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總結>工作總結精選>

畜牧業工作總結4篇大綱

工作總結精選 閱讀(1.73W)
本文目錄2017畜牧業工作總結畜牧業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畜牧業個人述職報告(工作總結)畜牧業年終/年度工作總結

縣“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工作總結

畜牧業工作總結4篇大綱

XX年,我縣為貫徹省委、省政府“後勁在畜”戰略部署,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畜牧業的客觀要求,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按照省農業廳的統一部署,積極行動,結合“千名畜牧科技人員入戶行動”,多措並舉,全面貫徹實施了“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畜牧業生產方式明顯轉變,取得了實效,現總結如下:

一、 主要成效

1、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生產水平提高

通過實施“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畜牧業的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XX年雖然遭受全國部分省份發生生豬高熱病、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影響,但畜牧業產值達6.8 億元,肉類總產量`6.74萬噸,牛奶產量920噸,豬、牛、禽出欄量預計達30萬頭、2.23萬頭、2820萬隻(其中僅**黃雞就出籠可達2100萬隻),豬、牛、禽存欄21萬頭、2.23萬頭、970萬隻,羊、兔等特種養殖數量增加,為明年的畜牧業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2、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通過狠抓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畜牧業內部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大了良種補帖力度, 加強了畜禽良種標準化。我縣是養禽大縣,**黃雞產業已成為我縣僅次糧食產為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產值超過3億元,常年從業人員在1萬人以上,**黃雞在**黃雞原種場的帶動下,形成了由原種場提供優質種苗→擴繁場提供優質種蛋→孵化廠生產優質商品雞苗的良種繁育體系,**黃雞原種場存籠種雞達到10000只,全縣現有**黃雞擴繁場43個,存籠種雞達18萬隻,建有3個二級生豬良種場,存欄種豬1200頭。

3、規模化飼養成形,養殖小區發展迅速,通過重點發展生態畜牧小區養殖,引導畜禽養殖戶向生態畜牧小區轉移,畜牧生產方式有了新的突破,由傳統的一戶一家單一的養殖方式已經改變向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發展,建設了一批生豬、**黃雞養殖標準化生態畜牧小區建設示範區,規模養豬數量已超過散養數量,**黃雞飼養基本實現了規模化,全縣現有養殖小區28個,其中**黃雞養殖小區22個,生豬養殖小區6個。走出一條以生態養殖小區發展帶動農戶發展新路子。

4、畜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均得到提高

通過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今年我縣的未出現一起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黃雞”獲得證明性商標註冊,**黃雞梅江禾鐮逕養殖小區、竹笮雄武亭養殖小區獲得江西省“無公害畜禽生產基地”認證,成功實施了“農業標準化生產**黃雞實施區(國家級)專案” ,**黃雞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大有提高。

5、產業化經營邁上新臺階

通過組織培育產業化經營,我縣已有**黃雞產業合作社、梅江生豬飼養協會、會同生豬飼養協會等合作經濟組織5個,僅**黃雞產業合作社就下分三個協會,會員就達500多戶。建立了省級龍頭企業“**山鳳凰禽業有限責任公司” ,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整個**黃雞產業發展,產業化經營管理效益明顯。

二、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分級負責,狠抓落實。一是結合實際,認真組織調研製定《**縣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實施方案》;二是成工作領導小組和畜牧獸醫技術服務專家組,召開了“**縣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動員大會,三是藉助各種媒介大力開展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宣傳工作,四是把科技培訓作為實施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工作的切入點,層層抓培訓提高科技貢獻率,組織編寫了《**縣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工作指導手冊》、《**黃雞科學管理飼養技術》等資料,五是建立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管理辦法;

2、結合實施的良種補貼工作,狠抓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我縣將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向專業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畜牧業轉變的關鍵環節來抓。積極開展品種改良,大力推廣生豬三元雜交,尤其是**黃雞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從原種場到擴繁場到孵化房,層層把好關,進行不斷的選育、提純。並給予良種補貼,共發放良種補貼56萬元。為保護“**黃雞”這一優質地方名雞品種資源,總投資150萬元的國債資金“**黃雞原種場改擴建專案”正在順利實施中。

3、推行畜禽標準化、集約化、規範化生產。

推行畜禽標準化、集約化、規範化生產,對促進畜牧業現代化管理和現代化技術有機結合,加速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著重抓好“**黃雞”標準化建設,根據**黃雞的特點,結合國家農業標準化養殖示範專案的實施,積極探索養殖小區建設和發展模式,我縣制定了《**黃雞品種標準》、《**黃雞肉雞生產技術規程》等一系列標準,從品種、飼料、獸藥、環境等各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採取了“公司十農戶”、“基地十農戶”的經營模式,統一規劃用地,統一設計標準,統一畜禽品種,統一疫病防治,統一規劃生產,制定嚴格的小區管理制度,規範養殖方式,建立生態養殖小區,嚴格按照《無公害畜禽養殖標準》組織生產,推行標準化生產,“**黃雞”國家級品種標準正在制定中。

4、發展畜產品深加工,引導產業化經營。我們用產業化的思路謀劃和指導畜牧業發展。積極扶持畜牧業龍頭企業,促進畜產品深加工發展。分別從資金、開通綠色通道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措施,支援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安排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50萬元重點扶持**黃雞合作社。並進一步規範產業化經營行為,建立龍頭企業和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與原料基地、規模養殖場(戶)簽訂生豬購銷合同,並優先給予扶持。還積極培育各類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統一開放的大市場聯絡起來,進行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營銷和統一服務,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快養殖方式向現代化轉變。

5、全面開展技術推廣服務,切實轉變畜牧業服務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投入科技化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必然要求。我們結合“千名畜牧科技人員進場入戶行動”、全面推廣畜牧業相關技術和資訊服務,提高養殖水平,切實降本增效,提高農民畜牧業收入,採取上下聯動、一對一對接的方式,根據養殖場戶實際需求,為其提供各種養殖和疫病防治等先進實用技術以及市場、政策法規等資訊服務,為養殖戶提供了系列化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真正將技術、資訊直接送到養殖者手中。並積極組織合作社(協會)、龍頭企業等開展技術培訓,共開展相關培訓班1

2個,到班培訓人員達XX多人次,發放相關資料8000多份。開通免費熱線諮詢電話,努力服務畜牧業,為養殖戶排憂解難,深受廣大養殖戶喜愛。

6、加強了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及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是我縣畜牧業增長生產方式轉變行動的重要工作。我們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狠抓各項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實,基本控制了禽流感,口蹄疫,豬瘟、豬鏈球菌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同時加大了畜產品安全監管,開展了“瘦肉精”、 獸藥殘留監測、飼料質量等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推廣“防監結合,綜合整治”經驗,將畜產品安全監管與動物防防疫、檢疫緊密結合,建立畜產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加強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無公害、綠色畜產品認證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縣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傳統分散的小生產仍居一定比例,畜牧科技水平仍有差距;二是畜產品加工,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三是對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四是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示範引導,對轉變生產方式的內涵和形式缺乏全面瞭解。總體上講,我縣還處於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起步階段,今後要進一步加快畜牧來生產方式轉變,發展現代畜牧業。

四、下一步工作

一要加強領導著力落實畜牧業生產增長方式轉變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抓好良種繁育、良種補貼、動物防疫、畜產品加工等工作;二要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生產方式轉變。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力度,為發展規模養殖,轉變養殖方式提供優惠政策,增加對養殖方式轉變的投入;三要開展試點,探索路子,示範引導。積極開展現代畜牧業發展試點工作,在取得經驗後逐步推廣,擴大實施範圍。

**縣畜牧獸醫局

XX年12月8日

畜牧業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2017畜牧業工作總結(2) | 返回目錄

今年以來,我中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全區的畜牧獸醫工作者密切配合下,緊緊圍繞全年工作任務及目標,以農民增收為目的,不斷調整養殖業結構,改善養殖生產環境,對畜牧工作狠抓落實,勤政務實,認真執法,搞好服務,迅速開展災後畜牧業生產抗災復產工作,把凍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較好地完成了奧運會開幕前後動物防疫工作,確保我區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了我區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

一、基本情況

據預測,全區出欄生豬38.6萬頭,同比增長5.7%,存欄18.2萬頭,同比增長15.93%;出欄家禽XX萬隻,同比增長2.85%,其中雞1450萬隻,鴨280萬隻,鵝210萬隻,白鴿65萬隻,存欄家禽452萬隻,同比下降24.7%,其中雞392萬隻,鴨32萬隻,鵝18萬隻,白鴿10萬隻;肉類總產量達到5.305萬噸,同比增長12.9%。

雖然今年我區畜牧業受到年初的凍災、飼料漲價及下半年大豬價格下降影響,但全區畜牧業生產持續發展,家禽存欄、出欄小幅增長,家禽生產受疫情影響不大,年中生豬補欄正常,存欄量恢復,生豬存欄水平已經基本回復正常。我區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1.62億元,同比下降6%。

二、主要工作回顧

(一)、全力抓好抗凍救災工作。今年初持續寒冷陰雨天氣影響,家禽抵抗力普遍下降,防疫形勢嚴峻。我中心精心組織,落實責任,紮實工作,訊速開展災後畜牧業生產抗災復產工作,把凍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中心把抗凍救災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續兩次召開救災抗災緊急工作會議,對抗災救災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同時,我中心及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組成2個工作組,會同各鎮(街)畜牧獸醫工作人員,深入四個鎮(街道)指導抗災救災、核查災情、慰問受災養殖場(戶)。 加強技術指導,落實各項措施,積極應對。加強受災的畜禽圈舍損毀的防風編織布、棚舍等生產設施的加固修復,提高畜禽圈舍的抗寒保暖效能,為畜禽正常生長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強化災後動物疫病防控,防止災後疫病流行。針對災後容易造成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多種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我中心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雨雪冰凍災害後動物防疫工作的緊急通知》(農明[]17號)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加大災後動物疫病防控力度,重點加強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等疫病的緊急免疫注射工作,禽只重點加強禽流感疫病的免疫注射,防止災後重大動物疫病發生,保障我區畜牧業健康發展。

(二)、確保奧運會期間畜產品質量安全。為確保奧運會期間畜產品質量安全,我中心及早部署,精心組織,科學防控,採取多項措施全面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是成立奧運期間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整個工作有領導,有計劃,有措施。二是組織開展動物防疫監督專項整治檢查工作行動,督促屠宰場、動物產品加工及冷藏倉庫、規模飼養場戶全面落實防控和消毒措施,重點檢查規模養殖場,讓其與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簽訂《動物防疫責任書》,承諾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明確動物防疫責任,認真履行動物防疫義務,自覺配合動物防疫機構的檢查、監測和管理;要求畜禽養殖場建立涉及養殖全過程的養殖檔案,填寫好《佛山市畜禽養殖和免疫檔案》,確保畜禽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三是嚴格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對已實施強制免疫並經檢疫的動物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重點抓好全區4個畜禽屠宰場的屠宰檢疫工作,強化進場牲畜憑免疫耳標、產地檢疫證明、運載工具消毒證明等入場待宰索證登記制度,有效地杜絕染疫動物及其產品上市流通,確保不讓重大動物疫情傳入和傳播,保證畜牧業生產安全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四是加強我區涉奧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管,督促相關企業樹立安全意識,嚴格自律措施,並落實了兩名動物防疫監管責任人,嚴加巡查和監管。五是加強對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效果的檢測工作和補免工作,確保免疫密度和效果。六是嚴格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值班制度,責任到人,實行24小時值班。

(三)、迎接省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範年考核工作榮獲好評。9月22日-23日,省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考核組對我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範年”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考核。考核組聽取了我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範年”活動開展情況彙報;查閱了我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執法體系建設、執法隊伍建設、執法制度完善及行為規範、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監管、動物衛生監督證章標誌管理及動物衛生監督綜合執法能力建設情況等方面的材料,實地檢查了荷城肉聯廠和楊和鎮動物防疫檢疫站、屠宰場。檢查結束後,考核組進行了座談反饋意見,對我區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範年”活動開展情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我區領導重視、部署得當、措施有力、成效顯著,區鎮各項工作全部到位,各種資料、制度、方案、記錄、裝置齊全,尤其是生豬的產地檢疫以及屠宰檢疫監管到位,這在全省範圍內都是走在了前列。最後,檢查組要求我區要發揚成績,繼續加大動物防疫工作力度,不斷完善工作制度,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為迎接全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範年考核工作做好準備。

(四)、開展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根據農業部《關於貫徹實施<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的通知》(農醫發[XX]8號)檔案精神,為全面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我中心成立了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併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規範新耳標各項使用制度、程式,明確相關單位的職責,以明城鎮夏少珍豬場為開展二維碼標識試點單位。試點工作遵循“統一部署、操作規範、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總結經驗”的基本要求,通過對高明區夏少珍豬場開展二維碼標識試點工作的推進,實現我區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過渡期內紙介質資料與電子檔案並存,生產原始記錄與牲畜隨身資料一致的目標,摸索出畜禽養殖標識及疫病可追溯制度實施過程的實際經驗。10月前,對試點工作進行前期驗收;在12月中進行全面總結。市農業局畜牧獸醫科、市動物防疫監督所監督和指導夏少珍豬場二維碼標識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區農業局、動物防疫監督所負責制訂、組織和實施試點工作方案;明城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移動智慧識讀器的管理,二維碼標識的發放、資料稽核、資料錄入和傳輸等具體工作;夏少珍豬場負責有關資料的採集和報送,及時將有關情況嚮明城鎮農業服務中心和高明區農業局報告。試點工作過程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溝通反映,我中心會同各級參與部門協調解決,不斷摸索出實際操作經驗。試點工作對我區二維碼標識推廣實施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五)、以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為重點,狠抓動物防疫工作。

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我區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區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工作,始終貫徹 “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工作方針,堅持預防為主,紮實開展了以預防接種為主的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對豬口蹄疫、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實行常年免疫和及時補針相結合,免疫密度達到100%,確保我區清淨無疫的態勢。

1、做好防疫物資貯備、發放

我畜牧中心採購了足量的疫苗和消毒藥,保證了免疫注射、畜禽欄舍及周圍環境消毒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據統計,今年共組織發放禽流感疫苗1482萬ml,豬口蹄疫濃縮苗89.8萬ml,豬口蹄疫合成肽苗15.8萬ml,牛亞洲ⅰ疫苗1.3萬ml,豬瘟90.7萬頭份,豬瘟脾淋苗4.7萬頭份,豬藍耳疫苗24萬ml,消毒藥物31噸。

2、全力抓好畜禽免疫預防接種

我區推行畜禽常年免疫結合冬季集中免疫的做法,制定畜禽免疫程式實行常年免疫,耕牛、家禽散養戶實行冬季集中免疫。對散養的豬隻,由各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站)的獸醫人員進行免疫接種。而對於規模養殖場,我中心堅持開展巡查,對轄區記憶體欄500羽以上的養禽和存欄生豬1000頭以上的養豬場進行普查登記,不斷更新轄區內家禽養殖場的詳細情況,記錄好養殖場地址,聯絡電話,存欄數量,種苗來源,免疫情況,疫情病史等資料。我中心的工作人員對規模場進行監督檢查,對存欄應免未免疫的禽畜,督促場主免疫;對超過免疫保護期限或經監測抗體水平不及格的禽畜進行再免,提高抗體水平,確保免疫效果。據統計,今年免疫注射疫苗:豬口蹄疫疫苗56.8萬頭,豬瘟疫苗56.8萬頭,耕牛亞洲ⅰ疫苗0.4萬頭,家禽規模場禽流感疫苗2457萬羽份,家禽散養戶畜禽禽流感疫苗110569羽份,應免免疫率100%。由於抓好了重點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動物主要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區生豬、家禽的因病死亡率分別控制在3%和5%以下,均在省要求的控制範圍內。

3、加強疫情監測

今年我區抽樣送往佛山市農產品檢測中心檢驗樣品數量如下: 豬口蹄疫血清樣品960份、雞血清樣品1800份。送檢樣品其中豬口蹄疫、豬瘟抗體水平合格率達98%以上,禽流感、新城疫抗體水平合格率達95%以上。我中心實驗室還要自行對各個養殖場和交易市場進行監測抽檢,據統計,今年合共檢測豬血清500多份、家禽血清600多份。通過檢測,及時、準確掌握免疫情況,查漏補缺,對不合格的畜禽再次進行注射疫苗,提高抗體水平。

4、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

依照法律、法規,染疫動物及其排洩物、染疫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都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於畜禽飼養、屠宰、加工等環節中發現染疫病死畜禽及廢棄產品,我中心全依照法規的要求對現場進行消毒並將其收集到指定地點集中無害化處理,消滅疫源,防止疫病傳播與擴散。我中心的工作人員及各鎮(街道)的獸醫人員會不定期地巡查我區的河湧、山溝,如發現被丟棄的動物屍體,便立即組織人力進行打撈、清理,並進行無害化處理。據統計,今年以來我中心共無害化處理在屠宰場檢出的病(死)豬220頭,合共20多噸。為推進我區畜禽養殖健康發展,切實解決養殖過程中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問題,進一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公共衛生安全,根據《動物防疫法》和農業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要求我區所有規模養殖場都必須建有動物養殖無害化處理設施。具體要求如下:一是建動物化屍井,選擇建在遠離畜禽圈舍、道路、水源和畜禽放牧區。化屍井為圓柱形,混凝土結構,直徑1米以上,井深3米以上,井底及井壁四周作防水處理,預留井口並加蓋密封。進行處理時,在每次投入動物屍體後,應加燒鹼覆蓋。化屍井在使用時為防止漏臭氣,蓋好井蓋後必須用粘泥漿密封口蓋縫隙。二是配套高溫蒸煮裝置,要有相應高溫蒸煮裝置。

5、加強消毒滅原

實踐表明,實施大規模、大面積、高頻率的清潔消毒,對於控制動物疫病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要堅持實施日常的清潔消毒工作,特別是加強對防疫重點地區的消毒。據統計,今年以來共發放使用消毒藥物28噸。

6、完善應急機制

健全應急反應隊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我中心制訂了防疫工作,安排專人值班,值班人員保持24小時開手機,如有情況,立即向值班領導彙報。同時抽調中心、監督所及各鎮獸醫站動物防疫人員健全防疫應急反應隊伍,確保快速處理,防止疫情的傳播和擴散。

(六)、狠抓畜產品質量安全

1、開展奶牛專項檢查情況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汙染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根據農業部的緊急部署,我區農業、畜牧獸醫部門迅速成立專項檢查工作小組2個,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於9月16日開始,聯合各鎮(街道)農辦的畜牧獸醫人員,對全區奶牛養殖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至19日止,共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據檢查,我區只有楊和鎮清泰村有一養殖場飼養後備奶牛。9月17月下午,區畜牧中心會同楊和鎮農業服務中心對該場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檢查。該場現存欄黑白花後備奶牛10頭,從廣西購回已兩個月,均為懷孕母牛。該場在順德龍江有一存欄200頭的奶牛養殖場,主要從事鮮奶供應。據老闆介紹,在高明分場主要是從事未開產奶牛養殖,待母牛產仔後,便即轉移到順德龍江進行擠奶。據現場檢查,該場沒有任何擠奶設施裝置。我中心一直密切監管該奶牛場養殖情況,不時派人檢查,確保其安全生產。

2、迅速展開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自10月8日市農業局召開會議部署全市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以來,我區高度重視,成立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迅速行動,對轄區內的飼料生產企業、經營單位、奶牛養殖場展開拉網式檢查。從目前的檢查結果來看,我市尚未發現三聚氰胺流入飼料使用環節(養殖場)的情況。我中心會同區農業局領導在週末休息時間仍堅持帶隊對轄區10家飼料生產企業、10多家飼料經營企業、1家奶牛養殖場進行地毯式檢查,並對轄區內的10家飼料生產企業的所有蛋白飼料原料及部份產品進行了抽樣送檢。檢測結果均不含三聚氰胺。根據市農業局要求,從11月1日起,我區對轄區內所有飼料生產企業抽樣送檢佛山,每個企業每月抽檢2次,每次抽檢1-2個主要產品和原料,今年共送樣66 份。

3、常年組織開展“瘦肉精”等禁用藥品專項整治行動,保持打擊“瘦肉精”的高壓態勢。加強了對生豬生產環節進行檢測監督,對區內規模養豬場進行了“瘦肉精”殘留的抽樣檢測。據統計,今年共對300多個豬場抽取了600多個尿樣進行“瘦肉精”殘留檢測。今年共在屠宰環節沒收、銷燬“瘦肉精”陽性豬3批共10頭。在我們嚴格監管下,我區全年無發生因食用“瘦肉精”的動物產品而中毒的事件。

4、在進行防疫的同時,根據《動物防疫法》的規定,通過認真抓好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監督工作,對已實施強制免疫並經檢疫的動物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重點抓好全區4個畜禽屠宰場的屠宰檢疫工作,有效地杜絕了染疫動物及其產品上市流通,確保不讓重大動物疫情傳入和傳播。據初步統計,今年全區牲畜屠場檢疫共檢肉豬20萬頭,檢疫肉牛3000多頭,檢出病豬220頭,計20多噸,對檢出的病死牲畜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開展動物產地檢疫,屠宰場的屠宰檢疫,市場畜禽產品的檢疫等,有效地控制病(死)畜禽,不合格畜禽產品上市,有效地防止了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擴散,使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肉”,保障了市民的身體健康。

(七)、加強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工作

1、積極加強對獸藥的監管。我中心認真貫徹《農業部關於印發〈獸藥市場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農醫發[]9號)檔案要求,我區以規範獸藥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為重點,加強獸藥生產環節監管,抓好源頭治理。對轄區內的獸藥生產企業進行全面認真細緻的檢查。大力整頓和規範獸藥市場,今年以來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按方案要求,做到每季度檢查,平時不定期抽查,檢查獸藥經營門店300個(次),檢查面達到100%。農資打假共查處案件1宗,查獲銷燬假劣獸藥數量20多公斤,涉案貨值1萬多元,罰款2萬元。通過市場檢查和加大獸藥使用的規範管理,使全區獸藥市場保持秩序規範有序的局面,預防了畜產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全區獸藥安全使用,畜牧業健康發展進行奠定基礎。

2、加大獸藥使用領域的監管力度。通過重點查處規模養豬場(存欄1000頭以上)、種畜禽養殖場非法購買使用獸藥的行為,加強對獸藥使用的指導和服務,組織好對大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獸藥的使用情況進行重點監督檢查。今年組織對全區規模養殖場進行全面檢查,出動執法人員100多人次,共檢查規模養豬場1200多戶。通過對養殖場的用藥行為進行全面檢查監督,對其不定期地抽檢,並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責令其限期整改,保障畜產品的安全。通過市場檢查和加大獸藥使用的規範管理,使全區獸藥市場保持秩序規範有序的局面,預防了畜產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全區獸藥安全使用,畜牧業健康發展進行奠定基礎。

(八)、積極開展能繁母豬養殖保險工作。為了降低農戶養豬風險,調動廣大農戶的養豬積極性,保護能繁母豬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養殖戶抵禦重大病害、災害等風險能力,努力構建新型生豬產業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健全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穩定生豬市場供應,我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扶持生豬生產政策,出臺了《佛山市高明區政策效能繁母豬保險實施方案(試行)》(明府辦[XX年]362號),我中心從5月份開始,積極開展了對能繁母豬養殖保險工作,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高明支公司相互協調,積極配合,安排專人深入各鄉鎮規模養殖場和農戶家中,進行廣泛宣傳。為得到養殖場戶的理解和支援,中心領導多次親臨養殖場和養豬農戶家中,進行宣傳動員,使養殖場戶真正認識到開展能繁母豬保險的重要意義,切身體會到國家對養豬產業的關懷和重視,因而能夠積極參加能繁母豬保險。截止目前,共辦理能繁母豬保險4.2萬頭,能繁母豬賠款宗數共600多宗,豬隻600多頭,賠款金額60多萬元。

(九)做好我區能繁母豬飼養補貼資金髮放準備工作

根據粵農電[]149號《關於抓緊做好能繁母豬飼養補貼有關工作的通知》檔案精神,我中心迅速展開組織對區內能繁母豬的調查與登記造冊工作及收集帳戶工作。經核查,今年我區能繁母豬戶數為

4821戶,存欄量為52189頭。目前資金髮放工作正有序進行。

(九)大力宣傳推廣畜牧養殖防疫技術

針對動物防疫形勢,我中心採取多種形式,積極組織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疫病防治知識宣傳,積極指導養殖場戶進行科學防控、依法防控,切實提高廣大養殖者防控疫病的知識水平和意識。據統計,合共舉辦十期的畜禽養殖技術培訓班,各鎮(街道)畜牧獸醫站技術人員、規模養豬場戶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人次近1000多人次;我中心還參加有關單位舉辦科技下鄉6次;平時下鄉深入各養殖場,廣泛宣傳。以上活動合共派發有關宣傳資料XX0多份。

三、存在的問題

1、基層獸醫防疫人員少、經費不足,難以適應繁重的防疫任務。

2、動物防疫體制不完善。我區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檔案已出,但體制還未理順,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和質量。

3、動物防疫工作開展不平衡,存在疫情隱患,動物疫情形勢複雜,防疫壓力大。

四、工作思路

1、加強畜產品的安全監管,進一步開展“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藥品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在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藥品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產品安全。繼續開展獸藥市場整頓行動,加強獸藥經營環節的監督檢查,清繳非法獸藥產品。

2、進一步加強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工作,力爭不出現重大疫情。一是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抓好重大動物的防疫工作,加強消毒滅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點,確保畜禽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達100%,嚴防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二嚴把檢疫關,重點把好“五關”,即產地檢疫關、進場(點)檢疫關、宰前檢疫關、宰後檢疫關、市場監督檢查關,防止畜禽購銷中疫病的流入和病豬死禽進入市場;三是堅持實施衛生清潔和防疫消毒制度。

畜牧業個人述職報告(工作總結)2017畜牧業工作總結(3) | 返回目錄

三年來,本人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局領導班子成員的同力配合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和各項中心工作,充分發揮畜牧局職能部門自身優勢,始終把畜牧業結構調整作為工作的重點,帶領全域性幹部職工,與時俱進,開創性地開展工作,為全縣畜牧養殖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促進了全縣畜牧業向優質、高產、高效發展,使畜牧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園滿地完成了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三年來,我本人曾獲得國家農業部先進工作者,河南省人民政府先進個人。200x年獲縣招商引資先進工作者,多次被省、市業務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200x年xx縣被省畜牧局評為畜牧業大縣,我局被省畜牧局、省人事廳評為全省畜牧系統先進單位,xx縣被市政府評為畜牧業生產先進單位。現將三年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的思想體系武裝自己的頭腦,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按照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不斷深入地學習和參加縣委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自己的思想覺悟得到進一步提高,具有了明晰的政治鑑別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政治上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堅決執行縣委、縣政府所部署的重大戰略決策,求實苦幹,腳踏實地,為全縣畜牧業發展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工作。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人正派,以局工作為己任,團結局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盡職盡責,為促進全縣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自己較大的努力。

二、業務工作方面

為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我和局黨組及局領導班成員,帶領幹部職工,務實求新,努力工作,各項業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1、畜牧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據統計,200x年底,全縣豬、牛、羊、禽存欄分別為59萬頭、27.5萬頭、95萬隻和400萬隻,豬、牛、羊、禽出欄率分別為68萬頭、17萬頭、105萬隻和500萬隻,同比分別增長14.3%、8.3%、6.5%和16.1%;肉、蛋、奶產量分別達9萬噸、2.8萬噸和6.1萬噸;牧業產值達12億元;全縣各類養殖專業戶發展到11500戶;有養豬場83個;千隻以上規模的養雞場365個;不同規模的養羊場83個;養牛場32個;各類養殖專業村發展到135個。規模養殖畜禽數量和產品產量在全縣總數中的比例逐年增高。我縣建成了飼養規模為30萬隻雞的鴻鑫禽業養殖場,全縣萬隻以上規模養雞場(戶)有12個。全縣建立奶牛養殖小區16個,累計達到20個;新增養羊小區3個,累計達到6個;新增養肉牛小區2個,累計達到4個;新增養豬小區3個,累計達到5個,新增養禽小區4個,累計達到8個。

2、畜禽防疫工作:幾年來,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部署,縣畜牧局制訂了畜禽防疫工作意見,縣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動物防疫和產地檢疫工作的通知》,在全縣實行了動物免疫標識制度,免疫耳標佩帶率超過70%。開展了豬牛羊的“口蹄疫”和豬、雞“二瘟”的集中免疫工作。為把動物防疫工作抓緊抓好,縣畜牧局舉辦了三期鄉村防檢員培訓班,購買畜牧法律彙編1000本,印發有關法律宣傳資料2萬份。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鄉,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園滿地完成了市畜牧局下達的目標任務。每年經市局檢查驗收,豬、雞防疫密度都分別達到95%和90%,達到了部頒標準。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疫情測報網路,儲備有價值十幾萬元的防疫物資。由於我縣動物防疫工作成效顯著,市政府在我縣多次召開全市動物防疫工作現場會,年年被省、市畜牧局評為動物防疫工作先進單位。

3、畜禽改良工作:我們本著促進畜牧業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示範帶動、專案推進等得力措施,狠抓了畜牧業“種子工程”,強力推進波雜羊、肉雜牛和瘦肉型豬的雜交改良工作。使我縣的生豬、雞穩定發展,奶牛、肉雜牛、肉雜羊生產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我們大力推廣了豬、牛、羊的人工授精技術,進一步完成了家畜改良體系建設,今年新建家畜人工授精冷配點9個,累計達到68個。生豬良種覆蓋率達到95%,雞良種覆蓋率達90%,牛、羊良種改良率分別達到80%和73%。牛、豬的人工授精比例分別達到60%和20%,新增波雜羊32萬隻,肉雜牛5.6萬頭,瘦肉型豬20萬頭,新增社會效益近2.3億元。科迪奶牛場奶牛胚胎移植進展順利,胚胎移植繁殖奶牛332頭,加快了我縣高產奶牛發展的步伐。

4、畜禽檢疫工作: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杜絕畜禽傳染病源出入縣境,幾年來,我們加大了動檢執法力度,對動檢人員進行了法律法規系統培訓,全縣動檢人員深入到定點屠宰點和肉類市場第一線,嚴格把關,嚴格各類病害肉上市,對違犯《動物防疫法》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據統計,200x年全縣共檢疫活畜46萬頭,活禽80萬隻,肉類14000噸,皮張3000張,消毒運輸畜禽車輛2300多輛,查處加工銷售病死畜禽肉窩點5個,銷燬各類病害肉2500多公斤,全縣生豬定點屠宰率達100%,屠宰檢疫面達100%,動物及其產品檢疫率達100%,上市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持證率達100%。有效地控制了畜禽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動物檢疫工作多次被省、市畜牧局評為先進單位,很多兄弟縣、市來我縣學習。

5、以法治牧成效顯著:三年來,畜牧局畜牧執法大隊,加強了對全縣畜禽防疫、檢疫、種畜禽管理、飼料獸藥經營工作中違法案件的查處,保障了全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6、強化飼料、獸藥管理工作。為切實加強全縣飼料、獸藥市場的管理,搞好“瘦肉精”專項治理工作,我們每年都組織飼料市場大檢查,每月進行一次獸藥市場大檢查,加大查處假冒偽劣獸藥和違禁新增劑力度。按照上級要求,我們對飼料和畜產品中“瘦肉精”等違禁藥品進行了專項整治,經過我們的努力,淨化了飼料、獸藥經營市場,確保了畜產品的衛生安全,切實保護了養殖戶的利益。為了理順飼料獸藥經營秩序,保證了縣境 內所經營飼料、獸藥的安全性,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7、世行貸款肉牛專案工作:三年來,我們完成了世行肉牛貸款專案的實施工作,對專案進行了合理的調整。配合審計部門,結合專案

的實施,切實抓了玉米秸稈青貯、麥秸氨化工作,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每年全縣青貯秸稈達30萬噸,氨化秸稈達15萬噸。

三、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方面

1、招商引資:三年來,我們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內引外聯,申請專案,招商引資 ,為全縣的畜牧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引進資金達XX萬元,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

2、計劃生育:我局始終堅持“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的方針,把計劃生育列入全域性工作重中之重,對此項工作一把手負總責,並健全了機構,配備專人負責,常抓不懈,做到育齡婦女名單上牆,制度上牆,積極組織育齡婦女參加檢查,在計劃生育工作方面,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三年來,我局無計劃外生育,已婚育齡婦女參檢率達到100%。

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我局按照縣政法委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局黨組始終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初制定了綜合治理規劃,並與局二級機構簽訂了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局黨組做到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全域性綜合治理和安全保衛工作,二級機構一月一彙報,“四防”和不安定因素每季度一排查。多年來,畜牧局無重大事故發生,經縣綜治委考評,我局綜合治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達到標準。

在縣委的具體指導下,按照縣委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工作日程安排,組織全域性幹部職工積極參加。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對局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查詢,並根據查擺出的存在問題,制定了整改措施,理清了思想,改進了工作作風,進一步增強了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提高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四、加強自身和領導班子廉政建設方面

在自身廉潔方面做到了:不利用職權為個人謀私利;不拉山頭,不搞內耗;不利用公款進行營利性活動;不利用公款進行不必要的大吃大喝,揮霍浪費。對自己的要求是:凡影響黨的形象的事堅決不做,不利於工作開展的事堅決不做,不利於團結的事堅決不做。

在領導班子廉政建設方面,畜牧局黨組在完成主要工作的同時,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按時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自我解剖,把廉政建設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進行部置和檢查,努力做到歷行節約,辦事從儉,局領導班子能夠團結向上,廉潔奉公,充滿生機和戰鬥力,真正達到了局領導班子在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合力,步調上合協,感情上合心。

五、缺點與不足

1、對看不慣的人和事,好動情耍脾氣;2、蹲機關多,下鄉調研少;3、不愛講話,給領導彙報少。

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放思想,與世俱進,開拓創新,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加強學習,注重實踐,加倍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為我縣畜牧業生產多做出更大貢獻。

畜牧業年終/年度工作總結2017畜牧業工作總結(4) | 返回目錄

今年我區畜牧業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在區委、區政府和省、市畜牧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和我區“五大中心”戰略目標,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穩豬雞、上質量,增牛羊、擴規模,大力發展草食畜,突出發展奶牛業”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快了畜牧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強動物疫病防治、畜禽良種繁育、畜禽標準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加快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建設步伐,大力推進優勢畜產品區域佈局規劃工作程序,促進畜產品競爭力增強、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XX年全區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8165噸,同比去年增長14.85%,畜牧業新增純收入1256萬元,為農民提供總收入達到3.25億元,佔農業總收入的42%,農民人均牧業收入516元,同比去年468元增長了10.3%。

一、主要生產指標完成情況

預計全區肉類總產量16000噸,同比去年增長4.3%;蛋類總產量12165噸,同比去年上漲了24.5%;奶類總產量10000噸,同比去年增長23.2%。生豬存欄90000頭,同比下降3.2%,出欄155000頭,同比下降4.4%;雞存欄120萬隻,同比下降6.9%,出欄雞125萬隻,同比增長0.6%;羊存欄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欄110000只,同比增長17.5%;牛存欄14000頭,同比增長22.8%,其中奶牛存欄5600頭,同比增長30.6%。全區畜牧業專業化、產業化經營的規模養殖總量已達到全區養殖總量的65%以上。

二、畜牧業經濟執行情況及特點

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暴發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區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扭轉了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被動局面,為畜牧業生產的平穩執行奠定了基礎,超額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項任務目標。總體上看,畜產品產量增長,價格全面上升,效益明顯提高,全年畜牧業可實現穩定增長。

1、生豬產銷兩旺,市場價格看好。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仔豬價格的走勢與以往不同,一直處於較高水平,活豬價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豬價格21.5元/千克,豬肉價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價格已創歷史新高。價格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響,禽肉產品消費下降,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豬肉價格的上漲,以及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和仔豬短缺等。目前,農民養一頭商品豬可獲利250元,效益明顯高於往年,農民養豬的積極性較高。

2、家禽業恢復穩定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對我區家禽業生產的影響不大,隨著禽類產品價格的逐步回升,農民養雞的積極性有所提高,雞蛋價格已從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漲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雞價格從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漲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業發展勢頭強勁。奶牛養殖業繼續保持突飛猛進,成為畜牧業生產中增長最快的產業。目前,全區年底奶牛存欄已達5600頭,同比增長30.6%,受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奶牛飼養成本增加,經濟效益有所下降,目前農戶養一頭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產穩中漸升。今年以來,肉牛市場價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漲,同時隨著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在我區的實施,農民養肉牛的積極性很高,去年我區新建的肉牛小區今年開始大量補欄,肉牛存欄達8000餘頭,同比增長了18%,農民養一頭肉牛可獲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產平穩過渡。今年我區實行了禁牧政策,對我區養羊業產生了一定影響,羊飼養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對養羊業生產的影響比預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區積極扶持農民舍飼養羊,引導養羊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同時大力推廣新技術,依靠科技,提高了養羊業的經濟水平,據統計,舍飼養羊農民出售一隻羊可獲利70元左右。

三、採取的主要措施

今年我區畜牧業圍繞動物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建設和優勢區域佈局三大重點,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治禽流感為重點,抓了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今年年初我國部分地區暴發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區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制定的“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理”的工作方針,堅持預防為主,發揮疫苗優勢,提高防疫效果,同時採取積極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業的健康發展。經過一系列的措施,我區沒有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階段性勝利。今年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區動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投入了10萬元防治經費,購置了75萬頭份禽流感疫苗,3.5噸消毒液,150套防護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編織袋等,對我區重點防護區的雞群全部進行了免役,雞舍和交通要道進行了全面的消毒,確保了我區雞群和人民群眾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據省市按排,我們對轄區10個鄉鎮64個疫點村的28500只羊進行布病檢疫,檢出陽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進行了撲殺深埋處理,消除了傳染源;三是在繼續加大對口蹄疫強制免疫的同時,對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進行了強制免疫,免疫率達到了上級的要求,確保我區沒有發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力度。今年全區檢疫動物:豬84626頭、羊47250只、牛867頭、禽629300只、其它動物2479頭(只),動物產品:肉類7845噸、種蛋255萬枚、皮2400張、毛類50噸、奶類200噸。共檢出動物疫病8種:口蹄疫、羊布病、雞新城疫、豬瘟和豬丹毒,染疫動物7145頭(只),不合格動物產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理。

2、以發展奶牛業為重點,抓了畜牧業結構調整。

一是抓了畜禽結構調整,按照我區畜牧業發展總體思路,奶牛養殖業突飛猛進,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奶牛業作為我區的一大優勢產業,將成為我區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全區年底奶牛存欄已達5600頭,同比增長30.6%;二是抓了畜產品結構調整,通過抓龍頭企業建設,特別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了畜產品結構調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鮮奶達1800餘噸,民信屠宰廠年加工豬肉達5000餘噸;三是抓了種植結構的調整,以提高蛋白質和經濟效益產出率為重點,進一步加大了優質紫花苜蓿和青貯飼料專用玉米的推廣力度,以種植制度改革來推動畜牧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全區優質牧草種植保留面積已達6萬餘畝。

3、以示範小區建設為重點,抓了畜禽標準化規範生產。

我區養殖

小區(園區)在原有的基礎上,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小區數量增加。今年新建完工的小區(園區)6個,全區累計達60個,其中奶牛養殖小區8個,肉牛養殖小區10個,瘦肉型豬養殖小區20個,養雞小區6個,肉羊養殖小區5個,綜合養殖園區4個。新建成張慶鄉演武村第三養殖園、長凝鎮眾旺肉羊育肥場、烏金山西沛霖肉羊育肥場、東陽鎮逯村奶牛養殖小區、修文鎮陳侃村奶牛養殖小區、張慶鄉北胡喬村奶牛養殖小區;二是小區標準高。今年我區新建和續建的養殖小區標準都有所提高,養殖小區建設正在和標準化生產相結合。修文鎮陳侃村和張慶鄉北胡喬村兩個規模在500頭的奶牛示範小區,每個小區投資60萬元配備機械化擠奶站,購置國內先進的上海利拉伐魚骨式擠奶機14組,目前已正式投入生產,新建成了東陽鎮逯村規模為500頭的奶牛示範小區,明年完成擠奶站建設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每個奶牛養殖小區內舍飼間、草料間、運動場、青貯池都按統一標準建設,突出圍欄隔離,道路分設(奶牛專用道不與人車混行),集中擠奶,沼氣照明,小區內建立防疫室,專門有一名業務技術強的獸醫為小區服務,小區採用合作社的管理辦法,入區奶牛統一編號、登記造冊、建檔管理。長凝眾旺肉羊育肥場和西沛霖肉羊育肥場成為我區舍飼養羊的新典範、新亮點。我們在積極探索養殖小區建設和發展模式上,採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建設上統一規劃用地、統一設計標準、統一奶畜禽品種、統一疫病防治、統一規範生產,制定實施嚴格的小區管理制度,規範養殖方式,使養殖小區真正成為現代化的養殖基地。

4、以基層中心站建設為重點,抓了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建設。

組建畜牧獸醫中心站是深化基層畜牧獸醫體系改革的具體嘗試,根據省市要求,我區投入了15萬元配套資金,保證了今年我區烏金山、修文、北田、長凝四個中心站的建設任務的完成,新建面積650平方米,每站化驗室50平方米,配備了顯微鏡、冰櫃、超淨工作臺等診療裝置,以及電話、傳真機、電腦等通訊裝置,明年完成張慶中心站的建設。畜牧獸醫中心站建成後將使我區基層獸醫服務體系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將有利於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為今後養殖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以冷配中心建設為重點,抓了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畜禽良種是畜牧業發展的源頭和主導產業。今年我們把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作為我區畜牧業提檔升級、向專業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畜牧業轉變的關鍵環節。一是成立了區冷凍精液配種中心,張慶、修文、烏金山、莊子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冷配中心對全區18名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發放了上崗證,實行了統一供精、供液氮,規範了技術操作;二是引進優良品種,優化品種結構,推廣品種改良技術。列入我區畜產品優勢產區的鄉鎮,品種區域化優勢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肉羊優勢產區的烏金山、北田、莊子、長凝、東趙、什貼六個鄉鎮良種肉羊覆蓋率已達到60%以上,今年依託奇爾公司、長凝眾旺肉羊場和西沛霖肉羊場,對廣大農村開展羊的胚胎移植、人工授精服務,為我區市場提供良種肉羊500餘隻,人工授精1500餘隻。奶牛、禽蛋和瘦肉型豬優勢產區的郭家堡、張慶、修文、東陽四個鄉鎮良種覆蓋率已達到80%以上,我們把養殖小區(園區)作為推廣品種改良技術的載體,推廣奶牛胚胎移植30頭,推廣豬優良雜交組合,二、三元雜交豬和雙雜交豬已佔到全區的60%以上。

6、以世行貸款專案為重點,抓了畜牧業招商引資工作。

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自XX年實施以來,到今年年底,專案建設提款報帳已完成,共891萬元貸款發放到農戶手中,直接收益農戶469戶。專案戶數完成情況:養牛生產新增母牛戶209戶,育肥戶146戶,奶牛戶114戶;專案投資完成情況:新增母牛戶5672200元,其中利用世行貸款304200元,育肥戶6790560元,其中利用世行貸款2743680元,奶牛戶8440985元,其中利用世行貸款3124320元,養牛生產共完成投資20903745元,利用世行貸款共計891萬元,縣站完成投資117924元,鄉站鄉站完成投資273000元。專案區完成情況:七鄉(鎮)28個村,其中莊子6村112戶、張慶3村36戶、郭家堡7村142戶、修文4村100戶、東陽4村55戶、什貼2村7戶、北田2村17戶。專案區牛發展情況:母牛1045頭、育肥牛1451頭,奶牛473頭。為了保證該專案的順利實施,我們加強了專案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國家、省世行專案辦共對我區世行專案進行了兩次大檢查,三月份進行世行專案採購後審檢查,四月份進行世行專案檢查,對我區世行專案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在我區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加大了我區畜牧業招商引資力度,我們積極爭取國家農業部、省市財政及業務部門的支援,大力引進畜牧業推廣專案,今年,我區被農業部列為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建設專案,此專案爭取到國家資金80萬元。

7、以創立名牌為重點,抓了龍頭企業建設。

畜產品走向市場,被消費者接受,需要有多方面的效應支援,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效應就是名牌效應,所以創立畜產品名牌就成為一個地方、一個企業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對現有的榆次品牌:“博瑞”乳品、“鯤鵬”飼料、“亨通”飼料和“澤榆”豬肉予以積極扶持,一方面是培育全市乃至全省的飼料產業龍頭企業。目前,我區有生產規模較大飼料加工企業10個,全區年產各種飼料達10萬餘噸,到XX年底產量將達50萬噸,屆時,我區不但發展成一個飼料生產的集散地,還將成為一個飼料原料生產的重要基地。二是培育各種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如“博瑞”乳品有限公司,我們通過大力宣傳,擴大其市場知名度,積極爭取專案,改進生產裝置,擴大奶源基地規模,進一步增強了其品牌效應。目前“博瑞”乳品和“鯤鵬”飼料已經申請綠色產品認證,而且“博瑞”乳品已經通過了ISO9001:XX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創立精品名牌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8、狠抓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幫助農民增收。

今年我們圍繞職能創新,轉變作風,深入實際,推廣技術,搞好服務。一是分析養殖形勢,提供資訊服務,搞好科學引導;二是組織科技下鄉12次,培訓養牛、養羊、青貯技術16次,培訓5000餘人次,印發技術資料2萬餘份,其中種草技術資料5000份,青貯秸杆技術資料5000份,動物防疫宣傳資料XX份,養牛培訓手冊1000本;三是推廣了EM發酵秸稈等畜牧業實用技術,幅射面超過60%,全區共

推廣利用EM發酵液2噸,同時積極參與全國胚胎移植高新技術在我區的推廣;四是現場指導人工種草和秸杆科學加工利用,全區今年完成人工種草8000畝,秸稈青貯氨化完成10萬噸。

9、狠抓機關建設,使機關工作出現人心思上、爭先創優的新局面。

今年我們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認真地開展了“三項治理”和“整頓機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等工作,進一步加強了領導班子建設,靠領導班子成員的優良思想和工作作風,影響和帶動機關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機關財務管理、車輛定點維修和加油、定點接待等制度,使機關各項工作更趨於規範化、制度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進一步加強機關學習,強化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工作。正是有全域性上下廣大幹部職工的無私工作,不僅保證了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而且使區畜牧局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目前存在的問題

1、基層畜牧業執法體系不健全,基層畜牧工作和動物檢疫人員缺少。我區10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在編人員只有17名,每個站平均不到2人,對貫徹“兩法三條例”特別是防疫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大難度。動物檢疫人員不足,對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2、龍頭加工企業少且規模偏小,名牌產品少,對畜牧業的帶動力不足。

3、動物疫病控制體系不健全,動物疫病檢測裝置簡陋,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特別是市場資訊服務嚴重滯後,民營流通體系不健全,難以實現生產與市場的有效接軌。

4、當前的動物疫病形勢仍然嚴峻,禽流感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國時有發生的其它疫情,將對我區畜牧業發展產生威脅和不利的影響。

5、品種結構不盡合理,品種改良參差不齊。食草型牛羊發展相對滯後於食糧型豬雞;豬、雞、奶牛良種化程度較高,肉牛、肉羊良種化程度較低。

6、養殖小區(園區)管理滯後,標準化生產製度不健全,缺乏動物防疫、治療、配種等方面的技術人才,以及糞便等排洩物對養殖小區(園區)產生威脅和不利的影響。

五、2005年工作要點

根據省、市要求以及區委區政府關於重點扶持奶牛業發展的一系列部署,XX年全區畜牧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以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為目的,以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和畜禽標準化生產為重點,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加強動物防疫為保障,大力推進畜產品區域佈局規劃程序,促進全區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主要發展目標是:到XX年底,全區肉類總產量要達到17000噸,禽蛋總產量要達到13000噸,奶類總產量要達到13000噸,奶牛存欄達到8000頭,畜牧業收入3.5億元,佔全區農業總收入的45%,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到600元。畜牧業專業化、產業化經營的規模養殖總量力爭達到全區養殖總量的70%以上。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力爭不出現重大動物疫情。一是堅持不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布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力爭不出現大的疫情;二是加大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工作,重點抓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做到出欄必檢、有宰必檢;三是建立疫情監測網路體系,在區畜牧局防治站建立疫情測報站,在5個畜牧獸醫中心站建立5個鄉鎮疫情測報點,形成完整的動物疫情測報網路;四是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根據省、市要求,XX年我區重點建設張慶畜牧獸醫中心站,同時完善烏金山、修文、北田、長凝四個中心站配套設施,每站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化驗室50平方米,配備相應的儀器裝置。

2、大力推進畜產品區域佈局規劃工作程序。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及扶優扶強的非均衡發展戰略,XX年,我區優勢畜產品區域化生產將初步形成,比較優勢逐步顯現,要進一步加快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不斷髮展。

奶牛優勢產區:郭家堡、東陽新建兩了500頭的奶牛示範小區,同時新建兩了機械化擠奶站,張慶、修文新建兩個人工授精站,優勢產區內實施奶牛胚胎移植500頭,種植青貯玉米10000畝。

瘦肉型豬優勢產區:張慶、修文新建兩個人工授精點,擴建張慶郝村華利種豬擴繁場,為全區提供優質種豬500頭,張慶、修文新建兩個規模在3000頭以上的養豬小區。

禽蛋優勢產區:張慶演武要逐漸形成禽蛋交易市場,張慶新建規模為5萬隻以上的養雞小區,張慶、修文各新建兩戶萬隻以上的養雞大戶。

肉羊優勢產區:烏金山、長凝、北田新建3個人工授精站,烏金山、長凝新建兩個規模在1000只以上的肉羊育肥場。優勢產區的六個鄉鎮,每個鄉鎮新建規模在200只以上的養羊示範戶(場),每個鄉鎮實施羊胚胎移植50只、人工授精200只。

3、加快養殖小區建設步伐,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序。小區建設重點做到“五統、四通、兩化、一加強”,即“五統”:統一規劃用地、統一設計標準、統一畜禽品種、統一疫病防治、統一規範生產。“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訊。“兩化”:道路硬化、環境美化。“一加強”:加強小區管理。

4、強化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我區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提款報帳已完成,XX年的工作主要是專案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和專案農戶的後續建設(包括續貸和轉貸),以及部分農戶貸款資金本金、利息的回收。要逐步完善區鄉兩級專案服務管理體系,列入世行貸款發展養牛專案的鄉鎮,要加強專案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奶牛和肉牛的疫病防治、品種改良和社會化服務,保證專案順利實施,使專案初步見到實效。

5、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XX年我區要建立現代化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一是建立“原種場—擴繁場—商品種畜場”的畜禽良種繁育結構,二是建立“區冷配中心—鄉鎮冷配中心站—人工授精點”的畜禽品種改良網路,三是建立“區胚胎移植示範基地—胚胎移植場(點)”的胚胎移植網路,四是建立“區畜禽繁育改良站—鄉鎮中心站”的畜禽良種技術推廣體系。圍繞我區優勢畜產品區域佈局規劃,重點抓好良種肉羊、高產奶牛、優質商品瘦肉型豬的雜交改良技術推廣工作,同時把養殖小區(園區)作為推廣新技術的平臺,做到統一供種畜禽、統一改良品種、統一購置凍精、統一規範技術,加快牛羊胚胎移植生物技術的運用。

6、狠抓機關建設。一是認真抓好機關學習制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搞好團結,提高工作效率,明年我們將新建圖書閱覽室,以提高機關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二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畜牧業工作考核制度,對我區制定的發展目標、動物防疫、品種改良、牧草種植、工作總結等專案內容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