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專題>熱點專題>

中學生怎樣寫作文

熱點專題 閱讀(2.03W)

1、國中生學習寫作不是搞文學創作

中學生怎樣寫作文

文學創作是少數人從事的一種職業。我們中學生寫作是為了學習表達。社會中的人彼此要交流思想感情,傳達資訊等,都必然要用到寫作,所以中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寫作這個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學會寫作,將來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重重困難。

2、寫作是表達過程,閱讀是理解過程,閱讀在先,寫作在後

閱讀中,理解別人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就理解了別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學習了別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學習了別人的語言,久而久之,自己也會在表達中運用。這是一個借鑑、模仿、運用、提高的過程。因此,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提高。中學生應該在多讀的基礎上多練,才能逐步寫好作文。

3、中學不要害怕作文

作文並不可怕,寫作和說話是一致的。葉聖陶先生認為:寫作就是“寫話”,自己怎樣說就怎樣寫。把自己的話用筆寫出來就是寫作。因此大可不必害怕寫作。“文無定法”,但它有“法”,關鍵問題是貴在得“法”。

4、寫作和說話有區別

話說完就過去了,而文章可以儲存下來,可以反覆修改,反覆加工,使表達的意思更準確、更全面、更生動。寫作的表達效果比說話要好。因此,寫作時態度要認真,注意修改,把自己的意思更好地表達出來。否則,就不能使寫作的這一優點發揮出來。

5、寫作是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

思想是客觀事物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我們寫作反映的也是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是怎樣的就怎樣寫,是什麼就寫什麼。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才能寫好作文。話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說連自己也不懂的話,不要說自己沒有的想法,不要說不是自己的思想。因此,寫作時不要照搬別人的話,不能編造、說假話,因為編造和虛構是不同的,編造是說假話,虛構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方法。

二、怎樣收集材料

織布需要棉花或羊毛;蓋樓需要磚瓦、水泥、鋼筋;造機器需要鋼材;寫作需要材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再巧的媳婦也做不出飯來。沒有材料,再高明的作者也寫不成文章。有許多同學一寫文章就犯愁,不知道寫什麼好,主要原因是沒有材料。收集材料、獲得材料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過程的第一步。收集材料的途徑有三條:

1、觀察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是為了反映生活。要想準確地反映生活,必須瞭解生活。瞭解的方法是觀察。用我們的各種感官去感受、去考察、去調查、去撮要各種事物的特徵。瞭解生活現象,瞭解生活本質,從而正確地認識生活,這是寫作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材料。

2、閱讀書籍、報刊、文獻等文字資料

文字資料是人類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是一座寫作材料的寶庫。通過閱讀,可以汲取營養、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並獲得大量的寫作材料。古今中外創作出重要作品的作者,無不是博覽群書,從書中獲得豐富營養的。著名作家鄧拓說:“半個月讀一本天文學,積累了一些有用資料,半個月讀一本地質學,又積累了一些有用資料,半個月不多,一年有十二個月就有二十四本了。”馬克思寫《資本論》,僅經他摘抄的主要參考書就達1500多種。因此我們必須經常讀書。不僅要讀文學書,還要讀些理論書;不僅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書。這樣才能擴大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收集到有用而豐富的材料。

3、思考、分析觀察閱讀得來的直接和間接的材料,形成個人的某種見解、觀點。

我們在觀察中,感受到外界現象,會產生一種心理活動,或激起一種情感,或有自己的認識看法。這種情感、認識對寫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寫出獨特的文章,才能感染別人。因此,我們在觀察中要善於捕捉這種感受,有一點苗頭就緊緊抓住,反覆仔細體味,盡力擴大感受力。有了感受還應及時記下來,以免稍縱即逝。

在閱讀中得到材料後,還必須進行一番分析、研究,經過自己頭腦的深入思考,從而取得新的認識,形成新的觀點,哪怕是一些不成熟的、零碎的看法。這些認識、觀點、看法也是寫作的材料,在寫議論、說明、應用文章時有重要作用。

我們對觀察到的某些情景,有時還必須通過想像、聯想,去擴充套件生活的圖景,豐富寫作的材料。例如《荔枝蜜》一文,作者由蜜蜂的特徵,聯想到具有類似特徵的農民。作者在寫蜜蜂的同時也描寫了農民。通過聯想把對蜜蜂的描寫加以深化。許多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文章都是這種聯想的運用。因此,想像、聯想也是獲得材料的一種重要方法。

三、怎樣積累材料

我們通過觀察、閱讀、分析研究獲得的材料,就在頭腦中留下了印象。為了便於以後寫作,我們應該把這些材料積累起來,儲存起來。

積累材料的方法很多,應根據積累的內容恰當地選擇。

1、對觀察到的內容及觀察時的感受,可採用記觀察日記的方法進行積累

作為中學生應該養成記觀察日記的習慣。這樣做,不僅把觀察到的材料積累下來,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寫觀察日記時,要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實際上已經在訓練寫作了,長期寫下去,材料豐富了,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用各種方法進行積累

閱讀書籍、報刊、文獻得到的材料及對材料分析進而形成個人的見解,可用筆記、卡片、剪報等形式進行積累。積累的內容有:

(1)語言積累:如精彩的詞語積累、識字量的積累、詞彙量的積累、生動的描寫、精彩的句子、特殊的句式等。

(2)技巧積累。

(3)思想積累:如系統的理論、新穎的觀點、深刻的分析、精闢的見解等。

(4)事例積累:如有意義的事件、史實、精確的數字等。

(5)警句、格言的積累:包括諺語、俗語、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參考聯等。

(6)個人的見解、心得、感想的積累。

用筆記、卡片積累有摘錄式、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四種。語言積累、事例積累、思想積累、警句格言的積累都適用摘錄式。將書籍、報刊中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有關的重要內容摘錄下來。摘錄時要一字不漏,連標點符號也不可遺漏或標錯,還要寫上作者和出處,註明摘錄的書籍名稱及頁碼。摘錄的內容要分成幾項,按項摘記。例如中學生可按刻苦學習、樹立志向、團結奮進、艱苦樸素、遵守紀律、堅持鍛鍊、愛國愛民、講究文明、尊敬師長、注意方法等內容去摘錄。技巧積累、思想積累、事例積累適於運用提要式。提要式一般用於長的篇目,不能全文摘錄,只要記摘要點就可以了。心得式是對別人的見解、心得、感想適用的一種筆記形式。索引式是對記過的筆記、卡片進行編排、整理、列出索引,以備查詢。

四、怎樣對待觀察與寫作的關係

觀察是寫作的基礎。不會觀察,就談不上會寫作。生活就像是一個作文材料的寶庫,而開啟寶庫的鑰匙是觀察。你如能對生活進行認真的觀察,就拿到了寶庫的鑰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材料供你選擇。觀察是寫作的門徑,只有首先學會觀察,才能談得上可以學會寫作,所以應該學會觀察。

要學會觀察就應該正確地認識觀察。有的同學認為觀察就是“看”,我們認為這只是觀察的一部分。觀察光用眼看是不夠的,還要用耳去聽,用鼻子去聞,用手觸控,用身體的各部分去感受。我們周圍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論是人物、動物、植物、景物、事物、科學現象……無不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事物又都有不同的方面,如蘋果有色彩、有形狀、有重量、有味道、有氣味等。如不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去綜合觀察,就不能全面地、正確地認識觀察物件的特徵,寫出的文章就會是片面的、侷限的。觀察除了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外,還要運用腦這個思維器官去思考。因為觀察的目的不僅是要了解觀察物件的現象特徵,還要了解它的本質,及其事物之間的聯絡,事物的發展規律。要了解本質和規律,必須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分析。要分析現象裡面包含的原因,思考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我們聽到別人說話,就要想想他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看到人物的表情,就要思考這種表情反映了人物什麼心情。觀察到別人的行為,就要考慮他這種行為的心理及這種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看到樹葉從樹枝上落下,就要分析樹葉落下的原因,是季節變化還是病蟲害。多想想,多向自己有意識地提問,在觀察中就能特別注意,使得深入細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觀察到需要觀察的東西,真正瞭解我們的生活,瞭解我們的環境,才能真正提高觀察能力。

一個人如果不熱愛生活,他怎麼能有心思去認真觀察生活呢?要觀察生活就必須熱愛生活,處處留心。有的同學在老師的要求下,勉強地看了兩眼周圍的世界,或者心不在焉地隨便東瞅西看,既沒調動各種感官去觀察,也沒用腦去思考,他就不會有多大的收穫。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對生活有興趣、有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總想看看、聽聽、摸摸、問問,想研究研究,並想親自去做一做。這樣聽一聽、看一看、問一問……才能使精力集中,全神貫注,系統而周密地進行觀察。

五、怎樣正確地觀察生活

1、抓住事物的特徵

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的事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各種事物都有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即這一事物有別的事物不具有的東西,這就是該事物的特徵。觀察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這個特徵。

觀察時要善於抓事物的特徵,即從人的個性,事物的差異,準確地認識和把握事物。例如《春》這篇文章,作者在寫春雨時,就抓住了春雨的細、密、多的特點。這說明作者在觀察時注意辨別春雨和其他季節的雨的不同點。《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也寫到了雨,那是夏季的一場暴雨。而作者則著重地描寫了暴雨的急、猛、大的特點。可見春雨和夏日暴雨是不同的,而兩位作者都是善於在觀察中抓事物特徵,我們要學習這種觀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