專題陳列,展品1400餘件,陳列面積3400平方米。1986年開始,先後投資620萬元,改造了4個陳列,面貌煥然一新。1996年新館全面竣工,有青銅館、陶瓷館、書法館、繪畫館、雕塑館、玉器館、錢幣館、傢俱館、璽印館、少數民族工藝館和胡惠春捐瓷專館——暫得樓陶瓷館,以及3個臨時展覽廳,陳列面積1.2萬平方米,比老館陳列面積增加2倍。

上海精彩導遊詞 篇2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築,坐北朝南。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

中共一大會址在1952年後成為紀念館,1959年5月26日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6月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xx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中共一大會址房屋建於1920xx年秋,建成後不久,李漢俊(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人之一)及其兄李書城(同盟會發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號、108號為寓所,將兩幢房屋的內牆打通,成為一家,人稱“李公館”。

1921年7月23日,來自各地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還有包惠僧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祕密匯聚在上海法租界的貝勒路樹德里3號(今興業路76號會址),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0xx年,李氏兄弟遷居退租,該屋為其他居民租用。

1920xx年改建,增建了廂房,樓下開設商店,房屋面貌全非。

新中國成立後,為迎接建黨30週年,1950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根據中央的指示,尋找中共一大會址。經多方勘查,李達、董必武、包惠僧和李書城夫人等多位歷史當事人、見證人現場踏勘,確認興業路76為中共一大會址。

上海精彩導遊詞 篇3

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都市旅遊景點,它是以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改造成具國際水平的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的休閒步行街。

石庫門是凝固在建築上的上海歷史文化,它與豫園明清建築群、外灘金融建築群、南京路百貨公司建築群等交相輝映,同為上海的都市旅遊景觀。

位於市中心、淮海中路南側的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庫門建築與現代建築組成的時尚休閒步行街。它佔地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萬平方米。這片石庫門建築群的外表保留了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彷彿時光倒流,置身於20世紀20xx年代。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按照21世紀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為國際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

譚詠麟、成龍等香港明星經營的“東方魅力餐飲娛樂中心”是明星文化結合餐飲的創意,那裡將是追星族經常可以與心中偶像交流的場所;中國臺灣著名電影演員楊慧珊經營的琉璃工房主題餐廳,將使遊客量身於七彩水晶宮中用餐;法國餐廳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樂餐廳夜夜搖滾樂繞樑不絕;巴西烤肉餐廳帶來了南美風情表演……

那裡的時尚精品店緊追國際流行色,不遜半步,中華文化商場出售的是藝人工匠們獨創的居家用品,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完全是地道的中國味。露天廣場上豐富多彩的文化表演讓遊客有許多的參與。石庫門博物館通過對一幢樓的重新佈置。傢俱擺設,原汁原味地再現20世紀初上海一家人的生活形態,讓遊客在懷舊尋根的情緒中瞭解上海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也通過圖片。錄相瞭解上海新天地從石庫門建築舊區到時尚休閒步行街的演變。

新天地的石庫門裡弄處處體現21世紀的舒適和方便,自動電梯、中央空調、寬頻網際網路,一應俱全。消費者上網可以迅速查詢商店的商品價格和餐廳。酒吧的選單,以及電影院上演的電影,並可以預定座位,還可直接網上瀏覽,觀賞新天地露天廣場及餐館內的文化表演。走進新天地,更多的時尚和新潮,讓人看不完也看不夠;更多的參與和投入,讓人開心一天玩不夠。上海新天地將成為中外遊客領略上海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形態的最佳去處,也是具文化品位的本地市民和外籍人士的聚會場所。

乘車線路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太倉路181弄(新天地廣場北里);興業路123弄(新天地廣場南里)新天地廣場由太倉路、黃陂南路、馬當路及自忠路環繞而成,處於城市中心地帶,臨近淮海中路商區,交通方便快捷。中共“一大”會址和新天地毗鄰。

上海精彩導遊詞 篇4

座落在朱雀山旅遊經濟開發區內,距市區僅11公里。滑雪道長200米,寬50米,適合初學者滑雪娛樂。雪橇場地長150米,寬30米,可“放爬犁”嬉戲。人工湖湖面約7000平方米,可在上面滑冰、玩冰陀螺等。遊人還可在在狩獵場中打山兔、打野雞等。在山門外遊客可乘坐馬拉雪橇、狗拉雪橇、羊拉雪橇到雪場。

朱雀山滑雪場佔地八十多公頃,經過幾年的更新和完善,已頗具規模。來到山門外,首先迎接你的是雪場的馬拉雪撬、狗拉雪撬、羊拉雪撬,它們將把你送到雪場。雪場的滑雪道長200米,寬50米,非常適合初學者滑雪娛樂,配備的牽拉式索道,大大減輕了遊人的體力消耗。雪撬場地長150米,寬30米,“放爬犁”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雪上游戲,也是成年人喜愛的運動,可令遊人充分感受風馳電掣的快感。大門入口處的人工湖,湖面約7,000平方米,冬季遊人可在上面滑冰、玩冰陀螺、堆雪人兒,使遊人盡享冰雪活動的樂趣。在滑雪道的東側,有一佔地約4,000平方米的狩獵場,打山兔、打野雞,又可讓您再過把打獵癮。

朱雀山滑雪場自開業以來,每年冬季都接待旅遊者近三萬人次。目前,雪場的設施、裝置得到全面改善,朱雀山滑雪場以新的面貌歡迎四海賓朋的到來。

上海精彩導遊詞 篇5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xx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迴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遊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巨集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佈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鱗”、“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於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巨集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築群內的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並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現在,高家崖各院廳堂及居室內,依照“尊卑分等,貴賤分級,上下有序,長幼有倫,內外有別”的封建禮制格局,將靜升王氏家族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傢什物品已分門別類地陳列於其中,基本上恢復了王家當年的歷史風貌。

紅門堡建築群的總體佈局,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後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為前園後院。各院間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則同高家崖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範。設立於紅門堡東三甲的中華王氏博物館,是目前海內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

崇寧堡建築群的總體建築與紅門堡相似,建築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佈局,整體建築斜倚高坡,負陰抱陽,堡牆高聳,院落參差,古樸粗獷,近於明代風格。設立於崇寧堡內的“力群美術館”,陳列著靈石籍當代著名版畫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總體藝術形象的結晶,它將歷史地傳之後世,並在文藝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宗祠作為王氏先祖靈魂棲息的家園,1998年以來,已有數千名海外王氏後裔相繼到此觀光並拜祖敬香。

王家大院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近20xx年來,在海內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