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讀書心得體會>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通用13篇)

讀書心得體會 閱讀(2.2W)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1

巴爾扎克筆下的這個吝嗇鬼的確是個膽大的題材,這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不僅詮釋了人們被金錢主宰了一切,更深刻分析了資產階級是如何聚斂財富,地位和權力的過程。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通用13篇)

小說描寫了歐也妮其及身邊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首先是歐也妮的父親葛朗臺,他起初只是個普通的箍桶匠,識文斷字能寫會算,憑藉自己聰敏的頭腦,賄賂監管拍賣的人,後來又不斷鑽空子,並利用職權佔盡了便宜,趁著大革命掙得一大筆財產。正如巴爾扎克所描寫的,葛朗臺兼有老虎和巨莽的本領。於是他成了每個人欽佩和膜拜的物件。金錢成了葛朗臺的上帝,他活在世上的唯一意義就是賺錢,想盡一切辦法,賺取別人的土地,並費盡心思使其合法化。毫無疑問他的思想早已被金錢這一沉重的枷鎖束縛住了。在他眼裡錢比生命更重要,連妻子女兒都比不上一點小小的黃金。他對他的家人吝嗇至極,生活上窮苦簡陋,吃的是爛菜爛水果,用的是廉價蠟燭,肉禽也都是靠佃戶供給,連糖都捨不得買。他把錢藏得連家人對家裡究竟有多少財產都是一無所知。當歐也妮把自己全部的金幣給了堂弟後,葛朗臺毫不猶豫將她軟禁起來,只讓她吃清水面包。當妻子也因窮困一病不起時,葛朗臺因不願讓女兒繼承母親的遺產,又想方設法討好女兒,甚至在死前仍不忘緊緊盯著桌上的一堆黃金。他這一生雖積累了萬貫家財,最後仍是一無所有。金錢並沒能帶給他真正的財富和幸福,徒留下愚蠢,和空虛的內心。

而守著父親鉅額財產的歐也妮,無疑受到了眾人的追捧,那些唯利是圖,貪圖富貴,愛慕虛榮,幫葛朗臺放高利貸的法官和銀行家們對她大獻殷勤,熱烈追求。他們明爭暗鬥,卻都被葛朗臺老頭玩弄於股掌之中,被利用去釣大魚,到最後連克羅旭院長自私的願望和野心也落空了。這些人完全被貪慾所支配,在金錢的罪惡中深深地迷失了。

歐也妮的堂弟夏爾,是一個典型的受到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純真的歐也妮使他領略到了人性的美好。歐也妮為了資助夏爾將她全部的金幣偷偷送給他,可沒有想到,印度之行成了夏爾人生的轉折點。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他開始墮落,自私自利在他的心裡蔓延,他逐漸變成了一個追逐名利的掠奪者。他一心只想發財,為此不惜採取任何手段,買賣人口,放高利貸,走私漏稅,肆無忌憚,膽大妄為。他背信棄義,拋棄與歐也妮的感情,為了公爵家崇高的地位和誘人的錢財,娶公爵女兒為妻,以實現自己的野心,此時的歐也妮自然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金錢已經侵蝕到社會每個地方,不斷摧毀著人性與情感。

歐也妮似乎是這混沌世界裡唯一的光芒了,她對金錢既不看重也不輕視,從小就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對身邊的任何事都報以最善良、純真的心。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卻依然執著的生活著,不放棄她那強烈美好的感情,她的心只為高尚、溫馨的情感而跳動。她常做善事、生活簡樸,在一群利慾薰心的人中似是一朵的青蓮,出淤泥而不染。

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它並不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太多的渴求只能使人陷入深潭,無法自拔。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要支撐這些潛滋暗長的慾望,也許就會像葛朗臺那樣成為金錢的奴隸,讓真正的快樂無處生根。為根本是多餘的奢求疲於奔命,到頭來又能獲得什麼呢?最多隻能對錯過身邊的美好而悔恨不已。過多的慾望成了人們苦惱的原因,它壓抑著最基本的人性和良知。

一個人的期望越大,那麼他就可能失望的越多。更可悲的是,許多人被金錢、權力和名譽矇蔽住了雙眼,自己到最後都渾然不覺。盲目追求不需要的只會讓人忽視了真正的幸福,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中。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2

1、當一個人眼神清澈如水,額上還沒有一道皺痕的時候,縱使最無情的法官,最不輕信人的訟師,最難相與的債主,也不敢貿然斷定他的心已老於世故,工於計算。巴黎哲學的教訓,他從沒機會實地應用過,至此為止,他的美是美在沒有經驗。可是不知不覺之間,他血裡已經種下了自私自利的疫苗。

2、這一切使當晚的場面滑稽可笑到了令人悲嘆的程度。這不就是自古以來無處不演的最簡捷明快的一幕嗎?葛朗臺虛情假意,在兩家人中間竄來竄去,從中大獲餘利,因而成了這一幕的主戲和亮點。

3、在虔誠的氣氛中長大的少女,天真,純潔,一朝踏入了迷人的愛情世界,便覺得一切都是愛情了。她們倘徉於天國的光明中,而這光明是她們的心靈放射的,光輝所布,又照耀到她們的愛人。她們把胸中如火如荼的熱情點染愛人,把自己崇高的思想當做他們的。女人的錯誤,差不多老是因為相信善,或是相信真。

4、坦白的愛情自有它的預感,知道愛能生愛。幽居獨處的姑娘,居然偷偷跑進一個青年的屋子真是何等的大事!在愛情中間,有些思想有些行為,對某些心靈就等於神聖的婚約約嗎?

5、憐憫是女子勝過男子的德性之一,是她願意讓人家感覺到的唯一情感。

6、少女們純潔而單調的生活中,必有一個美妙的時間,陽光會流入她們的心坎,花會對她們說話,心的跳動會把熱烈的生機傳給頭腦,把意念融為一種渺茫的慾望;真是哀而不怨,樂而忘返的境界!兒童睜眼看到世界就笑,少女在大自然中發見感情就笑,像她兒時一樣的笑。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個戀愛物件,那麼戀愛不就是心的光明嗎?

7、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聖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已經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後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一下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8、灰暗的老式客廳內點著兩支蠟燭,雖然光線依舊暗淡,但洋溢著家庭的歡樂氣氛。娜儂紡車的吱吱聲伴隨著大家的陣陣歡聲笑語,惟有歐也妮及她母親嘴角的笑容發自內心。別人卑劣的行為卻引起了她倆如此大的興趣,被圍困在友好表示的包圍圈中的年輕女孩彷彿成了任人高價出售的小鳥,然而她卻全然不知道自己就是他們的犧牲品。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3

本書作者是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

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小說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臺 ---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臺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臺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裡,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臺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麵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說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臺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臺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歐也妮是這部小說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說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臺、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臺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說,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愛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同,超凡脫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著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裡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她作為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

夏爾-- 夏爾的人物性格是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從巴黎的一個花花公子逐漸變為一個無惡不作的冒險家和野心家。

當夏爾在小說中一登場時,他還是一個只有21歲的年輕人,因為從小家境優裕和父母寵愛,使他養成了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性格,但此時的他並不壞。他在聽說父親去世的訊息後所表現出來的悲傷是真實的。堂姐歐也妮對他的關心、照料和愛護,更是使他感受到了愛情的神聖和純潔。可以說,如果他一直與歐也妮在一起的話,是不會墮落的。

夏爾去海外經商,是他人生的轉折點。生活環境的變化,使夏爾原有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逐漸發跡從小埋下的自私自利的種子開始萌芽,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毫無廉恥心的掠奪者和高利者,一心只想發財,為此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夏爾的這種墮落髮展到極至就是背信棄義,拋棄和歐也妮的感情而去追求一個貴族的女兒,以實現自己追逐名利和往上爬的野心。

夏爾的墮落是整個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表明金錢已滲透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人際關係和情感領域。

葛朗臺太太--這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葛朗臺太太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生活十分儉樸。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對自己的丈夫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從不反抗。這種逆來順受的態度事實上不僅助長了葛朗臺的專制和吝嗇,也給自己和女兒歐也妮帶來了苦難。在現實世界中忍辱負重的葛朗臺太太把人武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那個虛無縹緲的天國之上。

德·蓬風庭長--歐也妮的追求者,相貌醜陋,卻自以為是。苦苦追求歐也妮,目的是獲取她的百萬家產。性情狡詐、吝嗇,送給歐也妮的禮物望遠是一束鮮花。雖然實現了娶歐也妮為妻的目的,但最後還是早早地去世,未能佔有她的財產,落得個可笑又可悲的下場。

拿儂-- 葛朗臺家的女傭人,勤勞肯幹,對主人忠心耿耿,心地善良、純樸,富有同情心,但是頭腦簡單無知。

克羅旭神甫-- 德·蓬風的叔叔,克羅旭黨的領導人物,老奸巨滑,工於心計,貪圖金錢,為人處事常常違背了一個神職人員的應盡職責。

公證人克羅旭-- 克羅旭神甫的兄弟,在德·蓬風追求歐也妮的過程中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他是葛朗臺放高利的幫凶,與其兄弟一樣老謀深算。

德·格拉桑先生-- 索漠城的銀行家,為葛朗臺所利用,替他管理公債等金融業務。此人頭腦簡單,愛慕虛榮,貪圖享樂。

同時葛朗臺有著守財奴的宗教信仰。在巴爾扎克筆下守財奴葛朗臺在彌留之際,給女兒歐也妮留下一句遺言:“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葛朗臺所說的“那邊”,無疑是指宗教世界--天國了。又是“天國”又是“交帳”,是虔誠的-,還是愛財的守財奴?

大凡一個虔誠的--,為了“萬能”的上帝和超出凡塵的“天堂”,可以禁錮人間七情六慾,甚至不惜以身殉教。但在葛朗臺的身上,卻絲毫找不到一點宗教徒篤信教義的影子,倒是能瞥見對金子貪婪的慾望燃遍周身的表現,在葛朗臺準備撬侄子查理託歐也妮保管的貴重梳妝匣上的金板時,往日一向溫順恬靜的女兒急得跪下向他乞求說:“看在聖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聖靈面上,看在你靈魂得救面上,你不要動它!……”歐也妮幻想以宗教的教義來打動父親,讓父親看在聖母面上,能體諒一下女兒對信物的感情。但葛朗臺對女兒的哀求無動於衷,金子的誘惑,使他情不自禁地對妻女露出絕無情義的醜態。葛朗臺是一個宗教徒,但宗教的教義究竟對他有什麼約束力呢?從這裡,不是可以窺見端倪了嗎?

所以說,葛朗臺在瀕臨死神擁抱之際,“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個在旁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舉動,而出自葛朗臺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對於宗教的教義沒半點興趣,即使在彌留之際,葛朗臺對黃金的痰盂與執著也絲毫沒有減弱,所以當神甫一出示“鍍金的十字架”時,這位“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變活了”,接下來就想攫取到手,--離開金子,他是死不瞑目呀!金子就是他最現實的上帝,是他全部信仰的寄託所在。

葛朗臺誠然不是虔誠地信奉宗教,但由於對金錢的貪慾,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後還能有一個超塵脫世的世界會收納他。在那裡,他可以繼續佔有黃燦燦的叫人“眼花繚亂”的金子,甚至能繼續不擇手段地去強取巧奪。只要我們認識了葛朗臺守財奴的本性,就不會為他對宗教褻瀆的舉動與“臨終遺言”著兩者間的矛盾而迷惑不解了。這時,-所宣揚的“天國”,恰恰符合葛朗臺的心意,因此,儘管他不願意為教義做出犧牲、有所懺悔,但又希望宗教的"天國"是的確有的。換句話說,在葛朗臺看來,宗教的存在,是由於他的需要。

說道底,這個貪婪成癖的守財奴心目中,宗教是無足輕重、徒有虛名的;金子倒是舉足輕重、至觀重要的。葛朗臺對宗教的不屑一顧,而對於宗教所宣揚的"天國"倒確信其有。這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變態心理,使我們即看到了葛朗臺至死不悟的守財奴靈魂,又看到了葛朗臺虛偽--宗教的存在,只是為了他的存在。

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4

葛朗臺是法國索漠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這座城市盛產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價很不壞。一七--年法國大革命時,葛朗臺已經是個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認得字,能寫會算,四十歲上娶了木板商的女兒為妻室;買下了區裡最好的葡萄園;他向革命軍承包葡萄酒,很撈了些錢。

拿破崙執政時期,他當上區長,還得到拿破崙頒發的榮譽團十字章。一八○六年,他又從丈母、外婆、外公處得到三筆遺產,成為州里“納稅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產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還有十三處分種田,一百二十七阿爾邦草原。他由原來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變為擁有一千七百萬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臺精明狡猾,他搞投機買賣,預計得“象天文學家一樣準確”;論起他的發財本領,“葛朗臺先生是隻老虎,是條巨蟒:他會躺在那裡,蹲在那裡,把俘虜打量半天再撲上去,張開血盆大口的錢袋,倒進大堆的金銀,然後安安寧寧的去睡覺,好象一條蛇吃飽了東西,不動聲色,冷靜非凡,什麼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交易時,他討價還價,裝口吃,把對方弄得暈頭轉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結果他讓別人吃虧了,自己討得了便宜。

由於吝嗇和愛財,葛朗臺在家庭生活中是個錙銖必較的人物。他指揮一切、命令一切,親自安排一天的伙食。連多用一塊糖,多點一根蠟燭也不許可。他的妻子象奴隸般的順從。為了省錢,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兒縫製。她們整天做著女紅,女兒已二十三歲了,葛朗臺根本還沒想到過要給她對親。家裡雜務由女僕拿儂包辦,她“象一條忠心的狗一樣保護主人的財產”。她身軀高大,象個擲彈兵,雄赳赳的臉上生滿了疣。

經常出入葛朗臺家門的客人有兩家六個人:公證人克羅旭一家(公證人、神甫克羅旭和他們的侄子特·篷風)和銀行家臺·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婦和他們的兒子阿道夫)。這兩家人上葛朗臺家來,目的是為了葛朗臺的獨生女兒歐也妮。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臺都看在眼裡。他知道他們為了金錢和賠嫁,才爭奪他的女兒。於是他將計就計,利用女兒作為釣餌來“釣魚”,以便從兩邊撈到好處。

葛朗臺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無錢償還債務,破產了。他準備自殺。臨死前,他打發兒子查理來投奔伯父。查理二十二歲,比歐也妮小一歲。他是個俊俏的後生和花花公子。他帶了“巴黎最漂亮的獵裝,最漂亮的獵槍,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帶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來到伯父家。

歐也妮自出生以來,沒有離開過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縫襪子,替父親補衣裳,在滿壁油膩的屋子裡討生活。家裡也難得來生客。初次見到這樣一位標緻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顛倒。她認為查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妙人兒”。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頭髮散出一陣陣的香氣。她儘量聞著、嗅著,覺得飄飄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羨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嬌嫩與清秀。查理的來到,使公證人和銀行家都憂心忡忡起來。他們擔心歐也妮會被堂兄弟查理奪去。

歐也妮高大健壯。她沒有一般人喜歡的那種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藝術家才會傾倒。她的“前額帶點兒男相,可是很清秀,象斐狄阿斯(希臘大雕刻家)的邱位元雕像。貞潔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靜、紅潤的臉上放著光彩,象一朵盛開的花。她對堂弟表現出異常的關心。她瞞著父親儘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並把自己的私蓄掏出來待客。葛朗臺卻不願意多花錢。他要女僕拿儂用烏鴉做湯招待侄子。拿儂說烏鴉是吃死人的。葛朗臺說:“我們便不吃死人了嗎?什麼叫遺產?”

葛朗臺從弟弟來信中,得悉弟弟破產了,把兒子託給他監護。然而,葛朗臺不願承擔什麼義務,更不願把查理這個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發到印度去。可是,當天夜裡,他又轉了個念頭,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譽。只是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個子兒,又博得了“有義氣的哥哥”的好名聲。

於是,葛朗臺有生以來舉行了第三次請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證人和銀行家兩家。因為有求於人,葛朗臺又裝口吃。他結結巴巴地說: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債務,不被宣告破產,但必須把債權證件抓在手裡。公證人克羅旭表示願意到巴黎去辦這件事,但來往旅費要葛朗臺出。銀行家則表示不要葛朗臺付旅費,他可以到巴黎去照辦。葛朗臺自然是贊同銀行家的主張,並且感到滿心喜悅。在銀行家上巴黎後的第三天,葛朗臺讓查理簽了一份放棄父親遺產繼承權的宣告書,然後要他填寫一份申請出國的護照,把他打發到印度去。

歐也妮偷看了查理寫給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對破產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堂弟作盤纏。查理回贈給他一個母親留給他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歐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來,查理也表示了同樣的決心。然後,他便啟程到印度去了。

葛朗臺每逢新年,都有把玩女兒積蓄的習慣。一八二○年新年到了,他見女兒的積蓄不翼而飛,便嚴加追問。歐也妮只好承認她把錢送給了堂弟。於是葛朗臺大發雷霆。他把女兒鎖在房裡,只給她麵包和冷水。無論誰來講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頑強、嚴酷、冰冷,象一座石頭。”為此,妻子被嚇病了。

公證人克羅旭以利害關係勸葛朗臺和女兒講和。他說,如果葛朗臺的妻子一旦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繼承母親的遺產,而他們夫婦的財產是從未分過的。葛朗臺害怕了,才把女兒放出來。

有一天,歐也妮母女正在欣賞查理贈送的首飾盒,恰好被葛朗臺撞見了。他看到首飾盒上的金子,眼睛裡發出亮光,把身子一縱,向首飾盒撲去,“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他把首飾盒抓在手裡,準備用刀子把金子挖下來。歐也妮急了,她聲稱如果父親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這把刀子自殺。父女爭執起來。直到葛朗臺的妻子暈過去,他才住手。此後,葛朗臺的妻子的病便一直沒有好過。一八二二年十月。這位可憐而懦弱的太太死了。葛朗臺通過公證人讓女兒簽署了一份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把全部家產總攬在手裡。

一八二七年,葛朗臺已經八十二歲了。他患了瘋癱症,不得不讓女兒瞭解財產管理的祕密。他不能走動,但坐在轉椅裡親自指揮女兒把一袋袋的錢祕密堆好。當女兒將儲金室的房門鑰匙交還他時,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裡,不時用手撫摸著。臨死前,他要女兒把黃金擺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著,好象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一般。他說:“這樣好叫我心裡暖和!”神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親吻,葛朗臺見到金子,便作出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它抓到手。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後他喚歐也妮前來,對她說:“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他死了。

歐也妮已三十歲了,還未嘗過人生的樂趣。葛朗臺死後,她變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單一人。對她來說財富並不是一種安慰,她需要的是溫暖和愛情。七年來,她一直盼望著查理歸來。她把他留給她的首飾盒,當作隨身的寶物。可是,他去後連個音訊也沒有。

查理在印度發了財。他從事人口販賣、放高利貸、偷稅走私,什麼都幹。只要能發財,他心狠手辣,貪婪到了極點。真不愧為葛朗臺的子孫!他和各種膚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乾二淨了。一八二七年,他帶著百萬家財,搭船返回法國。在船上,他認識了一個貴族特·奧勃裡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醜而嫁不出去的女兒(長得象只蜻蜓)。查理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訂了終身。他寫信給歐也妮,並寄還六千法郎的贈款,外帶二千法郎的利息。

歐也妮被查理無情的行為嚇呆了,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刺激。最後,她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初級裁判所所長特·篷風,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風只為了錢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錢給他,而情感上則讓她自由。幾年後,特·篷風當了法院院長。可是當他當選為索漠城議員的第八天,他死了。歐也妮三十三歲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萬法郎償清了叔父的債務,讓堂弟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處,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並“挾著一連串的善行義舉向天國前進”。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5

《歐也妮·葛朗臺》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臺 ---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臺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臺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裡,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臺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麵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說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臺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臺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歐也妮是這部小說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說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臺、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臺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說,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愛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同,超凡脫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著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裡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她作為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

夏爾-- 夏爾的人物性格是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從巴黎的一個花花公子逐漸變為一個無惡不作的冒險家和野心家。

當夏爾在小說中一登場時,他還是一個只有21歲的年輕人,因為從小家境優裕和父母寵愛,使他養成了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性格,但此時的他並不壞。他在聽說父親去世的訊息後所表現出來的悲傷是真實的。堂姐歐也妮對他的關心、照料和愛護,更是使他感受到了愛情的神聖和純潔。可以說,如果他一直與歐也妮在一起的話,是不會墮落的。

夏爾去海外經商,是他人生的轉折點。生活環境的變化,使夏爾原有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逐漸發跡從小埋下的自私自利的種子開始萌芽,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毫無廉恥心的掠奪者和高利貸者,一心只想發財,為此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夏爾的這種墮落髮展到極至就是背信棄義,拋棄和歐也妮的感情而去追求一個貴族的女兒,以實現自己追逐名利和往上爬的野心。

夏爾的墮落是整個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表明金錢已滲透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人際關係和情感領域。

葛朗臺太太--這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葛朗臺太太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生活十分儉樸。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對自己的丈夫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從不反抗。這種逆來順受的態度事實上不僅助長了葛朗臺的專制和吝嗇,也給自己和女兒歐也妮帶來了苦難。在現實世界中忍辱負重的葛朗臺太太把人武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那個虛無縹緲的天國之上。

德·蓬風庭長--歐也妮的追求者,相貌醜陋,卻自以為是。苦苦追求歐也妮,目的是獲取她的百萬家產。性情狡詐、吝嗇,送給歐也妮的禮物望遠是一束鮮花。雖然實現了娶歐也妮為妻的目的,但最後還是早早地去世,未能佔有她的財產,落得個可笑又可悲的下場。

拿儂-- 葛朗臺家的女傭人,勤勞肯幹,對主人忠心耿耿,心地善良、純樸,富有同情心,但是頭腦簡單無知。

克羅旭神甫-- 德·蓬風的叔叔,克羅旭黨的領導人物,老奸巨滑,工於心計,貪圖金錢,為人處事常常違背了一個神職人員的應盡職責。

公證人克羅旭-- 克羅旭神甫的兄弟,在德·蓬風追求歐也妮的過程中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他是葛朗臺放高利貸的幫凶,與其兄弟一樣老謀深算。

德·格拉桑先生-- 索漠城的銀行家,為葛朗臺所利用,替他管理公債等金融業務。此人頭腦簡單,愛慕虛榮,貪圖享樂。

同時葛朗臺有著守財奴的宗教信仰。在巴爾扎克筆下守財奴葛朗臺在彌留之際,給女兒歐也妮留下一句遺言:“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葛朗臺所說的“那邊”,無疑是指宗教世界--天國了。又是“天國”又是“交帳”,是虔誠的---,還是愛財的守財奴?

大凡一個虔誠的--,為了“萬能”的上帝和超出凡塵的“天堂”,可以禁錮人間七情六慾,甚至不惜以身殉教。但在葛朗臺的身上,卻絲毫找不到一點宗教徒篤信教義的影子,倒是能瞥見對金子貪婪的慾望燃遍周身的表現,在葛朗臺準備撬侄子查理託歐也妮保管的貴重梳妝匣上的金板時,往日一向溫順恬靜的女兒急得跪下向他乞求說:“看在聖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聖靈面上,看在你靈魂得救面上,你不要動它!……”歐也妮幻想以宗教的教義來打動父親,讓父親看在聖母面上,能體諒一下女兒對信物的感情。但葛朗臺對女兒的哀求無動於衷,金子的誘惑,使他情不自禁地對妻女露出絕無情義的醜態。葛朗臺是一個宗教徒,但宗教的教義究竟對他有什麼約束力呢?從這裡,不是可以窺見端倪了嗎?

所以說,葛朗臺在瀕臨死神擁抱之際,“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個在旁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舉動,而出自葛朗臺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對於宗教的教義沒半點興趣,即使在彌留之際,葛朗臺對黃金的痰盂與執著也絲毫沒有減弱,所以當神甫一出示“鍍金的十字架”時,這位“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變活了”,接下來就想攫取到手,--離開金子,他是死不瞑目呀!金子就是他最現實的上帝,是他全部信仰的寄託所在。

葛朗臺誠然不是虔誠地信奉宗教,但由於對金錢的貪慾,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後還能有一個超塵脫世的世界會收納他。在那裡,他可以繼續佔有黃燦燦的叫人“眼花繚亂”的金子,甚至能繼續不擇手段地去強取巧奪。只要我們認識了葛朗臺守財奴的本性,就不會為他對宗教褻瀆的舉動與“臨終遺言”著兩者間的矛盾而迷惑不解了。這時,-所宣揚的“天國”,恰恰符合葛朗臺的心意,因此,儘管他不願意為教義做出犧牲、有所懺悔,但又希望宗教的"天國"是的確有的。換句話說,在葛朗臺看來,宗教的存在,是由於他的需要。

說道底,這個貪婪成癖的守財奴心目中,宗教是無足輕重、徒有虛名的;金子倒是舉足輕重、至觀重要的。葛朗臺對宗教的不屑一顧,而對於宗教所宣揚的"天國"倒確信其有。這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變態心理,使我們即看到了葛朗臺至死不悟的守財奴靈魂,又看到了葛朗臺虛偽--宗教的存在,只是為了他的存在。

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6

年輕的歐也妮自幼生活再索漠城,對父親葛朗臺百依百順。葛朗臺刻薄吝嗇,靠囤集居奇,投機倒把成為當地首富,因而首人“尊敬”。索漠城有身份的人家紛紛巴結,欲娶歐也妮為妻。然而歐也妮卻愛上了來自巴黎的落難公子-堂兄查理,並把自己的積蓄送給其做盤纏。因而遭到葛朗臺的斥責和折磨,不久,袒護女兒的妻子也被葛朗臺虐待致死。葛朗臺再多年以後死去,歐也妮繼承遺產,此時歐也妮心愛的查理回到巴黎,但查理卻負了歐也妮,取公爵的女兒為妻,意圖謀取公爵的錢財,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時歐也妮的錢財是公爵錢財的20倍……後來歐也妮與商人的兒子結為連理,但歐也妮33歲就成了寡婦,可人們還尊稱她為“小姐”。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如查理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他們的野心就像膽汁,假如不受到制止,它就是一種令人奮發的液體,但一旦它受到制止,不能順利發展,他就會變得焦躁,充滿虛假。他們缺少愛心,虛心,專心,寬心,耐心,特別是誠心和清心,他們有的只是過分的信心,虛假的哄騙而已,沒有一絲道德。凡事包容,諸事忍讓,虛心為人,低調做事,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將心比心,廣結善緣,平靜心態,學會等待才是為人之道。

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起重視道德吧!不要在被金錢牽著鼻子走了!要知道道德比金錢更珍貴,更重要!!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7

最近我讀了《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知道一個人不能把錢看得那麼重要。

葛朗臺把金錢看作上帝,臨終時也沒有忘記讓女兒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為了錢他不擇手段,經常誘使別人上當而自己穩操勝券。他家財萬貫,但卻永遠不滿足。他視金錢如命,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剋扣妻子的費用不說,還讓女兒天天喝清水吃麵包。自己的弟弟破產,他卻在擔心自己的錢財。天啊!他是我看見過的最吝嗇的人!為了錢他可以不擇手段,為了錢他可以六親不認。他這樣愛錢,錢又給他帶來了什麼?大家不要學他,我們要做一個不貪婪,不吝嗇的人。不要為了錢六親不認,不擇手段,這樣是不好的。

俗話說“錢財乃身外之物”,我們不可以愛錢如命。錢,該用的時候就要用,這才是最好的。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8

她最終是嫁給了蓬豐庭長,可他沒多久就去世了,這就像一個笑話,從前有個人,他買彩票中了20萬,可後來就病了,看病花光了20萬元錢,等到花完20萬元後,他的病也就好了,這些人只是無福享受這些好處了。所以一個人不用太去追求物質上的東西,只要平平凡凡健健康康地過一輩子就行。

娜農,她勤勤懇懇幹了幾十年的活,書裡說:“她每天起的比雞還要早,晚上睡得比狗還遲。”儘管如此,她也沒有抱怨。我們在社會中也要像她一樣不怕苦、不怕累,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就像在抗戰時期,我們不怕吃苦,堅持抗戰,才有了我們的新中國。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我們今後不能一味地追求奢侈,要記住以前人所吃的苦和戰勝的困難。現在的我們應該以學習為重,努力學習,這樣以後才能有一番大作為。還有記住一點,對待別人的時候要真誠、慷慨、大方,這樣才能得到別的信任。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9

《歐也妮葛朗臺》是由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臺精於算計,趁著當時劇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亂中發財,成為蘇繆城的首富。他是個十足的守財奴,雖然他有四五百萬的家產,但生活卻還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戶交來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場賣,把剩菜爛果子留在家裡自己吃。不到規定的時間不準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個房間做事,那樣可以節約蠟燭。他把什麼都當做自己賺錢的工具。他最後將要死的那幾天,總是叫女兒拿出一把黃金來灑在桌子上,還說:“我看見他們心裡就熱乎了。”臉上露出極為幸福的表情。雖然我感到他很可惡,竟然這麼冷酷無情,但他將要逝世的時候,我還是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這麼過去了,每天腦子裡只有錢,只有算計,這樣他會快樂嗎?對於他也許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麼多金子,你渴望自己擁有這麼多金子,但當你死去的時候,那錢是帶不走的。你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還是留給了你的後人(當然歐也妮很孝順)。與其這麼攢錢,倒不如好好的生活。這樣,是虧了自己。他的人生除了錢就沒有別的了嗎?他腦中就轉不過這個彎來嗎?

歐也妮是葛朗臺的女兒,美麗溫嫻、天真單純、善良多情。到二十二歲都沒有出去見過別的世面,成天在家縫縫補補。後來暗地與堂弟夏爾·葛朗臺相愛,但夏爾又拋棄了她。因為傷心,歐也妮嫁給了他不喜歡的德·彭封庭長。歐也妮可謂一個孝子,父親曾經只讓她吃清水面包,與她母親的死也有著莫大的關係,更是父親提供很大的條件使夏爾變心,她卻依然待父親那麼好。父親死後,她雖在生活上繼承了父親的吝嗇,但她把錢用在公益事業上。心地善良的她還替背叛他的夏爾還上了他夏爾父親兩百多萬法郎的鉅債,當夏爾知道歐也妮有一千七百萬家產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吃驚與懊悔!歐也妮是偉大的!她的那顆高尚的心,只為最溫良的感情而跳動!

這部小說,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嗇,不要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否則你的朋友都不會喜歡你。只有活得坦然,才會快樂!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10

蕭瑟的街道,放眼望去的哥特式建築,並不鼎沸的人流聲音。一開篇巴爾扎克就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情景,讓人頓生恐怖之感。

幾乎被木板封死的房子,只露出了一個小門,說是門,其實差不多和小窗一樣大小,只是讓裡面的人看清外面的來訪者罷了。看到這般景象,諒誰也無法將這鎮上富有的人與其聯絡在一起。可事實,就是如此。

與其說是富有的人,倒不如說是守財奴。沒有人知道他擁有的財富究竟有多少,人們只能憑藉著他所進行的一切商業活動來判斷。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葛朗臺是個富有但又喜歡斂財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人,一步步將自己的女兒的幸福葬送進了錢財之中,甚至於臨死前,他還想把一份本就屬於自己的金子給收入囊中。

擁有高超的寫作技巧的巴爾扎克,就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靜靜地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悽慘又現實的故事。

人都是有貪念的,若不控制這一貪念,終究會在金錢面前迷失自我,被吸入無止息的黑洞。老葛朗臺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總是覺得自己金庫裡的錢不夠多。向女兒提親的人多是奔著自己家的財產而來的。所以,他對人們是一防再防,生怕不小心自己就會損失掉許多東西。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是殘酷的、殘忍的。巴爾扎克並不直接地寫老葛朗臺的這一特性,而是通過老葛朗臺對生病的妻子的態度的轉變,對女兒與堂弟的戀愛的不支援這種.種事例突顯出老葛朗臺的這一性格特點。

其實,人生是短暫的,就在睜眼與閉眼之間,過去了許多,就改變了許多。況且,錢財乃身外之物,過好每一天,活在當下,這才是真的。巴爾扎克在描述老葛朗臺的同時,流露出自己對金錢社會的厭惡和鄙棄,對守財奴的蔑視。

換句話來說,我們都不應該做金錢的奴隸,不應該在金錢的控制下迷失自我。我們應該做的是,為該努力的努力,為該奮鬥的奮鬥,為該拼搏的拼搏,抵制花花世界的一切誘惑,堅守本心,在繁華的世界裡守護自己的那一抷淨土。

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是守財奴中的一個典型,是千千萬萬守財奴的縮影。巴爾扎克將那個時代的金錢社會放大了,細緻地刻劃出了那個冷酷殘忍的守財奴,讓讀者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讓讀者深思:過於追求錢財究竟是對還是錯?沉迷金錢所以締造出來的世界應該不應該?對於錢財的追求,真的需要那麼不擇手段嗎?

一千個莎士比亞便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的人的角度不同,心態不同,自然也會對《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見識還尚淺薄,也不敢說對這本世界名著有多大的看法。我只是很清楚地知道,有些東西,並不是積累到某個程度才會讓人快樂,適時地享受一下,收穫到的肯定會比之前積累到的要多。

說實話,我從《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裡面收穫了許多。起初買它時,僅僅只是對這本書的好奇,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時,我都會收穫到許多不一樣的驚喜。我想,隨以後閱力的不斷豐富,視野的不斷擴大,再次翻開這本書時,我一定會收穫到更多的驚喜。

嗯,人生嘛,快樂就好!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11

《歐也妮·葛朗臺》是老師推薦給我們在假期裡看的一本課外書,在讀完之後,書裡的幾個重要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從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多的認識。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先生是這本書中極力刻畫的形象,而他也是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他貪婪、狡黠、吝嗇,金錢就是他的一切。但是他身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他的貪婪、吝嗇主要表現在幾件事上。他每天吃飯時,都要親自分配飯菜,把麵包切成薄片,每個人只分上幾片;他家的僕人娜農任勞任怨地為他做了幾十年的工,而工錢只有那幾十法郎,錢少也就算了,葛朗臺先生把她看成狗一樣,讓她睡在走道盡頭,她一邊睡還要一邊看門,他身家千萬,為了女兒將私房錢送給表弟而與女兒反目成仇,把她幽禁在閣樓上,只給她清水和麵包;最令我痛恨的是:他的親弟弟——法國的葛朗臺資金週轉不靈向他借錢時,他卻無動於衷,眼睜睜地看著弟弟破產而自殺,最後他還想利用弟弟的死再賺一筆。像他這種人該判死刑,就算如此,社會上還有人置親屬死活不顧,但願他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能醒悟過來。

他的身上也有值得學習的。他身家千萬,卻一點也不顯擺。哪像現在的有錢人,名車、名錶的,他們真的該收斂一些。他家的樓梯壞了,他也自己修,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要加強動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方法。

歐也妮·葛朗臺,她在表弟夏爾睡覺時知道了他的計劃,決定把自己存的六千法郎借給身無分文並要去印度的夏爾,並且答應幫夏爾保管一個金寶盒,並且在夏爾回來時會還給他的。由此看來,歐也妮是多麼的善良、慷慨、誠信,我們應該學習歐也妮一樣真誠地對待別人,要誠實守信。但是夏爾背叛了她,夏爾為了那些爵位、榮譽,拋棄了歐也妮。但她並沒有痛恨夏爾,反而幫夏爾的父親還清了200多萬元的債務。歐也妮同時也是一個大度的人。

歐也妮一直都是大家追求的物件,可不管是誰都是為了錢財而追求她。當然,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也很普通,要結婚的話就得有車有房有錢。但是歐也妮卻不管這些,她的心中只有夏爾,她認為她與夏爾的愛情是永遠的、純潔的。她最終擁有上千萬家產,可是她視金錢如糞土,她用她的錢做了許多善事,這也可以看出她心地很善良。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12

看了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看過這部書的人都應該知道它是一部人類金錢欲的悲歌。這部作品給我們描繪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吝嗇鬼形象——葛朗臺老頭。他雖是一個虛構形象,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無這種人的存在。在金錢上,他把人生當作是一場交易。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歐也妮卻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看著這篇文章我在想,金錢並不是生活的最終目標,我們的追求還應該有事業、有愛心、有一個平常的心。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保住自己的一片心靈淨土,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曾幾何時又有好多東西是金玉其外,敗落其中呢?外表看似金黃柑橘,裡面確是又酸又苦,外表看似色彩斑斕的菌類,裡面確是毒性驚人,外表看似舒適的繡花枕頭,沒想到裡面是一包毫不起眼的雜草。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心得 篇13

把《歐也妮葛朗臺》看完之後,我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說不出什麼滋味。

原來是那麼單純的少年——夏爾,是那麼的單純,對堂姐充滿愛慕的夏爾那你去了?去印度的旅途,怎麼讓他忘了這麼多?取而代之的是奸詐、貪婪,比葛朗臺還變本加厲,難道他忘了苦難思念他的堂姐——歐也妮了呢?難道他忘了和歐也妮的一吻定情了嗎?難道他忘了和歐也妮數個月的朝夕相處了嗎?難道他忘了和歐也妮不顧個人安危給他六千法郎了嗎?是的,除了錢,他都忘了!回到巴黎,他多久了才和歐也妮通訊啊!還編出花言巧語哄騙歐也妮,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狼心狗肺的人啊!他為了區區的世襲領地和侯爵,就拋棄了苦苦等他七八年的歐也妮!試想,當他得知歐也妮有一千七百萬的家產後,又有怎樣的表情?這樣的男人,根本不配得到歐也妮的愛!昨晚的祝福白寫了,詛咒這樣的人全部都下地獄!

說實話,蓬豐先生是一個好人,是一個,除了長腳娜農和歐也妮逝世的母親,對歐也妮最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