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演講稿>發言稿>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通用3篇)

發言稿 閱讀(1.16W)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1

講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注重道德修養,追求高尚情操,重視家風建設,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和生活方式,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切實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通用3篇)

一、黨員幹部要對黨絕對忠誠

“對黨忠誠”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在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光榮組織時的一句誓詞,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是共產黨員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也在多個重要會議和場合,強調了黨員幹部要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

對黨忠誠,要絕對忠誠。“絕對”二字劃出了忠誠的底線,闡述了忠誠的內涵。曾經說過,絕對忠誠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對黨的忠誠,沒有“差不多”,沒有“基本上”,沒有99.9%,而是100%絕對純度的忠誠,不容打任何折扣。三心二意不是真正的忠誠,損公肥私不是真正的忠誠,遇到一點挫折就對黨產生懷疑、萌生退意更不是真正的忠誠。真正的忠誠是時刻將對黨的絕對忠誠貫注到黨員幹部的血脈裡,激勵他們為黨為民的靈魂,支撐他們敢拼敢幹的脊樑。“樹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誠靠鑄魂”。對黨絕對的忠誠來源於堅定的政治信仰,來源於“雖九死而不悔”的黨員傳統,是黨員隊伍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與戰爭時期不同,現在對黨員忠誠度的最大考驗不是“槍彈”,而是“糖彈”;不是生與死、血與火,而是名與利、得與失。忠誠之堤一旦開啟缺口,必然會敗在形形色色的關口上。比如,在思想政治上,有的信奉“馬列主義對人,自由主義對己”,“兩個嘴巴說話,兩張面孔做人”;在執行政策中,有的堅持“遇到黃燈跑過去,遇到紅燈繞過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領導點頭”;在組織生活中,有的“自我批評擺情況,相互批評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只願出頭,不願埋頭”,“明講大道理,暗打小算盤”。這些現象嚴重損害了黨的事業、敗壞了黨的形象、影響了黨的威信。

對黨忠誠,就是要敬黨、愛黨、建黨、興黨,對黨忠心耿耿,忠於黨的宗旨、綱領、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紀律,忠誠黨的事業,捍衛黨的利益,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黨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起來,兢兢業業為黨的事業和黨的發展不懈奮鬥,認認真真履行黨員對黨的責任和義務,踏踏實實踐行入黨誓言,不僅從組織上入黨,更注重從思想上、行動上入黨。

對黨忠誠,是黨章對共產黨員的明確要求,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基礎,是黨員幹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這種品格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定理想信念,站穩政治立場,始終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事業。

對黨忠誠,是黨的宗旨所決定的。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牢固確立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站穩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立場,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主動自覺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樹立為民情懷,與群眾幹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對群眾的艱辛多一些溫情,對群眾的期盼多一種責任,對群眾的批評多一些理解,當好群眾的主心骨,把對群眾的摯愛,凝聚成對黨的忠誠。

對黨忠誠,是黨的作風所要求的。必須把務實作為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信念,在思想上唯實,弘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作決策、辦事情、謀發展,尊重客觀規律,講求科學精神,注重基層實際,杜絕唯書唯上不唯實等錯誤思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多一些責任意識、奉獻精神,少一些浮躁心理、攀比心態。加強調查研究,強化問題意識,敢於正視困難和問題,善於在直面矛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人處世堅持原則、光明磊落,講真話實話有用的話,絕不說一套做一套,不當“兩面人”。在行動上務實,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切忌心浮氣躁、眼高手低。在為民上求實,牢記民生根本,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多做解民憂、惠民生的好事,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抓好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拜群眾為師,甘當小學生,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判斷是非、衡量得失的標準。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善於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解決思想問題,在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

二、黨員幹部要講政德

政德,即為政之德,是指黨員幹部在履行自己職責過程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範。作為執政者成員,黨員幹部應自覺加強政德修養,努力塑造新時期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

政德,簡而言之,就是為政之德。如同師德、醫德一樣,政德也是一種職業道德,是指黨員幹部在履行自己職責過程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範。

“有德無才延誤事,有才無德會壞事。”品德與學識是一體的兩面,所以,品學常常兼憂,而卑劣多半與無能相伴。政德不僅能讓黨員幹部奮發向上,增長才智,而且能使黨員幹部關愛社會,服務他人。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愛心的民族,中國傳統道德情感是以“仁愛”為核心的。從通俗意義上講,道德就是能夠為他人“服務”,就是能夠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服務”。也可以說,道德是一種為他人、為社會的獻身精神,或者說是一種“服務”精神。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是要時時處處想到別人,想到國家,想到社會,從而使他人能夠因為同自己相處而得到益處。

有什麼樣的道德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風。古今中外的歷史事實證明:黨無德則敗,國無德則亡,人無德則廢。共產黨人講的德,其核心就是黨性,加強政德修養就是一個黨性原則問題。常言道:“誠是開山斧,信是做人金,人無誠信難立身。”守信是人際往來和社會交往中道德規範的起點,道德離開誠信必然墮落。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因此,黨員幹部要真正做到取信於民,就必須加強政德修養,樹立高尚的精神追求,養成真誠守信的良好作風。

三、黨員幹部要講團結

賈誼在《過秦論》裡說,六國“會盟而謀弱秦”,“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最後卻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惜乎六國,縱有吳起、孫臏、樂毅、廉頗等軍師名將,也只能功虧一簣。可見,各有懷抱,貌合神離,幹不成大事。

講團結首先要尊重他人。學會尊重周圍的同志,尊重別人的人格和勞動,特別要控制好繁雜的工作帶來的急躁、煩躁、暴躁等不良情緒。要在平等交往中寬容別人,多學會換位思考,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經常與同事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增進友誼,加深感情。要在幹事創業中團結別人,匯聚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心無旁騖,淡泊名利,一心埋頭苦幹,不計個人得失,做到“是非審之於己,譭譽聽之於人”。

講團結要做到群而不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團結共事決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刻意掩蓋矛盾,迴避問題,有錯不說,不是真正的團結,而是一種庸俗的關係論。這樣的班子或集體,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摩擦不斷。毛澤東同志曾給黨內團結提出一個公式,即團結——批評——團結。就是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新的團結。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一個重要原則。

講團結要做到以德合眾。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既要不斷提高“能幹事”的本領,更應努力培育“善共事”的作風。要以誠待人。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養良好的政治品質和思想道德,行正走端、誠實可靠,言而讓人生“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不譁眾取寵,不爾虞我詐,不逞一時之快而落不實之柄,以免日久“失”人心。要信守承諾,也就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面對託付,要量力而諾,切忌不自量力、大包大攬。一諾既出,就要想方設法全力踐諾,切忌事前拍胸脯保證、事後拍腦袋後悔。寬容是維繫團結最好的紐帶和黏合劑。

四、黨員幹部要重情義,更要講規矩

老話說得好:情義值千金。重情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聯絡的潤滑劑。講規矩,則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多次強調規矩的重要性,認為規矩不僅是指黨的紀律,而且包括法律、制度、規定等剛性規矩和不成文規矩。而當“情”與“矩”兩者相遇時,作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要做到“情不越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毛澤東同志在處理重情義和講規矩的關係方面為我們樹下了了光輝的榜樣,他曾為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共和國剛剛建立時,他的多少故舊、親友來信謀官謀職,除極個別確實才德俱佳的名儒碩彥他會酌情推薦,其他都予婉拒,但他又都慷慨地予以接濟,並耐心地進行勸導,使之如沐春風。規矩是鋼,情義如水;規矩在前,不廢情義:今天的黨員幹部,也當如此行事。

五、黨員幹部必須講責任、守紀律、敢擔當

責任、擔當、紀律是黨員幹部黨性、作風的集中反映,是黨員幹部純潔性的試金石。講責任是前提和基礎,敢擔當是考驗和檢驗,守紀律是要求和保障,三者緊密相聯,是一個有機整體。

第一,講責任

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份內應做的事,就是做好應當的工作。對於一名黨員幹部來說,有權必有責,責任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願擔責任,就不該當黨員;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黨員;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黨員。

一是要有知責之心。責任心是衡量黨員幹部素質的重要標準。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說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責任心,能力強的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能力相對弱的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責任心,學識再廣、能力再強、水平再高,也難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不放心。中國自古就強調從政要盡職盡責,古人說:“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講的就是為人要盡職,做事要盡責。二是要有履責之行。有了責任心,如果沒有實際行動,也實現不了責任,盡責是要通過行動和幹事來落實。三要有問責之制。責任的落實,既要靠每位黨員幹部的責任心,也需要外在機制的約束,藉助嚴格的紀律,促進黨員幹部把履職盡責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規。

第二,敢擔當

要敢擔當。所謂擔當,就是指在一件事情面前勇挑重擔,敢於負責。沒有“擔當”,就是沒有履行好職責。正如所要求的,“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如果拿“守紀律”“講規矩”當藉口,該作為不作為,就會變成消極的守規矩,這種不作為就是不負責。一個崗位意味著一份責任,任其職就要盡其責。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都要敢擔當,要讓組織放心、讓人民滿意,要真正把心思集中到幹事創業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實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實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任務。

第三,守紀律

紀律是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完成黨的任務的重要保證。一是知可為知不可為。就是要知道哪些能幹哪些不能幹,以及幹後承擔的後果。以來,中央、自治區、中衛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紀律規定,有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黨員幹部要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加強自我約束,做到令行禁止。二要知足知不足。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正當的、合理的慾望是生命和事業的動力,關鍵是如何節制。老子說過,“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我們常說,家有黃金萬兩,每日不過三餐;縱有大廈千座,夜臥不過三尺。我們在待遇和生活上要“知足”,在工作、學習上“知不足”。要清醒地把握住自己,正確理解得與失的關係,明白有些要求可以達到,有些要求不可滿足,從而正確對待組織、對待工作、對待職位。三要有所畏懼,不要無所畏懼。敬畏法紀、敬畏權力、敬畏群眾。四要追求名節、不追逐名利。能不能在名利面前擺正位置,是對每個黨員幹部的考驗。對一個黨員幹部來說,能走到現在的位置,離不開自身的努力,離不開家庭的支援,更離不開組織的培養,的確很不容易。一定要懂得珍惜,一定要擺脫名利韁索的困繞,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管得住自己。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2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講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之一。俗話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實,光明磊落。對於黨員來說,就是要忠誠老實、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一要做老實人。共產黨人做老實人,就是要忠實地面對黨、面對組織、面對人民、面對同志。二要說老實話。說老實話,就是成績不誇大,缺點不縮小,錯誤不隱瞞,堅持真理、尊重事實,切實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三要幹老實事。廣大黨員要抱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要、以民生為大,對工作盡力,對崗位盡責,對事業盡心,崇實幹、用實勁、求實效,以求真務實的作風贏得群眾的真心擁戴。

講道德、有品行,要從慎初、慎小,從小事做起。黨員的作風養成,要從日常處著手,從點滴中做起,從小事上破題,從細節上加分。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自覺遠離低階趣味,堅決抵制歪風邪氣。要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立德、修德、踐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守住做人、處事、交友的底線。

講道德、有品行,說到底就在於能否正確處理公、私二字。能不能做到嚴以用權,有沒有正確的權力觀,是不是真正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十分重要。黨員領導幹部要從思想源頭上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切實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權和法的關係,時刻要對手中的權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為民用權。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3

黨員幹部,有一種政治立場必須始終堅定,那就是黨性;有一種道德境界必須始終固守,那就是品行;有一種榜樣風範必須始終踐行,那就是表率。

加強黨員幹部自身建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發起了“總動令”,講黨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礎,作表率是途徑,三者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堅持原則講黨性、永葆先進作表率,都須有良好端正的品行為堅實基石。

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德”與“修身”即為人品、品行。品行是修身做人之本、修身做人之道。品行如同人之身影,自身往往看不到,可週圍群眾卻一清二楚,它不僅關係著幹部個人形象,而且關係著黨在群眾中的威信。

黨員幹部重品行,既要重政治品行,又要重生活品行,就是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政治品德、生活品德是否高尚,做到“不以利害移操守”,從而達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至高人生道德境界。

黨員幹部重品行,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牢固樹立黨員意識、全域性意識和宗旨意識,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始終保持謙虛謹慎、銳意創新的良好精神狀態,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堅定、工作中高度負責。

第二,務必恪守公道正派。公道正派作為幹部的立身之本、為人之道,既是恪守的職業道德又是獨特人格魅力所在。這一點特別要求領導幹部在幹部選拔任用中按既定程式和標準辦事,守土有責,敢於堅持原則,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真正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選拔上來。

第三,務必做到求真務實。敢於堅持真理,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堅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創造性開展工作,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推動各項工作改革創新。

第四,務必做到克己自律、清正廉潔。要時刻築牢思想道德防線,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遵紀守規,自覺接受監督,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對待誘惑,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做事,讓選人用人權力在陽光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