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演講稿>勵志演講稿>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閱讀(2.81W)

不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勿忘國恥,是為了圓夢中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以史為鑑,努力學習,振興中華。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歷史的洪鐘開始倒轉,幾百年前的畫面隱隱約約的浮現在我們眼前。

早在幾百年前,解放戰爭還沒有取得勝利,日本人還在我們中國的領地上橫行霸道!燒、殺、搶、奪,喪盡天良的事情他們都做了。原本中國是怎樣一個神聖的國家呀?一個充滿古老氣息的國家,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家。可是,因為日、美、英、法、葡萄牙等國家在這裡橫行霸道,不僅讓中國的歷史蒙上了恥辱的面紗,還把我們的寶貝都搶了過去,不能搶走的寧可毀掉也不讓我們擁有。分明是我們中國的領土,可是可恨的侵略者不僅強行租用,還讓我們給他們錢財;並且在我國的領土上強行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等。

我國以前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大園林——圓明園,圓明園裡有許許多多的奇珍異寶。可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把園內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用大車運,運也運不走的竟然都給毀了。這些還不夠慘忍,最後,可恨的英法聯軍竟然還放火燒了圓明園。就這樣,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毀於一旦!

外國侵略者不僅在中國強取豪奪,還在人格上侮辱中國人,說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甚至在日本統領時期,他們都不准我們吃大米,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這就是侵略者的殘忍;這就是侵略者帶給我們的恥辱!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如果想要振興中華,我們就要加倍努力,讓我們用行動來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龍騰虎躍的雄獅!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二)

大家好!

同學們,童年時代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沒有過天真的遐想?今天當你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時,你不覺得無比幸福麼?然而我們祖國經受了太多的磨難、太多的打擊,命運的捉弄使他傷痕累累。 侵略者的鐵蹄,曾踐踏祖國的山河,中華大地滿目瘡痍。

曾記否,在中國的土地上矗立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曾記否,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站,兩枚炸彈,聲聲巨響,傾刻間,多少鮮活的生命,成了冤魂,死不瞑目!流離矢所的人們在淪陷的國土上苦苦掙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紅的血色。

曾記否,1860年10月19日,一把大火,圓明園,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化成了一片灰燼。

這國家的孱弱,民族的恥辱,叫我們怎能忍受、怎能遺忘!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歷史的記憶留下了悲壯的回聲。風風雨雨六十載,匆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東方,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xx大,從改革開放到構建和諧社會,幾經沉浮,世紀的鐘聲已敲響,今天的繁榮富強為祖國昨天交上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銳意進取的浪潮為祖國的明天奏響了進軍的樂章。

今天對某些日本人蔘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企佔釣魚島,我們怎能不義憤填膺?世界容不得他們胡作非為,中國更不會容他們肆意猖狂,他們的無恥行徑必將遭到公正的審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以史為鑑,努力學習,振興中華。我們決不能忘記歷史,決對不能忘記我們的使命。為了祖國輝煌壯麗的未來,讓我們做高峰的攀登者,去飽覽險峰的雄姿吧;讓我們做浪尖的弄潮者,去領略大海的氣魄吧;讓我們做時代音符地彈奏者,去奏響祖國激昂時代的最強音把! 讓中華民族在我們的手中,騰飛!

勿忘歷史,以歷史為鑑!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三)

我演講的題目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同學們,想必你們都知道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圓明園的事件吧!他們把圓明園內凡是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運;是在運不走的,的就任意破壞。最可惡的是在10月18日和19日他們為了銷燬證據,竟放火燒了圓明園。這一藝術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化成一片灰燼。現在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幾根孤零零的柱子和無盡的遺憾與憤怒。

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也就是九·一八事變。讓全國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苦難。1931年9月18日至25日一週內,關東軍佔領遼寧、吉林兩省的30座城市,並完全控制了12條鐵路線。

瀋陽是我國的軍事基地,就在半天不到的時間就佔領了。不是他們攻打佔領的,而是我們自己拱手相讓給他們的。在這裡我們就看出了當時我們中華是多麼的懦弱呀,手無扶雞之力。

在1840年6月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1年1月英軍就侵佔了香港島。

看過《南京大屠殺》這本書和電影的同學,一定難以忘記日本人的凶殘。他們殺害了將近30多萬人,老人、婦女、兒童一個都不放過。日本人還舉行殺人比賽,看誰殺的多。在電影裡面說他們是禽獸,這些事是隻有禽獸才能幹出來的。

外國侵略者給我們留下的痛苦,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裡。日本人

到現在都沒有死心,一直都還想著侵略中國。原來的日本首相小泉,去參見敬過神社後,多個國家表示不滿。我感覺他根本看不起我們中國人,遲早有一天我們會讓他刮目相看。

現在中國的科技是愈來愈發達,“神州八號”、“神州九號”等都相繼飛上了太空,我相信以後的中國肯定會更發達。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新的棟樑,祖國新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祖國更加美好。“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這句話記在我們的心裡,永不忘記,激勵我們奮發圖強。我的演講完畢。

勿忘歷史勵志演講稿(四)

讓更多的人瞭解歷史,以史為鑑,勿忘國恥。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937年7月7日日軍挑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有多少家庭被日軍的鐵蹄追散,有多少親人生離死別,有多少人痛徹肺腑,生離更令人牽腸掛肚。我凝視著收藏的五十張日軍侵華照片,我國同胞在這場戰爭中所經受的苦難,特別是日本侵略軍的殺、燒、淫、掠,其凶殘野蠻令人髮指。這是20世紀三十年代慘絕人寰,舉世震驚的大慘案,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對南京人民,對中華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恥大辱。

父輩們經歷了福州淪陷,認識“皇軍”,我這代人是在“地道戰”“地雷戰”“兩個小八路”電影和小人書中認識“皇軍”的,而我們的下一代人只能零星散亂地從電視、電影、書刊上認識“皇軍”,雖然只相隔50多年,但彷彿已經是遙遠的傳說。

我收藏從1973年開始,收藏小人書《地雷戰》、《地道戰》開始,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了,收藏了抗戰文獻資料、書籍、實物也將近1000多件,其中包括了地圖、雜誌、報紙、明信片、書籍、證章、戰刀、照片、畫冊、錢幣、八路軍、新四軍消滅日寇英勇殺敵的資料等,特別是我收藏了民國三十二年延安出版的抗日報刊“新華日報”52份,共104張較為稀罕,該報每期報道了日軍侵略歷史以及蔣介石不抵抗政策及發動內戰的陰謀,對研究我國共產黨,延安革命根據地的政治、軍事、歷史、經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另還收藏50張侵華照片,金屬“偽滿州國”,錢幣一套14枚是日軍侵華的有力證據。29冊昭和七年出版的“日本音樂全集”,該書是在1931年出版是一位日本傳教帶入福州的,是日本文化侵略的見證,另還收藏“偽滿州國”明信片一張,日軍戰刀9把,抗戰證章10多枚,以及七十年前一本中學生日記本、日軍侵華地圖2張,宣傳“請用國貨”的瓷器十多件以及日本侵華時帶進中國的古董鍾一架,圖案上有日軍軍旗的標誌,我國人民抵制日貨,購買國貨的古董鍾一架,雜誌、書籍800餘件,較珍貴的是1942年版的毛澤東《論持久戰》,我收藏日軍侵略實物與文獻資料真正是從20xx年4月日本士兵“東史朗日記”發表以後開始,收藏抗戰文獻實物見證歷史,勿忘國恥,對我們青少年朋友是特殊的藏品,我收藏這個專題在國內也是位居前列,這些藏品具有收藏價值、學術價值、歷史價值,我希望通過藏品,讓更多人以吸取歷史的教訓,在收藏近千冊,抗戰文物過程中,我接觸到許多藏友,特別是黑龍江的藏友,給我幫助最大,那裡曾是鐵蹄下的重災區,“偽滿州國”所在地,我想收藏中通過一張報紙、一張照片、一枚證章、一件證件,瞭解這段歷史並十分關注個人的命運,通過置身於這些歷史物件中,如我收藏了侵華音樂書籍29冊,我就十分關注這些書籍的來龍去脈,這些書是日本的一個傳教士在1931年到福州倉前山傳教帶進來的,以後回國後把這些書籍寄放到我外婆家中,至今毫無音信。我凝視著這些書籍,這些歌曲有日軍軍歌,也有日本民間音樂,帶進中國的日本音樂書籍,日本人姓啥、名誰,都找不到線索和答案,我想如果健在,大概也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也許還活著,也許已經離開了人世。我想他知道我收藏故事後,一定會;祈禱人類在新世紀,遠離戰爭,歡聚一堂擁抱和平吧!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教書之餘四處奔波到花鳥市場、舊書攤、新華書店,結交藏友收集藏品,我的執著,無論如何也要將抗戰收藏進行到底,我想抗戰收藏品能躍居全國第一,這是我的目標和動力,我想在適當的時候建一個博物館來安置這些文獻或捐贈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瞭解歷史,以史為鑑,勿忘國恥。

在我和日本友人接觸中瞭解到,他們十分憎惡日本的侵略戰爭,戰爭也給他們帶來妻離子散的場面。如今我們已處在和平世界的幸福環境中,我的心中也在祝福依依帶水的中日鄰邦友好相處,化劍為犁,永保和平,不要出現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樣醜事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一定會被全世界人民的正義所壓倒,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安定,這是歷史的趨勢,任何人別想改變這一歷史軌跡。

今天,我收藏這些抗戰史料書籍,揭示侵華日軍大屠殺暴行的歷史真相,重在引起人們教育我們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子孫後代,牢記歷史教訓,立志振興中華,反對侵略戰爭,防止歷史重演,現在中日友好發展已成為兩國關係兩國人民之間不可阻擋的潮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承認歷史,正視歷史,中日兩國人民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誼,進而維護和發展中日友好,保證中日兩國人民更加珍惜今天的友好情誼,保證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謹以此文紀念抗日xx週年,並向英勇的我國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國民黨軍隊為消滅日寇做大貢獻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