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總結>工作總結精選>

淺析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工作總結精選 閱讀(2.5W)

村級集體經濟曾在我國農村發揮過重要作用,九十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營經濟的不斷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悄然離開歷史舞臺,而近幾年來,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一個帶著普遍性的問題越來越引人關注,這就是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強,“空殼村”問題日漸突出。在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基層組織運轉難、公益事業建設難、村級債務化解難、社會保障兌現難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織,直接關係到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關係到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從一定意義上講,發展壯大村級經濟集體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因此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再次推上歷史舞臺,結合縣情,筆者試就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本原則、主要模式、工作重點進行初探。

淺析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一、遵循四個基本原則

應該說,村集體經濟這個概念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在過去幾十年裡,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下,村級集體經濟有過如火如荼的輝煌歷史,也有過衰落的低谷時期,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縱觀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歷程,我認為當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絕不能重蹈覆轍,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保證村級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要積極穩妥,找準自身的優勢,依託自身的優勢,把握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切入點。當前,要堅持做到有條件的地方先發展,條件不足的地方循序發展,不同特點、不同基礎的地方,探索不同的發展路子。城鎮和城郊結合的村子,基礎很好、區位優勢明顯可以通過興辦工業企業、發展二、三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山區和純農業的村,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結構,通過發展農、林、牧、副特色產業來壯大集體經濟,有條件的村還可以綜合開發“四荒”資源,採取多種投資形式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總之,各村可以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絕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盲目跟風”。

(二)統籌發展的原則。在這裡統籌發展主要是指堅持強村與富民相協調的原則,要把“強村富民”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點來抓。強村和富民是村級經濟的有機整體,相輔相成,如果離開了富民,強村就失去了根基;如果沒有強大的村級集體經濟,也就不能實現共奔小康的目標,因此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要堅決克服強村與富民兩者偏離的傾向,既不能靠侵犯群眾的利益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也不能隨意加大村級集體經濟非生產性支出,消耗積累資金,損害村級集體經濟,兩者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改革創新的原則。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改變過去那種政企不分的作法,要與時俱進,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多種實現形式和多樣化的發展路子,轉變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機制和增長方式。積極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原則,逐步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的現代產權制度,實現開放式經營,積極推進大範圍、寬領域的資產重組,優化集體資源配置。

(四)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發展村集體經濟,我們決不能走過去那種短歷時、高消耗、低效益的路子,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堅持走高能低耗,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後勁。

二、探討四種發展模式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地區的特點,探索不同的發展路子,結合我縣的實際,筆者認為有以下四種模式可以探討。

(一)資源開發型。資源開發,即遵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原則,立足資源求發展,充分利用村裡的礦產、水利、旅遊等資源優勢,建立村級所有、經營形式多樣的經濟實體,積極發展水產養殖、礦產開發等特色產業,增加村集體經濟經營收入,把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我縣主要有以下幾種資源可供開發利用。

一是開發礦產資源。對本村內有煤、矽、鈣石等礦產資源的,可以依法組建法人公司,合理開採礦產資源,增加村級經濟收入。我縣屈原鎮長江村就是典型事例,該村從1984年開辦村辦煤礦,累計上交稅金40多萬元,村集體資產總額達1000多萬元,2005年該村集體企業實現產值250萬元。該村通過開採煤炭資源,村級積累日益豐厚,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並在全縣率先享受村民醫療保險,不僅村的實力強了,老百姓也富了。

二是水利資源。水利資源利用在我縣主要是指開發小型水電站,小型水電站雖然近年來在一定範圍內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但對於有條件的村來講,開發小水電無疑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條有效途徑。茅坪鎮陳家壩村按照“民營參股、集體控股”的原則,投資興建寶塔河水電站,合理利用流域資源,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是旅遊資源。旅遊資源的開發是一個投資較大的發展專案,僅靠村級自身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做大做強,因此可以採取合資合股等多種合作方式。有條件的村要利用旅遊景區的輻射作用,圍繞景區發展第三產業,這也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可選路徑。我縣茅坪鎮四溪村依託四溪風景區,投資興建的旅遊產品一條街就是一個成功的實踐。

(二)租賃經營型。即適應經濟成分和經濟主體多元化的新形勢,盤活集體存量資產,實現滾動發展,將集體閒置的土地、林場、果園、房地產等集體資產以股份合作、使用權有償轉讓等形式,積極實施專案開發,興辦各類集體經營專案,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一是租賃閒置的校舍、村委會場所。農村行政體制改革以後,合村並組,撤點並校,有相當一部分校舍、村委會目前閒置,每年還需要一定的經費來管理和修繕這些設施。有條件的村可以按照科學利用的原則,對這些閒置的場所進行租賃,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

二是租賃礦產資源。我縣許多村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由村級直接經營管理,也可以租賃經營,收取承包費用。郭家壩鎮廟埡村把本村的鐵礦資源租賃給個體戶經營,每年按每噸礦3元的標準上交租金,該礦每年產量達2.7萬噸,僅此一項就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多元。

三是租賃“四荒”資源。我縣高山和半高山地區的村,“四荒”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有大量閒置的土地、荒山荒坡,可以按照政策,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這些資源租賃經營,發展高山蔬菜、藥材等經濟作物。

(三)主導產業帶動型。即與農村產業經營相結合,圍繞實施農村“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帶動示範作用。在培植主導產業的基礎上,拉長產業政策,實現農業的多次增值,村級可以在科技貯藏、加工、銷售等環節上發揮集體經濟的優勢,幫助農戶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事情,通過有償服務的形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而實現富民強村的目標。

一是開展營銷服務。營銷組織是農業產業化中聯著農戶和市場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在當前農村營銷組織已經不斷髮育並壯大,但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序的加快,農民需要一支完善、規範、專業的營銷隊伍,可以發揮村級組織的優勢,研究由村來組建營銷隊伍,為農戶提供專業服務,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二是興辦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的關鍵,產業化搞得好的村可以圍繞主導產業興辦龍頭企業,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我縣郭家壩鎮廟埡村投資200多萬元興辦了村級養豬場,年出欄生豬3000頭,年銷售收入200多萬元,為村級集體經濟注入了活力。

(四)區位優勢開發型。即依託村自身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如利用港口、工業園區等優勢,大力發展港口經濟、園區經濟。

一是發展港口經濟。我縣的部分村緊鄰港口,區位優勢較明顯,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興辦航運碼頭、興辦第三產業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宜昌市猇亭區紅港村利用緊靠長江這一優勢,採取入股、合資等形式辦起了一個航運碼頭,為稅費改革後增加村級經濟實力探索了一條新路子。我縣茅坪鎮的銀杏沱村也是緊靠長江,區位優勢明顯,同樣可以探索這條路徑。

二是發展園區經濟。我縣九里工業園區開發以後,相繼有森達、維維、華強等多家知名工業企業到此落戶,九里村作為工業園區的所在地,可以積極探索圍繞經濟園區,配套發展資訊物流、飲食商貿等相關產業,以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三、抓好四個工作重點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解決當前農村基層組織“有心成事,無錢辦事”的矛盾,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援,重點要從提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制定發展規劃、營造發展環境上下功夫。

(一)提高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思想認識。黨委、政府要切實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來抓緊抓實。要建立領導幹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幫扶責任制,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黨政領導政績的考核內容,縣對鄉鎮、鄉鎮對村,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制,並確定一批集體經濟薄弱村,從班子建設、發展規劃、人才、資金、專案等方面結對幫扶,由縣鄉選派幹部到薄弱村任職,指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相關職能部門要緊密配合,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供有效服務,認真解決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二)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實踐證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離不開一個好的村級班子,要切實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把願意為群眾辦事、符合黨員條件的農村致富能人吸收到基層黨組織中來,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建立村幹部定期培訓制度,重點抓好思想政治培訓、政策法規培訓、經營管理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村幹部帶領農民發展集體經濟的本領。改善村級領導班子的年齡、文化、知識結構,提高村幹部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管理能力,把村級領導班子建成帶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堅強集體。

(三)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縣鄉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指導村制定具體的發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選準發展路子。要認真分析每一個村的發展條件,把扶持的重點放在集體經濟發展薄弱村上,按先易後難的順序加快集體經濟發展。規劃中要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突出特色和優勢,力爭經過3-5年,逐步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建立起村級穩定的收入來源。

(四)營造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一是政策環境,全縣各級各部門要重視和關注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出臺支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系列優惠政策,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投入機制、激勵機制和分配機制。二是輿論環境,要採取各種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加大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宣傳力度。認真總結實踐中群眾創造的豐富經驗,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意義,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明確發展的途徑和措施辦法。大力表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總結推廣先進典型經驗,營造有利於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