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专题>热点专题>

关于读书的作文1500字(2篇)

热点专题 阅读(2.63W)
关于读书的作文:真诚相伴岁月留香

一、二、三

关于读书的作文1500字(2篇)

整整三层书架,都是被书填满

四、五、六

整整六年时间,都是与书陪伴

儿时读书

第一次与书接触,是在爸爸的书房。

这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快要上国小一年级的我,一个人在家,十分无聊。于是我就想:爸爸从不让我进他书房,今天爸爸不在家,正好进去瞧个究竟!走进书房,书架上摆着一本本很厚很厚的书。我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心中仿佛充满自豪感,我是一个读书人!“哈哈哈……”爸爸的笑声打破了屋中的宁静“我回来都不知道呀!哟,还是个小书迷呢!我看着书都比你人还大!”爸爸说:“既然你那么爱看书,爸爸的书房就对外开放啦!不许捣乱哦~”“好呀!好呀!”我开心地叫道。

就这样,在爸爸的书房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应有尽有。爸爸还送我了两本彩图注音的故事书,我捧着这两本书,一股油墨的芳香扑鼻而来。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故事,环环相扣。使我流连忘返。

转眼,我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是非分明小书迷。我开始看“中国四大名着”、“散文集”“名人传”“小说”……

呵呵……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可喜可悲的事。

读书“囧”事

这天,妈妈让我去充一百元话费。当时,我正在看书,不情愿地拿起话费,懒洋洋地去给妈妈当跑腿,一边走一边想着书中的情节。不知怎么的,莫名其妙地走进了书店。跨进书店的大门,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鼻而来。翻开一本书,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如痴如醉,我仿佛坠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书的世界……我挑了一本最喜欢的书,付了钱,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刚进家门,妈妈便问:“话费充了吗?”我顿时大吃一惊!妈妈看了看我手里的书,又看了看我,顿时暴跳如雷:“天哪!你是不是又去买书了?你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下次在这样你就别给我回来!听见没有!”妈妈怒目圆睁地看着我。

妈妈心中的怒火还是压制不住我心中的喜悦》我飞奔到书房,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闻着扑鼻的芳香,这种香味我永远也闻不腻!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告诉了我时间飞逝之块,要好好珍惜时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葛翠林写的《海的童话》给了我美的愉悦,同时,也给我带来思考;《小老鼠,鼠老大》的故事,告诉了我事物的本质是不能改变的,应该服从大自然的按排,人是有境界的;金波的《小松鼠和红树叶》整篇文章是为了这一个形象的比喻而铺张开来的,而这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对友谊的诠释。我想:如果人生真有这么一个朋友,那么每一个日子都是喜气洋洋,充满欢乐和温暖……

在书中,我常常能体验到“喜”“怒“哀”“乐”。

曹文轩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一个想去就去的故地。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它,装载着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来吧!一起去书的王国遨游吧!

文字的芬芳,文字的光芒,文字的温暖都会迎面扑来,书的大门会永远为你敞开!

来吧!一起去书的王国遨游吧!

相伴纯真、岁月留香我爱读书,直到——永远……

六年级:李文慧

读书与人生

读书的日子是快乐的日子。苏东坡说,人生忧患识字始。我说,人生快乐读书始。所以,我的许多时光都是书籍陪我一起走过的,无论快乐,还是忧愁,沉浸在书中一段时间之后只剩下快乐了。

我的父亲是个文盲,庆幸的是父亲教育我们要多读书,家中什么书都没有。父母每天叫我们背课文,受益最大的应当是认识了不少字。看现代革命的样板戏,最大的收获是作文进步了,那时很少有很优美的词汇,如果看见我都抄了下来订了个小本子,题目是优美词汇本。

我的快乐从读书开始。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快乐,因为我读书。我经常徜徉在书中看落霞和白云,体会生命的灿烂和寂寞。我在灿烂中放歌,我在寂寞里低吟,生活中我不会忽视爱的残缺,但我愿意在灵魂中固守书中浪漫。我了解生命的脆弱,但我愿意在劣境中细品苦中读书的意境,探索人生也就开始了忧患和幸福的感觉。开始对身边事物的思考,思考自己不明白的许多小问题和大问题。当遇到烦恼并且不能释怀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回忆自己读过书的。但是,现在想想,当时尽管内心有无数的困惑,但往往是看了些书就得以解决了,心情也开朗了。

读书的感觉真好,人坐书窗,神游物外,世界因此奇妙无穷。面对尴尬的生活,我依旧可以坦然。不如意的时候,书籍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记得困境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其中关于人性的坚强,如何塑造美好的人生,和书中主人公保儿的铿锵名言都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当我面对人生各种困难时,书籍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使我从字里行间看出一个光明的方向,那个光明的方向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庆幸我找准了方向,我走上了一条属于我的道路。

人生在世,修身养性,都离不开读书,也许,我的一生,我也难读完万卷书,但我一定要读好我喜欢的一本书。也许,我的一生,我也很难成为知识渊博的女人,但我一定能做一个胸有点墨的女人。(完)读书是人类最古老的习惯之一,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图书馆是公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在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公民自由、平等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的图书馆,养育和滋润了几代文化名人。文化名人把图书馆视为知识的港湾,文化的载体,文明的殿堂,信息的集散地。在《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相伴20世纪图书馆发展的轨迹与文化名人的关注息息相关,,能够尽情领略向图书馆倾注深情的名人们的文化风采。

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他一生好学,被同时代人誉为“手不释卷”、“无不博览”的表率。

我国有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我从前在晓庄办了一个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但是一方面叫书呆子不要来,一方面为什么又要图书馆呢?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但书是一种工具,看也是为着用,为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正是:‘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

大家所熟悉的中国学者兼作家郑振铎,总结治学经历时说:“我的学问是从图书馆里来的。”读书对郑振铎来说简直是人生获得的一大乐趣。他在《劫得书记序》中称:“夕阳将下,微风吹衣,访得久觅方得之书,挟之而归,是一生一乐也!”

文化名人与图书馆在20世纪的中国这一特定的时空相遇,其延伸轨迹出现了动态的时空组合。一个民族一旦拥有了对知识、对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让阅读成为习惯,使公众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图书馆人的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为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