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書信>檢討書>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通用6篇)

檢討書 閱讀(1.37W)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1

這篇文章的要求有兩個:一是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把感興趣或是不懂的地方畫下來,讀一讀,並和大家交流討論。完成第一個要求時,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解決生字詞。然後默讀課文,想想:從哪個自然段中讀懂了什麼?學生大部分能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且能從中確定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並能從文中找出概括主要內容的段落。但是,在這個環節有個很重要的內容沒有灌輸給學生。那就是教學生寫作方法,其實這個自然段在結構上來說是起到了總結的作用。可利用這個段落,提醒學生在今後的寫作時也用上這樣的寫法。閱讀課文,大多數時間都是讓學生自讀並從讀中感悟,而老師只是相機指導。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通用6篇)

在課堂上,我完全是個“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那群愛動腦,愛思考,愛質疑的學生們。他們通過自讀從文中獲得感悟,並能帶著自己的感情去讀相關句子或段。在讓學生體會太空種子“美妙的變化”這一塊時,需要老師很好地引導,需要老師本人先進入情境當中去。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較有感染力的朗讀很容易調起學生的積極性。不足的是:在這一塊讓學生讀得比較少,沒有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形式多樣的去讀,從而更好地體會“美妙”二字。太空種子的“神奇用途”學生找得很準確,且能有詞語概括。這部分學生理解得還不錯,“用武之地”這個詞,他們也能通過課文的內容來明白其意思。

課文不僅是要讓學生體會到太空種子的美妙與神奇,還要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課文的最後有幾句話是讚美科學家們的,因此讓學生帶著讚美之情的朗讀。課外拓展是一個小練筆“種子的自述”,先讓學生按照出示的小練筆在腦子裡想一想,再讓他們說給同桌聽,最後是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說一說。這個小練筆的設計不但使得課文中的內容得到了延伸,而且也讓學生得到了口頭訓練。這樣一來,也比較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在學中灌輸寫法,在學中培養能力。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2

在備課組的各位教師的幫助下,我不斷地修改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助。在星期三的教學活動中,我基本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效果良好,但其中也有許多問題值得我深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該怎樣上好這篇閱讀課文呢?首先,課文前的閱讀提示給我們指明瞭學習的方向,圍繞課文中的閱讀提示進行學習。其次,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然後,在分享感興趣的句子的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說明文所使用的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不足之處:首先,整節課過多重視了所預設的目標的完成,忽略了朗讀的重要性。學生讀的成分太少,以至於激情後不能迴歸文字,不能深層次的感悟課文字、詞、句的表達方式。例如:學生從豐富多彩的太空蔬菜、太空花卉圖片中感悟植物種子的神奇用途時,應適機引導學生朗讀有關段落,領悟文字的表達方式,讓他們對課文的領悟得到昇華。

其次,這是一篇略讀文章,應該把更多的自主權給學生。如果說精讀課文是學習,那麼略讀課文就是實踐。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自己概括主要內容,最後由教師歸納總結。在引導學生總結第三自然段的方法上,教學方法仍然是不太靈活,要在細節的把握上更加註重。

最後,就是在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部分,學生們的表現和我的預設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導致我在課堂上比較著急,因為我想引導他們把握好說明方法的學習。

總之,一節語文課的結束,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遺憾,讓我在反思中不斷進步,減少自己的遺憾,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3

教學內容的模糊性與隨意性一直是語文教學的突出問題。這一問題同樣表現在說明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說明文時,除了教一些說明方法,大量的時間就是教課文介紹的知識,把說明文教成了常識課。如教學《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在學生明白太空新品種具有“食用”、“藥用”、“美化”與“綠化”的作用後,教師拓展了大量的“太空芝麻”、“太空彩色保健小麥”與“太空櫻桃番茄”等課外資料,讓學生驚歎太空新品種神奇的“魔力”。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知識要點是說明文教學的一個目標,但絕不是重點目標。說明文教學是語文閱讀。語文閱讀重點要引導學生關注課文怎麼寫,而非寫什麼。因為“內容不可能離開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於形式而存在。”(王尚文語)“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對大多數人是一個祕密。”(歌德語)

所以,《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四、五自然段的教學,在學生明白太空新品種的作用後,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習體會作者怎樣說明這些作用,為什麼把作用分成兩個自然段來介紹,兩個自然段又是怎樣連線起來的表達形式上。即學習說明語言、說明方法與說明順序。這樣的說明文教學才是真正的語文閱讀。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4

本篇課文的教學激發了學生探究太空的慾望和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教學結束時適時地為學生提供參考的書目,引導學生閱讀選讀課文《人造發光植物》等文章,課外閱讀作業把學生引向了課外閱讀的公路上,讓學生課內的學習有了操練的地方。

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會了仿照課文的範例用說明的方法介紹事物,體會到課文的主題思想"科學創造奇蹟",並激發了探究太空世界的濃厚興趣,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但是整節課太過於人文訓練,忽略了朗讀的重要性。不能深層次的感悟課文字,詞,句的表達方式。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5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儘管是略讀課文,可我不敢大意,把課文默讀,朗讀很多遍,查閱大量的文字,圖片資料精心製作課件,從"太空蔬菜"到"太空花卉",儘可能多地窮盡太空種子研究的相關資料,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對於此文,作為教師的我尚且難以理解,更何況四年級的國小生

課前板書課文課題後,教師問你們看到飛船會想到什麼學生回答:我們會想到"神州七號"飛船,飛行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叔叔。我因勢利導說:除了飛行員叔叔,還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學生興致濃厚,開始自學。

學習課文時,從"魔力"一詞切入,展開教學。匯入課題後,通過朗讀課文中一段文字"20__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國成功進行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在神州五號飛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種子。"刺激學生的閱讀慾望。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適時匯出文中概括性的句子:"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麼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從此聚焦"魔力",讓學生通過默讀找出課文哪裡讓你感受到魔力,劃出相關的句子。通過句式:"我是'太空_______',經過人類的種植,我好像有了'魔力。'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導學生感受魔力,並在句式練習中體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研讀種子的"魔力",激發學生探究"誰是魔術師"的興趣,水到渠成地體會文中的主題思想"科學創造奇蹟"。整個教學過程緊扣"魔力"一詞,抓住重點,不讓略讀成為泛讀。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思 篇6

略讀課文《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第八組課文的最後一篇課文。課文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選育之後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在教學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令我最困惑的是一點:題目《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究竟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教學參考書說是“擬人”,但是在學生回答的時候,卻不少學生說了“比喻”,他們認為這是把植物的種子比作乘客。忽然,我也愣住了。想一想,其實學生說的也不無道理。

我們一直強調所謂擬人,就是賦予事物人的思想、動作、語言等等。但題目卻沒有顯示出相應的思想、動作、語言,如果硬說是“擬人”的話,確實與之前定下的判斷原則相矛盾。有老師也認為是“比喻”,他也這樣教給學生。但是,令我顧慮的,是教參······經過短暫的掙扎後,我決定還是跟隨教參的說法,勉強跟學生說這是“擬人”。我知道有不少認為是“比喻”的學生不服氣,但那種連我自己也說不清的情況下,只有跟著教學大綱走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裡,必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