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淺談新時期農村派出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綱

摘要: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中心思想。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派出所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農村派出所警務已成為歷史的必然;分析當前我國農村派出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新時期農村派出所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一要科學發展,實現農村派出所“五個保障”;二要以人為本,樹立農村派出所的價值取向;三要全面協調可持續,促進農村派出所隊伍全面發展;四要統籌兼顧,把握農村派出所建設方法。

淺談新時期農村派出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綱

關鍵詞:公安機關;農村;派出所;科學發展觀;新時期;

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中心思想。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派出所如何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建立活動,改善和加強城鄉社群警務工作,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的“長治久安”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點,開拓創新農村警務已成為農村派出所的歷史使命。長期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農村派出所發展相對滯後,存在不少問題。農村派出所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改變自身形象,提高服務能力,提升公安戰鬥力,切切實實為農村發展服務,為推進三農工作在農村的開展做出貢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一、新時期農村派出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要性、緊迫性認識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即: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其中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和諧的發展、和平的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科學完整全面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思想。在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中,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在“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五個統籌的同時,“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等內容。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十七大報告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提出“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強調要“使改革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援”。這是黨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和生動體現。同時又指出:要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建立活動,改善和加強城鄉社群警務工作,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的“長治久安”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點。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派出所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農村派出所警務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二、當前農村派出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包括農業、農村、農民。同時,也就存在農業、農村、農民等三個問題,而農村地區是三農問題的實施載體。農村派出所是公安機關打擊農村犯罪、維護農村治安、服務農村百姓、保農村一方平安的基層綜合性戰鬥實體,是維護農村社會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第一道防線,是密切聯絡農村人民群眾的視窗和紐帶,是整個公安機關工作在農村的根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當成為農村派出所應對農村新變化,開拓創新農村警務的歷史使命。長期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農村派出所發展相對滯後,存在多個方面的問題,從公安機關來看,有以下主要方面問題。

(一)地廣面大,警力缺口較大。長期以來,農村始終是我國人口的承載地之一,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大發展,農村社會生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發展,由社會改革帶來的利益格局調整,引發了大量的社會矛盾糾紛,農村治安問題層出不窮,刑事犯罪高發。而農村派出所民警人少事多,嚴重製約了農村派出所工作的開展。

(二)設施落後,警務效率低下。很多農村地區地廣路遠,人員流動,有些農村經濟不發達,財政困難,受發展條件制約,派出所辦公設施得不到保障,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三)職能模糊,非警務活動較多。在農村,地方政府碰上徵收稅費、計劃生育、農田基建、道路拓寬等棘手問題一時難以解決,往往“以保一方平安”之名,最先想到的就是找民警去聯合執法,“排憂解難”,而不是“誰主政誰主職,誰主管誰負責”,嚴重模糊了地方部門的職能。

(四)管理不嚴,監督不到位。由於農村派出所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往往又實行包片包面,單兵作戰,忙於事務,領導靠教育,管理靠自覺,監督實施不到位。尤其偏遠農村派出所,上級監督機構或領導很少突擊下訪,這就使得民警紀律渙散、對自身要求降低。

(五)設施缺乏,業餘生活乏味。不少派出所“五小工程”不到位,民警的日常學習生活文化鍛鍊需求得不地落實,空閒之餘易滋生不良的自娛自樂習慣。

(六)警民感情少投入,關係不和諧。由於缺乏深入瞭解理解農民群眾感情的管道和方法,民警與農民群眾存在著較大的隔閡,民警害怕與農民交往,也缺乏耐心,農民對民警更是存在畏懼感。從全國公安機關接待的信訪案件來看,群眾反映基層一線警種的問題主要是一些公安機關和民警工作不負責任、辦案粗糙、取證不及時、執法不規範、不作為、亂作為。這種現象在農村極為普遍。

三、新時期農村派出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幾點思考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新時期農村派出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現實的緊迫性。農村派出所只有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改變自身形象,提高服務能力,提升公安戰鬥力,切切實實為農村發展服務,為三農工作在農村的開展做出貢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一)科學發展,實現農村派出所“五個保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農村派出所要著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創造條件,努力克服制約農村派出所職能發揮的因素。一是保障農村派出所財政經費,提升農村派出所的實力。由於一些農村派出所仍然借用房屋辦公,其它硬體投入更是得過且過。農村派出所前期硬體投入應當由所在的鎮、縣政府負責,保證農村派出所正常辦公;縣、市政府要編制足夠的預算,從各鎮辦財政上劃撥給派出所,切實保障農村派出所的良性執行。在當前的歷史時期,為了體現“人民公安為人民”“人民公安人民辦”,應當設立治安獎勵獎金,獎勵那些對農村治安作出貢獻的民警和人民群眾。二是保障農村派出所器械裝備,提升農村派出所的戰鬥實力。隨著農村治安問題層出不窮,刑事犯罪高發,尤其一些經濟較為落後地區,一些群眾由於主客觀原因其法制觀念較為淡薄,民警在出警時容易被盲目的暴力反抗傷害。農村派出所器械裝備應當跟得上農村形勢的發展,提升公安戰鬥力,能夠保證農村派出所複雜工作的需要,保障民警自身安全的需要。三是保障警力充足,提升農村派出所的接待能力。

農村派出所由於地處偏遠,生活艱苦,一些民警由於婚姻、家庭等等原因不願去農村派出所工作,工作也是關注主要、重要,對一些次要案件撒手不管,工作浮在表面,極少深入群眾,瞭解社情民意。加上上級機關也嚴重缺乏警力,農村派出所警力也就難以保證。應當切實推進警力下沉,保障農村派出所的警力需求,切實解決農村人民群眾安全需求。四是保障管理科學,提升農村派出所的綜合能力。上級公安機關要思基層所思,急基層所急,想基層所想,不能在機關辦公室定任務,拍腦袋下考核指標,應當制定出一套人人爭著為群眾辦實事的管理體制,考核的標準應以與民警朝夕相處的人民群眾意見為重要標準。另外要爭取減少甚至消除與鎮政府的利害關係,應當由公安機關獨立操作或者由市級政府直接撥付經費,全額保障,使農村派出所切實獨立履行其職能。五是保障民警業餘生活,提升農村派出所民警的自身素質。當前,很多農村派出所因為經濟條件較為落後,“五小工程”不落實或流於形式,缺少必備的生活、學習、訓練的場所,導致一些民警自已尋找生活、學習、娛樂方式與場所,一些民警交友不慎,聚賭、上網等方式消遣時間,極大地破壞了民警的戰鬥力與素質養成,破壞了人民警察的形象。應當從農村派出所科學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提升農村派出所民警自身素質的重要性與緊迫性,認真加以解決。

(二)以人為本,樹立農村派出所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質上是指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本。胡錦濤總書記在接見“二十公”會議代表時指出:“制定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推出公安改革的重大舉措,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需要、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根本依據和標準.努力做到人民公安為人民。”農村派出所工作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一是以群眾為本。在農村,群眾對警察意識模糊,老百姓見到警車就產生畏懼感這種現象還是存在的,歸根結底,是因為民警沒有以群眾為本。一些民警因事多活忙很少主動深入群眾,去了往往也是處理糾紛,瞭解案情,給群眾的印象也是警察在執法、在抓人,群眾去派出所也是求政府、派出所辦事或個人、家裡出了什麼事,久而久之,警民關係就疏遠了。

在新的歷史時期,民警應當切實轉變觀念,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人民群眾無小事的觀念;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農村派出所工作的根本標準。人民群眾有要求,民警應當不辭辛勞、無私幫助;人民群眾有事,民警要公正文明執法,更要滿腔熱情地為人民群眾辦事;人民群眾有困難,民警要深入群眾,瞭解群眾疾苦,竭盡所能幫助解決;人民群眾有問題,民警要賦予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擔負起向群眾宣傳國家政策法律的責任,熱情通情達理地解答,提高群眾法制觀念,讓群眾理解人民警察。二是以民警自身為本。農村派出所工作面對村村落落、家家戶戶、形形色色人員,針對農村群眾知識水平較低、法制觀念較為淡薄要切實提升民警耐心細緻、處事果斷、隨機應變等能力和廉潔自律。要不斷提升民警自身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與群眾溝通的能力。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廉潔自律,不向群眾要好處、不從經費飽私囊,維護好自身形象,上級領導要充分認識農村派出所的艱苦性,把握好財政投入的側重點。要加強農村派出所內部管理與監督,自覺地、持之以恆地嚴格管理與關心愛護每一個人民警察,做到內務整潔有序、辦公場所幹淨有致。要定期促進所內民警的交流,深化民警的團結意識,提高整體作戰力,促進農村派出所的科學發展。

(三)全面協調可持續,促進農村派出所隊伍全面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只有堅持發展的全面性,才能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撐。只有堅持發展的協調性,才能有效地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只有堅持發展的可持續性,才能使和諧社會建設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農村派出所是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綜合性戰鬥實體,農村派出所民警是處在公安工作最能夠接觸人民群眾的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最直接的踐行者,全面建設和發展農村派出所隊伍是維護農村社會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完成黨和政府在農村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針對農村派出所工作,全面建設發展農村派出所隊伍,就是要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四統一五規範”為基本內容,按照構建現代警務機制的要求,以“大練兵”活動為載體,全面落實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公安隊伍建設各個方面和環節的標準化、規範化、法制化,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群眾滿意的公安隊伍,使民警在自身素養、知識更新,使用科技能力,駕馭困難本領等方面全面發展,全面提升隊伍正規化建設水平。

黨的十七大指出,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進一步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重視學習、善於學習,應當成為公安機關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職業要求。每個民警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能力、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品行,切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針對農村地區事情多發、群眾接觸頻繁易產生糾紛的特點,著重訓練民警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協調發展是農村派出所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可持續發展是農村派出所開展工作的保證。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農村派出所民警在處理好所內民警與民警、上下級、民警與群眾等關係的同時,更要按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加快、形勢演變劇烈的發展趨勢,定時根據新形勢調整派出所的工作重點,不能以陳舊的方法和思路一成不變地處理日益變化的各種事件。從內部看,隨著改革開放在農村的一步步深入,農村群眾法制觀念逐步增強,這就對農村派出所民警的執法水平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農村派出所工作要以維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為目標,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區域性與全域性的關係,按照新階段新任務的要求,更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推動農村公安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統籌兼顧,把握農村派出所建設方法。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統籌兼顧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概括和提升。實踐表明,堅持統籌兼顧,對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避免社會矛盾的激化,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一切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作用。堅持與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題中應有之義。農村派出所要把握好統籌兼顧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當前,由於社會改革帶來的利益格局調整,引發了大量的矛盾糾紛,農村治安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農村派出所民警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充分認識農村公安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複雜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一切從群眾出發,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深化平安建設,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要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積極構建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牽頭協調、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社會各方整體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著力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的工作體系,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化解社會矛盾。拓寬矛盾糾紛的化解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確保群眾訴求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一是統籌兼顧管理實有常住人口與在外本地人口。民警要通過摸查瞭解轄區內人口包括在外的打工者、經商者等的基本情況,發現異樣及時調查,把握節假日外出人口歸來的機會,主動上門瞭解情況,這對掌握外出人口犯罪有很好的遏制作用。二是主動預防與被動懲治相兼顧。民警要經常深入群眾,結合農村居住方式較為緊密、監督廣泛從而犯罪較難得逞的實際情況,排除諸如盜竊、聚眾鬧事、報假案等案件發生的客觀環境,改變現階段農村派出所面臨的群眾報案應接不暇、實際效果不盡人意的不良局面。三是統籌兼顧決策與實際工作。正值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特殊時期,同時也是最有利於農村派出所工作發展的好時期,更是民警踴躍投身農村派出所工作的好機會,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從容應對並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以人為本,推動農村公安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