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工作總結>學習總結>

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總結2023(精選4篇)

學習總結 閱讀(1.86W)

資訊技術課程學習總結2023 篇1

在過去幾年的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我發現在資訊科技課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方法。作為一名國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門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門課,掌握這門課,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總結2023(精選4篇)

一、巧妙設計教學任務,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資訊科技教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於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組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後,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嚐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型別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資訊科技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通過這幾個身邊的小事情,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輕鬆地掌握了資訊的概念及資訊的載體,也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很重要,教師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從而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儘可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他們輕體鬆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有什麼問題才會及時地提出來,師生雙方才可以及時交流。教師應不斷地分析學生的感受,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握好度,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為學生創造輕鬆、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讓教師在和諧中詮釋教學,讓學生在和諧中建構知識,從而在學生心目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讓自己的課堂散發出靈性的光輝,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歡的感覺,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很多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還有待於我們去摸索,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力避傳統教育的缺陷,使資訊科技課成為親切易學的實用課程。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更要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資訊科技的普及作出應有的貢獻。

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總結2023 篇2

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資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如果不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教育和教學任務。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要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和開發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要適應工作需要首先應掌握現代媒體技術。如果只有現代教學媒體,教師不能很好的應用在教學中,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其作用,教師還應該具備優化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於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增強教師對工作的適應性。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具備在教學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算、推理以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應用教學媒體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

組織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應變機智,創造能力。

學習和掌握現代資訊科技,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資訊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由“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來。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是創造型人才。為達此目標,按照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和教材性質,建立各種現代教學方法體系,是當前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我們要充分認識現代資訊科技的這種巨大的作用,我們要提倡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為目的、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促進學生髮展為宗旨的教學技術應用觀。要本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挖掘和發揮傳統的各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同樣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在教學中都有用武之地。當然,每種教學手段也都有其侷限性和使用範圍,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網路資源的開發突破了傳統課程的狹隘性,在相當程度上突破了時空的侷限。網上充足的資訊可以使思路更開闊。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可以提供實踐和實驗的模擬情景和操作平臺,網路便捷的互動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放。所以,可以重複利用網路這一巨大的資訊載體,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內容重組。

教師可以通過網路使學生以獨特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獲得有關學習資料。所以說,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從而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和智慧。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為可能。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種網路資源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網路資源的建設,運用網路技術貢獻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成果,使之成為網路資源的一部分,與廣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路資源,從而增加和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經驗。

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總結2023 篇3

通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受益匪淺,下面談談我對這次為期兩個多月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點滴體會:

本次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很有關係,所以對我們這一些一線教師來說更有實用性。讓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學到了編寫教學設計方案、選擇教學用的媒體、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收集和處理、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成果等等。也促使我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特別是在學習內容方面,我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資訊資源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通過對案例的學習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提升了我的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

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不僅僅是一門課程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陳舊教育觀念更新和全新教育理念確立的過程。不僅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怎樣才能將技術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教學中,使之轉化為教學工具,以進一步吸引學生激勵學生,在拓展自己教學創造力的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我會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總結2023 篇4

今天培訓學習的內容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有關內容,通過學習讓我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瞭解了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對資訊科技的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

中央電教館館長王珠珠向我們講解了觀課和評課的基本原則和內容。使我瞭解了評課的五個原則:目標性原則;學生為中心原則;學生提高和發展原則;針對性原則和系統性原則。使自己增長了業務知識,知道了如何評價一節課的好壞,為今後的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提高了自身素質。

高利明教授向我們講解了三種模式教學應用的教學設計,使我們深入的瞭解了ASSURE模式的六個環節和設計原則。懂得了教學設計要滿足以下五個原則,學生的學習才是深刻的:1、當學習者介入到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時;2、當啟用已有知識作為基礎時;3、當向學習者展示新知識時;4、當學習者具體應用新知識時;5、當新知識整合到學習者實際生活中時。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遵照這些原則、針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設計,讓資訊科技真正的深入課堂教學中。

陳守常的“教學光碟播放課堂教學設計與應用”,讓我們瞭解了光碟的主要功能和光碟應用應注意的問題。使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恰當的應用光碟,使光碟發揮最大的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軟體的下載與安裝是一項實際運用較廣的專案,在這一學習版塊,我們學習了FLASHGET軟體的下載與安裝。通過學習使用,我逐漸瞭解了這個軟體的使用,使資訊科技學科更貼切的融入了我們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