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心得體會>培訓心得體會>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精選9篇)

培訓心得體會 閱讀(1.18W)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1

有幸能在這個假期參加陳老師和王靜老師的蒙氏教育指導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進一步學習蒙臺梭利教學新理念,加深對整個蒙臺梭利教學框架的好機會,帶著對蒙臺梭利教育的熱忱我投入到這次緊張而又充實的培訓中,一次次的培訓雖然讓我感到疲憊,但卻痛並快樂著,它讓我有著沉甸甸的收穫。尤其在對感官教育的學習中更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精選9篇)

是呀,日常生活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的基礎。的確,感官教育是蒙氏教育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正如書中所提到的“蒙氏教學中所提供的感官教具是開拓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孤立化、精確性、美觀、自我控制及具有探索性的感官教具設計極具經典,它對幫助孩子整理感官的印象、擴大孩子的直覺領域、豐富感官經驗、引導孩子自發性的自我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我對這些感官教具並不陌生,但通過這次學習更讓我深深體會到:

1.強烈的邏輯性

2.靈活地操作

3.創造性地工作

還有對孩子施以禮儀、品格教育,雖然我們不能使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但我們能使他們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不會去傷害別人,不會被傷害;我們不能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天才,但我們能使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同時學會被他人尊重。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社交場所,我們利用幼兒園環境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禮儀教育,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採用示範的方法,使幼兒學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與周圍人打招呼;學習如何借他人物品;如何輪流等待;如何觀看或參與他人的活動;如何與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等,讓幼兒學會如何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環境;使幼兒樂於與他人交流、交往、分享、合作。

這是我在蒙氏學習中的點滴感觸,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使我對蒙臺梭利的精髓有更更豐富、更深刻地認識,相信這次的陳老師和王老師的蒙氏培訓會在我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添上燦爛絢麗的一筆,也期待能參加下次的培訓!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2

一、蒙臺梭利要求她的教師必須受專門的訓練,以便實現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則和方法。

1、教師教育兒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兒童。為此,她將教師這一名詞改稱為“指導員”。但教師的作用並不能因此而降低。她說,指導員的作用比一般人理解的要深入、重要得多,因為她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她要為兒童準備學習的環境,成為兒童的觀察者和引路人,而不僅是教會兒童一些知識。

2、蒙臺梭利認為教師的精神狀態比掌握技能更重要。教師的準備工作不能只靠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具備道德方面的品質,如機警、穩重、耐性、愛心和謙遜,其中最重要的是時刻考慮到兒童。她指責傳統的教育過多地考慮傳授知識,忽視兒童個性的內部發展。

3、教師要相信兒童、熱愛兒童

蒙臺梭利說,生命的成長必須有“愛”的感覺,兒童的自覺性和自我認識是通過愛得來的。兒童正是因為愛他的周圍環境才產生了一種壓制不住的衝動,在整個的敏感期,將自己和周圍事物連線起來。這種愛不是一般理解的情緒感覺,而是一種愛的智慧,通過愛來吸取外界事物並且建構自己。正是這種愛,使兒童對周圍環境有那樣的熱情和細緻的觀察態度,而成人則往往表現冷淡,視而不見。

蒙臺梭利還反覆強調教師對兒童要有信心,相信兒童遲早會表現出真正的天性。對各種型別的不正常的兒童都不能動搖信心。應當看到一個表現不同的兒童的精神狀態,並相信當有興趣的“工作”吸引他的時候,他會達到正常化。她號召:“要體驗從兒童那裡得到更大的精神快樂”,這就是教師的最高報酬。

4、教師要耐心等待,不要急於干涉兒童

蒙臺梭利認為教師不應當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兒童的智慧,應當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活動,不要做兒童的僕人,替他們盥洗、穿衣、餵飯。兒童需要發展自己的獨立性,自己選擇志願,自己選擇工作,並且堅持下去,盡最大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當他戰勝了力所能及的困難時,則將獲得最大的快樂。這時,教師就會發現兒童有一個要發展的個性。當然,對於兒童的有害的表現,應毫不猶疑地去制止。教師的責任不僅在於知道什麼時候對兒童的活動應該加以禁止,而且要盡力避免這種禁止,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對於進步慢的兒童要有無止盡的耐心,對他的成功要表示熱情和歡迎。當發現兒童的動作緩慢時,成人如果不是去幫助他實現他最重要的心理需要,而是代替兒童所要完成的一切活動,這樣就將成為兒童主動發展的最強大障礙。她對教育者提出的格言是:“在觀察的同時要耐心等待”。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3

兩天的培訓讓我對“主題閱讀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就談談我在這次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重視單元導讀

單元導讀課重在導,以單元導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對整組內容進行整體感知。主要體現在:導趣,引發情感參與;導讀,全面感知內容;導學,明確學習任務;導延,課內延伸課外。在單元教學起步時,要讓學生通過單元導讀預習全單元,讓學生粗知單元內容,對單元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

培養閱讀興趣

“主題閱讀”教學共分為五個板塊,在二、三、四板塊中都有推薦叢書,而且推薦的都是同一主題的文章和書籍,使閱讀文字指向性更集中,目的性更鮮明,能夠更好地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升閱讀速度,以抵達“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閱讀目標。

注重系統教學

主題閱讀是把一個單元的內容都整合在一起,不再一課一課地教,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教,這樣一個單元變成了一個小系統,那麼這個主題就是單元的魂,以此把所有課文串起來。

課堂的學習方式不再是一篇文章的閒敲碎打,而是以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緊扣單元訓練專案把相關知識聯為一條教學線索,把學生髮散的思維最終集中於單元主題這一點上。學完課本內容後,再將這種學習的方法遷移到課外同一主題的其他文章中去,堅持“舉三反一”的原則,讓學生在課堂中分析比較,並抽象概括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加強小組建設

小組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問題深入探討、共同解決的過程。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全體性和活動性,可使學生之間形成和諧、友好、合作、互助、競爭的關係,為接下來的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中,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是最重要的。只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施以恰當、系統的評價,就能調動每個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起到紀律約束性。小組合作交流和探討,令學習效果、課堂氣氛產生神奇的變化,學生不僅願學,而且樂在其中!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4

xx年5月9日在縣委禮堂舉辦了xx年澄邁縣幼兒園教師運用《指南》支援幼兒遊戲和幼兒閱讀教育技能專題培訓,本次培訓分別由吳海虹老師和丁麗園長為我們做講座

吳海虹老師老師開篇便直指了“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所以“遊戲”是幼師的重要基本功。

接著吳老師還指出區域目前的狀況:

1、入區時間短,不夠一小時;

2、材料單一,玩法單一;

3、不能自由自在玩,受人數,不串區等規則限制。

吳海虹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讓幼兒玩起來才會有學習故事。

重點還向我們傳達了以下觀點:

1、兒童從一出生就是主動的有能力的和自信的學習者。尊重兒童的學習方式,他們最喜歡玩,最喜歡自由自在的玩(把孩子當成孩子,相對應的就出現擔憂、責備、控制、溺愛、阻擋。把孩子當成學習者,去支援,迴應推動,尋找幼兒的“哇”時刻);

2、連結教師自己的童年(想象替代);

3、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等一等,看一看,聽一聽可能你的教學就不一樣了),本環節再次觀看了催人淚下的視訊《老師,我可以不愛嗎》,再次告訴我們教學就是傾聽,等待,觀察,迴應,追隨兒童的學習方向興趣和優勢。活動最後吳老師指出了老師在遊戲、區域時困惑,並幫助我們解惑。

下午是丁麗園長的《幼兒園不同活動形式閱讀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

丁園長分別從:

1、做什麼。

2、為什麼這麼做?

3、我們怎麼做?

4、我們的收穫。

幾個方面向我們進行了講析。培訓最後是唐海妹老師進行的《讓牆飾成為幼兒快樂閱讀的橋樑》講座。唐老師首先指出了現狀並分析了存在問題,接著就規則牆、互動牆、新書推薦三大板塊進行了講析,使我直觀瞭解如何創設圖書角的牆飾。

一天的學習,又為自己增添了新的收穫。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5

XX月號上午,X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堂關於教師專業發展的三把鑰匙的一堂課。引言裡關於三個關鍵詞:飛翔、愛與成長,讓我記憶猶新,接下來關於讀書的整個話題,都是圍繞這三個關鍵詞展開。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程,那麼人生也是一場追尋的旅程,這個追尋的過程,首先在讀書中找到方向。從入職階段到重慶階段到閱讀階段,X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驗證了一個成功的事實,那就是閱讀真的可以成就一個老師的夢。閱讀是什麼?就是拿別人的經驗重複自己的故事,成長可以從模仿開始,寫作是課題也是也可以從學習別人開始。在這個過程中,X老師告訴我們態度比能力更重要,一個人只要不斷的努力,一定會走向一個幸運的人生。經過X老師四年的努力,拿下了省優質課,這是他成功經驗的一個驗證。那麼模仿從哪裡來呢?那就必須從讀書開始,首先我們要明確教師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可以讀到智慧獨到之時,甚至能讀到人品,在“讀書成就名師”這本書裡12位傑出教師的故事,讓她在讀書中豐富了自己。研學老師在書中閱讀生命中最重要的預見中提到一個教師在教育這條路上究竟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讀書的態度。教育閱讀更多的是基於對教育觀現實的觀察與思考彌補短板。

然而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書那麼教師要閱讀什麼樣的書呢?x老師指出,要讀奠定生命基礎的根本書籍,要讀學科知識,專業知識方面的重點書籍,要讀人類基本知識方面的書籍。這讓我意識到,一個不願意讀書的老師是永遠不會成長的,起碼說成長的不會很快。只有我們不斷的去讀這些正確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快的豐富起來。

當我們知道了讀書可以讓我們追夢讀哪些方面的書,可以讓我們更快的實現夢想,那麼怎樣閱讀便顯得更為重要?首先要分時期閱讀,作為一個閱讀的新手,我們必須從新手期到適應期,然後再到成長期,直至達到成熟。其次要做階段性閱讀,做有難度有坡度的閱讀,而不是永遠待在閱讀的舒適區。再次就是要做知識性的閱讀,就是說帶有專業性質的理解性的閱讀,如果一本書能夠讓我們很輕鬆的讀下來,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本書就沒有太多的挑戰性,我們要讀那些讓我們跳一跳可以夠得著的書,但是讀書也要具有挑戰性。

班級管理同樣需要閱讀,他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些班級管理的很優秀的書,比如說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漫談,做的班主任,問題學生與治療與學生家長過招,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把班級還給學生等這些書籍,為什麼X老師能夠成為學校家長以及學生非常敬佩和敬仰的一個老師呢?很顯然他把這些班級管理的書籍讀了很多遍,並把它用到實際的教學與管理當中,於是便收穫了這樣美滿而完整的結局。X老師一直在講班規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規範學生的行為,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懲罰作為一個班級管理的手段,錯誤的理解了班級管理的意義。在X老師的觀念要放下老師的心態,哪怕這個學生學習成績倒數,但是這次考試比上次考試多考了兩分,我們就要鼓勵他,你真棒。我突然明白了,什麼叫人性化的管理。

閱讀不僅讓我們在事業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得到提升,很多時候自信來自於閱讀,從緊x變得從容,便是因為閱讀的結果。通過閱讀讓我們知道,不是因為自己不優秀,而是因為自己不是足夠優秀,所以才讓自己有產生很多很多的問題,當你的才華提不起你夢想的時候,你要靜下心來去學習。當你不斷的閱讀,你就會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足,你才能永遠以謙卑的心態去閱讀。你想感受孤獨,走進孤獨時就去讀孤獨六講,當你有新模式你就讀西遊記,他會告訴你,心生則魔生。X老師從瓦爾登湖這本書中尋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瓦登塔湖,同時獲得了一種簡單且自由的生活。每個人當你按照自己的節拍來走路的時候,你一定會尋找內心的華爾登湖恬美而寧靜,讓你不斷的閱讀,你就會發現生命越讀越沒精神發生改變人生的境界是內心豐富的安靜。

讀書是我們豐富,同樣使我們成功,但是讀書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心中有他人。X老師通過不斷的去做公益,對偏遠之兆的情懷越來越濃厚,它讓我一次次體會到教育是一種選擇,熱愛勝過一切做公益你可以見到很多有夢想的人,可以跟著一起往前走。所以我突然發現為什麼越來越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優秀,因為越是優秀的人就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更多優秀的人碰撞就會產生更大的能量。

當我們不斷的去讀書,同時有更多的經歷,我們獲得了成功就要把它寫下來。那麼到底我們寫什麼內容呢?首先寫教育現象,教育故事,X老師說,當你給教育機會的時候,學生會給你驚喜,當你發自內心的去疼每一個學生,瞭解學生背後的生活,老師心中有愛,處處都會有故事發生。其次要寫書評,寫閱讀總結,歷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同時在用你的生命影響更多的生命。再次要寫顆粒顆粒包括課堂實錄文字,文學價值,教學價值的解讀,教學中的問題和分析,教材的內容的挖掘整合與開發,甚至寫自己磨課的種。種選擇,疑惑等過程。我想任何一位老師如果能夠用心的把這些內容解讀出來的時候,他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最後帶著豐富的自己走進課堂,一定會豐富每一個學生。

一切的努力源自於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老師告訴我們答案在風中。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6

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教育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兒童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理想早期教育手段。兒童在分享閱讀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沒有壓力和教師一起做遊戲,但是在遊戲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的學會了閱讀,喜歡上了閱讀,還學會了熟悉了許多生字,表面上孩子只是進行了閱讀,但是通過分享閱讀,他們還發展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交際能力。通過分享閱讀,兒童接觸到大量豐富的詞彙,接觸到不同的句法結構,故事結構,這對兒童語言和認知能力大有好處。

分享閱讀過程,是一個讓孩子感受愛,享受愛的過程。教師和孩子不以學習為目的,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氛圍中共同閱讀一本書,既是讓孩子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也是讓孩子享受到教師的愛,而且這樣的享受是由教師和孩子一起閱讀創造的愛。分享閱讀的課堂是幼兒的課堂,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在讀故事的時候,恰當的引導孩子觀察插畫的內容以及色彩,讓她看圖說話,增加她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這樣她的想象的翅膀就能在天空自由飛翔,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時間教師要及時給她表揚和鼓勵,從她習慣被動的聽,逐漸演變成為了主動的閱讀了。讀書中,我不時停頓下來給孩子一些問題,讓幼兒在閱讀時學會思考。和孩子進行閱讀的同時,不要忽略身體語言的運用,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法,我還將書本中內容豐富的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儘可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理解書本里的內容和情節,對於激發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力都是一種突破。

分享閱讀是幼兒早期教育最重要的語言部分的詮釋,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書塑造人格。中外心理學專家研究成果表明: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文學家、早慧兒童,他們都有早期閱讀的經歷。而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和書面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此,我們試圖抓住幼兒語言的關鍵期,開展分享閱讀活動,促使幼兒在入國小前就具備初步的閱讀能力,為入國小系統學習奠定基礎。幼兒閱讀能力的差異在小時侯不會太明顯,到了三四年級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有早期閱讀的孩子在三年級明顯比沒有早期閱讀的孩子理解能力強,在寫作及分析題型等邏輯分析能力上有明顯的區別。這就是早期閱讀最大的好處。它是一種讓幼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教育,分享閱讀讓我們分享幼兒讀書的樂趣,也讓幼兒分享我們的知識。它系統的包括了幼兒早期閱讀方法,習慣,甚至於語言,人格的塑造:

一、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定時、定點看書的習慣;分類整理圖書的習慣;定期上書店及圖書館的習慣;與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圖書的習慣。當幼兒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就實現了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的轉換,從而提高了閱讀的能力。另外我們還幫助幼兒養成翻閱圖書的習慣,認識書的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錄、前言、頁碼,讓幼兒知道應一頁頁地翻書,一幅幅連貫起來看, 理解書中所表達的內,從而培養幼兒愛看書。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讀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們就會蹲下來與孩子一樣的高、一樣的視線、一樣的平等。在我們分享閱讀整個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尊重。分享閱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大書猜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用完整、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能非常邏輯的聯絡前後畫面,並能根據出現的畫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獨特的想象。作為教師的我,被他們這樣的閱讀的熱情深深的打動著,他們猜想故事的快樂深深的感染著我,讓我在這樣的互動中很容易進入故事的角色,與他們一起分享。而且孩子的猜測不管對與錯,合理與不合理,我都會認真傾聽和鼓勵,把問題拋給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最後尋求正確答案。孩子真正成為讀本的主人,更加有自信,更加覺得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尊重。

三、設計豐富的延伸活動,支援幼兒在活動中擴充套件語言經驗。

在本學期的分享閱讀活動中,我們開展了豐富的延伸部分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擴充套件了知識面,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等。兒童的語言學習是創造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幼兒敢於將自己閱讀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培養幼兒自創圖畫書,帶領幼兒將自編的兒歌、故事、謎語等畫畫、寫寫,配上封面裝訂好,放在圖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雖然孩子們的書顯得很幼稚,但這卻是孩子們的寶貴財富。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7

轉眼間,我在XX縣的崗前培訓時間已經結束,雖說是短短的兩天,可我卻受益非淺。

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時,我心中有一種莫明的慌恐。我在旅舍裡休息了一夜之後,來到了XX縣教育局報到,這裡的領導也是非常熱情的安排了我們的住處和吃飯問題,接著就是培訓的內容、時間、地點。

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有教育局裡面的領導、有幾所學校的校長,有些領導雖說看著年齡已經很老了,但是他們說話依舊是那麼的青春、風趣。因此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引發了我的聯想,我想到:對,就是這種精神風貌才是一個真正的老師形象,最簡單的,如果一個老師充滿了陽光,也能帶動自己的學生充滿活力、想象力,也能給學生帶來溫暖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就是這些領導給我的第一印象。

其次就是這些老師使我深刻的理解了怎樣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雖說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試講過、實習過,我也在民辦學校上過課過,但是我們都只是去做好自己的本分、盡好自己的職責,但卻從未認真的想過這些問題。

聽了這些老師的講課之後,我才真正的意識到原來要想當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聽了講課之後我個人有以下一些膚淺的見解。

當好一名教師首先你要知道學生想要什麼樣的老師、家長想要什麼樣的老師:當然必須是希望能有一個專業知識比較紮實的老師,這樣更能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除此還必須是老師的自身品德修養問題,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為;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次就是作為一個老師的人際交往關係,老師除了要和學生搞好關係之外,還得和家長、和學校領導以及同事之間都必須得有很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會便於我們開展教學活動。再次就是作為一個老師要每天思考一下自己的教法問題,備好學生、備好教材走一條屬於自己的科學的、合理的、創新的教法之路,繪出自己的個人色彩。

另外就是作業安排質、量的合理化,課後輔導的工作也必須到位,每天還作好學生易錯的記錄,替學生尋找一下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8

20xx年7月16日至18日我們河曲教育界的中國小教師,校長,局領導一行40多人去煙臺參加了為期三天的第六屆中國小語文“主題閱讀實驗研究”課題研討會,短短的三天時間裡,除了開幕式閉幕式、領導講話的慣例外,我們聽了七場先進學校的經驗介紹(孫愛芸、鬱小華、孫明芝、郭誌喜、李晨紅、王紅利、黃驊港市)四場專家報告(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如平、語文報社副社長裴海安、煙臺市教科院副院長管錫基、劉憲華老師)觀摩了17節主題閱讀示範課聆聽了十幾次課後點評。觀看了一場國粹國小的第一屆主題詩會 。

三天的培訓結束了,說實話,培訓的時候覺得是累的,因為好久沒有全神貫注的坐在那裡,突然間一下子緊繃起來,真有點不適應。但是又不能不說是有收穫的。真是如沐春風,如飲甘泉,獲益匪淺,雖然學習時間很短,但他們帶給我們的震撼卻深遠悠長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以後如何進行紮實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三天的學習資訊量非常大,實踐性非常強,使我對新語文主題閱讀有了初步的瞭解,也對語文教學的本質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將三天(實際上三天的培訓加上培訓後的思考已經一月有餘了)所學所思與大家分享

1、進一步認識了主題閱讀的意義及必要性。課外閱讀已經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但是由於學生閱讀時間有限、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閱讀內容魚龍混雜、教師指導缺乏有效性等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課外閱讀一直缺少抓手和著力點。主題閱讀應運而生。所謂“主題閱讀”,是指圍繞一個主題,在充分重視學生個體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具有共同主題的多個文字的理會研習和碰撞交融,在重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文字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的閱讀實踐活動。它主張在實際閱讀實踐中,將內容零散、形式單一但卻有著共同主題的閱讀文字重新作一番精心的整合。這裡的主題,可以是思想主題,也可以是知識主題或文化主題。聆聽了劉憲華校長和專家們關於“主題閱讀”的報告及專家點評,我被她“塑造心靈的閱讀”的全新思想所折服,被她“一主兩翼”的課程體系所吸引,為她“以藤串瓜,整體施教”的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法而驚歎——這是一個孩子們真正需要的語文的精神世界,這是一種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這是一場語文教學的新革命!

2、主題閱讀最大的特點是以單元為單位組織教學,而不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地去教。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3、主題閱讀以讀為主,從讀中領悟文章中的精髓。從不同形式,不同聲調,不同理解去領悟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如陸恕老師所說的“一讀解千愁”。

4、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在課堂上,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訓練要紮實有效;採用合適的、不同形式的讀,使語文課堂書生琅琅;課中課後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主題閱讀”提倡“三少三多”,即少提問,多讀書;少講解,多讀書;少做題,多讀書。這樣的教學思想讓《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有了充分的落實,從而保障了學生課外閱讀量的有效完成,讓我看到了國小語文教育的曙光。在“主題閱讀”的課堂上,我們聽不到老師繁瑣的講解,瑣碎的提問,聽到最多的是學生朗朗的讀書聲,看到最多的是學生專注的自學。有主題的閱讀與隨意讀,不求甚解的讀。的確,主題閱讀“一主兩翼”的課程體系和“單元主題教學法”在潛移默化中如春風化雨般對學生進行著心靈與思想的塑造。我想,這也正是“主題閱讀”能夠成為“深度閱讀”和“心靈閱讀”的根本所在。我堅信,這樣的課程能夠紮實、快速、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觀摩了十幾節“主題閱讀”展示課,課堂上師生聲情並茂的誦讀,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何謂“口誦心為”。在與“主題閱讀”近距離接觸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主題閱讀“情感誦讀”的魅力。

5、語文教學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蘊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

總之,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的收穫頗多,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帶領我的團隊更加努力,認真做到語文教學體現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加強語言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於永正老師說:從語文教育的角度講,學生的語文素養很大程度上是在閱讀中形成的,三分築基在課內,七分築塔在課外。得閱讀者得天下,成閱讀者成一生-----抓住閱讀就抓住了語文的根,得到閱讀之“樂”就得到了語文的魂。這正是劉憲華校長倡導的“主題閱讀”的宗旨。今天,乘著課程改革的春風,走在迴歸語文教學本色的道路上,心若在,夢就在,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天重又走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所愛的學生.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的眼神.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詩人汪國真在《熱愛生命》中寫到,“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心頭的重擔無法釋懷,我相信,我們河曲教育戰線有這樣一班熱衷於主題閱讀的領導集體,有這樣一批痴心追求主題閱讀的教師,我們一定會將“主題閱讀”進行到底,“主題閱讀”也將會在我們河曲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會破繭成蝶、鳳凰涅槃最終必將結出累累碩果。造福河曲人民。

蒙氏閱讀培訓心得 篇9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我們踏上了去往溫州的學習之路,一路上車子在山路間盤旋,兩旁的青山因為雨水的緣故云霧繚繞。路程有些漫長,還一直伴隨著忽大忽小的雨,好在一切都很順利,四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溫州市百里路國小。這是一所去年九月份建成使用的新學校,整個學校目前只有一年級四個班,雖然校舍的許多教室還沒有投入使用,但是它的普通教室和專用教室的比例是1:1.2,學校非常注重課程的建設,形成了“課堂·課程·課外”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為每個孩子擁有美好的童年服務,為每個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奠基”是百里路國小的教育理念,他們把這一理念融入到了每件事情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這個校區的入學儀式,由於這個勤奮校區都是一年級的新生,所以開學第一天,校長親自給每個孩子胸前戴上鮮花,並且對他們說:“歡迎你們加入勤奮這個大家庭!”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就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並且消除了孩子第一天入學的緊張感和羞澀感。接下來走進教室,孩子們會發現每個人都能拿到一份伴手禮:裡面有棒棒糖、開心果、小糕點,寓意孩子們每天棒棒的、開開心心、步步高昇。下午,孩子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張賀卡,送給誰呢?送給幼兒園的老師,學校希望孩子們上國小了依然記得幼兒園老師的三年培育,讓感恩的種子從小就在他們心中萌芽。

我們吃完午飯休息時正值他們的午休,當我們在學校裡走動時,發現每個班的孩子都非常安靜,有的拿著一本書看得很認真,有的在寫字,有的在休息,都自己做著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擾,四個班級只有一個老師在巡視。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學校的孩子閱讀習慣非常好,閱讀興趣也很濃厚,肯定跟學校對他們的閱讀習慣培養分不開,果不其然,教導主任介紹時提到:開學之後,老師們不急著開始文化課的學習,而是通過兒歌、童謠、繪本、影視劇等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告訴孩子一年級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而學校每個星期也有一節閱讀課,由校區校長執教,內容大多以繪本為主。學校還特別重視學生的健康,我們去時,正是一個班級在午後開展輪滑課,看著每個孩子都大膽、陽光地滑著輪滑鞋,真覺得孩子是多麼地有活力。

下午開設的兩節課和一個班級文化建設的講座也讓我受益頗豐。第一節課五年級的《臨死前的嚴監生》是一位其貌不揚的男老師執教的,但他的笑容之親切,課堂思路之清晰讓我印象深刻。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真的是和學生合作著在完成課文的學習,他把更多主動權交到學生手裡,自己只起點撥引導作用。整節課他和學生的關係非常和諧,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真的樂於學習,樂於參與,所以完全不會存在老師牽著學生走的感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

第二位老師是一位活潑俏皮的一年級女老師,執教的是一年級下冊的《地球爺爺的手》她準備非常多生動的教具,一直以溫柔、可愛的語調引領小朋友愉快地學習。我覺得值得我學習的是她一直不停的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比如在指導某個字的讀音時,她會說“我喜歡你的翹舌音”“某某某真棒,把輕聲讀得真好!”在寫字環節實物投影某個孩子的字時,她不是說“我們來看她的作業”,而是說“我們來看她的作品”,一字之差,就讓我們感受她對孩子的尊重和讚美,我相信孩子會在她的我鼓勵下會寫得越來越好!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樂清市建設路國小,參加了海峽兩岸兒童閱讀研習營暨親子共讀專題論壇。參加論壇的專家有中國臺灣國小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賴玉連女士,臺北教育大學的知名教授林文韻女士,兒童文學博士王林,浙江兒童閱讀推廣研究中心主任宋旭,這些在兒童閱讀方面泰斗級的人物讓整個論壇實實在在是一次思維的碰撞,是一場精神的盛宴。

到現在,賴老師那柔軟的中國臺灣腔和可愛的語氣還在耳畔迴盪,她像個孩子似的給同學們講《老鼠爸爸說故事》,那嗲嗲的聲音常常惹得臺下的觀眾鬨堂大笑。我們驚歎她的語言可以如此地和孩子的語言接近,同時也突然覺得給孩子講故事好像是得像她一樣誇張、有趣,聽完她的語言之後,我們甚至覺得從我們嘴裡說出來的話怎麼像一塊塊磚頭。如果說她的課堂是活潑俏皮的,那麼她之後的講座的內容則是具有操作性的,她以《老鼠爸爸說故事》為例,介紹了運用橋樑書進行群文閱讀的策略,橋樑書介於繪本和小說之間,是一種專為過渡讀者閱讀能力出版的書類:有插圖但不承載故事情節,讓讀者讀完一篇有想要再讀下去的動力,藉此過渡到閱讀整本文學的小說。群文閱讀課可以分成這樣幾個步驟來做:“談談睡覺前的活動”,“分享想象,連結經驗",“採取文學圈模式進行分享和交流”,“做排序”,“還可以多一些”。在整個活動中,學生有怎樣的感受、願意怎麼排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如何把自己的感受用準確的語言說出來,以及如何有條理地把這樣排序的理由說清楚。教師從課堂觀察中要發現學生的想法,以此為依據提供思考的角度,比如是從角色對話的角度,或者場景變化的角度等等。賴老師讓我們這種從來沒有進行過群文閱讀教學的老師有了一個可以學習和效仿的範例,讓我們對閱讀指導重拾信心。

賴老師是用生動活潑的課例向我們展示了閱讀課的指導方法,而另一位中國臺灣的老師則是從閱讀理論出發提供了切實有效的閱讀策略。她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實驗讓我們明白:閱讀是重意義的,即使其中的部分字詞被隱去,或者部分字詞意思不理解,學生也照樣可以用已有的認知來建構,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通常要求學生先把每個字的意思都搞懂,再來理解全文意思,這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時間過得飛快,第三天的培訓只有半天,在聆聽了一節富有關愛的《幾米和他的漫畫》的課堂以及一個引人思考的關於學習共同體的講座之後,“海峽兩岸兒童閱讀親子共讀專題研討會”進入了尾聲,伴隨著閉幕式的音樂和視訊,眼前浮現的都是這些參與的老師們對閱讀的那種熱情,是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對閱讀的那種喜愛和欲罷不能,是閱讀讓他們變得不一樣。宋老師說的很好:閱讀就像冰河世紀裡那隻松鼠找的那顆橡果一樣,撥動它就能讓地球重新獲得生機。我們心中都有一顆橡果,我們到處尋找,只為找回內心對於世界的愛。也許,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讓我暫時遺失了它,現在,該是拾起它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