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心得體會精選>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精選5篇)

心得體會精選 閱讀(2.93W)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 篇1

最近同學介紹我看了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讀了這本堪稱為成功學的聖經,給我感觸頗深。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精選5篇)

19世紀,西班牙軍隊佔領了古巴這個國家,並野蠻地奴役著古巴人民。1895年,古巴人民奮不顧身地爭取自由。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美國密切關注著古巴形勢。隨著形勢的不斷惡化,1898年4月,美國正式向西班牙宣戰,並意識到和古巴起義軍合作是贏得這場戰爭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美國總統對陸軍中尉羅文委以重任,給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聯絡信。羅文沒有提任何問題和要求,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克服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羅文被堪稱為美西戰爭中的英雄。

《把信送給加西亞》向我們傳送者一個樸素又偉大的真理:居其位必須負其責。所有的任務中有一種任務應該無條件的全盤接受:屬於一個人職責範圍內的任務。所有的任務中有一種任務應該無條件的全力以赴:屬於一個人職責範圍內的任務。

居其職負其責是一個人起碼的也是最高的職業素質。

一個人可以對上級不滿意,可以對同事不滿意,可以對工作條件不滿意,可以對報酬不滿意,但是隻要不辭職,就沒有理由對職務範圍內的工作任務不滿意。這不是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這關係到許多人—家庭,單位,社會。一個教師可以抱怨薪水微薄,卻不能敷衍塞責誤人子弟。一個公交司機可以向上司抗議條件艱苦,卻不能半路停車耽誤滿車乘客的正常旅行。盡職盡責,是對一項事業的負責,是對一個單位的負責,是對上級、同事、下級的負責,是對自己的負責。

“把信送給加西亞!”,你可以不接受送信的任務,但是你一旦接受了,就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因為你接受任務的同時也就剝奪了其他人再去做它的機會,你居其位必須負其責。

“把信送給加西亞!”,如果這是你得職守,你就不能說“不”。居送信之職而不送信的人,應該早早離開,以便讓更稱職的人及時接替。

我們今天努力了,明天就一定會有回報,你對工作忠於職守、履行承諾、敬業忠誠,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薪水,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你的經驗,你的榮譽,甚至是收穫你的未來。

讓我們共同打好基礎、提高素質、培育品質、勝任工作,為我們的工作儘自己之才力,展自己之智慧,揚自己之風帆,創輝煌之業績,人人都真正成為“送信”的人!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 篇2

羅文,一名普通的美國陸軍年輕中尉,肯定他執行過很多工,可是那次任務過後讓他不再普通。在美西戰爭期間,孤身一人,在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將總統的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就一個打戰的人怎麼會把這麼艱鉅的任務完成的那麼出色呢?靠的不是什麼出色的軍事才能,而是自身的優秀道德品質。

我們90後被安上安於現狀,懶散,消極,懷疑,抱怨,扯皮,沒有責任心等等性格特點,老是一副憤世嫉俗的樣子來看世界,這些心態都會制約著我們的進步,所以,不要埋怨任何人,不要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放棄平庸,端正態度,樹立敬業,進取的精神,讓我們大眾書局全體人員結合本行業特點,向羅文學習,以羅文為榜樣,立刻行動起來,全心全意地完成屬於自己的任務。更應該主動的出擊解決問題,不要害怕出錯,不要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只要去做,我的自信心機會回來,責任心也會回來。消極懶散也就會消失。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還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羅文在接受任務後,他還有多種的選擇,他可以立即行動,不追求質量,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它:或者先放一放,先完成自己的事情在去做它,但是他選擇完美的執行。所以當我們將要做一件事時能做到最好,就不做到次好:能做到100分,就絕不做到99分。每次做完一件事時都反問一下自己我們平時做到位了嗎?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了嗎?如果沒有,就一定要改變自己。

每天主動多做“一點點”,水考的最後階段,我實在堅持不住了,厭煩了千篇一律的學習內容,這是我剛好讀到了這個標題,“成功和失敗的差距,或許就是因為一些小小的事情,一切就都隨之改變了”。這只是裡面的一句小哲理話,可偏偏我記住了,平常我就是不拘小節習慣了,現在我一點小事都覺得不值得我做,可是就是這些些小事決定了更大的地方。每天多做一點點即使我們暫時沒有收益,但是我們的付出都會存在我的人生賬戶裡,總有一天,我們會拿到高額的利息的!

每天多做一點點,不知不覺受益一生。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 篇3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名列全球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六名,世人對她的評價很高。正如美國曾任總統布什在讀過此書後曾說“太可怕了,它把什麼都說了”。可見此書的影響之深、之廣。

該書我已拜讀過兩次。20xx年單位曾組織集體學習過一次,通觀全文,很雜。但究其精神實質,無外乎三點:一、服從。二、忠誠。三、主動。相對於現代企業或單位的管理確實很實用。以至於歸納出人類社會的最基本行為法則——互惠的交換;投入才有回報;忠誠才有信任;主動才有創新。此種言論,此種倡導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廣告中的一則廣告:“匯仁腎寶,你好我也好。”

20xx年的某一天,閒來無事,重又拾起該書拜讀,思想卻發生了質的轉變。我彷彿在該書中看到了中國遠古時候的一則故事《伯樂相馬》。確實<把信送給加西亞>中明確立論:成功的企業必須做到——1、員工應成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2、企業需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3、領導重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然而事實又是怎樣?《伯樂相馬》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當下縱觀現代社會不同性質的企業,在選拔和任用人才的時候,考慮多的不是“你很行”。而是“你是誰”?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中,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大有人在,然而在人為的設定的考核障礙前,這些人終歸是老死槽邊。一方面高舉求賢若渴的牌子,一方面又被世俗的困擾而禁錮,最終發出“人才難尋”的哀怨。這不好笑嗎?!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的確有其積極地一面,但是我們在拜讀此書時應清醒的注意到她的對應面——員工。一味的強調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感受,這本身就違背了辯證法。願我們的當權者、執政者,多一份公心,少一份貪念。善於發現、培養和重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誠如是!則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意義上的達到和諧和發展。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 篇4

本書是享譽全球的商業經典之作,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美國陸軍中尉安得魯羅文臨危受命,歷盡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在古巴叢林中找到了加西亞將軍,完成了送信這一神聖使命,為打敗西班牙侵略者立下了卓越功勳的故事。

“態度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書中的主人公羅文在接到送信的任務後,不提要求、不講條件,不怕吃苦、不怕犧牲,舍小家、為國家,歷盡千辛萬苦,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他前進中的每一步都浸透著汗水、熔鑄著心血。這種奉獻精神,在和平發展的年代需要,在轉型跨越發展的新時期更是迫切需要。這種奉獻精神軍隊需要,企業需要,政府部門更加需要。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既然肩負起黨和人民交給的重擔,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真意為祖國出力,就要像羅文那樣,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困難重重,腳踏實地、拼搏奉獻,以良好的精神狀態,以崇高的價值追求,獻身於科學發展的巨集偉大業。具體到我們教師工作,就是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文化素養,傾其所能、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工作上成為一個甘於奉獻、盡職盡責的人。

讀《把信送給加西亞》有感 篇5

近期,校長給我們青年教師推薦了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是一本關於忠誠、責任、勤勞的書籍。讀了這本書之後,從中學到了許多。  

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世界。”這是自我改變的力量。那是的我並沒有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沒有想出改變自我的辦法。直到讀到這本書時,我才深有體會,要從哪些方面去改變自我。作為這個世界的“平凡人”,在平凡的崗位,要做出不平凡的事,需要的方法我從這本書上找到了答案。  

忠誠的體現是工作積極、高度負責。忠於自己的事業,就是以不同的方式為自己的事業奮鬥。書中的戰士在自己的崗位上遵從命令,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把忠誠給了自己的組織、把忠誠給了自己的國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麼,我們在工作中,忠誠於自己的夢想,堅持教育的理念。忠誠於這份工作,以他為傲,並以自己的力量去守護它的光芒。這也許就是我改變自己的開始。 

責任,也是敬業。書中寫到:每一件事都值得做好。每一份正當和合法的工作都是高貴的,每一個誠實的勞動者和創造者,都值得稱讚。工作中,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輕視自己的工作。我對自己做出了“三省吾身”的思考。工作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工作是否單調乏味,往往取決於我們對待它的心境。無論何時,都要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用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以敬業和負責任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魔鬼並不存在,存在的是人的恐懼和懦弱。”所以擁有一份正確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待生活。良好的心態、愉快樂觀的精神、飽滿的生活熱情,並身體力行地去感染身邊的人、身邊的環境。這也許就是我改變自己的過程。 

選擇就要堅持,堅持就要努力,努力就要付出,做那個可以送信的“羅文”中尉,就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