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心得體會精選>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8篇)

心得體會精選 閱讀(1.93W)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為響應縣委關於在全縣開展向王春同志學習的號召,我仔細查閱了普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副科長王春同志的的先進事蹟,深受感動。王春同志在參加工作的30多年中,視患者如己出,待病人如親人,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無私的愛心,樹立了醫務工作者的崇高形象,展示了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從王春同志的事蹟中不難看到,立足於本職崗位無私奉獻,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對人民傾注滿腔熱誠和愛心,是她從業生涯的真實寫照。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8篇)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作為一名拉祜族女醫生,王春同志在參加工作的30多年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事業中,輾轉於普洱的山山水水,奔走於邊疆的村村寨寨。她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刻苦鑽研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檢驗技能,結合工作實際撰寫論文,並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本領和心理諮詢技能。她視病人如親人,主動關愛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吃飯時,她總是樂意坐在艾滋病患者的身旁;交談時,艾滋病患者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意;臨別時,她總是喜歡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在她的悉心關懷和幫助下,先後有23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其中6人得到免費治療。她還為5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成功實施了母嬰阻斷,對15名艾滋病病人進行了臨終關懷„„

這樣的工作負荷,超越了一個女性身體和生理的極限,但是她從沒有一句怨言,她總是說“為人民服務要從平常小事做起,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並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表現出來,敬業努力的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無私奉獻於疾病事業是我畢生的事業,我要把愛的奉獻播撒到每一個艾滋病病人的心中,無怨無悔地做一名艾滋病病人生命中春天的耕耘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也是疾病的受害者,作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就是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和關愛,減少社會歧視,讓他們活出尊嚴和價值。”這些質樸而高尚的話語,一遍遍在我耳畔迴響。作為人民的公僕,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體現個人的人生價值?這是我經常反思的問題,王春同志的事蹟給了我最好的答案。就是:要時刻牢記肩負的重任,切實履行職責;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真正做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最佳的工作姿態,極大的工作熱情對待工作,全心全意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

一個人應該怎樣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應該樹立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王春同志身體力行,她用奮鬥歷程和從醫生涯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回答。30年來,王春同志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前行,攀登醫學高峰所付出的堅忍不拔的努力,是她贏得患者衷心愛戴的客觀基礎。而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王春同志真正把病人當成了親人,在盡力解除病人身體痛苦的同時,細心呵護他們壓抑和受傷的心靈。

王春同志的先進事蹟和模範行為帶給我們許多啟發,也讓我們深深的思考!學習模範、反思過去是為了更好的開拓未來。我們要時刻以王春同志為楷模,學習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心繫患者,博愛仁和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愛崗敬業、勤奮工作、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學習她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探索精神;學習她嚴於律己、廉潔從醫的崇高品質。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王春同志的先進事蹟,必定能夠激勵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加拼搏進取,奮發有為,為國家和人民的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王春易——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一位生物教師。第一次瞭解他的事蹟是在學校的週末總結會上,安校長組織全校的教師共同學習有關她教育改革的先進事蹟,翟校長在大會上給我們宣讀了分別由中國教育報刊登的題為《“四兩撥千斤”的教改探路者——記北京市十一學校特級教師王春易》和中國教師報刊登的題為《特級教師王春易:從講到不講的華麗嬗變》的兩篇文章。回去之後,我又在網上找了幾篇有關對她的報道的文章繼續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對於她的做法和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 紮實的教師基本功

要想成為一代名師,就要有紮實的教師基本功。當今社會,隨著計算機網路的快速發展,很多教師備課、上課用的教案和課件幾乎都能在網上搜索到,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前,不僅要對所上的課精挑細選,而且教案也大多是通過網路搜尋打印出來對其進行效仿,對於自己上的課很少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結果,課堂上生搬硬套的現象比比皆是。而王春義則不然,她專門講那些別人認為不出彩的課,對於她來說,一節公開課寫百頁手稿是常事,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磨課,一輪又一輪的創新,王春易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隨便抽出其中一節課,她都可以講出彩。雖然,精彩的背後是王春易花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但是經過自己的反覆磨鍊卻練就了一身紮實、過硬的教師基本功。

二.敢於否定自我的勇氣和魄力

“講課,沒有人能超過王春易。”師生和教研員都這麼認為。但20xx年和自己學生的一次聚會,卻讓王春易動了改變自己的念頭。因為已經上了大學的幾個學生來看她,抱怨大學老師的課講得不好,老師不標明重點,自己記一摞筆記也沒用。學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教學到底是為了什麼?”。同時,十一學校也將20xx年確定為課堂成長年。校長李希貴提出一句口號:“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不是教師展示的地方。”這句話也更堅定了王春易改變的信心。

從此,王春易悄然地改變了原來反響極好的課堂教學風格。她提出,教師要從自我表演的“獨角戲”戲臺上悄悄隱退,轉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當主角。在她的課堂上,曾經有過的滔滔不絕的精彩講解沒有了,華麗的板書也不見了。只是在學生討論結束後,王春易才會不露痕跡地點撥一下。曾經,精彩的語言、形象的表達是她最得意之處,但在這場教學改革中,她卻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講課,改變了多少年來既定的教育教學模式,這對於一個名師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質疑和困難,學生最初找不到自學的方法,難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現在,課堂真的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地方。 天平的兩邊,王春易最終還是偏向了學生,因為她相信能夠學會獨立學習的學生終將贏得未來。雖然,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她是幸福的。我想王春義老師這種敢於否定自我,勇於挑戰自己,顛覆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歷史的時針走到了20xx年,對於王春易來說,這是個特別的一年。這一年,學校提出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並將這一年定為“課堂成長年”。 這次改革的大背景就是提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新課程改革,它希望學生們能夠像綠色植物一樣,主動地吸收陽光和水分。

這次改革使王春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育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聆聽自己的聲音。也許,我們真的需要一場革命,對課堂教學永恆問題進行重新思考,對習以為常的教學進行徹底反思。這一變革,使滔滔不絕的講解、填鴨式的灌輸、機械重複的訓練徹底告別了課堂。對於她來說,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從我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來看,不是學生不愛聽的課要改,不是成績不好的老師要改,而是每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師都要改革自己的課堂,特別是那些愛講、會講的老師更要改。”王春易說。

其實,真正擋住我們腳步的是我們自身的習慣、每個人內心深處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它們幾乎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沒有人願意否定它,改變它。而今天,為了學生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樣,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也不是簡單地從書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更不是記憶老師強調的內容。而是通過閱讀,有了感知、認識、發現和好奇,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提煉核心內容,然後有了重新認識,重新發現,重新獲得,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這種變革突破了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讓他們真正從課本和教室的狹小天地裡解放出來,如同魚入大海、鳥歸山林,廣泛而自由地攝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因為熱愛,所以充實。因為付出,所以收穫。因為奉獻,所以幸福。“課堂永遠是我無悔的追求,我的生活因它而精彩,我的生命因它而美麗。”王春易老師已經足夠豐滿了,卻還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

這種趨於一般意義的“愛”成為穿越現代教育和當代教育的一種嶄新的符號,為當代中國教師提供了一種正規化。從這個意義未說,王春易老師的探索具有十分深刻和深遠的價值。

李希貴曾說,在校長眼裡,教師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學生永遠是第一。名師王春易,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讓傳統課堂、傳統學科煥發出新的魅力和光彩。這正是新時代的教育最需要的“改變”。那麼對於這樣一位高中名師的轉變,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我想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一堂45分鐘的課,老師僅主講5分鐘,剩下的時間全部交給學生進行辯論這樣的課堂,難以想象,甚至令不少家長擔憂。然而,正是從這裡走出一批競賽尖子和學科苗子。在北京十一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叫王春易,她教的生物課,令全年級的學生趨之若鶩,獲得100%的滿意度;她把課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只用很少的時間串講疑難問題,學生的表現卻比跟老師作筆記的傳統課堂更加優異;她已是多項榮譽集於一身的模範教師,卻從未自滿,始終通過教學改革突破自我、實現超越……

王春易教過的學生都說,王老師的講解總是用“同學們,你們體會”作開頭。每當發現同學的課堂筆記和學習心得中的亮點,她就激動不已地展示給大家說:“你看!你看!真好!真好!”從不太理解到默契配合,從被動學習到享受學習,每一個從王春易的課堂中走出的學生都最終體會到,由自己主導的學習是多麼快樂!而這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對於他們的未來人生又是怎樣的一筆財富!

這就是北京十一學校王春易老師的生物課,也是當今很多學校爭相效仿的課堂改革。王春易——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一位生物教師。第一次瞭解他的事蹟是校長組織全校的教師共同學習有關她教育改革的先進事蹟,探路學習之後,我又在網上找了幾篇有關對她的報道的文章繼續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對於她的做法和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 紮實的教師基本功

要想成為一代名師,就要有紮實的教師基本功。當今社會,隨著計算機網路的快速發展,很多教師備課、上課用的教案和課件幾乎都能在網上搜索到,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前,不僅要對所上的課精挑細選,而且教案也大多是通過網路搜尋打印出來對其進行效仿,對於自己上的課很少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結果,課堂上生搬硬套的現象比比皆是。而王春義則不然,她專門講那些別人認為不出彩的課,對於她來說,一節公開課寫百頁手稿是常事,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磨課,一輪又一輪的創新,王春易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隨便抽出其中一節課,她都可以講出彩。雖然,精彩的背後是王春易花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但是經過自己的反覆磨鍊卻練就了一身紮實、過硬的教師基本功。

二.敢於否定自我的勇氣和魄力

“講課,沒有人能超過王春易。”師生和教研員都這麼認為。但20xx年和自己學生的一次聚會,卻讓王春易動了改變自己的念頭。因為已經上了大學的幾個學生來看她,抱怨大學老師的課講得不好,老師不標明重點,自己記一摞筆記也沒用。學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教學到底是為了什麼?”。同時,十一學校也將20xx年確定為課堂成長年。校長李希貴提出一句口號:“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不是教師展示的地方。”這句話也更堅定了王春易改變的信心。

從此,王春易悄然地改變了原來反響極好的課堂教學風格。她提出,教師要從自我表演的“獨角戲”戲臺上悄悄隱退,轉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當主角。在她的課堂上,曾經有過的滔滔不絕的精彩講解沒有了,華麗的板書也不見了。只是在學生討論結束後,王春易才會不露痕跡地點撥一下。曾經,精彩的語言、形象的表達是她最得意之處,

但在這場教學改革中,她卻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講課,改變了多少年來既定的教育教學模式,這對於一個名師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質疑和困難,學生最初找不到自學的方法,難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現在,課堂真的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天平的兩邊,王春易最終還是偏向了學生,因為她相信能夠學會獨立學習的學生終將贏得未來。雖然,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她是幸福的。我想王春義老師這種敢於否定自我,勇於挑戰自己,顛覆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歷史的時針走到了20xx年,對於王春易來說,這是個特別的一年。這一年,學校提出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並將這一年定為“課堂成長年”。這次改革的大背景就是提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新課程改革,它希望學生們能夠像綠色植物一樣,主動地吸收陽光和水分。

這次改革使王春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育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聆聽自己的聲音。也許,我們真的需要一場革命,對課堂教學永恆問題進行重新思考,對習以為常的教學進行徹底反思。這一變革,使滔滔不絕的講解、填鴨式的灌輸、機械重複的訓練徹底告別了課堂。對於她來說,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

“從我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來看,不是學生不愛聽的課要改,不是成績不好的老師要改,而是每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師都要改革自己的課堂,特別是那些愛講、會講的老師更要改。”王春易說。

其實,真正擋住我們腳步的是我們自身的習慣、每個人內心深處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它們幾乎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沒有人願意否定它,改變它。而今天,為了學生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樣,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也不是簡單地從書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更不是記憶老師強調的內容。而是通過閱讀,有了感知、認識、發現和好奇,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提煉核心內容,然後有了重新認識,重新發現,重新獲得,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這種變革突破了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讓他們真正從課本和教室的狹小天地裡解放出來,如同魚入大海、鳥歸山林,廣泛而自由地攝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因為熱愛,所以充實。因為付出,所以收穫。因為奉獻,所以幸福。“課堂永遠是我無悔的追求,我的生活因它而精彩,我的生命因它而美麗。”王春易老師已經足夠豐滿了,卻還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

這種趨於一般意義的“愛”成為穿越現代教育和當代教育的一種嶄新的符號,為當代中國教師提供了一種正規化。從這個意義未說,王春易老師的探索具有十分深刻和深遠的價值。

“你看看吧,哪個孩子沒有創造性呢?為了考大學翻來覆去地做題,這不是折磨人嗎?本來是好苗子,能成為人材,可是,如果通過我們的教育,反而把學生的才氣磨沒了,興趣磨沒了,創造力磨沒了,怎麼能是真正的教育呢?”

“教育的終極目標,永遠都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他們快樂的成長,全面的發展!”

新境界:不能只憑知識來教書,要用整個的“人”去當老師

“我不希望學生心態浮躁,相反,我告訴學生,一定要從容學習,享受人生。”

要是每天匆匆忙忙,就注意不到生命的美好了,“校園裡花開了,枝條上鑽出小芽兒來了,小葉子一天一個顏色發生著變化,多美的一件事兒啊,為什麼不去感知它呢?”

“我覺得學習是一種心如止水、需要靜下來的事兒。不能那麼急功近利,唸了書就要有分數,用了功就得馬上看到結果。這樣的話,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該是一件多遺憾的事。”

“浮躁的心態,讓學生缺失了一種對生命的擁抱,對人性的熱愛,對夢想的嚮往以及對一切未知不屈不撓的激情。”

“教育的本質,就是將學生內心深處的向美、愛善、求真等最美好的因子激發出來,加以培養和昇華。”王春易的理想是,讓學生如坐春風,如沾化雨,不知不覺受到薰陶,從少年時起,就和優美、善意融為一體。

做老師,就不能只憑知識來教書,而要用整個的“人”去當老師。

有人說,教育的藝術在於最大限度地激勵和喚醒。學校教育有陽光,才能照亮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心靈有色彩,才能幫助他們去發現世界的美麗。北京十一學校正在努力實施著這樣的教育理念。

李希貴曾說,在校長眼裡,教師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學生永遠是第一。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學習名師王春易好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先進的理念、高超的教學技巧,讓我的學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這個春節,誰都沒有預見是這樣過的。“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疫情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白衣天使請願“上戰場”,廣大黨員幹部為了切斷傳染途徑,日夜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時代是出卷人,疫情阻擊戰就是一場大考。要確保一線幹部心無旁騖答好卷,打贏疫情防控戰,“後勤保障”要跟上。對此,四川省委組織部出臺《關於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人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作為的十條措施》,緊扣組織部門有效發揮作用履職路徑,採取政治激勵、工作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乾貨”措施,著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河南省委組織部出臺《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的若干舉措》,從6個方面明確了23條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強的具體措施,推動各級組織部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多省組織部門出臺激勵關愛“硬核”舉措,必將激發一線幹部戰“疫”激情。

在戰“疫”中培養選拔優秀幹部,讓一線幹部敢為有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危險無處不在。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對為守護群眾健康而篤定逆行者、對把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對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結束後,就是要大張旗鼓表彰、獎勵,該培養的培養,該提拔的提拔,既讓幹部堅守一線,又激勵更多幹部衝鋒一線,充實一線防控力量。

摒棄形式主義,讓防控工作落在實處。疫情阻擊戰,防控是最大的任務,也是最難的任務。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當前,填表式防控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人待在家裡時間長了,就出現了“14天之癢”,“睡得腰痠背痛”了,看電視玩手機“眼睛都近視了”,“把自己喂胖了”,“發呆”“無聊”,所以管不住腿了,抱著“哪有那麼危險”的僥倖心理,總是要冒著傳染的風險,瀟灑走一回。如果僅依靠一張進出小區登記表把防控工作做好,就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少一些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一線幹部更能嚴格把關,“哪怕十防九空”。

當好“孃家人”,解決好一線幹部的後顧之憂。為了防控疫情,一線幹部在前方戰鬥,但他們也有妻兒老小,組織就是他們的“孃家人”,通過微信、電話、簡訊等方式,多瞭解他們的體溫、家庭選單、生活必需品清單,和不定時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種溫暖。讓一線幹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充分激發一線幹部戰鬥激情,讓他們心無旁騖答好“戰疫卷”,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上下同欲者,勝!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1997年讀七年級的楊鴻雁住在離學校比較遠的烏江鎮光榮大隊楊灣自然村,下雨天農村的泥巴路不好走,葉連平考慮到安全問題,就跟楊鴻雁的父母溝通讓其住在自己家中。

“整個國中三年吃住都在爺爺(葉連平)家裡,即使後來到縣城裡讀高中,每週放假都還是回爺爺家。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的很多事情都是爺爺在幫我操辦。”葉連平的悉心照料,使這份師生之情變成了親情,在楊鴻雁心裡,葉連平是除了父母之外最親的人。

20__年9月份大學新生報到,楊鴻雁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回不來,葉連平在去送楊鴻雁上學回來的路上,由於沒買到從南京回和縣的車票,便在南京長江大橋的橋洞下待了一整晚。

“他從來沒跟我提過這回事,很多年後從別人的口中我才得知他那天住在橋洞下,真的特別感謝能遇到這樣一位爺爺。”說到這裡,楊鴻雁泣不成聲。

葉連平的愛心善舉得到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20__年,葉連平拿出部分退休金,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設立了“葉連平獎學金”,專門鼓勵優秀學生。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葉連平,知道留守兒童之家,知道葉連平獎學金基金會。有人把葉連平形容為鄉村教育上永不熄滅的燭光,面對鋪天蓋地的讚揚,葉老卻認為自己充其量只不過是一隻螢火蟲而已,在有限的生命裡努力發光發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出自《出師表》中的一句話,在葉連平這裡變成了“鞠躬盡瘁,死而不已”。

葉連平說,這個“不已”是指,如果走在老伴前面,除了留下一定的生活費,他會將全部積蓄捐給葉連平獎學基金會,幫助更多的困難的學生。其次是,葉連平決定將遺體捐獻給安徽醫科大學。

在被評為中國好人時,有人問到,為什麼你會被評為中國好人?葉連平說:“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裡,生活在好人的中間。”

1955年被下放,1978年二次上崗,到現在整整40週年,正好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40年來,在葉連平手下經過的學生數以千計,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有在機關工作的,還有的創業,“我看到這些成績我很高興。當你播下去的種子得到了豐收,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應當是快樂的。”

對於葉連平來說被下放的23年,現在要加倍的把它彌補回來,“40年的工作,我為那麼多的孩子解決了困難,如果把這23年還給我,請問,我能為黨為人民多教多少孩子?我現在是在跟時間賽跑啊!”葉連平說。

“我現在90多歲了,能趕上現在難得的機遇,趕上這麼好的時代。這是我的幸運,不談過去,要往前看。”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9月22日,我區在文化中心舉辦了首屆十大模範教師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會上十位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通過聆聽他們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被他們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熱愛學生、淡泊名利的精神深深地打動,為他們長期以來克服種種困難安心樂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事蹟所感動,為有這樣的同行而自豪。

作為教師,教書育人,工作平凡。但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了偉大,讓我深受感觸:有愛就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十位教師雖然事蹟不盡相同,但“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愛生如子、勇於奉獻”的教育信念卻非常一致,他們在工作中奉獻了一片愛,捧出了一顆心。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反思自己,其實我們也知道,要樂於奉獻,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一月、二月好象都還可以堅持,而要堅持不懈、堅持到底,堅持到最後,是多麼的不容易,這也是讓我感動的地方之一。從這些優秀教師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與他們的差距,使我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有了新的認識和標準,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以他們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及業務能力,努力做一個優秀教師,我決心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全身心地投入黨的教育事業之中,“幹一行,愛一行”,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以自身過硬的基本功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不斷鑽研學習,加強與同事的團結協作,為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而共同努力。

二、熱愛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的同時,關愛學生的身心發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使教學相長,幫助學生成人成才。優秀教師關注後進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博愛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進一步領會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的含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讓愛先行,先愛生再教育。

三、努力奉獻,爭創佳績。在今後的工作中,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外,更要提高自己對黨的教育事業的認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此次報告會令我深受鼓舞,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我要以這次報告會為契機,在今後的工作中,滿懷熱情,踏實工作,勤奮學習,用愛的智慧營養孩子們稚嫩的翅膀,和孩子們一起“飛得更高”。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3月28日,我與社群黨員們一起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蹟報告會的實況錄影,心裡久久難以平靜。五位講述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楊善洲和他的先進事蹟進行了生動的講述,句句感人,字字情真。楊善洲同志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青年,我更要認真地、仔細地學習。

“ 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這是楊善洲老書記最本質的精神所在,學習老書記就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牢固樹立正確的地位觀、權力觀、利益觀,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做一名無私奉獻、一身正氣的好黨員。

楊善洲同志的事蹟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要培養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身手,承擔挑戰性工作增長才幹。要保持創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要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鍊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愛崗敬業的有用之才。

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愛崗敬業,艱苦奮鬥,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為黨的事業甘於奉獻自己的一切的精神。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卻是永恆不變的。我們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的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更加積極的投入創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在市委領導作出決定,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之際,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為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我有如下一些認識。

一、通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先進性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理念,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識;才能保證黨員先進性這一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和基礎才能發揮黨員先進性,完成黨的執政任務和執政使命,廣大黨員才能帶領群眾去奮鬥,去實現黨的各項任務。

二、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

經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從事.....工作的共產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事業,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爭創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能力,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三是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於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象。

三、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先爭優活動。

作為土生土長的施甸人,我在成長的歷程中時常瞭解到許多關於老書記的感人事蹟,也可算是楊善洲老書記先進事蹟的見證人。近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又一次認真地學習了楊善洲老書記先進事蹟的點點滴滴,楊善洲同志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0xx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最後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近日,李源潮指示:“楊善洲同志60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的先進事蹟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幹部中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要把楊善洲同志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典型予以宣傳。”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對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再次指出:“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他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是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學習後心靈再次受到震撼,我為家鄉養育了楊善洲這樣的黨的好乾部而自豪和驕傲,同時,作為老書記家鄉的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更加堅定了我學習和追求老書記“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

俗話說,做好事做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為權力所累、不為地位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楊善洲同志出身貧寒、經歷坎坷,做過石匠,飽嘗了作為一個農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憑著一腔熱誠、腳踏實地的奮鬥一步一步成長為領導幹部後,始終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艱苦樸素,時常是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以普通群眾的心態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不能因為身份地位的改變而忘本變質。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他“為官”多年沒有為家人安置工作和撈上一冊“農轉非”本本,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裡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時常對家裡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卻把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人民政府,縣裡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試想,如今這樣的幹部、這樣的領導還有嗎?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楷模。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1954年深秋,25歲的申紀蘭坐著驢車從山西平順縣出發,來到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自此以後,每年在京召開的人代會都少不了這樣一位樸實農民的身影,她是全國唯一一位連任十二屆的人大代表。從騎著毛驢參會,到如今乘坐高鐵來北京,申紀蘭感慨:“我參加人民代表大會以來,國家一次比一次好,變化一次比一次大。”

60多年來,她在全國人代會上的議案和建議始終離不開“三農”問題,從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到解決農村乾旱地區飲水困難、減輕農民負擔,再到山區公路交通、發展農村教育等。在今年山西團的小組會上,她用濃重的山西口音再次建議要為農村山區修好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的利益努力呼籲著。

申紀蘭時刻關注著中央的重大方針政策,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佈局的開展,脫貧攻堅號角吹響,申紀蘭對脫貧工作也非常關注。“中央提出五年的脫貧計劃,是一個偉大的目標,是要打一次大仗。”申紀蘭認為,國家提出扶貧戰略,老百姓也要自力更生,這樣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才能更有效脫貧。

為了更好地履職,多年來申紀蘭一直堅持學習,每天都要看新聞,自己弄不明白的東西,會讓人講給她聽。

作為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申紀蘭感受到了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當人大代表這麼多年來,就相信共產黨是為老百姓的,沒有共產黨,就建設不好新中國。現在大家生活好了,要感謝共產黨,要愛黨愛國愛人民。”申紀蘭說。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張小娟20__年9月參加工作,常年奔波於脫貧攻堅一線。20__年10月7日,時任縣扶貧辦副主任的張小娟在完成曲告納鎮上大年村脫貧攻堅縣級抽樣調查工作後,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

決定指出,張小娟被當地幹部群眾稱為脫貧攻堅的“活字典”“移動資料庫”、藏區群眾的“貼心人”、黨和人民的“連心橋”。她深入研究貧困識別、貧困退出、扶貧資金管理、專案建設等工作,成為各鄉鎮、各部門24小時線上的“業務聯絡員”;她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出深度貧困村發展建議;她創辦舟曲扶貧微信公眾平臺,以簡明易懂的形式向群眾宣講各項扶貧政策。她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國廣大婦女學習的優秀榜樣。

全國婦聯號召廣大婦女向張小娟學習,學習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於黨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學習她擔當實幹、在條件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奮鬥的崇高精神,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凡業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微信運動排行榜第一名又被你佔領了!這是遼寧東港“組工人”這些天見面的第一句話。“你的微信運動已經連續好多天佔領了我的封面!現在是特殊時期,疫情這麼嚴重,你咋還天天在外面跑呢?”一名東港“組工幹部”收到的一條朋友關心問候資訊。疫情發生以來,就是和生命賽跑,東港“組工人”毅然決然的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堅守初心,黨徽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閃耀。黨徽閃耀,誓言鏗鏘。東港“組工人”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平臺。同時,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黨員幹部積極參與“三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穩防穩控,他們佩戴黨徽,衝鋒在前,不畏險阻,奮戰一線,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建起一條條紅色防線。

凝聚力量,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飄揚。黨旗下的莊嚴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入黨時許下的錚錚誓言。疫情就是命令,旗幟彰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東港“組工人”迅速投入戰“疫”,服從統一指揮、統一安排,爭做抗疫“先行軍”。通過釋出通知、微信、倡議書、公開信等方式,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傳承新時代精神,拿出“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行動自覺,凝心聚力,同國家人民一起共渡難關。

真心為民,黨性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守。東港“組工人”每天要步行兩萬餘步,在十幾個小區進行檢查、宣傳。他們發揚“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和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全身心投入到這場保衛群眾生命安全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中。努力用紮實工作和實際行動築牢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固防線。

衝破短暫的黑暗,將沐浴黎明的曙光。堅定執著的東港“組工人”,懷著“必勝”信念、秉持“硬核”擔當,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奮力奔跑、砥礪前行。(原標題《微信步數排行榜中的“組工人”》)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某,女,1966年10月11日出生,黨員,大學本科,醫學學士學位,副主任醫師,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門急診科科主任、基層黨支部書記

主要事蹟:

1、組建發熱門診,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和崗位職責,做好培訓工作。為了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院從1月18日起開展發熱門診接診工作,由於我院是精神病專科醫院,雖然有發熱門診但從未接診過一例發熱病人,所以發熱門診的工作是從零開始。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門急診科的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勇挑重擔,擔任發熱門診工作小組組長,在醫院領導的堅決支援下從組建醫護人員就位發熱門診崗位和發熱預檢分診崗位;到準備各種物資;到挑燈夜戰以最快的速度根據防控指南制定出發熱門診的各項崗位職責和流程,應急預案等並做好人員崗前培訓,要求防控各項知識做到全員全覆蓋培訓。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發熱門診開始接診發熱病人,及時做好了對發熱病人的排查和診治工作。

2、做好黨建工作,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作為支部書記,帶頭講政治,牢記黨的宗旨,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勇挑重擔,面對疫情衝在最前面,帶領科室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要求入黨的群眾,積極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工作中,還發展支部一名群眾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在醫院黨委的號召下,更多的黨員同志主動要求到我們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崗和發熱門診醫生崗位來,黨員衝在一線,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攻堅戰。

3、堅守一線,帶病堅持工作。發熱門診的工作,從最開始的零經驗到理順工作流程,總結經驗教訓,修改工作方案,協調發熱門診的各項工作,這需要組長的堅守和堅持。疫情防控期間正值春節假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不顧自己身體有病,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白曉卉,生前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主任技師、研究員,在山東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工作中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

時間回到3月8日。那一天是國際婦女節,白曉卉早早給自己的學生們準備了巧克力,放在實驗室公共區域的桌子上。

臘八節的粥,冬至的餃子,元旦的電影……儘管工作很忙碌,課題節奏很緊張,但大大小小的節日,白老師和她的禮物從不會缺席。

一起過完節,還沒走出辦公室,白曉卉就接到了省衛健委支援通知,要作為領隊與5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組成山東省立醫院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

匆忙交接好手頭的工作,白曉卉拎起自己的電腦包,衝還在實驗室的同事和學生們揮了揮手,“我走了,你們也早點休息!”

疫情之下,核酸檢測成為一個高頻詞彙。作為目前判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人們對樣本採集的過程已然熟知,卻不知道報告上的結果,就出自這群“離病毒最近的人”。

標本接收、錄入、試劑配製、核酸提取、加樣、上機檢測、稽核結果、發放報告……自20_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白曉卉就和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驗醫師們就奮戰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後,白曉卉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檢視實驗室條件,指揮所有運抵的儀器裝置試劑裝配除錯工作。當天下午2點,即作為第一組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時間,成千上萬的標本被送到實驗室,時間緊、任務重,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

封閉的實驗室裡,機器一直在運轉,檢驗人員從採集來的樣本中一一提取出核酸片段。口罩和護目鏡緊緊壓向口鼻,厚重封閉的防護服裡,汗水早就浸溼了衣衫……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張桂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願: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後,能夠幹什麼?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閒自適。但在張桂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階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歲的張桂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著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張桂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床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雲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後,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裡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大學聯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麼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桂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桂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著所有人,吃點止痛藥,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幹待著,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孩子考上好學校,就是最好的藥!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桂梅的眼睛裡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年齡,使她渾身充滿力量。為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臺上,而每一次張桂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病逝在工作崗位上的王瑛書記,感動了很多人。她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滿腔熱忱,一身正氣,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南江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艱辛努力,做出了突出貢獻。她的先進事蹟集中體現了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風貌。她留下了為黨為民的光輝業績,她書寫了人生追求的不朽精神,她傳頌了共產黨人的光輝模型,她的事蹟和精神激勵著我們每一位教師,特別是我們一線教師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愛崗敬業的情懷,必將促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更加珍惜為黨為民的工作崗位,更加珍惜做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機會。通過學習王瑛同志的先進事蹟,使我深刻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熱愛教育事業,忠於教育事業

我們要向王瑛學習,就是要像她那樣,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幹事,始終保持一種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忠於教育事業,要像愛自己的家那樣愛自己的學校,要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自己的學生。

二、恪盡職守,心繫學生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學習王瑛同志就是要實實在在做事,認認真真教書。我所教的是學前班的數學,班上有近四十名的小朋友,個個年齡都很小,不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需要做教師的我關心愛護。我要向王瑛同志學習,恪盡職守,心繫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行為,關心他們的成長髮展,使他們健康成長,和諧發展,為以後的成長準備良好的基礎。

三、真抓實幹,無私奉獻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就必須實實在在的做,不能玩虛的”。這是王瑛同志的一條行為準則。做為國小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就應堅持真出力、真流汗、真爬坡,堅持重實際、幹實事、求實效,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努力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走近學生,走近家長,與家長溝通,與學生溝通,盡一切努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四、心態平和,本分做人

向王瑛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她自覺遵守和執行黨章黨紀,正確對待權力和金錢,保持樸素、平和的心態,不攀比、不浪費,做本本分分的清白人。聯絡自己的工作實際和環境,就是不向學生及其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不要求學生購買習題,就是愛護珍惜辦公用品,學校財物。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阿拉自家人,不要拿證件了吧?”

“抱歉啊奶奶,沒有出入證、身份證,我不能放行的!”

這裡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慶鎮勤昌村塘東街的設卡道口,由於連線著蔡路集鎮,行人車輛來往不斷。守在這個道口的志願者們看上去特別年輕,戴著“疫情防控巡查員”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較真兒”的眼神,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勤昌村的青年志願者團隊,6名團隊成員都出生在20__年前後。疫情期間,這些年輕人主動加入防疫志願者行列,把守“道口”檢查關,哪怕親戚朋友,但凡進村,都要掏證件、測體溫。6個年輕人做事認真,被同村長輩們親切地稱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上海是超大型城市,僅居民小區就有1.3萬餘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織牢織密基層防控網,志願者們數十天如一日,為這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為千千萬萬的市民帶來溫暖。

“各位旅客,健康雲填寫過的請開啟手機簡訊,憑簡訊出站,請把帽子摘下,前面測量體溫!”拿著電喇叭,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志願者趙文昊一遍遍提醒出站旅客。隨著返程客流增加,上海火車站疫情防控工作壓力持續攀升。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逆行”而上,在上海火車站進出口協助開展進站乘客體溫檢測、疑似患者轉運等工作。

抗擊疫情,上海市一批批醫療隊員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出發前,理髮成了醫務人員的“剛需”。已堅持義務理髮30餘年的“全國最美志願者”殷仁俊帶著“愛心剪”團隊來到醫院,為即將上前線的醫療隊員理髮。面對愛美的女性醫護人員,殷仁俊一遍遍詢問,頭髮剪這麼短行不行?男隊員希望越短越好,殷仁俊乾脆剪起超短髮,“包他們一個月無後顧之憂”。

華東師範大學的公費師範生志願者團隊,發揮專業特長,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在滬家庭子女提供一對一專門輔導,包括學科輔導、作業指導、課程學習、讀書交流等,還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學習活動。

居家隔離期剛滿就報名社群防疫志願者的黨員黃瓊芳,一脫下警服就換上志願者馬甲的社群民警朱慧敏,甘當道口守護者的虹橋高鐵站雙語志願服務分隊……連日來,一大批志願者和志願服務團隊堅守基層防疫一線。截至3月4日12時,上海市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在“上海志願者網”釋出6936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專案,覆蓋道口監測、社群排查、心理援助等崗位。招募上崗志願者超過20萬人,累計服務超過800萬小時,人均服務40小時以上。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現在疫情嚴重,我們志願者要盡己所能,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貢獻綿薄之力。”2月_日,當問及__村醫療點負責人___捐出200只口罩的初衷時,他堅定地說。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迅速蔓延,群眾對口罩、體溫槍、消毒劑等防疫物資的需求水漲船高,___藥店的庫房也很快見底。___費盡周折想辦法採購了200只醫用口罩,捐贈給奮戰在防疫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志願者和困難群眾。“200只口罩對於疫情防控只是杯水車薪,但確實是我現在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為了讓群眾可以買到需要的醫護用品,___的藥房整個春節沒有休息,他一直在協調口罩、酒精等急需物資,讓群眾都可以儘快有口罩可戴,建立防護。“現在群眾可以通過掃門店的二維碼,每人免費獲得2只口罩,在免費發放口罩的同時___還不忘普及防範疫情知識,他說,很多村民朋友把口罩往耳朵上一掛,罩住了鼻子嘴巴以為就行了,其實配戴口罩還是有很多講究的。他提醒大家,配戴口罩要先將口罩對摺,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佩戴口罩後,儘量避免觸控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控口罩,在觸控前後都要徹底洗手。脫下口罩時,應儘量避免觸控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要丟棄口罩應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汙,應立即更換。

據瞭解,___今年__歲,自國小醫,自19__年以來一直在__村開藥店,價格實惠,童叟無欺,在村民中有口皆碑。同時,___經常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和一對一幫扶,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___表示,作為一名從事藥品行業的醫護人員,在關鍵時刻,能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和人民群眾分憂解難是自己的職責,也是一種義務。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20xx年10月下旬,民政部當年最後一期的全國救助管理工作實踐性培訓班在成都十八步島舉辦。入秋的成都連續一週秋雨連綿,我是在那時第一次見到的許帥同志。和我同住一間房間的許昌站王站長,向我介紹說:“這是許帥,人如其名,長得很帥,是我們河南省最年輕的救助管理站站長。”

全國等級站評定顯身手

那時的許帥同志穿著一件米黃色的西裝上衣,面板白淨,身體精壯。坐在我們一群人中間衣著那麼正式,面板白得出奇,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他的模樣了。許昌王站是一位有了點歲數的老民政了,他在培訓中還在和許帥聊著業務,王站在許帥面前沒有老大哥的架子,熱烈而謙虛地探討著救助方面的業務問題。後來,老王和我說,他是剛從烈士陵園交流到救助站工作的,很多事情需要學習。一位老同志,虛心向他口中河南全省最年輕的救助站長請教,一方面讓我覺得我們民政系統的老同志依然與時俱進地在進步著,另一方面發現眼前這位年輕的安陽市救助管理站許帥站長確實很有水平。人年輕,很帥氣,有水平——這簡單的幾個字就可以概括我對許帥同志的第一印象了。

我們在成都主要是學習救助管理工作標準化建設方面的相關知識,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參觀中,許帥同志都認真細心地聽講和學習。民政部當年一共開了十期左右的實踐性培訓班,選擇了全國多座工作成績突出的救助管理站作為實踐性培訓基地,成都救助管理站的標準化建立走在全國前列,當我們還在學習國家救助管理機構等級評定相關政策的時候,成都站已經在研究ISO質量體系認證這樣的標準化建立了。許帥同志作為一站之長,他選擇參加這期培訓,一定是有他的考量的。果然,半年後,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全國救助管理站登記評定結果甫一公佈,我就找到了許帥同志領導下的河南省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獲評全國二級救助管理站,我“室友”老王的許昌站也一樣獲得了全國二級救助管理站的資質。

救助管理站等級評定——這種行業內部的等級評定有多難呢?我舉一組數字:安徽全省78個救助管理站,僅有8個站獲得了民政部的等級評定(一級救助站1個,二級救助站7個),能獲得等級評定的救助管理站都是所在省份最優秀的救助管理機構。

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事業先試點

20xx年至20xx年,民政部在全國共選取了98個地區進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這又是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安徽有四市被選為全國試點單位。在河南,許帥同志主持工作的安陽市救助管理站也是全國試點單位。試點要求必須以地方政府或黨委名義出臺試點方案,必須開展監護困境未成年人摸底排查,必須對監護風險未成年人進行國家監護干預……總之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這項工作激活了國家監護干預和撤銷監護人監護權等沉睡的法律規定,極大地推進了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事業的開展。許帥在他身患癌症的情況下還承擔著如此艱鉅的任務,他的擔當感與責任感深深觸動了我的靈魂。

不從事這項試點工作,就不會體會到這項工作有多難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原本是共青團和婦聯絡統的傳統業務範圍,但他們作為群團組織,其國家監護的屬性不明顯,依據《民法通則》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民政部門是監護困境未成年人最後的監護人,對其依法進行國家監護干預。試點的過程中,我和包括許帥同志在內的全國各試點地區的民政同仁們一起攻堅克難,沒有未成年人受侵害的發現報告渠道,我們和共青團系統商談利用他們的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渠道;沒有監護困境未成年人基礎臺賬,我們指導基層社群村居摸底排查;沒有專項未成年人保護資金,我們和財政部門協商切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補助專項資金;沒有機構和人員,我們和編制部門艱苦談判將各試點地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更名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沒有監護干預手段,我們和公檢法等多部門破冰嘗試司法干預監護行為。什麼叫“白手起家”?我認為民政部門歷經2年多艱苦試點,推動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民政部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並根據該司法解釋最終建立國家監護干預制度雛形,就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過程。難以想象,許帥同志在其病重期間還承擔著一項如此艱苦的試點任務,這是他的勇敢和擔當,也是民政人驕傲和榮光。

天津濱海特大爆炸事故勇逆行

當人們驚恐地逃離危險之時,總有一批人向著人流相反的方向勇敢逆行,許帥和建兵都是這樣的人,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得不在這裡懷念另一位同志——原北京市朝陽區救助管理站副站長樊建兵。我之前沒有提過他,我怕之後再也沒有機會。

20xx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天津塘沽區救助管理站啟動應急機制,緊急庇護救助受災人民群眾。許帥同志第一時間和天津方面取得聯絡,主動接送在津安陽籍務工人員疏散返鄉。而樊建兵同志此時也第一時間從北京趕赴天津救災——雖然此時他的身份已不再是救助管理站副站長——他率其辭職後全職投入到自己創辦的社會工作機構中馳援天津,然而就在抵達天津時因心肌梗塞不幸離世。我們救助戰線的幹部職工乾的是苦髒累險的活,承擔著民政系統內最高的職業風險,有站長曾經在一次會議上對部領導說過“我當站長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但是我沒法承受讓站裡弟兄們和我一起扛這風險”,然而無論是許帥,還是建兵,抑或其安徽全省400多名救助幹部職工,我們終生無悔。許帥同志的父親說許帥生病還堅持工作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能夠終其所老,我很滿意。”

是啊,我們熱愛這項救助工作!長豐縣救助管理站的一名同志大年夜裡值班回家為了不把救助物件身上的傳染病源帶回家裡,在門口把衣服脫到只剩內衣才進門;界首市救助管理站的職工在年三十的夜裡,帶著救助的未成年人奔波在豫皖交界數個鄉鎮一路打聽、一路查詢送孩子回家;嶽西縣救助管理站的一位老同志,在站裡和一名受助少年同吃同住過的新年,感化了孩子幫他找到家;六安市救助站的陳夕聯副站長,不管救助物件身上穿著什麼或者有著什麼病,常年堅持用自己一雙手為他們理髮;馬鞍山市救助管理站多名年輕小夥子,體檢時測出多項傳染病指標超標;亳州市救助管理站的盛醫生,為了幫助一名河北受助婦女回家一度被當地市民認為是騙子……許帥同志不後悔,我們全部救助戰線的兄弟姐妹們也不曾後悔。就像他曾說過的“天下民政是一家,全國救助一家親”——許帥,是我們的“家人”,他的事業,我們繼續前行。我們無可退讓,我們兜底的是社會底線。我們這張網破了,對於陷入困境的群眾來說他們面對將是深淵。

像許帥同志一樣,我們是社會的兜底者,我們是危險時刻的逆行者,我們是站在深淵邊的守護者。

是的,和他一樣,我們無怨無悔。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勞動,是一種鍛鍊;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修養。

明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學校放了三天假。放學後,我揹著沉甸甸的書包跨進了家門。放下書包,如釋重負,看看錶,六點半了,剛要喊媽媽做飯吃,一看家裡鴉雀無聲,爸爸媽媽肯定沒在家。看來,我只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囉!我便去菜園摘了一點辣椒,然後開始了我的做菜“大冒險”。

我先來盤“青椒爬盤”,這道菜特別要注意火候,上次的青椒被我炒成了黑椒。我等鍋裡的油冒了煙,“撲”的一下把青椒倒進鍋裡,“嗤,嗤”地用鍋鏟鬧了幾下,便出鍋了。嚐嚐?嘿!味道還不錯!比上次有進步。我再來盤“土豆細柳”,這道菜訣竅在刀工。我小心地把土豆切成薄片,又把薄片改成細絲,絲絲縷縷的土豆被我一炒,哇!真香,真不愧我黃師傅的一番心血也!

剛一做完,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擺好桌子,把菜端上來,媽媽高興地說:“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聽話了?”我調皮地說:“我本來就這麼聽話,只是您這雙美麗的眼睛沒有發現罷了。”爸爸在一旁插嘴道:“這幾盤菜色香味俱全,我的姑娘啊,越來越有大師風範了!”我聽了之後,高興得像熟透的石榴——合不攏嘴,兩手一握,謙虛地說:“慚愧,慚愧,過獎,過獎。”

晚飯過後,我搶著收碗,讓媽媽休息,媽媽抵不過,只好去看電視。我一人在廚房裡表演,鍋碗瓢盆齊上陣,可以和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樂相媲美。因為這次的演出十分成功,所以受到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不絕於耳的交口稱讚,並且鼓勵我再接再厲,勇攀新的高峰。我的臉上再次掛上燦爛的笑容。

我勞動,我快樂。我勞動,我光榮!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仔細的算一下,我從事教師這份光榮的職位,已經有__年的時間了。作為一名教師,起初還只是一名代課老師的時候,我努力的去強化自己,去學習、去改正,好像要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在一兩節課裡教導給學生們。但如今,經過了__年歲月的洗禮和體會,我漸漸的變得溫和起來,放滿了自己緊張的節奏。但是,這並不意味這我對教育事業的放鬆,恰恰想法,因為我認識到了有些事情不能著急,所以才剋制住了自己想要加速的步伐。

__年的教師生涯以來,說實話,我並沒有專門對自己的愛崗和敬業去刻意強調過。因為在我看來,這份光榮的崗位,本身就容不得那些濫竽充數的事情,更容不下我們在工作中放鬆警惕,放鬆對教育的要求。

因為學生就是我們的一切,學生在學校中渴求知識,而我們將知識用自己的方式“灌溉”給這些正在生長的“幼苗”們。就像我們打出的成績,是學生們努力的結果,學生們的改變和班級的情況,也代表著我們的成績。所以,在我的工作中,我從未放鬆過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

當然,這份崗位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事物。這是我從小的夢想,是我所最為期望的未來。儘管已經成為了教師,但這還不是我真正的想法!我期望,在這份教育的事業中來奉獻自己的一生,在我年邁之時,如果能看到大家都已經長大成才,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這是我最大的願望,也是我不斷堅持的工作信念!為此,在工作中,我嚴格的做好每一次準備,將每一次的課堂,當做最為重要的一顆。當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教學,無論是那一屆的學生自我看來都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為了他們能成才,我在工作中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對我來說,教師的身份是偉大的,是陽光下栽培未來的職業。同時,也是帶著沉重壓力的職業。我們教育的是孩子,更是我們社會和國家的未來。面對這份工作,愛崗、敬業已經成為了最基本的要求,我們最為重要的,還是要關心這些學生,關心他們的未來,關心他們的成長!這就是我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看法。

愛崗、敬業,這是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是我們本就該在工作中具備的品質。在未來的教育事業中,我也會繼續努力的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學生們一起走向光輝的未來!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決定號召廣大婦女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學習她執著奮鬥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發揚奮鬥精神,強化使命擔當,立足崗位建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巾幗力量。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帶領1900多名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20__年,麗江華坪女子高階中學159人才加大學聯考,150人上本科線,她卻覺得不滿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這樣一個執著堅守認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擔當,她是孩子們的希望。她說她總想為這個縣城做點什麼,她做到了。她救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命,她為那些窮困山村的孩子帶去希望,但是山區人們的觀念十分老舊,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很嚴重,只是把孩子們養大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只有從根源上入手才能解決問題,只有讓山裡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擺脫山區。她想應該讓山裡的孩子接受教育,並在不懈努力下創辦了學校。

有信仰,敢作為,她是孩子們的依靠。為了感恩,為了讓更多家庭擺脫貧困,她開啟了十幾年漫長的走訪工作,看著張桂梅嬌小的身軀有些許脆弱的面容,很難想象她走訪了800多個家庭,帶出了1900多個學生,改變了一個女孩一個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運。孩子說,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學習讀書,她就是孩子們最信任的校長。

記初心,擔使命,她是新時代的榜樣。23年,始終默默無聞的堅守著“培養貧困山區孩子”的初心,她說她把這個初心想的很簡單,就想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操場裡“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幾個大字,在青山之間更加醒目,也許正是這樣一種信仰,讓她堅守著初心與使命,讓她守護著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個時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個小小的信仰都應該用盡全力守護,張桂梅一生都在為孩子們著想,她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新時代的年輕人有很多誘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標,才能不忘初心,實現人生價值,不負入黨誓言。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8名來自市人社局的機關幹部奔赴__社群,支援社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深入居民區一線,以飽滿的工作狀態參與無物業小區道口的值守,與社群幹部和志願者一起,全力保障社群居民平安健康。

用“店小二”精神把優質服務帶到群眾中去。__和__(福祿居委會):由於一個手錶厂部分辦公地點在沿街居民這幢樓,所以在查看出入證時需格外仔細。碰到倒垃圾的老人時,我們會幫老人把垃圾倒了;碰到拎著重物的居民,就幫忙拿一下。通過這次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我們體會到了社群工作人員的責任與擔當。在視窗,我們是人事人才“店小二”;在疫情第一線,我們同樣要用“店小二”精神把優質服務帶到群眾中去。

從敗下陣來到融入社群。__(__居委會):現在居民出入小區會主動出示出入證並積極配合測溫檢查。但第一天時,額溫槍偶爾失靈,我便手忙腳亂,居民也多有煩躁情緒。吃了“敗仗”後,我主動與進出人員打招呼,及時更換額溫槍,提醒和幫助居民取快遞,慢慢地工作開展起來便順暢多了。這告訴我:一線群眾工作不簡單,只有積極開動腦筋,主動投入真情,才是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認可。

社群是我家,再苦再累也值得。__(明園村居委會):測溫、詢問出入居民,登記外來人員,一天下來,幾乎沒有停歇的時間,連額溫槍都偶爾罷起工來。但看著社群志願者和熱心腸的居民主動加入值勤工作,我感受到了“社群是我家,再苦再累也值得”的正能量,同時也感受到了大家對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值守中,我們認真檢查出入證,耐心登記外來人員和車輛,並協助做好快遞迴類。看到沒戴口罩的居民,我們都會提醒要帶上口罩,聽到勸說後大多居民都會返回家中重新戴上口罩再出門。對於每個小區而言,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每一個人要以持久戰的態度做好防護工作。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對於我來說,_年春節充斥著新冠肺炎的訊息,病毒、疫情、口罩、消毒水……眼看著自己所在的城市由喧鬧變得寂靜、由熙熙攘攘變得空無一人,恐懼、崩潰、悲傷、無助……

1月20日開始,猝不及防的就被拉入了無法回頭的生存遊戲,敵人異常強大而凶猛,我們只能迎頭而上。22日,荊州一醫開設第一個感染性疾病科隔離病房;2月1日我科調整為一線醫護留觀休息區,科室所有醫護人員參與一線防疫,有的到了發熱門診,有的到了隔離病房,而我因為個人身體原因被留下參與後勤工作,既覺僥倖又覺遺憾,畢竟對於未知的危險每個人都會恐懼,但職業性質要求我們不能退縮,從沒有哪一刻如現在般——“戰士”兩個字如此鮮明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炫耀奪目!

後勤工作也很繁雜,我每天安排休息區一線人員的三餐、監測他們的身體情況、進行房間的消毒殺菌。由於休息區是由病區緊急改造而成,有醫生也有護士,上班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在戰鬥的同時並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每每看到他們都是難掩倦容,但又未曾聽到過一句怨言,有連續值班24小時只來得及吃一碗泡麵的、有夜半時分仍在辦公室討論患者病情的……我想此刻唯有“拼搏”一詞尚可詮釋了吧!

疫情更加嚴峻,2月3日和我一起後勤的小夥伴也接到通知加入一線;2月6日我科由醫護人員休息區改造為隔離病房,所有在住一線人員全部遷至酒店進行隔離,酒店離醫院近一公里遠,平時覺得輕輕鬆鬆就能走到的路程如今卻覺遙不可及,整條街道只能聽見我們行李箱滾過地面的聲音,偶有一兩聲談笑隨著風聲傳來,大家相視一笑心照不宣,有過小抱怨也有過小委屈,但發洩一場就煙消雲散,重整心情繼續戰鬥。

2月9日由於疫情進展迅速,我接到通知將於次日進入隔離一病區參與防疫工作,說不害怕是假的,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工作流程都讓緊張焦慮的情緒無法自抑,當天我便參與了“穿脫隔離衣操作強化”培訓,以確保能夠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己。

2月10日我起得很早,提前半小時到達了病區,儘管這樣還是差點沒趕上晨會交班,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護服、防護靴、護目鏡、防護面罩一層層穿戴下來花了我將近快30分鐘,因為還未適應以至於踏進病區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將要窒息,每一次呼吸都要耗費大量的氣力,護目鏡上很快便全是水霧,模糊不清,整個人彷彿處於一個纖維交織的蟬蛹中。為了防止病毒傳播關閉了空調有點冷,我猝不及防地出了一身汗,;貼身的衣裳緊緊地貼著後背,粘膩膩的;床旁交班時我不敢走快,因為防護靴都是大碼,我只能像個穿著大人鞋的孩子一樣拖著前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就在呼吸困難、視線不佳等各種生理不適的情況下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真正進入病房後倒並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這裡有確診患者也有疑似患者,有重症的也有輕症的,有小年輕也有耄耋老人,每個人都戴著口罩,每個人眼中都飽含著生的希望。我們按責任制分管病人,一般一人分管四五個,給我很深印象的病人有兩個:一個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意識尚清但病情較重躺在床上無法動彈,身體插滿了導管,上班時間我每隔兩小時就要給他翻身預防壓瘡,雖然戴著氧氣面罩無法說話,但多數時間他都還算配合,偶爾趁我們不注意偷偷更換體位,給他解釋說明,他也就很配合了。還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患老年痴呆症,身上有多處壓瘡,總是吵著要出去,剛和她解釋完過會就忘了,我只能和小夥伴們輪番進去不厭其煩的勸說。後來老奶奶要轉科,臨走前說要把早餐留給我,那一刻我的心裡湧起一股暖流,這種感動讓我覺得至今所有努力都意義非凡……

2月15日我因咳嗽而從一線退了下來,雖然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但仍需要醫學隔離觀察;2月29日我的隔離即將解除,疫情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控制,很遺憾沒能和那些一起工作過的夥伴繼續並肩作戰,雖然彼此隔著厚厚的防護,只通過上面的名字辨認對方,但是我記得大家的眉眼和聲音,每個人的眼睛裡都好像有十字星光般閃耀!

這是一場曠世持久的“戰疫”,我們所有人都做好了準備,儘管恐懼,依然無畏。冬天已然過去,春在甦醒,金色灑滿大地,病毒將無所遁形,加油吧!願所有繼續奮戰在一線的同仁們都能夠平安歸來,仍守初心!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28年,480人次,333萬元,這是嘉興市南湖區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還在用愛心不斷重新整理的數字,更是紅船旁一名有著25年黨齡、年過六旬盲人黨員用初心書寫的大愛。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 ”

8月14日,嘉興市紅十字會助學儀式現場,握手、問候、遞上紅包……朱麗華給29名學子分別送上8000元助學款。

許多人眼中噙滿淚水,一名學子哽咽地說:“您眼睛失去光明,卻給我們送來光明。”

為了參加這次活動,朱麗華特地穿上價格最貴的短袖花襯衫。這是她3年前花100元買的,只在重要場合穿。

今年,她穿著這件襯衫參加了嘉興市區多個捐款儀式。

8月16日,朱麗華還去了離家300多公里的麗水松陽和龍泉,在那裡結對資助了11名貧困學子。

每年8月,朱麗華最為忙碌。學校、社群、慈善機構、邊遠山區……今年暑假,她一口氣結對了46個寒門學子,一次性支付的資助費達36.8萬元。

一年又一年,朱麗華的“愛心榜單”上有受助貧困學生480人次。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對所有結對資助學生的姓名、家庭情況、畢業學校、就業去向等,都能脫口而出。

對於她而言,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20__年,成績優異的朱麗霞考上浙江大學,但母親患病、父親務農,讓這個典型的嘉興農村因病致貧家庭舉步維艱。正當全家人一籌莫展時,朱麗華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資助,讓朱麗霞順利完成本科學習……

去年暑假,正在浙大讀研的朱麗霞特意帶著男朋友來看她:“您不僅給我金錢上的資助,更給了我精神上的指引。”

資助一個學生,改變一個貧困家庭的命運。在朱麗華的資助下,一個又一個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開啟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更讓朱麗華欣喜的是,許多人學會了感恩。張薛嶽大學畢業後在嘉興一家銀行工作,用雙肩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經常抽空去探望朱阿姨;傅圓亮深受朱阿姨的影響,把大學畢業工作後的第一份工資全部捐給了市紅十字會……

到今年8月底,朱麗華累計捐了333萬元,但她總是擔心捐給“兒女們”的錢太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太多。

事實上,她每個月的花銷不足800元,腳上穿的鞋只花了18元,身上穿的白大褂超過10年,出門寧願多轉幾趟公交也儘量不打車。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朱麗華至今沒買一套商品房,“買房還不如多資助幾個孩子。”

“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又是一個清晨,麗華推拿診所裡一片繁忙。

瘦弱的陳永明弓著背,拿著掃帚打掃衛生,走起路來身子仍不時向一側傾斜。他做夢都沒想到,此生“換了一種活法”。

陳永明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強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惡化,陳永明輾轉於各個醫院之間,醫生們都說治癒無望。

朱麗華把陳永明接到了診所,每天一有空就給他推拿,“有時身體累得像散了架”。

一個月,半年,兩年……朱麗華不肯放棄。慢慢地,陳永明彎成蝦米狀的身體舒展開了,一直蜷著的右腿能伸直了,拄著柺杖能走路了……到醫院複診的時候,醫生都說她創造了一個奇蹟。

“病是要養的,需要繼續推拿。”朱麗華讓陳永明留在診所工作,月工資從以前的200元逐漸漲到現在的4000多元。陳永明感覺自己的世界亮了,“生活更有奔頭了”。

或許只有相同的人生經歷,才會更深刻理解彼此的苦楚。

18歲,在最美好的年華,朱麗華卻因為意外雙目失明。那時的她覺得人生無望,在煩躁迷茫中度過了7年光陰。

1983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坐在收音機前打發時間,廣播裡突然播放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

“張海迪坐在輪椅上都能做那麼多事情,我為什麼不可以?”

“身體殘疾別無選擇,但自己的人生不能殘疾!”出身於中醫世家的朱麗華參加了浙江省首屆中醫推拿培訓班,她從零開始學盲文,雙手拉傷到打石膏也沒有一句怨言。畢業後,朱麗華被分配到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照料腦癱兒童,經過她夜以繼日的精心治療,4名腦癱兒竟然都站了起來!

第一份工作帶給了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並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隨後,她又依靠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進修,成了嘉興首位盲人中醫師,在患者中逐漸有了名氣。

這樣的經歷讓朱麗華萌生了一個信念:只有就業才能讓殘疾人自立自強,才會真正被這個社會“平視”。

為了幫助更多殘疾人,朱麗華創辦了麗華推拿診所,招收殘疾人,不但安排吃住,還免費教推拿。

如今,診所裡有13名殘疾員工,有的年收入近10萬元。同時,還有100多人先後跟她學習推拿技術,相繼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

殘疾人能開啟新生活,讓朱麗華頗為欣慰:“他們以前都是家裡的‘包袱’,如今成了家裡的頂樑柱。”

作為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市政協委員,她還為殘疾人爭取公交愛心卡,為特殊學校教師爭取津貼……朱麗華動情地說:“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

每天,朱麗華忙完手中的活,總會走到位於診所西側的房間休息片刻。

她的住處僅20多平方米,一張桌子兩張床,她和視力殘疾的女員工一人一張。

這麼多年來,診所成了朱麗華的家,本人戶口仍掛在市福利院的集體戶口簿上。

如果不是連年結對學子,她或許早就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商品房。但她的做法是“省下來,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

29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的朱麗華捐款116元;

12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朱麗華毫不猶豫地捐款1萬元;

……

她捐出去的每一元錢,都是靠雙手賺來的。每天,她堅持早上7點半開工,晚上9點收工,工作12個小時以上。即使大年三十,其他員工都回家團圓了,她依然獨自留在診所裡忙碌。

今年61歲的朱麗華是命運的強者,但身體隨著年齡增大而出現一些毛病,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纏身,“給人推拿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腰痠背疼,腳都麻了,有時還頭暈。”她卻一直扛著,“實在受不了,我就花錢讓員工給我推拿。”

在朱麗華的人生詞典裡,“幫助”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這麼多年來,她已為現役軍人免費推拿3000多人次,“如果我忙不過來,就自己掏錢請員工幫忙。”

很多人對朱麗華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好言相勸。

你幫助那麼多的人,有多少人來幫你?”

“你的錢財可以留點給親人,自己晚年也能好好享受。”

……

朱麗華對這些“好意”一笑了之。

“我樂意幫助別人,從沒想過要別人感謝我。”正是這種平常心支撐著她,“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獻一天,哪怕是生命!”

實際上,她早就對自己做了“安排”。在她房間桌子的抽屜裡,儲存著一張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去年4月27日,在母親去世25天后,朱麗華鄭重地簽下了器官捐獻書,“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佔人間一分地。”

這些年,朱麗華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在麗華推拿診所入口處,懸掛著一張醒目的照片——20__年5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她作為“全國自強模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作為紅船旁的一名黨員,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朱麗華語氣裡透著堅定和自豪。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4

12月11日,都勻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幹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會議由黨組書記、副主席劉照信主持。

會上,全體幹部職工深入學習了州委州委組織部《關於開展向龍增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黔南組通〔2019〕92號)檔案精神,認真回顧了龍增剛同志的生平事蹟,並圍繞向龍增剛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的主題展開了討論。

會上劉照信書記提出幾點要求:全會黨員幹部職工一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重視,自覺參與各種集中學習和專題討論活動,紮實學習深刻領會龍增剛同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精神本質,做到學深學透;二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與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用龍增剛同志精神作為一項長期活動貫徹日常學習生活始終,在我會形成學典型、揚正氣、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此次學習活動與工作實際聯絡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服務能力,紮實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和全面小康建立各項工作。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幹部職工深深被龍增剛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感受,表示要以龍增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他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忠於事業、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潔、永葆本色的整治品質,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進工作的自覺行動;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以龍增剛同志為鏡子,對照查詢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深化黨性鍛鍊,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龍增剛同志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龍增剛同志光明磊落,一塵不染。一位在偏遠山區工作的幹部,想進城,藉口向龍增剛彙報工作,到他家拜訪,提著禮物,希望“照顧”。“禮物請你提回去!”龍增剛嚴詞拒絕, “只要你確實優秀,現在進縣城可以參加遴選,機會是很多的!” 這位幹部不甘心,走時將禮物留下,結果,他硬是讓妻子當場給他還了回去。

權為民用,甘守貧寒。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屈芳說:“龍增剛同志在鄉鎮工作了20多年,不管在哪個崗位,總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從來沒有向組織提出過任何困難和要求。”

患腎病半年來,他始終堅持一邊治療一邊上班,從未在同事面前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說過一聲痛。7月26日,他高燒至40度,醫生堅持叫他住院治療,他卻仍然放不下工作,上午輸液,下午上班,同事們都叫他休息,他只說“沒事,沒事”。直到7月29日下午在列席縣委常委會時,實在扛不住了,他才正式住進縣中醫院,還堅持一邊輸液一邊處理工作。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龍增剛同志先後轉院到都勻、貴陽,也沒能控制住病情,8月13日,因呼吸衰竭、腎衰竭,再也沒有回來。

他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7歲。一位邊遠鄉下的村民放下手中的農活主動趕來“超度亡靈”;一位小區業主主動擔當辦理喪事的“總管”;數位白髮蒼蒼的鄉下老人趕來日夜“守靈”,寸步不離……,一位中坪鎮卸任多年的老支書揮毫為龍增剛送別:“革命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從政廉潔於公於私光明磊落”。

他走了,帶著未兌現的承諾。他曾跟家人說,有時間的話帶他們去上海看打工的妹妹,順便帶他們看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可終究,他為事業傾盡所有,卻還沒來得及帶家人看到許久未見的妹妹。這個承諾,永遠無法再實現了。

他走了,同事、妻兒、群眾淚灑千行。一生精神歸華表,滿堂珠淚灑雲天,山無語,水凝噎,熟悉他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痛哭流涕……

學習龍增剛先進事蹟心得體會二

12月11日,都勻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幹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會議由黨組書記、副主席劉照信主持。

會上,全體幹部職工深入學習了州委州委組織部《關於開展向龍增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黔南組通〔2019〕92號)檔案精神,認真回顧了龍增剛同志的生平事蹟,並圍繞向龍增剛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的主題展開了討論。

會上劉照信書記提出幾點要求:全會黨員幹部職工一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重視,自覺參與各種集中學習和專題討論活動,紮實學習深刻領會龍增剛同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精神本質,做到學深學透;二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與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用龍增剛同志精神作為一項長期活動貫徹日常學習生活始終,在我會形成學典型、揚正氣、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此次學習活動與工作實際聯絡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服務能力,紮實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和全面小康建立各項工作。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幹部職工深深被龍增剛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感受,表示要以龍增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他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忠於事業、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潔、永葆本色的整治品質,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進工作的自覺行動;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以龍增剛同志為鏡子,對照查詢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深化黨性鍛鍊,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龍增剛同志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5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大年八年級接到任務後,__交通運輸分局__站長__就沒有離開過疫控卡點工作崗位,直至1月30日上午11時發生心梗暈倒。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__區統一部署,1月26日上午,__交通運輸分局負責協調設立公路交通疫控卡點。接到任務,__同志主動請纓去轄區內最遠、情況最複雜的伍明高速服務區。作為卡點的負責人他一邊組織卡點值班室活動板房搭建,一邊協調解決工作人員的飲食、休息,防護等問題。他親自制作登記本、卡點指示牌等保障用品,組織卡點工作人員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卡點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大家要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溫,嚴防死守疫情的擴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__總是搶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卡點任務較重,人員有限,執法人員按照24小時輪班制,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但__心繫疫情防控,從年八年級到大年初六沒有離開過伍明高速服務區疫控卡點,吃住全在卡點上,卡點條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臥,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鑑於__服務區的車輛流動較多,工作量較大,局領導按排伍明交管站站長王峰協助他工作,初六上午八點本該他下夜班,他向王峰交接了相關工作後並沒有離開崗位,上午十點左右連續奮戰了近百個小時的__感覺胸悶、氣喘、出冷汗,他也沒有和同事們說起,只是說王站長來了,有人掌舵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還說從年前到現在忙著工作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親,準備回家洗個澡換件衣服去給老人做頓飯,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時,剛到家的__便暈了過去,家人急忙撥打120,將他送往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由於救治急時,手術也非常成功,目前已脫離了生命安全,正在icu病房進行密切觀察。經診斷,__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又因長時間熬夜、工作勞累,這才導致突發下壁心梗。

得知__生病一事後,__交通運輸分局領導立即趕到醫院進行探望,並及時向區政府、市局領導進行彙報。甦醒後的__仍不忘向前來探望的領導詢問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__作為__交通運輸分局治超站站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就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默默耕耘,不計名利,踏實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面對疫情,他更是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用極短的時間就協調建好4個疫控卡點16座活動板房,做為值班室、休息室、隔離室使用,保障了卡點防控工作的開展。__的工作也贏得了過往車主旅客、服務區同仁和兄弟單位同事的一致稱讚。__用行動彰顯了交通人的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光榮形象。

疫情來襲,還有許許多多的交通執法人員,明知前路凶險,他們卻依舊義無反顧地“逆行”,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著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線。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6

當人們在世俗淺薄的喧囂中慢慢淪陷時,城信二字也就貶值了。

還記得讀古文時,向教師詢問“尾生之約”的故事,教師講解後,我們卻不約而同笑起來。老師臉色略變,沒笑也沒說什麼,只輕輕嘆一口氣。瞬間大家的笑聲有了停頓,那聲嘆息裡分明隱藏著些許苦澀,也許幾千年來的讀書人在關於“誠信”的問題上,都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誠信真就變得如此卑微了嗎!我不信。在漫漫人海中,點一盞心燈,開始尋覓誠信。其實,不是所有的誠信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裡。誠信依然在那些純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你看……

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闆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時的輕輕的一笑。

誠信是在一連串失敗後,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誠信是為徘徊在路邊的陌生人指路後,看到他臉上的粲然一笑。

誠信可以是從前百年老店裡賒帳的帳單,也可以是今天人們手中的信用卡。

誠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失去誠信,便失去創業根本,失去做人資格。1999年日本東芝膝上型電腦曾因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起訴。事件發生後,東芝對美國使用者實行經濟陪償,對東南亞使用者卻一拖再拖,妄圖輕描淡寫敷衍了事。這種“給美國人美金,給中國人補丁”的做法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結果是東芝銷售額暴跌,從此無法在東南亞市場上立足。

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誠信的重要性麼?話說回來,人生苦短,更當以誠為本。再聰明的人最多也只能蒙人幾十年。然後,所有的偽裝、心機都將在時間面前萎縮一個不堪回首的笑話。終將如雪泥鴻爪,慢慢無痕。要想從平凡中閃出輝煌,只能堅持誠信的原則。別忘了,我們為人一場也不過幾十年光陰,與其庸庸碌碌虛度人生,哪如坦蕩蕩,氣昂昂,捧一顆誠心,做一次真人?那麼,縱然是短短的一瞬,也會因它真實的美麗而燦爛一生了嗎?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應有一片誠心。”“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古老的詩句中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深理。只要心誠,石頭也會開出花來,讓我們緊握這些箴言,相信,並且期待……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7

3月8日晚,接到山東省衛健委支援命令,白曉卉再一次作為領隊,與其他六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組成山東省立醫院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其中四位隊員是在剛結束支援河南核酸檢測工作不久後,再次與家人分別踏上抗疫征程。

白曉卉作為支援威海疫情處置省直檢測隊領隊,帶隊於3月8日22時赴威海支援核酸檢測工作,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後隨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檢視實驗室條件,指揮所有運抵的儀器裝置試劑裝配除錯工作,14時即作為第一組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為了儘快遏制新冠疫情發展,核酸檢隊每天四個班次不分晝夜不間斷工作提高標本檢測速度。為了減少穿脫全程防護服次數避免浪費時間,核酸檢隊工作6小時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常常是一個班次結束後回到房間已經精疲力盡,一覺醒來又再次投入到下個班次的“戰疫”中。

3月20日6時45分,白曉卉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臨床專家初步診斷繫心源性猝死。

記者瞭解到,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白曉卉還針對遺傳病、腫瘤、感染性疾病進行分子基因層面上的診斷。從醫10餘年,她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3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項、省級課題3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授權專利3項。

“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勞動者。”白曉卉曾說,“作為醫生,我願意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用心守護患者健康。”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是神聖的醫學誓言。白曉卉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白曉卉,一路走好!

王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8

剛學習完滕啟剛事蹟的我,眼角的淚痕還沒有消失,有太多種情緒湧上心頭。

滕啟剛同志用一生詮釋了堅守初心、無私奉獻,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比熱愛。學習滕啟剛同志的事蹟,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是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法官,即便他已離我們而去,即便之前我並不認識他,但就是通過那些樸實文字記錄下的滕啟剛法官卻讓我感覺無限溫暖,同時激發了我強大的鬥志。

他剛正不阿,敲響了東北地區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第一槌,勇於做出自己獨立的判斷,讓自己的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他溫暖堅韌,現場永遠是滕啟剛同志的第一法臺,他走訪調查,將法理和情理融為一體,擺事實講道理,民事案件的調解率可以達到七成以上。對於滕啟剛來說,結了多少案子不僅僅是報表上的數字,那些躺在檔案室裡的案卷,飽含了他對百姓的深情。他深切關懷生病的當事人,幫其尋醫問藥;他幫助安置受到性侵的小女孩,幫助她走出陰影;他義無反顧跳水救下落水的路人……

在厚重的生命面前,再多的讚美仍顯蒼白。我很痛心這樣一位優秀的法官離我們而去,法官的隊伍裡倒下了一位英模。

滕啟剛同志的事蹟給了我非常大的感召,他把無限的愛奉獻給了社會,我不知道我能為他做些什麼。我想可能還真有一件事是“他希望”我能為他做的,那就是繼承他的遺志。今年我剛剛踏入員額法官的隊伍,他曾經對新任員額法官提出過寄語:“你們要接受人民的重託,擔當使命,鏗鏘前行,在案牘之勞行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這句話我記下了,帶著我的愛,努力承擔起當事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