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總結>畢業總結>

畢業個人總結範文

畢業總結 閱讀(1.96W)

如今校園裡已經開始擺起“畢業季甩賣”的攤子;各大快遞發放著“優惠郵寄”的廣告;我回到宿舍樓,發現屋子裡走廊上,都堆滿了要搬的書和箱子——唯獨走進寢室,發現屋子裡空無一人。現在,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篇關於畢業總結的範文,供大家參考!

畢業個人總結範文

畢業總結:要“百花齊放”

新工人大部分來自農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力量。然而在城市卻得不到社會保障,看不到希望,從而在精神上走向迷茫。新工人的出路在哪裡?於是我們從歷史與現實中尋找答案:英國工人歷史、國際工合、李順達互助組、南塘合作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先將人們團結起來,從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在《勞動價值》、《勞動權益》兩單元中又具體學習了適合新工人的文化與價值觀。基於以上認識,又學習了《合作社經濟》、《鄉村建設》兩單元,即具體的實踐與探索。

在工大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只有團結才能使力量凝聚起來、認同團結文化是走向團結的前提。同時也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本該擁有的權益,我們應該去爭取這些權益。在學習過程中也面臨著兩個困難:1.週會之前視訊看不完,這時先聽聽週迴上大家對視訊內容的看法,然後等有了時間再補看、補發言;2.部分內容不理解(鄉建、女權),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沒參與過,從而覺得這些東西離自己挺遙遠的,所以感觸不大。對於這部分內容,如果以後有機會參與這些方面的活動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沒機會參與,那麼現在心裡至少有個印象,也不必深究。即使沒參與過,但我也能從視訊中感受到那種“行動起來”和“敢於嘗試”的精神。

在歷次週會中,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是《勞動權益》,在這次週會上大家都在感嘆書面上的法律與現實中法律的執行情況相差甚遠。夏認為“法律不公平”,薛說“按照法律上提出的要求在我們老家是找不到工作的”,耿更是認為“我們太無知”。在現實勞資生活中,資方肆意違法,勞方不懂法,執法部門執法不力,從而形成了資方對勞方的強權,更可恨的是勞方逐漸將資方的強權合理化。這節課使我認識到:權益是要通過鬥爭來爭取的,如果將強權合理化,那麼我們將失去更多的權益。同時認識到了我們很無知,這主要源於我們身邊的強權事件處處可見,以至於我們將強權習慣化,為擺脫這種無知,我們必須擺脫周圍環境,多向外界學習(比如,學習勞動法),並樹立一種人人平等的觀念。

工大作為一個知識傳播平臺將知識傳播給大家,並且大多數人很認同這種價值觀。但工大並不大,想要真正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就需要更大的知識文化宣傳。同時“團結經濟”在中國作為一種新生經濟模式,知曉率低,想要被社會認同,首要任務就是通過宣傳,從而讓社會認同“團結經濟”。所以將工大所學到的知識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團結經濟就是對工大所學知識最大的應用。

具體變化:在工大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遠遠強於個人的力量。我以前做事的風格是“我行我素”,原因:1.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很難用語言去說服別人;2.想通過過激的行為影響大家,從而讓大家記住“我們是可以反抗的”。但結果是:1.即使維權成功也只是個人的成功;2.把自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從而脫離了群眾。在工大的學習中,我感覺到了“團結”與“宣傳”的力量,所以我必須摒棄以往“一意孤行”的思想,首先和大家團結起來,然後找機會去宣傳自己的見解。但缺乏表達能力依然是我無法克服的弱點,這讓我很頭疼。

我並不比別人有什麼高的見解,我只是想嘗試著反抗一下身邊不合理的規則,但大家都懂:挑戰是要受傷的,在心裡面忍一忍只會失去一點利益,但不會受大的傷害。通過工大的學習,見識了各個領域及各個年齡段的人,明白了鬥爭不一定非是“針尖對麥芒”的形式,自己太幼稚了,還得多多學習。

今天請假了,可以靜下心來回復你的問題,在醫院下班後總是覺得無事可做,心裡很慌,同學們部分去複習考研,部分拿手機看各種娛樂節目,我總覺得這兩個群體都不屬於我,於是就自個兒出去轉一轉、抽抽菸,也沒心思看視訊,所以視訊都是利用週六週日看的。

畢業總結 | 我在北大這四年

// 1 //

我的大學四年

我無意在此向你們傳授“大學該怎樣過”的所謂經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也因不同人的選擇不同才多姿多彩。

我只希望把自己所經歷的記錄下來,包括從中我獲得的一點點思考。你可以對照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方向。但凡有讀者說:哦可能是有一點點啟發吧,那足以令我非常高興了。

1. 大一

剛剛走出高中的第一年,進入大學,一切都很新奇。因為學業上與高中相比,被強迫學習的部分減少,感到壓力小了許多,終於可以不被老師逼迫學習了,立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學習之外,還參加了辯論賽並很幸運地加入了辯論隊。毫不遲疑地說:這是我大學四年收穫最大,獲得幸福感最多的組織。(關於辯論隊寫過一篇專門的文章:聊天 | 快畢業了,一定要有一篇關於辯論隊)

跟很多同學一樣進了學生會。沒想要什麼title,只是跟著部長打雜,認識了不少小夥伴,一起吃飯唱歌也很開心。此外也參加了雜七雜八不少活動還有社團組織,認識了我的男朋友。

總之大一算是把高中時候沒玩過的統統玩了一遍。適應很快,成績也不錯,交了很多新朋友,是我大學裡最快樂的一年。

2. 大二

大二課業緊張了一些,開始修經濟雙學位。除了辯論隊,其他社團和學生組織基本都退掉了。這時候聽到見到一些“優秀的出路”,希望對著師兄師姐的樣子複製在自己身上。做了詳細的計劃提高英文,刷GPA,參加比賽,找實習,出國交換等等,就像一個遊戲攻略一樣,偏離一點都不行。

大二算是對大一的否定,很功利而且急於求成的一年,但最後也算實現自己的目標了。

3. 大三

大三上學期一邊實習一邊上課,頭一次在外所實習,倍感珍惜。因為實習,翹掉了一整學期的專業課,所以最後成績很一般。

大三下學期去交換,算是大學生活真正“吃苦”的開始。自己一個人住,異國文化,很難適應。上課聽不懂,被種族歧視,不會做飯,暴飲暴食,暑期實習找不到,異國戀跟男朋友相互不理解而吵架,對自己產生全面懷疑。

很多人一入大學便受到打擊,我的轉折點是在大三,從一個不可一世的小姑娘變得無所適從,開始自我否定到極致的狀態。

4. 大四

暑期實習結束一番思考後,決定還是要申請出國讀書,同時還要上之前沒上的課,此外開始試著寫自己的個人公眾號。

交換帶來的後遺症在大四並沒有好轉。申請文書寫不出來,推送寫不出來急到大哭。男朋友找工作,為了他去香港還是留北京哭鬧多次,沒有結果。成績當然是慘不忍睹了。情緒崩潰後,一點小事都覺得天要塌了,好幾次想著“死了算了”。實在撐不下去的時候,爸媽來學校,我爸給我講了自己生意上的事,起起落落直到現在。

聽後我獲得了一種平靜感。終於聽從朋友的建議去看了醫生,醫生開了抗抑鬱的藥,吃了三個月,總算是不想死了。

抑鬱症狀好轉之後,下學期認真反思了自己曾經做過的種種事情,心態平和包容了許多,看到了不少之前沒看到的事情,對周圍的人也友善多了。申請到了獎學金,很高興自己減輕了家裡的負擔。

男朋友最後留在了北京,我們還沒分手,現在幾乎不吵架了。

// 2 //

關於痛苦和打擊

1. 對自己的失望

這兩年受打擊的事還是少寫為好,寫多了大家看了也添堵。學習上的太令人難過了,說個稍微有點好玩的吧。

那是我在國外,自己住覺得孤單,想學習新食譜,要用烤箱。結果由於操作不當,碗在烤箱裡炸了(還嚇了我一跳),裡面食物流出來被烤糊了,產生了很多煙。我把烤箱門開啟,濃煙溢位來,瞬間樓裡的煙霧報警器就響了。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煙霧報警器是這麼刺耳的。於是整棟樓的同學以為著火了,全部都跑下樓去了。我聽著大家跑下樓,又不知道怎麼關掉聲音,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

類似的事兒還很多。曾經以為的“不靠譜”、“腦殘”、“不努力”、“笨”的行為,通通都發生在我身上了。當初我怎樣judge別人,如今別人就如何judge我。

但我還記得當時我爸來看我,是怎麼說我的:

“這就不行了?你覺得自己壓力太大,讀書讀不下去,工作太累,那都是為你自己的前途,或是應付老闆。有本事你去創個業,全公司幾十口人等著你發工資養家餬口,而你卻拿不出錢來的時候,再來跟我談什麼叫壓力大。”

我知道他自己就常是這樣的狀態,無法想象這種情況他怎麼能睡得著。然而他卻很坦然說:“人生就是起起落落,保持身體健康慢慢來。”末了他還特自戀地說:“你已經很不錯,僅次於我了。”

所以我就想,這些都不算什麼,別被嚇退了;但又不能小覷這些事,畢竟我經歷的還太少。

2. 與自己和解

其實所謂痛苦的時光,就是一個對自己不斷失望,價值觀被不斷解構的過程。我以為的不再是我以為的,我引以為傲的也不再值得讓我驕傲。這個過程持續一年之久,甚至加重發展成抑鬱傾向。

直到我終於走出來,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但前段時間,我為了寫這篇推送而重新翻看了我大一到大四的日記。我發現幾乎不認識大一大二時候的我了。那時候的我,心比天高,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認為“奮鬥賺錢”是第一目的,看什麼都不順眼,一聽到與自己相左的意見就翻白眼。就是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討人厭的小女孩。

而就因為自己經歷了這段過程,自己也吃過苦了,也被罵過了,也被誤解過了。這時候才知道他人的生活並非我們看上去那樣,不該僅憑三言兩語就貼上標籤;也知道親人和朋友比金錢重要得多;因為沒錢過,也就知道節儉;因為見到更多不一樣的人,才不隨大流地去獨立思考。

可以說,那樣一段經歷,讓我真正鮮活起來成為一個生命開始思考:什麼是重要的,什麼不是,我該相信什麼,不該信什麼——才逐漸開啟一個認知自我的過程。

所以至今,我很感激我經歷過這樣一段時光,儘管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我因此看得更明白,在變成我認同的樣子。

3. 為什麼是我

我還埋怨過,為什麼人家都順順利利讀完大學,我還要經歷這麼多事?為什麼人家都積極樂觀向上,只有我得了抑鬱症?為什麼同樣是交換,人家就可以讀完正常回來,我卻心態急轉直下?

但現在我想,每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不同,受到觸動的“點”和方式也不一樣。有些人的成長,是一步一步慢慢上來的;但有的人的成長,就要經歷劇變的陣痛。如果對著當初的我說“心態平和,多關心身邊的人”,我也不會聽,沒準還覺得“干擾我奮鬥”。非要自己吃虧受罪了,才能明白過來。這個過程,或早或晚,躲得過七年級躲不過十五。

但直到現在我反而非常感激有這一段看似“很偏”的路徑。今後再遇到更困難的事情,也會平心靜氣,擁有坦然面對的勇氣。

// 3 //

學習的價值

上面說了很多,其實都是我自己瞎折騰作出來的。當初哭天搶地,現在看看也沒啥。不過下面的部分,是非常深刻的領會。

1. 實習與學習

我知道好多同學,包括我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自己將來能不能找到好(賺錢)的工作。學習呢,就是一紙成績單。為了成績漂亮,要選給分高的水課,跟助教套近乎,練習“考高分技巧”。至於真正學到什麼,那誰在乎啊。

但其實從我的實習經歷中看,漂亮的成績單只是開始,真正在工作中能否做好,還是要看你本身的專業硬實力的。而不是簡歷上實習經歷一大堆,面試表現對答如流,為人處世八面玲瓏,就“優秀”了,真正關鍵的還是本身的專業能力。

2. 無用之學的作用

還記得有老師課上說:“北京搞法律的人啊,一撥是北大的,另一撥是X大的,但向上到高層,好像還是北大的多,為什麼呢?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可能因為北大的學生,思考了不少理論,學了很多無用之學。”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老師為了讓大家對他的理論課提起興趣而哄騙大家的。

但其實也沒錯。剛入行的工作,積累的更多是零散的碎片化知識。但想真正理解一樣東西,必須要把它們放在大局框架中思考。而那些理論性的框架,恰恰是從讀書和上課中來得最有效率。它們剛開始可能看上去沒用,但卻能在你今後日子裡,給予你無形的指導與影響。

3. 最後一課

這學期期末時候,有門課我去交作業。本想交上作業就回去複習,但看到老師還有那麼多同學,心想:這是我在學校最後的幾節課了,等畢業了,再也沒機會聽這麼好的老師講課了。於是我又留下來了。可是當我坐在教室,發現因為之前自己沒有好好預習,又曠了好幾節課,老師講的內容我已經聽不懂了。

當時坐在教室,有種終於後悔卻無力迴天的感覺,挺難受的。

如果說大學真有什麼遺憾,我遺憾的不是“沒有減肥成功變漂亮”,而是沒有珍惜這樣的學習條件和機會,也沒真正理解和學習到老師的思想,更別提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了。

// 4 //

關於相貌和身材

跟很多女生一樣,我想要變美變好看是大一就想要做的事。為此節食,瘋狂運動,節食一段又暴飲暴食,買一大堆衣服化妝品,看各種“教你變漂亮”的文章。使勁折騰自己,可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看”。

我有個藝術生朋友,讀傳媒院校,身邊美女很多,卻對我說:“你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看,你只是把別人用來打扮的時間用在別的上面了,你明明有那麼多值得你驕傲的事情。”

如今,我很感謝他那樣對我說。

有時候我們覺得整個社會都在要求你“漂亮”。很多人說,你性格好,漂亮,會說話,跟大家相處愉快,別人喜歡你,很重要。是的,這很重要,這可以讓你在一開始獲得更多的機會。

但更關鍵的是,你的腦子裡有沒有貨,你是不是真的有思想和實力,這才是你保持後勁的基礎和本錢。

“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這句話很膚淺,也挺不負責任的。不知道誰先提的,沒準是一個跟你我一樣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把自己失敗的原因片面歸結在這上面。可能剛開始是看臉的,但越往後,臉是最不重要的。“你美你任性”,“我漂亮所以你要對我好”,真的不是。

當然不是不修邊幅不注意儀態,得體就夠了。達到七八十分,不讓外貌成為自己的減分項,就可以了。

最後,長得漂亮會獲得一些小便宜是真的。男生幫你拎行李啊,給你佔座啊,對你微笑啊,餐廳老闆給你折扣啊。這些都是小恩小惠,有了挺好,沒有也無所謂的。有人說,因為自己變美了,感覺世界對自己都變了,那隻能是因為:你的世界太小了。

最後的我終於不再減肥,也不再熱衷於買衣服了。但因為我清淡健康的生活習慣,反而還比之前更fit也更精神了。

內容太多,篇幅有限,所以分了上下兩篇。以上是上篇,關於壓力和打擊、彎路,以及什麼能夠帶你走的更遠。下篇會寫寫關於自我、選擇與教育,都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不要被我的思維綁架了。

我本想寫一個煽情一些的,最好是你們一看完都抑制不住淚流滿面的那種,後來發現這實在不是我的風格。我是那種生病了去上班,還要化化妝不讓大家發現我病了的型別。大家的生活已經夠糟心了,就不要再在我這裡添堵了。

總之,大學四年這些事,我的鋒芒被磨掉了許多,也有點知道天高地厚了。今時今日的我是什麼人?一個22歲剛畢業的本科生而已,成就都談不上,普通得沒法再普通。我對自己的期望,只是以後每天醒來,都深感“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每天能進步一點點就行了。

面對還在讀大學或即將要入學的你們,我想自己走了這麼些彎路,要不要也給一些“做什麼不做什麼”的建議,避免你們重蹈我的覆轍。但想來想去,為什麼呢?沒必要的。

所有你以為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其實都是你變成熟變完整的必經之路。

所以,做你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並不斷反思與對照,逐步修正自己的行為,一點點畫出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