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報告>考察報告>

赴溫州學習考察報告

考察報告 閱讀(2.24W)

一、基本印象

赴溫州學習考察報告

溫州地處浙江省沿海南部,轄三區、二市、六縣,陸域面積11783平方公里,總人口755.8萬人。改革開放前的溫州由於地處戰略前沿,國家投入很少。從1949年到1978年,累計投入不到7億元,加上資源貧乏,人均耕地不到0.4畝,交通閉塞,經濟比較落後,197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3.2億元,財政收入1.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13元。改革開放後,溫州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形成了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家庭工業和聯戶工業為支柱,以專業市場為依託的經濟發展模式--溫州模式,實現了經濟上的騰飛。到XX年,全市gdp總量為1055億元,財政收入1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91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財政收入75.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5%、18%。通過幾天的參觀學習,感到溫州有許多經驗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

1、溫州奇蹟是思想解放造就的。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溫州人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走在全國前列,領先其它地方一步。當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在大抓農業,試圖在黃土地上奔小康的時候,溫州已經認識到無工不富的道理,在發展鄉鎮企業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當其它地方堅持唯成份論,為姓“社”姓“資”爭論不休的時候,他們堅持允許試、允許看、不爭論,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創辦專業市場方面邁出了堅實的腳步;當其它地方醒悟過來,發展傳統工業,啟動工業化程序的時候,他們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工業化的初級階段,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開始向工業化中級階段邁進。溫州的決策者始終堅持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敢闖敢冒,大膽創新。80年代初期,溫州市委提出要靈活貫徹中央各項改革開放政策,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在個私企業的稅收徵收上採取了先發展,發展後再徵稅補稅的政策,藏富於民,鼓勵民間投資。溫州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抓好巨集觀規劃、指導和服務,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從不干涉企業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政府機構精幹高效,政務公開,審批程式簡化,行政收費專案少,辦事效率高;對市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對企業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口收費,進入市場和企業檢查,必須經政府批准;凡企業要辦的事情,統一標準,公開辦理,限期辦結,沒有哪個部門從中作梗、刁難企業的,體現了小政府、大服務的改革方向。思想的一次次解放,思路的一次次拓寬,群眾積極性的充分調動,帶來了溫州經濟的超常規發展和溫州奇蹟的出現。

2、溫州發展是靠改革推動的。溫州的經濟發展不佔“天時”、“地利”,惟在“人和”。溫州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資源缺乏,國家投資不多,其經濟發展的奧祕是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靠改革起家。最為典型的是蒼南縣龍港鎮的建立。1984年,龍港鎮在6個小漁村的基礎上開始成立運作,當時只有8000元開辦費,其餘一無所有。面對這種狀況,龍港鎮在縣委、縣政府給予“自費改革”的政策指引下,率先推出三大改革措施:一是在全國率先實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敞開大門建設,聯合農民造城,鼓勵農民自理口糧進城,自建住宅落戶,從而迅速實現了人口集聚。到1986年,就有周邊縣市的2萬多農民進城。二是在全國率先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把土地作為商品來經營,按地段分為不同等級,以收取市政設施費的形式,進行土地有償出讓。到1985年底,徵收了1000多萬元市政設施費,基本解決了龍港“三通一平”建設所需要的資金。三是突破“唯成份論”,堅持不論成份論發展,不論比例論效益,不論數量論質量,不論主體論地位,積極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掀起了千家萬戶辦工廠、千軍萬馬闖市場的經濟熱潮。通過以上三大改革,解決了小城鎮發展過程的人口集聚、建設資金和產業集聚問題,到1994年,龍港鎮在溫州市所有小城鎮中綜合經濟實力位居第一。目前,全鎮總面積80.7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人,其中外來人口5萬人;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2萬人;擁有各類企業1200多家,個體工商戶11160多戶,形成了以印刷、紡織、禮品為支柱產業,通訊、工藝美術、化工、食品等新興產業的特色產業結構,其中印刷業一枝獨秀,去年產值達35億元,被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印刷城”。

3、溫州繁榮是“小商品、大市場”帶來的。溫州在市場競爭中之所以能贏得優勢,原因很多。溫州人在區域支柱產業、主導產品的選擇和培育上,看準自身的比較優勢,樂於扮演“小角色”是很重要的原因。溫州經濟增長這麼快,並沒有多少高新技術產業、多少技術密集型產品,而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以一般的工業消費品為主。支撐溫州經濟的八大類工業產品是皮鞋、服裝、打火機、眼鏡、燈具、鈕釦、低壓電器、標牌徽章。可以說這些產品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小商品和零配件。溫州人正是發揮了善於商品生產和經營的傳統優勢,著力突出了溫州地方特色,扮演“小角色”,不因利薄而不為之,把小商品辦成了大市場,把小行業變成了大產業。在溫州,往往一個村或鄰近的幾個村是某一類或某一種產品的產銷小基地,一個鎮或鄰近的幾個鎮是某一類或某一種產品的產銷大基地。平陽縣的蕭江鎮是全國最大的塑料編織袋生產基地,其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被譽為“中國塑編第一鎮”。全鎮現有企業198家,年產值500萬元的塑編規模企業40多家,超億元的2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歐美等國家。去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6.2億元,財政收入9272萬元,外貿出口達1.1億元。樂清市柳市鎮被譽為“中國電器之都”。該鎮的正泰集團已形成低壓電器、輸電裝置、儀器儀表等六大產業,擁有5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有員工1.3萬人,近千家協作廠,XX多個國內外營銷網點。去年企業產值81.4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0.58億元,企業規模列全國民營企業綜合實力500強第4位。

4、溫州產品是從“假”到“優”走過來的。遍佈溫州城鄉的家庭工業,形形色色的小商品,曾經為溫州經濟發展,為人們的治窮致富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九十年代初,溫州一度“假冒偽劣”現象嚴重,成為“假冒騙”的代名詞,成為全國打假的重點。溫州的經濟也走向了低谷,滑向了衰落的邊緣。但溫州人沒有消沉,沒有氣餒,而是發揚百折不撓的溫州人精神,痛定思痛,轉變觀念,提出了“二次創業質量立市”的口號,展開了一場“打擊假冒騙,保衛溫州”的生命之戰。近年來,溫州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科技進步和人才引進,捨得花錢搞技改,把技術改造與產品開發、結構優化、規模擴張結合起來,加大技改投入,主動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攀親結緣,建立了科研所、技術開發中心、產品設計院,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步伐,有力地推動了區域性產業向全國性產業直至國際性產業發展。如正泰集團與上海理工大學聯合創辦了正泰學院,培養儲備人才;投入5億元,興建正泰科技工業園;在北京和上海設立高科技資訊企業,在美國矽谷註冊成立了科研機構,形成了以溫州為開發基地,以上海為科研中心,以北京中關村和美國矽谷為龍頭的多層次、開放式技術開發體系,實現了從中低檔產品向領先產品、專利產品的轉變,形成了具有正泰自主智慧財產權的n系列新產品。目前,全市產品合格率和主要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95.9%,上規模的企業普遍取得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二、主要收穫

本次考察活動,時間安排緊湊,考察內容豐富,接觸人員廣泛,學習收穫很大。短短几天時間,考察團足跡遍佈半個溫州,先後考察訪問了溫州市的鹿城區、樂清市、平陽縣、蒼南縣等縣市區,既聽取了所到之處黨政領導關於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介紹,又實地考察了溫州挺宇集團、樂清市正泰集團工業園、中國塑編之都-蕭江工業園和蒼南縣的靈溪鎮、龍港鎮的部分企業。同時,考察團一行積極同各路客商密切接觸,廣泛洽談,邀請溫州的有識之士來投資開發,共謀發展。

一是解放了思想,進一步增強了加快發展的緊迫感。溫州之行使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同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蒼南縣一個人口僅20多萬人的龍港鎮的經濟總量和我們一個縣差不多,去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88億元,財政收入3.02億元;今年上半年迪止諫苤?span lang=en-us>21.3億元,財政收入1.9億元。目前全鎮股份合作企業已發展到1247家、私營企業281家、個體工商戶11163家;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8家,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74家,超億元的有5家。可以說,當前我們面臨一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不發展要落後、慢發展也要落後的逼人形勢。如果我們還自我感覺良好,不發奮追趕,那就不僅難以消除固有的差距,還可能在新一輪競爭中遠遠落伍。我們只有承認落後而不甘落後,看到優勢而不妄自菲薄,把發展緩慢的責任感轉化為彌補欠帳的強大動力,把幹部群眾中蘊藏著的巨大潛能釋放出來,才能以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促進經濟的大發展。

二是宣傳了,推動了我縣在溫州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我縣考察團在溫州考察期間,每到一地,都努力尋求合作專案,先後與上百家企業家接觸交流,向他們積極宣傳的優越條件,吸引他們到來投資興業。7月19日,我縣考察團在蒼南縣的龍港鎮與溫州客商舉行了懇談會,30多名溫州客商應邀參會。會前,大家觀看了全面介紹的電視專題片。會上,縣委書記尚洪立向客商們介紹了在投資的優越環境,代表縣委、縣政府熱忱歡迎溫州企業界朋友到走一走、看一看,檢驗一下良好的投資軟、硬環境,在投資興業,發展壯大自己;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就我縣的經濟專案和有關招商引資的政策向客商們作了詳細說明。會上,我縣帶來的20多個對口合作專案引起了客商們的濃厚興趣,一些客商表示爭取早日到我縣考察,尋找專案進行合作開發。

三是加深了了解,找到了兩地合作的結合點。當前,國內資本正蓄勢北上,製造產業正向內陸轉移。通過此次考察,我們深刻認識到,近些年隨著我縣的軟硬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溫州等沿海地區企業的吸引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們看到,近年來溫州等沿海地區因土地、電力、人才緊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其產品、技術、裝置向北部梯度轉移已呈自發和自覺之勢,北進意識強烈,給我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考察團所到之處反覆宣傳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區位優勢以及近年來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溫州企業家們的極大興趣。考察團所到各地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熱烈歡迎,他們熱情介紹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表示兩地經濟有互補性,過去有不少經濟聯絡,今後雙方要多往來,尋求更多合作機會,謀求兩地關係進一步發展,實現雙贏共贏。

三、幾點啟迪和建議

通過到溫州學習考察,我們既看到了差距,又學到了經驗,更加堅定了加快發展的信心。我們要以溫州經驗為指導,結合實際,堅持走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道路。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思想必須進一步大解放。當前,正處在一個大追趕和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溫州之行告訴我們,前幾年只是低水平、低總量上的增長,增長速度遠遠談不上“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當前,發展勢頭良好,縣委、縣政府決策正確,這為我縣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挑戰是嚴峻的,任務是艱鉅的。我們要看到,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不思進取、墨守陳規的現象還隨時可見,五花八門的形式主義還大有市場,誇誇其談的“口頭改革”,甚至打著改革的旗號阻撓改革的行為也屢見不鮮。對比差距,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觀念上來一個大轉變,“超常規”發展必須配以“超常規思維”,“創奇蹟”的速度必須得有“創奇蹟”的觀念。墨守陳規、小富即安、畫地為牢、自我封閉、患得患失,不可能實現“超常規”;整體素質不高,經濟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低,傳統產業、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不可能實現“超常規”。我們必須正視發展差距,找準落後癥結,進一步增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緊迫感,窮則思變,打好翻身仗,實現新跨越。

(二)必須繼續堅定不移走“工

業興縣”之路。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實踐證明,“落後在工業,差距在工業,難點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這一點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溫州之行給考察團印象最深的就是工業經濟在三次產業中所佔的高比例及其在經濟發展的絕對核心地位,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促成了“溫州奇蹟”。一、二、三產互動的核心是工業,互動的條件是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互動的根本是工業化對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的帶動。現代化首先是工業化,沿海發達地區是如此,亦是如此。除了走“工業興縣”之路,別無選擇。所以,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工業興縣”之路,以專案建設為龍頭,努力實現工業經濟新突破。

(三)必須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考察溫州的經濟發展,無論怎樣高度評價溫州民營經濟的貢獻都不為過。溫州是民營經濟的汪洋大海,溫州的民營經濟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佔了80%多,在整個工業產值中佔了90%多,在全市財政收入中佔了70%左右,在溫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起到了主體性作用。不僅如此,民營經濟不僅成功地解決了溫州的經濟增長,還為勞動力過剩、國有企業下崗工人再就業提供了途徑。實踐無可辯駁地一再證明:凡是國有經濟比重大的地方,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就多,發展也就缺乏活力;凡是民營經濟比重大的地方,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就少,發展就充滿了後勁。對於經濟欠發達的來說,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著力進行所有制結構調整,加快國有經濟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的步伐,把有限的國有資本向關鍵產業、關鍵企業、關鍵產品集中,給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要大力鼓勵、支援、引導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使不同所有制企業能夠公平競爭,不搞歧視,真正把非公有制經濟當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民營經濟的發展沒有先例可借鑑,自身難免會存在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及科技含量低、相互之間無序競爭等不足,必須適時加以引導。“中國塑編第一鎮”--平陽縣的蕭江鎮,在企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鎮編織協會發揮了關鍵作用,各企業在協會的指導協調下,有序競爭,共同繁榮,共同發展。反觀我縣,在九十年代初,也有10多家塑編企業,並達到了一定規模,後來因經營不善逐漸消失。究其原因是沒有形成很好的產業鏈,無序的市場競爭,遇到客戶大家互相惡意壓價造成的。現在我縣的草柳編、廚房裝置、明膠等行業在經營中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儘管也成立了幾個行業協會,但協會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為此,我們必須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管理和引導,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努力創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必須推出力度更大的招商引資新舉措。招商引資是增加投入、加快發展的重招、捷徑。溫州年財政收入120多個億,但還在不惜血本搞招商引資,新招迭出,大動作不斷。現在,我們有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沿海地區都具備,甚至比我們更優惠。我們必須進一步反思招商引資的各項政策,認真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對現有招商引資政策進行修訂完善,在土地、稅費等方面提供更優惠的政策,增強吸引力,並注意操作技巧,實行一企一策,有政策按政策辦,沒政策爭取政策,爭取不到變通處理,變通不了商量辦,千方百計把事情辦成。要充分調動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國有企業要帶頭主動出擊,赴外招商引資。要強化領導責任,落實目標責任制,形成全黨、全社會都來抓招商引資的大好局面。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對招進來的企業要留得住、能賺錢、長得快,不要招進來就了事;對找上門來的企業、客商要認真對待,熱情接待。

(五)必須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程序。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我縣的城市建設與溫州的差距,主要表現在街道的拓展、建築造型、城區綠化、美化、廣場建設、綠化管理、市民城市意識上。下一步,我們要重點做好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高品位的文章,使城市規模大起來、功能全起來、環境美起來、品位高起來。城市建設,必須著眼於長遠發展,拓展城市空間;著眼於協調發展,改善投資環境;著眼於以人為本,提高市民生活質量;著眼於科學規劃,堅持市場運作。對縣城的重新規劃必須儘快實施,規劃一經制定,就必須不折不扣執行,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城市建設要還權於政府,集權於首長,堅持一把手主管、一支筆審批、一個部門把管的原則;要把綠地留出來,把空間騰出來,該限制的限制,該從嚴掌握的從嚴掌握;舊城改造可適當放慢,先把新城區骨架構建起來。要進一步做好經營城市文章,除工業用地外,全部納入政府儲備,高度壟斷一級市場,培育和規範土地市場,以地生財,以地建市,為城市建設積聚財力,使城市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不斷推進城市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