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演講稿>精選演講稿>

我的家鄉演講稿(精選11篇)

精選演講稿 閱讀(1.8W)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1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的祖國也在這些年裡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

我的家鄉演講稿(精選11篇)

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上海玩,我坐上了一列白色的、頭尖尖的火車。它“跑”得可快了。爸爸說:“這是高鐵,它的執行速度在200千米以上,最高可以達到三四百千米呢!中國高鐵是目前世界最先進、速度最快、運營里程最長的火車。以前我們的火車蘇州到上海要一個半小時,而現在只需要短短的20幾分鐘就到了。可見科技的發展對人們的幫助有多大呀!”我深深地點了點頭。

我外婆告訴我,以前的蘇州是江南水鄉。到處都是河,僅有的幾條馬路也是窄窄的鄉間小道,上面擔著一條條細長的水泥樓板。人們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因為房子和房子中間就是河,所以每家每戶都有一條船。有些人更是以船為家,直接住在了船上。船開的很慢很慢,到哪都不方便。

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我們的公路四通八達,高樓大廈林立。不管到哪,開車、地鐵一會兒就到,又舒服又便捷。人們住在樓房裡,寬敞明亮、冬暖夏涼。

吃晚飯時媽媽問:“你知道桌上這些菜是從哪買的嗎?”“知道,是從手機上買的,你只用選好想要買的菜,直接在手機上支付後就有外賣員直接送到家裡了。”“是的,這些在媽媽小時候都像是天方夜譚的事情,現在卻都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一切都是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我突然有了一個願望,我希望長大後也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家鄉笑了”。

我的家鄉京山,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4000多年前的屈家嶺文化,蘇家壟文化和1900多年前的綠林文化時代流傳於長江中游地區,成為中國的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由京山人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繼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的第二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這塊土地上,數百處古寨、古城、銘文、碑刻等歷史遺存閃爍著濃郁的人文光芒,令人心馳神往。

京山是一片鍾靈毓秀的土地,素有“九曲鴛鴦溪,十里水畫廊”的美稱的鴛鴦溪和被譽為“鄂中第一溶洞”的空山洞。她山川靈秀,瑰麗多姿,茂密的森林,密佈的溪河,叢生的溶洞,林立的怪石,遍湧的清泉,構成一派秀奇綺麗的自然風光,京山人好客,民風淳樸,民俗獨特。在這裡,你會產生賓至如歸的感覺,京山物產豐富,國寶橋米,馳名中外;燕牌香菇,遠銷海外;對節白蠟,有活化石美名;中國甘慄,美味可口。京山獨特的自然風貌,豐富的特產和誘人的美味佳餚是人們觀光遊覽,娛樂休閒,科學考察的好去處。

我們怎能不為生長在這樣的風景秀麗,人傑地靈,歷史悠久的山城兒感到驕傲?怎能不熱愛生我養我的家鄉呢?那麼作為一名熱愛家鄉的紅領巾,我們又能為家鄉做些什麼呢?

首先你瞭解自己的家鄉嗎?如果對自己的家鄉風土人情,家鄉文化,家鄉變化,家鄉歷史不瞭解,你又如何去愛家鄉呢?所以“愛”家鄉就要先“知”家鄉。

其次,你為家鄉做餓了哪些“好”事?愛家鄉,不能紙上談兵,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愛護家鄉的環境,撿起身邊的廢紙,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熱愛家鄉的人民。

最後你讓家鄉笑了嗎?只有常自我反省,找出不足與差距,才能更好的鞭策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對明天。

同學們,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為我們的家鄉--京山的明天笑得更加燦爛而發奮學習,共同努力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三年一班的-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家鄉”。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是啊!我們離不開家鄉。

為什麼人們總是把家鄉比作母親?有人說:“家鄉用她那江河的乳汁餵養了我們。”有人說:“家鄉用她那寬廣的胸懷抱大了我們。”這當然都是對的。因為無論其他的什麼詞彙,都表達不出我們對家鄉的深厚感情,而只有“母親”這個詞才能表達我們對家鄉最忠誠、最純潔、最真摯、最深厚、最偉大的感情。

是啊,家鄉——母親,母親——家鄉,就是這樣緊密相連,連成了一體。

當家鄉貧窮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挨餓受凍;當家鄉弱小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受辱被欺;當家鄉富裕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快樂幸福;當家鄉強大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

歷史上,多少中華兒女像熱愛自己的鄉親那樣熱愛自己的家鄉。屈原抱石投江,為的是家鄉;文天祥慷慨悲歌,為的是家鄉;陸游作詩示兒,為的是家鄉。譚嗣同面對刀殂,臉不變色,他念念不忘的也是家鄉。為了家鄉,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

魯迅先生說過:“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我們是家鄉母親的兒女,在黨的關心和教育下,我們正在茁壯成長,我們要牢記黨的教導,提高自身素質,學好科學技術,把自己培養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要承前起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幟旗。我們要用熱血來複蘇母親的生機,用生命來煥發母親青春的光彩吧!

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家鄉在江蘇太倉,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太倉的美景要數金倉湖。它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泊,彷彿一面碩大的銀鏡,在陽光下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湖面上一條條遊艇,載著遊客在湖中遨遊,人們的歡聲笑語夾雜著呼呼的風聲在空中迴盪。湖中的魚兒時而鑽入水底,時而躍出水面,充滿勃勃生機。岸邊的樹木鬱鬱蔥蔥,枝繁葉茂,走進樹林,樹木野草發出“沙沙”的響聲,鳥兒在枝頭唱著歡樂的歌。每當夜幕降臨,輕風徐來,湖水盪漾,人們在林間散步,說說笑笑,樂而忘返。……金倉湖,真美呀!

太倉的美食數不勝數,太倉糟油、雙鳳爊雞、太倉肉鬆……現在我來介紹太倉的一道馳名中外的美食——太倉肉鬆。它是一位古代的大廚在做紅燒肉時,由於火苗過旺,把湯汁都燒乾了,所以大廚就把豬瘦肉上的骨頭全部拿光,把剩下的肉炒啊炒,就成了肉鬆。肉鬆色澤金黃、十分蓬鬆,甜鹹適中,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清淡食品,很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的肉鬆不僅味美,而且品種繁多,有香酥鬆、兒童鬆、芝麻鬆……吃起來肉質鬆軟,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它是太倉的老牌號,歷史悠久,遠銷國內外呢!

太倉有人見人愛的美景美食,名勝古蹟,我愛我的的家鄉太倉!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和評委: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和實踐,建設美麗家鄉》!

俗話說:“本固才能枝榮,根深才能葉茂”。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黨員。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打造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上,領導幹部的示範作用都起著很大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各級領導幹部應帶頭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表率,力爭先學一步,深學一層,通過學深學透、入腦入心,成為“兩學一做”的引領者。

學是基礎,只有真學才能學得更加深入。當前,有些同志認為,這些年已經搞過多次學習教育活動,因而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反應遲鈍,麻木不仁。學習上的麻木直接反映思維的麻木、精神的麻木,最終導致工作的盲目、發展的盲目。防止盲目,要從治癒麻木心態開始。也有同志認為,報紙讀過了、書也翻過了,對黨章黨規、系列講話有了總體認識,不需要再專門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學習一開始就自滿起來。應該看到,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的內容博大精深、內涵豐富,讀過了不等於讀懂了,學過了不等於學會了,通讀不等於融通了,真正學深學透,絕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勞永逸。還有同志以工作繁忙為託辭,學習上存在應付。所以,我們應克服盲目、自滿、應付的心態,逐字逐句逐章節、原原本本地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力求在認識上達到新高度。

做是關鍵,只有真做才能成為合格黨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終究在於如何去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有的同志喜歡紙上談兵,學用脫節。黨內不需要不懂裝懂、只練嘴皮功夫,不能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假大空者。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想上的清醒者,只有嚴格按照黨章黨規以及系列講話精神要求,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為,堅決做到該做的必須做好,不該做的堅決不做、不能為的堅決不為,更不能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尤其不能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才能始終做到表裡如一、知行合一,嚴守政治紀律,遵守政治規矩,做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合格黨員。

學習是永遠的主題,實踐是永恆的課題。廣大黨員尤其領導幹部要身心投入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來,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家鄉演講稿3

我的家鄉在皖南的一個小山村,別看這裡小,可風景卻是美不勝收。

家鄉的春天,花兒漫山遍野。鮮紅的杜鵑花將俊秀的山嶺打扮的像美麗的少女,奼紫嫣紅;你看那一塊塊金燦燦的油菜花裝扮著山間的田地,給春天增添了豔麗。再看那半山腰中盛開的潔白的梨花,盡情的張開花瓣,一陣春風拂過,像一片片雪花在飛舞。

家鄉的夏天樹木蒼翠欲滴,枝繁葉茂。回到小村莊首先映入眼簾的盡是滿目翠綠,樹木給大山穿上了一件綠短袖,使大山更加挺拔。六月的太陽給了樹木精心的呵護,使它更加強壯了。當太陽火辣辣的照射大地時,大樹伸開它的臂膀,帶給了我們陰涼。

家鄉的秋天瓜果真香啊!到了秋天,我的家鄉整個地方都飄蕩著香味,那是果實的味道,一種甜甜的味道是柿子,還有一種甜中帶酸的是橘子……這些水果的香味讓我們的家鄉香氣宜人。

家鄉的冬天銀裝素裹。大雪紛飛時小山村變成了潔白的世界。雪花漫天飛舞,在這裡吟唱歌謠……彷彿這裡是他們的世界。可是好景不長,孩子們過來了,在這裡打雪仗、堆雪人……雪花只好到別處舞蹈。

我的家鄉真美啊!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為家鄉喝彩。

在瀋陽,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城,名叫法庫,她素有“瓷國明珠”之稱,這就是我們的家鄉。這裡,沒有上海的車水馬龍,沒有香港的喧囂繁華,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對家鄉的熱愛。因為,我們的家鄉有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景,有淳樸高尚的風土人情……

今天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塵土飛揚的泥土路不見了,平坦開闊的水泥路出現了;低矮陰暗的房子消失了,高大豁亮的大廈崛起了,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的山城,正在逐步發展為現代化都市。

如今,陶瓷產業是我們家鄉的經濟支柱,家鄉的人民走科技發展的道路,開發出來的產品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具有環保特點,產品遠銷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使人民走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道路。漫步於陶瓷街,這裡的陶瓷藝術品琳琅滿目,令你眼花繚亂。有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有精巧美觀的花籃花瓶等等。欣賞這些藝術品,你不能不讚嘆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技藝,這是家鄉人民智慧的結晶。

我,讚美家鄉!

家鄉的人民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不忘保護自然、親近自然。看,那鬱鬱蔥蔥的山林,那清澈見底的溪水,在晨霧的繚繞下,猶如仙境一般,如詩如畫。家鄉的戴雲山、九仙山,是有名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山上有看不完的奇花異草,有數不盡的珍稀動植物,風景秀麗,美不勝收,是盛夏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我,讚美家鄉!

家鄉,是一幅連綿不盡的畫卷,偉大的家鄉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家鄉充滿活力,正在蒸蒸日上地發展著。

家鄉,你是我敬愛的母親,你是我溫暖的懷抱,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對你的熱愛,只能匯聚成一句話——

家鄉,我為你喝彩!

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7

重慶市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城。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傍水依山,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八一路好吃街是重慶市的名小吃中心。因為靠近解放碑,所以生意特別紅火。胖子媽的串串和“好又來”酸辣粉是你隨時去買都會排隊的地方,還有王鴨子也非常好吃。

素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的磁器口,已有1800年。巴渝文化、沙磁文化、各具神采,“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濃郁的民俗風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在遊船上觀賞重慶夜景,迎著習習江風,舉目遠望,長濱路、嘉濱路,如絢麗的腰帶繞著城區、色彩斑斕的燈光倒映在江中,流光溢彩、格外誘人。

這就是我的家鄉重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迎來了祖國xx週年紀念日。今天x月x日又是我國“烈士紀念日”。為了對英雄烈士的緬懷,為紀念來之不易的國慶節,不忘歷史,不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光輝歷程。我們蟲蟲假日小隊全體隊員懷著敬佩的心情,來到了浙江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杭州西湖區中山北路581號西湖文化廣場E區。

是一座主要用來陳列和展示浙江省各個地方現代革命歷史的博物館,全名叫做《非凡的心聲——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在這裡我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以浙江歷史和浙江革命史為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完美、很多的珍貴文物和實物展品,深深地映入了我們的眼簾,我們為之動容。

一段段革命歷史讓我們明白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力強大。人民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幸福生活,這一切的美好的事物,都是無數個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這次活動讓我們牢牢地記住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要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愛人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勇敢前進。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9

我愛石窯,愛那充滿著神祕與傳奇的“女兒會”,就如一首壯麗的史詩,訴說著昔日土家兒女痴痴怨怨的情愫,沉澱著歷史的厚重,抒寫著時代的變遷。嗩吶隊、花鑼鼓隊、擺手舞隊、板凳龍隊,震得山響,背花揹簍的,牽著馬兒騾兒的,源源不斷湧上街來。竹蓮舞蒼健有力、擺手舞節奏分明、儺戲古色古香,採茶歌舞頌著時代的新風、山寨的變化,一街的歌舞,一街的歡慶。

我愛石窯,愛那簡拙原始卻內容豐富多彩的儺願戲,“姜女不到願不了,姜女一到願全消”,那“九板十三腔”,充滿著濃郁的鄉音、鄉情,民間小調的板腔化,不正是石窯文化的活化石嗎?

有一萬年的沉澱,才有一萬年靈魂的迴盪,有一萬年的積累,才有家鄉今天蓬勃的噴發。“兩圈一帶”戰略如早春驚雷,如驚濤拍岸,荊楚大地風起雲湧,戰鼓頻催,石窯人民厲兵秣馬,摩拳擦掌。憑藉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石窯經濟飛速發展,菸葉、魔芋、牲豬、藥材、反季節蔬菜幾大支柱產業和打工經濟成了石窯經濟大發展的發動機。

大江東流去,風正一帆懸!

石窯,我的家鄉,你的風姿令我神往!

石窯,我的家鄉,你的歷史令我沉醉!

石窯,我的家鄉,你的藍圖令我憧憬!

騰飛吧,石窯!超越吧,石窯!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東莞,我為你喝彩》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老鄉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東莞,坐落在富饒的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屹立在美麗的東江河畔。展開歷史的畫卷,回望昔日的東莞,這裡曾被稱為蠻夷之地,到如今,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它已成為一顆璀璨的南粵明珠。

回望這幾年的城市建設,可以說一年一大步。而且每一步都鏗鏘有力,每一步都光彩奪目,每一步都激動人心。在這一步一步的征程中,人們夢寐已久的新城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生動。城市街頭完全變了樣,昔日低矮陰暗的樓房,悄然不見了,高大豁亮的大廈崛起了。各式各樣的企業建立起來了,嶄新而寬闊的柏油馬路舖起來了。

啊,東莞,我為你喝彩!

東莞不僅重視經濟的發展,而且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為建設“文化新城”,全市共投入15億元建設文化設施,玉蘭大劇院、展覽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嶺南畫院等文化設施相繼落成。文化部門還定期舉辦以高雅藝術和知識普及為特色的“文化週末”、“文化高地直播車”、“東莞學習論壇”、“讀書節”、“圖書流動服務車”,不僅如此,各鎮村舉辦了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如沙田的龍舟節,東坑的賣身節等,贏得各界好評……

啊,東莞,我為你喝彩!

正因為東莞人及時把握了歷史發展機遇,果敢踏準了社會前進的節奏,在實施新城建設的戰略過程中,因地制宜,通過政府引導、市場推動、集合社會各種力量加快推動城市化的路子,才使我們的城市綻放出如今這般絢麗的姿容。

我深深地愛戀著我的家鄉——東莞。

東莞,我愛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東莞,我愛你人民堅韌執著的性格;東莞,我愛你獨特迷人的風情。千言萬語彙集成一句話:東莞,我為你喝彩!

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演講稿 篇11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無錫的特產等您嘗》。

我可愛的家鄉——無錫,是太湖之濱一顆燦爛的明珠。它環境優美,土特產豐富,是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別的不講,就單講無錫的特產吧!無錫有三大特產:泥人、肉骨頭和油麵筋。

先說惠山泥人,那真是無人不知的玩意兒。一到惠山,一月月的店,小篷子挨挨擠擠,都是賣泥人的,每月店裡擺滿了姿態不一、形態各異的泥人。有端莊慈善的觀世音,有威風凜凜的孔夫子,有笑容可掬的“大阿福”,還有造型輕盈矯健的體育健兒。除了泥人外,還有各種泥捏的動物,每種動物也都栩栩如生。泥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阿福”了。它滿面笑容,腆著肚子,盤腿而坐,肚子上圍著個紅兜兜,中間有個“福”字,看上去,真是一副“福相”。去惠山的中外遊客手裡捧著泥人中,我看總有個“大阿福”。我想,也許是人們期望自己的生活,“福”上加“福”吧!泥塑動物中有憨態的熊貓、奔騰的駿馬……件件惹人喜愛。可我特別喜歡的是那個“大肥豬”,它那大大的肚子還是個積錢罐呢!它幫助了我,也幫助了許許多多小同學,讓我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當我看見放在桌上的“肥豬”時,總要輕輕地撫摸著它說:“你真可愛啊!”

再說說“三鳳橋肉骨頭”吧!人們一到三鳳橋,那瀰漫在空氣中的番味準會使你放慢腳步。記得有一天,我和媽媽到三鳳橋去辦事。一到那兒,肉骨頭那撲鼻而來的香味讓我情不自禁地深探吸了好幾口氣。我纏著媽媽一定要買一盒,媽媽同意了。晚餐桌上,我們品嚐著香酥可口的肉骨頭,大家都多吃了一碗飯。爸爸笑著說:“怪不得每年年初,回無錫的人離開時,總要買幾盒肉骨頭帶走,儘管天寒地凍,買肉骨頭的人卻排成了一字長蛇陣。”

最後,我再來介紹一下人人愛吃的清水油麵筋吧!油麵筋是圓圓的、呈淡黃色,一斤有好幾十個,要裝在一個大塑料袋裡,看上去一大袋,可拎在手裡卻沒有多大的分量。所以,來無錫玩的人離開無錫時總要帶上兩袋。作為無錫人,那油麵筋塞肉可是家常菜了。肉糜拌好作料放在麵筋裡,吃起來真是別有風味!

我的家鄉除了以上三大土特產外,還有水蜜桃、惠山油酥等特產。就憑土特產的豐富,也足以讓我為家鄉自豪了。我深信,家鄉的土特產一定會好上加好,暢銷國內外。歡迎您來無錫玩,無錫的特產等您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